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唐-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的庞忠听了后,忍不住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疑惑:“可是元帅,禁沟天险已经恢复,叛军昨天晚上攻城时候想运土填埋的计划也放弃了,他们很难越过禁沟天险,安庆绪不趁我军疲弱之际进攻,待我后续援军抵达,他还怎么攻城?”

杨晞眺望着远处叛军的阵列,叹了口气后说道:“叛军知道禁沟天险极难越过,所以他们在昨天晚上攻城时候想运泥土填埋,只不过被我方密集的箭矢打击后放弃了此想法,但此举也表明叛军就是想将禁沟填平后再行攻击的!叛军肯定不会放弃此念,更不会就此罢兵止战,退出潼关的!”

“那,元帅你认为叛军会用什么办法进攻呢?”一直沉默不语的原行军司马田良丘忍不住问道。

杨晞手指着远处一些隐约可见,正在努力砍伐树木的叛军军士,“你们看,叛军开始大规模砍伐树木了,想必他们是准备制作更多的云梯,还有木排之类可以铺垫的东西,要是本帅所料不差的话,叛军肯定是想用木排之类的东西,填塞禁沟,在南门外的禁沟都填平后,再全线攻城!”

“什么?”听了杨晞此话后,众将都大惊失色!

“这没什么好怕,本帅已经直到了应付的办法!”杨晞说着,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末将明白了!马上就去做准备!”

听了杨晞所言后,所有人都恍然大悟,马上依杨晞的吩咐去做准备了。

第八十四章要严惩陈玄礼

“陛下,这是臣刚刚收到的潼关急报!”长安,兴庆宫,勤政楼内,杨国忠正将一份刚刚收到的潼关急报及先前收到的几份杨晞的奏报呈到皇帝李隆基面前。

皇帝李隆基趁着昨天晚上雨后的清凉,睡了个很安稳的觉,今日起来后自觉精神不错,就到勤政楼处理政务了。却是没想到,刚刚看了一份奏折,杨国忠就心急火类燎地求见了。看杨国忠那着急的样子,对潼关事务稍稍放了点心的李隆基心又提了起来,马上伸手接过,仔细地看了起来。

一看之下马上大怒,“呯”地用力拍了一下桌案,怒不可遏地吼道:“陈玄礼竟然为了一己私利,故意拖延行军速度,不倾全力救援潼关,该死!”

听李隆基如此说,杨国忠原本担着的一点心放了下来,马上作礼奏道:“陛下,潼关前线万分危急,杨晞数次送来急报,要求朝廷督促陈玄礼所部加快行进速度,以免潼关出现危险。窦华、张渐部拼命急进,已经在昨天天黑后抵达潼关,并马上投入战斗,阻了叛军连夜的攻城!”

“郑昂部也在今日一早抵达潼关,马上加入了守城的序列,唯有陈玄礼亲领的人马,至今还在半路上拖延,最快要到午后才能抵达潼关!陛下,陈玄礼对臣有私怨,并将私怨带到朝事上,不顾如今国难当头,潼关危急,在率军救援潼关的路上故意拖延时间,以致比其他几路人马迟了近一天时间才能抵达潼关,他这是想置杨晞及潼关的大唐将士于死地,完全不顾大唐的安然,无视陛下的心忧,陛下一定要严责,万不能姑息,不然会寒了浴血奋战的潼关数万将军的心!”

李隆基听了杨国忠这番话后,反倒冷静了下来,并没马上表态。

见李隆基意外的没有继续表示愤怒,杨国忠有点奇怪,也马上再道:“陛下,陈玄礼这般无视潼关的危机,没一点顾全大局的想法,臣觉得他到了潼关后,也不会听从杨晞的调遣,甚至会与四郎唱反调,这次救援的人马中有不少是陈玄礼的亲信人物,陈玄礼要真是想这样,在其率军抵达潼关后,潼关军队起内乱都不一定!陛下,臣甚是心忧,担心杨晞不能调遣陈玄礼所带的人马,因此在收到杨晞新的奏请后,不敢有任何的耽搁,马上进宫求见陛下了!”

“陛下,国难当头,形势危急,杨晞指挥潼关的万余残兵败将,已经击退了叛军大规模的攻城,他完全能指挥人马将叛军阻挡在潼关城外,陛下千万不能让陈玄礼这样心胸狭窄的人坏了事,让叛军有机可趁!陛下,你不能因为陈玄礼是跟随你多年的老臣就对他姑息迁就,一定要严惩才可啊!陛下!”

杨国忠说着,“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再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杨晞在六百里加急的奏报中也请求治陈玄礼的罪,至少要将其召回京,不让他在潼关插手军务,为了潼关防守的顺利,为了严肃军纪,防止再有领军的将领这样做,为一己私利之故故意延误军机,臣恳请陛下马上下诏将陈玄礼召回京问罪,一定要加以严惩,不然定会寒了前方将士的心,他们再无心御敌!军心一散,即使杨晞能耐再大,也无回天之力了!”

“国忠,你快起来吧!”见杨国忠如此“诚惶诚恐”,李隆基很受触动,亲自离座将杨国忠搀了起来,“国忠,你放心,朕知道潼关形势危急,潼关军队内部万不能起乱,陈玄礼故意拖延行进速度,朕知晓这一点,朕定会严惩其罪的!”

此前已经有杨国忠安插在陈玄礼部内的亲信人物传回来密信,说陈玄礼故意拖延行进速度,想坐收渔翁之利,杨国忠也将此事报告给了李隆基,但那时李隆基并没什么表态,没有要惩处陈玄礼的想法,只是下诏令其加快行进速度。李隆基期望陈玄礼再收到朝廷的数次催促命令后,能全速前进,尽快抵达潼关,以消除其他人的怨言。却是没想到,陈玄礼依然我行我素,至今还没抵达潼关。

原本与陈玄礼部一道行进的郑昂部都在今日晨间抵达了潼关,陈玄礼后续四万人马还要半天多的行程,任何人都可以看出来其中的奥妙,李隆基虽然年岁大了,但并没变傻,完全明白这一点,因此在看到杨晞以六百里加急送来的“诉苦”奏折后勃然大怒,连陈玄礼该死的话都说了出来。

但他也知道,杨国忠刚才这般请求,是有落井下石,想置陈玄礼与死地的想法,他也没马上表态要怎么处罚这位一直跟着他,对他忠心耿耿的老将。

只不过在杨国忠的“哭诉”后,他还是下定了主意,要严惩陈玄礼。

听李隆基如此说,杨国忠大喜,但还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陛下英明!陛下,臣这样提议,并不是为了泄私恨,如今国难当头,叛军离长安才数百里路程,我们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将叛军阻挡在潼关外,任何人要是想在其中谋私利,定要严惩,以儆效尤!”

“朕答应了杨晞所请,这就下诏!”李隆基说着,微微地叹了口气,也就马上提笔写了份诏令,写好后盖了皇帝的玉玺,再交给杨国忠,“国忠,马上以六百里加急送到潼关!”

“是,陛下,臣遵旨!”杨国忠有点掩饰不住心中的窃喜,作了一礼后,马上就匆匆跑了出去。

李隆基在写诏令的时候,他站在边上看,写什么内容全落在他眼里,什么意思当然明白,陈玄礼肯定会倒霉,他怎么会不高兴呢?那天陈玄礼在朝会上公然指责他,他心里憋着口气,今日有种恶气将出的感觉,连走路都觉得很轻松,大日头晒下来也没感觉了。

看到杨国忠走出去,李隆基颓然长叹了声后,闭上了眼睛。

这里高力士走了过来,附到李隆基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李隆基听了后沉默不语,但最终还是点点头!

第八十五章什么?

(下午两点钟上三江推荐,唐远希望关注《傲唐》的朋友们能到三江频道为本书投一张三江票,非常感谢!)

“杨元帅,叛军果然在大量砍伐树木、竹子,制作竹、木排,他们是准备以竹、要排填塞禁沟,再大举攻城的!”王思礼亲自将打探到的情况向杨晞作了报告,并请示我军下一步要如何安排和应对。

“没什么好怕的,潼关城内已经有三万余军士,并且得到了休整,叛军再攻城也不要惧怕!”踱步到城门楼窗前的杨晞,看着窗外大日头下依然列队面对潼关的叛军军士,嘴角露出轻蔑的笑容,吩咐王思礼道:“王将军,多准备干草、热油,我们以这些东西恭候安庆绪和崔乾佑,崔乾佑或许能再尝到一次火烧大兵的滋味!希望安庆绪将十余万人马全部押上,本帅倒要看看,到底谁笑到最后!”

杨晞这份傲然的神态感染了王思礼,他也变得很自信,挺直胸脯答道:“元帅,末将到时一定奋勇杀敌,决不让任何一名叛军踏上潼关城头!”

在窦华、张渐、郑昂部先后抵达潼关后,潼关的兵马已经有三万余,杨晞并没让窦华、张渐、郑昂等人单独领军,而是将这部人马重新编排,编到王思礼和庞忠、李承光、田良丘、高适等将领麾下。王思礼的手下人马也已经有一万人,杨晞对他这般信任,没有任何的提防,在让王思礼受感动之际也油然而生一份傲气,他一定要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表明杨晞对他的看重和信任是没有错的。

杨晞走到王思礼面前,冷然注视着这位几天前还对自己的父亲非常仇视,连带对他很有成见,甚至看轻他的将领,非常严肃地说道:“王将军,本帅知道,灵宝兵败时候你率前军毫无作为,要是你现在归朝,皇帝肯定会治你重罪!但本帅知道,你是员难得的虎将,这次兵败纯粹是个意外,本帅不希望你受朝廷责罪,而能免你罪的最好办法就是奋勇杀敌,以军功抵减自己的罪责,本帅希望最终朝廷不会责你罪,反而会奖赏与你!”

杨晞的话让王思礼心中一凛,也一阵黯然,但还是挺直身子,低吼着道:“请元帅放心,末将一定会竭尽全力守城,誓与潼关共存亡!”

“要是叛军在潼关城前折戟,最终退兵,本帅会亲自在陛下面前为你请求,让陛下免你之罪,继续让你戴罪立功的!”杨晞看着比自己高小半个头的王思礼,最终绽出点笑容:“本帅一向崇尚英雄,也想当一个让人敬仰的英雄,希望本帅会能如愿,也希望王将军能让本帅刮目相看!”

“定不负元帅所望!”王思礼再次吼声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后,恭敬地对杨晞行了个军礼,“元帅,末将先去安排军务了,你再休息一下吧!”

杨晞还没来得及答应,一名军士匆匆来报,说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麾下人马三万,已经抵达潼关西门外五里地!

“终于来了!”杨晞低低地叹了句,对听到消息停下脚步的王思礼道:“王将军,你布置完军务马上到西门,与庞将军、高将军一道,随本帅与哥舒元帅去迎接陈大将军的援军!”

“是,元帅!末将遵命!”王思礼说着,再行了一军礼,大步离去。

杨晞也马上去请哥舒翰,让这位军功完全盖过陈玄礼的老将与他一道去迎接后续的这三万援军。

陈玄礼亲率的才三万人左右,最后的那一万余步军,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抵达潼关呢!

杨晞陪着行动不便的哥舒翰往西门方向而去,不一会儿间,王思礼及庞忠、高适先后到来,其他将领都在城头上待命,以防叛军在这个时候攻城。

刚过了正午,军士们休息已经完毕,中午饭都吃了,要是叛军在这个时候攻城,所有军士都可以上城头杀敌的,杨晞并不担心他去迎接陈玄礼的时候,叛军开始大规模攻城。

他倒是担心陈玄礼的到来会让军心起乱,新来的这三万人马不听他指挥而坏了事。

西门洞开,杨晞伴着哥舒翰,带着王思礼、庞忠、高适及自己的三百名亲卫家将,出城迎接陈玄礼的大军去了。陈玄礼带着副将范志诚及其他僚属人员先一步抵达潼关城下。

“末将左龙武大将军、新任潼关兵马使陈玄礼,见过哥舒元帅和杨元帅!”陈玄礼并没下马,而是在马上向哥舒翰和杨晞拱手行了礼,“天气酷热,昨日午后又遭遇狂风暴雨,延误了行程,末将率军来迟,还请哥舒元帅和杨元帅见谅!”

“陈大将军终于率军抵达潼关,潼关有救了,叛军再也不要想攻破潼关!陈大将军一路辛苦,各将也辛苦,赶紧去休息一下,待会叛军可能就要大规模攻城!”杨晞脸上堆着一副很舒心的笑容,像走失的小孩见到亲人一般,满是“激动”地说道:“潼关刚刚经历了数场血战,防守人员不足,差点被叛军攻破城池,有陈大将军率领的这三万余人马到来,什么困难都不会有了!”

“杨元帅客气了!”没料到杨晞会这般客气的陈玄礼有点愕然,也只能硬着头皮说客套话。

但杨晞身后的王思礼忍不住了,怒声指责道:“陈大将军,为何你麾下的人马这么迟才抵潼关?窦华将军、张渐将军,还有郑昂将军所领人马都早已经抵达潼关,要不是有他们的人马抵达潼关,潼关城说不定已经被叛军攻占!陈大将军是不是在故意拖延行进速度?想让我们全都在潼关殉国?”

陈玄礼故意拖延行进速度,这已经是潼关城内将士人所共知的事了,直性子的王思礼看到陈玄礼抵达后对哥舒翰及杨晞都不太尊重,忍不住出言斥责。他是高丽人,性子一向耿直,如今他又行开府仪同三司,兼太常卿同正员,元帅府马军都将职,级别并不比陈玄礼低,也就敢直言斥责。

王思礼的直言斥责让刚才有的欢乐气氛马上就没有了,陈玄礼及他身后各将都变了脸色。

正在这时,一名传递紧急军报的军士飞马奔到杨晞面前,大声地报告道:“杨元帅,朝廷急诏!”

听到军士报告朝廷急诏,杨晞心中一动,但依然不露声色地接过以火漆封盖的诏令,打开了看。

一看之下,完全放了心,果然一切如他所料,他那位能耐不凡的老爹,替他将后顾之忧解除了!

也马上将手中的诏令交给一边的陈玄礼,口气淡淡地说道:“皇帝急诏,长安城内有流民起乱,需要军队镇压,还请陈大将军交御军务后,速回长安!”

“什么?”陈玄礼大吃一惊,不可置信地接过诏令,仔细看了起来。

第八十六章沉着应对

(下一更在晚上十一点左右,求收藏、推荐、打赏和三江票!)

谁也没想到陈玄礼刚刚率军抵达潼关之时,朝廷急召其回朝的诏令就跟随而至,这不但让陈玄礼本人及他麾下各将吃惊,也让哥舒翰及王思礼、庞忠等人震惊异常。

唯一没有意外的就是杨晞,因为这是他在给父亲杨国忠的密信中要求的,在写给皇帝李隆基的奏议中也有相似的请求。

陈玄礼故意延缓救援的速度,差点让潼关出现难以收拾的危机,这是置国家大义于不顾的卑鄙行为,无论此前他与杨国忠有什么过节,想借潼关危机泄私愤无论谁都不能容忍。

杨晞非常的愤怒,陈玄礼怎么都要治罪。他也怕陈玄礼到潼关后,会与他争夺兵权,以至潼关起内乱,给叛军以可趁之计。

无论是从私人角度还是从国家民族大义出发,他都不希望陈玄礼留在潼关,因此就写信在向朝廷奏明一定要处置陈玄礼的同时,要皇帝召回陈玄礼。在写给自己老爹杨国忠的信中,也陈述了陈玄礼留在潼关的害处,要自己的老爹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将其弄走。

陈玄礼离开潼关,那在潼关的六七万人马将全部置于他指挥之下,其他人都没这个威望挑战他的权威,这杨晞非常渴望的事,他也希望借陈玄礼的事再为自己立威。如今朝廷的诏令来了,来的非常及时,杨晞非常高兴,他也相信,皇帝李隆基也恼怒于陈玄礼的故意拖延,要对其处罪了。

对于这样一个置国家大义与不顾的人,杨晞没有一点好感,无论此人以前表现的怎么出色。

朝廷即使立即下令将陈玄礼处斩,他也是拍手欢迎的。

“陈大将军,真没想到,你人刚抵潼关,朝廷宣你回京执行重要使命的诏令就尾随而至,原本还想与陈大将军好生合作,共同战斗,将叛军阻于潼关城外,但如今看来是没有机会了,只能留待以后!”杨晞已经收起了刚才那意外的神色,以一副淡淡然的口气对还没回过神来的陈玄礼说道:“不过陈大将军率大军一路急进,定是非常劳累,还是在潼关先休息一会再启程出发吧!相信皇帝陛下能体谅和理解的!”

看到朝廷令他马上回京处事的诏令后,陈玄礼极度的震惊,并随之在猜度皇帝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心里七上八下的,连杨晞刚才的话都没留意听,直到杨晞话说完后,才回过神来,有点尴尬地说道:“杨元帅,末将没料到朝廷会有急诏送来!”

杨晞的眼神很是淡然,哥舒翰、王思礼、庞忠等将领神色都不太友好,他麾下的一众将领都在无比震惊之中,陈玄礼原本的打算都派不上用场,他甚至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起来。

“这是杨国忠所使的手段吗?”一个念头在陈玄礼心头冒了出来。

不过还没等他有所反应,一名军士快速地跑到杨晞面前,大声地禀报道:“报告元帅,叛军开始攻城了!”

一听叛军再次攻城,杨晞心里一凛,也没心思再和陈玄礼计较什么,而是马上大声地宣布他的命令:“田将军,高将军,你们负责安置陈大将军所率的援军,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们先休息好,不得有任何马虎!其他各将,都随本帅上城头御敌,要是有任何人胆敢怯敌不前者,杀无赦!”

杨晞最后一句杀气腾腾的话让陈玄礼一惊,也让刚刚抵达这里的其他将领吓了一跳,杨晞的气势很不凡,让许多人生出不安的感觉来。

诸将领命后,杨晞再向陈玄礼作了一礼,“陈大将军,叛军再次开始攻城了,不知道陈大将军是想马上回长安,还是休息一会再走?或者随本帅一道,上城头御敌或者观战?”

此时王思礼、庞忠等将正准备离去,但在听了杨晞此话后,还是缓了一缓,想看看陈玄礼有什么反应。

面对杨晞及众将的注视,陈玄礼当然不能沉默以对,他在略微犹豫了一下,也只能不自然地回答道:“末将就随哥舒元帅和杨元帅上城头观战,必要时候末将也可以上城头杀敌!”

事态的发展完全不受他的控制,一抵达潼关,他就好像有点身不由己,从杨晞果断的安排及诸将的听从上他已经判断出来杨晞掌握了潼关的局势,只要他表现的不听从,其他将领很可能会对他发难,他也只能顺着杨晞的意思行事,又不能表现的怯场,上城头观战或者参战是他现在所能做唯一的选择。

“那好,就请陈大将军及其他刚刚抵达潼关的将领都随本帅上城头,叛军的攻势一定凶猛,我们要倾全力防守!”杨晞说着,也没再耽搁,再次喝令各将各去行事,他自己一抽马鞭后,快速往南门城楼方向奔过去。陈玄礼及那些随他一道来的将领,也只能随着杨晞及他身后各将,往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