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不是在地震中死的,是后来被日本人杀死的!”那个领头摸样的人大声喊道。

这一下码头变得寂静,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什么?这可不能胡说?!”会长大声问道。

“我没有胡说,地震之后就有人谣传朝鲜人要在井里下毒,要闹革命。地震第三天日本人就开始到处杀朝鲜人,后来他们不光朝鲜人,连咱们中国人也杀。我的房东那天晚上喝了酒抽出刀来就要杀我,我又是给他磕头,又给他钱他才放过我。后来日本人说是杀错了人,可是很多人都还留着大清朝的大辫子也被杀了。后来他们怕我们乱说,把我们关到了集中营里面。”那个领头的人说完之后忍不住再次哭了起来。

此言一出十六铺码头数千人全部愣住了,所有的人都知道最近中国出了一个没有人性的军阀,全国上下都在给日本人捐款的时候他不光不捐,还控制自己的地盘的人也不让捐款。这半个月每天都有人写文章骂这个军阀。可是现在呢,让人家说中了,咱们省吃俭用给日本人捐款,日本人还在杀咱们的人。

本来好好地欢迎会,劳工带来的消息大乱,所有的人都傻了眼了。

巧合的是当天下午中国驻日代办张元节回到上海,还带来了一个“超政府、超党派之纯粹代表日本国民”的日本谢赈团,计划到大连、奉天、天津、北京、洛阳、汉口、南京、杭州、上海等处巡回答谢。

当日,张元节与日本东方通讯社理事水野梅晓、日本社会主义者宫崎民藏等,出席了上海方面的欢迎大会。在会上,早就得到消息的人开始质问张元杰是否知道此事?

面对舆论的质疑,张元节与两位日本人一道为日本开脱。

张元节说道“这个事情绝对不可能,如果真有华工被杀害我怎么会不知道?”

水野梅晓也说“地震发生的时候,朝鲜人暴动到处都有,政府为了评定叛乱杀了不少朝鲜人,但是中国人绝对没有。”

从日本死里逃生回来的“共济会”总干事王兆澄怒道:“我自己亲眼所见,当时就有人追着我们,我们大声喊我们是中国人,他们说他们杀的就是支那猪!”

宫崎民藏辩解道“那个时候所有的朝鲜人都知道如果承认自己是朝鲜人就会死,所以有冒称中国人的事情出现,如果真有那种事情应该是误杀。”

“这绝对不是误杀,我的几个被害的同伴都还留着长辫子。日本人不可能看不到长辫子!”

“那可能是日本武士的个人行为,毕竟中日两国有很深的矛盾。”宫崎民藏脸上直冒汗。

“那这个你又怎么解释!”王兆澄从衣兜里掏出了两张照片,照片都很新,从照片中清楚的看到两个身穿日本军服的青年男子,一人手里提着一个人头。他们手抓着的正是清朝男人都留着的编制。他们的身后是几个横七竖八的尸体,在后面是倒塌的房屋,看样式就是日本人房屋。房屋傍边还蹲着一些日本妇女。

那个时候没有技术,面对照片张元节和两个日本人哑口无言。

王兆澄收起照片冲着张元节吐了一口吐沫“狗汉奸!”然后转身离开。

张元节气的脸色发青,可是照片他也看了,这确实是真的照片。他只能再三表示自己毫不知情,一定会彻查此事。

欢迎会顿时变成了声讨会,张元节灰溜溜的带着日本人离开。

他们虽然躲了起来,可是事情却迅速的上了报纸传遍了中国,甚至外国媒体也有报道。看了报道之后,舆论大受刺激,所有的中国人都不敢相信这居然是真的。

抗震援日的热潮一下子变成了抗议日本屠杀华工的活动,全国大规模的抗议游行开始了,民众指责日本“仁义道德沦亡殆尽,吾本恤怜之义,集资以济其急,而其浪人反加横杀,以德报怨,莫甚于斯,吾人一息尚存,当速提抗议,惩办恶凶,赔偿损失。”

段祺瑞也出面声称自己绝不知晓此事,并且向日本人抗议要求彻查此事,他令专使王正廷、刘彦、沈其昌等人赶赴日本进行调查。所有准备援助日本的物资全部停运,要日本给个说法。

这个时候有家报纸想起了嘲笑了半个多月的张安乐说的话,以《无人性,还是通人性》为题写了文章。

“我们万万不曾想到,仅仅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当初张司令的话就变成了现实。我们心存道义,仁德给日本震灾捐款,日本人居然在屠杀我们的同胞。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得不说我们成了杀害同胞的帮凶。”

就在这个时候张安乐派一个代表赶到上海,给在日本震中死亡的华工每人200大洋的抚恤金。给劫后重生的华工每人100大洋的慰问金,仅此花费超过了20余万大洋。张安乐特别交代必须把钱交到每一个华工家属或者本人的手中,他在江浙一带的声誉一时无两,以后也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随着劳工回国舆论的风头直转,关于张安乐一切所有的诋毁、谩骂不攻自破;以前所有嘲笑、讽刺、诋毁、谩骂他的人此时都成了小丑。很多在报纸上转而赞扬张安乐,并且有些人自我分析,自己的错误就是错把日本人当成人,其实他们都是禽兽,甚至是禽兽都不如。也有的人说这是政府的行为,日本的百姓大多数都是好的。

第四十六章善后会议召开

更新时间:2012…8…240:02:49本章字数:2967

11月24日孙中山到达天津,来欢迎他的人旗帜鲜明的分成了两伙,一伙是他的拥护者、崇拜者。另一伙则是高举着打到卖国贼、日本走狗旗号的人;孙中山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成了日本走狗。

最近有个流言传的有鼻子有眼睛的,说孙中山去日本是为了让日本人支持他当大总统,为了当大总统他不惜将东北三省割让给日本。这个流言其实一直都有,自从关东大地震之后孙中山的积极募捐,号召全国国民捐款之后让很多人对他产生了怀疑。你口口声声说北上议事,又号召召开国民会议,可是你自己却跑到了日本去,难道日本也有国民不成?

望着在另一边示威抗议的队伍,孙中山想过去和那些人说几乎话解释一下,被负责保护他的军官劝阻了。原本孙中山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给欢迎的人做演讲,这次他头一次遇到抗议他的人,连演讲也被军官取消了。理由是为了孙先生的安全着想,孙中山只得乘坐汽车直接去了天津城。这让很多来欢迎他想听他演讲的人感到有些失望。

这个时候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善后会议12月1日就要举行。各地的国民会议因为时间紧迫虽然也都有召开,但是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即使是这样孙中山还是决定不参加张作霖和段祺瑞组织的善后会议。

孙中山11月28日抵达北京在国民党宣传部的组织下,超过两万名的群众欢迎孙中山的到来。张作霖和段祺瑞更是亲自迎接,给足了孙中山的面子。

在欢迎会上段祺瑞再次邀请孙中山参加善后会议,孙中山提出了两点要求,如果段祺瑞能够答应,他就参加善后会议。

第一点要求是:善后会议的规模必须扩大,参加善后会议的人不能只是各地政要,还要包括人民团体代表,现代实业团体、商会、教育会、大学、各省学生联合会、工会、农会等社会团体。

第二点要求:善后大会讨论的事项,虽然可以涉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等领域,但是最后决定的权利,必须要在国民议会的手中,否则善后会议不仅不能善后还会留下祸根。

听到孙中山的这两个条件段祺瑞等人自然不会满意,谁都知道孙大炮和国民党最善于搞鼓动宣传,要是按孙中山的提议,整个国民会议就是被国民党操作的会议了。段祺瑞他们没有同意孙中山的条件,最后欢迎会弄的不欢而散。

12月1日,善后会议按时召开,被通知参加善后会议的议员有各省政要、各派系军事将领、以及社会各界名流,一共124人。当天到会的有94人,达到了法定的人数(超过四分之三),所以本次会议是合法的会议。

会议一开始就推选了段祺瑞担任议长,首先会议明确召开会议的目的是,在初步完成了讨伐直系的目标之后,中国以后要如何发展的问题,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吴佩孚余部的问题。虽然已经被赶出了北京和直隶,但是吴佩孚依旧占据着两湖、安徽、江浙和福建地区。

张作霖提出的意见就是赶尽杀绝,不要给吴佩孚任何机会,直接灭掉直系军阀。

段祺瑞则认为将曹锟和吴佩孚赶下台来,目的就算达到了,没必要把事情做的这么绝,要和平解决争端,不要让老百姓再受战乱之苦。

其他的代表也不希望张作霖要打到两湖、江浙地区,如果那样的话,张作霖的势力会空间强大,他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自己。他们纷纷表示百姓已经饱受战乱,应该和平解决争端。

就这个问题,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辩、讨论,一直吵到了晚上还没有一个结果。

当天晚上各派系相互联络,互相交换意见,张作霖和段祺瑞坐到了一起讨论吴佩孚的问题。

段祺瑞的目的很简单,他要拿回江苏和浙江,但是他现在手里一点兵权都没有,他的一切可以说都是张作霖给的。张作霖曾经对自己的手下说过,现在俺老张就是捧人的,我捧段祺瑞,段祺瑞就能上去,我捧孙文,孙文也能上去。

张作霖知道现在的吴佩孚就是一个纸老虎,要不是有冯玉祥的十几万部队在直隶、河南一带盘桓,他早就南下拿下了江浙和两湖。不过经过今天的会议他也发现大家都不希望他南下,他不想成为第二个直系,可是让他就这么让出江浙和两湖他也不甘心。他的手下比如李景林和张宗昌以及郭松龄都已经手握重兵,目前没地方安置,他原本打算拿下江浙把他们安排过去。

没有了江浙两湖部队怎么安置,于是他提出要段祺瑞让出山东来换江苏和安徽。他的理由很充分,张宗昌就是山东人,而山东督军郑士琦则是安徽省人。本着鲁人治鲁、皖人治皖的原则,由张宗昌出任山东督军,安徽督军则让给郑士琦。

段祺瑞就是安徽人,自然希望安徽回到自己的手里,郑士琦原本是他的手下。直皖战争之后,皖系失败,段祺瑞下野,郑士琦归顺了直系指挥。

1923年10月,曹锟就任总统后,重用郑士琦,委任为督理山东军务善后事宜,并授于济威将军,加陆军上将衔。

这次的第二次直奉战争,曹锟被囚禁,吴佩孚兵败,郑士琦不忍山东再受战乱,同时也为了保存实力,主动到了天津重归段祺瑞帐下。段祺瑞虽然对他有些芥蒂,但是这是他唯一可以依仗的力量,便同意了郑士琦的回归。

虽然段祺瑞对于张作霖的建议心动不已,但是他却不能做主这件事情必须和郑士琦商量,送走了张作霖之后段祺瑞让人召来了郑士琦。

“蕴卿你我离开家乡数十年为国事奔波,如果确实有家不能回,现在有一个机会可惜夺回安徽你以为如何?”段祺瑞叫来了郑士琦问道。

“如果能够夺回安徽,我愿为总理效犬马之劳,只是不知道总理说的机会是?”郑士琦说的不完全是套话,作为安徽人谁不想将安徽掌握在自己的人的手里。

“刚才张作霖来和我说要用江苏和安徽换山东,你觉得如何。”段祺瑞盯着郑士琦问道。

第四十七章大区制

更新时间:2012…8…240:02:49本章字数:2984

郑士琦听到这个建议愣了一下,他没想到张作霖打的是这个主意,自己虽然是山东督军可是兵力只有2万多人,自己是不能拿下安徽的,他想了一下问道。

“张作霖所说的换,是他拿下安徽之后和我们交换,还是承诺不插手安徽的事宜让我们自己去打。”

“他打下来让给我们,你和张宗昌互换,他是山东人、你是安徽人,安徽交给你我也放心。”段祺瑞一听就知道郑士琦什么意思,他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张作霖同意让张宗昌打下安徽然后回山东当督军。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愿意为总理守护安徽。”郑士琦也想回故乡,山东虽然比安徽强一些,但是山东太复杂,而且他们非常排斥自己这个外省的督军。

同样的话张作霖也在和张宗昌说,不同的是张作霖问张宗昌愿不愿意拿下安徽之后和郑士琦换山东。张宗昌自然也是十分愿意,他一直都想回山东,毕竟是衣锦还乡,再者在自己的家乡自己也有底气,不像是在东北老实感觉不踏实。

于是第二天张作霖提出这次直奉战争完全是由直系挑起,江苏督军齐燮元首先发难,大举向浙江进攻,燃起江浙战争之火,实为首恶。因此他建议罢免齐燮元江苏督军职务,同时商定任命前浙江督军卢永祥为江苏宣抚使,到南京就职,接替齐燮元。另外安徽本来就是段祺瑞的地盘,吴佩孚也应该把安徽让出来,由郑士琦担任督军,山东督军由山东人张宗昌接任。

其他的代表知道这是二人已经商量好的记过,山东、安徽、江苏督军本来就和他们没有关系,爱谁是谁,只要张作霖不把手伸到自己的额地盘就行。张作霖的建议他们都同意,相对于张作霖他们更愿意实力偏弱的段祺瑞占据江苏和安徽。

这个问题刚说完,冯玉祥占了起来“北京政变之后,张安乐继续出兵占领陕西、甘肃和青海三省,这三省的地盘张安乐应该让出来。”

作为张安乐全权代表的杨度当然不同意“陕西、甘肃皆是直系旧部的地盘,北京虽然政变成功,但是吴佩孚并没有投降,陕西、甘肃也没有宣布拥护张作霖大总统和段祺瑞总理。我西北军为何不能攻打他们?!要是按照冯司令的说法,你上个月占领的河南省是不是也该让出来?”

“荒谬?河南本来就是我的地盘,我再夺回有何不对?”冯玉祥驳斥道。

“本来就是你的地盘?我没记错的话河南一直是吴佩孚的地盘吧,而且你攻打河南是在北京政变之前还是之后?直系的省份我们西北军攻占了,自然就是我们西北军的地盘,西北六省西北军一个都不会让!冯司令一再对我西北军故意刁难是何用意?欺我西北军无人否?!”

西北军刚整编完,现在有15万大军,再加上张宗昌10万部队,就算不和张作霖联盟就能端掉冯玉祥的国民军。有20多万大军做后盾,杨度说话的底气自然很足。

冯玉祥听杨度这么说哑口无言,杨度得意的看了看他之后继续说道“议长,各位议员,张司令昨天连夜给我发来电报提出了一个方案,我代张司令说来大家听听说否可行。张司令认为全国各地军阀连年混战的主要原因是,军阀数量过多,势力过于分散。各省督军各自为政,甚至一道之地有多股势力占领。中央的实力羸弱政令无法到达,张司令的方案就是在省和中央之间设立一个行政单位,这个单位称之为大区具体就是:将全国划分为,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六个大区。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奉天、热河四个省。西北包括: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蒙古、绥远六个省,华北包括:山西、直隶、察哈尔、山东四个省。华东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五个省。华南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五个省。西南包括:四川、西康、西藏、云南以及贵州五个省。每个大区相对独立又服从于中央,每个大区成立区政府,各区实行选举,原则上实力最强者为各区主席,各区内纠纷有区会议协商解决有不服从者,区主席与众人共讨之。”

杨度此言一出很多人愣住了,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可行性。现在东北已经是张作霖的地盘、西北已经被张安乐占领,两广和江西在南方的广东国民政府手里,华东地区都在吴佩孚手里,西南目前比较混乱但是唐继尧要威望有威望要实力有实力。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会为了些许小事兵戎相见,而是全部交予区会议协商。各区的局势很容易稳定,不易发生战乱。待各区全部稳定之后,逐步将权利上交中央,完成统一。”杨度说完之后坐了下去。

张作霖和段祺瑞互相看了一眼,这个想法也许是可行的。各个大区都有震得住人,这样一来轻易的不会有人动武。

“这个想法和提案确实很好,不过这个问题我们要回去考虑考虑。”张作霖首先表态道。

“大总统说的对,这个想法很独特,我们需要认真考虑这个方案。好了到中午了,咱们会议就先开到这里,大家回去都想一下这个问题,下午两点继续讨论,好了散会。”作为议长的段祺瑞宣布散会。

散会之后所有的人都没有闲着,他们三三两两的步出会场,回去商讨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如果可行怎么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在北京筹划国民会议的孙中山听说了杨度提出的这个大区制也进行了思考,不过他不认为这样能促进统一。

“这样的结果就是全国由小军阀纷乱割据,变成张作霖、张安乐式的大军阀割据。最后的结果就是每四五个省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他们都拥有几十万的部队,就像是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北有袁绍、曹操,西北有董卓,南方有刘表、孙坚,西南有刘璋,小军阀变成大军阀依旧是割据,谈何统一。”

“不过就目前来看这算是一个比较好的主意,毕竟想让这些手里有枪的人让出地盘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现在也没有哪股势力有实力完成统一,相对的和平还是非常可贵的。”孙中山经过这么多年已经知道想和平统一是不可能的,必须付诸于武力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当天下午孙中山和国民党受邀请的几位议员参加善后会议,善后会议参加会议人数由堪堪合法的94人,变成了105人。

第四十八章形式上的统一

更新时间:2012…8…240:02:50本章字数:2967

众所周知,大区制是建国初期实行的一种制度。大区在省之上,中央之下,各大区拥有相对独立的财政权、人事权,类似一个本自治的政府。后来因为各大区权利过大,中央就撤销了大区这个编制。

现在则不一样了完全不用担心大区权利过大会造成割据的问题,因为现在就是割据的局面。

孙中山参加善后会议的目的自然也是想要分一杯羹,为自己争取利益,拿下华南区的主导权。

下午的会议上众议员经过讨论同意了大区的划分,但是究竟该怎么分,哪个省属于哪个大区,又开始了争吵。吵来吵去才发现张安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