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节度天下-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如马军一样,水军需要的不仅仅是战舰,还需要成熟的船长、水手,还有安全的航道,清晰的海图等等。

为此韩梦殷刚刚成立卢龙水军,就开始建议李存焕派人与平卢节度使王敬武交好。皆因当时北方最大的造船基地就是登州(现蓬莱)。

李存焕对持也深表认同,派长孙承良出使平卢。与王敬武示好的同时,前往登州学习造船技术。不过对于造船技术李存焕认为不会有多大的收获,主要是因为平卢和卢龙关系属于泛泛之交。再加上平卢和卢龙如此靠近,王敬武也怕对方是披着羊皮的狼,名为示好实为偷学造船技术,制作战舰入侵平卢。

不过乾宁二年明显是注定不会安宁的年份,南方那头董昌造反称帝。进入了六月,关中这头也开始不安宁了。

在凤翔的李茂贞这时可谓是气愤之极,他对手下大将符道昭说道:“当真气煞我也!那皇帝小儿要不是我能够摆平杨复恭,那个皇帝小儿还能够安坐长安吗!现在毛都长齐了,现在居然任命王珂那黄毛小子为河中节度使,莫非当我凤翔军是软柿子不成!”

他手下大将符道昭乃是当时有名的骁将,他原本是秦宗权手下的骑将,秦宗权败亡后他流落到凤翔,为李茂贞所收。李茂贞对于符道昭可谓是恩宠之极,不但收之为养子,就连别人进谗符道昭造反,李茂贞也不信,还亲自单独一人在符道昭家中居住了一晚。所以符道昭现在对于李茂贞可谓是忠心耿耿。

听到李茂贞的话,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符道昭开口说道:“王珂后面有李克用支持,李克用虽然被李存焕在河北败了一仗,损失了两万多人马,但他到底是实力雄厚。以凤翔一家的实力恐怕难以对抗。我们不如联合?宁节度使王行瑜和潼关防御使进军长安,迫使皇帝改封王珙为节度使。”

李茂贞眉头一皱,迟疑着开口问道:“王行瑜倒好说,韩建他肯吗?”

PS:xrencn读者的书评我看了,的确有几分道理。不过说到这里,木木也唯有这样说了,无论当时能否出现武士刀这种武器,但这里是小说,小说三分假。各位就不要太过计较了。

第115章关中乱【1】

第115章关中乱【1】

符道昭闻言,笑着解释道:“这个皇帝小儿当真是年轻气盛,大唐现在都变成了春秋时候的东周了,却还在试图复兴大唐。你看前几年打李克用,却被李克用大败。现在又在试图恢复关中的势力。那么你说首当其冲是那个人?”

李茂贞闻言,眼睛一亮,开口说道:“没有错!现在如果那皇帝小儿想复兴唐皇室,那么就得掌控潼关。掌控了潼关不但可以掌控关中通往中原的道路,更加重要的是可以增加税收,要知道那韩建能够重建被黄巢摧毁的华州,都是靠潼关收取过关税,还有从哪些进贡朝廷的供奉那里抽一部分,否则他韩建那里有本钱重建华州啊!”

符道昭笑着接口说道:“所以我说,韩建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那皇帝小儿夺取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基业。”

李茂贞用力一点头说道:“还是昭儿聪明!如此就按昭儿的话来到办!”

乾宁二年,六月,李茂贞联合王行瑜、韩建,合三镇之兵马进军长安。

清君侧,这个名号,仿佛成为了所有以下犯上的军阀首要名义。从汉景帝削藩,七个藩王以‘清君侧’为名,再到最近最著名的颠覆大唐根基的安禄山,都是以清君侧为名叛乱的。

而李茂贞和王行瑜、韩建三人也是如此,韩建自东面发兵,王行瑜自北面发兵,李茂贞自西面发兵。三家出兵人数不多,不过却都是精锐士兵,都是身边的牙兵。

当消息传到长安,长安当即大乱,唐昭宗也怕了。他连忙派人找来重臣韦昭度和李?、崔胤、崔昭纬等来商议。

等韦昭度和李?等人来到,不用唐昭宗发问,他们也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不用唐昭宗发问,相国韦昭度已经开口。“陛下,现在国家蒙受灾难,唯有召天下诸侯入关清剿叛逆!”

同样是相国的崔胤却连忙摆摆手开口说道:“不可!”

“爱卿有何见解?”现在唐昭宗已经慌了心神,也顾不上天家应有的威严了,一脸哀求的看着崔胤。

崔胤开口说道:“陛下,现在长安城中有多少兵马?不过是两万刚刚入伍半年的神策军罢了!这如何抵挡三镇之兵,等到天下诸侯的支援?以我所见,三家节度使不过是图谋些金银财宝罢了。陛下可以慢慢安抚三家,徐徐图之,等待神策军训练完毕,便是陛下中兴之时!”

崔胤的话充满煽动性,唐昭宗听的也忍不住满脸激动。

不过另外一个相国韦昭度却不是这么看,他冷哼一声,用充满讥讽的口气开口说道:“崔相国说的倒轻松,如何安抚三家节度使啊?莫非以尚书令之官位?”

尚书令乃是唐太宗登基前担任的官职,正因为如此,从唐太宗时代开始就没有人敢担任尚书令这个职位了。为此在尚书令下加设左右仆射之职,代替尚书令行使尚书令的权力。所以担任尚书令,这里也有一个暗示对方想当皇帝的意思。

而韦昭度之所以这么说,并非一时气愤无意识的说出来,皆因在不久前王行瑜派人求尚书令一职,唐昭宗就召集众相国商议。当时韦昭度就进言:“当初太宗由此即位,后来的再也没有臣子再次担任这个职务。当初郭(子仪)令公立下平定安史之乱如此大的功劳,朝廷授予郭令公尚书令之职。郭令公都坚定的不接受,何况他王行瑜呢?”

宰相李?也力挺韦昭度,于是唐昭宗改封王行瑜为尚父。

听到这话唐昭宗本来激动的脸色立刻变的慌慌张张了,唐昭宗是一个有作为的少年。他既不信佛也不信道,同时也不贪图女色,贪图享乐。他最大的愿望的是中兴大唐,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大唐在他手中终结。所以一听韦昭度这充满暗示的话,他心中立刻变的非常惊恐和矛盾。

“陛下!不可!”宰相崔昭纬连忙走前一步,双膝下跪,以头触地,脸带惊恐的说道。“陛下,如何可以和李茂贞、王行瑜等狼虎对敌,最后恐怕会酿成汉末曹操的境况!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耐一下,先安抚了三镇,再徐徐图之方为上策!”

崔胤也开口说道:“陛下!俗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那怕没柴烧!陛下三思啊!”

“陛下,不可妥协啊!王行瑜等图的乃尚书令之位啊!陛下三思!”韦昭度和李?二人也双膝下跪,以头触地,声音中充满诚恳和哀求。

“让我好好想想!”唐昭宗满脸矛盾痛苦的双手按着头的两侧,节奏有些凌乱的按摩太阳穴。

韦昭度和崔昭纬等人没有办法了,这帮子重臣唯有告退。

等所有人都告退了,唐昭宗长呼一口气,对着身边侍候自己的张泰喃喃道:“小张子,你说我该怎么办?”

张泰虽然被唐昭宗称呼小张子,不过他一点也不小,他已经五十有三,从唐懿宗时代已经入宫了,算上唐昭宗这一代,张泰已经是侍奉大唐三代天子。不过他并不像其他宦官那么骄横,而且对大唐忠心耿耿,所以他也是唐昭宗在宫中少数可以信任的宦官之一。

张泰低着头,开口说道:“奴才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替陛下做事,政事方面奴才不敢议。”

唐昭宗有些无奈的说道:“小张子,!我信任你!”

张泰沉吟片刻,开口说道:“陛下,刚才韦(昭度)相国所言太过书生意气了。”

唐昭宗眉头皱了皱,开口说道:“那按你说,朕应该听从崔爱卿他们的建议了?”

“非也!”张泰摇摇头开口说道,“崔胤暗通宣武朱温,崔昭纬暗通?州王行瑜,这些陛下也不是不知道。”

“但二人到底是国家重臣!”唐昭宗对于二人还是比较信任的。

张泰闻言,心中不由暗暗叹息一声,但他知道唐昭宗对于宦官还是非常警惕的,不好劝说,唯有回到正题说道:“”

第116章关中乱【2】

第116章关中乱【2】

张泰闻言,心中不由暗暗叹息一声,但他知道唐昭宗对于宦官还是非常警惕的,不好劝说,唯有回到正题说道:“臣认为,应该集合各方意见之长。首先安抚李茂贞等三镇是必须的,否则哪怕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宣武节度使朱温一同全力出兵也没有用,皆因距离太远了!远水救不了近火。”

听到李克用、杨行密、朱温三人的名字,唐昭宗忍不住脸色露出一抹恼色。倒不是张泰这话有什么问题,而是上述这三人是当时天下公认是三大藩镇,河北李克用、中原朱温、江南杨行密。可以说当时三家已经形成了一种微妙的鼎足三分。

同样这三人也不是什么好出身,李克用和他父亲造反,被唐朝招降了,不过后来李克用也反叛了几次,可谓是老牌造**。朱温在乡下的时候已经是为恶一方的恶霸了,后来就跟了黄巢起义,又是被唐朝招降的。杨行密也是强盗出身,后来被招降了当小兵,后下克上。从强盗转职士兵,再转职叛军,再转职成为节度使。

所以可以说,这三个家伙都不是好人,没有一个人出身好一点的,说白一点都是恶棍。对于大唐的归属感自然就是嘴巴上说说,叫他们表忠心,行!有利益就有忠心。

放在那个皇帝眼里,也是一个让人苦恼的存在。

“陛下!陛下!”

“啊!?怎么了?”唐昭宗说完这话才反应过来,有些尴尬的看着张泰,皆因他刚才因为想李克用等三人走神了,完全没有听张泰后面在想什么,也一时忘记了自己在征询张泰的意见。

张泰脸上闪过一抹无奈,开口说道:“奴才刚才说,应该一方面安抚李茂贞、王行瑜和韩建三人。另外一方面则是派出亲信,联系数镇入关中剿灭三镇。”

唐昭宗有些尴尬的笑了笑,低下头仔细沉思了良久,有些苦恼的说道:“可惜不知道召那镇入关呢?”

张泰沉吟片刻,开口说道:“恐怕得找李克用了。”

唐昭宗迟疑了,老实说他还真对李克用不怎么对付的,甚至可以称得上忌惮和害怕。思量了一番,唐昭宗眼睛一亮,开口说道:“召李克用进关是不错,另外朕准备招卢龙节度使李存焕入关,如何?”

不等张泰表态,唐昭宗已经露出一抹兴奋的说道:“李存焕既然姓李,我可以将之纳入宗室表示亲近!”

“陛下,这纳入宗室恐怕不太好?”张泰弱弱的反对道。

唐昭宗有些不满的反问道:“如何不好?李存焕刚刚即位多次纳贡,表示他对大唐还是心存忠义的。”

张泰在心里不由嘀咕一声,如果那样董昌那家伙就是大唐天下第一大忠臣,不过他却是第一个造反的人,真是莫大的讽刺。当然这话也就是敢在心里面说说,如果让张泰明目张胆的说,恐怕给他一百个豹子胆,张泰也动不了一下嘴唇。

唐昭宗可没有理会张泰心想什么,他完全沉迷于发现一个忠臣,为自己想出一条妙计的兴奋当中。“李存焕即使纳入宗室也不怕李存焕干政,李存焕在卢龙,长安在关中,一个在东面,一个在西面,反而可以牵制李克用。并且让其他人知道,朝廷并非无人的!”

张泰心中苦笑了下,实际上唐昭宗这个手法不是独创的,当初汉献帝就是如此对待刘备。其实如果说到纳入宗室,李克用其实也是宗室的一员。唐代赐姓不同于以往名誉性质的,被赐姓者更是纳入宗室。不过面对利益的时候,明显唐昭宗这招认亲认戚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不过张泰不敢反对,反而露出兴奋的脸色附和唐昭宗。老实说唐昭宗对外能力虽然一般,不过他登基以来的确是有所作为,以往宦官把持朝政,帝皇更送的现象已经没有了。唐昭宗登基以来极力压抑宦官势力,提拔能臣,朝廷上皇帝不再是一个摆设。不过这一切在面对藩镇的时候,似乎都是那么的无力。

当即,下定了决心的唐昭宗派人召在长安的陈长风觐见。

陈长风听到皇帝的召见,并没有诚惶诚恐,实际上河北三镇(卢龙、成德、魏博)从安史之乱开始就独立,一直以来虽然名以上臣服大唐,不过却是俨然是一个国中国。所以面对皇帝,陈长风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平等对待的感觉。

虽然是平等对待的感觉,但一些礼仪上的事情还是要做足的。陈长风穿戴整齐,对唐昭宗三跪九叩后,唐昭宗立刻开始问候起李存焕的情况。

陈长风是什么人?稍微一琢磨,立刻明白唐昭宗的意思了。不过他知道现在李存焕最缺的就是一种名望。而皇室子孙无疑是最好的。要知道大唐现在虽然衰落了,但他的根基还在,他在民间还是有很高的威望。

也许有人感到不屑,说草根就没有用吗?需要潘泉附贵?当初刘邦还不是一个流氓出身,打败了正统大贵族项羽!虽然现在很多人仇富、仇贵,但不得不说,绝大部分人都是愿意听从出身高贵的人指挥。

而李存焕正是如此,他虽然成为了两镇一(都护)府之主,不过他唯一高贵一点的出身就是李匡寿的义子,是被记入李家族谱的,算是李匡寿半个儿子。不过不少卢龙的大家族对于李存焕流民出身的身份非常不屑。

这从当初李存焕招募韩延徽就可以看出,一方节度使招募,韩延徽居然拒绝,直到李存焕和他父亲韩梦殷达成某种协议后,这才愿意为李存焕效力。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所以唐昭宗和陈长风当真是‘情投意合’,一下子就谈妥了,唐昭宗派出心腹张泰的义子张承业和陈长风派出的人出发河东和卢龙。向李克用和李存焕下令勤王。

第117章关中乱【3】

第117章关中乱【3】

无论长安的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他们如何抗拒李茂贞等人也没有用,该来的还是要来,乾宁二年六月四日,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三镇汇聚长安城,

如果是以往的长安城,莫说三镇举兵,哪怕是天下举兵也能够抵挡一时半刻。不过可惜自从安史之乱再到黄巢起义,特别是刚刚过去没有多长时间的黄巢起义,已经将长安城严重破坏了。

三镇稍稍发起进攻,就立刻攻下外城,唐昭宗没有办法,唯有移驾安福门。不过三家大帅却没有准备就这样算了,带兵到安福门外责问。

“诸位意欲何为!竟然冒犯天子!”韦昭度站在安福门的门楼上,高呼责问。

下面的牙兵一瞬间都不由愣住了,他们到底是平民百姓出身,对于皇权还是怀有一种本能的畏惧之心。

李茂贞、王行瑜、韩建三人对望了一眼,韩建伸手对李茂贞做了个请的手势。

王行瑜则是一脸茫然的耸耸肩,转过头来看向身边的房屋,仿佛在欣赏长安城的景色。

李茂贞没有办法了,谁叫他是扛大旗的,谁叫他最先发起的。李茂贞越众而出,用藐视的目光看着韦昭度。高呼道:“韦老头,你还好意思问我们意欲何为?我等忠义之士乃闻天子身边有奸臣在侧,蒙蔽天子耳目,将奸诈小人称之为忠义之士,忠义之士污蔑为奸诈小人。导致朝廷动荡,我等身为大唐臣子,当实行兵谏!”

听李茂贞说的如此大义凛然,韦昭度当真是气的几乎要吐血三升。怒斥道:“尔等名为忠义之士,实为祸国之臣。名为唐臣,实为唐贼,如同汉之曹操!”

李茂贞是贫民出身,并没有认识多少知识,他虽然不知道曹操是什么东东,但他却知道,能够配的上贼的人,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人。这就证明韦昭度那老头子肯定是在痛骂他,还用用那些文绉绉的东西摔他没有文化。

武夫出身的李茂贞自然更加愤怒了,他怒吼道:“什么贼啊!臣的!我等近日来就是为了诛灭尔等奸臣!全军冲锋!”

“尔等敢!天子在此,何人敢作乱!”韦昭度的态度也非常强硬。

李茂贞的牙兵也被韦昭度的气势吓住了,一瞬间刚刚冲锋出去的步伐立刻定住,仿佛他们前面出现了一面无形的墙。

但就在这个时候,李茂贞手下大将符道昭挺身而出了,他怒斥道:“将军待我等不薄,此时正是报答将军之时。若果尔等不动,那要尔等何用!”

符道昭的话,立刻让李茂贞手下的牙兵露出羞愧的神色。他们也不再迟疑了,人人发出怒吼,朝着安福门发起冲锋。

神策军是初生之犊不怕虎,面对敌人的冲锋,在指挥使的指挥下向敌人反冲锋。

“保护陛下!”

“大唐威武!”

伴随着一声声激昂的口号,数百名神策军和李茂贞的牙兵对碰起来。

不过战争已经证明了,单靠激昂的口号和人数是不能够获得胜利的。面对敌人的冲锋,精锐的牙兵分工分明,那短武器的牙兵速度减慢,手持长矛的牙兵则冲锋在前,和凌乱不堪的神策军成了鲜明的对比。

下面的人可能就看的不清楚,不过站在城楼上的唐昭宗却看的明明白白。连忙一手捉住身边的陈长风的手臂,着急而惶恐的问道:“先生,以为现在该如何是好?”

陈长风脸色也非常难看,他虽然已经看出了神策军是草包,但认为好歹也有两万人。而李茂贞他们这些人的牙兵加起来不过万人。怎么样也可以抵挡一下。

但伴随着外城的攻破,不少神策军都立刻懵了,他们脱下军装变成百姓,匿藏起来。再到现在,陈长风已经明白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

“陛下游猎骊山!”陈长风脸色难看的建议着。

虽然叫游猎,但实际上这个时候是人都知道,不过是皇帝的逃难的一块遮羞布罢了。

“先生!真的不可违吗?”说到这里,唐昭宗不死心的看了在不远处站岗的身边,一咬牙,开口说道:“先生这里还有三百幽州铁骑,难道真的事不可为吗?”

唐昭宗这样说已经太过失礼了,一个皇帝居然说出这样的话,相当于是哀求臣子的臣子了。同时也在谋求对方的士兵。

陈长风感觉的只是有对大唐的悲哀,老实说,他认为唐昭宗是一个不错的皇帝,但现在大唐不是一个不错的国家。唐昭宗并无力成为支撑起大唐这家腐烂到骨子里的高楼大厦的栋梁。不过同样陈长风也知道现在自己也没有力量成为这唐昭宗的栋梁。

陈长风叹息一声,开口说道:“臣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保陛下平安游猎骊山!”

唐昭宗也发起狠来了,一咬牙,看着城楼外面怒喝道:“朕就不信!朕在这里,李茂贞三人敢,真的进攻安福门!”

陈长风有些黯然的看着英俊年轻的皇帝,虽然不得不说,但陈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