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赤色黎明-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傕他们都是粗人,自然是看向了徐荣,最后徐荣也点头的情况下,这才决定南下。

董卓残部走了,那么如何对付他们自然也就没有必要了。于是这个议题,自然也就搁置了下来。最后经过讨论,封韩遂为金城郡太守,收拾好了残局,便开始继续各自的工作。

“奉先,恭喜恭喜!”袁绍当天来到了吕布的军营,带着大量的礼物前来犒问。

“哈哈,本初客气了!”吕布大笑着上前迎接,双方的关系显然非常亲密。

却是在更早之前,袁绍就已经开始秘密和吕布接触,分化他和丁原的关系。毕竟丁原则数万大军,对还在初期的国会来说,压力太大。袁隗一直主张,要分化和弱化丁原手中的势力,否则对国会所有议员,都将不公平,这也得到了杨阀他们的认可。

结果就是袁绍和吕布接触,恰逢李肃前来劝降,却是将计就计了一番。至于斩杀丁原,多少是计划之外,不过吕布为了能讨好世家门阀,同时又为了取信于董卓,就下了狠手!

关中本来就是杨阀他们的地盘,想要让人混入宫中担任侍卫不难,董卓麾下说不得早就有了他们的人。如此里应外合之下,董卓也只能含恨而终了……

第86章 庐江自治区

等到李儒带着董卓残部来到了枞阳,时间已经到了公元190年元月,不过?23??农历而言,还只是189年12月而已。

李儒派人先一步来到华夏共和国,提出收容的申请。扬言数万大军,将绝对服从李煜的吩咐。同时,随着他们南下的还将有数十万百姓,金银财宝不计其数。

这个时候,共和国的最高人大代表大会刚刚成立。就如同李煜所言,以后类似政策或者立法的事情,大家应该都有资格坐下来谈,而不是他继续乾纲独断。

于是乎,是否接纳董卓残部,就成为了代表大会成立之后的第一个需要讨论的议题。

和后世相比,如今这个代表大会显然是被简化的,现阶段只有原本特区所在的几个县城,同时还要有社会党的背景,才有资格成为人大代表。人数有所下降不说,权力方面罢免主席,相当于共和国来说就是罢免元首的这个权力,并不存在。

李煜的权力受到《宪法(尚未制定出来)》限制,同时若要制定基本国策和法律,也必须要在代表大会上进行说明,分析利弊,然后在得到投票并且通过之后,才能继续进行。

“董卓残暴不仁,在关中推行军管政策,但却是默许军人对百姓和士人进行欺压。哪怕如今董卓已经伏诛,但他的属下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骤然让他们过来,难免会和我们这里的习惯造成冲突。而且南方本来就多山多林,并不适合骑兵作战,我个人的意思是让他们占领皖县、居巢县、舒县、临湖县和襄安县,并且驻扎在当地。

如此,一则可以发挥他们的骑兵作战能力,二则可以避免双方里面不和造成的冲突,最后也方便我们逐渐对他们进行转化,最后达到真正合流的目的!”在代表大会上,最先发话的却不是李煜,而是并不支持吸纳他们进来的袁涣。

他率先走上讲台,把吸收董卓残部的危害,还有不确定因素都详细进行介绍。同时把处理的办法说了出来。

“若放任董卓残部留在长江对岸,会否让他们心有不满,继而转投大汉共和国或者蜀汉?”在询问的阶段里面,陈瑀起身询问道。

“把他们放过来,若他们不习惯我们这里的生活,同样会产生冲突。到时候,甚至我们之间连缓冲的余地都没有,而且若是全部闹起来,对共和国也很有可能会造成损失!”袁涣据理力争。

“可是我们如何转化他们?这样是否会引起他们的戒备,甚至抵抗?数万大军在长江那边驻扎,不管如何不安定因素还是太大了!”来自军方的李懿起身提问。

“军队我们并不插手,但必须要按照我们的标准进行裁撤一批亢员,免得财政负担太重。同时一视同仁,既然他们前来投靠我们,那么就必须要遵守我们的规章制度,反正军饷和补给我们绝对不会亏欠他们!但同样的,他们必须要接受,我们在部队里面安插政委,同时由我们派遣官员在这五县担任官职……我唯一担心的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官员!”袁涣说完看向了后面上首处的李煜。

“实在不行只派遣一个县令,其他则保持不变,避免刺激到他们!”李煜提议道。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回答,也已经表示他支持袁涣的提议。实际上袁涣的提议最为保险,同时有董卓残部顶在前面,能为共和国的防务分担一些压力。

这其实也算是玩另外一种形势的‘一国两制’和‘自治区’制度。给予董卓残部一定的自由和自主权利,以此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再通过启蒙和帮带的后续工作,来逐步把这支部队真正的吸收到共和国里面,就如同昔日的黄巾军残部一样。

李煜既然同意了这个观点,那么大家基本上就没什么好说的。整个会场顿时就安静了下来。这多少让李煜有点不满意,毕竟行不行应该大家讨论过后来得到结果,而不是他说了什么就是什么。

只是看在代表大会不过刚刚建立的份上,他也不好追究什么。说到底,大家都还习惯以前那种制度,要转变观念还没有那么快。表决的时候,自然是所有代表清一色支持袁涣的意见,这让李煜有点无奈,也无可奈何。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负责把这件事情通报回去的,便是三天前刚刚来到共和国的贾诩。这位刚刚才开始和李煜进行洽谈,却不想董卓已经挂掉了,那么自然不需要继续谈下去。之后李煜表示希望能征辟贾诩,后者倒也是顺势出仕了共和国。

短期内挂着秘书的职位,主要还是在李煜身边学习一些基本的规矩。不过也兼着总参谋部参谋的职位,同时私下也接管了李煜的独立情报系统。

贾诩在算计人,甚至可以说在情报工作方面,有着很高的天赋。很多事情基本上是一点就通,甚至可以举一反三。

虽然不知道,历史上他是不是老曹的间谍头子,反正李煜觉得曹操绝对会有专属于他的情报系统,麾下所有人里面,显然经常把自己关在家里的贾诩,是最有嫌疑的一个!

贾诩以前曾经出仕董卓,是故在董卓残部里面也有不少人认得他。

“文和,你觉得这华夏共和国,真的能接纳我等?不会是打算趁机吞并我等,然后就让我们哪凉快哪去吧?”把那边的通告说了出来,李傕做主出来询问道。

“这个却不需要担心!”贾诩摇了摇头,“李煜与太师有旧,两人其实还是非常投缘的。也曾劝过太师不要妄图用武力逼迫别人妥协,如今想来却的确是为太师着想!

李煜麾下的部队,不能说是万里挑一,但也是精挑细选。能加入军队的,不仅需要能够识字,而且甚至伍长什长都有一定的兵法知识,在临敌的时候,甚至根据需要,伍长和什长要分散成一个个小团体来对敌,这一点我能现阶段无法做到。

是故若让我们直接融入进去,互相之间的配合就容易出问题,到时候闹了矛盾,也容易伤害到的大家的感情。

索性这边暂时有些东西不动,让各位将军好好习惯一下他们的习惯,到时候大家再坐下来好好讨论讨论如何整改,这样才比较稳妥,至少不会伤害到各位将军的利益!”

实际上这番话却不是他要说的,而是帮李煜带来的。以贾诩的性格,他自会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上进行考虑,不会主动偏向哪一边。不过这番话说出来,对他也有好处,至少也没有什么坏处,是故自然也不介意给李煜带带话。

“这番话是李煜让你带过来的吧?”到底是自己人,贾诩刚说完李儒就反问了句。

“正是如此!”贾诩自然没必要否认,反正这番话对任何人都没有坏处。他就是知道这点,而且也明白李儒会明白这点,所以才愿意帮忙带话的。

“以后这五县之地,都由我们做主?若我们把庐江都给打下来如何?”李儒追问道。

“有些方针必须要以共和国为主,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自行治理地方。初期而言,士卒启蒙和政委安排必须要进行,同时县令也由他们来派遣。不过若建立自治区,则主事在各位之中产生,共和国并不参与。”贾诩回道。

“那好,告诉李煜,条件我们答应下来了!不过我们也希望共和国派点人来,帮助我们组建卫生制度,农业和工业制度。至于土地要不要赎买,他们说了算!”李儒回道。

“文优,这土地国有,那我们兄弟岂非累死累活都没有个田产给后代了?”李傕却是多少有点意见。

“你就想着后代,玩意你的后裔不肖,文不成武不就,最后给人把土地抢了或者迫于生计把土地买了,到头来还不是一样?若才华横溢,还愁没饭吃?!

再说现在只要有手有脚,总能干活有口饭吃,共和国这里的福利很好,既然要投靠别人,岂能一点代价都没有?”李儒摇了摇头,没好气的说道。

由于董卓一直对共和国,当时甚至还是自治区的时候,就已经派人秘密前来打探。作为他的心腹,李儒对自治区的情况自然也非常了解。

“这样说的话也是……”李傕其他还不能认可,但投名状却肯定是要准备,这点他们都懂。足量提供军饷,甚至各种补给,包括他们垂涎三尺的武器和装备。对他们的约束也少,很多东西一切照旧这点也很合他们心思。

但要得到这些,完全不付出点什么,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家都是实在人,关键是李煜也实在的对付他们,那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其他几个将领多少也是这个意思,反正军队只是要识字,多了个宣传教育的政委。反正又不是监军,夺不走他们的兵权,又有粮饷拿,也不需要改变太多的习惯。就冲着这个,投靠共和国怎么都比别人舒服!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次日贾诩就回到了桃源县。以李傕为主的董卓残部,却是直接对周围的县城发动了进攻,最后在三周内成功占领整个庐江郡。随着共和国派来县令,帮忙稳定好地方百姓的情绪,李儒以主事的身份,正式宣布华夏共和国庐江郡自治区成立!

与此同时,庐江郡隔壁的九江郡太守,却是直接宣布投靠陶谦,支持九江郡却是并入徐州,徐州大将曹豹,遵守陶谦的命令,前来镇守。陶谦则继续遵守原本的制定政策,宣布向雒阳的朝廷效忠,如此徐州也并入了大汉共和国疆域内。

大汉共和国,也派出了以吕布为主的主力部队,来到了汝南郡,以朱儁和皇甫嵩为主的部队,则坐镇沛郡,双方开始正式接壤,发生冲突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到了190年三月,新年刚刚过了不久,幽州发生了一件大事:公孙瓒攻入蓟县,杀了刘虞并且正式占领幽州,同时宣布,加入大汉共和国!

第87章 刘备的机会

一直以来,曹操都在刘辩麾下活跃,俨然成为了一个大大的忠臣。他是?20??汉最大的将军,几乎掌管了蜀汉的军权。但实际上,在军中居然也出现了监军这样的存在。

这便是刘辩学习自华夏共和国的驭下手段,一方面并不直接干预军权,一方面却是不断的宣传忠于皇帝的思想,同时开设军官夜校,培养中下级军官,甚至自己亲自担任校长。

又以张衡的天师道,不断宣传忠君爱国精神,在基层神化自己。如此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重推动下,使得刘辩能够控制蜀汉的军政。

唯独让刘辩郁闷的是,巴蜀和吴越的问题都是一样,人口不足是最大的问题。

在这个时代,并州、幽州、凉州、益州、交州和扬州都是蛮荒无人之地。其中吴越山民却是有不少,这多少可以缓解人口不足的问题;益州就不行,到处都是环山,山路难行,本身就没什么人,那些蛮夷却又是真正不服王化的生番,要教化也不知道要多久。

刘辩无奈,只能把眼光看向了荆州,那里在黄巾之乱后,有不少流民逃难到那里,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关键是人口富余,若能迁徙一些到巴蜀来,可以解决不少的问题。

只是为了不刺激到王睿的神经,很多行动都没有施展出来。目前仅仅是与王睿达成了协议,有一部分军队进入了荆州,协助他们驻守边疆。

至于曹操,这个原本历史成就曹魏霸业的枭雄,如今却是成为了兴汉之忠臣。又如同诸葛亮一般,兢兢业业鞠躬尽瘁。

这个时代到底和原本的历史不同了,如今的局势依然是魏蜀吴三国分立的局势。但却是从曹操、孙坚和刘备三国分立,变成了刘辩、刘协和李煜三方对立。

到了这个层面,已经不是几个诸侯之间的争斗,而是世家说代表的臣权,刘辩代表的皇权和李煜这个穿越三方之间的争斗。很不幸的是,在这个局面下,李煜的劣势一览无遗。

至于通过投机,一步步上位是曹操、刘备和孙坚三人,在如今的大局面下,自然被埋没了下来。曹操当起了忠臣,刘备在公孙瓒麾下当个小军官,孙坚依然当他的长沙太守。

人才就是人才,不管在那里都不会甘于平庸。在所有人不知道的地方,实际上他们也在为了自己的将来,在悄悄的努力着。

“雒阳,没想到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这里……”刘备看着那高耸的城墙,心情复杂。

上次过来,他是一个胜利者,带着荣耀前来报讯。结果绕了一圈,先不说丢了县令的官位,最后投靠公孙瓒,勉强当了一个小军官。如今作为使者过来,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际遇。不过仔细想来,在雒阳这个门阀群聚的地方,他一个小军官又算得上什么?

暂时住进了大鸿胪下辖的客栈之中,这本来是专门招待外宾的,不过大概是朝廷为了表现出对公孙瓒使者的看重,所以才安排他住了进来,说到底还是看在公孙瓒的面子上。

“果然,大丈夫手里不可没权!”刘备下榻之后,仔细回想那些官员们高高在上的表情,还有那应酬式的笑容,心中百感交集。

他不过是一个小军官,哪怕是现在,也属于那种多了不多,少了也不少的存在。

“或许,我该拜会一下老师了!”刘备想了想,趁着天色未暗,便买了点礼物,前去拜访卢植。卢植如今虽然不管事,但是名声还在那里,只要他肯帮忙,也能解决些问题。

到了门外正想递交拜帖,却不想一个车队也刚好到达这里。从规模而言,刘备一眼就看出了,这应该是天子座驾!

不多时,自然有侍卫给门房通传陛下驾到,而门房也立刻派人通报卢植,同时开启了大门。一般而言,来往的客人甚至是里面的人出入都是走一旁的小门,但陛下亲自驾到这等大事,自然是要开启正门的。

这玩意一扇就有四五百斤,一个人都未必能够推得动,是故一般情况下还真不会开启。

“臣卢植,参见陛下!”卢植自然是亲自出来迎接,自然也看到了一旁尴尬的刘备。只是现阶段他还真不好搭理他,毕竟大汉皇帝亲临,可不能有失礼数。

“爱卿免礼!对了,这位似乎也是过来拜访的客人吧?”刘协在近侍的搀扶下缓缓下了马车,也注意到了一旁的刘备,更注意到卢植的微妙表情,于是有此一问。

“此乃卢某门下不肖弟子刘备……”卢植见刘协问起,这才简单介绍道,更是给刘备使了一个眼神,示意让他交代来意。

“臣刘备,见过陛下!此番代同窗公孙瓒前来雒阳,商议投诚之事!”刘备拱手说道,自然而然的隐瞒了自己在公孙瓒麾下的事情,只说是作为同窗的身份过来的。

刘协也听出来了,以为刘备和公孙瓒的关系不错,甚至是莫逆之交,所以才会让他作为使者过来,顿时也是很重视这个刘备。

关键是这段时间,他经常向卢植请教经学,是故卢植也算是他半个师傅。如此算来,刘备自然也算得上是他半个同窗。以前没见过,不过既然是师兄弟,那么自然应该亲近。

“那就一起进来吧,大家都是自己人,何必在外面等着?”本来按照规矩,肯定是他先拜访完毕,然后才会让刘备进来。但刘协卖了一个面子给卢植,就让刘备跟着一起进来。

“谢陛下!”卢植和刘备纷纷拱手谢恩。不同的是,刘备当时就发现,这或许是他飞黄腾达的一个机会;而卢植却是大概知道刘备为什么来找他,眼看刘协对他有兴趣,顿时也明白,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一半。

至于刘备是否能够抓住刘协的心,得到他的看重,就靠其本事了。若这个都做不到,那么也不打算继续帮助他了。很多时候,不肖弟子往往是一个自谦的说法,不过真要到了那一步,这刘备就真的是烂泥扶不起墙来的不肖弟子了。

双方落座,现在已经是傍晚,不过卢植可不认为刘协还没有吃饭就会过来。反而是刘备,也不知道他到底吃了没有……好在后者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是故大家也只是上了点茶水和点心,这些点心也主要是照顾没吃饭的刘备而已。

只是比起肚子,刘备更在意的是自己的仕途,是故也是偷偷勒紧了裤腰带,争取不要让自己出丑。最多,是趁着刘协听讲太专心的时候,才偷偷塞了块点心垫垫肚子。

“说起来,玄德是汉室宗亲?”大概半个时辰之后,刘协才注意到了一旁的刘备。说来也得对亏了卢植,刚才似乎无意中点了一下。

“不才,备乃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只可惜蹉跎三十余载,未能建功立业!”刘备说到这里,顿时声涕俱下,颇为悲戚。

“玄德曾在刘焉麾下担任校尉,驱逐了幽州黄巾。之后更是前来冀州,与臣配合终于大破黄巾主力。之后积功封为安熹县令!”卢植也稍微说了说他的功绩。

“那如今又为何?”刘协到底是年纪小了点,所以还听不出卢植是在推荐刘备。只是对于刘备身为安熹县令,为什么如今会成为公孙瓒的使者这点,感到好奇。

“备在任上兢兢业业,奈何督邮前来,要某投靠阉党。备身为大汉官员,更是汉室宗亲,岂能向阉党低头,是故挂印而去……”刘备正气凛然的说道。

这年头挂印而去的士人不计其数,大多都是对现实感到失望,又或者是对前程感到迷茫。当然更多其实更像是与朝廷怄气,反正过段时间就又能回来,有才华根本不担心失业。

如蔡邕,袁滂等,被革职了一次又一次,但又立刻被重新启用的,可不在少数。说到底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