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黑之后,这两路人马几乎是同时来到城门外。守城门的将官一看,的确是薛家父子,一点也没怀疑,恭恭敬敬地把二人接入城中。
薛仁果进城后,带着这三百多名军兵回了薛府,把军兵交由薛举的心腹爱将吴守仁负责,让这三百五十军兵将偷偷地把薛的家小保护起来,薛仁果进宅院找到母亲和兄弟,把薛举的密令给偷偷地说了。
夫人刘氏一听,老爷要倒反城池,举大旗成大事,吓玉体乱颤抖。二儿了薛仁越一听高兴了:“好,反的好!这些狗官早就该杀,娘,别怕,有我和大哥在,保你平安无事。”
哥俩怕母亲害怕,又安慰了几句,他们把大门一关,在家里等着父亲薛举的消息。
由于时间紧迫,薛举顺利进城后马不停蹄,连夜来带着“残兵败将”直接找郡守赵开。
赵开闻听薛举败回,吓得魂不附体,亲自接了出来,一看薛举头盔都没了,脸上连泥巴带灰土都分不原来的面貌了,再看来手下这些兵将,去时的一千兵马,眼前也就五六百人,丢盔弃甲,更是狼狈。
薛举也会演戏,赶紧跪倒磕头,痛哭流涕地请罪,把早就编好的瞎话,滴水不漏地端了出来,大致意思是自己带兵到了山下,和反贼遭遇,把杨勇杀得大败退入寨中。自己求胜心切,紧追不舍,不慎中了反贼的埋伏,自己奋斗拼杀,总算闯出重围,但儿子薛仁果被困山中,朝不保夕,请求赵大人多派兵将抄山灭寨。
赵开对薛举的话一点也没怀疑,一咬牙又给薛举派出一千五百兵马,让他务必救回儿子,铲平皋兰山的反贼。
薛举心中暗自高兴,心说,城中总共五千兵马,又给要回来一千五百人,现在等于一半的兵权在我手里。城中还剩下两千五百兵马,每个城门五百兵将守把,这样算来,赵开身边只有五百名军兵,明天晚上的大事万无一失。
薛举领命谢恩,当即表示要带二儿子薛仁越一共进山平贼,赵开点头应允。
就这样,薛举连夜点齐一千五百兵马,加上自己原来这六百余人,合在一块有二千一百余人马,辞别了赵开,堂而皇之地把这两千多人马带到薛府附近,再加上薛仁果的三百五十人,共两千五百名精兵临时扎下营寨。
新来的一千五百名兵将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是说连夜要进山救人平贼吗?怎么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但主将没有命令,也不敢不多问。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薛举传令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百人长以上的将官都参加了,大帐里坐得黑压压的,能有四五十号,点过卯后,全部到齐。
薛举命心腹大将吴守仁带二百名刀斧手守在大帐之外,然后命人把两个儿子叫进帐中。
薛仁果一出现,多一半的将官感到傻眼,心说,不是说薛大公子被困山中了?怎么在家呢?这不安然无恙吗?都糊涂了,只有一部分将士明白其中的原委,但也不敢多言。
薛仁果和薛仁越手扶宝剑像两柱尊神一样,立在薛举身后,撇着嘴,瞪着眼,机警的眼神打量着这里的每一张脸。
薛举坐在帅位上,清了清嗓子,把早就酝酿好的反词端了出来:“各位,当今皇上杨广昏庸无道,残害手足,被骂为‘六短之君’,登基之后,置天下苍生于不顾,加重徭役和赋税,大兴土木,任用奸佞,致使贪官污吏横行,弄得民不聊生。
远的不说,我们金城地区连年受灾,这些贪官污吏无人开仓赈济,反而变本加厉,到处强征民夫修筑长城,借机搜刮民脂民膏,民怨沸腾,累死者、饥渴而亡者、无家可归者,何止千万?
现在,前朝废弃太子杨勇无辜被迫害,在皋兰山中扯起义旗,老百姓竞相云集。经过老夫这两天的考察,杨勇乃真命天子之身,爱民如子,义薄云天,短短几天便集结了十万之众。大将保明主,俊鸟登高枝,识时务者方为俊杰,老夫带着手下的一千多弟兄已经投其麾下。主公十万大军整装待发,介时天兵一至,弹丸之地的金城小郡,必势同压卵。
主公英明,今天给大家一个机会。薛某受命把大家集中起来无它,是想征求一下各位的意见,有愿意跟随我薛某扶保明君的,我薛某代表主公杨勇欢迎各位。如若有不识时务者,薛某也绝不勉强,就请自便。”说完,薛举看着大家的反应。
薛举话音刚落,那些早就被策反的人带头跪倒,异口同声道:“我等愿意追随将军,誓死效忠主公。”
在坐的没有傻子,早听明白了,这是要挟同造反。别看薛举说得好听,什么不乐意者不勉强,请自便,薛家父子眼中不揉沙子,门外的刀斧手在门口来回直晃,也绝不是摆设,不同意他们恐怕不能活着离开五步。因此,纷纷跪倒,表示愿意誓死效命。
但是也有几个略微犹豫了一下,被薛仁果和薛仁越看到了,一声喝喊,帐外的刀斧手如狼似虎闯进来几十个,把这几个将官推了出去,咔嚓咔嚓几声,脑袋剁了下来,有军兵用托盘托着几颗血淋淋的脑袋来到帐中,众将看了无不变色。
第86章杨勇百卒取金城
刚才还是大活人,眨眼间脑袋被剁了下来,众将看到血淋淋的脑袋,龇牙咧嘴的,无不变色,赶紧磕头扣捣算,一致表示愿意惟将军马首是瞻。
把当官的摆平了,那些步卒骑士的自然没问题,兵随将令草随风嘛。
薛举大喜,连夜对这一千五百名兵马进行了整编,比方说对调位置,打乱原来的秩序,这下把二千五百名兵马牢牢掌握在手中,这些事一直忙活到天黑。
然后薛举开始分兵派将,让心腹大将吴守仁领兵五百保护好薛府老小,有擅闯者杀无赦;让大儿子薛仁果引军五百,负责三更天城头放火,夺取东城门,迎接杨勇进城,然后扫平南城门的守兵;让二儿子薛仁越领导兵五百夺取西城门;薛举亲自带着剩下的一千精兵,负责把郡守赵开解决掉,然后扫平实力最强的北城门守军。
最后,薛举叮嘱,各路兵马三更统一行动,降者免死,反抗者或逃跑者一律斩杀!现在离三更天还早,三军将士可以原地休息,有泄露军情者杀!
“诺!”众将答应一声,领命散去。
早有人向赵开秉报,说薛举今天没有出兵。赵开也感到异常,心说,昨天晚上太晚了,没出兵情有可原,今天白天怎么还没开拔?他大儿子被困山中,他怎么不着急呢,于是派人探问究竟。
薛举告诉来人,让他给赵大人传话,说自己正在分兵派将,排兵布阵,演练破贼之法。
赵开听了听了半信半疑,想命人再打探,手下幕僚施礼道:“大人,山中困的是薛举的儿子,他都不着急,我们着什么急呀?”赵开一听也乐了,于是作罢。
时间说快也快,三更天眨眼就到。薛仁果带着五百军兵以出城擒贼为名,到了东城门附近,薛仁果突然带一部分军兵冲上城头,放火发信号,另一部分军兵则冲向城门,赶散了守门的兵卒,城门大开。
这时守城门的几百兵将才反应过来,双方就拼杀在一起,但这些兵将腹背受敌,杨勇一杆枪无人能敌,因此很快被打垮,守将于和赶到后被打勇打败逃走,不料被迎面而来的薛仁果斩杀。
于和后面的隋兵隋将吓傻了,薛仁果高声喝喊:“天子无道,贪官横行,我们薛家父子反了,降者免死!”此言一出,于和手下那些兵将,纷纷跪倒扔械请降。
这时,杨勇带队也杀到了,小将杜义不离其身边左右,原来这小杜义早就热血沸腾了,一看杨勇杀进去了,没停两分钟,便迫不及待地领着十名义军尾随杀入城中。
薛仁果看见杨勇,赶紧下马跪倒施礼。杨勇大喜,把薛仁果扶起后,薛仁果把他父亲的布置和城中的情况简直说了一下,杨勇闻听大喜过望,留下一百人马守东城,并看住这些俘虏,然后带着杜义和薛仁果引军杀向南城门。
南城门的守将张裕刚刚接到报告,说东城门有人厮杀,他不知道怎么回事,赶紧穿戴整齐,提枪上马,集合兵将,点齐火把,密布弓箭手,在城门口严阵以待。正在这时,杨勇的人马就杀到了。
张裕不认得杨勇,但却认得薛仁果,因为昨天晚上是他亲自把薛仁果的“残兵败将”接进城的,现在他带兵带过来了,不用问是他们父子造反了,自己中了他们的奸计。
想这里,张裕恼羞成怒,大骂薛仁果损阴丧德,大逆不道。
薛仁果也不和他争辩,提戟冲杀过去,杨勇、杜义引军也冲杀过去。
张裕看见对方来势凶猛,赶紧命令放箭,刹那间,箭如飞蝗,杨勇的军兵中箭者无数。
杨勇火往上撞,边骂边往前冲,他冲在中间,左边是薛仁果,右边是杜义,三个人一边拨打雕翎,一边纵马往前冲杀。像三只猛虎一样,眨眼间冲入敌群,对方的弓箭手避让不及,被杀了个七零八落,只杀得尸体翻滚,血雨阵阵,这些隋兵隋将哪里抵挡得住,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纷纷溃逃。
主将张裕吆喝不住,指挥不灵,纵马亲自来战,正遇上小英雄杜义。两个人交战没五合,杜义大喊一声,将张裕劈为两半。主将一死,他手下的兵将跑得更欢了。
杨勇和薛仁果命命军兵齐声喝喊:“降者免死!”
那些没跑了的隋兵隋将,一看大势已去,赶紧扔了器械,跪倒请降,至此南城门的打斗没出半个小时便结束了。
杨勇命杜义引军二百,守住南城,并看好俘虏,然后和薛仁果引军往郡守府杀来,以接应薛举。
此时,城中早就杀乱套了,喊杀声四起,到处是火光。老百姓关门闭户,吓得体如筛糠,谁也不敢出来。
杨勇他们到了郡守府,四外一片狼藉,到处是尸体和火光。
他们带人冲进府里搜查,空无一人,薛仁果眼尖,在一处卧室里发现了郡守赵开的死尸。这说明,薛举已经得手了,二人一商议引军杀往北城门。
等杨勇和薛仁果带兵冲到北城门时,薛举正和北城门的两员守将夏候继和夏候霸,杀得难解难分。
原来这夏候兄弟是亲哥俩,也是两员猛将,他们素来不服薛家父子,二打一和薛举杀了三十个回合没分胜负。正在这时,杨勇和薛仁果赶到了。
“匹夫,二打一算什么好汉?”
“夏候小辈,休伤我爹!”
两个人大喊着,执枪摇戟冲杀上去,由二打一变成了三对二了,一对一他们也远不是对手哇。这下夏候弟兄彻底败北,没几合,杨勇枪桃夏候霸,夏候继一惊,被薛举一戟斩飞了头颅。
主将一死兵无斗志,因此这些隋朝兵将,逃的逃,降的降,二十分钟没出,便结束了战斗。
薛举下马要给杨勇施大礼,被杨勇拦住,客套了几句,他们飞身上马,带着兵将杀往西城门,等他们赶到后,西城门的战斗已经结束。薛仁越杀了请求投降的守将尹洪,带兵接管了西城门。
薛举得知后,狠狠训斥了儿子一顿,并把二儿子绑了请求杨勇发落。杨勇也觉得薛仁越过于残暴,杀人不过头点地,人家要求投降,你却不允许,非要把人家宰了才行,做得太过了,但薛家父子功劳大,杀得也不是什么历史名人,而是个无名小辈,薛家父子刚刚来投,杨勇也不好说别的,好言安慰了几句,并把薛仁越亲自解开了绑绳。
至此,杨勇的义军完全占据了金城郡,后来薛家父子得知,杨勇仅带一百名义军参加战斗,而是留一半看守山寨,而且几乎没多大伤亡,更加佩服杨勇的智慧和勇气。
从三更天开始,到四更天结束,只用一个时辰便拿下金城郡,这也算是个奇迹。
杨勇和薛家父子高兴,赶紧命人打扫战场。杨勇特别叮嘱,人死不结仇,不管是敌是我,尸体全部清扫掩埋,只是自己弟兄的尸体记清名字后用棺裹厚葬,而那些隋兵隋将的尸体则埋进了乱葬岗。
然后,杨勇命令把这些俘虏带过来,这次共得俘虏八百多人,杨勇告诉他们,愿意跟着自己干的,留下照样发饷,不乐意的就地潜散回家。但如果再跟到隋兵当中跟义军作对,抓住后定斩不饶。
除了二百多人不愿当兵的外,大部分愿留下,加上薛举的两千五百名军兵,除去战死的,此战共收编隋兵隋将二千余人。一直忙活到天光亮,这场战斗才算彻底结束。
拿下金城郡后,杨勇命公冶长把山寨义军和几百老百姓全部撤入城中,山寨暂时保留。
到了该论功行赏的时候,杨勇从头把交椅位置上站起,把薛举扶到上面要拜,可把薛举吓坏了,跪倒便给杨勇磕头:“主公万万使不得,可折杀薛某了!主公乃金玉之体,身上流着皇室血脉,而薛某乃一介草莽,安敢造次?薛某得一明主,愿意为主公牵马坠蹬。”
杨勇很感动,赶紧把薛举扶了起来,同时心里也庆幸还有点后怕,心说,勇哥你就点到为止吧,虚让一下可以,别太执着了。历史上人家就称帝了,刚才他要万一答应坐头把交椅,自己的位置往哪摆?为了推翻昏君,诛尽奸佞,拯救大隋的黎民苍生,自己不能受制于人,必须得当这“一把手”,汉王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想到此,杨勇堂而皇之地坐了“头把”,然后论功行赏,当然拿下金城郡,这一仗薛家父子功劳最大,给记上首功一件,然后按功行赏,特别对那些死伤弟兄的抚恤严格兑现,然后大摆酒宴,犒赏三军,整整祝贺了一天。
酒宴散去,薛举回到帐篷,刚要休息,两个儿子从外面进来了,薛仁果看看没有外人,插手施礼道:“爹,您志存高远,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你一向不爱受制于人,这些贪官污吏不识人,您在他们手下已经憋屈了半辈子,如今好不容易下决心走出这一步,怎么还甘心屈于杨勇之下?”
薛仁越也跟着帮腔:“是啊爹,大哥说得不无道理。论功劳您最大,论武艺您也不输给杨勇,论兵力我们有数千之众,他杨勇仅有二百之兵,跟花子队差不多。他起身让位,您就该当仁不让,何必推辞?一个前朝的废弃太子,连他亲弟弟都要杀他,把他辇得走投无路,你看他都落魄到什么样了?您怎么还拿他当盘菜啊?”
薛举听了两个儿子的话连连摇头,然后说出一番话,他的两个儿子这才恍然大悟。
第87章赈灾和招兵
“尔等还得记得当年的董卓和曹阿瞒之辈乎?”听了两个儿子的话,薛举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淡然一笑反问了一句。
薛仁果和薛仁越都不傻,特别是薛仁果,其文治武功深得薛举真传,听了他爹的话立刻就明白了。
他当然知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董卓和曹操都是文武双全,兵强马壮,他们为什么要争汉献帝这样一个废帝呢?为什么甘愿屈据汉献帝之下呢?那绝对不是忠心侍主,而是欲挟天子以令诸侯,包括后来的司马家父子,皆是如此。眼下虽然杨勇非真命天子,然有着皇室血统,父亲想是借杨勇这杆大旗,成自己的大事,这也叫出师有名。
想明白之后,薛仁果高兴地施礼道:“爹爹谋深虑远,儿不及也。”
薛举手拈胡须微笑着点头道:“记住,有实力才有一切,有实力就有一切!眼下,我们立足未稳,怎能与杨勇争主次?况且,杨勇绝非等闲之辈,其文治武功绝不次于为父。因此,我们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成大事,你们两个万不可对杨勇缺了礼数。懂吗?”
“遵命。孩儿谨记!”两个人插手施礼,然后退出去了。
第二天,杨勇升帐议事,这边是公冶长、杜义,那边是薛家三父子,然后还有几个千夫长,这样算来,杨勇手下大将也有十多个,站在两边也像个样子了。
“各位兄弟,我们得了金城,下一步当如何打算呢?”杨勇先发扬民主,问计众将。
公冶长出列施礼道:“主公,金城乃弹丸小郡,通州得到秉报后定当联合附近的郡府不日发来大兵困城,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当主动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通州。”
杨勇微微点了点头,但没表态,目光看向薛家父子,知道这是人中龙虎。
薛举出列插手施礼道:“主公,末将认为攻取通州不妥。眼下,我们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十多员,而通州乃战略要地,城高池深,拥有精兵过万,加上附近的几个郡县,战事一起,短时间内集结两三万人马不是难事。如果此时贸然出兵,非但拿不下通州,恐怕金城难保,我们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薛将军言之有理,那么依将军之见呢?”杨勇一听,这薛举果然有勇有谋,分析得头头是道,难怪人家能成大事呀,幸好跟我混了,这薛家父子真是不可多得的全才之将啊。
“主公,依末将之见,金城一带连年受灾,难民无数,我们应当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此举必然大得民心。我们借机大肆招兵买马,迅速壮大我们的实力。然后,再图通州。”
“嗯,好。薛将军之言,正合我意。”杨勇不住地点头,得民心者得天下,薛举能认识到这一点,真不简单呀!于是,杨勇连连点头,令薛家父子负责开仓库放粮之事,令公冶长和杜义加强宣传,树起大旗,招揽兵马。
招兵买马当然需要钱粮,不过,这对杨勇来说不是问题,得了金城郡,能没钱粮吗?这些粮食和金银都来自城中的贪官污吏,另外杨勇又把自己存储的金银和萧美娘的首饰、珠宝等也拿出来一少部分作为补贴。
人人都能来领粮食,分文不取,而且报名当兵的不但能吃饱饭,一个月还给二两银子,当场兑现。这一下全城轰动,老百姓奔走相告,有的捧着大米和白面,高兴得呜呜直哭,前来报名当兵的也是络绎不绝,负责登记造册的可忙坏了。
第一天,报名当兵的就突破五百,第二天更甚,附近的乡下的,其他州郡的,还有一些无家可归的流动人口,纷纷向金城涌来。杨勇大喜,命四门大开,放老百姓进来。
短短五天,报名者就突破六千之众,从中挑选精壮之士,也达三千余人,加上原来的兵将,杨勇手下的兵马总数超过六千。
杨勇和薛举在金城这么折腾,通州当然早就得到秉报了。在杨勇占据金城的第二天,报事的就飞马报于通州刺史牛山。
牛大人一听,什么?薛家父子投降了反贼杨勇?他们里应外合,杀了郡守赵开,占据了金城,开仓放粮,招兵买马,这还了得?!牛刺史当即招集幕僚商议对策。
牛山坐在主位,其他的谋士武将列立两厢,牛山把情况通报之后,问计众人。
通州赞务李隐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