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侦察兵-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咦,这池峰城是准备吞并了自己的五百师了,他竟然敢在大战当头,公然吞并友军部队。
    不对,高全猛然发现不对了,这池峰城定然是知道他现在手里只有几百号人,所谓虎落平阳就是这个意思,你手里就这点人手,人家随便找个理由,把你一扣,由不得你不屈服,何况高全能被人抓住小辫子的地方也太多了,就只说他这次深入敌后化妆突袭,就算是给他按个临阵投敌的罪名都是可以的,你一个师长,不指挥你的部队打仗,跑到鬼子那边干嘛去了。
    现在池峰城就是欺负他人少,想要逼高全就范,别看他只带了这点人过来,高全可以肯定,现在三十军的部队,随时都能拉过来个两三千人,和鬼子的战斗肯定已经接近尾声了,说不定战斗现在都已经结束了呢,高全在这里,现在已经一点枪声都听不见了嘛,池峰城的这三千人马掉过头来对付自己的这几百人,在他想来,还不是轻松之极。
    只要高全一吐口,说是愿意归顺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剩下的五百师那三个旅,以及和军委会交涉的事,孙总司令全都不在话下,完全可以轻松搞定,而他池峰城,为第二集团军又收编了一个强大的手下,在孙连仲的眼里,必定地位更高,也说不定,这根本就是孙总司令本人的主意。
    高全虽然有信心带着这几百人平安躲过池峰城的算计,可他到底还是不想和第二集团军闹僵了,说到底,孙连仲在**内部还是很有根基的,冯老总麾下的西北军系里,孙连仲完全可以排的上前几名,他这个小小的师长,在人家孙总司令面前,根本就不够看的,此时能够让对方主动退却,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打算,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就在高全想着怎么样让池峰城知难而退,而又不伤害了对方的面子的时候,通讯兵跑过来报告:二零一旅到了。
    这可真是及时雨,手里有了这个旅,他就有了拒绝池峰城的本钱了,两人坐在一块军毯上促膝谈心,最起码外人是这样看的,通讯兵的报告,池峰城当然也是听见了,就见池峰城脸上的表情僵硬了一下,露出了一丝尴尬的表情。
    不过,也就那一下,然后池峰城就是爽朗地一笑,“想不到老弟的部队来得这么快,看来高师长是在这里等他们了,这样说来,倒是老哥唐突了,老哥的话,兄弟可以想想,要是有那个意思了,就来给老池说一声,好了,老哥军中还有点事儿,这就先走一步了。”说完之后,站起身子一抱拳,就这样领着人马扬长而去了。
    高全望着池峰城的背影一阵苦笑,想不到这位名声显赫的抗战名将,在派系问题上,也是这般模样,不过,不管怎么说,池峰城在抗战中,总是为国家,为民族立下过盖世奇功的,这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二零一旅由于和三十一师的合作,离这里并不是太远,红牡丹给高全回了电报之后,立刻就以五百师师部的名义给二零一旅王大柱下命令,这是去接应师长高全的,王大柱当然不敢怠慢,也不管洪莹莹的命令是不是具有法律效力,立刻就带着二零一旅的全体将士一路急行军的赶了过来,算是及时地替高全解了围。
    洪莹莹再次见到高全,自然是有说不完的体己话,只是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又是大白天的,战士们都在边上站着呢,作为高全的女人,当然要在战士们面前维护高全这个师长的威严,私密话不能说,就用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痴痴的一直瞅着高全。
    似是心有灵犀一般,高全转头给了这女人一个微笑,洪莹莹的嘴角立刻翘了起来,脸颊都有些涨红了。
    ,,…。。


第八十三章 口令的悲剧
    高全带着小分队在鬼子内部打了这几场小仗,不仅让鬼子损失了两个联队长和一个旅团长,也间接让鬼子的骑兵联队和炮兵联队遭受了重创。
    骑兵联队是搞侦查的,炮兵联队是进行火力压制的,这两支部队的受损,让中岛今朝吾再也不敢在原地逗留了,第十六师团一路南下,仓惶后撤,甚至有撇下友军独自偷跑的架势。
    通过这几次意外遇袭的总结,尤其是那个和三十一军遭遇的大队,最后撤回来的残兵带回来的情报,让中岛今朝吾意识到,他的部队里面,很有可能是混入了扮成日军的中**队,我中有敌,这真是一件最让人后怕的消息,想想看,如果有一天,有一支日军部队从师团部门口经过,忽然对着恰好在门口散步的中岛中将打上一枪,或者突然对师团部发起攻击,这种后果,简直是让人想了就会做噩梦。
    为了杜绝这种可怕的情况出现,从这天起,第十六师团各部队间就规定了口令暗号,中岛中将亲自下了命令,全师团每一位士兵都必须要记住口令,凡是对答不出来口令者,轻者要受到军法处理,军官降级,士兵领受军棍,重者直接枪毙。
    第十六师团是做了这种调整,五百师呢,高全当然也不会没点心得,到鬼子堆里转了这么多天,仗打了也不少,就是他的精锐,侦察营和警卫连的战士也牺牲了好几百,这些都是血的教训,不过,从中高全也看出来了,只要操作好了,化妆偷袭,其实还是一项相当行之有效的办法。
    于是,五百师的三位旅长在去师部开过一次会之后,各旅之间就都出现了一些特别的部队,这些部队规模也不大,基本上都是营一级的,几百人为一个作战单位,部队穿上日军的军装之后,就趁着夜里,悄悄接近鬼子部队,趁着鬼子们还在迷糊的时候,突然开火。
    鬼子们也问口令,有时候我们的战士随口说上一个,有时候就是根本不出声,您想啊,都能问口令了,这距离能有多远,不管鬼子警惕性有多高,白天的时候和他们打仗的中**人穿的什么衣服,鬼子们总归是印象深刻的,这晚上看见的部队是和他们穿的一样衣服的,鬼子们脑子里的第一印象,不由自主的就会把这些人归类到自己人里头去。
    反应慢了半拍,后果就是天差地远,两军相遇,骤然开火对射之下,基本上都是以我军微小伤亡,而鬼子全灭或者重创而收场,而那些凑巧对出口令的,取得的战果就会更好,咱们前文说过,鬼子的口令一般都是翻来覆去的那几句话,说来说去,总有那蒙上的时候,万一碰到蒙对了题,那鬼子们基本上就是全灭了,我们的战士也基本上就是无一损伤。
    这种事情,一次两次还行,次数多了,别说是中岛今朝吾了,换成冈村宁次来也受不了,无奈之下,中岛中将只好下了严令,凡是回答不出来口令者,一律就地枪决,部队在晚上执勤的时候,一定要荷枪实弹,随时都处于临战状态,并且,中岛中将受逼与高全不过,没办法之下,终于被逼的在口令上进行了一场列的史无前例的改革。
    从中将的名字,到天皇的生日,所处的地名、当天晚上的晚餐品种,数量,等等,所有能想出来的特别一点的词汇,都被中将用到了口令上,口令一天一变,甚至有时想起某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新词,刚刚下发的口令都会被更新,没有任何一个口令有超过一天使用周期的,不仅如此,中岛师团长还在各联队之间布置了不同的口令,也就是说,天黑之后,各联队之间就不能再相互串门子了,哪个在晚上睡不着觉瞎逛荡,就很有可能今后再也不用睡觉了。
    这些命令被执行了之后,十六师团被我军突袭的次数明显有所减少,虽然对他们自身也造成了一些不便,不过,和士兵的生命比起来,这些不便其实都是小事儿,难道不是吗,自认为对士兵关爱备至的中岛将军,对自己所发明的伟大创举而洋洋得意。
    当然,其中的副作用也不少,因为回答不出来复杂多变的口令,而遭到误杀的日军士兵,几乎每天都有,一个师团几万人,肯定不是每个人都是头脑聪明的,有那脑袋稍微不灵光点的,又有急事必须立刻去办的,就很悲惨的丢掉了性命。
    就像考试一样,总有某些人考试之前把复习题背的滚瓜烂熟,一拿到试卷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人不光是学生中有,鬼子中也有,这样的鬼子就比较倒霉了,临出门之前背了无数遍的口令,一遇到盘问的,立马脑子里一片空白,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声无情的枪响。
    加上白天我各路大军的追击围攻,中岛中将的第十六师团以每天千人以上速度瘦着身,撤退路上的中岛今朝吾中将以及他的十六师团的鬼子们,真的是度日如年,每一分每一秒,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煎熬啊。
    十六师团这种空前迅速的后撤速度,终于引发了同伴的恐慌,十三师团是和十六师团一起从钟祥京山地区北进的,后撤的时候,两个师团也是一起后撤的,可现在十六师团突然加快了撤退速度,十三师团的荻州立兵中将在电报里也问不清楚,就派出了一支两百人的小分队,想要去十六师团问个明白。
    荻州立兵中将也是害怕战争时期,他派的人少了,有受到中**队攻击的可能,荻州立兵中将果然料事准确,他派出去的那支小分队果真是遭到了攻击,只不过,攻击他这支小分队的却不是中**队的任何一支部队,向他的小分队扣动扳机的正是这支小分队要去找的友军,第十六师团的部队,原因,仅仅是因为这支小分队没有说出,中岛中将在半个小时前刚刚更换了的新口令。
    两百人,仅仅是十几分钟就被全部击毙,十六师团这天晚上表现出了他们强大的战斗力,事后,有士兵搜查这些死尸口袋的时候,才搞明白,原来他们这回遇到的是真正的友军。
    闻听十三师团的友军被打死,中岛中将的懊恼也仅仅是一小会儿,现在他要考虑的不是向荻州立兵中将道歉的问题,他要考虑的是尽快撤兵的问题。
    ,,…。。


第八十四章 光辉战绩
    荻州中将派出去的小分队一直没回来,中将肯定坐不住了,一个电报发给中岛将军,询问他的小分队的事情,中岛中将想了想,决定这件事还是不能实话实说,被五百师辇成这样,实在是太丢他这个战功赫赫的中将的脸了,尤其是和他还有一点互别苗头的荻州立兵中将,这个脸更加丢不起。
    如果是败在刘汝明的六十八军,或者是张自忠的第三十三集团军,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甚至是汤恩伯的第三十一集团军的手里,他都能接受,毕竟这些位都是中**队中赫赫有名的战将,栽到他们手里的日军部队早有先例,多他一个十六师团,并不是什么特别显眼的事儿,他中岛将军也不算有多丢人。
    可中岛中将自己心里清楚,把他逼到如今境地的就是高全和他的五百师,一支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师,被一支中**队的师级部队逼迫到如此境地,让中岛中将怎么能说得出口呢。
    其实,中岛今朝吾就算豁出脸面说了他目前的窘境,荻州立兵也派不出援兵,他自身还在泥潭里挣扎呢,第三十一集团军可不是说着玩儿的,汤司令的十三军紧追着十三师团,南边的张自忠又步步紧逼,荻州立兵中将也难呀。
    于是,十三师团的师团长荻州中将,得到了来自十六师团中岛中将的电报,电报内容是说,第十三师团的小分队,中岛中将并没有见到(这倒是实话,中岛将军本人确是没看见小分队的任何一个人,),不过,据十六师团的侦察分队报告,倒是距他们师团十来里地的地方,在晚间发生了激烈的枪战,等到第二天枪战停止之后,十六师团派人过去查看,发现了几百具皇军的尸体,经检查,这些人都是十三师团的,为避免今后再发生这种悲剧,中岛中将建议荻州中将,以后没事儿你就别派人过来了,有事儿咱电报里聊吧。
    中岛中将这是害怕十三师团再派人来,万一再被打死了,他就不好向荻州立兵中将交代了,而受到迷惑的荻州中将居然还认为中岛今朝吾中将是一片好意,就这样,鬼子的两个师团来的时候是齐头并进,撤得时候是一前一后,中岛师团长不可能停下来等荻州中将一起走的嘛,虽然两个师团一起走,看上去要安全得多,可是留下来等待的这段时间,风险可是有点太大了,中岛师团长现在已经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了。
    至于那位倒霉透顶的二十联队副联队长坂田毅男中佐,及其指挥的步兵第四大队,则是因为高全的某一个电话,彻底被定义成了叛军,在某一天的夜里,第三十旅团三十八联队的助川静二大佐率领两个精锐大队,趁夜袭击了第四大队。
    虽然对面阵地上有中**队的十三军在虎视眈眈,助川静二大佐仍旧对待叛军毫不手软,此战,助川大佐把三十八联队的强悍战斗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夜袭、炮火全覆盖式轰炸,大队级集团冲锋,一番日军的标准战术动作之后,第四大队不出所料的全军覆没了,竟管最后三十八联队同样损失不轻,助川大佐到底是为他的师团长大人肃清了反叛。
    只是让中岛师团长想不到的是,这次平叛行动,不仅没有让十六师团的士气有所提升,反而让师团士兵的士气下降的更加厉害,毕竟日军是出国作战,不仅是出现叛军能让日军士气下降,自己人互相攻击,也同样能让鬼子们兔死狐悲、心凉不已,这些却是中岛中将所始料不及的。
    此事更加加快了日军的败亡速度,斗志全无的日军第十六师团,一路跌跌撞撞、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在二十四日撤到了宋河、三阳店附近。
    第五战区经过这次超过两旬的恶战,各部队损失严重,急需休整补充,李长官虽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无奈之下,只好停止了追击,两军又回到了战前双方控制的大致区域,重新开始了对峙态势。
    十六师团这一路撤退状态之惨,让个别在战后幸存下来的老兵多年之后回想起来,还是止不住的潸然泪下,中岛师团在此次会战开始之初,从京山地区进兵的时候,还是齐装满员的一个两万五千人的甲级师团,一路坎坷,回到宋河之后,中岛中将的师团竟然连一万人都不到了。
    此次会战歼敌数万,粉碎了敌人想要围歼我五战区主力,以及占领随县枣阳中间大片地区的战略企图,虽然这两个城市都曾经一度失守,但是在最后,两城还是被我军成功光复了,尤其重要的是,南京大屠杀的最大凶手,鬼子第十六师团,被我**队打成了个半残废,此战,仅仅是第十六师团,就被歼灭一万五千名以上的鬼子。
    虽然鬼子的两个大佐一个少将,战后都是被记为死于意外,不过,这些再怎么意外,也都是和五百师分不开的,这些杀人魔鬼的死亡,之所以没有计到高全和五百师的头上,也和他们自己没有上报有关系。
    师长带队,化妆偷袭,这样的战术,根本就不是正统战斗手段,是所有有身份的高级将领们所不齿的,不管干什么,都是有一定的规矩的,像战争,就应该是在战场上面对面的厮杀,枪炮刀剑之间的对决,像高全这样,可以说是打破了所有的法则和界限,践踏了一切的规则,为了杀敌,他无所不用其极,为了他心中的目标,他不择一切手段。
    在那些一向以天朝上国人士自居的博学鸿儒们眼中,这些行为根本就是离经叛道,是绝对有辱我天朝的煌煌大气的,一旦报上去,可能在受到嘉奖的同时,将会受到更多的非议与指责,与其那样,还不如就这样没事儿自个儿偷着乐呢。
    不管怎么说,第十六师团的失利,都是和五百师是分不开的,高全在开战之初,就向战区长官请命出击,在整场战争中,五百师和十六师团如影随形,没有一天是处于休战状态的,虽然十六师团最开始向北进兵的时候,五百师没赶上趟,可在中岛师团攻击受挫之后,高全的五百师可是从头跟到尾,一直和鬼子十六师团打到宋河地区的。
    这些功绩是谁都抹杀不掉的,包括孙总司令,包括池军长,所有和五百师有过接触的我方将领,也都是对高全的部队赞赏有加。
    战区司令部的李长官虽然看不惯高全的为人,对其部队在会战中的出众表现,倒确实是赞赏有加,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对其人,李长官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了,高全及其所属部队在战斗中所立下的光辉战绩,李长官一样不落的上报了重庆。
    随枣会战胜利结束,高全及其麾下五百师奉战区命令,退至随县郊外驻扎,养精蓄锐,等待重庆的消息。
    ,,…。。


第一章 初会李宗仁
    六月的一天,重庆的嘉奖令终于到了,由于五百师作战勇敢,随枣会战中歼敌众多,尤其在对十六师团的战斗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再加上有孙连仲、李宗仁等高级将领的一致好评,军委会的这份嘉奖令上,对高全及五百师,就多了许多的赞誉之词。
    最后,晋升有功将领高全为陆军中将,五百师的各级军官均随之官升一级,王大柱等三位旅长,终于熬出了头,各自混了个将军,而那些团长们,当然,也包括柳七这个特殊的营长,也全都名正言顺的换成了上校肩章,最让高全哭笑不得的是,不知道是哪位消息灵通人士知道了洪莹莹,这位五百师特勤处长的存在,居然把洪大处长的军衔也给提成了上校。
    这份嘉奖令下来之后,五百师的各级长官们自然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升官了嘛,哪个不高兴,唯独高全,只是脸上挂着笑,心里却在嘀咕委座的小气。
    这份嘉奖令,看似面面俱到,其实除了肩膀上加了花,别的一点实际好处都没有,部队连番打仗,军委会及战区既没有给补充兵员,又没有奖赏大洋钞票,就连个升官,也仅仅是少将升中将,五百师还是五百师,高全也还是师长,看嘉奖令,看完前面说的那么多好话,高全本以为这次委座大人会一时冲动,给他升个军长干干呢,哪知道最后竟然落了个只升军衔,职务还是在原地踏步。
    五百师一直都不是中央军的嫡系部队,高全也不是黄埔系出身,想要获得实质性的官升一级,看样子他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委任状下来没多久,军委会的又一份命令就到了,命令五百师师长高全,到陪都述职。
    陪都重庆太远了,不管是骑马还是步行,都是要耗费很长时间的,再说,像高全这样的,也算是**中的高级将领了,长途跋涉,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