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霸南亚-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姆哈马德用粮食当武器,让苏联人同意出口这种拖拉机生产线,苏联人没有拒绝的可能。

拖拉机!在姆哈马德眼里,这些东西,就是拖拉机!

果然,听到了粮食之后,戈尔巴乔夫终于点头:“我们可以接受。”

在来莫斯科的第一天,姆哈马德收获满满,除了跟苏联人商定了撤军事宜之外,更是从苏联引进了一些基础工业,这会让巴基斯坦的工业水平大幅度地前进。

下榻在宾馆里,姆哈马德看着一旁的丽莉丝,此时,丽莉丝的眼睛充满了神往。

“丽莉丝,这次终于带你来莫斯科了。”姆哈马德说道。

“是啊,从儿时,我就对苏联非常感兴趣。”丽莉丝说道:“现在,终于有机会来了。”

想着白天看到的一切,丽莉丝就非常兴奋,这里的建筑,让丽莉丝非常感兴趣。

可惜啊,这次来,可是作为总统夫人来的,丽莉丝没法提出要求,到莫斯科的大街小巷里转悠转悠。

苏联,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的人,究竟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免费的吗?丽莉丝对这些也是充满了好奇。

“丽莉丝,今天早点睡吧,明天我们要出去参观。”姆哈马德说道。

参观?丽莉丝顿时一脸兴奋:“我们明天去哪里参观?”

“黑海造船厂。”姆哈马德说道。

黑海造船厂!这可是苏联最大的造船厂!而且,苏联人的航母,就是在这里建造的!苏联人能够允许姆哈马德在这里参观,简直就是一次展示双方友谊的好机会!

黑海造船厂,又叫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是苏联的第五大造船厂,但是,在建造航母方面,却是苏联的第一大造船厂,因为,苏联的所有航母,包括最初的直升机航母,到基辅级四不像的重型载机巡洋舰,再到第三代的真正的直通甲板的航母,都是从黑海造船厂出来的!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厂,创建于沙俄时代的1897年,在建造航母的过程中,尼古拉耶夫造船厂便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造船装备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了建造新的航母,他们还引进了起重能力九百吨的巨型吊车。现在,航母的建造,已经跟美国一样,步入稳定期了。每3年有1艘航母上船台,每3年有1艘航母下水,再用三年的时间舾装,这样,在正常情况下,工厂每3年可以交付1艘航母。

姆哈马德来这里视察,除了双方的友谊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从这里吸取经验,同时从这里聘请一些工程师,去巴基斯坦的造船厂工作,至于工资,那当然是非常优厚的。

于是,苏联邀请姆哈马德到黑海造船厂来参观,反正,就看几眼,也不会泄露苏联海军的机密。

如果不是怕美国通过巴基斯坦,获得苏联的技术,苏联的军舰,都是可以出口给巴基斯坦的。可惜现在,这只能是一个空想。

姆哈马德当然也有更深的用意,这可是给英国人施加压力的好机会,英国人的82型驱逐舰,还打算卖到巴基斯坦来吗?巴基斯坦已经看不上了!

第四百五十一章黑海造船厂

清冷的风,吹着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冬季的黑海,有些寒冷。

将全身裹在厚厚的大衣里,一行人来到了黑海造船厂。

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国防部长奥加尔科夫等人,陪同着姆哈马德一行人,来到了船台上。

高高林立的起重机,到处充满的钢铁和焊花,让姆哈马德看得目不暇接,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站在这里,就仿佛有无穷的可以征服世界的力量一样。

远处的一侧的码头上,一艘大型的直通甲板的航母,正在进行舾装,整个甲板平整,只有前端伸出来的跃飞甲板,有些高昂地上翘着,显示着自己的桀骜,右侧的舰桥上,正在不断地吊装着什么,舾装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现在已经是87年,姆哈马德知道,这艘正在舾装的军舰,就是苏联伟大的“工程”首舰“第比利斯”号!

这是一艘寄予了红色海军希望的强大的军舰,但是,它的命名,似乎就显示了它今后的沧桑命运,项目刚刚开始的时候,它最先被命名为“里加”号,但是在1982年11月更名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号,纪念刚刚去世的伟大的苏联总书记,这个名号保持了五年,在今年8月更名为“第比利斯”号,而在后世,90年10月4日最后命名为“苏联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号”号。

当它还在海试的时候,伟大的红色帝国就已经解体了,俄罗斯海军几乎是从黑海造船厂里强行把它开走的,但是舰载机,却都留在了乌克兰,几年之后。俄罗斯才勉强为它配备了舰载机。

此时,这艘军舰还处于舾装阶段,在最大的0号船台上,则是正在建造的同级舰的第二艘,号,又被命名为了里加号。在后世,它命名为瓦良格号,在黑海造船厂停留了数年之后,只有一个空壳,被澳门一家公司买下,航行的过程也是充满曲折,但是,它最终破茧重生,成为了东方国家的辽宁号航母!这艘航母的入役。成为了东方国家海军强大的一个标志!

与此同时,在0号船台的旁边搭建起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平台,第三艘航母,乌里杨诺夫斯克号的各个部件,正在进行组装。

这是黑海造船厂的杰作,这个平台的承载能力与船台相当,当船台上开始建造的时候,这个平台就进行下一艘军舰的预先焊接。等到船台上的军舰下水,这边的预制段就可以直接吊过去。大大地节省了时间。

在第比斯号建造的时候,在这个平台上就开始了“里加”号的大型船体总段装配。85年12月第比斯号结束船台装配并下水时,“里加”号的24个长32米,宽38米,高约13米,重约1400吨超大型总段。就被两台芬兰造的900吨的天车和数十台龙门吊协作搬进船台里面。

所以,虽然才过了两年,里加号的船体,就几乎建好了,现在。里加号再有一年的时间,就能够下水,而第三艘的乌里杨诺夫斯克号的预制件,就会搬过来。

后世的纪录中,88年的时候乌里杨诺夫斯克号才开始建造,其实,指的是上0号船台,其实建造早就在三年前开始了。

在巴基斯坦的时候,姆哈马德参观己方的造船厂,就会对巨大的航母产生一种仰视的心理。而现在,看着苏联人的造船厂,姆哈马德也在感叹人类技术的先进。

“总书记,国防部长先生,欢迎来造船厂视察。”就在姆哈马德感叹的时候,造船厂的厂长,头发有些斑白,戴着眼镜的尤里…伊凡诺维奇…马卡洛夫,向着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说道,接着,他扭过头来,望着姆哈马德:“欢迎巴基斯坦的朋友。”

朋友这两个字,说得很勉强,姆哈马德当然知道,面对着一个刚刚结束战争的对手,一般人是很难保持友好的,尤其是眼前的人,对红色帝国无比忠诚的苏联造船强人,航母之父马卡洛夫!

后世的姆哈马德,对这个人也非常景仰,1958年毕业于尼古拉耶夫造船学院,1976年4月初任黑海造船厂总工程师。1979年开始担任黑海造船厂厂长。他是个对技术非常钻研的人,在他的手下,那种国有企业中人浮于事的现象不会发生,碌碌无为的人,都会被他赶走。

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将苏联的航母制造流水化了,那个预制平台的建立,让苏联可以快速地制造航母,同时,在他的督促下,库兹涅佐夫号才能够赶在91年的时候完成制造,否则,后世的俄罗斯,那可是一艘航母都没有了。

而瓦良格号,则是眼前的这个老人的晚年的伤痛,当看着俄罗斯人跟乌克兰人争的面红耳赤,为支付瓦良格的后续费用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马卡洛夫就知道,这艘航母,再也无法完成建造了,因为那个强大的国家,已经不存在了!

退休之后的马卡洛夫,每天都望着舾装码头上的这艘军舰出神,当这艘船被拖船拖走的时候,年老的马卡洛夫泪流满面。

两年之后,他郁郁而终。

这都是后世的事了,至少现在,马卡洛夫承担着红色帝国海军的希望,建造着全世界最强大的军舰,此时的他,虽然年龄已经过了五十,依旧是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

“您好,马卡洛夫先生,见到您很高兴。”姆哈马德说道,对于这个人,姆哈马德是尊重的,而且,说不定,以后还能把这个人搞到巴基斯坦去,现在的低姿态,让眼前的马卡洛夫,也获得了好感。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正在船台建造的新式载机巡洋舰,订单106号,那边的舾装码头,是订单105号。”马卡洛夫说道:“请各位跟我,到订单105号上参观。”

苏联人从来都没有叫过己方的航母是航母,一直都是叫做重型载机巡洋舰。

这么叫,自然是为了通过土耳其海峡,黑海造船厂里出厂的军舰,想要不成为黑海舰队的军舰,到别的海上去,就需要通过那个狭小的通道,航母是进攻性武器,而巡洋舰,还可以说成是防御性的。

当然,这么叫也没错,苏联人的航母,可不仅仅是航母,上面还配备了大量的武器,不用别的,就说舰艏的飞行甲板下方的12座p―700granit型远程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就已经是美国舰队最头痛的武器了。这种超音速反舰导弹可通过卫星接受目标信息,实施超视距打击,最大射程可达550公里。北约代号,是ss…n…19舰毁!这名字就可以看出气势来。

这艘航母的防空武器更为强大。飞行甲板两侧前后4个舷侧平台上布置4组6x8个发射单元的sa…n…9舰对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共装有导弹192枚。4个舷侧平台还装有8座cads…n…1弹炮合一近程武器系统,每座系统包括2座6管30毫米ak…630炮和2组4联装sa…n…11近程舰对空导弹。可以看出,这么多的防空武器,足以对抗饱和攻击了。舰桥上端有“天空哨兵”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跟“宙斯盾”舰载雷达极为相似,可以对多批次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跟踪。

美国的航母,需要一个编队才能够发挥出实力来,而苏联人的航母,哪怕只剩下这一艘,也可以勇往直前,跟敌人对战。

当然,后世的发展,证实了苏联人思路的错误,航母最强大的,就是舰载机!过多的武器,会让航母有限的空间,无法布置更多的舰载机,导致了航母的效能大大减小。后世,俄罗斯计划改进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就是打算拆除反舰导弹装置,让机库面积扩大一倍。

既然来参观了,就要向巴基斯坦展示己方的最强大的力量!让巴基斯坦人知道,苏联没有赢得阿富汗战争,并不是因为苏联的军队实力弱,而是因为苏联人的重心,根本就不是在阿富汗!

苏联的重点是欧洲。而巴基斯坦,则是用了全部的国力,甚至还包括了后面的无数西方世界的支持,而苏联,只是用了区区十几万的军队,没有动用更先进的现代武器。如果全面开战,苏联军队几天就能够占领巴基斯坦全境。

就海军来说,连个大型军舰都没有的巴基斯坦,根本就不是苏联海军的对手!哦,对了,巴基斯坦还是有大型军舰的,那艘二战建造的航母!

苏联人心中,都是有对自己祖国的自豪感的,姆哈马德看出了对方心中的骄傲,他们的确也是有骄傲的理由的,可惜啊,后世,这个强大的红色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了。

戴上了安全帽,所有人通过舷梯,蹬上了第比斯号航母。

第四百五十二章弹射跃飞之争

甲板宽阔,这艘航母,不,重型载机巡洋舰,全长三百多米,站在宽大的甲板上,可以感受到这艘钢铁的海上巨兽,是多么的庞大。

一个人,站在这上面,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姆哈马德望着前面的跃飞甲板,心里在不住地感叹着,当初,自己差点把巴基斯坦的航母也改造成跃飞甲板,现在看来,这是不正确的。

跃飞甲板几乎是从跑道的中部,就开始向上翘了,一直到了舰首,翘得最厉害,这样,甲板前端,除了可以让飞机起飞之外,就没有别的用途了,不像美国的航母,前端可以用来当停机坪。这是空间的巨大浪费。

除了这个浪费之外,另一点,就是这艘航母的舰桥非常巨大,几乎是美国航母的两倍。相比见不到阳光的甲板下层,所有人都是喜欢居住在上层的舰桥上的,所以,上层大部分的空间,都用来安置军舰上的那些军官了。

如果缩小舰桥,至少可以让甲板上多出两三个飞机的停留的地方来,要知道,从甲板上直接操作飞机,比用升降机从下层机库里调运飞机,效率要高得多。

标准排水量四万六千五百吨,满载排水量六万一千三百吨,这艘航母,远远地超过了以前的基辅级航母,达到了重型航母的标准了。

“巴基斯坦的奋进号航母,跟我们这艘比起来,怎么样啊?”姆哈马德正在望着舰岛感叹,就听到了耳边传来了奥加尔科夫元帅的话。

虽然这只是一句寻常的问候,却还是很不合适的,谁能说自己的装备差?虽然巴基斯坦的航母是一艘老掉牙的航母,经过数次改进。排水量才增加到了四万吨,但是,那依旧是巴基斯坦海军的骄傲。

“这艘航母的排水量很大,但是,没有使用弹射器。”姆哈马德说道:“这会让战斗机的起飞变得困难。”

弹射器!姆哈马德当然也有骄傲的地方,巴基斯坦的航母虽然老旧。但是,使用的却是蒸汽弹射器!而现在的苏联人的这艘航母,使用的是跃飞甲板。

跃飞甲板,是一种偷懒的捷径,当初英国人没有足够的财力制造大型的航母,才决定发展小型航母,蒸汽弹射器太过笨重,才搞出了这么个跃飞的形式来,把跃飞用在中型甚至是大型航母上。也只有眼前的苏联人了。

听到姆哈马德说起弹射器,马卡洛夫眼前一亮,为了蒸汽弹射器的问题,马卡洛夫也是纠结了很久了。

“我们的舰载机,无需使用弹射器,就可以起飞。”就在姆哈马德说完之后,一名技术人员说道:“我们的飞机,拥有杰出的推重比。仅仅使用滑跃跑道,就可以成功起飞。”

听到这话。姆哈马德心中顿时暗叫不好,糟糕,自己只是这么一说,结果,把苏联人的内部矛盾给重新挑起来了。

在全球,只有美国人拥有弹射器。但是,并不是说苏联研制不出来,而是因为美国人放的烟雾弹。

美国人历数弹射器的不好的方面,结构复杂,容易出故障。蒸汽耗费大量能源,得不偿失,所以,美国人非常喜欢的就是英国式的跃飞甲板。

美国人成功地忽悠了苏联人,在苏联军方内部,认为弹射器没有必要装备的砖家们,不在少数,其中,主要就是飞机设计人员。他们认为,飞机如果使用弹射器实施强制加速起飞的话,需要对飞机结构的进行强化,强大的加速度会让机体承受巨大的力量,而强化的话,又会让战机的性能下降,而且会大大增加飞机的故障率。

就是用屁股都能想到,这些人打的是什么主意,他们不希望自己的飞机进行大规模的改动,尤其是苏…27!这种飞机由于机头配重的问题,导致了不得不减重,连大梁都打上了孔,让这种飞机上舰,仅仅是承受降落时的冲击,增加的重量就够头疼的了,更不用说起飞了,不断地强化,那会让机体变得非常笨重,空战能力大幅度下降。

为了研究航母,苏联人在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萨基空军基地修建了一座大型舰载机陆上模拟训练系统。包括t…1型地面滑撬甲板,舰载机着陆拦阻装置,指挥控制系统等设施。从外表看,就跟航母的上层完全相同,而且,为了模拟航母在海上遭遇的风浪,整个甲板在下层的液压油缸的作用下,还可以让甲板左右晃动。整套系统于1982年正式投入使用,苏联人把这套系统命名为“尼特卡”。既可以用来研究技术,也可以用来训练飞行员。

在后世,苏联解体,这套系统,自然留到了乌克兰,结果,俄罗斯人想要训练海军舰载机飞行员,还得来这里租用。

为了研制航母,苏联人也同步开始了弹射器的研制。82年的时候,助推设备就开始研制了,首先制造了1:10的弹射器模型,83年中期开始建造第一台实物弹射器,86年这种助推设备开始安装到了“尼特卡”航母陆上试验系统,弹射汽缸长度为90米。经过两年的试验,在后世,88年的时候,这种弹射器通过了国家跨部门的联合验收试验,苏联人算是完成了弹射器的研制。

现在是87年,弹射器还在实验之中,关于弹射器的争吵,也是喋喋不休。

航空人员认为,他们的飞机不用弹射器就能起飞,那玩意儿纯粹是累赘,飞行员弹射起飞也会相当地难受。

而黑海造船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也逐渐地更倾向于航空设计人员的意见,认为不需要弹射器。

但是同时,老牌的涅瓦设计局的航母设计人员和军方却对“弹射器无用论”严加驳斥。双方争执不休。

军方有更清楚的认识,弹射器,才能够让舰载机具备真正的作战能力,滑跃起飞只是走捷径却降低性能而已。

就连85年卸任海军司令的戈尔什科夫在也说过:“如果我们不为我们的舰载机提供弹射起飞的能力,我们这群人将不会得到历史的原谅。”

可惜,现在的第比斯号,第二艘里加号,都没有使用弹射器,也只有第三艘,核动力的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才计划在斜角甲板装备2部弹射器,后世随着苏联大厦的轰然倒塌,无疾而终。

眼前的这个人,可能是黑海造船厂中的滑跃派,也可能就是航空设计人员,来协调航母上的航空问题。面对着这个人,姆哈马德心中知道,想要说服他们,就需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我们使用弹射器,可以让雄猫战机满载,也就是挂载六枚不死鸟导弹,四枚麻雀弹和两枚响尾蛇导弹的情况下,机内满油地从航母上起飞,在航母周围六百公里的防御圈上,巡航半个小时,当返航的时候,还可以有十分之一的燃料,当我们挂载四枚不死鸟导弹的时候,我们的巡航时间,可以增加到四十五分钟。”姆哈马德说道:“贵方的跃飞甲板呢?能够让贵方的舰载机,满油满载起飞吗?”

笑话,换装了四余度数字电传,增加了前置鸭翼的苏…27k,后世命名为苏…33的外挂载荷虽然达到了6500千克,但是,靠着在航空母舰上舰首的滑跃甲板起飞,最大重量应该也不过26吨,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