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
东方朔说着,就去解衣带。阿瑞堪臊得满面通红,扭捏不已,连忙拉住东方朔的手。“别急,喝完酒再说不迟。你看,酒肉送来了。”
东方朔哈哈大笑,没有再脱衣服,却也没有松开阿瑞堪。仆人们送上酒肉,阿瑞堪端起酒杯,凑到东方朔面前,笑道:“喝一口吧,这可是我初到乌孙时藏起的葡萄酒,今天是第一次喝。你看这颜色,像什么?”
东方朔看了一眼深红色的酒色,眨眨眼睛。“我知道,处子之血,对不对?”
阿瑞堪微怔,随即面红耳赤。
第589章初阵
若羌王越过石碑,向前又走了十来里路,看到了山谷中如雨后蘑菇般的帐篷,顿时激动起来。
身为前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先行掠夺。特别是对这些实力有限,财产也有限的弱,抢在所有人面前掳掠简直是唯一值得高兴的事。同样是走这么远的路,前锋多少能吃块肉,后军却可能连汤都喝不着。
若羌王立刻下令准备作战,并派出斥候登高望远,查看地形。
结果让他很满意,这是一个非常不利于伏击的地点。地方宽敞,南北两道山梁之间相隔近三里,要想堵住这么大的缺口,没有两万人根本不可能。而东侧的地形却相对狭窄,短时间内能通过的人数有限。
若羌王觉得自己可能捡了个便宜,误打误撞的闯到对方的后方来了。
且末王等人也作如是想,他们兴奋莫名,纷纷吹号备战,为了谁起第一波攻势,他们甚至争红了脸。在他们看来,眼前根本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敌人,只有一群待宰的羔羊。这肯定不是客气的时候,这一趟远征能不能值回成本,全看这一仗了。
号角声反复回荡,激动,甚至还带着几分亢奋。
梁啸端坐在明珠背上,看看远处正在列阵的敌人,忍不住想笑。他转头看看慌乱的营地,更是忍不住撇撇嘴。一群被天狼吓破胆的胆小鬼,天狼还没到,只不过几千前锋,他们就乱了阵脚。
希望巴图和马奇能够稳住阵脚,一战成名。此战之后,他要向西进,控制更多的地区,这里要交给巴图。要想接过这个重任,巴图要先证明自己的勇气和实力。
巴图也明白这一点。他虽然紧张,却还是带着一百余骑站在阵前。这些骑士有不少是阿留苏的部下,虽然不是最强悍的那些,但却是巴图可以信任的人,装备也最好,用的都是汉军制式装备。在乱军之中,这些人是他取胜或者活命的最后倚仗。
巴图的身后有一千多骑士。这些骑士半数披甲,算是除了梁啸麾下的骑士之外装备最好的一支力量。他们有一半是月氏旧部,他们大多拥有一副甲胄;有一半是其他各部落的俘虏,拥有完整甲胄的人非常少,大多还是简陋的皮甲,甚至连手里的盾牌都只是一块木板。
然而,这已经是方圆三百里以内不多见的强大骑兵,其他各部落多的三五百人,少的不过百十人,甚至还有几十人的,只能混编在一起。看到对面的三四千骑,不少人都吓得面无人色,战战兢兢。如果不是巴图安排马奇在阵后督战,这些人也许早就跑了。
巴图也紧张。可是事到如今,他无路可退。他身边的这些人就是月氏在葱岭以东的最后力量,他脚下的土地也是月氏人在葱岭以东最后的牧场。祁连山已经是汉人的地盘,他想都不敢想,眼下只有尽可能的抓住这最后的机会。
好在梁啸战前就告诉他,这一战不需要他做主力,梁啸会亲自击败来犯之敌。他要做的就是表现得镇定自若,拿出一方雄主的架势来,并在合适的时候下令出击,扩大战果。
巴图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希望梁啸能击败敌人,旗开得胜,他也能借此机会树立起威信。
他再一次举起千里眼,看向远处的战场。
各部落的领羡慕的看着他。除了汉军将领之外,巴图是唯一一个拥有千里眼这种神器的人。这足以证明他和汉人的关系有多亲密,谁若想对他不利,必须先考虑考虑他身后的梁啸。
巴图感受着众人的羡慕,心中涌起自豪,更多了几分从容。
千里眼中,对方已经列阵完毕,两百多骑出阵,向山谷深处轻驰而来。
北侧的山坡上,梁啸举起了手,下令出击。
战鼓声响起,号角声也跟着响起,鹰部落的战旗摇动,应该是黄若率军出击了。巴图笑了。他知道,除了他之外,黄若是梁啸比较信任的部落领。如果没有他,黄若将是最理想的南山东部领。因为他,黄若表现再好,也只能礼让三分。
这就是先服者赏。一想到此,巴图就觉得非常得意。
黄若此刻却没心思想这些,他争取到了战的机会,一心要在梁啸面前表现一番,率领本部落的三百余骑从山坡上奔了下来,迎向对手。谁都知道,这种试探性的战斗并不能影响全局,但是他却必须让梁啸看到他的忠诚和勇气,只有如此,他才获得梁啸的信任,才能收获更大的利益。
“杀”黄若踩着马镫站了起来,举刀大呼。
鹰部落的骑士们纷纷应和,战马渐渐加,杂乱的蹄声逐渐联成一片,汇成一体。
双方相隔三百余步,弓箭手们开始搭箭,连续射击。他们并没有正面对冲,而是错开约三五十步,很默契地选择了他们最熟悉的骑射方式。
弦声嗡嗡,箭矢离弦,冲上天空,划出一道弧线,又俯冲而下。这时候,几乎所有的骑士都顾不上防护自己,即使有骑盾也来不及举起,只能暗自祈祷上苍保佑,别被射中要害。汉人不仅带来了精良的装备,还有神奇的医术,他们治伤不用巫师,而是有专门的医匠。只要没有射中要害,汉人医匠就有机会帮他们捡回一条命。
一想到那些似乎无所不能的汉人,鹰部落的骑士又增添了几分信心,他们连续不断地射击,将一拨拨箭雨射到对方的阵中,同时也承受着对方的射击。
黄若支持梁啸多时,也得到了十几副汉军制式甲胄。他将这些骑士全部安排在阵地的最左边,直面对手。有了这些甲胄的保护,普通的箭矢很难重创要害,生存率会大大提高。有了他们的掩护,鹰部落的损失可以降到最低。
片刻之间,双方错身而过。近百人中箭落马,有的当场死去,但更多的却是受了伤,辗转哀嚎。战场上的气氛一下子多了几分惨烈。
黄若来不及细数,只是粗粗看了一眼,就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的损失比较小,这一战他已经稳操胜劵。他二话不说,立刻命令吹号,返身再战。
他的对手也同样如此,拨转马头,再次互相冲锋。
两个来回之后,鹰部落的人数优势和装备优势积累效应出现了,对手只剩下一半人还坐在马背上,而且不少人中了箭,受了伤,而鹰部落的损失却非常有限。黄若当机立刻,立刻决定放弃骑射,动决定性的近战。
一声令下,鹰部落的骑士收起了弓箭,拔出了战刀,举起了长矛,迎着对手冲了过去。
见鹰部落的骑士面对面的冲了过来,一副决一死战的模样,原本就已经受挫的士气顿时崩溃,不少人下意识的选择了避让。见此情景,黄若大喜,再次下令加,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
装备汉军制式甲胄的骑士迅集结到黄若周围,担当起了破阵的重任。
“杀!”
“杀!”
“轰!”两军相遇,黄若和他身边的十几名骑士左右劈砍,锋利的战刀割开了对手的皮甲,割开了对手的皮肤,留下一道道杀痕。鲜血飞溅,刺激得他们更加兴奋。
双方一触即分,黄若还没回头,就听到了山坡上的战鼓声。他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一定是梁啸看到了战局,用鼓声给他助威,为他庆贺。胜局已定,他拨转马头,回头看向战场。
鹰部落的骑士纷纷勒住缰场,放慢脚步,聚集在黄若身边。
对手已经所剩无几,剩下的人也落荒而逃,根本没有回头一战的勇气。
黄若举起战刀,厉声狂啸,兴奋得满脸通红。
鹰部落的骑士也兴奋的举起武器,齐声怒吼。
山坡上,鼓声激昂。
远处,巴图放下了千里眼,哈哈大笑。“吹号,为黄若助威。战告捷,而且胜得这么轻松,是天佑大汉,天佑梁将军,天佑我等。”
号角兵立刻吸足一口气,吹起了号角声。
列阵的各部落将士看不到战场上的情况,只知道双方已经接战,正自紧张。听到号角声,这才知道鹰部落已经取胜,顿时松了一口气,兴高采烈的互相庆祝,一时间气氛热烈,原本压抑的心情总算得以舒解。
对面的阵地上,若羌王等人却脸色阴沉。虽说只是小规模的试探,可是己方败得彻底,却让他们大感意外。两百骑士出战,活着回来的只有三四十人,而对方的损失却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双方的战力差距有这么大?
这还只是依附汉人的羌人,如果汉军出战,他们将拥有何等强悍的战力?如果那些部落都像鹰部落一样强大,这一战他们将没有任何胜算。
不期然间,身后不远的那块石碑再次浮现在无数人的脑海上。
进则死,退则生。
如今他们已经前进在此,还能活着离开吗?若羌王越想越担心,立刻下令再战。这一次,他派出一千骑,并命令另一千骑待命。既然单兵战力不敌,那就只有挥兵力优势,否则必败无疑。
号角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少了几分亢奋,多了几分悲壮。
两千骑从左右两侧驰出战阵,一千骑前突,一千骑拖后,在离本阵三百步的地方停住脚步。
梁啸也下达了命令。谢广隆出阵,两百训练有素的羌骑紧随其后。他们轻踢马腹,战马迈着轻快的步伐奔下山坡,迅加,迎向轻驰而来的一千骑。
他们摆出的阵势与羌人常见的阵势不同,不是骑射常用的长阵,也不是冲锋的矢形阵或雁行阵,而是一字横阵。两百骑分成前后四排,每排五十骑,互相之间相隔十步左右,前后相去三四十步。更让人奇怪的是,前排的骑士没有取弓搭箭,他们放平了手中的长矛,越跑越快,径直冲了过来。
迎战的一千羌骑大惊失色,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对手。他们这是要干什么,冲阵吗?两百人冲一千人的阵?这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谢广隆等人却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信心十足,毫不犹豫地冲杀而来。他们的战马快奔跑,一头撞入阵中。长矛飞刺而来,锋利的矛头借着战马奔驰的度,轻而易举的洞穿了对手的甲胄和身体,将对手捅下马去。
片刻间,四五十名骑士命丧黄泉。
紧接着,第二排骑士加快度,从第一排骑士中间穿过,撞入羌骑阵中。
“噗!噗!噗!”长矛入体声不绝于耳,一个又一个骑士被长矛刺中,惨叫声摔落马下。
没等羌人骑士反应过来,第三排骑士加冲入,就像收割庄稼一样,再次刺倒数十名羌骑。
就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四排骑士轮流加冲锋,轮翻冲击着羌人的阵势,就像一柄大锤,狠狠地砸在羌人的头上,将羌人的阵势砸得七零八落。他们的度并不是很快,也没什么花哨的变化,只是起一波波的冲锋,将手中的长矛精准地刺入对手的身体。
比起鹰部落骑士的冲锋,他们的冲锋更加凌厉,更加狠厉。他们不喊不叫,只是沉默的杀戮。手中的长矛就像勾魂使者,每一次出击,都会激起一片血花。
几杯酒的功夫,双方脱离接触。
谢广隆举起长矛,勒住战马。
所有的骑士都竖起了长矛,勒住了战马。
长矛如林。即使不看骑士和战马,仅看这些横成行竖成列的长矛,也知道他们的损失微乎其微。可是他们身后的战场上却尸体遍横,无数羌人骑士倒在血泊中,幸存的骑士策马奔向远处,一直跑出六七百步才停住脚步,拨转马头,惊恐的看着远处,仿佛想看清楚对手究竟是谁,为何如此恐怖。
看到对比鲜明的这一幕,巴图更加兴奋。他用力握紧拳头,大喝一声:“采!吹号,为谢都尉助阵,为我们的勇士助阵!”
激昂的号角声再次响起,回荡在战场上空,久久不能平息……
第590章诱饵
看着战场,若羌王等人瞠目结舌,不知所措。
如果说鹰部落取胜只是让他们觉得想借主力到达之前先抢一把的想法有些不太现实,那一千骑被对方两百骑击败却让他们感到恐怖。
他们知道梁啸善战,也知道汉军装备精良,所以当看到鹰部落撤退,汉军出阵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好了付出重大伤亡的准备。毕竟梁啸曾经以五百骑击杀了伊乌尔,汉军战力之强已经得到验证,两百人击退一千人,甚至取得最后的胜利都是可能出现的结果。
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两百汉骑不仅击败了他们的一千骑,而且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仅仅一个冲锋,双方的实力差距就高下立判,甚至比刚才鹰部落的表现还要精采。
他们毫不怀疑,如果不立刻收兵,再来一个回合,那一千骑能不能一半人活着回来都是个问题。
经过简单的计算,若羌王觉得取胜无望。如果汉军都拥有近似的战力,那仅凭梁啸的一千骑就足以击溃他们所有人,根本不需要动用各部落。既然没有便宜可占,那还是趁没有遭受重大伤亡之前撤退比较好。
若羌王立刻下令出战的骑兵归队,准备撤退。
号角声一起,除了梁啸等人,所有人都愣住了。战斗刚刚开始,怎么就撤退了。难道走了一千多里赶到这里,就是为了这短暂的战斗?
若羌王似乎能理解所有人的想法,他命令传令兵重复命令,坚定不移的撤退。
听到持续不断的号角声,没有人再表示怀疑。双方的士气立刻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变化。
且末王、小宛王等首领纷纷准备撤退,士气低落,甚至有些沮丧。这场战斗太窝囊了,可谓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立足未稳就挨了一闷棍。
巴图等人却兴奋莫名。原本以为即使能取胜,也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没想到这么轻松就胜了。仅仅两个回合,看起来气势汹汹的敌人就被打懵了,主动撤退,胜利来得太快,他们甚至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兴奋之余,他们纷纷请战,要趁敌人撤退之际追杀一阵,出一口恶气。
巴图也觉得可行,便准备吹号向梁啸请示。他的命令还没有下达,梁啸的传令兵已到,下令所有人固守阵地,不得出击,以免为人所趁。巴图虽然觉得可惜,却不敢违背梁啸的命令,只得下令按兵不动,眼睁睁地看着敌人撤出了阵地。
若羌王庆幸不已,一口气退出二十里。在经过那块石碑时,他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又觉得一阵莫名的轻松。梁啸说,进则死,退则生,如今他虽然撤退了,但他毕竟进过了。可见梁啸也是唬人的,其实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否则又怎么可能看着他离开呢。
若羌王选了一个合适的地点,下令安营,同时派人给天狼送信。他不敢说自己怯战而退,只说经过试探,梁啸实力不俗,需要小心应付。他兵力有限,不敢强攻,要待天狼来亲自定夺。
传令兵带着若羌王的口信走了,若羌王命人置酒,与各部落首领一起喝酒,商议接下来的战事如何,最重要的是要统一口径,千万不能说漏嘴了。天狼为人残暴,一不满意就要杀人,他可不想被天狼砍了脑袋祭旗。
梁啸放下酒杯,冲着各部落首领笑了笑,打了个招呼,便起身离开。
众人起身,目送梁啸走远,这才重新入座,围着巴图、黄若追问。今天的形势那么好,梁将军为什么不派人追击,打一个大大的胜仗?就这么让若羌王等人跑了,多可惜啊。他们虽然撤退了,损失却有限,天狼的主力一到,他们又会卷土重来,那时再想杀他们,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巴图也想不明白,但是他没有说,推脱不胜酒力,也很快离席了。
黄若意气风发,喝得正爽,没有走,而是和首领们争论起来。他今天打了一个胜仗,以三十多人的伤亡代价斩首百余,俘虏了四十多人,仅是战马就得到了七十多匹。梁啸只要了一半战马,看不上那些骑士的武器、甲胄,全部赏给了他,俘虏也全归了他,鹰部落的实力又有所增长。
“你们懂个屁!”黄若得意洋洋的骂道:“梁将军哪会看得上若羌王、且末王这些小王,他要抓的人只有一个:天狼。天狼不是叫嚣着要和梁将军比箭吗?梁将军就等他了。你们啊,就耐心等着,到时候看梁将军怎么一箭射杀了天狼。”
他骂了一声,唾了一口唾沫。“天狼?我呸,他充其量就是一只野狗,一只无家可归的野狗。”
众人大笑,或真或假的揶揄黄若。
“到时候看你立功啊。”
“天狼是野狗,那你是什么啊,是天上飞的鹰,还是地里刨食的野鸡?”
“我是鹰还是野鸡并不重要。”黄若灌了一大口酒。“我只知道梁将军才是真正的神箭手。自己没本事,就要找个有本事的人跟着。你们这些人既没本事,又没眼光,还想发财?哈哈!”
众人都有些沉默了。黄若这句话触动了他们的心思。要说有本事,他们谁敢和阿留苏比?阿留苏就是自恃强大,不愿意与梁啸合作,不愿意与汉人合作,结果被天狼一箭射杀,手下也四分五散,月氏人几乎全军覆没。他的弟弟巴图没什么本事,可是他坚定的站在梁啸身边,现在反倒掌握了月氏部落。
黄若又是另外一个例子。在依附梁啸之前,他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部落。可是现在呢,他已经举足轻重,还跟着汉人一起冲锋陷阵。再打几仗的话,他很可能继巴图之后,成为汉人信任的重要人物。
以前不太相信梁啸的实力,不肯轻易向梁啸低头,现在亲眼见识了梁啸的能力,如果还不低头,他们就只能看着黄若这样的人一步步变强,自己将来只能向他们俯首称臣。
是该找机会向梁啸表表忠心,争取一个立功的机会了。如果现在不努力表现,等天狼死了,梁啸掌握了整个南山,有那么多的大国要向他示好,他哪里还看得他们。
众人各怀鬼胎,一个个盘算着自己的小心思,却不肯透露,敷衍着说了几句,陆续离开。
中军大帐内,梁啸和徐乐等人围着沙盘,最后一次商讨战术。若羌王被击退,天狼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决定能否控制南山诸国的重要决战即将开始,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梁啸默默地坐在一旁,闭着眼睛,在脑海里一遍遍的推演。这么多的准备,他已经将附近的地形刻在了脑海里,不用看沙盘也能知道哪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