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40-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切的变化其实都在澳洲国土安全部的眼中,根本没有逃过任何一个特工人员的双眼。(未完待续。。)

第242章 赠礼

老沈的变化通过国土安全部收回来的消息传回了国内,也让国内的一干穿越众们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来。

沈犹龙所作的一切可以表明,他对澳洲人顾忌和猜疑已经产生,毕竟眼下大明内部的局势非常不明,农民起义军正在逐步做大做强。

不能让老沈同志这样误会,误会一旦加深就很难解释,澳洲在两广拥有现在的局面是来之不易的,不能再有任何的闪失。

得去解释,派谁去,这个人无疑是赵世杰莫属了,身为外贸部部长的小赵同志最近生活的可谓滋润的很和女友胡西静的关系已经到了同居,据说在年底可能会举行大婚。

在知道两广总督沈犹龙可能对澳洲拥有误会后,不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都有些束手无策,两派虽然都有间隔,但毕竟在对外的时代大家还是非常统一步伐的。

这次派赵世杰去往大明谁也没有话说,毕竟这是对影响所有人利益的大事,不容有任何差池,两派甚至就像说好一般对保守派的攻击也渐渐的停下,看样子是要等这件事过去之后在重新开始。

说到底穿越众内部无论是有多大的矛盾都还是一个整体,在对外上如果不能保持高度的一致,这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将会很难继续下去,只会陷入无穷的内斗之中。

所以基本上在对外的大事上,所有人都是很自觉的遵守这个潜在规则。谁要是破坏了这个规则,也就是等同于成为了所有穿越众的敌人。

录属于澳洲共和国外贸部下属中兴贸易公司的美人鱼号承担了这次赵世杰的出访任务。

出访前。广州总领事馆的负责人已经将一份赵世杰来访的拜帖,呈送到了两广总督府的沈犹龙手上。

这次来访属于半官方半民间性质,赵世杰用的名义是感谢两广总督在对澳洲商人在两广的商业支持表示感谢。其实最终目的还是解释澳洲对大明并没有什么想法。

一连海上颠簸一周,美人鱼号进入了广州码头,早就得到消息的领事馆工作人员,已经安排好马车在码头等候,如今本土官员出访,只要是当地拥有领事馆派驻机构的,基本上都会安排好接送。这也算是一种基本的礼仪。

对于澳洲官员来访,沈犹龙还是比较欢迎的,毕竟对方送来的拜帖也说明了这次来者的身份是具有前宋皇室血脉的三品大员。同时也是国内最措手可热的人物,在国内的影响力相当大。

如果不见,或者派其他人见,都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有意挫他面子。本着来者是客的传统美德。沈犹龙对于赵世杰来访表示了欢迎。

两广总督府内。赵世杰与沈犹龙面对面坐着,老沈对于眼前这位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三品大员的赵部长除了来了兴趣之外,同时也对澳洲国朝的政治环境有了新的想法,看来这澳洲表面上是人人可以当皇帝,这其实背地里还是由世家大族所控制。

这赵部长年纪轻轻就能居高位,就能看出,恐怕和他的皇室血脉也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赵世杰也在打量这位历史名人,对于他的好奇之心同样不低于沈犹龙。

“沈大人。赵某此次前来是要为感谢您对澳洲人在两广的行商做出的支持表示感谢,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还望收下。”赵世杰笑着将一把左轮手枪递到了他手中。

身为两广总督军务之人,虽然是个文人出生,但毕竟也是兵部右侍郎对于武器的也一定是有些了解的。

接过赵世杰递来礼物,沈犹龙来回在手中把玩一下,对于这种短铳他从红毛番人那里也有见过,不过眼前这澳洲人送的明显要比红毛人的精致多。

“如此,就谢过赵部长了,赵部长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又是前宋皇室血脉,不知对我大明眼下的局势有何看法。”

老沈同志到是直白,看似请教,其实是想要通过他了解澳洲的真实想法。

“大明与澳洲同属一脉相承,都是炎黄子孙,眼下大明虽内有民乱,外有后金作乱,但在我澳洲国朝看来毕竟属于正统,我澳洲虽传承自前宋但毕竟远离故土已有百年,说句心里话,不论是从上到下我澳洲臣民对大明故土只是存有一颗同脉之心,绝无他想。”

赵世杰如此说,已经表明了一切,不管沈犹龙相信不相信,但毕竟这是实话,澳洲要干涉大明的内政不假,但对这片土地却是真的没有任何兴趣,世界很大,没有必要将眼光都放在这么一块小的土地上,熬着需要土地完全可以去北美南美非洲和欧洲人抢夺。

“如此说来,赵部长对大明正统还是表示支持的,听闻澳洲火器犀利不知赵部长是否有意出售。”老沈不愧是总督,对于澳洲的火器也是略有所闻,直接提出了是否愿意出售,不过在赵世杰看来,恐怕大明朝廷是没有钱购买的,不过要是用其他的利益交换到是可以。

“澳洲火器出口大明,这个当然是没有问题,不过两家虽如同脉相承又如兄弟,但这亲兄弟明算账,还希望沈大人理解,这火铳和大炮的售价都相对高昂。”

原本看赵世杰还觉得不同的老沈同志,一听他开口亲兄弟明算账马上整个人就不好了,这家伙还是拥有皇室血脉的,怎的也弄的一身商贾之气,这谈钱多伤感情啊。

一时间两人谈话陷入到了沉默对望,赵世杰也猜测出对方的想法,马上开口笑着说道:“既然是兄弟之国,我代表澳洲政府决定送一百支火铳给大明,大人觉得如何。”

“恩,甚好,赵部长大义,沈某不敢忘,定当上奏朝廷表明。”投桃报李的事沈犹龙不是不会,只是要看什么时候,既然澳洲人如此慷慨,自己也总该有点回报吧,不让寒了人家心怎么办。

经过与赵世杰的一番谈话,也让沈犹龙舒心不少,至少可以确定澳洲人对大明故土是没有异心的,即使有也有些力不从心,据说他们国内的土地都还未完全开垦出来,绝不会为了放弃国内的土地大老远的跑来大明。(未完待续。。)

第243章 国富论

两广总督舒心了,远在本土的穿越众也就是舒心了,毕竟现在本土对外贸易的一半份儿都是出自大明。

如果沈犹龙真的做出什么禁令或者是使出什么绊子还真的不好说,对付他这种刚正不阿的君子,一旦澳洲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绝对会适得其反,这一点从后世的历史书上就能看出。

有了赵世杰赠送的一百条步枪,两人的交谈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两国之间的民间商业往来,再到新式武器的对冷冰器的冲击。

“赵部长,您所说的国富论,虽说有一定道理,可若是整个天下人都与商贾一般,这国恐将不国吧。”

沈犹龙对于这种,重商业的说法还是有一定排斥的,毕竟他是一名苦读圣贤书,十年寒窗苦读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对于那些商人和工匠自然会有些瞧不上。

这种想法并不是他一个人有,就是整个大明的读书人几乎都是这种想法,甚至就连处于最底层的商人阶级也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地位为何会一直这么低,还不如一个种田的,也许这就归咎于历代以来所宣传的文化有关。

赵世杰所提的国富论,国家想要富强光靠农业发展是不行的,还要通商重视商业的发展,从后世能够在世界上数的上号的大国来看,就没有哪一个不是不重视商业发展的,不重视商业发展的国家最终都只会沦为没落国家。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在年份好的时候的确可以做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可要是遇到大灾大难几乎就失去了抵抗的作用。

大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眼下遇到小冰河时期农作物减产,全国多地又陷入到了灾荒,不免就出现了民乱。

“沈大人是否看不起商人。商人追利,无利而不起早,历代以来对商人的评价几乎都是不好的,但我澳洲传至前宋,有宋一朝,因为重视商业发展,即使后来只是推举江南半壁江山也能保证民不乱。这就是商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宋朝的确是历史上最重视商业发展的国家,但同时也因为开国君主得来的皇位是用不光彩手段而来,所以对武将极为苛刻。才最终导致了宋朝灭亡,大明也有些类似,到了崇祯时期武将已经完全成为了文官集团的附庸,而不是在洪武时期那般可以和文官分庭抗礼。

就拿眼下沈游龙来说。他督军两广却是文官出生。如果严格算起来这个职位应该由一位武将担任。

“澳洲重视商业,方才有今天的成就,称霸南洋而然红夷番人不敢小视,因为重视手工作业者而有了强大火器,难道这些大人不觉得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吗?”赵世杰质问道,完全没有把对方两广总督的身份放在眼里。

沈犹龙听着,到是陷入到了沉思之中,不免开始思考起来。难道大明朝的国政真的错了吗,历代以来的王朝之所以灭亡真的是因为不重视商业和手工作业所致吗。

历代以来只收农税而不重视商税。却不知商人所挣到的利润却是农人的数倍或数十倍之多。

这是一个近千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其关键在于统治阶级和底层的人有没有这种觉悟,但是从历史的进程可以看出几乎是没有这种觉悟,历代改朝换代除了将农田从新分配之外就几乎没有别的改变,两三百年一循环当土地兼并的越来越厉害时,又是一些顺势而起的揭竿而起。

赵世杰没有想过自己的言论会给沈犹龙太多的改变,只是希望自己的话能在他心里留下那么一颗种子,而后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不断的长大。

澳洲的国富论所提倡的就是大力发展商业贸易,从而减少对农业税负的增收,让真正占据多数的农民的生活提高,从而解放出一部分人成为工业发展的劳动力。

大明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如果上下能够屏蔽一切深入改革,倒也不会灭亡,只是内部斗争太过厉害,想要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改革阻力非常巨大。

穿越众能做的就是为这个国家培养或者间接性的培养出一批亲澳的知识分子,从而让他们去改变。

“赵部长一席话我虽不完全赞同,但也有一定道理,香岛的变化和两广的商业变化我也看在眼里,若是真的对大明有利而无害,老夫到愿意上奏朝廷效仿澳洲,所开商税减少农税。”

“沈大人能有如此想法就很不错了,不过想要增收商税,恐怕大明很难做到,毕竟很多大商的背后哪个不是有地方士绅的背影,要想让这些士绅阶级让出利益,无疑是狗嘴里抢肉包,难度就如覆水难收,没有强有力的手段根本不行。”

赵世杰说的一点也不假,要想让这些利益阶层拿出蛋糕出来分配比割他们肉还疼,明末的亡国也有很大部分原因就是被这些人给搞垮,对关外满清的支持少不了这些地方士绅阶级的支持。

他们以为支持了一个满清从而可以左右他们的决策,却不想入关后的满清非常暴利的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清洗,甚至直接没收了财产。

无疑士绅阶层对于明朝的灭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掌握着大量土地和阶级层,历代该朝换代几乎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无论天下谁坐了首先安抚必定是这些支持士绅,得到好处的也往往是比普通百姓的多。

要想彻底改变这个阶层只能是慢慢的引导,同时树立起另一个阶层的崛起,与他们成为一种对抗的关系,达成平衡。

如果商人直接向国家缴纳税收,得到国家的保障,也就没有必要在把自己的众多产业挂在士绅阶层的名下,这就无形中可以削落他们很大一部分实力,而大明的改革所遇到的阻力也会随之少去不少,同时还能获得被国家统治者认可掌握财富的商人阶层支持。

这对于大明来说太重要了,如果能够收取商业税绝对能改变眼下不堪的财政收入,只是前路渺茫,对它的希望越大,赵世杰就知道越会是失望,所有的一切只能慢慢来。(未完待续。。)

第244章 两广新军雏形

赵世杰与两广总督沈犹龙二人相谈甚欢,甚至在他的一番言论引导下,老沈同志对于大明的目前的局势也开始认真思考了起来。

闯王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大小农民起义军还在不断的攻城掠地,北边的后金也没有消停,时不时的扣关掳掠一番,拍拍屁股便走,让大明的边军根本无法寻找他们的痕迹。

除此之外,朝堂里的斗争也越发激烈,东林对于排除异己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完全至国家于危亡之中而不顾,枉他们一个个读的都是圣贤书,却不记圣人教化之言。

沈犹龙对朝堂上的那般东林已经心生了怨恨,甚至有些赞同赵世杰的东林误国,才会导致大明接连在北方的战场和对西北的农民起义失败。

东林这般人就是吸血鬼,他们吸食者整个大明百姓的血汗,却完全不顾及百姓的生死,这样的人已经不配成为朝廷命官,当官为民,不求政绩斐然,但也求无大过,这是沈犹龙的原则。

所以对于两广的商业贸易他一直采取的都是顺其自然,同时也在观察与澳洲人通商带来的好处。

老沈虽是一个苦读圣贤书的儒家,但并不迂腐,他到广州上任之后还曾推广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其中对于手工业者的支持就可以看出。是一个能接受新鲜事务带来改变的人。

澳洲赠送的一百条步枪是从香港驻军的军火库内紧急调集的,除了赠送一百条步枪之外。老沈还有个不清不知情,希望澳洲人能同时派来一队教官帮主训练士兵。

不过对于派来的教官,老沈并不让白派。承诺会给澳洲教官酬劳,和所有在广州的一切开销,并且还是提供食住。

这个要求不算太过分,连枪都送了在派几个人过来训练新兵又有什么不可的,赵世杰爽快的答应了,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对训练大明方面的武将不得干涉。否则澳洲将无条件的撤回教官队。

对于这个要求沈犹龙同样爽快答应,毕竟已经邀请了对方来帮助训练新兵,就不能干涉。虽说咋制军上沈犹龙没有太多的经验。但一些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

身为两广总督,监督军之职,威信还是有一些的,虽然出生于文官集团。但到了大明后期武官基本上都成为了文官的附庸。一般不会出现武官看不起文官上司的那种事情。

当然沈犹龙也不打算召集卫所军队来组建新军,而是听从了赵世杰的建议在流民之中招募年轻力壮敢战的勇士加入。不招募卫所官军的主要原因是,卫所的官兵大多战斗力并不强,就是一帮子有军户名没有士兵实力的农民。

而且招募卫所的官军也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管理不易,每个卫所官兵都是申牒造籍在册之中,这些人虽说名义上大明国家的职业军人,可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部分将领私人佃户。

要是从这些人种抽调一批出来。必定会让那帮武官将领反对,而从流民中所招募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整个广州城最多的就是难民,要想招募一两百个青壮还是非常容易的。

赵世杰之所以这么建议,其中考虑到的原因也有,这批士兵将会被作为种子培养,将来整个两广的军队改革就要从这些人里去进行渗透,帮助大明建立一支真正的新军。

总督沈犹龙从澳洲人那里接受了一百条火铳的消息吗,并没有瞒住那些统兵的将领,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算什么特大的消息,就连沈犹龙要招募一两百名流民训练成装门的火铳队,大家的兴趣也不大,毕竟这也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大利益。

所以大家的目光依然还是放在了自己受益的东西上,对于沈犹龙要组建一个一两百人火铳队玩玩大家的也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甚至直接表示了对此支持,只要不是到了自己的卫所里挑选青壮就行。

对于这些把个人利益至上的卫所将领,沈犹龙根本就没报太多希望,大明如今能战的军队除了北边几个卫所之外,哪里还有能一战的卫所军,就更别说是江南富庶之地的卫所官兵了。

沈犹龙既然接受了赵世杰的建议,就代表他的确对眼下的局势表示了担忧,算是大明朝廷里难得几个有远见之人,这澳洲军既然在南洋一代可以威名远扬,必然有自己的一定的特别之处可供学习。

更何况在古代,训练军队的锻造之术可以说是不传的秘籍,历代兵家名将哪个不是拥有了自己特别练兵之法方能成名。

这澳洲人能抛弃门户之见,这是多么难得机会啊,要是不好好把握住,后悔可就没地方哭了。

沈犹龙不笨,虽然出身是个文人,可是日后这新军练成,自己可不光是要加官进爵那么简单,名留青史那都是小的。

为了配合澳洲人的训练,他已经在城中精挑细选年轻的壮汉加入新编的两广神机队,不管这些难民同不同意,反正他就像直接抓壮丁一般把人给拉了去,发给一套同样从澳洲人那里购买的军装,扔给众人,让其穿戴整齐,以后就是当兵吃粮的人了,要是不愿意那就治给你安一个离乡之罪。

虽然到了明末因为天下变动,路引制度的管理已经没了那么严格,但如果官府真的要和较真,治你罪也不是不可以的,所以那些不愿意的流民也只好同意,否则被治罪可是少不了要吃些苦头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这当兵吃粮还是真的。

同时为了帮助两广总督沈犹龙训练新军,澳洲方面也是做出非常慎重的考虑和研究,派出了澳洲陆军里目前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陆军第一连队,而这次被选中的带队教官则由何语,马卡洛夫,于山,乔肆等人担任。

第一连队无论是在作战经验,还是训练新兵方面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国防部相信他们一定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未完待续。。)

ps:  正在努力存稿中,下个月开始两更

第245章 教导队

广州城的一条街道上,一身普通大明服装打扮的两个青年,一路上有说有笑的左看看右看,就像是第一次上街的刘姥姥对什么都好奇。

“乔肆,你看,龟苓膏,又见到这东西了,还有桂花糖。”于山自从接到调任广州担任训练新军的教官任务后,就一直兴奋的睡不着,虽然香港距离广州不远,离他的家乡很近,但身为军人,必须拥有严格的纪律,没有获得上级的同意他是绝不敢离开香港半步的,否则等待他的就是宪兵队的追捕。

至于说逃出香港,然后就消失在茫茫大明,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做,在澳洲前途一片光明的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