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大近卫师,赶往肃州时,除了军需物资,及部分充当军粮的牛羊等牲畜外,其他一切辎重及俘虏等拖累行进速度的东西,都交给侯君集所领的近三万将士负责。

“本帅所领的第五、第十四、第十五近卫师,马上起营,置于李大总管所属之下!”侯君集又开口说道。

“是,末将领命!”牛进达、薛孤儿、程名振三名近卫师的主官出列应命道。

“各近卫师将多余的物资交与侯大总管所部,在沙州取必须之物,将朝廷的命令下达到各队,做好起营的准备!”李业诩也命令自己所领的各师将军们,“诸将立即去做准备,准备两天后从沙州启程!”

“是!”各近卫师的将领们齐声应道。

………………………………

诸将领命去做准备。侯君集并未立即离去,而是留在李业诩的帅帐中,像似还有话要与李业诩说。

“贤侄,我想不到薛延陀会在此时犯边!”侯君集似很有感慨,“此战朝廷动用了二十几万大军,对付薛延陀部,想必取胜一定不在话下,可惜我错失了机会!”

“侯大总管?”听侯君集如此说,李业诩有些不解,侯君集的话里,似乎是他自己把这次领兵出征的机会错失了!

“贤侄,此次由你领着我大唐最精锐的十二个近卫师,出征漠北,攻击夷南的牙帐所在地,夷南一定是没能力抵挡的!”侯君集并未理会李业诩的疑惑,自顾说道,“李世绩领着大军,攻击大度设所部人马,想必大度设也没能力抵挡我军的攻击,此战我大军两边夹击,薛延陀经此战后,元气一定大伤,有可能如东、西突厥一般。终被灭国…”

“夷南自不量力,敢在这时候挑战大唐,这是他自取灭亡!”李业诩对自己能领着十二个近卫师作战有些沾沾自喜,心里有万丈的雄心。

贞观三年,祖父李靖北出灭东突厥的战役,数路人马也不过十万左右,自己这次手下也有差不多九万人,与当年李靖所统领的大军数量差不了多少,但战力上应该是更胜数筹,若自己所率的大军,不能将薛延陀击跨。甚至消灭掉,那也没脸面回去见李世民和自己的祖父了。

夷南敢招惹大唐,其弱智程度真的可以与麹文泰相比,麹文泰当时还依仗着看似强大的西突厥,薛延陀除了自身,还有什么?其统领的部族数量众多,许多都是阳奉阴违的,上下不齐心,如何能与战斗力出众的大唐军队对抗?

只是此战唯一不足的是,没有情报人员派往薛延陀部,大军出击后,所有的情报都要在行进中探听。

这些年,训练出来的情报人员都是派往西北、吐蕃,还有高丽一带,漠北一带因地域过于广大,还有环境比西北恶劣许多,一直没有情报人员派驻,也使得这次薛延陀攻击李思摩部,被有被事前侦知。

“贤侄,此战我军取胜是一定不在话下,若你率安北道的大军迅速平定薛延陀,并将夷南擒获或者击毙,那又将立下旷世的战功!”侯君集说这话时候,脸上有些羡慕的神情,但又马上被另外一种表情代替了,“你在平定斛薛叛乱,出征吐谷浑,击败吐蕃,还有平高昌,灭西突厥的这些战事中,立下的战功都是非常显赫的,若再反击薛延陀的战事中再立下大功,那放眼我大唐朝中所有的武将,军功没有人可以与你相比的,甚至你的祖父,及兵部尚书李世绩,任城王李道宗。还有我,也不能与你相比!”

侯君集停了一下,意味深长地看着李业诩。

李业诩听出了侯君集话中的一些意思,心内狂起波澜,知道侯君集还有话说,也没接口,只是静静地听着。

“如此大功,皇上对你的赏赐一定很丰厚,我上次也说过,这次回朝之时,说不定能进爵国公,!”侯君集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你这么年轻,除了归附的胡将,这个年纪封国公的极少,你祖父还是在花甲之年才进封国公的!而且你非常年轻,还有大把征战的机会,若再立下战功,再居以何职?那时皇上要赏无可赏了!”

“想必你祖父也定与你说过,功高震主,此是作为武将的大忌!”侯君集压低着声音说道:“你可明白你祖父每次出征归来,朝中总有人弹劾?还有上次我们征战吐蕃归来的情景?”

李业诩还是不语,心里已经很明白今日侯君集所说的意思。

“你执行军纪不错,但…”侯君集说到这里停下了话语,看着没有任何表情的李业诩的脸,似有些犹豫要不要再说。

“多谢侯伯父此番言语,翼一定牢记在心,不敢忘却!”李业诩脸上露出感激的神色,对侯君集作了一礼道。他也明白此次朝廷的命令中为何没有让侯君集出征。

“这些话我本不想说,但想着马上就要与你分手了,还是说出来为好!”侯君集脸上如释重负的样子,“想必你一定明白我的意思,希望你好自为之!也祝你旗开得胜,在北征薛延陀的战役中再立下战功!”

侯君集说着拍拍李业诩的肩膀,大步走出了李业诩的帅帐!

第四卷 军魂 第六十六章 胡无人,汉道昌

在沙州城外召集众将传达朝廷的命令后。各近卫师很快就交割好军用物资,只携带一些往肃州途中需要的东西,准备启程。

伊列道行军部下所有缴获的战利品连同清单都移交给侯君集,李业诩视若珍宝般的近百斤棉花种子,更是亲自交到侯君集的手上。

这次带回长安的人中,还有一些种植过棉花的原西域地住民,李业诩想班师回朝后,自己亲自带人试种棉花,以自己后世小时候在农村里种过棉花的经历,还有带回来这些种过棉花人的经验,让这些好不容易得来的棉花种子在长安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使的这种极有战略价值及惠民作用的物种,能在中原大地上广泛种植。

侯君集对李业诩把这些棉花种子当成宝贝有些不可理解,但看到李业诩如此郑重的样子,也只得叮嘱部下,将之列为最重要的保护对象,若出现差池,负责的军官和士兵杀无赦。

依侯君集的命令,牛进达的第五近卫师,薛孤儿的第十四近卫师。程名振的第十五近卫师即在当天下午即从原驻地过来,驻扎到李业诩附近。

各近卫师到底是经过系统的训练,无论是扎营还是起营,行动上都很迅速。

两天后,所有军务及物资都交割完毕,李业诩将带着手下的十二个近卫师将士们率先启程,赶往肃州,并在肃州休整,接收包括朝廷补充的粮草、手雷、箭弩、战马、帐篷、酒精、药物等军用物资。

待这些完毕后,大军即转向东北方向,出长城,沿张掖河进至居延海,在居延海近休整,再翻过峡口山。从峡口山往东再行进数百里,有一条著名的大道,那就是李靖率兵灭东突厥后,诸胡部落为方便来长安朝贡而修建的“参天可汗大道!”,沿着这条大道一带向北行进,即可是直捣薛延陀的牙帐所在地郁督军山近。

只是李业诩所领的大军不会同时沿着这一条大道直接先进和攻击的,诸近卫师的战时布署,肯定是从各个方向分头出击。

………………………………

沙州城东,侯君集带着所部的将领,还有沙州的官吏,为先一步行进的李业诩送行。

夏外袍也一道来送行,他和他所领的族人,也将跟随侯君集一道进京,面见李世民。

沙州即敦煌。高大的城池在附近雄伟的祁连山及浩渺的沙草地映衬下,显得那么突兀。

李业诩对着侯君集及送行的人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又对侯君集抱拳道:“侯大总管,末将先行一步,待灭了薛延陀,班师回朝后,再与大总管叨絮一番!”

“李大总管,本将在长安恭候你的好消息!他**班师回朝,本将一定出城迎接!”侯君集也还了礼,再抱拳回应道。

李业诩的眼光从侯君集脸上移过,看着所有送行人员的脸,最后落到夏外袍身上。

今日的夏外袍没有了前几日紧张的神情。

夏外袍知道李业诩将北征,不能和他们一道到长安了,非常担忧地来未见李业诩。因为李业诩,他和他的族人回归中原的梦想,一朝间就成了可能,只是那一个时常憧憬着的又十分陌生的地方,没有这个给予他们希望的大唐将领一道,夏外袍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李业诩也宽慰了夏外袍一番,说他已经将此事上奏给了当今的皇帝,皇帝一定会优待他们的。夏外袍这才稍心安。

…………………………

沙州到肃州,约有八百多里路程,安北道的大军一路都是快速行进,在第九天午后,抵达肃州城外。

早一步抵达的特战队员已经将情况通传给肃州刺史府,肃州刺史和属下的官员们先一步为即将到达的安北道大军做安置的准备。

近十万大军安置,还要补充给养,不是件简单的事。

此时,朝廷运送的物资正在陆续运抵当中,已经送抵的物资中有青海大都护府提供的二十余万匹战马。快速行进的安北道行军部属各近卫师,将全部换置战马,以使的在接下来的连续征战中,不至于因为战马在过去一年内的连续行进,而影响与薛延陀作战效能。

北征的大军也要在肃州进行休整,以恢复体力。

李业诩所率的大军抵达肃州后,朝廷运送的大批物资大部抵达,包括六十万枚手雷,冬衣,干菜类食物及粮草等。

诸师尽取物资后,已经是抵达肃州的十天后,带足物资的诸近卫师也跨过了长城,往塞北行进。

大军出长城后,直往居延海进发。

居延海为北征大军的最后一个休整地,过了居延海,翻过峡口山后,所属各近卫师将快速奔袭夷南的牙帐及薛延陀属下的部落。

依李业诩的布置,第二、第三、第五近卫师作为先头部队,由契苾何力带领,行进在大军的最前方;第一近卫师。还有上官怀仁的第六近卫师,程名振的第十五近卫师,行进在中间,与李业诩的帅帐一道,作为中军;执失思力率第八、第九近卫师作为后军,压阵行进;第十、第十二近卫师在左翼行进,第十三、十四作为右翼。

整个大军在断面约三十里的地域上行进。

从肃州出发的第三天后,行进的大军边上出现一条大河。

“报告大帅,附近这条大河是张掖河,这一带常有一些部落在此放牧,居延海近,放牧的族人会更多,要如何处置?”作为前军统帅的契苾何力,亲自回来向李业诩汇报情况。

自出塞后,大军已经遇上了零星的一些北胡部落,这些臣服于薛延陀的部落,要么被歼灭,要么降服于北征的大军,一道往北行进,他们的牛羊等牲畜,也被充作军资。

在进入薛延陀腹地前,我大军从西北方向攻击夷南牙帐的消息,是万不能被薛延陀人侦知的。前方有可能出现更多更大的部落,爆发大规模战斗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契苾何力肯定要向李业诩请命。

作为铁勒一支的契苾部,曾在这一带生活了多年,契苾何力的弟弟契苾沙门,及他们的母亲,带着一部族人,如今还在离此地不远的凉州一带生活。

“何力将军,你与本帅详细讲讲这一带的情况!”特战队员在整支大军的最前面行进,扫除一些可疑的情况,还有侦探情报。他们通传回来的,只是前方的一些情况,附近的地形,因没有事先侦探,知道的并不太详细。李业诩知道契苾何力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也多次听契苾何力关于这一带地形的讲述。

今日遇上新情况,还得要再听契苾何力讲解一下。

从契苾何力的讲述中,李业诩也知道,张掖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甘州,再向北流近千里,注入居延海。

张掖河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河名,那就是传说中的弱水。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即出自这里。

“大帅,末将觉得,应先遣一部行至居延海近,消灭或者俘虏在居延海一带放牧的部落,以免走漏消息,可以我大军在居延海近休整!”契苾何力讲解了一番后,也对李业诩建议道,“末将请命,带着前军先行,清除那一带的牧民,为大军扫清障碍!”

“本帅同意你的请求,!”李业诩稍思考了一下,即同意。

几大近卫师,所带的马匹能保证一人两匹的换乘,还有一些可以用来驼运物资,行进速度也是很快,契苾何力即使带着前军先行,后续的队伍也落不下多少距离,若前方有异动,或者遭遇人数比较多的牧民或者部落,都可以马上作出应对和支援。

契苾何力领命快速而去,带着第二、第三、第五近卫师先行一步。

李业诩也令左右两翼几师也向外侧扩展,将搜索的范围扩大。同时令执失思力缩短后军与他自己亲领的中军的距离。

弱水近,由前军清扫过的广大地域,空无一人。

这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只是因接近大唐肃州,这些年大唐与薛延陀关系时好时坏,放牧的人并不多,没有多少牛羊啃食过的这片地,草长得挺好,给予出征大军的数十万匹战马提供了足够的草料。

大军进行间,李业诩快速驰上弱水畔的一个山头,看着军容整齐的大军绵延行进在草原河流间,自信心油然而生,这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汉家儿郎终将是天下的主宰者。

得意间,却觉得似少了些什么东西。

军中士气虽然不错,但接下来还要有连续不断的行军,环境也进一步恶劣,将士们的情绪肯定会有影响,得要弄点东西出来鼓舞一下士气。

“军歌!”李业诩猛然间想到,后世在野战部队时,官兵们日常拉练或者演习时候,常用军歌来鼓舞士兵,像《解放军进行曲》那样雄壮的曲乐很能鼓舞人心的。

如今军中还没有军歌,也不能把《解放军进行曲》拿来代替,李业诩想着,待出征结束后,要弄一首军歌出来,以激励将士们报效国家,杀敌立功。

“有了,!”李业诩转念间想到一道太白先生的诗,可以用来暂时替代一下。

严风吹霜海草凋,!

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

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

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

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

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

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

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陛下之寿三千霜。

但歌大风云飞扬,

安用猛士兮守四方。

胡无人,汉道昌。

李业诩轻轻念唱了番,这诗虽然是写汉时卫霍的,但写的很有气势,也可以拿来暂时将就用一下,在将士们行进和冲杀间吼起来,用以鼓舞士气。

胡无人,汉道昌,写得太好了…

第四卷 军魂 第六十七章 遭遇伏击

不出契苾何力的所料,居延海近,有不少的部落族人在放牧。

依李业诩的命令,契苾何力率所领的三个近卫师,迅速包围这些牧民。

出乎契苾何力意外的是,这里面有他原先所在的部族………契苾部的一些族人。

契苾何力这位原先的铁勒系契苾部头人出现在这片地方,身后还有数量庞大的大唐军队,那些原先的契苾部众,还有与契苾部有来往的部落族人,都马上归降。

契苾何力严格地遵守李业诩的命令,对这些族人也采取不同的对策,那些试图反抗者,格杀勿论;对放弃抵抗者,都将他们收降,与所获的牛羊一道,让他们跟随大军行进,我大军的行踪是万不能被薛延陀人侦知的。

李世民的诏命中也明确表示,对付这些部落,“降则抚之。叛则剿之,!”李业诩也明白李世民的意思,而且他自己也是这般想的:大唐攻击薛延陀所处的这块地方,并不是只想消灭薛延陀及其他仆从的部落,而是要在战事胜利后,对这块攻占之地进行有效的统治,对那些愿意归降的部落族人都要争取过来,所以不能一概杀之,特别是并不愿意服从薛延陀统治的其他铁勒诸姓。

铁勒诸部中,除一部分被原来的西突厥统治,如今归附大唐外,其他的,还有很多臣服于诸部中最强大的薛延陀治下,作中铁勒系中的一员,契苾部也有不少的族人被薛延陀征服,大部的铁勒人都是不愿臣服薛延陀的。

契苾何力在报告李业诩后,也将这些自己原先的族人,还有其他部落归降的族人都编成一军,这些居延海近归降的部落,再加上一路行进时候俘获的其他零散牧民,竟然也有近两千众。

契苾何力让自己手下的契苾忠亮领着这临时组成的军队,置于近卫师的严密监视下,与近卫师一道行进。

居征海附近被清理完毕,各近卫师在浩渺宽阔的居延海边休整。

“弱水流沙归居延!”,弱水出瓜州城数百里,分注入居延海东、西两湖之中,弱水流经处。还有居延海近,都是成片的绿洲地。

居延海占地极大,东、西居延海各有方圆二百里之广,两湖间隔近三十里,并不相通,祁连山的雪水,一路流淌过来,造就了这异常美丽的湖泊,还有大片的绿洲地。

远征的大军驻扎在东居延海边,扎营后,李业诩召集诸将布置军务,严防及应对附近出现异常的情况。

依契苾何力的报告,从居延海再往北几百里,翻过峡口山后,基本就没有什么大的河流湖泊可以遇上,在居延海休整,人和马补充饮水食物,这是必须的。

战马放养在居延海边,那些连片成绿缎般的草场地,是战马补充食物的绝佳地方,一时间。十数万匹战马在这一片青青的草场地上啃食。

李业诩同时也下令将士们,可以下湖洗澡,以消除这一路而来的疲惫。

面对这些巨大的一个湖泊,不清洗一下身子,都觉得有些对不住大自然的恩赐,更别说还有时下盛夏时节那酷热的天气,一时间,居延海里,都是白花花的身子在扑腾着。

自出征以为,将士们基本没有洗过什么澡,每个人身上都有很重的味道,连李业诩也是如此,闻的习惯了,这些味儿已经没有感觉了;征衣也破了,将士们现在穿的衣甲,都是在肃州所取朝廷新置送的。

李业诩自己也下水游了会儿,身处湖水中,一路行来的疲惫都似消失了。

居延海的湖水清澈透明,水岸近处,可以看到湖底的一切,望远处而去,变成了一片蔚蓝色,有些似与青海湖相似。李业诩捧起一口水,饮入口中,并没有咸的感觉,这还是一个淡水湖。

弱水注入居延海,应该还有出处,一湖有进有出,才是淡水湖。不然就是咸水湖,想必出处河流附近,也是绿洲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