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奉系江山-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人往往愿意着眼那些将领,那些军事大家,看他的纵横捭阖,至于真正的士兵,就是一个配角,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但是实际上任何的战斗,都是靠着普通士兵牺牲换来的,而且所有民众当中普通人还是绝大多数,这些底层士兵的经历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

在这些口述之中,他们知道那些新兵在第一次杀人的时候,惶恐不安;知道那些老兵经历弟兄牺牲的悲凉;知道几昼夜不眠不休的疲惫;知道和敌人拼刺时,刺刀入肉的感觉。

战争不是一个浪漫的事情,战场就是血腥而残酷的,奉军能够击败俄国,取得大胜已经非常不容易。在这个时候,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只要对维护国家利益有利,就无可厚非,甚至应该给予最高的敬意。

至于那些不切实际的战争叫嚣,扩大战果的鼓动,全都是别有用心的梦呓,根本不值一驳。

除了在报纸上发声之外,邵飘萍还安排了一批立功士兵到各大学校发表演讲。士兵们每到一处,都受到了空前热烈的欢迎,不只师生,就连紧邻的民众也都赶过来。

人山人海,盛况空前,这些士兵多数都是普通农民出身,根本没有见过这些高等学府的模样,面对着热情的学生,他们甚至不知所措,到了万众瞩目的讲台上,全都磕磕巴巴。

不过学生们没有丝毫的看不起,他们身上的伤口,胸前的勋章就是最好的标志,这些都是为国而战的铁血男儿。

邵飘萍特别安排了交谈的环节,所有人就选在了操场上,席地而坐,学生们不断的提问,这些士兵就去回答他们,战场上的任何事情都让他们感到兴趣,战士们也渐渐的放开了,将自己最真实的体会告诉他们,这也成了最好的国防教育课。

年轻人是最需要的英雄的时代,这些士兵迅速成为了他们的偶像,不只是东三省的学校,就连京津上海等地的学校都发出了邀请。

这是向全国展示奉军的好时候,张廷兰也立即下令,组建一个关内宣讲团,向全国介绍这场战争的情况。

首先第一站就是北京,当奉军士兵迈着齐整的队伍,出现在从火车下来的时候,站台上早就聚集了大量的人员,想要一赌奉军的风采。

早在三年前,奉军就入关对付过张勋,可是这次奉军再度出现在了北京,带给他们的震撼完全不同,他们浑身上下都带着硝烟,透着肃杀的气氛,一看就是从最残酷的战场上走出来的强兵,面对他们,所有人都沉寂下来,鸦雀无声。

这些士兵面对着迎接的人群,庄严的敬了一个军礼,这一个简洁有力的动作,迅速引爆了气氛,无数人热烈的欢呼,拼命的拍着巴掌,全场都沸腾起来。

第五百九十六章战争红利

奉军在远东连续获得胜利,早就是公认的全国第一强军,但是对于这支部队,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认知。各地都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奉军人高马大,力能拔山,有的说青面獠牙,好像地狱的恶鬼。

可是这些奉军出现在大家的眼前的时候,才发现他们也没有什么特别,全都是二十岁左右,有的甚至更年轻,身形很矫健,但是也没有到那种夸张的程度,完全就是一群普通人,放在人堆里,也没有什么特殊的。

当这些士兵从车上走下来,列队走到了人群前面,向迎接的人群敬礼的时候,全场都目瞪口呆。奉军士兵一共五十多人,这些士兵一举一动,完全一致,就好像一个人一般,动作齐整有力,几十个人竟然走出了一种千军万马的肃杀之感,让人觉得周气温都冷了下来。

比起三年前奉军入关的时候,情况完全不同,如果说三年前只是有一支强军的影子,但是此时的奉军已经经过了历练,彻底成熟起来,变成了一支能和世界顶尖武装力量抗衡的王者之师。

人都是崇拜强者的,就好像在明清之前,如果宣扬西方先进发达,那只会被人当成神经不正常。根本没有市场,甚至连西方人自己都没有这个自信。

自从满清以来,中国人的自信彻底被打掉了,这时候如果再去说中国文化先进,即便是舌绽莲花,也没有用处,根本不会有人相信。也正因为如此,日本和西方可以轻松收买中国社会的精英,让他们甘心拜倒在强者的脚下。

可是如今情况骤然发生变化。一支土生土长的中**队,击败了俄国,一个昔日的列强、英勇的士兵打出国境,扬威异域,让甚至有些绝望的中国人,猛然看到了希望。

因此奉军的宣讲团出现在北京之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按照约定,他们被分别请到了各大名校,向学生们介绍战场的情况。

学生们听说战场的英雄前来。不管男女,也不论年级,全都聚集过来,礼堂已经根本容纳不下。大家只能在操场上,进行露天的交流。即便是如此,学生的热情依旧不减。不只是学生。就连周边的百姓也都被惊动了。

面对俄军枪炮不会皱眉的士兵,看到汹涌的人群,竟然手心有些冒汗。王以哲也是士兵代表之一,他在保定军校学习过,还能保持从容和镇定。

“同学们,就在半个多月之前。前后一天的时间,我的连有四分之三的士兵牺牲。仅仅一天时间,上百个年轻的生命离开了,在最后胜利的时候。我亲手从泥浆之中,把他们的尸体找出来。其中有十几具尸体还紧紧的抱着一具俄军的尸体,同归于尽。我还记得有一个士兵在嘴紧紧咬在了俄国人的喉咙上面,气管和血管都被要断了,而那个俄军的手指也插进了他的眼眶之中。”

说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惊呼起来,尤其是那些女生全都花容失色,男生也全都呼吸粗重。他们过去只觉得在尸山血海是一个夸张而已,但是到了现在,他们才知道,实际的战场比起想象的还要可怕三分。

光是听着,就足有让人毛骨悚然,真正能从这样的环境之中走出来,绝对是铁打的神经,最顽强的汉子。而眼前的这些代表,就是铁血健儿之中的佼佼者,更让他们心生敬仰。

王以哲注意了一下全场震撼的表情,然后继续说道:“在最后收殓尸体的时候,我们试图把手分开,但是五六个人一同努力,愣是没有分开。我们只能把他们和敌人一同安葬,为了完成战斗任务,全师有一半的士兵全都牺牲。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正是有了士兵的牺牲,我们拿下了赤塔,俘虏了几万名俄军士兵。从外东北到贝加尔湖,有一片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沃土,曾经被满清康熙皇帝无耻让给俄国,而如今这些土地之上,又重新拥有了中**队的足迹!”

听到了王以哲的介绍,在场的学生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声音震动全场,经久不息。一直以来,中国都在割地赔款,领土不断的萎缩,何曾收复过一点!

如今奉军从外东北,一直打到了贝加尔湖,如此广袤的土地,放在什么时候,这都是一个壮举,值得普天同庆的大事,这些学生们怎么能不热烈的鼓掌呢。

场面越来越热烈,每一个士兵都从自身的角度,讲述最深刻的战斗经过。在宣讲团之中,还有一个叫做周济的拼刺英雄,在几次战斗之中,刺死了超过十三名俄国士兵,在迂回作战的时候,一昼夜有七个俄军死在了他的手上。

不过面对这些热情高涨的学生,他一时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脸憋得通红,足足沉默了两分钟,他猛地扯开了军装,露出了满是伤痕的精壮身躯。

伤口盘根错节,就好像老树根一样,有几处疤痕全都在致命之处,喉咙的下面,胸口全都有狰狞的痕迹。在软肋上还缠着纱布,斑斑的伤痕,就是最好的荣誉和勋章。

雄健额体魄,累累的伤痕,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那些女学生全都忍不住惊呼起来,这个不善言辞的汉子,给大家带来了最震撼的东西!

很多少女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憧憬,那些打扮洋气,一身笔挺的西装,温文尔雅的富家公子和学者,一直都备受追捧。

可是眼前的奉军士兵给她们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英武、勇敢、强悍、野性、踏实、稳妥,浑身上下都洋溢着纯正男子汉的气概,顿时让这些年轻女学生有种别样的感觉。

奉军的宣讲团甚至几乎扭转了整个社会的风尚,英武笔挺的军装竟然受到了推崇。很多女生也开始梦想着能够嫁给一个军人,毫无疑问,这对于阳盛阴衰的军营,是一个天大的福音,奉军的不少光棍汉终于有了希望。

宣讲团从京津,不断地向南方行进,保定,郑州,济南,徐州,武汉,上海……一路上宣讲团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各地的军阀虽然也清楚,奉军这么大肆宣扬,就是在抢夺人心,提高声望。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敢拒绝,相反他们还要热情的迎接,提供最好的待遇。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在远东战役刚刚结束的时候,张廷兰就向各地的军头儿发去了电报,给他们释放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奉军要大举换装,有一大批旧军火要出售。

张廷兰最初只能从俄国搞到机器,因此装备也选择了俄制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今奉军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装备体系,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了。

而且如果能和俄国达成和平协议,奉军的处境也会安全很多,重新换装的条件也都成熟了,那些旧军火肯定不能当成垃圾,还要发挥余热,用来笼络全国的其他军阀,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这些土皇帝听到了奉军要甩货的消息,没有一个不激动的,他们都知道奉军装备精良,而且还有大量的机枪重炮,甚至有坦克和飞机,要是能弄到一点,就能当成看家宝。

正是有着这份心思,他们对于奉军的宣讲团根本不敢找麻烦,反倒要尽心竭力的侍奉,生怕惹恼了张廷兰,奉军要是把军火卖给了对手,他们只怕就危险了。

就在宣讲团在全国受到欢迎的时候,顾维钧和莫洛托夫之间,也进行了唇枪舌战,双方关于远东的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甚至莫洛托夫都几次威胁退出。

整个远东的局势,是战是和,大家还都有些拿不准,但是这时候,张廷兰已经悄然离开了远东,回到了奉天。

“拙言,远东战事还没结束,和谈正在进行,你怎么就回了奉天,难道不怕俄国人反悔,重新燃起战火么?”王永江笑着问道。

张廷兰信心十足的说道:“岷源先生,俄国人的鬼把戏我看的很清楚,无非是想争取点时间,如果在波兰方向能够获胜,他们就可以把欧洲方向的部队调动远东,和咱们继续作战。”

王永江笑着说道:“既然拙言看得这么清楚,那怎么还敢松懈啊?”

“哈哈哈,岷源先生,俄军在波兰必败无疑!”张廷兰信心十足的说道:“他们战线太长,补给不足,而且多数党进犯东欧,已经超出了英法容忍的底线,他们肯定会全力扶持波兰,甚至会放松对德国的控制,让他们抵御俄国人。不管怎么说,俄国人的重点都在欧洲,他们想拖延,我还想拿到更多的好处呢!”

王永江最佩服张廷兰的一点,就是在国际战略上,他几乎没有错误,现在能说这话,也基本没有问题了,因此王永江也放心了。

“拙言,你还准备从俄国人手里多要点好处,可是你知不知道,现在咱们就已经开始享受战争红利了。就在这几天,奉票已经升值了一成多,如果我不严格控制,只怕升值的还会更多!”

张廷兰一听奉票升值,顿时眼前露出了喜色,果然是不打不强啊!

第五百九十七章新机遇

自从民国以来,各地军阀为了筹集军费,纷纷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货币贬值。正因为本国货币波动巨大,外国银行空手套白狼,用一堆纸把中国的特产全都换走了。

随着奉军的崛起,奉票也越来越稳定,很多商人都接受了奉票。特别是出兵远东之后,随着奉军的节节胜利,奉票就越来越受到追捧,越来越多的商人投资奉票,造成奉票的快速升值。

王永江笑着说道:“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承认了奉票,我们光是靠印制纸币,就能弥补财政的缺口,金融红利至少能达到五千万元以上,长期来看,收益只会更加惊人。”

王永江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然后说道:“拙言,如果能借机把奉票推向全国,光是这一项的收益,就足以弥补战争经费的消耗。”

张廷兰一听这话,脑子也快速的旋转起来,其实按照王永江的办法,就是让全国老百姓一同为战争买单。这在后世也不是没有,某大国就是靠着绿票,让全球承担战争经费。

奉军和超级大国相比,差的太远,也只能让国内买单。这场大战,奉军的确消耗了不少财富,如果靠着这个办法,能够弥补财政缺口,也是很不错的事情。

张廷兰低头想了又想,最后摆了摆手:“岷源先生,纸币的信用就是在用政府的实力做担保,列强敢在中国开银行,发行银行券,是因为他们的海上力量能够达到中国。奉票想要推向全国。我们也必须有向全国投送兵力的能力,不然别人随便搞点小动作,奉票就会出现波动,我们就变成了列强的摇钱树。”

张廷兰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向全国推行奉票。同时动了列强和各地军阀的奶酪,肯定会遭到反扑,没有足够的实力,这种得罪天下人的事情,绝对不能干,别管有多大的吸引力。

“拙言,其实我也考虑到了其中的风险,只是奉军声威大震,如果错失了机会,那就太遗憾了。而且接下来我们还要大力发展工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可行不通啊,我也是没有别的办法,不得不兵行险招。”

张廷兰也清楚王永江的考量,他仔细的想了又想,然后笑着说道:“岷源先生。要想赚钱。还是要靠金融手段,不过我们可以变幻一个手法。”

王永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始终没找到解决的方法,可是听到张廷兰的话之后,顿时就来了兴趣:“拙言,你有什么妙计么?”

“货币互换!”张廷兰笑着吐出了四个字:“我们可以和各省进行商讨,确定互换的数量,然后两省进行贸易的时候,直接用互换的货币进行结算。”

王永江这些年对金融的理解也到了相当惊人的程度,张廷兰戳破了这层窗户纸之后。王永江顿时眼前一亮,笑着说道:“拙言这个办法太好了,各省的货币波动都十分巨大,如果能和奉票互换,就能用奉票给他们提供担保,对于稳定币值,有着巨大的好处。”

对于势单力薄的小军阀来说,能和奉军绑在一起,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福音。当然奉军在这种合作之中,能拿到的好处更加惊人,一旦呼唤之后,就等于结成了联盟。

有了这个联盟之后,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势力必定会受到排挤,最终让更多的中国人使用本国货币,避免经济利益外流,而且随着金融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其他的领域,合作也只会越来越深入。

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迟早统一的局面就会形成,而且真正的经济统一,比起军事来的更加牢固。

张廷兰将自己的额打算和王永江一说,王永江十分畅快,大笑道:“拙言的想法果然出人意表,如果按照我的想法,已经把各地的实力派推到了对立面,极大的增加了风险。而按照拙言的办法,各个地方势力都会支持咱们,这才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付西方势力,胜算就大了很多。”

听到了王永江的盛赞,张廷兰还有些不好意思,他不过是在剽窃后世的创意,只不过后世是在全球布局,而他只能在国内下手。而且主要的目标还是奉军势力能够达到的北方诸省。

不过就算是如此,按照王永江的估算,一年也能给奉军带来两千万以上的直接利润,而且还能够促进各省的经济交流,推动贸易发展,能产生的效益必然会成倍增加。

“拙言,货币还只是一个方面而已,这段时间,向东三省的投资也大幅度的增加,除了投资之外,还有一批人才也涌到了东三省,另外甚至有些海外华人华侨也准备归国,人才缺口一直都是一个大麻烦,不过这次看起来有希望缓解不少!”

资本投资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则,那就是要保证安全,这是资本的天性,中国很多商人都把工厂设在了洋人的租界,把资金存到洋人的银行,就是为了安全。

现在奉军能够战胜俄国人,很显然东北也是一个安全的所在,至少投资本国,要比投资洋人更加方便。因此这段时间,陆续有大量的商人来到东三省考察。

人才和资本也都差不多,他们至少需要一个施展自己的舞台,很多专业人才,他们并非不爱国,而是在国内没有施展的空间。这些人也并不怕吃苦,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希望看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在以往中国没有这个基础,他们也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因此很多人都无奈的留到了国外,中国有很多理工人才,都到了日本去找工作,欧美也有不少。

以往张廷兰也四处搜罗,但是真正愿意回来的并不多。可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中国直线向下的国运已经被遏制住了,加入奉系集团,他们就能为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出努力,一直追求的人生价值也就能够实现,因此全球出现了一股归国风。

“岷源先生。不论是投资,还是贵国的人才,都要妥善对待,提供给他们优惠的条件,我们要抓住这股风潮,将所有华人精英都集中到东三省,共同建设强大的国家。”

王永江笑着说道:“拙言放心吧,我一定亲自安排好。”

不论是金融,还是投资和人才,都只能算是奉军战争红利的附属品。并不是真正的大餐,但是这已经让张廷兰兴奋不已,努力和牺牲并没有白费,要想真正走向强盛,就必须靠着战斗。杀出一条血路。

当然张廷兰更关注的还是和俄国人的谈判。毕竟远东问题还没有最后尘埃落定,好不到高枕无忧的时候。

就在这段时间之中,顾维钧和莫洛托夫反复进行了多次的谈判,最初莫洛托夫气势汹汹,坚决要求中**队无条件释放所有战俘,并且奉军要退出远东,恢复原本的中国边境。

一个失败者,还如此嚣张,顾维钧当然不会客气,因此这些要求全都给驳回了。并且顾维钧针锋相对。提出了奉军的要求,要求俄国承认之前的不平等条约无效,将非法窃取的领土归还中国,还要赔偿给中国两亿美元战争赔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