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唐-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李玢这副样子,没一点自信心,杨晞不禁叹了口气,但还是安慰道:“太子殿下不要担心,陛下去华清宫让你代为监国,一定会让熟悉朝事的大臣们辅佐你的,只要你多问,多请教,相信很快就要以熟悉朝务。就像我一样,请命求援潼关时候,从来没领过军,不也一样威服了众将,最终率军抵御住了叛军的攻击,车到山前必有路,太子殿下你就不要太担心了。”

李玢瞅了两眼杨晞后,还是放下身份请求了一句:“晞儿,为父知道你的话,郭相公、杨相公他们都会听,韦相公与你相熟,高侍郎又是你非常信任的人,只要你和他们打一下招呼,相信他们就不会对为父使什么绊。为父也不瞒你,今日过来,是希望你帮忙在这些人面前说上一二,让他们在陛下离京后,能一心辅佐我这个太子做事。也希望你能在许多事上指点为父一二,好不好?”

杨晞并没马上答应,而且还装出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太子殿下这样说就见外了,陛下指定辅佐你的大臣,原本就应该全心全意帮你处理朝事,不能有任何的偷懒,殿下让我这样去和他们说,那不是太小瞧他们的忠心了?”看模样,李玢还真的不是成大事的料。

这话让李玢为之气结,但还是不甘心地再次请求道:“晞儿,你刚才说的是没错,但为父希望,在代为监国时候能与他们都处好关系,许多事也期望他们能多多教诲我这个新即位的太子,而不是让他们笑话,让他们心生疏远之意。还有你,晞儿,为父遇到难决的事,会来找你商量的,希望你到时能给我一个主意,好不好?晞儿,为父新被立为太子,匆忙间要代为监国,许多事肯定做不好,希望能得到你最大的帮助,你一定要让为父度过这个难关。为父答应过你的事一定会做到,只要父皇将皇位传于我,我会第一时间立你为太子,让你成为大唐的储君的。晞儿,以后这天下就是我们父子俩的,为了我们的将来,你一定要尽量帮助为父,不然陛下很可能另立太子的。”

李玢话说到这个份上,杨晞不能再故意刁难了,也马上答应:“太子殿下不要再说这些话了,我父亲还有岳父大人,韦相公、高侍郎那里,我会去说一下,要是什么事殿下难以处置,而我又有想法,肯定会直言告诉的。还请陛下千万不要太担心,事在人为,许多事只要去做了,都会好的。也希望殿下能尽心尽力去做事,不要让陛下和众臣失望,这是你树立威望的最好时机。无论怎么样,我都会尽量支持你的!”

“那太好了!”想不到杨晞转瞬间态度就这样改变的李玢大喜过望。

但让李玢失望的是,在他寄希望于杨晞帮忙时候,杨晞却接到李隆基的令,让他陪同一道去华清宫,泡温汤。

第五十六章相约明天晚上

===

===========

杨曦跟着御驾前往华清宫,这让李玢非常失望。他原本还想着,御驾往华清宫这段时间,他这个监国的太子在遇到事时候,可以向自己的亲生儿子杨曦请教一下,并趁机进一步处好与杨曦的关系。

杨曦在潼关执掌军务,先后统帅了几十万大军,凡事都处理的井井有条,李玢理所当然地认为,杨曦在处理其他事务方面的能力非常出色,再加上其养父杨国忠及岳父郭子仪都在朝中当宰相,他即使遇到再难的事,也可以让杨曦帮忙解决。但杨曦要跟着御驾去华清宫,他这点打算也落空了。

不过杨曦将去前替他做出的安排还是让李玢稍稍放了点心,杨曦告诉他,要是有不决的事遇到,尽可以向郭子仪、杨国忠去问询意见。有了杨曦的帮忙,李玢的担心少了一些。

其实杨曦挺不想在这个时候去华清宫的,这个时候呆在长安,替李玢处理些事,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但李隆基令他跟从,作为护驾的禁军头目去华清宫,他也不能不遵从。

“姑姑,这是不是你的主意啊?”在往华清宫的路上,瞅了个空,杨曦问杨玉环。

华清宫距长安城有六七十里路,庞大的御驾人马一天只行进三四十里,这段路程需两天时间,中间需要扎营,杨曦是在李隆基已经因为疲惫而早早睡觉后,借巡查的机会,找杨玉环问话的。

杨玉环一双美目瞪着杨曦,奇怪地反问道:“怎么,你不愿意吗?”

“当然愿意!能有机会陪姑姑到华清宫泡温汤,四郎不知道有多高兴,”杨曦赶紧回答,开玩笑。他怎么敢说不愿意,不过还是委婉地继续表示他的疑惑:“姑姑,只是四郎有点不明白,让我来负责你和陛下在华清宫的安全,陛下就不担心什么吗?”

“陛下会担心什么?”杨玉环眼中闪现出奇异的光芒,歪着头问杨曦:“你要知道,陛下待你可是很信任的,比一般人都信任,不然怎么可能让你担负此次华清宫护卫总责?”

杨玉环这样说,杨曦挺是无语。他总不能说,李隆基就不担心他将杨玉环这个饥渴了很久的女人推倒了,监守自盗?或者威胁其人性命?

杨玉环猜到了杨曦心中所想,缓缓地走到杨曦面前,小声地说道:“四郎,至少如今陛下是非常信任你的,什么事你都不要担心。”

“那就好,嘿嘿……是我多虑了!不过,姑姑。你没觉得太子第一次监国,我留在长安会更好一点?”杨曦终于还是忍不住,将自己最真实想法说了出来。

杨玉环看了看杨曦,灿然一笑。依然轻轻地回答:“那不一定见好。你在长安,许多事可能可以帮助太子,但你就不怕因此而遭忌吗?你不怕陛下有另外的想法吗?”

杨玉环这样说,杨曦顿时恍然大悟。“姑姑,四郎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明白就好!”杨玉环走到杨曦面前,仰着头看着他。“四郎,姑姑所做都是为了你好。要是这段时间你一直在陛下身边护卫,陛下对你的好感肯定会进一步增加,只要你表现的出色一点就行了。而且,到了华清宫,姑姑有更多的机会和你单独相处。你难道不想有这样的机会吗?”

“姑姑,四郎知道了,还是姑姑想的周全!”杨曦说着,飞快地俯下身子,在杨玉环额上亲了一口,并在对方还未反应过来前,马上就作礼告退了,“姑姑,舟车劳顿,你一路辛苦,早点睡觉吧,待到了华清宫,四郎再找机会来陪你,有机会陪你一起泡温汤!”

杨曦说完挑逗的话,马上就退了出去,独留下被勾起了异样心思的杨玉环在那里发呆。

刚刚杨曦请见时候,帐子里没其他人,都被杨玉环屏退了,她屏退服侍人的目的,就是希望杨曦能和她做点亲密的举动。杨曦果然给她以惊喜了,还调笑说到了华清宫来陪她泡温汤。能有这样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陪着一起泡温汤,并在泡温汤时候做些旖旎的事,甚至非常亲密的举动,那是件很刺激的事。一想到两个人很可能在温泉池中“打水战”,杨玉环脸上就腾起两片飞红,身子都软了。

她期待早点抵达华清宫,早点有机会与杨曦单独相处。

御驾在从长安出发的两天后抵达华清宫。

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华清宫了,但再次站在骊山脚下的时候,杨曦还是挺感慨的。

历史上记载的那些情节再次涌上他的心头,“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几句《长恨歌》诗中的句子不由自主地冒上心头来。原来历史上这一时刻,正是“安史之乱”乱势最盛的时候吧,杨国忠、杨玉环姐妹都在马嵬坡被杀,李亨已经在灵武即位。但如今,一切都与原来的不一样了。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叛乱的主要祸首都伏诛,杨玉环姐妹及杨国忠依然活的好好的,李亨也没当皇帝,而是被流放到天涯海角看海去了,这一切的最终原因就是他这个意外的穿越人出现之故。

要是没有他意外的魂穿到此,那历史的车轮依然如原来那样,朝着既定的方向滚滚而去,但他这个穿越人出现后,车轮行进的方向大大地改变了一下,朝着谁也不知道的方向而去。以后的历史会如何发展,大唐的最终命运会如何,他自己的命运会怎么样,谁也没办法预料了。

“难道我真的会最终当上大唐的皇帝?”面对着高耸的骊山,杨曦扪心自问,“历史会给我这个机会吗?”

“要是我真的当上了大唐的皇帝,那大唐的天下会不会因此而进一步改变,甚至出现超时代的东西呢?”但这个问题杨曦还没来得及细想,就被一名过来传唤他的小宦官打断了。

“杨大将军,贵妃娘娘请你过去叙话!”

“哦!”杨曦也认出来了,过来传他的是杨玉环身边服侍的叫春喜的一名小宦官,答应了声后,也马上跟着过去了。

在过去的路上,杨曦也问询了杨玉环及皇帝李隆基的一些情况。知道杨玉环刚刚洗了浴,而李隆基因为旅途劳累,早早休息了。李隆基休息了,杨玉环在洗了澡后过来传他,这表示什么?“难道这个饥渴的女人是等待不住了,今天晚上就想来一次激情吗?”

如果今天晚上杨玉环有这个打算,他不介意与这个女人间发生点什么,这两天,因为忙着准备御驾出行的事,他一直在忙碌,好几天没回府了,没机会与郭昕和平儿亲热,更不要说与虢国夫人折腾点什么。年轻的身体积蓄了好几天的激情,渴望发泄的想法挺是强烈。

要是能在李隆基身边,与他宠信的妃子来一个酣畅淋漓的激情,肯定非常刺激。

带着邪恶的心思,杨曦走进了杨玉环的寝处。

刚刚沐浴完毕的杨玉环正在侍女的服侍下,梳洗打扮,几名侍女正在用干的毛巾替她擦干湿漉漉的头发,空气中飘动着一股异样的清香,这种气息吸入鼻间,让杨曦的性致一下子起来了。不过看到屋内多名的侍女呆着,杨曦的**被浇灭了大半。下人们还在替杨玉环整理浴后的着装呢。

“四郎,陛下已经睡下了,旅途劳累,陛下很困了,想必你也累了,一会早点休息吧!”杨玉环接着的一句话越加将杨曦的邪恶心思浇除。

“姑姑,你召四郎过来,就是说这些吗?”杨曦有点郁闷。

杨玉环看出了杨曦的郁闷,吃吃地笑了起来,并马上让服侍的宫人们先退了下去。

在宫人们应退下去后,杨玉环马上小声地说了一句:“四郎,姑姑召你来,是想和你说一下,今天姑姑累了,要早点休息。昨天还有事儿要处置呢。明天晚上,你安排好的值守后,过来陪姑姑说说话,好不好?”说着露出一副大有深意的目光。

“姑姑,明天晚上只是让四郎过来陪你说说话吗?”杨曦说着,露出一点邪邪的笑看着杨玉环。

杨玉环的脸上马上腾起两片红晕,原本浴后很是红扑扑的脸,都像未经人事的大姑娘那样羞成了红苹果,“四郎,那你想陪姑姑做什么?”

“姑姑想四郎怎么陪,四郎都愿意。”杨曦说着,凑近杨玉环身边,附在她的耳朵边,小声地说道,“要不,明天晚上,四郎陪姑姑泡温汤吧,给你好生按捏一下!”

杨曦的话让杨玉环的心剧烈地跳了起来,但最终她还是点点头,“那当然是好,只不过……只是你不怕被人发现吗?”

“姑姑,你只要将身边人屏退了,四郎自有办法悄悄地潜进来,”杨曦非常自信地说道。

“你真的能偷偷潜进来?”杨玉环羞涩之下,还是有掩饰不住的惊讶,“你不怕被人发现吗?”

“不会的,没有人会发现。”杨曦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只要姑姑晚上一个人睡,而且姑姑想让四郎来陪你,那四郎都会想办法偷偷潜到姑姑的寝宫内,来陪姑姑!”

“那好,昨天晚上,姑姑会安排好的,到时就等你陪姑姑泡温汤哟!”(未完待续。。)

第五十七章没有本宫的传唤,任何人不得进来

——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被称为三大内。

贞观时候,太极宫是大唐唯一的皇宫,是大唐当之无愧的最高权力中枢。李治当了皇帝后,大明宫随之建成,大唐的权力中枢随之转移到大明宫,太极宫冷清了下来。李隆基当上皇帝后,将自己以前居住的王宅进行扩建,命名为兴庆宫。虽然大唐朝廷的各级官衙依然分布在太极宫和大明宫,但权力中心已经转移到兴庆宫,大明宫也慢慢冷清了下来,更不要说太极宫。

不过这段时间,冷清了多年的太极宫却分外地热闹了起来。

大明宫、兴庆宫先后建成,但太子所居的东宫却依然留在太极宫。皇帝李隆基带着贵妃杨玉环去华清宫泡温泉了,令新立的太子李玢监国,位于太极宫内的东宫,也就成了监国的太子李玢与大臣们商议朝事的地方。来来往往的大臣多了,冷清了很久的太极宫当然就热闹了。

住于东宫之内的李玢这几天很是兴奋。当了太子才没几天,父皇李隆基就令他代为监国,此前连旁观者角度都算不上的他,开始真正接触大唐的朝事。听着大大小小的大臣们向他禀报朝事,翻阅着厚厚一叠奏本,李玢心里的兴奋难以言表,甚至,他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权力在手的感觉真的是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的命运尽在掌握间,李玢发现自己再也不愿意舍弃了。

只不过他没有任何处置朝事的经验,但朝中有这方面经验的大臣不少,李玢也放下脸面,悉心向他们请教,只是从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想法。

他并不愚钝,而且可以用心智极其聪明来形容。生于皇室中的人,阅历甚多,许多处世之道他们都了然于心,集众人的意见为己见,这是掩藏自己不能马上下决断的弱点的最好办法。朝中大臣们对所有朝事都会表述看法,李玢就把大多的人,或者重要人物陈述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说出来,收到的效果还是挺不错的。现在的他,重要的朝事上都不能最终下决定,即使他代为监国也是如此,最后都要以奏报的形式告知皇帝李隆基,但份量较轻的那些事,他是可以与众臣们商议后,就马上做出最终决定,或者颁布实施的。这几天李玢的表现可圈可点,得到了许多大臣的另眼相看。

最终上呈李隆基决定的事,因为李玢附上了自己采纳了主流观点或者重要人物如郭子仪、韦见素等人的观点,挺有大局意识,得到了李隆基的欣赏。

李玢从大臣们的反应上感觉到了自己采取的做法的正确,也从李隆基的反应上收获了惊喜。李隆基在离开长安之前的三天,就令他代为监国处事了,如今他代为执掌国事已经过去了六天,这六天,李玢感觉是他这一辈子过的最辛苦,但也最充实、最有成就感的六天,比率军平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还更有成就感。李玢知道,平叛时候他虽然当了兵马元帅,但所有功劳都是别人做出来的,甚至他连决定都没什么下,即使别人反功劳戴到他身上,他也受之有愧。但现在不一样,所有的决定都是他最终拍板的,他的收获是实实在在。他心里充满了兴奋,自觉整个人都充满了活力。

他有一种放开手脚,好好做一番事儿的冲动。

天黑了,终于空了点,扔下手中奏本的李玢准备用晚膳。又一天忙碌下来,他早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以前整天无所事事的时候,从来没有这样的饥饿感觉起来过,这几天,好像天天如此,让他自己都觉得异常。诸不知,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耗能量,因为动脑太多,所以他才饿的快。

李玢一边吃食还一边想着事,此时的他完全进入了太子的角色,以太子甚至国之君的角度考虑问题了。杨晞的重要性已经慢慢下降,李玢已经差不多忘记了他在御驾启程前往华清宫前请求杨晞帮忙的事。现在的他觉得大臣们对他的辅佐是理所当然的,并没什么人是特意帮他的忙,杨晞在不在身边都无所谓了,他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忙也能做好事儿。踌躇满志的他,期望更多了。

就在李玢一边用餐一边想着事的时候,有宦官来报,说是彭城郡王李倬求见。

李倬是李玢的长子,也是能和李玢商量事的唯一一个儿子,这近一年来李玢的决定,大多都是和李倬商量后得出的。李玢已经告诉了李倬,杨晞是他的私生子,是李倬同父异母的兄弟,请求杨晞的帮助,就是李玢和李倬商量后做出的决定。

“孩儿见过父皇!”李倬进殿后,恭敬地对李玢行了礼,“这些天父王太辛苦了,一日三餐都不顾上,孩儿甚是担忧。还请父王千万要注意身体,要合理休息,不要把身体累垮了!”

李倬的担心让李玢心里暖暖的,他知道李倬进来,不会只是问候这么简单,肯定还有另外的事禀报,马上喝退了下人。

“倬儿,父王可不敢不小心行事啊。”身边人都被喝退后,李玢停下了吃食的动作,挺是感慨地对李倬说道:“父王被立为太子才几天,陛下就令父王监国处事了,朝中大臣与父王交集并不多,父王做任何事都是战战兢兢,生怕做的不好,被陛下斥责,让大臣们失望。”

“父皇,这几天你做的很好了,让孩儿非常的吃惊,真想不到,从来没处理过朝事的父王,竟然有这般能力,”李倬说着,压低了声音说道:“父王,孩儿可是听好些人说过,说这段时间父亲的处理方式让他们挺意外,也挺惊喜,有当年陛下刚刚即位时候的果断和雷厉风行,他们都说,要是陛下一直让父王处事,那将是大唐之幸!”

李倬的话半真半假,大臣们有议论不假,但后面那两句话纯粹就是他自己加上去的,要是哪个大臣胆敢这样说,他是嫌自己活的太长了。

但是李玢一点都没感觉到李倬这话中有什么不妥,他笑呵呵地接受了儿子的恭维。不过也莫名其妙地想到了杨晞,觉得与李倬说话,比和杨晞商量事儿感觉好多了,尽情也轻松多了。开玩笑,在面对杨晞的时候,李玢心里没一点老子在儿子面前高高在上的感觉,他很是紧张,深怕杨晞和他翻脸一样,但在李倬面前,他太有身份上的优越感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摆出父亲的威严来。

“倬儿,你也要多打探一下消息,看看大臣们都是如何评价为父监国时候表现的!”李玢呵呵笑了两下后,又收住了笑,压低声音说道:“倬儿,为你让你做的事,你做的如何了?”

“父王,孩儿已经想办法接受那几个宫中的禁军将领,他们现在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但他们也不拒绝孩儿的馈赠,相信只要再花一点精力,那就没问题了!”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