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中吗?

“看我怎么收拾他!”王世懋攥着拳头,就要往外冲,王世贞闪过一丝尴尬的笑容,连忙抓住兄弟的胳膊。

“二弟,咱们是奉了钦命前来,你不要添乱。”

王世贞压服着,好不容易王世懋出去,见到了唐毅,连一句话都懒得说,斜着脸,用眼角瞪着他。

唐毅仿佛没有看到,只是寒暄几句,就匆匆落荒而逃。

“果然是做贼心虚,就算妹妹饶了他,我都不会放过!”王世懋狠狠啐了一口。

王世贞低声咳嗽了两下,尴尬道:“行了,老二,别让外人笑话。”拉起兄弟,近乎落荒而逃。徐渭看在眼里,撇了撇嘴。

什么时候王凤洲的脾气这么好了,真是奇怪啊?

他摇着头,百思不解。

“俺答果然卑鄙!”

钟金绕着庞大的京观,仔细看了一圈,小脸格外难看。

“怎么,死了这么多族人,你心疼了?”沈梅君不无挑衅道。

自从钟金给了她一顿老拳,虽然解释清楚了,可两个人的友谊早已不见了,几乎每天都在掐架。

“哼,他们是鞑靼人,我们是卫拉特人,根本不是一条道上跑的车。”钟金沉着脸,道:“我气的是俺答竟然让别人给他当炮灰,死者当中,有一多半是鄂尔多斯等部,还有不少土蛮部,真正俺答掌握的土默特部,最多死了一万多而已。”

看她那个样子,仿佛俺答的人都死光了才好,你可是他的外孙女啊,竟然这么大的仇,果然女人一旦发了狠,比起男人可要吓人多了。

沈梅君眼神转了转,突然想到了自己,这十几年的光阴,和前十几年,差距之大,简直天翻地覆,不可以道理计……她甩了甩头,简直不敢想下去,自己会走到哪一步,没准,也会和眼前的尸体一样,死在别人的手里。

想到这里,她居然不那么害怕了。

“你把那两个丫头都带来了?”唐毅淡淡问道。

沈明臣连忙点头,“大人,我怕把她们留在东南,还会添乱子,索性带在了身边,至于如何发落,还请大人示下。”

此刻替身早已经滚蛋,唐毅慢条斯理,换上了官服,重新做回了督师大人。

“钟金是卫拉特的公主,自从也先之后,卫拉特部内部再也没有统一过,当年达延汗也拿他们没办法。俺答遭到重创,扶植卫拉特人,对付俺答,驱虎吞狼,正当其时!”

沈明臣连忙点头,他和唐毅的看法是完全一致。

至于剩下的沈梅君,就麻烦了一些。

说实话,唐毅真想让她在眼前消失,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不喜欢一个自作聪明,老是给自己添麻烦的家伙。

他之所以没有动手,沈炼,还有沈明臣的面子固然是原因,还有他有更深远的盘算。

这一次小站被围攻,杨博和晋党难辞其咎,搞不好就是他们下手的。打人一拳,防备人一脚。唐毅不可能不报复,之前他就抛出了宝钞发行权,老杨博也点头了。

没想到一转眼,就对小站下手,还真是翻脸无情。

那索性就让晋商票号一起完蛋吧!

沈梅君,还有她的合盛元钱庄,就是突破晋商堡垒的最好工具。

“小丫头,你再折腾些日子吧。等收网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自己连一个棋子都算不上!”唐毅不会把这些话和沈明臣说,他只是召见了谭纶等文武功臣,并且让谭纶牵头,向朝廷上一份详细的奏疏,叙述小站之战的情况。

谭纶欣然领命,两天之后,洋洋洒洒一万言,都摆在了隆庆的面前。

“梓童,李妃,你们都过来看看。”

陈皇后一愣,忙说道:“陛下,您怎么忘了,后宫不得干政,国家大事,岂是女流之辈能够参与的!”

陈皇后迂腐而古板,隆庆心情大好,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梓童,你这话未免小觑了女子啊,不说荀灌娘,花木兰,就是眼下,也有好几位奇女子啊!”

“哦?”陈皇后总算来了兴趣,至于李妃,则是迫不及待到了隆庆的身边,仔细看去。

当看到戚夫人亲自上阵杀敌,蒙古人魂飞胆裂的时候,李妃由衷赞道:“果然是当世的花木兰,勇冠三军的女英雄!”

再看到海夫人不辞辛劳,陈皇后也频频点头,“贤良淑德,女子典范。”

最后他们的目光都落在了王悦影的部分,保护天马龙驹的是她,组织百姓的是她,运筹帷幄,保住小站的还是她!

“如此奇女子,哪怕是臣妾,也脸上有光啊!”陈皇后和李贵妃异口同声道:“陛下,您要是不重赏,我们可不应啊!”

第875章女伯爵

赏,当然要大赏!

隆庆立刻下旨,要求内阁拟一个单子出来。郭朴和高拱都离开了,内阁又变成了两个人,徐阶和李春芳。

李春芳还是老样子,三脚踹不出响屁,一切还都要看徐阶的主意。

说来滑稽,老徐一言不发,顺着他的眼光看去,就能发现徐阶一直盯着一把空荡荡的椅子,那里正是以往高拱坐的。

在几个月前,他们还是生死对头,都恨不得拿出吃奶的劲儿,把对方置于死地。可是眼下呢,徐阶竟然后悔了,当初怎么就气迷了心,非要把高拱赶走呢?

高拱这家伙是讨厌没错,处处都和自己争,有理没理搅三分,徐阶都恨不得掐死他,可距离产生美,高拱一走,徐阶就念着他的好了。

只要有高拱在,他的年龄,资历,还有和隆庆的关系,处处都压着唐毅一头,尤其是再加上一个郭朴,这两个人就是挡在唐毅面前的两块大石头。

有他们在,内阁四大阁老,徐阶和李春芳,高拱和郭朴,正好形成微妙的平衡,在朝局上,唐党和晋党也正好互相牵制,徐阶身为首辅,就可以巧妙迂回,运筹帷幄,固然要分高拱一些权力,可是徐阶还有把握压制住他。

利用高拱,阻挡唐毅,压制晋党,算来算去,好处远大于威胁。

偏偏一怒之下,把高拱赶走。

没了姓高的安全囊,徐阶所有闪展腾挪的空间都没有了。

首先隆庆有什么要求,内廷的诸珰有什么想法,全都直接找到了他,徐阶没有高拱和隆庆一般的感情,只能依靠言官上书,去硬顶隆庆,粗暴拒绝皇帝的一切要求。

这么一来,君臣关系快速滑落,徐阶有心挽回,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其次,如今内阁只剩下两个人,李春芳又是个怂包,徐阶一贯主张增加阁员,扩充内阁权力,对他这个首辅自然是好事情。

可眼下要扩充,该让谁入阁,谁还有资格入阁?

杨博?

那个老倌儿在嘉靖朝两次冲击内阁失败,就再也不想掺和内阁的事情了,反正他守着吏部,抓住人事大权,就没人能把他怎么样,一把年纪,六十几岁,还去和小年轻一样,端茶送水熬资历,杨博肯定不愿意,他已经把精力放在了晋党的下一代上面。

除了杨博之外,六部尚书有几个不是翰林出身,再有都察院掌院赵贞吉虽然地位资历都够了,但是和隆庆就没有感情,想要通过皇帝那一关,也不容易。

算来算去,就剩下那么几个有资格的,排名第一号的,就是徐阶最讨厌,却最无可奈何的唐毅,接着就是陈以勤,殷士儋,唐汝楫这几个帝师。

这一次小站大捷,参与战斗的,多数都是唐毅昔日的部下,有了战功加持,唐毅直取内阁的态势已经明朗了。

凭着他的势力,威望,功劳,圣眷,手段,方方面面,李春芳都不是对手,唐毅入阁,就是事实上的次辅。

相比起高拱,唐毅要难对付一万倍,想一想,老徐就头疼。

不过唐毅再凶悍,相比起另一个对手,却显得小菜一碟。

不管你多大的本事,入阁当首辅,总要把位置坐热乎吧!所以一两年之内,还不用担心唐毅。

可是有一伙人,却无时不刻,不给自己添麻烦!

徐阁老最头疼的人是谁?没错,就是他掌控的那帮科道言官。

自从战败了高拱之后,他们眼高于顶,独孤求败,把天下英雄都不放在眼里,皇帝和内廷诸珰不用说,杨博为首的大九卿也被叮得满头包。到处树敌,到处惹麻烦。

这还不要紧,这帮人竟然狂妄到什么事情都敢掺和,什么浑水都敢趟!

小站马场,嘉靖钦赐下“天马”和“龙驹”的御笔,寄予厚望,盼着能练出强兵,横扫草原,一雪前耻。

身为大明的首辅,徐阶也未尝不想名留青史,能够消除边患,也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只是他老人家在乎,那些言官不在乎。他们满肚子的道理,什么仁君治国,在德不在险,大练骑兵,必定劳民伤财,靡费无度,且武夫当政,比之俺答,还要危险……

这些理由徐阶当然也认同,可是有些话说说可以,但是一旦真的做了,还假手俺答,那个后果就太严重了,严重到他徐阶都承担不了。

叛国投敌,里通外国,当世秦桧……想到这里,徐阶真想抽自己两个嘴巴子,当初怎么就没有想明白,非要把高拱逼走,要不然留着他,作为箭靶子,言官们也不至于暴走,局面也不至于不可收拾。

唉!

算计了一辈子,竟然出了这么一步臭棋,徐阶心灰意冷,看来自己是真的老了。

“师相。”李春芳见徐阶迟迟不说话,低声提醒道。

徐阶打了一个激灵,“唉,你怎么看?”

“回师相,弟子以为此乃大胜,应当重赏。”

徐阶当然知道不能不赏,可是赏谁,对方能不能满意,还有没有麻烦?

“依弟子所见,谭纶指挥围攻俺答,运筹帷幄,当为大功,加兵部尚书,其余参战诸将,也都要加官厚赏。”

“这也是应有之义,其他人呢?”

李春芳一下子被问住了,徐阶指的自然是那几位夫人。按理说她们才是守卫小站,并且拖延到各方云集,重创俺答的最大功臣,可偏偏又是一群弱女子。到底该怎么办?重赏,岂不是显得大明朝无人,让满朝的文武脸往哪里放?

不赏,这么大的胜利,没有交代,能说得过去吗?

憋了好半天,李春芳想了一个主意,“师相,要不重赏她们的丈夫吧?”

徐阶眼前一亮,夫妻一体,的确是个办法。

他想来想去,也只好如此了,很快,徐阶拟定出一道名单,督师唐毅加少保太子太保衔,正式迈入一品大员行列,海瑞从户部郎中调入大理寺任少卿,算是步入高级官员的行列,至于戚继光,加左都督,蓟镇总兵,如此一来,王悦影和戚夫人都成为一品诰命,至于海夫人,也是四品恭人,就连琉莹都得到了五品宜人的封赏。

徐阶思前想后,觉得没有什么疏漏,就送了上去,哪知道隆庆看过之后,非常不悦。

那么大的战功,光是在小站就毙杀了近五万蒙古兵,沿途又死了好多,俺答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一下子没了四分之一,如此沉重打击,几乎能够灭国。

这么大的功劳,就给升了一级,算什么意思?

朝廷如此作为,也实在是太小气了。以后还怎么激励有功将士,替大明效力。

隆庆坚持认为最好立刻召唐毅进京入阁,兵部尚书郭乾老迈昏庸,无能透顶,实在是难以承担一国戎政重则,位置让给谭纶正合适。

隆庆的想法提出之后,徐阶还在盘算,可是徐党中人就不干了,一个阁老加上一个大司马,也未免太便宜唐党了。而且唐毅携着军功入阁,风头无量,那些得罪过他的人还不要倒霉啊!

因此言官们都行动起来,有人上书劝谏,有人去游说徐阶,请他务必阻止隆庆的乱命。

还真以为老夫是半仙之体,无所不能啊!哪怕是神仙,也被你们折腾死了!

“小站大捷摆在那里,有功不赏,有过不罚,陛下哪里如何交代?”徐阶黑着脸道:“更何况这一次朝廷调兵遣将,多有失误,置小站安全于不顾,若是唐大人追究起来,如何是好?”

原来老徐存心息事宁人,他准备遵从隆庆的意思,把唐毅推到内阁,如此一来,他就受了自己的恩惠,又要熟悉内阁政务,没法揪住不放。

可是徐阶的想法刚说出来,倒拱干将辛自修就站了出来。

“师相,弟子有一言,不得不说,俺答突袭小站,的确太出乎预料,谁能想到,他放着那么多财富云集的大城不抢,去攻击名声不显的小站,此等事情,神鬼也难防,唐毅想要大做文章,根本没有道理!”

“是啊是啊,朝廷上下,都是铁骨铮铮的志士勇者,岂会和鞑虏勾结,祸国殃民!再说了,京城为重,天子为重,仓促出击,只会被俺答各个击破。”

还有人更加颠倒黑白,无耻说道:“蓟辽总督谭纶,天津兵备殷正茂,指挥有方,才是击败俺答的真正功臣,由此可见,朝廷虽然初期布置失当,可很快就纠正了错误,还调度有方,运筹帷幄之中,痛击俺答,大获全胜,实乃大功一件。”

直接把谭纶和殷正茂的功劳据为己有,替自己擦胭脂抹粉,也是没谁了!

辛自修见徐阶还拿不定主意,他又躬身道:“阁老,您可不能忘了高拱的教训啊!”

吸!

徐阶一震,是啊,他引荐高拱入阁,结果高拱非但不感恩戴德,还和自己处处作对,要是唐毅也是如此,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且辛自修这伙人拍着胸脯保证,他们绝对没有勾结俺答的问题。

假如真的没有把柄落在唐毅的手里,也不必急着给自己找麻烦……

“实在是太委屈唐师傅了。”

内阁只同意调任唐毅回京,甚至连兵部尚书都不想给,隆庆又气又恼又无可奈何。

“陛下,臣妾倒是有个主意,都说夫妻一体,您重赏唐夫人也是一样的。”

隆庆愣住了,“都是一品夫人了,还怎么赏?”

李妃甜甜一笑,“陛下怎么忘了,一品之上,还有超品啊!”

第876章所谋者大

一品之上,还能是什么,无非是公、侯、伯。

战功卓著,挽天倾,安社稷,可以封爵,比如平定宁王之乱的阳明公,就得到了新建伯。

此次小站大捷,保住天马龙驹,毙杀鞑子五万,边患压力骤减,比之当年的王阳明,不遑多让,甚至犹有过之。有言官就上书隆庆,认为如果要赏赐唐毅,封爵即可,更显尊贵,召入内阁,牵连甚大,似乎多有不便。

失去了高拱遮风挡雨,隆庆也不得不成熟起来,凡事不会人家忽悠什么就信什么,他下旨把殷士儋叫来,试探了一下口风。

殷士儋当然摇头,开什么玩笑,王阳明就是因为一个劳什子的新建伯,失去了入阁拜相的机会,他们多少人还指望着唐毅庇护,哪能让那些言官算计他。

殷士儋当即把其中的关键告诉了隆庆,而且这一次真正立功的毕竟是王悦影,而非唐毅。因为媳妇有功封爵,只怕也是天下吃软饭的头一份,传出去,对唐毅的名声难免有影响。

隆庆弄清楚了歹心肠,气得咬牙切齿,果然这帮言官没一个好东西,还想着算计人呢,幸好没有上当。

没法给唐毅爵位,隆庆心里头总是别别扭扭,觉得对不起师傅,李妃一提醒,突然来了精神。

对啊,不给唐毅,给王悦影总没有问题吧!

爵位不同于朝廷的高官,需要经过廷推,吏部和内阁都要插一手,封爵只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

问题是女人能封爵吗?

“陛下,近日臣妾在读《史记》,看到萧何死后,妻子被奉为郑侯,樊哙死后,妻子被封为临光侯,由此可见,女子封爵,古已有之,臣妾以为,唐夫人刚毅果敢,多谋善断,守护天马龙驹,即便是先帝在天之灵,也会感到欣慰。封爵并无不可之处,相反还是一段千古佳话,史册留名,大明有比肩花木兰,胜过荀灌娘的奇女子,也是陛下仁德爱民的福报,臣妾以为十分恰当。”

李妃一段话说下来,从容不迫,道理明白,隆庆听得眼前发亮,频频点头,没看出来,这个泥瓦匠的女儿,竟然有如此的见识,实在是难得。

眼下身边没有一个贴心的大臣,太监们又多鄙陋无知,看起来,多和李妃商量一下,也是不错的。

隆庆当即拉着她,一起商量,最后确定加封王悦影为“忠贞伯”,隆庆把三个字写出来,越发觉得顺眼。

只是不知道唐师傅会怎么想,丈夫比妻子的官位低,多半会很尴尬!隆庆突然冒出一阵恶趣味,想要看看唐毅的窘态!

……

“真是想不到,太想不到了,老实人坏起来,竟然比坏人还要厉害,也亏得陛下能想出这么个法子!”刚刚从京城赶来的王寅抚掌大笑,别提多开心了。

“夫人被封为忠贞伯,有了忠,就有奸,咱们的脚跟站稳了,就该出招,剪佞锄奸!”王寅幽幽说道。

唐毅偷偷跑回小站督军,让沈明臣带着一个冒牌货,这么大的事情,沈明臣哪敢瞒着王寅,人一到小站,他就老实交代了。

王寅给气坏了,大人啊大人,一身系万千之重,多少人都把身家性命拴在了您的身上,要是稍微有一点闪失,可叫大家伙怎么办?

王寅有心发怒,可是总能抓着唐毅的脖领子,告诉他兄弟如手足,妻子是衣服!你不该救媳妇。

更何况唐毅对妻子孩子有情,就证明他不是刘备一般薄凉虚伪的人,跟着他不至于担心被出卖。

王寅再三说服自己,没有发作,可是他的火气却没有压下去。

逮住了机会,一下子就爆发出来。

“大人,我已经派人询问了马芳将军,大同巡按司马初当初阻止过他出兵,宣府方面,总督王崇古也是无所作为,再加上天津巡抚王廷!”

王寅气得一拍桌子,这个王廷可是老相识了。

当年俞大猷的案子,牵连到都察院,当时王廷就是右都御史,本来他都是死路一条,可是由于唐毅触怒嘉靖,被赶到了小站,来不及收拾残局,给了他们一条活路。

刑部尚书黄光升因为主持三法司会审,逃脱不了,徐阶只好让他以尚书衔致仕,还享受着一切优待。至于右都御史王廷,徐阶把他赶到了南京任鸿胪寺卿。地位和权力都一落千丈。

不过这条狗忠心耿耿,丝毫没有怨言,徐阶觉得他不错,两年之前,悄然升任他为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接着把殷士儋调回京城之后,就让他接任天津巡抚。

“小站被围攻,王廷一没有救援,二没有送信,眼睁睁看着俺答横行无忌,如此封疆大吏,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王寅建议道:“大人,我以为王廷就是突破口,从他下手,保证能把火烧到徐阶身上。”

沈明臣也急忙道:“真是没想到,徐华亭还敢重用王廷,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弹劾他,简直天理不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