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三国马幼常-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一十八章赶一块儿来了

“该死的贼老天,你能不能给我消停一会儿!”看着窗外如帘一般的雨水落下,马谡忍不住咒骂了一句老天,丝毫不怕他再把自己穿越一回。

从开始大规模降雨开始算起,到今天这已经是第九天了。在这九天里,降雨几乎没有停过,每天最多只有不到两个时辰,雨势能够稍微缓一缓,但是绝对不会停下来。亏得此前的两个多月没有怎么降雨,使得河流湖泊的水位都是下降不少,蓄水的能力也因此得到大大增强。但饶是如此,荆州和江东境内各条主要河流水系的水位,都已达到极为危险的地步。要不是近年来兴修水利,加上有洞庭湖和鄱阳湖这样天然的大湖泊可以蓄水,估计这会儿早就爆发洪灾了。但如果上天仍然不肯放晴,最多三天,荆、扬大地将变成一片泽国,无只脚立足之地。

“一会儿不下雨,一会儿下个没完没了,该死的贼老天,难道非要把人都给折腾死了,这才甘心吗?”马谡忍不住咒骂道。记得在自己的前世,有时候南方地区就会这么邪乎,长期的干旱之后伴随着洪涝灾害。以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生产和交通水平,碰到这种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政府都未免手忙脚乱,更何况现在?一旦爆发大规模的洪灾,真不知道最后江东和荆州这里,还能剩下几个人。

“昨天淮南来报,淮水的水位暴涨。淮河水师新建的几个水寨。都已经被淹没了。”这时董允苦笑着加了一句。庞林雄心勃勃想要扩建自己的水师,马谡也正准备向荆州请求调拨一些战舰。没想到战舰没来,却来了一场大雨,这一来所有的雄心壮志,都是名副其实的泡了汤了。

“淮南倒还罢了,我真正担心的,还是江东这里!”马谡叹了口气道。丹阳郡境内的鄱阳湖和太湖,这两个天然大湖,原本是蓄水的天然仓库。但是现在雨下个不停,一旦这两个湖扛不住了。原本的仓库还是泛滥,造成的后果只怕比淮河决堤还严重。毕竟淮水是己方和曹操的分界线,真的泛滥了的话,大家还可以均摊损失。洞庭湖要是闹起来。那么自己肯定是要吃不消了。

“军师,我已经找了一些乡老问过了,这雨下了这么多天了,差不多也该停了。虽然损失颇大,但是只要停下来也就是了。加上交州和益州不受影响,到时候可以支援一下。只要不出什么意外,应该还是能扛过去的!”董允安慰道。

交州地处南疆,益州偏安西方,和中原之间都是隔着崇山峻岭,气候并不完全一样。因此受这一次的洪涝灾害影响并不大,而荆州和江东诸郡可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只能老老实实地挨雨水的冲刷。在这样的大前提下,稍微能够聊以自慰的,就是益州、交州和凉州没有受影响,此外就是曹操的影响来得更惨。

据细作送回的消息,曹操治下的诸郡,仅仅南阳、汝南二郡,各自死伤的百姓恐怕就不下于万人。大决堤的汝水、颖水和漳水,几乎将这两郡变成了一片汪洋。不同于荆州和江东。中原各地河道明显较少,排洪能力明显差了一筹。在这样的天灾面前,纵然是曹操这样的不世豪强,也有些有心无力。

“其实真正让人担心的,并不是这场洪灾。而是一旦洪水退后,会不会还有其他的事情!”董允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正所谓春旱秋蝗,一般开春大旱的年份,秋季都会爆发大规模的蝗灾。另外,万一洪水退后,天气还暑,更是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瘟疫,这一来可就更加不妙了!”

“大规模瘟疫?”马谡闻言有些意外。

“是的,大灾之后往往有大疫!”董允皱眉点头道,显然是深以为忧。马谡稍一思量,也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一般天气的反常变化,最容易导致传染疾病的蔓延。尤其是大灾之中死亡的人畜的尸身,若不能得到尽早妥善处置,在高温的天气下最容易滋生出各种传染病菌。而大涝过后肆虐的洪水,更是为病菌的蔓延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时代的百姓,缺乏的必要的安全卫生常识,一旦饮用了被病菌感染的江河湖水,瘟疫也就由此传播开来。

至于蝗灾,一般蝗虫极喜温暖干燥,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因此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虽然现在大雨滂沱,但是在蝗虫的繁衍期间,气候还是很干燥的。一旦入秋之后气候回暖,大规模的蝗灾只怕在所难免。

瘟疫、蝗灾,水灾,任何一个都是足够让人头疼至极,更何况现在赶到一起来了?马谡感觉自己的头皮已经是一阵发麻了,不止是他,此刻厅内其余的官员闻言,一个个的脸色顿时也就变了。尤其是出身荆州的官吏,建安初年,荆州曾经爆发了连续三年的瘟疫,足足让荆南四郡半数以上的百姓化为亡魂。

“此事无论如何不能等闲以视,不论是否会发生,还是小心谨慎,提前准备为妙!”听了董允的话,丹阳郡典农从事陆骏第一个开口道。

陆骏是陆逊的族叔,昔日庐江太守陆康之子,在江东颇具才名。因此刘备占据江东之后,也是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出仕。

“光华有何妙计?”马谡眉头微皱,开口问道。自己在这一世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具体怎么做也不知道,还是先听听看别人的意见。

“可先行采购药材,以备不时之需。一旦有人感染瘟疫,便可进行隔离。此外,还可以派人前往汉中,向大王那里求援!”陆骏想了想之后,却是提议道

陆骏这个办法也算是老成持重了,不想董允听了之后,苦笑了一声却是开口道:“光华此言不差,但问题在于,不是我荆州和江东小心谨慎就有用,如果曹操治下诸州发生瘟疫,很可能也会蔓延过来的!”

一旦爆发大规模的瘟疫,曹操治下的百姓为了逃难,很可能选择南下。本来有北方的流民南下,对于荆州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一旦北方的流民南下,其中肯定不乏瘟疫携带着。一旦他们进入荆州或者江东,肯定是会让瘟疫再度蔓延开来。从这个角度来讲,董允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

“这样的话,那么可以派遣人马驻扎在边境,阻止流民南下,如此一来,至少可保江南无虞啊!”陆骏想了想之后,却是提议道。

“如此虽可保江南无虞,但是见死不救,与大王的名声也必然有损。”这时候马谡的声音响了起来。听陆骏这么一说,似乎也没什么新奇的招数,难怪古代一旦瘟疫爆发,就会造成大规模的死伤,指望他们是指望不上了。

看了看众人,马谡这才开口道:“瘟疫虽然可怕,但也勿需过于紧张。只要预防应对得当,控制住并不成问题。一旦控制住,再加以治疗,虽不能保证全部活命,但是至少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死伤!”

“哦?军师莫不是有办法能够抑制住瘟疫?”董允有些意外地道。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了。不过在马谡曾经身处的那个年代,医术已相当发达。对于这种大规模的疾病,就算马谡不能够治疗,但是去防止一下还是可以的。

简单地将自己的方法介绍了一下,众人听了都是有些半信不信,最后还是董允开口道:“既然如此,军师可修书一封,快快派人送至荆州关将军处,让他依此法加强戒备!此外,长沙医仙张仲景现在柴桑闲居,何不请他出面相商?”

“如此甚好!”马谡也知道这种事情离不开专业人士的指导,和政府的大力配合。关羽倒不用担心,他对自己一向还是比较信任的,相信会依法照办。

当下马谡修书一封,派人速速连夜渡江,送至襄阳关羽处,提醒他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瘟疫。此外,一应的药材购买,以及防备工作,也是有条不紊地陆续展开。大家都知道即将面对的敌人,是前所未有的强大的瘟疫,因此就算是平时凡事吊儿郎当有些无所谓的马谡,这一次也是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

瘟疫已经做了准备工作,蝗虫相比之下倒还好解决一些。马谡前世的时候看过史书,知道历史上唐朝时期,姚崇曾经灭过蝗虫。他的一些方法虽然简单,但还是颇为有效的,马谡也还都记得,相信在这个时代推广一下应该不是问题。

事实证明,这些方法推广确实不是问题。历史上姚崇灭蝗虫的时候之所以碰到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朝之时迷信之风甚是横行,普通百姓乃至朝廷的一些官员,都认为蝗灾是天降给人们的灾难。再加上有些人有意搞迷信宣传,因此这才困难重重。而现在正值乱世,能够吃饱饭的人都寥寥无几,自然不会对这从自己口中抢夺粮食的小生物有什么好感,因此扑灭蝗虫完全不需要心理压力。

将自己所知道的方法做了一些总结,马谡准备就此推广下去。就在他和董允商议这件事的时候,“军师,军师……”伴随着一路的急呼声,柴桑城门校尉李丰(李严之子)两步并做一步,浑身**地地进到厅内。

朝众人略微行了礼之后,李丰立即急促地道:“军师,大事不妙,昨日夜间,陆水建昌段决堤,建昌县半数以上已经被淹,百姓死伤过千人!”

“什么?”听了李丰这话,厅内所有的人都是悚然一惊,极度的惊骇之下,不约而同地全部站起身来。

第一百一十九章忙碌的日子

“建昌县怎么会坍塌?陆宜这家伙是干什么吃的?怎么其他地方都安然无恙,偏偏就他那里出了事?”马谡怒火中烧之余,忍不住当场破口大骂。百度搜索:看小说

陆宜是陆骏的侄子,陆逊的族兄,现任建昌县令。一旦陆水决堤,那么从柴桑到陆口一路上的水路就要完全被毁了,因此造成的百姓死伤,更是无法计数。

“军师,陆县令在河堤决口时,就已落水殉职了。”李丰叹了口气,神情有些黯然地说道,“眼下县尉和县丞正在组织县中青壮封堵河堤,并且疏散百姓至安全地点,另外派人前来柴桑报讯,希望能够予以支援!”

“我知道了!”马谡闻言怒气稍减,赶快苦思对策。一旁的陆骏听说侄子殉职了,心情很是沉痛,但还是强撑着调拨钱粮,准备前去赈灾。第一批赈灾的粮食,连同一些帐篷,都随着陆骏一起运往建昌县。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建昌县决堤的当天下午,丹阳郡境内的鄱阳湖在经历了将近十日的暴雨之后,水位线终于是涨到了极限,最后破堤而出。地处鄱阳湖附近的鄱阳和湖口两县被淹,死伤百姓数千人。在无情地天威面前,任你智计无双、勇悍绝伦,都显得那么力从心。马谡也只能一边打起精神赈灾,一边则是暗暗祈祷,希望这场暴雨能够及早地停歇下来。

到了晚上,原长沙太守张机张仲景赶到了柴桑。或许是因为担心即将爆发的瘟疫的缘故,这位相貌儒雅的“医圣”也是愁眉紧锁。马谡和他也是旧识,当下也不来虚的,很快就介绍了由自己所知道的一些预防瘟疫措施。

听了这些措施之后,张仲景先是一阵愕然,随即神情很是感情需求,刨根究底地向马谡询问起,这些举措的依据以及能够起到的作用。虽然不免有些班门弄斧之嫌,但是为了救助广大的百姓。马谡还是耐心地将自己所知道的那些半调子的现代传染疾病防治常识,向张仲景做了详细的介绍,二人相谈良久。

他们就这么谈论着。其他人如董允都知道,一旦谈出个名堂来,肯定少不了自己去执行任务。此事关系数十万百姓死伤,事关重大。因此他们一时间都没有离去,而是聚在门口耐心等待,同时也是忙着做一些筹备工作。

只听得马谡和张仲景商议良久,每次都是张仲景问几句,马谡解释几句。董允一开始还没觉得什么。但是随即一想也是不禁感觉有些古怪:张仲景可是号称长沙医仙,怎么居然还要马谡指点他?难道这位马军师,年纪轻轻真的就已经学究天人,连医术这些小道,都有这么深的造诣吗?

过了半晌,忽听得张仲景问道:“军师,适才您所说的这个什么病菌,究竟是什么东西。老夫却是听得不怎么明白啊!”

只听马谡耐心解释道:“这空气之中。器物之上,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这些东西平时为数不多,因此对人体危害不大。但是一旦人畜的尸体得不到及时地处理,就会大量地滋生,对人体大为不利,因此还需加以预防。而染病之人身体本就羸弱。若是继续沾染,多半是性命不保了!”

张仲景连声称是。不过很快又道:“那既然如此,如何才能将其除去呢?”

马谡又是介绍道:“一般而言。这些病菌生命力颇为顽强。想要将其彻底除去,可以沸水蒸煮器具,或者以食醋烟熏亦可。此外,这些病菌在空气和流水中传播,为了防止人畜感染,尸体必须及早处理,引水也要开凿深井。”

张仲景不愧是“医圣”之名,虽然对马谡偶尔冒出的一些现代词汇,会感到有些不解,但是对方的所要表达的意思,却还是很快就弄懂了。尽管可能在短时间内,他还无法全部接受,但是在将一些自己不太明白的意思弄清之后,张仲景就已经打了包票,认为有了马谡的理论指导,克服这次瘟疫当有七八成把握。

看他这么信心满满的样子,董允等人没有多说什么,心里却是着实放下了一块大石头。这位长沙医仙既然打了包票,想来此番情况不会太糟。除此之外,张仲景也根据他自己平日里的经验,多提出了一些建议。

马谡知道,在医学方面,尤其是在治理疫病方面,张仲景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行家,自己不过是粗通些后世的一些常识罢了。因此瘟疫预防治疗的重任,最后自然还落在行家的身上,自己只需要出力就是了。在拟定了相关条陈之后,马谡立即派人快马加鞭,告之荆州的关羽。让他一旦遇到瘟疫和蝗灾的话,就立即按照自己和张机拟定的方法,对此予以遏制。

到了后半夜,连绵十余日的暴雨,终于是告一段落了。第二天清晨,阴翳的乌云散去,久违的太阳也是探出了它的脑袋。这场雨着实停得很不是时候,如果能够早一天的时间停下来,像鄱阳湖和陆水就不会决堤;但同时却又停得很是时候,因为江东的各条主要水系,都已经到了即将全面泛滥的边缘,相信只要再下一夜,除了地势较高的柴桑之外,丹阳、庐陵和豫章三郡,肯定是要成为一片泽国了。但不管怎样,这暴雨总算是停下来了。

暴雨停了下来之后的三天,各处的损失也是陆续统计报了上来。江东的五郡之中,遭遇了鄱阳湖决堤的丹阳郡,损失最为沉重。邻近的两个县全部被淹,百姓死伤达到了4000余人,损失的良田房舍更是无数。此外,靠南的庐陵郡由于赣江决堤的缘故,伤亡也达到了1700余人。此外豫章郡伤亡1500余人,庐江郡伤亡1400余人,寿春郡也伤亡了差不多1800余人。这么一算的话,在这次洪涝灾害之中,江东五郡死伤达到了差不多万人。而且幸存的百姓之中,还有相当一批需要赈灾和救济,无法做到自给自足。

荆州方面的消息虽然没有传来,但是情况估计也跟江东不会相差多少,死伤估计肯定也在万人之上。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浩劫了。不过和曹操相比,情况却是好了不知凡几。据细作探知,光是汝南和南阳二郡。百姓的死伤都不会下于万人。除此之外,更远处的兖州、司州之地,恐怕情况只会更加严重。因为有不少安插在那里的细作,都已经在洪灾之中丧命了。

洪灾告一段落之后。更要命的事情接踵而至。正如先前所担心的一般,在洪灾过后,天气异常的晴朗,也是异常反常地酷热,简直跟六月盛夏没有区别。尽管已经以最快的速度收拾人畜尸体。但是在在酷热的滋生之下,来不及处理的尸体迅速腐化,可怕的瘟疫还是无可避免地发生了。

首先传来瘟疫爆发的消息的,是在涝灾中损失最为沉重的鄱阳县。县中有十数名老人孩童,同时出现严重地腹泻和高烧。但所幸发现的及时,又早有相应安排。在得知情况之后,马谡立即安排人手,在最短时间内这十多名老人孩童都被隔离安置在一处。并派遣大夫和身强体壮之人负责照料。为防疫病传染。大夫和负责照料之人,事先便服用由张仲景所调配的药物以增强免疫能力。所有用来隔离的房屋,都是用食醋进行烟熏,以达到杀菌的效果。

紧随着,湖口县,建昌县、南平县、巴丘县等受淹严重的县。也相继有人出现疫病早期症状。马谡依照先前的预备方案,有条不紊地展开救治。而就在这个时候。蝗虫也是不请自来。遮天蔽日的蝗虫声震数里,所到之处绿色植物被啃食殆尽。转眼便成为不毛之地。一落到农田里,顷刻之间就能把庄稼啃个精光。

面对这可怕的强盗,老百姓倒也没有慌,按照先前官府指导的办法,利用昆虫的趋光性,一到夜里就在田头点起火堆。等飞蝗看到火光飞扑下来,就集中进行扑杀;同时在田边掘个大坑,一边打一边烧。这个土办法是历史上姚崇用来对付蝗虫的,实施之后的效果也很明显。光是丹阳郡这一个地方,一个月下来就扑灭了蝗虫十余万担,灾情也是初步地缓和了下来。

当然了,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其中最艰难的还是隔离,因为这种治疗手法太过惊世骇俗,世人没怎么经历过隔离,不少百姓难免产生怀疑,甚至认为被隔离的患者,都已经被秘密处死。由此,也给地方官吏的瘟疫防治,造成了不小困扰。为了克服这个缺点,马谡不得不抽空,亲自视察了几个隔离点,这才算是消除了百姓的疑惑。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流民自北方南下,前来荆州和江东逃难。为了安置这一部分的百姓,荆州和江东也是一早就做好了准备。边境地带的百姓已经迁徙走了七八成,同时各地驻军多余的毡帐,也已经往边境调拨。若是不够的话,还可以搭建芦棚安置百姓。此外,深井也已经开凿了不少,到时候严令百姓必须取地下水煮沸饮用,从传染途径上杜绝瘟疫的传播。

从洪水的爆发,到瘟疫的肆虐,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是马谡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最为忙活的两个月。以前不管什么事,他都是习惯性推给他人,自己则是躲清闲。但是这一次一来事关重大,关乎数十万人的性命,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