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帅是大唐熊津道行军大总管李翼,此番奉皇上令,率军出征百济!”李业诩不客气地说道,“百济王扶余义慈不听圣令,挑起战事,令百姓陷入战火中,本帅希望太子能劝服你的父王,向我大唐请降,并传令百济境内的诸城守军,不得与我大唐对抗!”

“在下谨尊大帅令,!”被李业诩的威严的目光所逼,扶余隆用颤抖的声音回道。

李业诩的目光扫过扶余隆身后的那些百济官员们,那些官员也都垂下了眼,不敢看李业诩及李业诩身边的诸将。

“诸将随我进内城!”李业诩命令道,同时也示意将扶余隆及这些百济高官,也一道押解到着进内城,往王宫去。

泗沘城挺大的内城,到处都是唐军将士在来回奔跑着,泗沘城的各大城门,在扶余隆的命令下,都已经打开来,攻城和在城外的唐军将士们,都蜂拥入城,控制城内的制高点,还有那些要害地方,并传令城内的百姓都呆在家中,不要到街道上来,以免误伤。

数量众多的百济军队俘虏及排着队,被唐军士兵押解出城,这些俘虏将在城外集合,并被集中看押,他们中的许多人,作为战俘的身份,还是要被押送到大唐内地去,只是战事还没结束,这些后续的工作要待百济境内平定了,才有机会来做。

街道上除了唐军将士,还有被押着的俘虏,看不到普通的百姓,街上的门房都紧闭着,这样的情况对唐军控制泗沘城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我大军除一部守在城外,其他近三万将士也入城来,泗沘城刚被占领,各方面都必须以强有力的军力控制起来,威压是第一步,再接下来要利用被俘的太子扶余隆及其他百济官员来,用他们的影响力来控制城中的百姓。

苏定芳还是指挥着军队控制城内各要处,同时清点战果,李业诩率护卫队飞速来到已经被我将军清理干净的百济王宫内,同时也令将扶余隆带进来。

李业诩站在离扶余隆前面几步远的地方,屏退左右,问道:“不知太子愿不愿意与我们合作!”

“只要大帅下令不要伤害城中的百姓,在下愿意听从大帅的吩咐!”扶余隆恭敬地回道。

李业诩战前曾经得到潜伏在百济境内的情报人员所提供的情报,说是太子扶余隆一直反对与大唐对抗,建议扶余义慈与大唐交好关系,恢复中断几年的朝贡,这也让李业诩有希望得到扶余隆配合的想法,在得到报告说守城的太子扶余隆率部投降的消息后,也立即带人进城,准备与扶余隆密谈。

开门见山的问话,扶余隆也表示愿意与我军合作,这位百济太子所表露的态度还是让李业诩颇为满意的。

“你父王扶余义慈所行有背大义,对皇上的圣令置若罔闻,并断朝贡多年,作为大唐蕃臣,其所行必当为我大唐及百济民众所唾弃,皇上已经对其万分失望,本帅希望你能明大义,使百济境内百姓免遭战火的涂炭!”李业诩放缓了语气说道。

听李业诩如此说,扶余隆有些苍白的脸上隐现一丝喜色:“多谢将军的仁爱之心,在下一定劝服我父王归降,号令境内诸城守将,向王师请降,并愿意陪父王到长安向皇上请罪,百济上下,愿世代作大唐的蕃臣…”

“太子果然是深明大义之人,本帅希望你,能协助我大军,管理好泗沘城,还有后续百济境内的事务,少生一些乱子!”李业诩微笑着说道,“本帅知道扶余义慈率军突围出城,只是本帅已经在北门外设下伏兵,想必这会,你父王也该在押送到这里来的路上…”

李业诩话刚说完,外面传来嘈杂声,接着护卫队长李成进来报告道:“大帅,百济王扶余义慈和其王扶余泰,扶余孝演被押到!”

李业诩听了不觉的露出满意的笑容,盯着脸色惨白的扶余隆看了一会,大喝一声道:“带他们进来!”

饱受打击的扶余义慈被几名百济军士装扮的身边护卫扶着进来,身后是低着头一脸灰败的扶余泰,再后面是扶余义慈最小的儿子扶余孝演,还有扶余隆的儿子扶余文思,及其他一些百济的高官,扶余义直,兴首等人。

这些人身后是虎视眈眈看着唐军将士,这些唐军将士是上官怀仁的部下,他们脸上虽然满是灰烟,但都是兴奋异常的表情,作为预备队的第六近卫师,能将百济王及其他一些重臣抓获,立下的战功不会比攻城的将士少的,这是他们得意的理由。

扶余义慈闭着眼睛,不愿意看任何人,对李业诩的问话也拒绝回答。

李业诩看着这副样子的扶余义慈,还有身边脸色惨白的扶余隆,也没再问这些人什么,只是喝令将扶余义慈等押下去,好生看管。

“大帅,就让在下去劝劝他们吧!”看着自扶余义慈等人唐军将士押走,扶余隆请求道。

“本帅会安排你们会面的,!”李业诩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看着扶余隆道,“你的世子及王妃们,本帅会让他们回你府,使人保护好!”

“多谢大帅!”扶余隆低着头说道,事已至此,除了与唐军好好合作外,没有其他的选择!

第四卷 军魂 第一百八十二章 高丽大军援辽东

在唐军攻占泗沘城的两天后,百济王扶余义慈下诏,放弃抵抗,举国向大唐请降,令百济境内各郡的官员及各城的守将,皆向唐军投降,不得再与唐军为敌,诸郡的大小事务,都由唐军裁定,同时将王位传于太子扶余隆,由扶余隆以百济新王名义主理国事。

同日,扶余隆以新任百济王的名义再次下诏,令诸郡官员尊唐军熊津道行军部令,诸城守军打开城门向唐军请降,并接受唐军的调遣。

扶余隆如此的配合,也让李业诩松了口气,对百济的征服,军事打击是一个方面,但与军事打击一样重要的是,百济国内上层人物的臣服与支持,有扶余隆这个在百济国内挺有声望的原太子,如今国王的支持,百济的事已经解决了大半。

只是百济境内各郡的官员及各城的守军,不一定会就甘心这样归降的,肯定还有许多城池的守军不愿意放下武器投降的,战争还将继续。

在朝廷诏命未送时,如何暂时治理泗沘城,这是李业诩非常在意的事,要让百济百姓臣服,听令于大唐,以后听从于大唐官员的命令,必须要消除他们的反抗意识,对我军有认同感,烧杀抢掠的事情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做的。李业诩也严令各军,不得抢掠财物,不得乱杀无辜百姓,尽快恢复泗沘城的秩序。

唐军在控制了泗沘城后,也马上在城内各处张贴了安民告示,告慰城中百姓,唐进城后,不会胡乱杀人,抢掠财物等行为,让泗沘城内的居民放心,在稍后几天会恢复各处的商店、酒楼等场所的营业,并严令城中百姓,不得袭扰大唐军队,不得哄抢、私斗、打劫,否则从严重处,格杀勿论。

百济投降和被俘的军队,全部开出城,按战俘的待遇看押,城内的治安及防务全交由唐军负责,李业诩以第二近卫师将军李吉、第八团中郎将刘仁愿暂为泗沘城守备,领第二近卫师四个团六千兵马守卫泗沘城,其他各近卫师将士在城外休整,随后准备开赴周留城方向,将周留城这个重要的重镇也拿下来。

百济军队,也将进行整编,一部将编入我军序列中,参加后面征伐高丽的战斗。

据扶余隆提供的情况,道萨城、加林城、省热城等几座城池,还驻有倭国军队共约两万人,这部倭国军队若得知泗沘城被我攻占,扶余义慈被俘,很有可能从海路逃回倭国去。

李业诩不想看到倭国军队从自己眼皮底下开溜,他要将这几万倭国歼灭在百济境内。

如今这个住处传递不畅地年代,泗沘城被攻破的消息不会很快传到这几城的守军那里,同样,倭国与百济水师联军在熊津江口被重创的消息,也不会很快传到在道萨、加林、省热等城倭守军耳中。

李业诩令各近卫师稍做休整后,尽快启程,争取在倭军未逃离前,将这几城包围,尽歼倭人和反抗的百济军队。

泗沘城被攻破,扶余义慈被俘,扶余隆归降,各地百济军队抵抗的程度定会大大地降低,李业诩决定分兵各个击破,与新罗军队一道,征服百济后,再挥师北上,与辽东道、平壤道行军部下诸军一道,合击平壤,将高丽也征服。

………………………………………………………

辽东道行军部攻拔盖牟城后,获二万余口,粮食十余万石,还有大量的武器械甲,在攻破新城、玄菟城后,也是缴获了数量不少的粮食,再加上盖牟城的,有近二十万石。

二十万石粮食,可以供我大军食用数月,暂时可免除粮食方面的担虑,如此充裕的粮食储备,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了,高丽人是做足了充分的防守准备。

因泉盖苏文弑君犯乱,除安市城外,其他诸城的守将都是新任命的,由泉盖苏文的亲信担任,只是这些将领新到任没多久,与各部属将相处的并不融洽,一些属将不愿意听从主将的号令,私下结怨甚重,将士不和,导致战力低下,在唐军攻城时不堪一击。盖牟城就是最好的例子,唐军炮击时,两名副将在军士的支持下,杀了主将,献城向唐军投降,这也使得盖牟城成为唐军炮击后最快速度开门投降的一座城池。

在取得盖牟城后,唐军也将立即挥师南进,往近三百里外的辽东城进发,准备攻取高丽设在辽东的这个最大城池。

李世绩已经接到通传,皇帝的御驾车队正往辽东方向而来,最迟五天左右即可抵达辽东城下。

接到皇帝行踪的报告后,李世绩也下令,命另一个方向的牛进达部快速往辽东城行进,准备集各路大军,攻取有三万余高丽军队把守的辽东城。

李世绩只留数千军士驻守盖牟城,与李道宗一道,亲率大军,往辽东城而去,所有的火炮及所剩不多的炮弹,也一道运往辽东城。

…………………………………

李世绩和李道宗各领着大军,从盖牟城出发后,经过两天的快速行进,行到离辽东城还有八十里的地方。

一天将近,夜色降临,大军扎营休整。

扎营后不多时,几名特殊装束的人员被带进李世绩的营帐。

“大帅,据我方探报,在离辽东城东方向约两百里地,有高丽步骑兵四万多人,正往辽东城快速而来!另,还有约十五万人的大军,正从平壤赶过来,将至乌骨城,!”这是配属给辽东道行军部的特战队员,在发现敌军的最新行踪后,赶回来向李世绩报告。

这名特战队员在汇报了情况,并交给李世绩他们所绘制的敌行进方向、方位的图示后,即出帐去。

李世绩拿着这副详细的图示,紧锁眉头对着已经摆起来的沙盘沉思起来。

诸军齐往辽东城行进,各地的情报陆续传来,牛进达部最先抵辽东城,击败了一部试图出城阻击的高丽军队后,一万多大军逼至辽东城下,摆出攻城的阵势,高丽人不敢再出城作战,龟缩在城内。接到这样的情报后,李世绩原本以为,辽东城也一定要如同其他几座城池一样,很快就被攻克。

如今再接到这意料外的高丽人情报,却使得形势发生了变化,我军大部再有一日可抵辽东城,而快速行进的敌军在我特战队员来回报时候,已经行进了不少距离,差不多在一两日后,也可抵辽东城。

四万多的敌援军,再加上辽东城内近三万的守军,七万多的高丽军队,作为攻城方的我军,因留驻新城、玄菟、盖牟等城一部,张俭部又在建安方向,皇帝亲领的两万人还未抵达,如今李世绩手上的兵力不过五万余人,而且大部都是经历了几场战事,连续奔波了多日的疲惫之师,形势对我军非常的不利。

若我军先行攻城,得到有援军来救援消息的高丽人一定会据城死守,敌援军抵达后,我军将临两面受敌的窘境,胜负难预料。更不要说敌军后面的十五万大军将抵,若不能快速攻下辽东,并歼灭这四万援军,那后续的十五万人抵达后,情况越加的不利。

李世绩已经得到李世民的传报,知道张亮所部并没按原先的安排,往平壤方向攻击,原先最担心的事发生了,想必高丽人也知道此情况,因此放心地派出大军,救援辽东一线,这让李世绩心里很是恼火。

只是事已经至此,敌援军已经过来,唯有将辽东城攻下,消灭敌援军才是上策,李世绩沉思了会,即喝令亲卫去传令,召集众将议事。

小半个时辰后,军中的高级将领都集聚到李世绩的帐内。

“诸位,据我们最新得到的情报,高丽人援军一部四万余人,将在明天晚上或者后面白天抵达辽东城,而乌骨城一带,还有高丽援军约十五万人,往辽东城而来,目前在乌骨城一带,也将在数日后抵达! 乌骨城原先守军也有两万,是否会出城一道救援辽东城,还不得而知,!”李世绩指着沙盘说道,“该如何应对高丽的援军,各位可以各抒己见!”

众将听了李世绩通报的军情,无不露出惊骇的神色,这恐怕是高丽倾所有的兵力来救援辽东了,高丽军队人数上数倍速于我军,而我方用于攻城的炮弹数量将用尽,这仗确实难打起来了。

“大帅,末将觉得,我军应该以一部往东面,迎击高丽援军,!”李道宗率先站出来说道,“我军将士善长与敌对战,若能以一部快速攻击敌援军,定可阻滞其行进速度,其他大部攻击辽东城,若辽东城攻下了,对敌士气是非常大的打击,不定能使高丽援军不战自溃!”

李道宗说完,行军总管姜行本站了出来说道:“大帅,末将觉得,高丽如此多数量的军队,不如我军挖筑深沟高垒坚守,等候张俭将军及与皇帝车驾同行的大部队到来,共击敌军!”

“大帅,末将也觉得,我们可以构筑工事,抗击敌援军,以待我后续大军及物资抵达,再与敌军对仗!”阿史那弥射也站出来说道。

接着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等将也表示,应该等待我援军抵达,军资运抵后才能发动对敌打击。

军中将领们都知道,我军火炮不可能随军运抵辽东城下,且火炮炮弹及特制的攻城手雷都将用尽,需要等待后续补充,骑步兵所用的手雷是无法用于攻城的,此时发动攻城行动,再分兵迎击高丽大军,实在是很冒险的事。

此次李世绩的大军中,归附的胡将数量不少,见他们这些习惯了快速马战的将领们都主张待我后续大军及物资抵达后,才可与高丽人决战,李世绩听了也犹豫起来!

第四卷 军魂 第一百八十三章 长孙无忌被冷落

帐内的所有将领几乎都有一个相似的想法,那就是张亮的愚蠢行为给我大军的攻击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而麻烦在诸将意见分歧的这一刻充分体现出来,若是张亮数万大军抵平壤,并展开攻击,高丽人还敢如此猖狂吗?

李道宗看诸将都建议构筑堡垒抗击高丽援军,正想站出来再说,这时契苾何力先一步站了出来,对李世绩说道:“大帅,末将认为应该与李副帅所说的,以一支轻骑往东南方向迎击高丽援军,高丽人也是远道而来,且不知盖牟、玄菟诸城已经落入我手,必定不加防备我从北面方向的攻击,我军若以一支偏师快速突击,定可以重创敌援军!”

契苾何力刚说完,李道宗又站出来说道:“高玉丽人仗着人马众多,定是有轻视我们之心,正如何力将军所言,他们远道赶来也一定很是疲惫,我军几战俱胜,士气正盛,高丽军队战力低下,特别是骑军,根本不是我军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近卫师将士的对手,若以我精锐的近卫师骑兵对其进行攻击,敌一定迅速溃败!”

李道宗看了看李世绩,再看看诸将,加重语气说道:“而且我们所领将士作为前锋,正应当清理道路以等待皇帝的车驾到来,怎么能把敌人留给皇帝亲领的大军呢?”

李道宗的最后一句话,如当头棒喝,让诸将都不敢再说什么。

作为臣子,理应为皇帝扫清障碍,消灭强敌,如何还能等待皇帝亲率的大军到达后,再发动攻击的道理呢?

李世绩也为李道宗的话所触动,稍沉思一会,即开口说道:“副帅此言甚在理,敌援军将至,皇帝的车驾也将至,我们应该击败敌军后,才可迎圣驾至此!我军应分兵作战,以一部截击来犯之敌,大部攻城,并争取尽快攻下!”

李世绩扫过诸将,再沉声说道:“谁愿领军阻击敌援军?”

“大帅,末将愿领军御敌!”李道宗先一步请命道。

“大帅,本将也愿意领军出击,消灭来援之敌!”契苾何力也马上站出来说道。

接着其他诸将也都表示愿意领命出击。

李世绩再逐个看着诸将几眼,才说道:“即以副帅领一军,阻击来援之高丽军队!”

“末将领命,!”李道宗挺身应命道。

李世绩扫过面前诸将的脸,再命令道:“以副帅所领本部,再加契苾何力将军领一部,共计五千人,迎击来援之敌,本帅会亲率人马作策应!其他各部,在我火炮抵达后,即展开对辽东城的攻击!”

“喏!”诸将都齐声应命!

……………………………………

辽河东岸,皇帝李世民的御驾车队驻地。

李世民的御驾,经过艰难行进后,用了三天时间,终于通过了两百里的辽泽,并在两天后,渡过了辽水。这几天的行进,都是非常的艰难,御驾车队及皇帝所亲领的数万将士,都非常疲乏了,李世民也令大军暂时休整。

“陛下,李大总管使人传来消息,高丽援军四万,将抵辽东城,后续还有十五万大军,已经抵达乌骨城,再过数日,也将抵辽东城!”尉迟恭将一份刚刚收到的通传交给了李世民。

“什么?”正吃着饭的李世民听了大吃一惊,一下子从座上站了起来,前面案上的碗碟都被撞翻了。

乍收到这样的情况通报,作战时遇突发*况一向不形于色的李世民也有些震惊了,震惊之后又是十分的愤怒。

李世民从尉迟恭手中接过那份通传的情报,看了几遍后狠狠地摔在了案上,怒喝道:“张亮胆小无能之辈,违反军令,以至高丽人敢倾举国之力来救辽东!”

看到皇帝如此暴怒,尉迟恭也被吓得不敢言语。

李世民从吃饭的案边走了出来,在离尉迟恭几步外站定,语气冰冷地说道:“此番朕正是用人失当,怎么会选这样一个人当主帅!呵呵,张亮此番遭遇敌军,竟然又退回卑沙城,气死朕了!”

李世民说着,竟然发笑起来,这更让尉迟恭胆战心惊,皇帝如此表现,张亮有难了。

李世民派出的传令使者在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