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唐-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很足。这些东西放着原本就是御敌之用,准备在敌军攻城时候烧热了迎头浇下,或者以火攻阻敌的。

多处的干草被引燃,木桶内的油也燃烧起来,还有爆炸的情况发生,汉潼关城内的火势越来越大,连城头上的叛军都有不少的军士被火烧死或者灼伤,军士竞相逃命,甚至有一些军士为免被火烧到,惊慌之下从城头上跳了下去。

汉潼关城墙有数丈高,下面又是山石,如此高度跳下去,几乎没有活命的,除非“幸运”地摔在了城下的尸体上。

城下、城上,到处都是叛军的军士在那里哀嚎,熊熊的大火燃烧的越来越烈,仿佛是人间地狱。

这种危急情况下,连城内潜伏着最后几名唐军的死士从西门方向逃走,也没人去注意了。

无论是唐军,还是叛军,看到汉潼关城上发生这样的情况,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当然一方是惊喜,一方是惊恐。

“传本帅命令,赶紧将城头上的军士撤下来!”立在昨天站过那个山坡上,看到城头上惨状的崔乾佑,连声地下达暂时撤退的命令。

手下的军士自然很快就将他的命令传达了过去,传到了城头上惊慌失措地指挥军士灭火和避火的李前及程卫两名中郎将的手中。只是城头上一片混乱,几个城门洞内外又是熊熊燃烧的大火,要将想冲到城头上的两千多军士撤下来,难度还是不小的。

云梯虽然还在,但上下云梯的难度可是不一样的,上去容易下来就难多了,更不要说军士们慌不择路,许多军士在上到云梯准备下来时候,站不脚,直接从云梯上摔了下来,一些军士心急,直接从云梯上往下溜,结果就是和下面的军士撞在一起,都摔落了下来,场面一片混乱。

看着这副惨状的崔乾佑气急败坏,这仗打的太窝囊了,敌人一个都看不到,但己方人马却深陷地狱一般,伤亡惨重,汉潼关城已经空无一人了,但他们却没办法占领和通过,攻进去的军士大部死伤,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战事情况更窝囊的?崔乾佑甚至都在怀疑前天发生的灵宝之战是不是虚幻的,那二十万唐军可没现在这般神勇,在陷入他们的包围圈后,只顾着逃命,连有组织的抵达都没多少。

却是没想到,事隔了两天,双方的遭遇就发生了逆变,倒霉的变成了他们这一方。

怎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啊?

也还好冲上城头的只有两千余军士,从东门和南门、北方方向冲进去的军士也才数百,伤亡不是很大,要是有万多人遭受损失,那他即使顺利的攻到隋潼关城下,也要被太子安庆绪,甚至大燕皇帝安禄山责罚了。即使不责罚,此前立下的军功也会被抹去。

不过崔乾佑也相信,汉潼关城的大火不会一直燃烧,总会熄灭的。

火势小去了,就是他们冲过城,直接对隋潼关城展开攻击的时候。一挨抵达隋潼关城下,他就要倾全力攻城,无论如何要在今天就将隋潼关城攻下,彻底打开通往长安的门户。

崔乾佑发誓,要是攻下了隋潼关城,他一定会屠城,杀光里面的唐军及百姓,以泄昨天及今天积起来的心头之恨!

c

第六十章当然有信心

与崔乾佑那心急火燎感觉完全不同的是,隋潼关城头上的唐军将领是一片惊喜,无论是努力保持低姿态的哥舒翰,及王思礼、李承光、高适等将领,都是喜笑颜开,幸灾乐祸。

庞忠和李福德率部撤离前的布置果然收到了奇效,让冲杀进来的叛军遭受重大损失,进一步迟滞了叛军的攻击。一些将领甚至在私下说,庞忠和李福德这些“阴招”真毒,让崔乾佑吃尽了苦头。

当然,这些“阴暗”的招式并不是临时想出来的,而是早就有所布置的。这样的布置不只汉潼关城有,隋潼关城也有。无论汉潼关城或者隋潼关城,都不能说永远不会被攻克,很可能会有破城的时候。破被攻破,总有一些最后的手段要保留着对敌。这些手段肯定是预先布置,就如拆除下城的阶梯,那可是工程量挺大的活计,临时去做,不容易做到,并且会闹出很大的动静,必定事先做好准备的。

还有大量的干草及油,也都是预先准备在那里,以备万一之用,临时可没地方拿。

看关汉潼关城方向的冲天火光,得到了有效休息,精神饱满的杨晞一直站在东门城头观察那个方向的情况。庞忠和李福德撤离前所做的布置发挥如此的威力,还是挺出乎他的意外的。

这不但再次重创了攻城的叛军,还成功地迟滞了叛军对隋潼关城的攻击速度。

“杨元帅,依末将估计,老潼关城的大火至少能烧一个时辰以上,叛军至少要在中午前后才能抵达这里,我们还有一两个时辰的时间可以休息,做准备!”站在杨晞身边的高适,不无感慨地对杨晞说道:“末将其是佩服杨元帅,初次领军,第一次抵达潼关,就能依潼关地势做出这样的布置!末将觉得,哥舒……哥舒元帅也没办法做出这样的布置!相信潼关守军在杨元帅的率领下,能抵御住叛军的攻击,直到援军的抵达!”

“援军最快能在天黑前抵达,希望我们能坚持到天黑!”杨晞心里虽然有点略略的欢喜,但神情上却没有任何的表露,只是一副淡淡的神色,眼神依然注视着隋潼关城的方向,“希望这老潼关城的布置可以尽可能地迟滞叛军的行进速度,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杨元帅,无论叛军什么时候抵达,末将都会令军士们拼死抵抗,决不让一名叛军踏上潼关城头!”高适挺直身子,大声应答道。

他的这副英雄气概惹的另外一边站着的李承光都用一副怪怪地眼神斜看着。

李承光当然不明白为何官阶比他低,此先一直对杨国忠有成见的高适会更得杨晞另眼相看,转眼间被晋了职务,而他这个与杨国忠一向交好的人,却并没有得到杨晞的特别相看,让他有点耿耿,甚至对高适这个一直得哥舒翰重用的人,也生出成见来。

不过杨晞的一句吩咐让他心里的一点小心思很快就没有了。

“李将军,本帅是第一次指挥作战,高将军也没经历过太多战事,而李将军你身经百战,立下战功无数,非常有作战以验,一会叛军攻城,东门的战斗全靠你指挥了,本帅会站在这里,亲自看着你们如何击退叛军的攻城的!”杨晞转头注目前手按剑,远眺着汉潼关城方向的李承光,非常威严地说道:“本帅会将将士们的英雄事迹一丝不漏地上报朝廷,并为所有人请功的!”

听杨晞如此说,李承光也有一点感激和荣幸起来,马上回身作礼,大声地吼道:“杨元帅,末将一定不负你所望,率麾下军士,击退来袭的叛军,不让任何一名叛军军士踏上潼关城头!城在,人在,城破,人忙,末将及麾下军士一定与潼关城共存亡!”

“好!本帅相信,我们英雄善战的军士一定能击退叛军的进攻的!”杨晞也跟着大吼了声,并以城门楼下军士都能听的见地声音说道:“叛军遭遇连续的重创,士气一定大降,要是我们在叛军攻城时候拼命抵抗,一定会让叛军骇然,不敌退走的!弟兄们,一定要狠狠杀敌,将叛军的气焰灭掉!”

“请元帅放心,末将等一定会拼命杀敌!”李承光马上大声接过,并抽出腰上佩剑,怒吼道:“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城墙上的军士也挥舞着手中的兵器,跟着李承光大声吼吼。

受此触动,其他方面的唐军将士也跟着怒吼起来,直把附近林中的许多鸟儿都惊飞了。

“元帅,真想不到朝廷这么快就任命杨晞为兵马元帅了!”吃惊地往这边看过来的王思礼很感慨地对坐在城头上,一直出神地看着汉潼关城方向的哥舒翰说道:“末将也真没料到,杨晞会有这样的能耐,能以一些简单手段,让叛军接连遭到重创,此子真不简单!”

哥舒翰听了后,好一会才轻轻地回话:“是的,此子不简单,此前没有任何人能预料到会是此子来挽救潼关的危局!今日某也相信,潼关守军在此子的率领下,一定能守住关隘,直到后续援军的抵达,叛军是攻不上潼关城头的!呵呵!杨晞真的能挽救潼关于危难,挽救大唐于危难!”

“元帅,你真的这么认为?”王思礼有点吃惊。

“是的!”哥舒翰缓缓地点点头,“此子能力不同一般,杀伐果断比之你我更甚,看这两天他的表现就明白了。朝中又有杨国忠这个老爹在撑着,没人能奈何得了他!他可以为所欲为,你看连监军边令诚当众处斩这样大的事,朝廷都没有任何的责怪,如今更是被朝廷授以兵马副元帅的职,如此少年人被授这样的职务,自我大唐开国以来都不曾有。陈玄礼率军到这里后,也肯定不敢不听从他的指挥。有这六七万兵马归他指挥,据紧城而守,叛军是攻不下潼关城的!”

“元帅所说不假,”王思礼点点头后,又有点忧心忡忡地说道:“但现在后续援军并没有抵达潼关,要是叛军在援军抵达之前拼死攻击,能不能守住潼关城还是个未知数啊!”

哥舒翰回头冲王思礼惨然一笑,叹了口气后道:“我们一定能守住潼关城的,王将军,你难道连这信心都没有吗?”

哥舒翰异样眼光的注视让王思礼打了个激灵,马上挺直身子大声说道:“末将当然有信心!”

哥舒翰也不再言语,再次将目光投向汉潼关城方向。

第六十一章还有陷阱

一名军士飞快地跑到正率军快速奔跑的窦华前面,在身下马儿的一声长嘶中勒慢坐骑,在官道上打了个圈后,伴着窦华继续往潼关方向奔跑,再大声地报告情况道:“报告将军,我军前方抵达了华阴,再有八十里路,就可抵达潼关!童将军请问将军,是否暂作休整?”

“还有八十里,看来天黑前能抵达潼关了!”窦华稍稍勒慢了坐骑,看着官道上那些还在快速行进的军士,不由的感慨了声,再命令道:“令军士在华阴暂作休息,补充完食物和饮水后马上出发!”

现在已经快按近中午了,天气很热,将士们不可能再以很快的速度行进,而是保持一定的合理速度前行,现在已经连续奔跑了一个多时辰,人马都很累,出的汗多,急需补充饮水及食物了。

都是这该死的天气作怪,不然不会这么狼狈的。天太热了,窦华不能下令全速奔跑。要是放马快跑,说不定半个时辰跑下来,许多马儿先后倒在路上,再也起不来了,许多军士也会如此。

如此天气下,要保证行进的速度,又要避免军士或者马匹大范围地倒下,必须要有适当的休息,还有补充食物的饮水。出的汗太多,人和马的饮水问题是无论如何都要补充解决的。

幸好军中有许多有经验的主官,昨天下午的行进又给他们提供了经验,制定出快慢结合的行进方式,再加短暂的休息。这样能保证整支队伍快速行进,又不会导致大量人马因天气太热及体力消耗过大而倒毙。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真的临事了,许多人却不知道怎么做,除非他很有经验。

但再有经验的人,遇到这样的情况都是心急如焚的。不只是窦华恨不得能插上翅膀飞到潼关去,他麾下的各级主官及军士都是如此。只是心急也没用,长安离潼关这两百七八十里路是省不掉的。

晚上天气虽然凉爽,但却黑灯瞎火,月亮又被云层遮住,三千人马一起行进,怎么都行不快。

昨天一个晚上下来,也只行了不到一百里路,加上昨天下午时候走的,大概驰离长安两百里,剩下的八十里路对于这三千军士来路,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毕竟三千人马都是连续行进的,体力消耗很大,昨天晚上又没有睡觉,以这样的速度行至潼关,还有多少战斗力谁也不知道。

要是狠命快跑,估计抵达潼关后,也不需要参加战斗,全都横在潼关城头躺尸去好了。

但任何人都明白,潼关的守军还在翘首等待着他们后续的援军,一定要争取尽快抵达潼关城,并要保证抵达潼关后还有力气投入战斗!

窦华在率军行进间隙,还令人四处打探情况,通过驿站传递的情报他大概清楚了前方的战况,潼关还在我大唐军队手中,还没有陷落。

从最新的情报分析,潼关还没到最危险的时候,叛军甚至还没有攻至新的潼关城下,只要他们加快行进速度,一定可以在城破之前抵达新潼关城。

与窦华有着相似心情的还有张渐,这个杨国忠的亲信所率的五千人马也基本与窦华部保持了相似的行进速度在官道上快跑,他们落后窦华部约四十几里,一个时辰左右的快速行进距离。

--------------

临近中午,汉潼关城内的大火已经差不多熄灭了。

也就在几个城门方向的火慢慢小去,但城内一些木质结构还在燃烧之际,崔乾佑命令李前和程卫这两位指挥前哨人马的中郎将,率部从已经满目疮痍的东门及南门方向进城,准备将城内的余火控制住,再将整座汉潼关城占领。

这里将是他们对隋潼关城进行攻击的一个中继点,后续支援的人马及物资将在这里集结,前方战事不利退下来的话,也在这里汇集。

万一的情况下,唐军在占了优势后进行反攻,这里也将是抵抗唐军反攻的一个要塞。

不过程卫和李前再次率军进入汉潼关城后,却发现崔乾佑的打算有点“异想天开”了。

几个城门洞附近被烧的一塌糊涂,木质的城门肯定不见踪影,连城墙上的城门楼也全被毁了,放眼看去,城内大部建筑都毁于大火,一些还在继续燃烧,汉潼关城已经彻底被毁了!

要是他们攻打隋潼关城不利,唐军反扑的话,这座破城并没多少利用的价值,除非马上修葺。

在将初探到的情况报告给后面的崔乾佑后,李前和程卫命令军士小心翼翼地进城。

要进到城内,城门洞及门洞附近那些燃烧后的残骸肯定要清理掉,那些燃尽或者未烧光的东西温度还很高,容易灼伤人的。城门洞附近堆积的干草够多,不幸冲到火堆中人和马都已经被烧成了炭,与干草及木头的燃烧余物都不太能分别,叛军军士以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在清理满地的灰烬。

无论是东门,还是南门,及未发生大规模战斗、但被冲进城的叛军军士打开的北门方向,场景皆是差不多,都是一副惨不忍睹的情景。

死于大火中的那些可怜者都是叛军军士,并没有任何一个唐军军士。

庞忠和李福德在率军撤出汉潼关城时,并不是全部撤离,不留一个人的。

在两千人马先后撤走之际,还是在城内多处关键地方留了数十名死士,这些抱着必死决心的死士就是准备在叛军冲进城时候点燃干草及油桶等易燃物的。他们没打算逃走,打算与汉潼关城共存亡的,夜间那些骚扰叛军,让叛军判断出错的响箭等信号就是他们弄出的动静。

不过事情的发展却比起先估计的好,叛军杀进城来时候,悬挂的油灯及蜡烛引燃了这些易燃物,给予了叛军重创,这些打算与潼关城共存亡的死士,也在多个地方放起火后,趁叛军混乱没注意之际,从西门方向逃出城,逃回隋潼关城。他们的运气很好,竟然没有一人伤亡,

死于大火中的叛军军士也只能留作灰烬撒在潼关城内了,当垃圾一样被清除掉。

不过在叛军将城门洞附近的燃烧后余物清理干净,将进城的道路打通,大队人马往城内进发的时候,意外的情况又出现了。

离城门洞不远的地方,有陷阱挖着,骑着马冲在前头的那些军士,在马蹄踏上陷阱地的时候,陷阱打了开来,数十骑人马摔落到里面。陷阱里面都有削尖的竹子及木头倒插着,这些摔落下去的战马及军士全都被这些倒插的凶器刺了个正着,许多人被一根或者数根尖锐的木头或者竹子插穿了身体。

一些人在惨叫一声后马上毙命,那些没马上死的人,在不停地挣扎着,惨叫、哀嚎声接连不断。

第六十二章残酷的血战马上要打响

(感谢轩辕无、abccd5432书友的打赏!)

因为有了中郎将王飞一马当先冲进城,最后葬身于火海的教训,李前和程卫两位指挥人马进汉潼关城的中郎将再次率军进城时候,并没一马当先地冲在前面,而是令普通军士冲在前,他们自己殿后。

这样的安排让他们逃过了一劫,只有一些冲在前面、性急的军士丢了性命。

掉落陷阱的军士人数虽然不多,三个城门方向加起来也才四五十名,但对叛军士气的打击却不同一般,那些身体被木头或者竹子插着,还没死,但已经离死不远的军士痛苦的惨叫及哀嚎,还有一些外露有内脏让其他军士也感觉到胆寒,连李前和程卫也是如此。

势头不妙啊,唐军弃潼关城而走,却将这么多陷阱留给他们,给他们造成了如此大的杀伤,严重影响了前军人马的士气,真不知道冲到隋潼关城下之时,还有多少军士有胆气冲锋。

李前和程卫也只能命令军士不去管掉落陷阱里的那些军士,任谁都知道,即使将掉落陷阱里的那些未死的人拉上来,也救不了他们的性命,甚至会加速他们的死亡。但那些军士的惨叫声又是那么让人胆寒,最终两位中郎将只能命令军士,将掉落陷阱那些未死、还在惨叫的军士射杀。

早点让他们死,反而是种解脱,让他们少受点痛苦。

这几个陷阱应该是早就挖好的,而且挖在城门洞不远,要想从城门洞方向进城内,几个陷阱的位置几乎不可避过,李前和程卫也只能令军士四下搜寻或者砍伐木头、竹子,架在陷阱上,再在上面铺一些木板或者没被火烧掉的门,供后续的人马通过。

不过在踏过城门洞近的这处陷阱后,进城的人马不敢马上放开速度在城内狂奔,陷阱肯定不会只挖在这样一个地方,其他地方应该还有。

可能还有陷阱,那就要慢慢搜寻,以免再中招。果不其然,也就在城内几条干道的交叉点,又再陆续发现了几处被遮掩的很好的陷阱,当然这些陷阱的被发现是付出了军士生命的代价的,数名军士掉落其中,才发现陷阱的存在的。无论是李前还是程卫都吸取了刚才的教训,没让军士们列队快跑,只是让军士分散开来,慢慢搜寻,不然伤亡的人员会更多。

费了半个多时辰,进城的人马终于将城内大部地方都控制住,并标明了他们能发现的所有陷阱,两位中郎将再次将情况报告给了后面焦急等待的崔乾佑。

崔乾佑接到李前和程卫的报告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