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之激情神枪-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艺的本事跟他两个儿子没法比,一是上了点年纪,人老不讲筋骨为能,二是他的枪法只有罗成和罗松的八成,这是因为当初姜家的花枪他没学全的缘故,因此他跟杨勇武艺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二人交手没十合,罗艺的大枪便飞了,罗艺一拨马败阵而走。

杨勇并没有追赶,而是用目光搜索李世民的身影,可这时李世民早跑没影了。

杨勇正在寻找的时候,罗士英杀散唐兵来到杨勇近建议道:“王爷,快传令撤退吧,敌众我寡,时间长了,我军就顶不住了。”

杨勇放眼一看整个战场,罗士英说得不假,唐军太多了,义军寡不敌众,节节败退。杨勇接受了罗士英的建议,果断传令收兵撤回城中。

就这样,在罗家姐弟及女子亲卫营的保护下,杨勇带着自己的人马且战且退,很快退回护城河左岸。这时,城头上的李靖传令,临邑城门大开,杨勇带着人马赶紧往城中撤退。

此时的李世民在唐军将士的簇拥下,早已经到了安全地带,立马横枪站在高坡上,身后站着房玄龄、杜如晦、李孝恭等,正在观看两军混战的情况。

李世民一看,杨勇的义军顶不住了,要撤兵回城,他也来劲儿了。因为刚才杨勇枪震李元霸,又死死地追着他不放,要不是他跑得快,要不是李孝恭和刘黑闼、罗艺等人救驾及时,此时他也成了杨勇的俘虏,李世民很生气。

又看到杨勇带着罗士信和罗士英一帮娘们,在他的十万军营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刘黑闼、罗艺及其燕云十八骑也先后败下阵来。此时的李世民连憋气带窝火,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从来没像今天这样狼狈过,窝囊过。因此一看杨勇带着义军要撤回城中,李世民震怒了,大喝一声:“追”

他带着房谋杜断和大将李孝恭在后面督队,十万唐军在义军后面紧追不放,潮水般地冲过护城河,向城门涌去,大有抢城之势。

唐兵刚到城门附近,伏兵四起,李婉儿在这里准备了两千名弓箭手,他们让过杨勇的人马,对着冲过来的唐军万箭齐发,一时间唐军中箭者无数,尸体横七竖八躺倒了一地,不少唐军将士连人带马当场被射成刺猬,其余的将士赶紧用手中的刀矛盾牌遮挡箭雨,并纷纷后退。

一阵箭雨过后,李婉儿带着三千人马从城门里杀出来了,一个冲锋将城门附近的唐军杀了个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看到义军都安全撤入城中了,李婉儿也收兵回城了,城门关闭,千斤闸落下。

这时城头上的李靖也命令守城军兵做好了准备,城头上弓箭、滚木和石块堆积如山,李靖站在城头亲自指挥。唐军只要敢来攻城,一声令下就是万箭齐发,外加滚木和石块伺候。

李世民一看,城中早有准备,只好鸣金收兵。这场大战,因时间不太大,双方损失都不算大。但尽管如此,战场上仍然是狼藉一片,刀枪残旗到处都是,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李世民收住兵马,清点人数,此战唐军将士伤亡了六千余人,使他唯一感到欣慰的是,二弟李元霸被救回来了。要不是自己那一箭,李元霸就被杨勇穿了蛤蟆,李世民想起这些都感到后怕,望着临邑城,心中对杨勇又咬牙切齿了。

李世民在心里发完狠后,刚要传令收兵回营,有小校来报:“报秦王殿下,赵王千岁醒过来。”

“哦二弟怎么样伤得重不重”李世民听了这话心里又亮堂了不少。

“回殿下的话,赵王千岁一点事没有,只是被震晕了,现在全好了。只是他不甘心,非要找杨勇拼命不可,我们拦不住,您快去看看吧。”

李世民一听,带着房玄龄、杜如晦、李孝恭、刘黑闼、刘什善、罗艺等人往后方的伤兵营而来。

离多远就听见李元霸在结结巴巴地咋呼:“妈的,换换马听见没快快给本王换好马,要不本王全把你们砸砸出屎来”

“王爷,这已经是第三匹马了,您的锤太重了,我们实在没有好马了,还是找秦王殿下吧。”手下兵将苦丧着脸,战战兢兢地说。

“放放屁二哥正在指挥打仗,本王上哪找找他去少说废废话,快找好好马,本王还急着找杨勇算,算账今天就是躲到耗子洞洞里,也要把他揪揪揪出来,一锤砸砸扁他,看他今后还还敢不敢在本王面前使使坏,快去要再牵来一匹病病殃子,小心你们的狗,狗头”

“元霸。”李元霸正在咋呼,李世民带着人到了。

“二哥二二哥”李元霸扭头看见李世民,先是一愣,继而像个孩子似的,跑过扑到李世的怀里就哭上了,“二哥,元霸打了败败仗了,元霸没没马了,元霸差点见见不着二哥了”

李世民的眼睛也湿润了,轻拍李元霸的小肩膀安慰道:“元霸,没事了。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一匹马不算什么,二哥再给弄一匹好的。”

“真真的”李元霸听了立即不哭了,推开李世民,小黑眼睛又闪出亢奋的光芒。大将都爱惜枪马,李元霸也不例外,一匹好的战马,就如自己的双腿,这是纵横沙场的必要条件。

“真的,二哥什么时候骗过你。”李世民点了点头,说着,命人把自己的坐骑白龙马牵了过来,这匹马身高八尺,长有丈二,膘满肉肥的,浑身上下白如冬雪,连一根杂毛都没有。马蹄子跟碗口一样,白龙马摇头摆尾,咴咴乱叫,如欢龙猛虎一般。一看就知道,这是匹宝马。

“元霸,喜欢吗从今天开始,它就归你了。”李世民说着把马缰绳递给了李元霸。

第463章李渊并不好过

李元霸可高兴坏了,接过缰绳,手提双锤飞身上马,这匹马四蹄翻开如飞似箭,不但跑得快,而且跑得稳,李元霸在马上还舞了几趟大锤,觉得得心应手。

刚才,手下接连牵来三匹马,李元提锤上马,跑不出几步,战马不是被压卧了,就是浑身是汗,跑得像蜗牛一样慢,因为李元霸的双锤太重,一般的战马连人带锤根本不堪重负。现在好了,这匹白龙马胜过他原先的那匹马,李元霸高兴得如获至宝。

突然他又想起战场上的事儿了,小黑眼睛凶光一闪,结结巴巴道:“二二哥,待小弟砸砸开城门,将杨杨勇的屎砸出来”说着,摧马就走。

“元霸不可。”李世民把他喊住了,李世民的一句话胜过别人百句,李元霸根本不敢抬杠,立即把战马勒住了。

“元霸,记住今天的教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杨勇的力气不在你之下,骄兵必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父皇的旨意到了,我们救出平阳姐姐和两位少保,就可眼杨勇决一死战了。到那时,元霸就有机会雪今日之耻了。”

“好好吧二哥,元霸听听你的。可是父皇的旨旨意怎么还没到哇,这都好好几天了,真急急死人了。”

“少安毋躁,应该快了。”李世民心里也很着急,劝住李元霸后,带着大队人马回营了。

晚上,李世民把房玄龄和杜如晦找来商议对策。房玄龄道:“殿下,通过今天一战可以看出,杨勇兵力不足,他之所以不主动出击,肯定是在等待援兵。我们不能坐失良机,临邑城如铜墙铁壁,我们可以暂不攻临邑,表面上在这里跟他耗着,暗中偏师攻取附近的州郡,孤立临邑城。”

李世民点头:“只是我们先取哪好呢往南是禹城和济州,往东是滨州和东营,都是杨勇的地盘。”

杜如晦道:“目前我们兵员充足,而杨勇无力顾及,我们可双管齐下,济州是山东重地,两路兵马最后合围,若能拿下济州,杨勇的人马在山东就站不住脚跟了。”

李世民当即拍板,他率领十万人马在临邑城下造成大兵压境之势,但不和杨勇开战,等待李渊的旨意,然后抽调出六万大军,兵分两路:让汉东王刘黑闼为主将,李孝恭为副将,引兵三万向东攻取高青、滨州和东营等地,然后挥师南下;让幽燕王罗艺为主将,刘什善为副将,引兵三万向向西向南攻取禹城和平原,然后挥师东进,两路人马在济州会师,一举拿下济州。

两路人马领命后,第二天四更造饭,五更出发,人不知鬼不觉便离开了李世民的大营。

几天以后,捷报频传,刘黑闼和李孝恭不负所托,一举拿下了商河、高青、桓台、滨州和东营等州县,正挥师南下向济州包抄。同时罗艺这路人马也不含糊,连克禹城、济阳和平原县,正向南迂回,两路人马势如破竹,正对济州形成包围之势。

李世民一听非常高兴。正在这时,有探马来报,武阳郡今山东冠县一带发现杨勇的援军,约五万左右,领兵带队的苏定方和伍天锡。

李世民听了吃了一惊,这五万多人马倒没什么,关键这两员主将威名远扬,令李世民不敢小觑。李世民当然知道,苏定方少年英雄,原是河北王窦建德的部属,此人要文有文,有武有武,年纪轻轻便成为杨勇手下的“四梁”之一,这是个帅才。还有那伍天锡,乃忠孝王伍建章后代,跟南阳侯伍云召是堂兄弟,手中混金镗,坐下青龙马,是个敢和宇文成都一交高下的猛将,目前是杨勇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这支人马一来,杨勇如虎添翼,这仗就不好打了,不行,必须得派精兵强将阻击他们。

打定注意后,李世民把房玄龄和杜如晦找来商议,房谋杜断之后,李世民决定让罗艺的人马不必到济州去了,改道往武阳方向,阻击苏定方的人马。

李世民之所以临时调整了战略,因为这两路人马仗打得太顺利了,简直是摧枯拉朽,短短几日内便拿下了临邑东部和南部的十多座州县。李世民用军事家和战略家的眼光一分析就明白了,杨勇的兵马并非不堪一击,而是杨勇的主力主要集中在山东西部的临邑、清河、武城、德州、衡水等一带,而东部和南部兵力空虚。因此,攻伐济州由刘黑闼和李孝恭这支精兵就够了,将罗艺这支劲旅抽出来对付苏定方的人马。实践证明,李世民的决策是英明的。

传令小校拿着李世民的令箭走了以后,李世民高兴不起来了,别看得了山东这么多地盘,因为他等的圣旨迟迟未到,平阳公主和罗家两位少保的取舍,他不敢抉择,连日来这件事如一块千斤巨石压在他的胸口。

想起此事,李世民又在帐中徘徊起来,并州离临邑没那么远吧,这都快十天了,父皇怎么还没指示再拖下去,杨勇各路的擒王之师都来到后,我军的优势不再,这仗就不好打了,难道京师出什么事了不成

李世民迫不及待了,连夜又派出几名小校飞马往并州探听消息。

镜头暂时转到唐都并州城。李世民猜得不假,此时的并州还真出事了,这些天李渊在并州并不好过。

半年前,唐高祖李渊派出两儿一女三路兴兵,讨伐杨勇和汉东国,要完成天下统一大业。然而,除了二儿子李世民这路兵马捷报频传之外,其余两路人马都令他愁眉不展。首先是李建成的人马被徐茂公阻在潼关,寸步难进。

李渊对这个太子现在非常失望,李建成是他的长子,也是法定的太子,这些年跟着他南征北战,东挡西杀,起初自己对这个接班人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随着二儿子的强势崛起,李建成南征的无果,令李渊这种满意变成了失望。

李渊自认为对李建成倾注了最大的心血,相比于李秀宁和李世民来说甚至是偏心,给了李建成二十万精兵,李秀宁和李世民出征时分别才有十万人马,而且还把自己最得力的两个谋士左右仆射裴寂、李文静配给他,武将有皂袍大将尉迟敬德、右翊卫大将军李神和驸马柴绍归他调用,这些人都是响当当的将帅之才,哪个都能独挡一面,可是怎么就干不过徐茂公和秦琼这十万人马呢尉迟恭也被擒了,双方陷入对峙的僵局。

李渊正为这事揪心呢,不兴的消息再次传来,女儿李秀宁这路人马开始时很顺利,但在山东临邑一带遭遇了杨勇的人马,连吃败仗,损兵折将。

李渊听了这样的战报,眉头锁得更紧了,宁儿这是怎么了论文论武,她巾帼不让须眉,不比李建成和李世民差呀,而且还有李孝恭、罗松、马三宝等大将扶助,怎么也闹成这种局面这都是怎么了此前我们父子可是纵横天下,所向的无敌的,难道一个前朝余余孽风流放荡的杨勇真就成了我大唐的劲敌不行,朕要御驾亲征,助宁儿一臂之力,这次一定得铲除杨勇

李渊刚做出这样的决定,有人来报,西突厥的大王子统可比带着使者前来求婚,李渊闻听就是一愣

第464章挑衅,赤裸裸的挑衅!

李渊当然知道,眼下的大唐不止是一个敌人杨勇,他们还有一个劲敌,也很难缠,那就是突厥,包手和西突厥。

其实不止是大唐,早在大隋朝甚至更早的时候,突厥铁骑就不断南下,对中原军民烧杀抢掠。每次突厥铁骑南下,除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外,他们还抢人,将大批的汉人掠走当奴隶折磨,其滔天罪行,比强盗更甚。

大隋的文炀二帝在位的几十年间,没少跟他们交兵。后来隋朝的大臣、车骑将军长孙晟长孙无忌的父亲给隋文帝献策,利用离间计,使突厥发生内战,突厥这才分为东西两部分,但无论是还是西突厥,他们的铁骑仍然屡屡南下,侵犯承大隋境。

大唐立国之前,李渊带着子女率领兵将把打老实了,没想到西突厥又来扎刺儿。

这次表面上说是求婚,这其实就是挑衅,因为按照汉人的习俗,西突厥真要打算跟大唐和亲,他们的汗王统伽比应该先遣使说和,即得先派媒人,李渊同意后,他们才能让突厥王子登门。现在这门婚事八字还没一撇呢,哪有女婿直接上老丈人家里求婚的道理,这不是强婚吗

但是李渊很清楚,如果拒绝,西突厥肯定会以此为借口,跟大唐开战。

李渊身经百战,并不怕跟突厥打仗,只是眼下不行,朝中能征惯战的大将都派出征伐杨勇和汉东国去了,大唐国大空虚,缺兵少将,怎敌突厥虎狼之师

李渊感觉兹事体大,于是赶紧传令升殿议事。文武百官一听也都面面相觑,无人敢言。钜鹿郡王柴慎驸马柴绍的父亲,大唐立国后,李渊封之为郡王,禄大夫之职,官居一品出班跪倒施礼:“陛下,臣有本上奏。”

对柴家父子,李渊向来刮目相看,这不止是因为柴绍娶了他的二女儿平阳公主李秀宁。还因为李渊和柴慎早就心气相通,两人在大隋朝就是知已,身居高位,官气相通,志同道合。后来,柴家父子为大唐的江山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李渊虽然贵为大唐开国君王,便对他的这位亲家格外高看几分。

一看柴慎跪下了,李渊赶紧欠身离座,让太监把他扶起来,满脸堆笑道:“不知柴公有何本章,平身奏来。”

“谢陛下。”柴慎谢恩后站起来,表示赞成这门亲事,并建议李渊将义和公主嫁给统可比。

李渊当然明白柴慎的用意,义和公主是侧室所生,如果这门亲事成了,可以暂时安抚突厥,解大唐的燃眉之急。

李渊想了想摇头道:“柴公所言差矣,突厥这次并非真心求亲,而是来找借口挑衅。无媒而求亲,这本就是对我大唐的污辱。诚如柴公所言,朕如果答应了这门亲事,朕的脸面可以放下来,大唐的尊严也可以不讲,但此事绝对没完。他们还会得寸进尺,再提无理要求的,因此,把义和公主给他,决非上策。”

柴慎觉得李渊说得虽然有道理,但仍然忧心忡忡道:“陛下明鉴。可是如果我不答应这门婚事,突厥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不日之内,大唐与突厥必起烽火。眼下我们大唐与杨勇开战无果,胜负难料,突厥再兴兵犯镜,大唐危矣。”

一句话说到李渊的痛处,他正为此事而犯愁,沉吟了半天,李渊问群臣:“西突厥实力如何可汗有几位王子”

“启奏陛下,论实力,西突厥不次于。目前,突厥大汗统伽比有两个儿子,长子就是这个统可比,次子统方比系偏妃拉旦娘娘所生。汗王统伽比还有个堂兄叫统战,他们家族四人骁勇善战,均手握重兵,牢牢地统治着西突厥军政大权。”

“有了”手下大臣刚说到这里,李渊眼睛一亮有了注意,他知道一母同胞的诸多子嗣之间,尚且为权势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纷争不休,更别说同父异母的兄弟了。就以和亲之事,引起他们家族内部的争斗,让他们自相残杀,无暇犯境。等朕腾出手来,再收拾这群王八羔子。

论玩阴的,李渊可谓是高手中的高手。等柴慎知道李渊的打算后,心中暗自喟叹弗如。

几日后,打定注意后的李渊在金殿上隆重接待了西突厥的这位大王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统可比先给李渊行了礼,然后说明了来意。

李渊一看这家伙长得五大三粗,那张脸好像是从胶泥窝钻出来一样,黑中透亮,眼赛铜玲,不过不是黑色,而是绿色的。头发打着卷,梳着二十一世纪的理发师都难修成的造型,撇着嘴,站在那里不可一世地等着李渊的答复。

李渊一笑道:“多谢贵邦汗王的美意,阁下看中了大唐的公主,也是他们的福分。不过呢,朕的女儿虽多,但大都成家立业,只有一个义和公主还是单身。可是不巧的是,在数日前,二王子统方比前来求婚,朕已经做主答应了这门亲事。唉,朕实在是遗憾得很呀。”说到这里,李渊双手抖动龙袍,做无奈状。

统可比一听眼睛瞪得更圆了,暗道,真的假的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事小方子真该死,我是大王子,他只是二王子,敢先下手跟我抢美人儿,我早就想收拾他了,回去再说

想到这里他不笑装笑:“哈哈哈陛下太客气了,既然我弟弟捷足先登了,也是好事儿。早就闻听大唐高手如云,什么西府越王李元霸,皂袍大将尉迟恭,还有号称神枪无敌的罗家父子,在下早就想见识见识了。不过,在下也知道,眼下大唐正在与杨勇开仗,这些人都出征在外。在下也不想强人所难,想必这京师更是藏龙卧虎了,在下此次贸然前来,斗胆请陛下派一位高手出来练几趟枪马武艺,让在下开开耳光,也不枉此行啊,不知道在下是不是有福之人”

统可比这些话说得看似客气,但眼光蔑视,字里行间透着傲慢与不屑,还摇头晃脑的,一副旁若无人的态势,在金殿上大山大叫,震得大殿里嗡嗡作响。

挑衅,这才是裸的挑衅

但是,李渊知道,这个统可比绝非善茬。不用别人怎么介绍和吹捧,这一点李渊能够看出来。

李渊看人很准的,因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