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董卓霸三国-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女很快为其奉了上一碗茗茶。

许攸端起精致的茶碗;轻轻吹了口气;浅浅地饮了一口香茶;而后非常享受地闭上双眼。片刻后;许攸睁开眼睛;叹道:“茶香醇厚;余味悠长。好茶!”

袁术笑道:“子远果然是有学之士。这乃是一处幽香之地所产的香茶;每年也只有数斤这样的好茶。”

许攸目光深邃;似乎若有所思;沉吟片刻后;淡笑说道:“既然袁大人如此看得起小人;小人又怎能不倾囊相授?”

袁术大喜过望;说道:“子远先生快快说来。”

“如此;袁大人请细细倾听。”许攸清了清嗓子;说道;“自黄巾以来;豪杰并起;董卓趁阉党与大将军何进之机;进入洛阳。依靠十万铁骑;杀死并州刺史丁原;遂称霸于朝廷之上;又携战胜之威胁迫与杀害洛阳的士族。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其手中以握三州;将士数十万。试问天下间;何人还是其对手?不过董卓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与士族为敌!既然是士族的敌人;又何尝不是整个大汉的敌人呢?

今袁大人乃四世三公之后;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威信着于四海;总揽天下英雄。手中握有大汉最富裕的两大郡;帐下有大军20余万。大人若是登高一呼;率天下群雄而攻董卓;洛阳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大人者乎?”

“诚如是;天下群雄又有何人再敢与大人相抗也;到时其等皆为阶下之臣也;如此;霸业还难成否?”

“好!听子远一席话;果然令公路茅塞顿开。”袁术听的心花怒放;恨不得立刻率军杀向洛阳;做他心驰神往的皇帝梦来。

袁术身旁的李丰也是大喜道:“主公;此计可行。子远果然不愧是大才也。”

只有许攸心中有难言之隐:虎牢与汜水关是这么好攻进的么?不过这可不关他什么事了;他可没说要怎么攻进虎牢与汜水关。虽然他不怎么看好这一战;不过天下能人智士众多;就要看他们的表现了。

袁术大喝道:“起矫诏;伐董卓!”

这年12月;也就是公元189年12月;袁术向天下群雄发出了矫诏。

也是这日;延续了近一个月的好天气宣告终结。从清晨开始;天色突然间变的阴沉下来;浓厚的乌云逐渐布满了天空。到了中午时分;昏暗的天空中飘飘扬扬地下起雪来。似乎着也显示一场大战的到来。

卢植与皇甫嵩出关之后;不知该何去何从;只得先找到了四世三公的山阳太守袁遗;并将所有的事情告知。正在袁遗大惊之时;他就接到了袁术的矫诏;皇甫嵩一看大喜;只是卢植心中有些顾虑。

待皇甫嵩与卢植下去休息的时候;卢植对皇甫嵩说道:“义真(皇甫嵩字);既然讨董之事已经成矣;卢某也要回涿郡养老了。”

皇甫嵩大惊道:“子干乃是大汉的栋梁;而讨董之事才刚刚起步;(卢植字)怎能就此离去焉?”

卢植自嘲得说道:“董卓所言并没有错;今日的大汉;早已非汉武帝时期的大汉。自黄巾之乱起;大汉没有一天的安宁过。接下来也是我等能够左右的时代了。豪杰并起;逐鹿天下之举已然不可避免。”

卢植轻笑着向皇甫嵩问道:“若你是一方诸侯;你见董卓如此强大的实力;你会怎么样?”

皇甫嵩沉思片刻;震惊道:“董卓如此强大的实力;足以威胁自己。只有将他消灭;自己才有争霸天下的机会!”

卢植苦笑道:“正如义真所言;现在的情势就是这么回事。卢某在路上亦是一直寻思这件事情;无奈也只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皇甫嵩亦是陷入了沉思。卢植道:“为何我不与其他诸侯一起讨伐董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袁术此人。”

皇甫嵩疑惑道:“袁术此人怎么了;只是有些率性而为;不是什么大的过错吧?”

卢植眉头紧皱;有着深深的忧虑;摇摇头叹道:“不;袁术此人骄奢淫逸;自大傲慢;现在他又是除董卓之外;最大的诸侯。若是被他率领群雄攻入洛阳;加上他四世三公的名声;他还会将皇上放在眼内?只怕做出来的事情;相比董卓;反而更甚之也。”卢植马上轻笑道;“不过董卓是要谢谢他了;就凭袁术的才能也能攻进虎牢与汜水关?那么董卓数十年的军旅生涯也就白混了。”

皇甫嵩大惊道:“你是说董卓此战必胜?”

“若是袁术为群雄统帅;几乎没有可能战胜董卓也。”卢植对皇甫嵩说道;“不要太过悲观;天下英雄多矣。董卓此时虽然占据了三州;但是风头太足;一直是众诸侯的打击的对象。反而是中原之地;若是有能一统;足以对抗董卓矣。”

“子干如此说;义真夜就放心了。”皇甫嵩笑道;“子干也不要回老家了;幽州之地甚是危险;不如与我一起前往颖川书院;与众人一起静看天下的变化;如何?”

“也好;看看天下究竟会花落谁家!”卢植在心中叹道:是否还会出现一个皇室饿宗亲;挽救大局呢?

曹操于陈留得闻矫诏;大喜;终于可以明目张胆的征兵了。他想着这样的日子都快想疯了。马山向父亲询问:“父亲;孩儿欲散尽家资;招募义兵。”

父亲踌躇道:“家中虽有些资产;但恐资少;不能成事。此间卫弘;其家巨富。若得相助;大事可成。”

曹操马上前往卫家;言明厉害。卫家欣然相允。

是日清晨;有兄弟二人各引三千余人;来投曹操。乃夏侯兄弟是也。不数日;又有族中曹仁与曹洪二人引千余将士;来助曹操。卫家尽出家财;置办衣甲锦旗。

曹操手中此时有将士万余;尽数教与其四人训练。

刘备在平原县中;也得知了这件事情;向二位义弟说道:“今袁术发出矫诏;要天下英雄擒贼也。”

关羽丹凤眼中金光一闪;说道:“此乃是大哥立功之机;扬名天下之时也。”

张飞叫道:“就是与那个;比我等早一步消灭张角的董卓?”

刘备愤怒道:“正是此贼;此贼将皇上的权利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欺天罔地;祸乱宫禁;杀害士族;亲信阉党······其所犯的罪过;无一不是诛九族的大罪!”

张飞大喝道:“如此还等什么!马上提兵出战;让我等前去会会董卓老贼!”

刘备叹息道:“可是备只是一地县令;人微言轻;只怕袁术未要我等参加也。”

“什么?我等乃是为大义而来;他还不让我等参加?是何道理!”张飞铜陵眼大睁;面露凶相;大有大杀一阵的气势!

刘备无奈的叹了口气;没有言语。

关羽陷入了沉思;没有多久就想到了计策;说道:“闻大哥有一同窗好友;乃是北平太守公孙瓒。当他前去讨董之时;我等何不加入其军;也好一显我三兄弟的威武。”

刘备大喜道:“就依云长之计!”

张飞委屈道:“还要投靠别人···要是依着俺的性子;自己独领一军;就杀的董卓人仰马翻的。”

矫诏所到之地;各自掀起一片风雨。豫州刺史、兖州刺史;渤海太守王匡;(被董卓调过去的)陈留太守等等数十人;不一而足。各自起兵;多则三万;少则万余。

年关将近了;他们起兵也得在过完年之后了。

成了丞相;天下还在寻觅第一百五十二节群雄讨董之前序

“主公;末将在西凉还没有出战;不如就由末将与华将军率铁骑数万;为主公先拔头筹!”说话的正是守卫凉州的成廉。

董卓颔首微笑;示意众人坐下后;说道:“大战在即;怎么会没有争斗焉?你等稍安勿躁!”董卓向李儒问道;“儒具体有何人参加也?”

“有;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山阳太守;东郡太守等等;还有一些偏远之地的诸侯;儒现在还不得而知。”

董卓笑道:“均是些只懂儒学的文人;打仗还想赢我等争战数十年的战将;简直是找死啊!哈哈~~”

众将俱是笑了起来。

贾诩向董卓报道:“主公;汜水关传来消息。有二人;想要投奔主公;建功立业;其自称是颜良、文丑;在冀州之地再无敌手。乐进将军与其中一人大战;只撑了35回合。”

“果然是骁勇之将也;连乐进也只撑了35回合。看来可与庞德、徐晃将军一较长短也。”董卓微微一笑;说道。

董卓心中暗喜;现在袁绍不在冀州;他们就混不下去了;只得来投靠我董卓了。

众将直贺道:“恭喜主公再得良将!”

董卓笑道:“呵呵···依本相看;未必是良将也;多半是猛将也。”

贾诩继续说道:“主公;在汜水关还有一人自称是蔡邕的弟子;顾雍。现正由士兵保护;往洛阳而来。与颜良、文丑不日就会赶到洛阳。”

董卓大喝道:“好!本相得此人如得一州也!”看着他们疑惑的眼神;董卓大笑道:“据蔡邕所言;此人极其擅长内政。而本相欠缺的不就是内政之士吗?”

众将齐喝道:“恭喜主公。”

贾诩说道:“主公;还有不少的有学之士正向洛阳赶来。其中有不少是颖川出院出来的学士。”

“哦;不想好事还有一起来的。”董卓暗自嘀咕道。马上向贾诩说道:“务必好生接待;照其能力;安排职位;不可有半点舞弊也。”

“诩明白。”

董卓向众人说道:“众将先好好的过一个新年;等过完新年之后;再出去大杀一阵。”

“末将等全听主公安排!”

董卓在自己的房间外;就听着蔡琰说道:“姐姐;我想在年关的时候;回去看看的我父母。”

莎莉儿说道:“这个我可做不了主的;要问夫君的。”

“可是;可是夫君若是不答应呢;姐姐可要为我求求夫君的。”蔡琰装作可怜模样。

董卓跨门而入;说道:“夫君什么时候说过不答应了?”

莎莉儿也是说道:“夫君;我也想出去看看别人过年的。”

董卓大声说道:“你不成;你肚子中还有一个数月大的孩子呢?”

莎莉儿委屈的说道:“可是我也好想出去看看的;外面好热闹的。”

董卓无奈的用了制胜法宝:“若是母亲能答应的话;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莎莉儿撅嘴的瞟了她的夫君一眼;不再说话了。

貂蝉也用可怜的语气;向董卓怯怯的说道:“夫君;蝉儿连外面都没出去过;也想和琰儿一起到外面看看的。”

董卓无奈的说道:“叫典韦派千人保护你们;只准在马车里偷偷的看;不准抛头露面。”

“恩。”貂蝉高兴的飞舞起来。

“夫···夫君;妾身想要回宫看看我的皇子;望夫君能够同意。”何真两眼希冀的看着董卓。

董卓笑道:“人之常情也;夫君又怎会不同意焉?”董卓向张宁问道;“你可否也要出去?”

张宁扑到董卓的怀里;低腻道:“夫君乃是堂堂丞相;府中怎么可以没有寻欢的女子呢?”

董卓大喜;立马将张宁横抱而起;大嘴一口吻在她的樱唇上;说道:“陪夫君休息去吧。”

在众女的调笑声中;董卓与张宁在床上开始了翻滚······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整个洛阳城。城中百姓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并将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避晦逢祥。从夜里三更时分直至清晨;城中的鞭炮之声便不绝于耳。

而此时;城里街道上人来人往;一片繁荣景象。所有行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会心的笑容。

百姓都讨论着这一年的收成;商人在诉说着这一年卖出了多少的货物···他们喜悦的神色;看来今年;谁的效益都不错。

一辆华丽的马车;从大道之上行进;马车两旁各有500将士随身护卫;一个相貌丑陋的大汉就站在马车的旁边;身上漆黑的铠甲;背后两把大戟;显得那样的威武。

百姓不自觉的让出了一条道路;让马车在大道之上行走。

马车之中;两个身裹纯白貂裘披风的美少妇微微的探出头来;明亮如夏日繁星的美目滴溜溜的直转;看着往日无缘一见的热闹场面。

马车最后停在了蔡邕的府上;里面蹦出来一只可爱的小燕子;欢欢喜喜的赶向了自己的家。

蔡邕与其夫人见女儿回来了;寻常问短的好好的问候了一番。不过见女儿这么开心;他们二老也就放心了。

连貂蝉到他们府上做客都不知道了;最后还是蔡琰向他们说明;他们才醒悟过来。

她们就在蔡邕府上快乐的吃了一顿饭;又回到了自己夫君的府上;全家一起吃了一次年夜饭;安安心心的过了一个好年。

相比西北三州舒适的过年;而关外的诸侯可就有得忙了。大战在即;得准备粮草;整顿军纪;与家中的妻儿离别等等。

不过离董卓较近的袁术;他可不需要准备这么多。他此时正做着皇帝的美梦呢:攻克洛阳;取得兵权;群雄匍匐在自己的脚下。皇帝见此只得缮位;自己便是大汉的帝王;后人称之为;雄才大略较之三皇五帝;更甚之的开国皇帝······

成了丞相;天下还在寻觅第一百五十三节群雄讨董之中序

年关过后数日;顾雍与颜良、文丑都相继而来。

对于颜良、文丑;董卓自是好生安慰一番;并叫其到高顺将军处为一副将。

顾雍对董卓也只有一个要求;若是家族有什么危机;还望丞相给其一个安生的地方。董卓自是满口答应;并叫其治理司隶一地。

不想数日之后;贾诩给董卓介绍了一位大才:戏志才!

戏志才来到了丞相府上。戏志才相貌平平并无奇特之处;唯独一双细眼中;不时闪过一丝精光;显示着他独有的魅力。

戏志才向董卓行了一礼;语气平和但清晰地说道:“草民乃是颖川书院的学士——戏志才。今日能有幸见到丞相;真是草民之幸也。”

貌似这个戏志才是个早死的人啊。董卓在心中叹道。观其眉宇;额头隐约有一股黝黑之色。看来历史确实是不假。

董卓笑道:“今日文和向本相说;有一大才到来;本相见之;果然不同凡响。”

戏志才感叹道:“文和先生才是智谋之士也;志才不及多矣。”

董卓向戏志才说道:“不知戏志才到此;有何教本相焉?”

戏志才不慌不忙的说道:“草民猜想;丞相对关外之敌军;应该已经成竹在胸了。”

董卓大笑道:“果然是智谋之士也。如今关外数十万大军队本相虎视眈眈;本相却早已成竹在胸!”

董卓冷冷一笑道:“本相手中三十万百战之师;正面对抗尚有许多胜算;加上虎牢、汜水关之险;他们又有何能与本相相抗也?”

戏志才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道:“丞相真乃是明主也。”

董卓微微一笑;说道:“本相以为;所谓明主;未必便要有如三皇五帝般的雄才伟略;只要能勤政爱民;胸怀远大;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便可称得上明主!”

戏志才深深觉得此话有些道理;下跪道:“小人微末之身;就托付于丞相了。”

董卓大喜道:“好;本相有怎会亏待于志才。就封你为丞相长史;辅佐本相处理各种政务。”

戏志才大声拜谢。董卓向其说道:“志才;本相观你眉宇;似乎是身体不适。最好到华佗那边去看看。”

戏志才叹道:“志才确实偶尔也会感到身体不适;如此;志才就去看看吧。”

戏志才去领官服的时候;才得知;这是秩俸千石的大官。到华佗的医官一看;差点没把他吓坏了;华佗竟然说他再不治疗;只有5年的寿命了。戏志才自是对主公感恩戴德不提。

要来的终究要来。袁术发出矫诏之后;各路诸侯尽皆起兵响应。

第一镇;交游豪俊;结纳英雄;四世三公、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阔论高谈;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

第三镇;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兖州刺史刘岱。

第四镇;勇武超群;勇敌贼寇;下邳郡守吕布。

第五镇;仗义疏财;挥金似土;渤海太守王匡。

第六镇;赈穷救急;志大心高;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恩惠及人;聪敏有学;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忠直元亮;秀气文华;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有谋多智;善文能武;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圣人宗派;好客礼贤;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武艺不凡;威仪出众;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仁人君子;德厚温良;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相貌不凡;能征善战;彭城郡守马腾。

第十四镇;声如巨钟;风姿英伟;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随机应变;临时勇为;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英雄冠世;刚勇绝伦;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智与寇敌;英勇顽强;陈留郡豪侠曹操。

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其实在拟这份表时;袁术对其中的数人是很不愿意的。像吕布与马腾都只是一介武夫;曹操也只是一个游侠;无半点官职。若不是从他那传出的消息;像曹操这类人;只能做一部将。

不过袁术还是听从了部下的建议;多一份力量;就多一分把握。这个道理;袁术也是懂得的。

马腾的彭城府中;其侄马岱问马腾:“董卓对我等也算是有恩;为何要与其为敌也。”

马腾喝道:“董卓祸乱天下;禁停皇上;霸占三州;一副席卷天下的气势。我马腾又岂能让其如愿!”

一旁的马超怒道:“正好还董卓当年的一箭之仇!”刚刚年满20的马超眼中却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欲望!

如今马超的武艺已是大进。随着武艺的增长;随之增长的;还有一颗雄心勃勃的野心!

下邳郡守吕布。自从他到达下邳之后;就强力征兵;征得3万;再由他亲自训练。虽只是半年;但战阵摆得也是有模有样;颇有一番气势。再加上自己的原先的3万将士;共有六万将士;已是一方强大的诸侯。

吕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激动:哼哼···董卓;你的丞相的位子;我可是已经等了很久了······

洛阳丞相府中;戏志才、李儒与贾诩齐聚一堂。

李儒拿着这份表给董卓查看;董卓叹道:“吕布此等无义之辈;自是不会怜惜本相当年之恩。不想连马腾也敢反叛于本相?当真可恨!”

李儒向董卓问道:“主公;此战大军该如何安排?”

“莫急?”董卓单手一挥;说道;“先要搞清楚敌军汇聚的地方;才可派兵也。你等皆是智谋之士;应该知道他们总攻之地也。“

他们三人对视一眼;眼中并没有询问之意;俱是微微一笑;三人都是一致的肯定。

李儒说道:“敌军主攻之地;绝对会是虎牢关!”

“哦;为何?”董卓虽然知道也在那个地方;但却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选那个地方。为什么不选离关外较近的汜水关呢?

李儒介绍道:“主公有所不知。汜水关周边有一条湍急的河流。若是攻关;人数不可超过万余。不然若是撤退;后面有大军追击;很难做到全军而退。故此;汜水关绝不可能是联军的主攻目标。”

董卓略一沉思;道:“原来如此。”

“不过此战关乎我等命运存亡之际也;不可掉以轻心。胜之;则意义重大。如此须得本相亲自出马才成。”

“主公英明。儒也是有此想法。”

“主公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