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决的话,我们很难抽出时间到首阳山走一趟了。”
周扬点了点头,道:“不过我们也应该到修庙建宫的苦役处看看。”
司马懿道:“哥哥能有体恤民情之心,实在难得。”
翌日,两人便服到各个苦役的地方视察,方才知道高堂隆说的一点也不夸张。
无论年老少壮,都被派去了建宫筑城。
这次曹睿不但征召河南一带的劳役,也从山东、河北各地调来上千万百姓,有一大部分甚至只有十二三岁,其中还包括了许多农民,而使得原本耕种的农民人手十分紧张。
眼前这些苦役只是极小的一部分,看着他们面无表情地拖石运车,身体早已经不属于自己,更像是一架架瘦得皮包骨的机器。
“我真的很难理解,皇上这么做究竟为了什么。”周扬看得心痛不已,浑身僵硬道,“如果说为了将汉鼎钱庄取代他的人,那么大量耗资兴许是一个最坏的办法,可是把这么多人投入建宫修庙上,我真的不明白建这么多宫殿他住得完吗?修这么多庙宇真的可以保佑到什么吗?”
“帝王的心术,常人的确是很难理解。”司马懿叹道,“也许就跟哥哥你一样,仅仅为了一种成就感吧”
“成就感?”周扬略显彷惶道,“修建了这么多的建筑物,可以给他带来成就感吗?”
“我们不妨设身处地为皇上想一想。”司马懿道,“身为一国之君,肩上所扛起的责任,之前又有武帝曹公与先帝两位杰出的帝王,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与展示出来的魄力,尤其是当年曹公立下的盖世奇功,更是当今皇上望尘莫及。如果皇上不想被人说一代不如一代的话,那就必须干出一番事业,既使他无法超越两位帝王,至少在政治上必须干出属于自己的一番成就。”
“可是偏偏集权政策到了他这一代,又被我所掌控了起来。”周扬有些愧疚地道,“所以剩下的只能是从建筑物方面着手了,就算当年秦始终修建万里长城一样,对吗?”
“差不多是这么回事了。”司马懿道。
“那么站在我自己的立场,我也同样是无法完成助武帝曹公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也退一步求其次,将政权掌握在手里,希望这个梦想能在自己手中完成了对吗?”周扬自言自语着,“人若是无法做到一件事,便会去用其他满足自己的需求来代替,我自己也是一样。”
“并不一样。”司马懿立刻点醒道,“哥哥现在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也不仅仅是为了自保而已。”
“那我是为了什么?我一直对此感到不解。”周扬问道。
“也许,只是哥哥与曹公同样对梦想追求,另一种方式的延续吧”司马懿颇有一些感触,但他随即又转道,“不管怎么样,现在想再多也无意义了,摆在眼前的是一群受苦的百姓,还有哥哥与曹公的梦想,而哥哥也早已做出了选择,不是吗?”
“没想到周丞相也在这里啊”
周扬正思绪间,只见高堂隆竟从一群苦役的对面走来。
司马懿也为之一怔,但马上就了解了眼前这位太守,心里是真的要为百姓干些实事的。
高堂隆竟随身带着纸笔和一大堆的文件,双眼乌黑的样子,显然是一夜未眠。
周扬更是感到心生愧疚,因为自己本来就是出身草根的阶层,却反不如这位古代的官员更希望解除百姓的苦难。
于是下定了决心,不管自己个人的梦想如何,也不管现在与曹睿的局面如何,还是先与高堂隆一起帮助这些正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再说吧。。。
第三部:谋朝篡位第九十八章:忠臣无私
第九十八章:忠臣无私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曹睿大兴土木,所动用的劳役状况,将近三个多月里,周扬亲自与高堂隆几乎走遍了整个洛阳城。
至于洛阳以外,河南一带的工程,只能交给手下们去调查了。
然而所看到的一切,甚至比想像中的更令人难以接受。
反倒是高堂隆十分冷静地将所见所闻,全部都记载了下来,准备拟成一份完整而规范的文书上谏。
直到两人走完了最后一个地方时,周扬不仅没有感到松了口气,因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在这时代的艰苦百姓们,使他心里生出了许多从未有过的想法。
今晚,他独自躺在床上,本打算好好休息一下。
可是连日来奔波劳碌的疲惫感,并没有让他睡个好觉,反而翻来覆去地回想着过往的一幕幕场景。
当年汉末最腐败的时候,他曾经见过百姓们饥饿到不得不人吃人的程度,那是因为外戚乱政导致的民不聊生,并没有像如今这般直接地使召老百姓去做苦役。
曹睿虽然是一个精明的皇帝,但是并没有曹操那么体恤民间疾苦,更没有他那悲天怜人的胸怀。
看来自己走上了曹操旧路,或许并不一定是个错误。
想要解决这一切的民间悲苦,惟有将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且真正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才能够施行自己心中许多的想法。
翌日,高堂隆依然精神抖擞的跑来找他。
周扬很难想像得到对方哪来的精力,对他更是心生敬服之情。
高堂隆这一次只带了几道准备上谏的文书,说是昨晚一夜没睡,将草拟的文书经过一翻简练整改之后,使原本大堆的文字变得更加易读易懂。
周扬再也等不急了,立刻拉着他的手前往皇宫。
而曹睿对此只花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全部都看完了。
“不知道皇上有何想法?”周扬迫不急待地问道。
“既然百姓们如此拼命地工作,生活得那么艰苦的话,我们更应该多发放一些粮食与工钱给他们了。”曹睿顿了顿道,“幸亏周丞相把汉鼎钱庄经营得蒸蒸日上,朕对此倒是并不担心,所以这件事情就交给周丞相来处理了。”
“如果让微臣处理的话,微臣认为立刻停止这些劳役。”周扬强忍住了心中积累三个多月的怒气,沉声道,“如此一来,天下万民必当对皇上感恩戴德。”
“朕不需要他们的什么感恩戴德。”曹睿淡淡说道,“身为一国之君,为国家做些事情本来就是应该的,对了,高太守怎么跑来洛阳了,难道就是为了这些事情吗?”
“请皇上听微臣一言。”一直默不作声的高堂隆也不等皇上许可,终于把憋了一肚子的话一一道出,“易中提到‘君高其台,天火为灾。’这是因为国君只知道修缮宫室,却不知民间百姓的困苦,所以上天应之以干旱,火灾从高殿而起。上天提出鉴诫,让灾异告诉陛下应该尊崇人道,爱惜民力,以顺天意。”
“朕听说汉武帝时,柏梁台发生火灾,于是大修宫殿来镇灾。”曹睿反问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西汉柏梁台火灾之后,越国有巫者出主意建宫室压它,所以才修建了建章宫以压火祥。”高堂隆从容不迫地应道,“很明显,这是夷越巫者的阴谋,决非圣贤训导,还望皇上三思。”
“够了”曹睿不奈烦地道,“当朕决定修复崇华殿的时候,郡国便出现了九龙;建造陵霄阙的时候,又有喜鹊在上面筑窝,这些祥兆难道也是巫者的阴谋吗?”
“喜鹊筑窝,鸠鸟居住。”高堂隆回答道,“这些征兆恰好说明了宫室未盖成,将会有异姓人住进去,这正是上天在劝诫皇上。”
“简直是强词夺理。”曹睿冷哼道。
“天道是最无私的,只和善人相亲,不得不令人防备与深思。”高堂隆仍不放弃,继续说道,“夏、商末世,那些继位的帝王大多不恭敬地听取上天的明训,只听信谄言,随心所欲,不修明德,所以很快就亡国了。而太戊、武丁看见灾异而感到恐惧,赶紧听从上天的劝戒,所以迅速兴盛壮大。如果皇上也停止各种劳役,崇尚节俭,广施德政,处处遵循帝王的礼德,翦除天下大患为民兴利,那么这无疑也是一件伟大的奇功啊”
听了这番话之后,曹睿之为动容,却久久无法吐出半字。
周扬更是没想到高堂隆一下子便抓住了曹睿的心态,正如司马懿所说的一样,曹睿需要的也许不仅仅是对汉鼎钱庄的窥视,也不仅仅是为了求得保佑或居住得更加宽畅,而是想要满足自已心中的成就感而已。
生在曹操与曹丕的光环之下,曹睿除了面临着国家这一重担,面临着身边比他权力更大的大臣们这外,同时也背负着精神上的巨大压力。
然而曹睿并没有因为周扬与高堂隆的力谏,而终于修建宫殿的苦役。
近日,有彗星在房心屋三宿间尤为明亮。
高堂隆马上建议,再次借此机会向皇上陈述此事。
周扬原本已经心生放弃,可是见他如此积极,也被再次感染了爱民的情绪,便领着他再次前往求见皇上。
曹睿显然并没有打算见这两个人的意思,一个是令他在政权上几乎一败涂地的权臣,另一个则是不能帮他压回政权,却只会要求他停止现在正在进行的一切。
周扬知道是因为自己现在的权力,所以才得到了这位年轻皇帝的见面允许。
但是高堂隆却对这些微妙细节全不在乎,施完臣礼之后,立刻进入正题。
借以彗星天象之名,提到了帝王迁都立城,首先都确定天地社稷的位置,并恭敬侍奉起来。
周扬暗暗称赞,高堂隆这一次可没再劝曹睿别再搞建筑和苦役之事,反而认为凡建宫室,应该先建宗庙,其次是车马库和粮仓,最后才是宫殿。
如今圜丘、方泽、南北郊、明堂、社稷、神位等都还未确定下来,宗庙的制度也没有按礼仪实施,却直接修缮殿堂,让官员放弃日常业务,农民放弃农耕。
后宫所需费用与兴兵军费完全相反,更使命不堪命,皆含怨怒。
高堂隆说完之后,再次把自己这段时日拟草的文书递上,又道:“皇上临朝当政,首先应安抚民众,然后遵从古代的教化,成为帝王,百官以及广大百姓共同遵从的准则,从古至今,无不如此。”
曹睿打开文书,口中喃喃念道:“以不加斫削的柞木为梁,建造低矮的宫室,唐尧、虞舜、大禹因此能垂青后世;修筑玉台琼宫,夏癸、商辛因此冒犯上天……”
高堂隆忽然又插话道:“今天的宫室规格,早已违背礼仪制度,而且还要兴建九华殿,华丽铺张,前所不及啊”
曹睿不等他说完,自己也没看完文书,便合起来放到一边,问道:“周丞相是不是也认为,朕现在所做的事情是为民间带来疾苦,认为朕不可以一错再错呢?”
周扬本不打算亲自劝说,可是看到高堂隆如此无私无畏地上谏,遂大胆说道:“微臣认为,国家当以民为本,民不聊生,则国家必亡,民若富裕,国家则更加富裕,挖空老百姓的人力财力,这无异于杀鸡取卵。”
曹睿轻笑道:“好一个杀鸡取卵,那么周丞相现在做所的事情,是为了保住鸡,还是为了保住卵呢?”
周扬心中一怔,立刻意会到对方话锋转向了自己身上。
幸而高堂隆接口道:“近期彗星在房心屋三宿间发光,进犯帝王星宿而旁及此微星,这正是上天宠爱皇所发出的劝戒,始终都滞留在尊位,殷勤郑重,希望能感动皇上,便如同慈父般恳切备至的训诫啊”
周扬暗暗松了口气,事实上一直以来,他身为魏国权臣,同时也算是曹睿的长辈,原本也的确是真心实意地想要辅佐他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
否则当年就不会在滴血认亲的时候做手脚,使他能够顺利地被曹丕立为太子了。
可惜事与愿违,曹睿并不像曹丕与他关系亲密,更不像曹操那么敢于用人。
这一直都是周扬心中的另一个缺憾,如今从高堂隆口中指出如同慈父之喻,更是令他觉得自己对曹睿与九泉之下的曹操、曹丕有所愧疚。
不过事情已到了这种地步,再无任何挽回的余地。
高堂隆的再次进谏,把他从思绪中拉回,道:“开拓疆域,继承帝统,一定得等明哲之君才能实行;辅佐皇帝,匡正阙失,一定必须有贤良之臣才能实现。如今明君良臣都在这里,希望皇上能够以大局为重,勿要行冒犯天意之行啊”
周扬终于被这位无私的忠臣感动,竟忽然心生抛弃自身的立场,再次全力助曹魏实现一统天下的梦想。
曹睿显然也并非无动于衷,目光闪烁之中,隐隐带着对周扬三代权臣的感恩,但又随之即逝。
周扬无奈地叹了口气,正要与高堂隆一起告退的时候,曹睿忽然开口道:“就依高太守的建议吧”。。。
第三部:谋朝篡位第九十九章:首阳剧变
第九十九章:首阳剧变
自从高堂隆多次进谏之后,曹睿竟真的被他说动,暂停了修缮皇宫的各项工程,改为全力建造宗庙。
周扬也放下了心头一块大石,得到了曹睿的诏书之后,便决定了即日与司马懿起程前往首阳山,册封东方朔为丹鼎派新一
代掌门,统一向来群龙无首的东道方士。
途中,洛阳情报团忽来追来。
只见叶玄神色诧异的样子,不像是发生什么紧急事情。
周扬原本还以为曹睿又要改变主意,不过一想到君无戏言,应该是自己杞人忧天罢了。
但叶玄看了一眼司马懿之后,却又把本要说的话吞了回去。
周扬道:“仲达是自己人,叶玄兄弟有但仅管说。”
叶玄颇为尴尬地道:“此事属下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更不知道该如何说明。”
周扬笑道:“既然不是什么大事,那就等我们回到洛阳之后再说吧”
叶玄想了良久后,才道:“我们已经联系上了方玉竹与凌宇,还有……还有他们在河内一带生养的孩子,嗯……更确切的
说,应该是收养,或是暂时收养吧”
周扬听他说得断断续续,又不清不楚,安抚了他一下,道:“原来是这种事情,既然方玉竹和凌宇私定终生,那么就让他
们快快乐乐的生活,我们不要再去打扰了。”
叶玄摇了摇头道:“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根据手下的回报,方玉竹与凌宇之间似乎并无任何关系。”
周扬耸了耸间,笑道:“有没有关系也是他们自己的事,算了吧既然他们已经离开了情报团,就随他们去吧”
叶玄又道:“可是方玉竹却主动求见周丞相,并且已经与凌宇一同在前往洛阳的路上了。”
周扬心中愕了一下,一看司马懿对此默不作声,便问道:“方玉竹以前一直负责照顾仲达,他们之间亲如姐弟,也许是要
回来探望一下仲达也不一定。”
叶玄道:“但方玉竹非常明确的指明了,真正想要见的人是周丞相您。”
周扬对此也大感不解,但眼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于是拍了拍叶玄的肩膀,微笑道:“那么就等我们回到洛阳再
说吧如果方玉竹先回来了,就帮我好好安排一下他们饮食起居。”
叶玄这才领命道:“属下明白。”
周扬怎么也想不通,既便方玉竹与凌宇曾经是洛阳情报团的精英,但是如今叶玄身系洛阳各个重要情报的任务,居然会为
了这两个家伙亲自前来,看来此事也不容忽视。
等回洛阳之后,一定要好好问清楚他们俩,那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然而自从叶玄带来这个消息之后,司马懿一路上的神情都显得很不安,莫非当时方玉竹与凌宇忽然离开牧野,竟会是与他
有关吗?
可是司马懿始终都没有逃走,也没有涉足政坛,甚至由始至终,都比任何人更加全力地支持着周扬。
况且方玉竹也是个十分执着的人,当年彭义源就是看重了她这一点,才把她召入情报团,那时候只听从彭义源一个人的指
令,甚至连周扬也拿她没办法。
按理说这样的一个情报成员,不可能那么轻易地擅离岗位,更不可能被从未涉足世事的司马懿说服离开。
种种猜疑在他心中晃过,最终仍是得不到半点半绪。
直到快抵达首阳山的时候,司马懿才忽然开口道:“如果我有事情隐瞒的话,哥哥会不会原谅我?”
周扬这才确定了心中的各种猜想,看来方玉竹与凌宇的离开,果然是和这狼顾之子有关,不过仍不敢那么快下结论,便回
应道:“那要看是什么事情了,如果是个人私事,与我无关的话,那算是你自己的隐私权,我也无权过问。”
司马懿又道:“但是这件事情却与哥哥有着扯不断的关系。”
周扬奇道:“究竟是什么关系?”
司马懿显然有难言之隐,继续试探道:“这是一个秘密,由始至终,我都一直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包括哥哥,唯一知道这
个秘神的人是玉竹姐姐。”
周扬道:“所以他才离开了,甚至连凌宇也不知道的秘密吗?”
司马懿点了点头道:“是的,但是哥哥一定要相信我,无论我隐瞒了你什么事情,我都从来都没有骗过哥哥你任何一句话
。”
周扬更加好奇地问道:“到底是什么秘密,现在可以告诉我吗?”
司马懿道:“反正哥哥回到洛阳之后,一切也都会真相大白,现在说不说也没什么区别,但是我真的希望哥哥能够做好心
理准备,同时一定要原谅我。”
周扬道:“既然你并没有骗过我,更没有做错过什么事情,只是隐瞒了一件于我的秘密,而方玉竹在知道此事之后,也没
有马上来告诉我,显然此事对我并没有任何害处。”
司马懿急忙道:“我永远都不会害哥哥的,哪怕哥哥最后做出错误的决定,我也会一直陪在哥哥的身边,这是永远都不会
改变的事。”
周扬微笑道:“那就行了,不过这种肉麻的话,拜托以后就别再说了,瞧首阳山到了。”
司马懿低头暗暗窃笑,脸上竟飞起两朵红晕。
只见首阳镇前,来迎接这队朝廷大官的方士之中,竟不见东方朔的人影。
按理说这次周扬前来首阳山的目的,除了要实现对东方朔的承诺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借助支持他成为丹鼎派掌门人之后
,再借助东道力量教化群众,以安人心。
而东方朔也不像是个爱摆架子的人,对于丹鼎派掌门人这个位置,更是窥视已久了。
如今终于要实现他的愿望,却没有亲自前来迎接,怎么都说不过去。
“不对劲”
周扬从车窗内观察这群方士已久,越看越觉得陌生,完全不是当初来首阳山时的那批人。
于是立刻下令军队停止前进,只派两名贴身骑兵先上去问话。
这两名骑兵皆是随周扬身经百战过的老兵,经过他们的百般盘问之后,仍然得不到任何满意的答复。
那群方士忽然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