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在兰州稍作停留休整,即率领大军往鄯州而去,鄯州将作为此次战争的总后勤基地。

在大军前面的特战队六七天前就已经与前一批特战队员联系上,第二批特战队中的四十名队员由赵启东率领,也已经进入吐谷浑境内,他们的任务是与留在吐谷浑境内的先前那些特战队一起,截杀吐谷浑派出往我方的侦骑和斥候,尽最大可能不让对方探听到唐军的动向,并进一步侦探情报,在最短时间内探知吐谷浑人的最新动向。

在鄯州,李业诩见到了率队进入吐谷浑的郑仁泰和一部分特战队队员,分别快一年了,郑仁泰和队员们看上去都有了一种沧桑感,人也瘦了一截。

久别重逢,大伙儿都露出少有的激动,特别是郑仁泰得知郑燕已经产下一男孩,更是抑制不住的惊喜。

稍一会的寒暄过后,马上转入正题。

郑仁泰向李业诩汇报了他们所获取的吐谷浑境内的最新情报,情况已经有所变化。

吐谷浑人也已经知道唐军大举出征,其国人虽然恐惧异常,上层人物间战与和的争论也不断,但以天柱王为首的主战派还是占据了上风,他们自恃所处高寒地带,唐军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对环境和气候不会很适应,断然决定同唐军决一死战。

吐谷浑上层人物中,还有一位高昌王名叫慕容孝雋的,此人谋略出众,据是吐谷浑国内最富有才干的人,对汉文化也很有研究,也是主战派,估计吐谷浑针对唐军的战略,大部分都是由他制定。

吐谷浑人动员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利诱一些归附唐的党项、氐等羌族部落背叛唐,重新归附于吐谷浑门下。

还有一部分吐蕃人也加入到对抗唐的军队里面。

吐谷浑人集结的作战力量已经达到二十万,听闻唐军即将抵达鄯州,吐谷浑人快速收缩后撤,大部分布防在青海东北到东南方向一带,有十余万人,依据险要的山势,以重兵据守,若战局不利,也有可能随时远遁西逃。

河州到岷州方向地形更是险恶,也没有过于详细的情报获取,这些地方有大量的羌及其他族部落杂居,这些部落大多都在唐与吐谷浑之间摇摆着,很有可能被吐谷浑人利诱,成为唐军的巨大威胁。

郑仁泰交给李业诩详细标示着现今吐谷浑主要兵力驻防位置、兵力配置,及他们探明的一些主要道路、山隘关口、河流湖泊分布的地图,这让李业诩大喜过望,特战队所获取的情报详细程度大大出乎他的意外。

郑仁泰这次还带回来几十匹青海骢,这些都是体格健壮、口齿三四岁的战马,是郑仁泰他们从吐谷浑部族中偷取的。

李业诩带着郑仁泰和所有情报及青海骢战马来到李靖的帅帐。

李靖一边看着郑仁泰他们所绘的图,一边仔细听取的汇报。

听完,李靖问李业诩,“翼儿,情报你也清楚了,如果你是主帅,你会如何展开攻击?”

“祖父,所探情报显示,吐谷浑人大部都聚集在青海附近,依据地势抗拒我军,孙儿以为,趁敌方未知晓我军意图,我军宜分兵突进,快速攻击,从这两个方向包抄,力求速歼吐谷浑人的有生力量,不让其西逃,万一让其远遁,那我方的追击将是异常的艰难,”李业诩指着地图上青海湖附近,用手比划着说道,“孙儿觉得各兵力可以如此配置……”

李业诩详细地讲解着他所想的攻击计划,李靖不露声色的听着,心里却在感慨着,这小子怎么和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

“若吐谷浑人大部被歼,伏俟城被我方攻占,整个青海附近被我们扫荡清楚,吐谷浑人也是基本上完了,”李业诩没注意李靖的神色,继续说道,“只是千万不能让其远遁入大漠!”

“翼儿,你的想法很大胆,”李靖听完想了一下说道,“一会召集各部将领商议军情,把你的想法在众将面前说出来!”

“是,祖父,”李业诩应道,转尔又说,“孙儿还有一点要说,吐谷浑人都是骑兵,来去迅捷,情况随时变化,我们的情报没有那么快的速度传递回来,即使吐谷浑人的动向能及时掌握,但不一定能反馈到军中,如果我们不能在第一时间内把吐谷浑的情报传递到各军中,就不能完整有效地利用情报,吐谷浑人对这一带的地形很熟,随时可以转移逃跑,我们的军队不一定能追上他们,要聚歼吐谷浑人,我们的安排一定要周密!”

“这个老夫自是知道,”李靖猛然一喝:“来人,速传李道宗、候君集、薛万彻、段志玄及所部将领到我帐中议事…”

第三卷 兵锋 第十六章 战争布署

李靖的帅帐里,满满当当都是人。

这是抵达鄯州后,李靖第一次召集所部的主要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商议作战安排。

李靖坐在主帐上位,其余的部将分列两旁,有李道宗、候君集、段志玄、薛万彻兄弟、执失思力、契苾何力、李业诩、苏定芳、鄯州刺史李玄运等,及一些各部的部将。

在李靖示意下,李业诩上前,把一幅刚拼接好的吐谷浑地图挂在帅帐前面。

“啊!这么详细的地图,”待仔细看了这幅地图后,除了李靖,还有李业诩身边的苏定芳和郑仁泰外,在场地所有将领都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声,如此详细的情报是如何获取的?

李靖指着挂在帅帐上的军事地图,向部将介绍了一番所掌握的敌方军情,吐谷浑境内的基本地形,包括道路、山谷、河流、湖泊、草场,各部落所处的位置,牛马草场分布情况,几座城镇的方位,所居住的名王贵族等情况,“今日召集诸位,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据我们所探知的情报,慕容伏允已经收缩兵马,退至青海库山、曼头山一线,据险而守,最近处的库山、牛心堆距我部有四百余里的路程…”

却听李靖继续讲道,“吐谷浑在青海东南正对我方布置了近十万的作战兵力,其中库山一带,兵力约三万人;曼头山近,兵力近两万,依托曼头山和曼头城而守;牛心堆一线,有兵力三万余,扼守拉脊山;树墩城附近有兵力约两万,这几部依据险峻的山势而守,易守难攻,其中尤以库山为甚,所据守的,当为吐谷浑最精锐之兵力。及远处,大非川一线有兵力和族人约四万,伏俟城近,有兵力约三万人!”

正面十多万精兵,另外几处相加还有近十万作战力量,除了吐谷浑所部的鲜卑部,还有一些党项、羌等仆从部落,吐谷浑看来是全民动员了。

此次李靖所部不过八万人,加上段志玄和凉州的李大亮所部,也差不多才十一万人,还是以步兵为主,骑兵只占不到五成。

吐谷浑人打仗的特点,若打不赢你,撒腿就跑,让你很难追击。

情报也显示,吐谷浑人是做好随时逃跑的准备!

待通报完军情,李靖看着本部的这些将领说道,“本帅想先听听各位对此战的看法,如何打为好!”

这是李靖的风格,他在长年征战中,养成一种习惯,对任何重大军事决议,从不轻易表态。李靖深谙御将之道,作为一名统帅,如果早早把自己的观点说了,那么各部主将们可能就会碍于主帅的面子,不敢表述自己的观点,或者不敢讲出那些与李靖相左的看法。

对每次战役,李靖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决定,但他还是希望集思广益,多听听来自属下的意见。

“大帅,末将以为,我方当以精锐骑兵,出其不意,快速进击,穷追猛打,歼灭吐谷浑人的有生力量,”作为两位副帅之一,李道宗第一个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军此番西征,兵力之巨,实乃近年少见,以期一举消灭吐谷浑,万不可停止进军,自损士气!”

“大帅,末将有不同看法,”李道宗刚说完,侯君集站了出来,说道:“在此之前,末将也认为应当以精锐骑兵,长驱直入,速歼吐谷浑部兵马。但现在慕容伏允已做好防备,将军队后撤到库山至曼头山一带,凭借险要地势据守。他们对这一队的地形异常熟悉,我方虽然有如此详细的情报,但吐谷浑人也已经探知我军的动向,我方战机已失,在这种情况下,不宜深入作战…且我方没有攻城的器械,所以末将以为,应作长远打算!”

“大帅,末将同意候将军的看法,”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紧接着站了出来,“末将以为,速迁吐谷浑人的想法固然是好,然吐谷浑在在此处经营多年,对环境非常熟悉,如今又据险死守,攻击难度异常之大。近段时间以来,末将也曾与吐谷浑人交手过几手,一接触,若不敌我,吐谷浑人即快速撤离,我方难以追歼,也怕中其埋伏,我方远道而来,不知敌情,不熟环境,当不可贸然深入如此荒凉之地,以备不测,所以宜稳扎稳打!”

接着薛万彻和薛万均兄弟也站了出来,支持候君集和段志玄所说的,稳步推进,稳扎稳打,鄯州刺史李玄运也持相同观点。

诸将心中都有相似的想法,如今吐谷浑人占据险要地方而守,攻击必定是打硬仗,那伤亡肯定会很大,若我方大量人员伤亡,敌人却趁机远逃,那太得不偿失了!

“哦,还有人有不同意见吗?”李靖听了几人的发言后,脸上表情并没多少变化,也没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问余下的诸将。

“大帅,末将支持李道宗将军的建议,我方应以骑兵快速突进,寻机与敌正面交手,歼其有生力量,速战速决。此定会在吐谷浑人的意料之外,也正是大帅的用兵之道。若屯兵不前,定会损我士气,我契苾部愿作为进攻的前锋,”说话是刚刚归唐不久的左领军将军契苾何力。

这契苾何力虽然长的粗大威猛,但才不过十五六岁,一口汉话讲的倒非常流利,举止间也颇似汉人。

执思失力也表达了和契苾何力相似的观点,认为该主动出击,与吐谷浑人决战,也愿打头阵。这两员胡将归附后,得到李世民的重用,都授以左领军将军职,然却未有军功,都想借此大战机会,立下战功,证明自己的能力,得到李世民和朝中官员的认可。

李道宗再次站出来,说道:“大帅,战机转瞬即逝,必须尽快决断,快速出击,库山一线吐谷浑人离我离最近,请大帅允许末将率部先行,攻击库山一线之敌军。”

接着又有一些各部部将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更多的都倾向于全军逐步推进,稳扎稳打。

“唔,还有吗?”李靖听了还是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神色,环顾四周而言道。

其他将领有些不约而同地看向李业诩。

这个主帅的孙子,出征大军的前锋,怎么就不发表意见呢?

李靖也望向李业诩,微一颌首。

“大帅,末将以为,如今我方已经掌握敌人详细情报,宜举大军快速出击,歼灭吐谷浑人的有生力量,并从几个方向包抄,即使其逃跑,我军也能阻击,不让其远遁入漠及河源一带,”李业诩接着把刚才在李靖面前说过的计划再详细地讲了一遍!

李业诩刚说完,众将面面相觑,满脸讶然,一些人已经在下面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嗡嗡”声不绝于耳,大手笔,绝对的、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大手笔,这小李和老李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胃口大得出奇,不战则已,一战就要把对手全吞到肚子里。

也有人觉得李业诩是说大话了,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方可是近二十万的作战力量啊!

“各位,”李靖压压手,示意轻声交头接耳的将领们静下来,“众将都已经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本帅都会作考虑的,还有一些情况你们也要知道的…”

李靖接着把手中所掌握的其他地方的情报都给在场的将领们通报。

在得知唐廷将对吐谷浑用兵后,吐谷浑伏允可汗及天柱王恩威并施,煽惑一些已经归附大唐的党项诸羌,重新叛唐归附于吐谷浑。

“据最新收到的战报,洮州羌叛乱,杀刺史孔长秀,附于吐谷浑,高甑生部对洮州羌发起进攻,经过数日的战斗后,击破了叛羌,这些部落的游离不定,给高甑生和李道彦部带来诸多不便,本帅已使人以重金利诱党项人,但愿李、高两将能领会其中的意思,率部到达预期目的地,”

接着李靖又和诸将热烈讨论了一番,

商议了近两个时辰,最后,李靖宣布作战计划,“本帅决定,快速出击,速歼吐谷浑人,各将听令…”

李业诩听着讶然,李靖布置的作战计划竟然和他刚才所说在基本相似!

按李靖的安排,各部分兵出击:北面,已经往青海北岸方向而去的凉州李大亮部,加快行程,从青海北面经浩门河谷插向湖西部,伏矣城西北以远,重点是阻断可能的吐谷浑人向西北逃窜的路线;段志玄所部,从鄯州南下,翻越拉脊山,经黄河河谷行至黄河源一线,阻断吐谷浑部往乌海、河源方向的退路;高甑生所部向盐池一带插进,李道彦从松州经赤水,与段志玄部汇合后,攻击大非川一线。

本部人马,从正面攻击吐谷浑人。

如此三个方向,对吐谷浑人形成合围之势!

粮草物资的运输,由鄯州刺史李玄运负责。

第一仗,由李道宗率一部及契苾何力部及李业诩所部特卫,共两万余精兵,快速突进,攻击库山之敌,力求出其不意,全歼库山之敌。

李靖亲自率余部,跟随突进,目标是攻击曼头山及牛心堆一带吐谷浑人。

众将看着李靖的手在地图上移动,和李业诩刚才所说的相似,只不过部署的更周密…这祖孙俩是早已经商议好的,还是想到一块儿了?

分兵突进,面对人数占优的吐谷浑人,会不会冒很大的风险?

众将心里又明白,若进展顺利,吐谷浑的几十万大军和族人,定是在劫难逃,而且,李靖指挥的战役,还未曾有过败绩!

李靖写完作战命令,令以六百里加急送往长安,也急送李大亮部、李道彦部、高甑生部,并令其严格按令行事,不得有误,否则军法从事。

待将领都领命出去,李靖留下李业诩和李道宗、契苾何力、苏定芳四人,进行库山战役的布署…

第三卷 兵锋 第十七章 库山之战(上)

李靖主帐内的亲卫,把特战队员所绘制的一张库山附近的地图挂了起来。

“四位,这是对吐谷浑的第一战,必须要打好,力求一战全歼库山之敌,以鼓士气,”李靖并没看地图,而是踱着步走到三人的前面,闪着精光的眼神分别在四人脸上停留片刻,“库山一带,地形复杂险要,吐谷浑人所居之处,仿若一座城池,正面强攻定会带来大量的伤亡,所以我们必须巧取。”

李靖的眼神冷峻、锐利,话语中有股不容置疑的味道。

“末将明白,”李业诩、李道宗和契苾何力和苏定芳都抱拳应道。

年少的契苾何力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面对李靖这位让草原部落闻风丧胆的大唐军神,心里不免有些紧张,话语中都有些颤抖。

“此战有功者,当有重赏,并报知皇上;若有贻误军机者,不论是谁,一律重责,”李靖的眼神再次掠过四人的脸,连李业诩这个对李靖异常熟悉的人也感觉到一丝寒气,腾腾的杀气!

“是,大帅,”四人再次抱拳应道。

当李靖的眼光再次在契苾何力脸上停留时,这个自小天不怕地不怕的突厥小伙不禁打了个寒战。李靖的眼神直透心底,仿佛能把人看穿,受这种气势的影响,契苾何力对这位主帅更多了些怯意。

李靖这才放缓了口气说道,“下面我们讨论一下此战如何安排!”说着转过身看着地图。

几个人站在地图周围研究讨论起来。

按李靖吩咐,李业诩让曾潜入过吐谷浑库山军营的特战队领队陈雷来详细地讲解营内的一些营帐分布,兵力配置等情况。

陈雷今日着一身和普通唐军将领一样的束甲,面对李靖、李道宗这两位对他们中下级军官来说天神的一般的战将,心里虽然有些紧张,却没在脸上表现出来。

陈雷详细的讲解了一遍他们所探知的库山大营的情况,言语简练,却十分清楚。

陈雷讲完,在李业诩满意的目光中,敬了礼走了出去。

“各位,你们有何想法,”李靖又是逐个看过四人的脸,只是这次眼神没有了那份凶悍之气了。

李道宗和契苾何力都盯着地图在思索着,没有说话。

“大帅,副帅,末将有一想法,”李业诩早已经了解这些情报,对库山的地形也了然于心,指着地图道,“你们看,这是吐谷浑的大营,附近有多处小型的营地拱卫着。大营背倚着山势,营前临多处陡峭的山崖,两侧这些小规模的营地上也有几千士兵护卫和警戒着,易守难攻,大营正前方山崖下虽然是较平缓的山坡地,但地形狭窄,无法展开大规模的兵力,对我方攻击非常的不利…”

“吐谷浑大营背依的山头,正是库山的最高处,虽然山顶较为平坦,但其背面,地势更高且陡峭,往青海方向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不过,我们已经侦探到有几条上山小道,从此处折进,可以绕行其后上山,”李业诩手指在地图上移动着说道,“因此末将以为,可以出奇兵,以我特卫一部从此小路上山,绕到吐谷浑大营后面山上,寻机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只是地图虽然画得比较详细,但不能给人一种立体的感觉。

有后世的沙盘模型多好,把山川河谷都非常直观地显示出来,想到这个,李业诩心里一亮。

“是不错的想法,”李靖听了点点头,沉思了一会说道,他虽然很是赞赏李业诩所说的,但他考虑的更多,“不过,你如此安排成功把握虽很大,但也太危险了,山势险要,能投入的兵力不多,万一吐谷浑人防卫严密,可能就要遭受重创。且我们不只是击溃敌人,目标是要把库山之敌全歼或歼其大部,要做缜密安排,吐谷浑所居守的是三万精兵,如今必定做好严密的防守准备,”除了这些,李靖还担心特卫的战力,毕竟特卫大部士兵还未曾真正上过战场,战斗力如何谁也不知道,若一不小心被吐谷浑人发现,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那可是追悔莫及了!

李靖看着李道宗和契苾何力问道,“你们两位有何计策?”

李道宗闻言说了自己的观点,还有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却是赞成李业诩的观点,愿领兵从山上偷袭吐谷浑人。

苏定芳了也赞成李业诩的想法,并补充说,以一部在侧后突袭后,正面军队再施以强攻,一举攻占敌大营,歼灭有生力量。

接着李业诩又补充了一些,说吐谷浑人大营设置地虽然比较宽阔,但三万人的营帐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