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汉人驾驶的这种巨大的船只,已经引起丁吉斯城中的哥特贵族的注意,本来昨天就想在港口把他们的船扣下来,但是考虑到船上的汉人数量很多,万一对方在港口上反抗起来,很可能会给城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港口中还有那么多其它国家的商人,若是在他们眼皮底下扣船,会对他们王国的信誉造成打击。
至于杜荷船队的武力问题,独耳将军和哥特贵族都一致认为,这种大船只靠风力驱动,操作肯定十分不灵活,加速也很缓慢,所以只要他们出动几倍的船只,然后在海上截住对方,那么无论对方的船只再大,最后也只能任他们鱼肉。
不得不说,这帮哥特人虽然野蛮,但是对海战上还是十分有见解的,若是换成一般的商船被他们截住,并且停在海面上,而且双方的距离也根本没有加速空间,那么还真有可能会被独耳将军得手。只不过很可惜的是,他们遇到的是杜荷的船队,特别是其中还有四艘装满了火炮的军舰,所以这群哥特人撞到铁板上了。
随着杜荷的一声令下,船队中所有具备战斗力的船只全都行动起来,船队的阵形开始变化,一些补给船和货船进入船队的中央,而四艘军舰的船体打横,以侧面正对着哥特人,内部的火炮手也开始紧张的忙碌,一枚又一枚的弹丸被塞到黑乎乎的炮口中。
独耳将军他们自然也注意到了船队的变化,开始时他们还有些惊讶,没想到这些汉人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敢反抗。不过当他看到对方的四艘巨船竟然横向面对自己时,却是哈哈大笑,因为这在他看来,对方简直是把船摆放好位置让他们撞过去,这下想不胜都不行,甚至可能在他的心里,还在大骂汉人愚蠢。
可惜以独耳将军的智商,估计很难理解什么叫远程攻击,更别说什么叫火炮了。
也就是在独耳将军的大笑声中,李恪终于命令全体开火,结果随着一阵霹雳似的吼声响起,上百门火炮同时开火,黑色的弹丸带着呼啸声飞出,如一道道黑色的闪电般冲向哥特人的战船。
哥特人为了防止杜荷他们的船队加速逃跑,所以特意让自己的战船距离李恪的船队不远,最多不过一里左右,而且上百艘战船挤在一起,几乎可以说船头接着船尾,结果这一轮的火炮下去,几乎有半数的火炮都击中目标,一时间哥特战船上的惨叫声连成
正文 第394章 :冲突
更新时间:10…10 13:54:15 本章字数:3721
独耳将军的座船体型最大,同时也最靠前,因此有至少十门火炮都瞄准到他的船上,结果有四发炮弹击中船只的头部和中部,结果整个船只的前半部立刻破了几个大洞,同时内部的桨手被弹丸击中,更是死伤一片,大股大股的海水从几个破洞中不停的向上涌。
独耳将军还保持着大笑的姿势,只是脸上的表情却凝固住,甚至眼神中还透着一丝迷茫,好像根本不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独耳将军的运气极好,他身边的士兵被一颗击中船舷的火炮波及,无数木屑像刀子一样划过人群,结果使得不少人的身上、脸上都被划开一道道口子,倒霉点的还被射中眼睛,当场就惨叫着乱跑乱撞。唯独独耳将军和少数几个士兵却是丝毫无损,只是他们却全都被眼前的惨状吓傻了,一个个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不过这才仅仅只是第一轮炮击,因为老三受辱的事,杜荷等人已经是满腹怒火,而且刚才杜荷就已经下了命令,所有哥特人是一个不留,因此在片刻之后,又一轮火炮齐射开始,结果校正射击角度后的火炮命中率大增,更多的哥特人船只在火炮下受伤甚至是沉没,不少哥特士兵更是跳入海水中,以求躲过火炮的轰击。
而对哥特人更加糟糕的是,他们的军官根本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要么是和独耳将军一样吓傻了,要么就是像普通的士兵一样被吓破了胆,一个个只知道抱着鼠窜,根本没想过要奋起反抗。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哥特人是否反抗,其结局早在老三挨那一巴掌的瞬间,就已经注定了。
数轮齐射之后,上百艘哥特人战船中,直接沉没的并没有几艘,但大部分的战船都被火炮射伤,速度也受到影响,根本连逃都逃不了。这时杜荷一方的四艘军舰也停止射击,毕竟炮弹也是需要花钱的。
紧接着在房遗爱的指挥下,以四艘军舰为主,后方的武装商船辅助,加快速度向哥特人的战船撞来,结果在这些高大的船只碾压下,哥特人已经半瘫痪的桨座战船根本毫无反抗的力量,像是一个个受伤的女人似的,被一条条巨大的船只从身上压过,船上的残存的士兵也都纷纷落水,更巧的是,那位独耳将军竟然还活着。
老三本来就小心眼,加上年轻气盛,将今天的遭遇视为人生的奇耻大辱。所以从开炮的那一刻起,他就一直站在军舰的顶层,隔着女墙向外观望。当他看到哥特人的战船被火炮打的惨不忍睹,无数哥特士兵被逼的跳海时,心中的那股闷气总算是稍稍的缓解了一些,当整个船队一拥而上,以十分霸道的姿态碾压哥特人残存的战船时,更让岑长倩感到无比的畅快,当场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老三,您快看,海里的那个家伙是不是您见到的哥特将军?”正在这时,一位跟着老三去见哥特人的侍卫忽然高喊道。
老三顺着他手臂向海中看去,结果刚好看到一个哥特人正在海水中挣扎,而且看他身上的装束,应该就是那个独耳将军。
“混蛋,快点把他给我捞上来!”老三一脸恨的牙痒痒的表情狠声道,从小到大他还是第一次说话文绉绉的情况下被打,而且还要装成一副胆小怕事的模样,这口恶气可不是仅仅报复这支哥特海军就能消下去的。
这时海战已经进入到尾声,除了几艘人品爆发的哥特战船逃脱外,其它的战船要么是被火炮击沉,要么就是被李恪船队中的大船撞沉,甚至还有一些是被商船上的弩炮给生生的砸沉的,现在海面上除了烂木头外,就是一个个高喊着救命的哥特士兵。
“全部射杀!”随着杜荷的一声令下,各个船只上的士兵或普通船员全都拿出自己的弓箭,然后瞄准海中的哥特人一个接一个的射杀。不要和他们提什么人权,这个时代的战争就是如此残酷,更何况还是哥特人主动招惹杜荷他们,因此这些哥特人也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海中的那个家伙果然是独耳将军,不过当老三派人将他打捞起来时,这家伙已经半死不活了。他的那艘五桨座战船是哥特战船中最显眼的目标,因此吸引了不少火炮的火力,结果最后被生生的轰烂了,而独耳将军也被一根炸飞的木条插到大腿里,而且很可能伤到大动脉,鲜血一直不停的流,而且在救上后就昏迷过去,到现在都没醒。
房遗爱看着甲板上的独耳将军,将腰刀解下来递给老三道:“老三,这个家伙看样子是活不成了,我看趁着他还没死,你直接给他一
刀,也算是为之前的事报仇了!”
不过老三听后却是推开房遗爱的腰刀,一脸诡异的微笑道:“一刀杀了他也太简单了,在海上就要用海上的规矩解决。”
房遗爱听后先是一愣,很快反应过来笑道:“说的有道理,那咱们就按海上的规矩,把他的手脚捆住,然后扔到海里去,若是这样他都能不死的话,那也算他命大。”
听到二人的对话,周围的士兵也都是一阵哄笑,海上的确有这个规矩,那就是对于敌人或犯了死罪的船员,在被抓到后,都会用老三所说的办法处罚,而且若是对方能从绳索中逃脱,并且在茫茫的大海上找到一块陆地的话,那么他的船队的恩怨就会一笔勾消。不过在这种情况下,逃生的可能姓微乎其微。
接下来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独耳将军被捆诚仁棍,然后由老三亲手扔到海里。而且在老三在甲板上拖动对方时,这个之前还嚣张无比的独耳将军刚好醒了过来,结果在看到现在的情况后,大声向老三求饶,可惜他一个土匪出身可不会有什么妇人之仁,当场不顾对方的哀求,直接将对方扔到了海中喂了鲨鱼。
不过也正是这次炮击,让李恪他们忽然萌发一个想法:反正他们曰后也要与西哥特王国为敌,那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机会尽量的削弱对方的实力,并将李恪的名号传扬出去,也好为将来统治这里打好基础。
只不过因为军舰上的弹药有限,所以每次轰击的时间都很短,破坏的港口设施有限,不过却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甚至西哥特王国还给他们起了一个“宙斯权杖”称号,专门代称李恪的这支船队。
之所以有宙斯权杖这个称号,主要还是因为火炮在发射时,又是火光又是巨响,简直和雷电没什么两样,而宙斯则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王,掌管着宇宙中最具威力的武器雷电,而他手中的权杖不但是王权的象征,同时也是他的武器,这点倒是和李恪船队中的火炮有着很大的相似姓,因此李恪他们才有了这个称号。
随着杜荷他们对西哥特王国沿海港口的炮击,自然也引起了西哥特王国的怒火,只不过他们王国中的海军本来就不多,上次李恪在直布罗陀海峡中消灭的那支海军,已经占了他们海军数量的三分之一,剩下的海军则分布在沿海的各个港口中,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集结起来,甚至有少数哥特贵族担心,哪怕是剩下的海军全部集结,也未必是宙斯权杖船队的对手。
事实证明那些少数的哥特贵族还是十分有远见的,在炮轰丁吉斯的十天后,几个港口的海军被集结起来,开始对杜荷他们进行围剿,可惜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海军数量虽然比之前的独耳将军要多一些,但因为配合等问题,实力还不如独耳将军他们,所以很快被杜荷击溃。
也正是这次围剿的失败,让西哥特王国终于清醒的认识到与汉人的实力差距,所接下来西哥特王国的海军,再也没敢再与他们交手,甚至在炮击港口时,这些战船也只是龟缩在军港中不出来,有些海军担心对方会冲进军港里破坏一番,所以事先连军港外面的航道都暂时堵上了。
凭借着四艘主力军舰,将一个实力相当强大的西哥特王国打的不敢还手,如此辉煌的战绩,这可以称为整个地中海历史上的第一次。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恪他们的身份也慢慢的被人查了出来,直到这时他们才忽然发现,原来拜占庭人口中传说的大唐竟然如此强大,仅仅是一支派来护送皇太子的小舰队,就能将西哥特王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若是再多几支这样的舰队的话,那岂不是连拜占庭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当杜荷他们炮轰西哥特王国的消息传到拜占庭帝国时,也在整个帝国引起了一场巨大的轰动,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在庆幸,他们有大唐这么一个强大的盟友。特别是伊琳娜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也在为李治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不少大贵族也开始刻意拉近自己与皇后一系的关系,因为他们都知道李治和伊琳娜的特殊关系。
与此同时,大食也接到了杜荷进入地中海的消息,并且也知道了杜荷与西哥特王国之间的战争,只是与拜占庭人的兴奋相反,大食上层却对此忧心忡忡,在陆地上他们已经被大唐压过一头,但没想到大唐的海军也如此强盛,而且这还仅仅是一支小舰队,听说与大唐同出一脉的大明帝国,他们的海军更加强盛,大食有这样的对手,实在让人郁闷的要死。
正文 第395章 :大唐和琼州的差距
更新时间:10…10 13:54:15 本章字数:3212
杜荷三人在船上饮茶聊天,看着李治有些郁闷的表情。杜荷不免失笑道:“我说那皇后不是已经搞定了吗?刚才靠岸的时候已经说了,整个拜占庭都已经以为她猝死你还怕什么?以后等你当皇帝了直接带进宫就好拉,估计你回长安的时候她也就到了,你怎么还郁闷呢?”
“青莲哥,你以为我是为了这件事吗?”李治白了杜荷一眼说道:“现在大食已经和拜占庭属于两方争霸了,至于欧罗巴各国我倒是不在乎。他们乱不乱的和我们大唐也没有什么关系。我在想现在我大唐只有大食一个残敌了。至于三韩问题不大,只要有你和大哥在是早早晚晚的事情。可大食不一样啊!他现在已经对西域虎视眈眈,我看早晚要对三哥动手的。你与大食是同盟关系,到时候……”
杜荷还以为什么事情呢!笑道:“还真没看出来,你小子还是多愁善感型的。你杀啊!大食欺负你三哥我能看着不管吗?你放心好了,再等等我们就收拾他!绝对不会让他好过的。至于拜占庭我这次也看了,虽然他现在对小国动手了。但是对于大食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灭亡我看是早晚的事情。”
李恪摆摆手说道:“这根本就不是我们操心的事情。现在我们根本就没有能力扩展到欧罗巴,还是好好的顾忌眼前吧!…青莲啊!你是不是应该回大唐看看了,你出来也快两年了。总是这飘着也不是个事吧?”
“你当我不想回去?”杜荷苦笑道:“我现在穷的都快当裤子了!在等些时日,现在真不是说这话的时候。你现在能说回大唐就回去?买卖越做越大已经身不由己了,一切都顺其自然吧!”
李恪也知道杜荷说的是实情,自己这些年在外漂泊也知道身不由己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突然很怀念在长安城当逍遥王爷的日子。可是现在真是……
“行了,别伤春悲秋了。”杜荷笑道:“现在你秦国现在也很不错嘛!要是想接着逍遥还不好办,在等几年你那大儿子长大了直接将皇位让出来就是了。到时候咱们接着回长安便是了,其实就是自己到底能不能放下来。”
“的确如此啊!”李恪感叹一声说道:“权利这东西,开始没有的时候拼命的抓。等自己真抓在手里的时候才觉得这东西不是好东西,可你要是说在放下那可就难喽!……在等几年吧!我这在积攒几年家业我也就不干了!实早给与晚给都是那么回事。倒是青莲还要奋斗一阵了,你家业最大。可你那几个娃儿却是最小的!看来你就是个劳累的命啊!”
杜荷哭笑不得,的确自己的家的小子现在刚刚会走。最早最早也要二十年以后才能放手了,以后是好是坏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一切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那我岂不是更惨,我这还没上位呢!”李治叫屈道:“我这还得等多少年啊!……你们到时候可都得帮着我点啊!…现在我看着奏折就头疼!”
半月后,李治与李恪等等下船在天竺下船。李治觉得自己应该是高昌去看看,再回到琼州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既然走了这么一大圈那就别走同样的路线,而且还能去看看自己的六哥他们。正好用杜荷给自己的相机多拍一些照片,就是充电有些费力。要用什么充电器十分的讨厌。
李治在下船以后,想了想这么长时间发生的事情,很多的都让他十分的不可思议。其中一件那就是胡雨依的亲生父亲,也就是那位胡校长在经过慎重考虑后,竟然决定不和李治回大唐,而是依然呆在琼州。这让李治是惊讶无比,因为谁都知道,只要这位喜欢做官的胡校长跟着李治回到大唐,那么无论如何,李治也会安排他做官,虽然不能做名义上的皇亲国戚,但做个县令却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为此李治还特意去找过胡校长,与他面谈了一个时辰,结果对方告诉李治,他以前也在大唐做过小吏,对大唐的生活和官场也都十分的熟
悉,不过自从他们搬到琼州后,就感觉在这里生活的十分舒服,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各方面的政策,都让他们感觉很自由,不像大唐那么的压抑,也正是如此,周校长虽然明知道回到大唐就能做官,但却还是放弃这个机会,选择在台湾做一个小小的校长,曰后凭自己的能力升迁。
当然了,胡校长在说上面这些原因时,用的话比较婉转,而李治也是凭借着他在台湾生活的这段经历,才勉强听明白了胡校长说的这些话,而且他对此也十分理解,甚至有时候他也在想,若是自己真的是一个普通人的话,那么在大唐和台湾之间,自己无疑也会更喜欢台湾,因为这里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着太多的机遇等待着他们,可以说一个人只要努力,那么过上一种富足的生活并不是件难事。
想起这里,已经坐上船的李治长叹了口气,虽然琼州开发的时间并不长,城市的建设也并不完备,但是这里却有一种自由开放的气氛,使得来到这里的人都会不自觉的被这里所吸引,比如很多从大唐来台湾做生意的商人,都会在台湾买下一所宅子,慢慢的把全家都搬到这里。
对于这种现象,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李治却知道,这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唐的内部环境比不上琼州,特别是在一些有关民生的政策方面,与琼州相差甚远。
比如台湾对百姓建宅子就没有什么限制,只要你财力充足,那么你想建成什么样都行。但是这在大唐却有明文规定,什么样的人家建造什么规格的宅子,房屋的高度、装饰品的样式等等,全都有严格的规定,一不小心就可能犯法。
当然了,房屋只是一个方面,其它还有言论、衣着、行为等方面,琼州也都没有什么强制规定,但是这在大唐完全相反。一个人在琼州的那种宽松的环境中呆久了,自然不愿意再回大唐受管制,这也是琼州人口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虽然李治对这些情况知道的很清楚,也知道大唐在某些方面的缺点,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改变却又是另外一回事,想要改变大唐的现状,势必会牵扯到各方面的利益,毕竟大唐不是琼州,琼州是从一清二白的基础上新建的,所以杜荷无论做什么规定,都可以很顺利的推行下去,但是这在大唐是行不通的。原来大唐看起来好像很强大,但其实国内势力盘结,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父皇能压制住各方面的势力,但曰后我若登位,恐怕国内各方面的矛盾就会爆发出来,看来这个大唐的皇帝还真不好当啊!”李治看着西方,一脸苦笑的喃喃自语道。
“小治!你就感慨什么?”李恪笑了笑说道:“你的担子是最重的,如果大唐乱了。第一个倒霉就是大哥还有我!所以……我们都希望你能把把大唐管理好!”
为了迎接外出一年半的儿子归来,李世民还特意派人前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