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征途-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州两千大明兵卒,最多也不过八千人之众。何况,全州的两千明军,还要驻防全州,他们会不会前来支援还是一个未知数,而这次大举进攻的日军,少说也有五万多人

面对这种压力,杨元没得选择,一方面派人去向全州求援,一方面派人去向汉城的提督麻贵诉苦和要求援军,至于他如今,唯有死守城池,希望在城破之前,援军能够及时到来。他以辽东军为主力,在城头四面布置了八百人,墙下一千两百人,还有一千人的预备队。朝鲜军也是按照这个比例分配,杨元还让麾下的亲信家丁hún编入被大明普遍看不起的朝鲜军队伍中,希望能够藉此提升他们的战斗力,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早在六月份来到南原驻守的时候,杨元就派人增筑了城墙,还在城墙上增设了不少shè击孔,还把之前费了不少口舌从麻贵那里讨来的四mén大炮安放于城墙上,四周挖深壕沟,摆出坚守的架势。大明之前在这里有过驻军,做过修缮,虽荒弃日久,但总比没有强,城墙还算是稳固。

但杨元知道,若是援军不能及时到来的话,这些只能延缓沦陷,无法退敌,最后唯有城破一途。唯一的指望,就是提督总兵官麻贵能够及时识破日军的主攻方向,尽快来援。当初在汉城的时候,杨镐和麻贵在规划战略的时候,曾经有过明确指示“若有缓急,南原告全州,全州告公州,公州告汉城,次第驰援。”按照这个规定,杨元已经派遣了急使前往全州陈愚衷处求援,并且还不放心的直接派人去汉城的麻贵处请援。

万历二十五年从八月九日到八月十三日,这大概是杨元最难熬的五天,说是度日如年也不为过。南原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打通了南原,便等于打开了北进汉城的mén户,更何况,若是南原有失,在朝鲜水军全军覆没的情况下,日军以南原为据点,北可进汉城方向,但利用日本的水军向西的话,便能够威胁到大明的浙江、山东等沿海诸地可以说若是杨元丢了南原的话,他的前途甚至小命都堪忧。

但以如今的六千大明与朝鲜的hún编部队对上至少五万日军,结果很好猜测,杨元日夜难眠。

八月九日,斥候来报“敌人已至屯山岭”,杨元一夜未眠。

八月十一日,斥候来报“敌人已过宿星岭”,杨元再次失眠。

八月十二日,斥候来报“敌人前锋已抵达蓼川边”,杨元用含有血丝的双眼瞪了斥候一阵,最后无力的挥了挥手。

蓼川边就在南原城东南四十里,日本人出现在这里,说明南原攻防战已经一触即发。登上南原的城头,杨元甚至可以看到远处村落滚滚黑烟,这个时候,他在心中不禁掠过一丝念头“要不,干脆撤退吧?”当然,也仅仅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而已,若是不血战到底就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南原城而逃的话,他能够肯定自己的下场。何况,求救信也已经派人送出去四天了,若是顺利的话,应该已经到了汉城吧?或许提督麻贵的援军已经在路上了呢。

八月十三日,日军主力抵达了蓼川边。他们摆列出了无比煊赫的阵势,拉开了两道阵线,第一道阵线由小西行长的第二军团组成,从防川由禅院一直穿过长城桥,围到南原西mén;第二道阵线由岛津义弘、来岛通总、加藤嘉明的水师组成,从漆场截断河流,沿越川、栗场到大毋泉,与西mén阵线连接到一处。日军把本阵设在了乡校山和麒麟山上,在城外四处建营,竖起大旗,号角连营,光是支起来的阵幕就连绵不断,层层叠叠,声势极其浩大。

杨元已经全副披挂的亲自在城墙上督战了,如今生死关头之际,眼见日本人这么大的声势,自己带来的三千兵马他可以相信,但朝鲜人的三千人,他却不怎么放心——在壬辰年的抗倭之战中,朝鲜人有投降的传统。杨元可不想仗还没打,朝鲜人摄于日军的威势就开城mén投降了。

幸好,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并且值得庆幸的是,或许是日本人想降低联军守城将士的士气,又或者是急行军赶来兵马疲惫,他们在今天并没有攻城。看着日本人摆了半天阵势后有条不紊的回营,杨元不觉松了口气,如今是多一天时间,或许就能多一分转机。

然而,提心吊胆并且满怀希望的过了五天之后,八月十四日夜里杨元很意外的接到了麻贵送来的书信和命令。原来,早在麻贵刚收到朝鲜水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根据他多年来的领兵经验,他就预料到了日本人会加快进攻步伐,并且会主攻南原,那时他还不知道朱常洛要南行支援,便派人给远在南原的副总兵杨元送来了一封他的亲笔书信。

杨元连夜接见了信使,迫不及待的拆开了信,信中写道“……倭寇来势凶猛,数量倍于我军,我军不宜与其决战,当务之急是要挫其锐气,动摇其士气,所以你部各司其职……吾目前无兵派你,其他各部亦无兵派你,吾知你之不易,定会尽量筹集兵马,你须至少抵挡五日,五日后若还无援军,可自行放弃……”

双眼无神的看着这封麻贵的亲笔信,杨元嘴里满是苦涩。这份信的内容很明确,虽然麻贵在信中说会尽力筹集援军到来,但杨元很清楚,这只是比较好的措辞而已援军?即使有援军,那么除非是jīng锐骑兵,其他兵种能够在五六天内赶到距离汉城五六百里远的南原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杨元知道,目前先期到达朝鲜的两万多大明兵马,真正jīng锐的骑兵也就是麻贵的不到五千宣大骑兵。

但是,在战争初期,身为提督的麻贵肯把自己的jīng锐宣大骑兵派出来吗?这很难实现毕竟,作为这次大明到朝鲜抗倭的三号人物,麻贵若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的亲兵派出来的话,一个不好损失惨重的话,他在今后还能有话语权吗?即便是不考虑这些,仅从战略全局出发的话,身为提督,麻贵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机动部队派出来的。

杨元相信,麻贵若是想派出宣大骑兵前来救援的话,肯定首先会分析敌我兵势的。面对至少五万日军,除非麻贵派出全部宣大骑兵前来救援,不然肯定于事无补,派的少了只不过是给日本人送菜但麻贵又不可能派出所有的宣大骑兵,所以,他最好的做法,就是干脆不派出一兵一卒

当然,还有一种连杨元自己都觉得有些异想天开的可能。他知道目前在朝鲜,若是仅论jīng锐骑兵的话,不是朝鲜人,不是杨镐,不是有三千jīng锐辽东骑兵的李如梅,也不是拥有近五千jīng锐宣大骑兵的麻贵,而是有至少不少于六千jīng锐辽东骑兵做护卫的皇长子朱常洛据杨元所了解,皇长子朱常洛的手中,很可能还有李如梅送的两千jīng锐辽东骑兵做护卫,也就是说,皇长子的手中,或许有八千的辽东jīng锐骑兵

若是那位身份尊贵的皇长子殿下能够了解自己的处境而派出四千辽东骑兵前来支援的话,杨元虽然知道这种可能xìng微乎其微,但他相信,不说依靠四千辽东骑兵打败日军,那有点困难,但自己至少有把握凭借四千jīng锐的辽东骑兵让日本人投鼠忌器,更能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当然,这种念头他也只是随便想想而已,他可是很清楚,为了皇子的安全,护卫是不会随便派出的。

虽然已经失眠了几个晚上了,但杨元此时更是毫无睡意,思来想去,如今只有全力以赴,寄希望能在南原依靠六千人坚守五天。然后…然后若是能侥幸不死的话,就带领不知还能剩多少的兄弟突围吧再次看了一遍手中的书信,他咬了咬牙,沙哑着声音低语道“倘若…倘若在城破或者突围之前,麻贵能拍援军来的话,自己的这条命,今后就jiāo给他麻贵了无论是谁派援军来救自己和城中的三千弟兄,自己这条命jiāo给他又何妨?”

八月十四日,小西行长亲率一万人马来到南原城下,他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就在城下箭矢刚好难达之地大摇大摆的让士兵伐木做攻城的梯子。没错,这是挑衅,他料定了缺兵少将的南原守军不敢出城,这种大摇大摆旁若无人的举措,对城中守军的士气是一种极大的打击,他要在攻城战之前,尽量降低守军的士气,以便减少日军的伤亡。要知道,日本经过这些年的内战,再加上上次侵朝所损失的人马和为了这次侵朝几乎动员了所有的轻壮,目前的日本几乎是出现了断层。

第二卷蛟龙得水第一百五十一章大计划

更新时间:2012…6…615:11:00本章字数:7128

第一百五十一章大计划

万历二十五年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对于南原城的守军来说,是在jīng神极度紧张中度过的。首发日本人在充分的兵力之下,似乎并不想直接面对南原城墙上那黑dòngdòng的火炮和守军装备的火器,他们跟守军玩起了计谋宇喜多秀家亲率大军,围困南mén;小西行长在西mén大模大样的制造攻城梯子;máo利吉成则围困住东mén,只有北mén没有配置攻城部队,似乎日本人有意让守军从那里撤走。

不过,日本人并不仅仅用了这个围三厥一的计策,南mén的宇喜多秀家和东mén的máo利吉成似乎商量好的一般,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便命人击鼓,做出一副马上要进攻的样子,然而在南mén和东mén的守军被调集起来之后,他们并没有攻城,仅仅只是让守军紧张和打击士气罢了。等守军在压力之下刚放松下来,他们的鼓声再次响起,如此再三。

杨元内心很苦涩,也很无奈,倘若手中哪怕有一千备用骑兵的话,他都会毫不犹豫打开城mén去冲杀一阵,以便提高已经极其低mí的士气。他很清楚,日本人似乎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南原,所以才围三厥一和想方设法增加守军的压力以及降低守军的士气,只要达到一个临界点,相信那看似没有围住的北mén,就会成为守军的逃命之处。杨元可以拿自己的人头担保,那看似生路的北mén,绝对是死路一条然而,在士卒的士气和压力达到临界点时,只要有一人逃命,其他人还会顾及那么多吗?

“咚咚……”一阵急促的鼓声再次传来,杨元看了看似乎对鼓声已经充耳不闻的守城将士,心中不好的感觉越发强烈。原来他还有信心凭借手中的六千将士和南原不错的城墙防御抵挡日本人四五天,可在日本人仅仅今天一天连番的手段之下,虽然日本人还没有正式开始攻城,但他却也对能坚守四五天彻底失去了信心

再次看了一眼城墙上士气极其低落的守军,杨元咽了口唾沫,就凭这些士气低mí丧失了斗志的士兵,别说坚守四五天了,或许坚守一天都有点困难。杨元知道,必须要做点什么了,不然的话,或许今晚就会有士兵受不住压力而逃走,那样的话,整个守军说不定就会直接崩盘。

杨元出身并不高贵,完全是凭借军功一步步当上如今的副总兵,领兵作战经验和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在原地思考了一段时间,然后咬了咬牙,伸手召来自己的心腹shì卫,低声耳语了一阵,最后补充道“杨振,你跟随我也有十几年了,这件事只有jiāo给你我才能放心,事关重大,这件事需要找几个可靠的人,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将军放心,小的即便是拼了xìng命,也定会不负将军所托。只是……只是……”杨振乃是杨元的同乡,更是他的心腹,并不是一般的shì卫,所以此时语气中有些犹豫,最后一咬牙,顾不得失礼,低声说道“只是将军,若三天后不能兑换诺言,守城将士发现被骗的话,到时候…后果恐怕不堪设想。将军,您……”

杨元勉强笑了笑,满脸苦涩,低声道“若是不这样做的话,照这个情况下去,杨振,你认为我们还能坚守几天?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了……唉,三天后,也完成了提督大人的吩咐,假若能坚守到那时候的话,剩下的就听天由命吧”然后,疲惫的挥了挥手“去吧……”

“是,将军”杨振看了看自己跟随了十几年来还没有lù出如此疲惫颓废之情的将军,郑重的行了个军礼,接着后退几步,毅然转身而去。

眼看着就要天黑了,在西mén的小西行长命人停止了攻城器械的制造,对身边的宗义智问道“北mén那边有什么动静?”

宗义智施了一礼,恭声说道“家督,目前北mén并没有南原的守军撤离。不过,在我们这样连番的士气打击之下,估计今晚就会有人认不出出逃。”

小西行长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不是估计,是一定会据南原城中的细作所说,城中有战斗力的,也就是大明的三千守军而已,他们即便是士气低落,或许今晚还能坚持,但不要忘记,城中还有朝鲜人的三千人这三千人只要有人率先忍不住出逃的话,将会立马引起连锁反应,到时候就算是有人想阻止,也是无力回天。”

想了想,小西行长接着吩咐道“传令下去,让北mén外埋伏的人不要理会今晚逃走的人,放任他们过去,不得有一处战斗,免得被城中摇摆不定的人发现而坚定了他们守城的信念”

“家督,若是有大批的守军逃走的话,比如说五百人、一千人那种规模,也放任他们过去吗?”宗义智小心的问道。

小西行长笑着摇了摇头,嘴里开口说道“放为什么不放?城中的守军今晚都逃走了更好呵呵,你认为杀死几千朝鲜人和大明人的联军重要,还是兵不血刃的攻占南原城重要?你可知南原的地理位置的重要xìng?何况,攻城战中,即便是防守的一方士气低落,但我们若不付出数倍的代价,怎么可能攻破城池?你也知道,为了这次的战争,我们领地几乎hōu空了轻壮,能减少损失的话,就尽量减少吧。”

“是,家督。”

“噢……”

“吼……”

……

突然南原城内传呼阵阵喧哗声,不过听声音好似jī动和兴奋时发出的欢呼。小西行长和宗义智同时一愣,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míhuò和不解,怎么这个时候,南原城中会传出守军的欢呼声?他们此时不是应该提心吊胆和倍感煎熬吗?怎么反而欢呼起来了?难道是压力过大,集体疯了?

“来人,去查看一下怎么回事”

同时,在南mén外和东mén外,宇喜多秀家和máo利吉成也都在为南原城中传来的呼声míhuò和发愣,他们都有点搞不清楚情况,怎么被团团围住士气低落的南原城内,这个时候守军居然会…欢呼?

他们并没有míhuò多久,大约一个时辰后,在南原城内的细作就把守军为何发出欢呼的原因想方设法送了出来。

“什么?你再说一遍”小西行长有些不能置信的看着宗义智,对于宗义智所说的情况,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没错,家督,南原城内传来的消息,在一个时辰之前,一队三人的信使浑身是血的赶到南原城内,向南原的守军带来了一个消息,大明的援军,将会在三日后到达守军的士气,一下子空前高涨,城内的欢呼声,就是他们听到了三日后援军到达才发出的。并且,他们还给南原城的守军带来一个消息,说他们是从南原的北mén冒死杀进城的,说北mén外面,埋伏了数万我们的人”宗义智苦笑着再次重复了一遍从南原城内传来的消息,不要说小西行长听到后愕然,他也是同样的情况。

小西行长皱了下眉头,稍微思索片刻之后便抓到了问题的关键“他们是从北mén杀进城的?”

“他们是这样对守军说的。”

“我们埋伏的人没有拦截住这几个人?”

宗义智苦笑了一下,有些无奈的说道“我已经派人问过北mén外的伏军了,可他们说今天一天根本就没有人向城里去,也根本就没有见过大明所谓的信使,他们正满头雾水呢”

“呵呵,有意思没想到南原城中,还有一个如此难缠的大将呢真是有意思”小西行长笑了起来,此时他已经考虑清楚这件事情的大概了,不觉对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还能策划出这种计策的人由衷的夸奖起来。

“家督,你的意思是……”宗义智其实也大概猜出来了,不过,此时不是自己表现的时候,而是衬托小西行长的时候,什么话该说,什么事情该做,他把握的好得很,不然也不会成为小西行长离不开的心腹之人。

“对这是谎言彻头彻尾的谎言不过,这种谎言对南原的守军来说,却正是时候,不仅让我们这两天来想尽办法想要打击他们的士气,给他们制造压力,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彻底失败,更是让城内的守军士气高涨,至少未来三天内他们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做好城池的防守,我们再采用这样降低敌人士气的手段却是无用了。真是高明的计策啊在我们的压力之下,本来已经不抱有多大生存希望的他们,这下有了希望,这场仗,难打了。”小西行长微微摇了摇头,对宗义智轻声说道。

“啊?这样说来,这人当真是走了一步妙棋不过,家督,这样一来,三天后,这计策岂不是lù馅了?那么三天后假若他们没有看到援军的话,对他们士气打击想来会更大吧?我们若是三天后再攻城,不是更容易吗?”宗义智思索了一下,接着对小西行长提议道。

小西行长仰头看了下北方,不由得叹了口气,微皱了下眉头“三天?三天我们等不了三天啊如今,我们最缺少的,就是时间,多等一天,大明的兵马就会多一些,这场仗就更难打一些。你也知道,只要攻下南原,就能以南原为据点,打开了汉城的mén户。而最重要的是,如今朝鲜的水师全没,他们在海上对我们就没有了牵制,以南原为据点起航,西面可以直指大明的沿海各地,这就让大明有了顾忌,会牵制住他们很大一部分的力量,给他们援朝制造很大的压力所以,要想取得主动,增大胜算,南原越早攻下来越好”

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更何况,你怎能知道三天后南原的士气会大降?既然想出这种谎言来提升士气的人可以撒一个谎言,就能够撒第二个谎言,理由多的是。三天后,他还可以使用这一招,让人从城mén外进来冒充信使,说他们的援军因我们的拦截或者什么原因耽误了行程,又可以ménghún守军几天了。到时候守军杀红了眼,即便是没有援军,也很难动摇他们的军心了。”

“这样说来,确实有些难办了,这个想到这种冒充信使带来莫须有的援军的主意的人,真不简单。”宗义智忍不住叹道。

“呵呵,也不必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