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和奥尔登堡人,免得奥尔登堡伯国和耶弗尔方面想趁着东弗里斯兰政权更迭的机会,从东弗里斯兰伯国抢走一些地盘。
对于后台很硬的奥尔登堡伯国,马林也很是没脾气。这样的货色,打他容易,但他后台比你强多了。打完奥尔登堡伯国,丹麦的战舰可能就会开到埃姆登港口来“访问”了……
即使马林能靠着坚城挡住丹麦军队的进攻,但人家丹麦海军极强,封锁马林的海洋贸易,毫无压力,也能轻松让特塞尔岛上产出的食盐运不出去……马林的财政就靠着海上运输贸易呢,和海上运输贸易的巨额利润相比,耶弗尔那点土地不值一提……
思考再三,马林还是决定假装没看见耶弗尔的分裂行为。只要对方不进攻,马林也不理会对方……
等到哪天丹麦和别人开战了,自己的实力也更强了,再趁机派兵夺回耶弗尔。但是,对于奥尔登堡,还是不能动手……谁叫人家后台超硬啊……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外交困境
事实上,耶弗尔问题,看起来很大。但是,和建国初始的各种麻烦相比,只能算是个小问题了。
首先一个,就是外交问题……
马林夺取了东弗里斯兰伯国,因为改朝换代了,不是自然继承。所以,马林需要诸国的外交承认,承认马林的合法地位。
没有合法地位,马林这个伯爵,也不会被人真的当伯爵。那么,东弗里斯兰目前的政权,就是不合法政权。这样一来,别的诸侯国,就有理由宣战,并强行夺取东弗里斯兰,而且不用受人责难。
而如果马林的地位获得了很多国家的承认,尤其是皇帝的承认,那么,他就会真正成为一个伯爵,一方诸侯。
于是,马林率先向维也纳派出了杰弗里作为代表,带了大量礼物,觐见皇帝,请求册封。一旦谈妥,马林将亲自前往维也纳接受册封,并向皇帝宣誓效忠。
另外,马林还想周边几个诸侯派出了代表,希望得到周边邻居的承认。因为,和东弗里斯兰伯国不接壤的国家,马林无须在意他们的态度。但是,东弗里斯兰的几家邻居,却是需要谈妥了的。不然,就会埋下战争隐患。别的不说,新的东弗里斯兰伯国,先要和邻国交换地图,确认好边界。否则,边界不明朗,容易导致边境冲突。
但是,四个邻国——西弗里斯兰的萨克森、东边的奥尔登堡伯国、南边的明斯特主教国和西南边的乌德勒支大主教国,只有乌德勒支大主教态度比较好。但乌德勒支大主教——来自巴登的腓特烈四世,并没有直接承认马林的合法性,而是等待皇帝承认后,再承认马林的合法地位。
至于其他三家,那就很不好说了。明斯特主教收下了马林的国书和礼物,但什么都没说,既不承认,也不反对。
而奥尔登堡伯国的要求则非常苛刻,奥尔登堡伯爵阿道夫提出,马林若是允许耶弗尔独立,他就承认新的奥尔登堡伯国。
对于这个非常无礼的条件,使者自然不敢答应。马林即使心中有火,也不敢乱发。因为,乱发火会扯到列强丹麦。所以,对于和奥尔登堡伯国的交涉,马林干脆当没发生过。
当马林派人到西弗里斯兰求见乔治王子的时候,则是被赤果果地嘲讽了——乔治王子表示,他没听说过什么布洛克家族,只知道帝国承认的东弗里斯兰伯国统治家族为瑟克斯纳家族……
这就是根本不想谈了,马林也从乔治的话语里,听出了萨克森公国对于东弗里斯兰伯国的觊觎。要不是上次用军队吓唬住了这孙子,没准萨克森军队已经开始进攻东弗里斯兰了。
马林不担心乔治这孙子手下的5000人马,但是,萨克森系却是能够聚集起一两万大军的。而且,这还不是底线。若是发狠,萨克森人暴兵三四万都是可能的。
所以,马林即使愤怒,也不好发作。
但是,为了示威,马林公开宣布,派人去符腾堡和阿尔萨斯去招募3000雇佣兵回来……
算上之前的6000雇佣兵,马林的正规军人数,就达到了恐怖的9000人。也幸亏马林有盐城的巨额贸易收入。而第一批去条顿国的商船,也带回了数万金币的收入。加上从威尼斯取回来的20万金币,马林才算养得起9000大军,还能搞搞动员,征召些当地士兵。
换做一般的只有几万子民的穷伯爵,还真养不起这么多人……
马林派人去招募新兵的行为,搞得声势浩大,主要就是做给西弗里斯兰的萨克色人,以及奥尔登堡人看的。其目的,自然是为了警告对方,别胡思乱想。而且,国内一些有反心的人,也被震慑住了。
此外,马林这一次,终于是下定决心,把西瓦格和残存的500弗里斯兰战俘给归还了。
这次进攻埃姆登,打头阵的就是700弗里斯兰战俘。所以,他们的伤亡也最大,700人只剩下了500人。但是,这500人,经过马林的严格训练和战斗的磨练,都已经成长为真正的精锐。而西瓦格,也比较熟悉自己的练兵方法。当然,是针对那些弗里斯兰战俘搞的冷兵器练兵方法。至于西班牙方阵的练兵方法,马林没让西瓦格看过。而且,使用西班牙方阵,火药消耗大,不是土豪也玩不起。
这500人回去那9个弗里斯兰贵族身边,立马就能让那些弗里斯兰贵族实力暴涨。加上之前回去的300战士,以及原本贵族身边的120骑士,那么,9名弗里斯兰贵族手里,就有了920名精锐战士。这样的实力,加上一些征召兵,即使不能打得过乔治手下的5000萨克森正规军,也能够给对手造成巨大的损失了……
好酒好菜招待了西瓦格和他的手下后,马林派船把这500人运到了格德司公国的海边,并提前通知9名贵族那边派人接应。
临行前,马林拉着西瓦格,说了很多话。当然,不是说废话,而是教他如何打游击……
马林把太祖爷游击战的部分精髓,交给了西瓦格,让他带着手下军队快进快退,用来去如风的方式,袭扰弗里斯兰地区。
另外,针对之前那9名贵族把老百姓抢光的愚蠢行为,马林还给西瓦格支招,出了个很缺德的主意。
这个主意就是,让弗里斯兰军队在抢劫时,换上萨克森军队的服饰,冒充萨克森“官军”,并使用萨克森方言的德语吆喝几声,让被抢的百姓确信是萨克森人抢光了他们。当然,在抢劫的时候,要做好化妆,最好把脸弄脏点,或者挡住脸,让人认不出。
然后,等“萨克森军队”走后,另一批弗里斯兰军队再假装好人出现,还拿出部分粮食,来接济当地人,拉拢民心……
事实上,这些用来接济的粮食,都是之前冒充萨克森军队的人抢走的,而且只是其中一部分……
但老百姓不知道啊,还以为他们是好人。这样,当他们需要发动群众,招募新兵的时候,老百姓就“踊跃参军”了。而且,在和萨克森军队作战时,也能因为仇恨,增强战斗力……
有了这一损招,绝对能让萨克森人的民心丧尽。然后,各地百姓,都会成为弗里斯兰贵族手下的兵源保证……
马林不信,经过如此高明的阴招,乔治王子还能在弗里斯兰地区能安稳下来。加上的格德司公爵的暗中支持,萨克森人要是还有余力攻打东弗里斯兰就有鬼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帝的暧昧态度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马林这边还在谋算着如何阴萨克森人,萨克森人先阴了他……
马林之前在派使者前往周边四国的时候,镇守格罗宁根的萨克森王子乔治,也打听到了马林派杰弗里宫相去维也纳请求册封的事情。
于是,乔治王子,直接派人飞马回报给德累斯顿的萨克森公爵阿尔布雷西特。同时,乔治还派人快马赶赴维也纳,请求皇帝暂时不要答应马林的请求。
杰弗里是文官,自然是坐马车的,赶路不快。而乔治的手下,直接是快马加鞭的。所以,尽管出发日期悬殊几天,但却是在同一天抵达维也纳的。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听到杰弗里说了马林的事,无比惊讶。那个叫马林的小家伙,4年前还只是一个跑来投奔自己的小小流浪骑士,现在,已经成长到能够打下一国的水平了吗?
“杰弗里爱卿,你说马林打下了东弗里斯兰?据朕所知,东弗里斯兰可不弱啊。朕记得,十几年前,东弗里斯兰和明斯特的军队,还联合打败了奥尔登堡伯国,逼迫格哈德六世下台的……”
皇帝的一句话,道出了奥尔登堡伯国支持耶弗尔叛乱的内幕——原来是怀恨在心……
那件事情,发生在1483年,当时,丹麦前任国王克里斯蒂安一世于1481年去世后,王太子汉斯,并没有立即继位,而是要等卡尔马联盟的三家议会——丹麦议会、挪威议会和瑞典议会的承认后才能加冕。
不过,当时瑞典正在闹分裂,所以,事实上,只有丹麦议会和挪威议会批准汉斯王太子继任王位。但是,这一拖就是两年。克里斯蒂安一世1481年去世,汉斯王子1483年才刚刚获准登基。
正是因为当时丹麦处于新老交替的混乱时期,所以,当时的东弗里斯兰伯国和明斯特主教国,联合出兵,狠狠教训了当时非常猖狂的格哈德六世,阻止了奥尔登堡的扩张企图,还逼迫格哈德六世退位,让其子阿道夫登上了奥尔登堡伯爵的位置。
两国出兵的时机相当好,丹麦新王未定,奥尔登堡家族成员汉斯尚未成为正式的丹麦国王,哪里能够支援自己的叔叔?所以,奥尔登堡当时被揍得很惨。而后,汉斯刚登位,忙着梳理国内的情况,也没有帮着奥尔登堡报复。但是,当汉斯国王在丹麦站稳了脚跟后,不管是东弗里斯兰还是明斯特主教国,都不会对奥尔登堡动武了。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记得,1483年那次,东弗里斯兰整整出兵3000,联合明斯特主教国的4000人,把奥尔登堡伯国揍得生活不能自理,首都被围了严严实实的。要不是顾忌贵族间的潜规则,不能随便杀人,加上格哈德六世的侄子将要成为丹麦国王,格哈德六世没准会被切片了……
不管怎么说,东弗里斯兰的兵力,怎么得也有几千人。可按照杰弗里的说法,马林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彻底平定了整个东弗里斯兰,怎么能不叫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震惊?
“咳咳……是这样的,陛下,马林伯爵是以前统治了东弗里斯兰几百年的布洛克家族的血脉继承人……所以,在东弗里斯兰,还是有很多人支持马林大人的。”这是马林和杰弗里商议的说辞。马林也觉得之前快速拿下东弗里斯兰也太过神话,为了让皇帝更加相信些,于是决定谦虚一点。同时,也要让皇帝知道——我在东弗里斯兰也是很得民心的,这样才显得更加正统……
“那具体的是?”
“马林大人的母亲玛丽夫人,是最后一任布洛克伯爵的亲孙女,当年逃难的时候,被霍夫曼大人所救,所以才嫁给了霍夫曼骑士。”
“原来如此……不对啊……朕记得,马林是个流浪骑士来着,也就是说,他应该有个哥哥才对。按照法律,即使他母亲是布洛克伯爵的亲孙女,那么继承人也应该是他哥哥啊……”
“是这样的,陛下,马林大人的哥哥——阿德勒阁下,早马林大人进攻东弗里斯兰前,就签署文件,声明放弃了继承权。现在,阿德勒阁下是莱尔男爵……”
“呵呵……真是好手段……”皇帝不可置否地笑了笑。在他看来,马林肯定是用了什么手段,胁迫他哥哥签署的文件。毕竟,马林是男爵,阿德勒之前就是个小骑士。
“陛下,马林大人是您忠实的臣子和追随者。所以,他希望能够加入帝国议会,为陛下您在议会中,增加一票……”
帝国议会是德意志地区所有公爵、伯爵们汇集一堂的高级议会。即使是皇帝,在帝国议会中,也只是其中最有分量的一员而已。面对大事,还是需要大家投票。比如加战争税,就需要帝国议会投票通过。上次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就是在沃尔姆斯和议员们吵架,错过了意大利战争中拦截法军的大戏。
而且,帝国议会最低入门就是伯爵。不但如此,大部分帝国议员,都是有自治领地的公爵和伯爵。只有少部分成员,是服务于皇帝宫廷的没有独立领地的公爵和伯爵。比如,哈布斯堡家族,就有几个没有独立领地的伯爵,在帝国议会中,帮助皇帝吵架和投票。
如果马林正式成为伯爵,并加入帝国议会,的确能够给皇帝增加一票,并在吵架时能帮忙壮壮声势。
而此前的东弗里斯兰伯国,虽然被承认为诸侯,但德意志诸邦,都看不起东弗里斯兰这样的海边“蛮夷”小国。所以,帝国议会,其他伯国都有席位,唯独东弗里斯兰伯国没有席位。在其他诸侯国看来,当初的东弗里斯兰伯爵,只是个蛮族酋长而已,根本不配加入帝国议会这样真正贵族才能参加的集会……
马林这次,不但想获得皇帝的册封,还想加入帝国议会,得到全德意志的正式承认,正式融入欧洲大贵族的圈子里。
皇帝本来很心动,上午和杰弗里也是相谈甚欢。但中午十分,乔治的信使到了,皇帝接到了乔治的请求信。然后,下午的时候,杰弗里请求皇帝册封时,皇帝就开始“左顾而言他”,开始东拉西扯了,就是不肯正面回答杰弗里的请求……
事实上,皇帝在等萨克森公爵的信。因为,乔治王子想让皇帝改变立场,还是很困难的。因为,乔治王子还不够格使唤皇帝。
不过,萨克森公爵阿尔布雷西特却是有资格请皇帝办事的。因为,萨克森系贵族太强大。1516年萨克森人能聚集24家诸侯一起出兵东弗里斯兰,就证明了萨克森系贵族人多势众。
皇帝需要在帝国议会上获得帮助,那么,萨克森系显然是一个好盟友。因为,萨克森系拥有二十几票,很能给皇帝壮声势。而且,皇帝现在盟友也很少,所以,得罪不起萨克森人。
果然,几天后,萨克森公爵也来信了。萨克森公爵不但要求皇帝不要承认马林,还要皇帝宣布马林为非法。
这下皇帝不开心了,不管怎么说,马林也是自己手下的金牌打手。你不让我承认他就算了,还让我宣布他违法,也太拿皇帝不当干部了吧?
想到上次在克里弗城和马林的会面,马林曾说过,萨克森人太过强大,可能会影响到哈布斯堡家族对皇位的垄断,皇帝不由得最萨克森韦廷家族开始忌惮起来……
最终,皇帝决定,既不承认马林的合法地位,但也不宣布马林是非法的,而是暂时保持一种暧昧态度,让人吃不准……
于是,皇帝送走了萨克森的使者,并保证不会承认马林的伯爵地位,但没有提宣布马林为非法的事情。不过,皇帝暗示,萨克森人要是想动手,尽管上,反正皇帝不会反对……
接着,皇帝又和颜悦色地送走了杰弗里,但没说正式册封的事情。但是,皇帝暗示杰弗里——萨克森人看上东弗里斯兰了,做好战斗准备吧……
就这样,堂堂皇帝陛下,因为忌惮萨克森人的势力,又怕部下寒心,干脆和了一把稀泥,来了个两边都不得罪。
甚至,皇帝还希望两边打得激烈点,最好是马林打退萨克森人的进攻。因为,他也害怕韦廷家族挑战哈布斯堡家族的皇位啊。要知道,韦廷家族也是7大选帝侯之一,是有资格被选为皇帝的。所以,皇帝的内心,其实是有些偏向马林这一边的……
第二百一十七章 和格德司结盟
当杰弗里还在维也纳的时候,马林就开始另想办法了。在欧陆上,一个诸侯想要安全,除了自己自身硬,还要盟友够多够强。这样,别的诸侯才不敢轻易打你的主意。如果没有盟友,即使再强大的诸侯,也容易被人围殴死。
所以,马林肯定是要找盟友的。幸运的是,马林还有克里弗公国这样的盟友。克里弗公爵约翰二世在会见了马林派去的使节后,很快做出回复,宣布承认马林东弗里斯兰伯爵的地位。毕竟,双方可是利益上的盟友,盟友强大,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所以,约翰二世很爽快地承认了马林的地位。他也是第一个承认马林地位的诸侯。另外,条顿骑士团国承认马林的地位也毫无问题。只不过,条顿骑士团国有点远,菲利普大团长收到马林的消息,也要晚很多。所以,等到条顿国承认马林,估计要不少时间。
只不过,这两个盟友,一个和东弗里斯兰隔着面积很大的明斯特主教国,另一个,干脆离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马林很高兴这两人承认他的地位。但是,这两家对于马林的帮助,其实很有限。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而弗里斯兰的萨克森人和东边的奥尔登堡这两个恶意满满的邻居,可就是在边上啊。
如果萨克森人开始进攻马林,马林可以确定,奥尔登堡肯定会趁火打劫。所以,马林决定,拉拢帮手,来对付萨克森和奥尔登堡。
奥尔登堡伯国的敌人,主要就是东弗里斯兰伯国和明斯特主教国、因为,两国曾在1483年兵临城下,逼迫格哈德六世退位。从利益上讲,明斯特主教国应该是和东弗里斯兰伯国是在一条战线上的。但是,当初和明斯特主教国结盟的,是瑟克斯纳家族,而不是布洛克家族。所以,东弗里斯兰伯国和明斯特主教国之间,目前关系有点尴尬。因为,明斯特主教国之前的盟友,其实是瑟克斯纳家族。但是,瑟克斯纳家族的主要成员,都被马林一口气杀光了,弄得明斯特主教国也有些不知所措。
因为,按理说,明斯特主教国是瑟克斯纳家族的盟友,应该帮助瑟克斯纳家族的。可是,马林进攻东弗里斯兰,太快了,而且抓住了所有瑟克斯纳家族的直系成员,在其他国家做出反应前,全部给砍了。这样,明斯特主教国即使想帮忙,也失去了意义。合作对象都死光了,还有必要为其出头?要知道,国与国之间,是利益的关系,不是情感的维系。所以,在得知瑟克斯纳家族成员死光了后,明斯特主教国就放弃了与马林对抗的想法。毕竟,对于没啥野心的明斯特主教国而言,对抗因为后台硬而幻想着扩张的奥尔登堡伯国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侵略东弗里斯兰,明斯特主教国却是没有想过的。为什么呢?因为,明斯特主教国是一个主教当权的宗教国家,不是世袭制。即使这一任主教拼死拼活地把东弗里斯兰吞下来,但其死后,下一任主教又不是他儿子,累死累活又为了谁?只是便宜一个不相干的人而已。
所以,那些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