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唐-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前哨打探的情报,唐军溃退回潼关城后,马上下领紧闭潼关四门,连那些后续溃逃回来的军士也不顾,甚至连防守的前哨汉潼关城也放弃了。这更让崔乾佑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他甚至相信,只要他指挥的大军行至潼关城下,开始攻城后,潼关城头守军全马上溃败,甚至开城门投降的可能。

正在他骑着马,一边暇想联翩的时候,却听前方传来喝喊声,还有惨叫声,一下子惊醒过来,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怎么回事?”崔乾佑勒停了坐骑,大声地问身边的亲兵道。

“副帅,小的不知道,马上派人去探!”亲兵头目战战兢兢地禀报。

不过就在亲兵头目派手下人前去打探的时候,前方传来了越加响亮的惨叫声、人喊及马嘶的声音,还有喊杀声。“不好,中伏击了!”这是崔乾佑心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

但又很不可置信,此时的官军怎么可能还有力量派兵在沿途设伏?歌舒翰还有这等布置?

不过久经战事的他还是马上下达了命令,令全军将士,做好迎战的准备。就在麾下各将指挥各自人马,散开队形准备战斗的时候,前锋人马已经有人飞奔着回来报告情况了。

“报告副帅,我军前锋遭遇唐军的伏击,死伤惨重,唐军正追击而来!”

“什么?唐军真的在此设伏,还敢追击过来!”崔乾佑被惊的目瞪口呆,仿佛是听到一个很好笑的笑话一样完全不能相信。

接着他派去打探情况的亲兵也回来报告了,说前锋军死伤四百多人,军士争相逃跑,前面的队列已经大乱,唐军伏击人马已经追杀过来,有更多的军士被唐军斩杀于马下,指挥前哨人马行进的中郎将被射杀,无人指挥的前哨人马一片混乱。不过队列大乱也阻止了唐军的追击,冲杀了一阵,没办法掠阵的官军已经撤离,往潼关方向快速撤回!

听了军士的报告后,崔乾佑拧紧了眉毛。虽然他不相信唐军还有这个实力在沿途设伏,但事情却真实地发生了,而且前哨人马死伤挺多的,队列混乱,根本没办法行进了,他也马上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防御,防备官军更大规模的掠阵或者袭击。

“是何人所领的人马?”崔乾佑在下达了命令后,闷声问回来报告的军士道。

“回副帅!唐军打着‘杨’字的旗号,而且他们作战勇猛,丝毫不像是从灵宝溃败下来的唐军!”

“‘杨’字旗号,作战很勇猛,进退有序!”崔乾佑的眉毛拧的更紧了,这会是何人指挥人马?

大唐朝常中著名的杨姓人物只有一个杨国忠,但杨国忠不可能到潼关来领军的,而此前所探,潼关诸将中并没有一个姓杨的,这会是谁呢?遭遇如此突发情况,又遇到不解之难题,崔乾佑不敢再继续冒进了,令大军原地休整,并马上派人将此情况传后面的安庆绪。

安庆绪是指挥攻击潼关的元帅,而崔乾佑因功被封为副元帅,遇到此等大事,崔乾佑当然要报告一下。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十五章更艰苦的战斗还没到来

“报告杨兵马使,李将军突袭得手,斩杀叛军约五百骑,已方仅损失两骑,李将军正率部往后一个伏击点撤退,叛军暂时停止了前进!”

一名军士飞快地将最新的军报报告给了杨晞。

“本将知道了!”杨晞淡淡地应了声,即挥手令禀报的那名军士退下,继续抬头望着潼关东南面,也就是刚刚发生伏击战的那个方向。

布置完任务的李承光和高适也经城门楼上,陪杨晞站着。他们是来向杨晞报告他们的最新布置的,也就在他们报告完毕,想进一步请示的时候,军士匆忙上来报告李福德伏击得手,并在冲杀两轮后安全后撤,及叛军暂时停止了前进的消息。

这消息让李承光和高适都非常惊喜,但他们却在杨晞脸上没看到任何表情的变化,忍不住的惊讶。

最终还是李承光小心地问道:“杨兵马使,为何听到这个消息,你一点都不高兴?难道是李将军没完全你布置的任务吗?”

“我当然高兴!”杨晞并未转头,而是目光依然看着前方,口气如刚才那样平淡地说道:“李将军此战指挥的好,不但痛击了叛军前锋人马,引起了叛军的惊慌,还保证了已方人员安全的撤离。只是五百骑的战果不可能最终影响战事的结果,除非比例放大数倍!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李将军立下了大功,本将会将此事上报朝廷,请求朝廷的奖赏的!只不过大将刚刚开始,潼关城最考验人的时候还没有到来,朝廷后续的缓兵也不可能马上就到,我们继续取得了再次的胜利,也不能得意忘形!除非让叛军在潼关城下响了大亏,让其损失惨重后撤离,那时才是我们可以庆功的时候!”

听杨晞如此说,李承光和高适这才松了口气,原来是这位新上任的兵马使考虑长远,没将这次小胜当一回事,此等胸襟,确实不像是个少年人!

杨晞略略回头瞄了眼神情各异的李承光还有高适后,再道:“叛军终会明白,我方几路人马的设伏只是想延缓时间,待他们明白之际,就是大举攻城之时。依现在情况看,汉潼关城必定是守不住,最终出城的各部都会退缩回潼关城。能不能平安接回城外各部,并抵御住叛军的攻击,就要看李将军和高将军两位了!”

“末将一定不辱使命,不负杨兵马使所望,奋勇杀敌,守住潼关城,接应回李将军和庞将军部!”

李承光和高适一先一后地说着相同的话,向杨晞表达他们的决心和信心。

是的,他们对杨晞已经有点认同,甚至起佩服之心了,这一切都和杨晞抵达潼关前后的表现有直接关联。要是其他人能率三千人马,花一个下午及半夜多时间,急驰两百多里,赶到潼关,并在第一时间斩杀了想挟持元帅歌舒翰的火拔归仁,随之马上做出布置,做好迎敌准备,慰抚诸将,不追究任何一个人的责任,在与叛军接触后又取得了首场的胜利,他们都会敬佩的!

如果杨晞不是杨国忠的儿子,他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及肯定,还有敬佩的。

杨晞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不成为杨国忠的儿子,那他就不可能领军到潼关,也没有了后续的表现,一切好像有点鱼和熊掌的味道,不能兼得的。

看到杨晞继续很冷静地站在城楼上,查看东面的动静,高适忍不住再问道:“杨兵马使,要是我军数次伏击都得手,叛军最终被迟滞了行进速度,需不需要派人马援助老潼关城的庞将军,争取将叛军挡在老潼关城外?”他并不认同刚才杨晞所说,汉潼关城肯定是守不住的说法,希望杨晞能派出更多的人马镇守汉潼关城,像前几个月一样,将叛军阻止在汉潼关城以远的地方!

杨晞转回头,难得地对高适露出了个笑容,道:“高将军,如果现在倾潼关城的人马助守汉潼关城,那有可能守住那里,但风险会无限大,而且没有任何的退路!要是出了万一守不住,那顷刻间官军就会迅速溃败,再没可能退守现在我们所站这潼关城的机会。这也是哥舒元帅兵败后退守潼关,直接放弃汉潼关城的原因,依我们现在所站潼关城的地势,只要禁沟天险重现,所有将士齐心协力,肯定能守住潼关城的!所以不能派兵支援庞将军,只需要将他和李将军部接应回城就行了!”

原来历史上潼关城在灵宝兵败后迅速失守,与火拔归仁挟持歌舒翰投降有关。要是没有这么一出戏,潼关也不一定会落入叛军之手的,或者说不会这么快就陷落。

如今火拔归仁已经被杀,哥舒翰依然在潼关城头上指挥作战,又有他这个新人人物所领的新生力量及时救援潼关,怎么会复制历史的同样走势呢?何况陈玄礼还率领大军往潼关驰援呢!

“末将明白!”高适有点恍然,但依然有什么东西梗在心里,不是很舒服,只是想不出来怎么讲。

杨晞也不再问询,依然沉默地盯着前方看。此时他在嘀咕,要是手中有个高倍军用望远镜多好,那可以远距离观察敌情!真遗憾,此番穿越只来了个灵魂,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带上!

此时,太阳已经从地平线上跳出来了,在霞光开始挥洒人间的时候,热量也随之而来,李承光想请杨晞到城楼内坐会,吃点早饭,但被杨晞拒绝了。

他依然这么站着,并令人将早饭送到这里来,他就站着用餐。

潼关城内的物资完全不缺,粮食堆积如山,要供应万余将士食用半年也不在话下,哥舒翰和杨晞刚才都下了命令,一定要保证守城将士饭菜的供应,要让将士们吃饱肚子守城,决不让他们空肚子与叛军作战。将士的食物所需有了保证,他们的体力才能保持,有了体力才能杀敌么!

在杨晞得报的同时,各城头的守将,包括歌舒翰也收到了李福德伏击得手,并在冲杀了两轮后安全撤退的消息。这场小规模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刚刚大败而归的唐军将士的士气,尤其是哥舒翰、王思礼等主要将领,他们原本已经消失了大半的信心慢慢得到了恢复!

不过谁都知道,更艰苦的战斗还没到来呢!

第二十六章安庆绪的命令

在差不多杨晞得报的时候,率中军行进的安庆绪也收到了崔乾佑所传回来遭受伏击的消息。

他也马上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加强戒备,并令后军调转方向,严防官军从后路包抄他们。

灵宝之战中,他们的人马就是在伏击了官军后,派精锐兵马抄后路袭击唐军,并最终导致官军二十万人马迅速溃败,安庆绪可不想自己也遭遇一次这样的惨败,即使这一路段并不适合大规模兵力的伏击及包抄也是如此。

屯兵潼关城下六个月,大小战事无数,但没取得几场战事胜利的安庆绪深知潼关外围地势的险要,要是一不小心,全军溃败,那自相践踏都可以导致无数军士的丧命,直接引发全军的溃败。

安庆绪在接连下达了命令后,也马上令人召崔乾佑过来议事。

崔乾佑不敢耽搁,令副将主持场面后,就带着一群亲后,火速往后赶,与安庆绪商量事儿去了!

太阳已经慢慢升高了,火热的感觉随之而来,安庆绪的亲兵已经在路边一开阔地方搭建了一帐篷,被召议事的诸将都入阴凉的帐篷内说话。

崔乾佑快速赶到帐内的时候,里面已经聚集了十多名将领。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崔乾佑就上前对安庆绪作礼禀报:“太子殿下,我军前哨人马遭遇唐军伏击,有一点损失,军心混乱,末将深怕有更多唐军伏击,因此下令全军暂停前进,并派出斥候打探情况!”

说着不待安庆绪问询,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源源本本地报告了一遍,最后再说道:“太子殿下,末将认为,潼关城内肯定来了唐军的救援人马!”

“唔,你说领头将领打的是‘杨’字旗号?”安庆绪抚了一把额下的胡须,皱着眉头问道。

“是的!”崔乾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后面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这时安庆绪麾下另外一员大将田乾真站了出来,禀道:“太子殿下,末将认为这只是哥舒翰的疑兵之际,他想以小股兵力在沿途设伏,迟滞我军的攻击速度,以待唐廷所派援军抵达!我军不该停止不前,而应该不加以理会,继续进兵,直抵潼关城下!”

“唐军新败,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要是没有唐廷的救援,根本不可能抵挡我军的攻城,哥舒翰迫不得已情况下,才出此策,目的就是让我们相信,唐廷的援军已经抵达,他们有能力出关设伏,以达到迟滞我军行进速度的目的!太子殿下,不能中了哥舒翰之计,暂停进军,应该对唐军的任何袭扰都不加以理会,继续进兵,直至潼关城下!末将相信,只要我大唐抵达潼关城下,那马上就可以将潼关城攻取,末将可是听哨探报告过,禁沟已经被唐军逃亡的尸体填满,可以直接越过禁沟攀城了!”

安庆绪听了田嗣真的话,拧紧的眉头很快就舒展开了,但并没有马上下决定,而是再问一边欲言又止的崔乾佑道:“崔将军,你的意思如何?”

崔乾佑马上上前一步,作礼回答道:“太子殿下,末将觉得田将军所言有理,唐军此次伏击的人马数量肯定不多,不然不可能在取得了胜利后,马上就退走了,要是他们集结大队人马在此设伏,那肯定会趁伏击得手之际,大肆攻击我军,甚至击溃我军!唐军没有这样做,那只能说明其伏击人马数量不多,只是起疑兵之用,想延缓我军的攻击速度!末将观这一带地形,全是极其险峻之地,不适合大规模伏兵之用,因此断定这只是唐军的缓兵之际,末将也认为,应该不理会这些袭扰,继续进军!”

其实他刚才的想法与所说的并不一样,只是听了田嗣真一番话后,觉得甚有道理才这样说的!

听两位手下最重要的将领都这样说了,其他人也没有相反意见,安庆绪顿下决心,命令道:“令全军继续进发,但要减缓行进速度,要派出更多的哨探斥候,打探附近情况,以免再遭唐军伏击!”

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虽然听了两将相似的意见,但安庆绪还是多想了一些,怕这是唐军另外的疑兵之际,因此令大军减慢行军速度!

---------------

“叛军好像停止前进了!”站在城门楼上,不顾阳光暴晒一直观察着远处情况的杨晞,终于主动说了一句略带欢喜色彩的话。

唐朝时候,空气质量真的不是一般的好,天纯静透亮,可见度很好,老远的地方情况都可以看到,十几里外往潼关城方向而来的那支长长队伍也是隐约可见,当然让人注意到的主要是那些摇动的旗帜,这些颜色各异的旗帜混杂在一条灰色的长龙中,还是可以被居高临下的潼关城头上的人隐约看到的。

杨晞看到,原本那条隐隐往潼关方向蠕动、夹着各色旗帜的灰色长色,停止了移动,好像还散开了一些,让他有了判断,叛军暂时停止了前进。

杨晞再次起感叹,要是手中有望远镜多好,可以依着地势的高度优势,清楚地看到叛军的动静。潼关城的位置真的好,站在城门楼上,就可以看到几十、十几里外地势相对较低道路的情景,要是有一架高倍望远镜,站在城头就可以查探清楚来往潼关这条唯一道路上的情况!

一直陪着杨晞站着,只是心里闷闷的李承光和高适,也隐约看到了此情况。杨晞布置的疑兵一击奏效,让叛军停止了前进,并且全身而退,可以继续执行下一步的疑兵计划,李承光和高适当然有点佩服,他们也佩服杨晞竟然可以这样一直在城门楼上站着,不顾太阳的暴晒。

他们年岁大了,这几天又身心疲劳,有点吃不消这样站着,当然感觉有点闷闷!

火辣辣的感觉不舒服,看到叛军行进的影子,知道叛军不久以后就会抵达潼关城下,清楚接下来又会是一场非常艰苦的战斗,这份等待的焦躁,甚至有一种无力的感觉在心头涌动,让他们心里很难受,烈日下站着晒,让这份焦躁的感觉更甚了,很想自己去做事,不陪杨晞站着。

杨晞似乎看出了李承光和高适的矛盾心理,眼睛继续盯着远处看的同时,轻声对身后两将说道:“李将军,高将军,你们去吩咐下去,让军士留一部分在城关警戒,其余军士全到阴凉地方躲太阳,以免在烈日暴晒之下中暑,影响了战斗力,同时令人准备一些清凉的饮物,还有水、食物,水果,一定不要让将士们饿着、渴着,让他们在叛军攻城的时候有充足的体力迎敌!同时传令各门,也作同样的准备!”

“是,杨兵马使!”李承光和高适各自作了一礼后,如得大赦般快步离去了。

第二十七章再击得手

-----------

杨晞的命令很快就在东门传达下去,得到命令的军士大部分退到城下阴凉地方休息,躲避太阳去了,只留少数军士在城头上巡逻警戒,如此轮换。

此次杨晞的命令还是深入人心的,很快其他城头上都执行了他的命令,大部军士都被安排去乘凉休息,只留少部军士警戒巡逻了。

杨晞继续站在城门楼上,保持不动的姿势,但他也换了个地方站,站到阴凉的地方去了!

这具身体的素质虽然不错,身手也不差,但远不能和后世时候当侦察兵的身体相比,后世时候这样的烈日下,他即使站个一整天也不会有事,但现在的身体肯定不行。要是站在太阳下暴晒,晒坏了身体,那就是悲剧了,不但起不了示范效果,让军士们笑话,还会惹出大麻烦,刚刚建立的一点威望也会烟消云散。当然这也是在身边杨正和杨东一再请求下他才同意的!

看到杨晞听从了他们的劝,站在遮阴之处后,杨正小声地问道:“四公子,看来叛军真的怀疑我们在沿途设下伏兵,不敢再前进了!四公子你真了不起,以几百人马的设伏就将叛军阻止前进了!”

“那不太可能!”杨晞很坚决地摇摇头,头也没回就回答杨正的说明,“叛军决不可能就此停止前进的,除非他们再遭一次更大的打击,发现我军更多的设伏兵力才有可能停止前进!”

-----------------------

“报告李将军,叛军继续前进了,只是速度比刚才慢了一些!”

在新的一个设伏点,与后续接应的人马一道埋伏好后一会,李福德很快接到探子的情报。

还沉浸在初战胜利喜悦中的李福德,听了探子的报告后,心马上一沉。

他以为初战的胜利会让叛军有所顾忌,会派人将情况打探清楚后再前进,这样至少能延缓叛军半天以上,却没想到,才过了一个多点时辰,叛军就继续开拔了,太出乎他的意外,很让他受打击,初战得手后的喜悦之情已经消失了大半。

他知道,或许叛军已经识破了杨晞的计划,再对叛军发动突袭有很大的难度了。

他也有点庆幸,幸好早已经命令自己的副手做了其他一些准备,而且这处设伏地是叛军绝对没有想到过的,再击还可能得手!

这是一条相对比较宽阔的峡谷,最窄处大概有五十步左右宽,两侧山势不算太陡峭,但树木非常多,适合两三千人马伏击,他先前所部及后续支援人马会合后,挑选了一千余人隐藏在这处地方。

只是此地也有个缺点,那就是不太适合骑兵的冲击。

树木多,想骑马从山坡上冲下来,难度实在太大。

不过第二个设伏地最终选择在了这里,还是忽视掉了骑马冲杀这个劣处,只寄希望箭矢的打击及其他方式的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