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霸南亚-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山的这一面,一队人在山坡上行走着,下了车之后,还得走上十几公里的山路,每一个人都气喘吁吁,脚踩在雪地里,陷下一尺多深。

“姆哈马德总统,您的体力真不错。”姆哈马德旁边,一个人说道,正是苏联大使。

为了防止对方耍花招,这次行动中,对方的大使都是跟着的,也算是一次体验了,苏联大使看着姆哈马德爬山,居然毫不费力,不由得赞叹道。

苏联大使已经四十多岁了,人到中年,没有姆哈马德的朝气。

“我很想知道,山那边的戈尔巴乔夫总书记,也准备爬山过来吗?”

两人会谈的地点,就是山顶的那个木屋,同时那里也是阿富汗和土库曼斯坦的国界线,此时,双方派去先头人员,已经都在那里负责保卫工作了。

这是看到的情景,在看不到的地方,肯定还有更多的人,说不定,好多人就把身体埋在雪地里,做着安全保卫工作。

“我们总书记,是乘车过来的。”苏联大使说道。

这边气流非常复杂,而且山顶太小了,无法停靠直升机,所以,也只能用另一种装备了。

雪地车!

这边山坡有些陡,只能徒步,而对面,山坡就平缓多了,此时,几辆大型的车辆,正在雪地上轰鸣着。

车体的上部,跟卡车一样,苏联人的粗犷的卡车风格,而下面,车轮已经换成了履带,前后分开,四条履带在一起转动着,车体后面卷起了雪花。

车上面,克格勃的特工们警惕地望着四周,它们要保护自己的总书记的绝对安全。他们的手里握着ak74步枪,对他们来说,敌人依旧是阿富汗人!

在中间的一辆雪地车的驾驶室中,穿着厚厚的皮大衣的戈尔巴乔夫,望着山顶的小屋,这次会见,能够达成自己的目标吗?

卡车的尾部冒着黑烟,卡车咆哮着,冲上了山顶,车停了下来,特工们先下来,守在车的一旁,这种雪地里,最害怕的就是狙击,他们警惕地望着四周,身后,戈尔巴乔夫从车上面下来了。

第四百零二章会谈

木屋的两边都有门,当姆哈马德从这边进去的时候,对面刚好也进来一个身影。

“戈尔巴乔夫总书记?”

“姆哈马德总统?”

两人的手握到一起:“非常高兴,我们可以在这里见面。”

木屋已经被严密地保护起来,而且打扫得干干净净,生着一个壁炉,里面很暖和。

脱去了身上的大衣,双方坐定。

“这几年以来,我们两国之间,发生了很多的不愉快,不过,当时并不是我们决策的。”戈尔巴乔夫说道:“那些决策者,都已经不在了,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战争的可怕。”

戈尔巴乔夫的意思是很明显的,阿富汗战争,本来就是个错误,这个错误不是他犯的,现在却让他来擦屁股。

“我们希望,可以将军队撤出阿富汗。”戈尔巴乔夫说道:“这场该死的战争,现在该结束了。”

这就是戈尔巴乔夫来找姆哈马德的本意,这场战争,苏联不想再继续下去了。

戈尔巴乔夫的旁边,就是奥尔加科夫元帅,现在,他依旧在这里负责阿富汗战争。

其实,这边的战争已经没有了,双方达成了秘密的协议,阿富汗战场上已经平静下来。只是,只要苏联军队继续驻扎在这里,那就需要不断地输送物资,由于通道是阿富汗垄断的,所以,这来回运输物资,还得给阿富汗过路费,这几乎就是一种变相的讽刺了。

反正也不打仗了,干脆撤回自己的军队好了,这是戈尔巴乔夫的想法,而现在。当然要来询问巴基斯坦方面的意见。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维持现状是最好的,只要苏联人不走,美国人就不会撕破脸皮,该给的武器,就得继续还给。姆哈马德希望维持这种状况。

不过,苏联人是不耐烦了,这里就是一个巨大的漩涡,他们要抽脚了。

这个理由,姆哈马德当然不会说,姆哈马德只是淡淡地说道:“我们也非常希望这该死的战争结束,贵方能够撤出阿富汗的驻军,那是最好的,阿富汗的未来。就让阿富汗人自己选择好了。”

听到姆哈马德的话,戈尔巴乔夫非常满意,他非常希望结束这里的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奥加尔科夫调回莫斯科去,跟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对抗,现在,军队方面。很多人依旧在听信索科洛夫的,明着不敢。暗中却在给戈尔巴乔夫拖后腿。

戈尔巴乔夫要阻止这样的事发生。

“不过。”姆哈马德说道:“贵方国内形势复杂,索科洛夫元帅是主战的,您要和谈,怕是他会从中阻挠啊。”

姆哈马德这样说,已经是严重地干涉对方的内政了,如果换个强硬一些的勃列日涅夫。怕是立刻会大怒。

但是,戈尔巴乔夫却没有,他知道对方说的是实情,索科洛夫是不会同意从阿富汗撤军的,虽然戈尔巴乔夫用自己总书记的身份命令。甚至是要剥夺了索科洛夫元帅的国防部长的位置,也没有让这个老元帅屈服,坚持必须要进行阿富汗战争,绝对不能撤军。

看着戈尔巴乔夫不说话,姆哈马德说道:“其实,我有一个主意,可以让贵方解决这个难题。等到这个难题解决了,贵方就可以跟我们进行和谈了。”

最强大的红色帝国的总书记,居然需要对方去出主意,这也算是够丢人的了,不过,当姆哈马德的主意说完的时候,戈尔巴乔夫的眼前却亮了。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能成功吗?”一旁的奥加尔科夫元帅说道。

“那就要看我们双方的配合了。”姆哈马德说道:“我相信,贵方一定可以借助这次机会,把那些可恶的家伙们清洗掉,这个战争,本来就是错误的,如果没有这场战争,苏联将依旧会是最强大的,也不会出现现在的这些问题,结束了这场战争,才是贵国的第一步。发展贵国的经济,是第二步。”

姆哈马德下面的话,就是纯粹的瞎扯了,不过,这话让对方很受用,想到姆哈马德的这个妙计,在场的人都在寻思着,这的确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是,听到姆哈马德的话,戈尔巴乔夫却接着继续说下去了:“对,我们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经济发展,我们的国家,需要改革,需要跟国外合作,我们可以出口我们国家的先进技术,比如,核电站。”

戈尔巴乔夫说得很认真。

核电站!巴基斯坦决定建造商业核电站,为自己国家提供更多的电力,这个几乎,不仅仅吸引了美国,法国,日本,更加吸引了苏联。

苏联也拥有庞大的核电技术,苏联庞大的军事工业,就包括核技术,他们的核技术非常发达,稍稍加以转化,就变成了核电站。

其实,从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由于受石油危机的影响,以及被看好的核电经济性,核电经历了一个大规模高速发展阶段,世界共有242个核电机组投入运行,鼎盛时期平均每17天就会有一座新核电站投入运行。美国成批建造了500到1100mw的压水堆、沸水堆,并出口其他国家;苏联建造了1000mw石墨堆和440mw、1000mwvver型压水堆;日本、法国引进、消化了美国的压水机、沸水堆技术,都成为了核电大国。

核电是民用技术,出口不会有太多的限制,而通过出口核电技术,还可以得到经济发展急需的资金,所以,苏联完全可以对巴基斯坦,同样出口这种技术。

虽然苏联国内还觉得巴基斯坦是敌人,但是,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无所谓什么敌人不敌人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苏联的核电?姆哈马德并不觉得苏联的核电技术有多么高,当初不是还出了一次重要的核电站事故吗?

姆哈马德清楚地记得,那可是全世界的灾难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现了重大事故,时间是86年4月26日。

想到这里,姆哈马德突然眼皮一阵狂跳,现在,就已经是86年的4月20日了!

切尔诺贝利,这座乌克兰首都基辅北部110公里处的小城,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而就在几天后,就会因此一次核电站事故,而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事故导致了8万吨的放射性物质飞上了天空,辐射量是广岛的400倍,当场死亡了五十多人,而放射性,更是导致了数十万致癌,其中包括近十万人死亡。

这不是苏联一个国家的事,而是全世界的灾难了。苏联花费了180亿美元来处理这次事故,导致了苏联经济雪上加霜,同时,死亡的是无辜的平民,这是一场灾难。

而姆哈马德的穿越,已经导致了很多事情发生变化,但是,在姆哈马德没有影响到的地区,历史还在按照以前的进展继续着,远在乌克兰的这家核电站,跟姆哈马德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收到巴基斯坦的影响,所以,历史肯定会按照以前的发展!

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够阻止这场人间浩劫发生?姆哈马德在心里做出着各种打算。并不是姆哈马德突然变得善良了,在战场上杀敌,他毫不眨眼,而现在,死亡的是无辜的平民,而且还是乌克兰人,在后世,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的好东西可真是不少啊,得跟乌克兰保持良好的关系才对。

自己究竟该怎么办?姆哈马德还在脑子里思索着,就听到了旁边的戈尔巴乔夫说道:“姆哈马德总统,这件事,你觉得怎么样?我们可以给贵方最优惠的价格,美国人报价的十分之一!”

美国人多报了十几倍的价格,苏联只报美国人价格的十分之一,还是有赚头的,同时,后续的新的核电站的项目,也会让苏联大赚一笔。

不料,他提出了这个建议之后,对方居然不说话了,戈尔巴乔夫不由得继续发问。难道是对方害怕美国方面的阻挠?这是纯粹的商业竞争啊。

“如果贵方觉得有难题,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第三方来中转。”戈尔巴乔夫说道。

“我想派人,考察一下贵方的核电站,尤其是贵方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现在已经有四个反应堆在正常工作,还有两个反应堆正在建设,我们可以全面地考察。”姆哈马德说道。

原来对方知道得这么清楚!戈尔巴乔夫顿时在心中一喜,看来,这份合作达成,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好的,我们完全同意。”戈尔巴乔夫说道:“我们还有第三个提议,贵方现在的克什米尔地区和旁遮普地区,都是主要的产粮地区,我们希望可以用出口核电站的一部分资金,直接换成贵方的粮食,转运到我们苏联去。”

苏联国内,粮食极度匮乏,差点就要成为战争时期的粮食定量供应了,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想尽各种办法,现在,巴基斯坦有了两个粮仓,粮食产量足够自己使用,多出来的,卖给苏联,价格也可以适当便宜点,西欧的粮食太贵了。

第四百零三章阻止悲剧发生

想要解决好人民的问题,首先就是吃饭,如果让人民饿着肚子,那不管有什么样的言论,口号宣传得再响亮,人民也不会拥护。

这点,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人民早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富得流油,才会没事指责别的国家,说什么人家不民主。

现在,戈尔巴乔夫为了国内的问题,已经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可以跟苏联的对头一起坐下来谈判。

戈尔巴乔夫早就想谈判了,赶紧把苏联在这里的军队都撤走,可以省去相当多的开支。

而现在,戈尔巴乔夫眼前的姆哈马德,给他的印象还不错,这场战争是错误的,没有这场战争,两人甚至可以是好朋友啊。

“对不起。”姆哈马德说道:“我们国内的粮食也刚刚够吃,您说的那些地区,是我们现在的粮食主产区,但是,我们的粮食,除了自己吃之外,还要供给我们的友好邻国阿富汗,所以,我们暂时真的没有多余的粮食。”

想要让阿富汗北部的百姓支持阿富汗自由政府,就要让他们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通过开矿,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裕起来了,同时,也得让他们有粮食吃,这些粮食主产区的粮食,除了巴基斯坦自己用,大部分都运到阿富汗北部山区了,那里的粮食产量太低,根本就不够自己吃。

在后世,阿富汗部落势力混乱,部族众多,这也是导致了阿富汗战乱不断的原因,苏联走了,他们依旧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混战。

而现在。在姆哈马德的推动下,这边已经跟历史上完全不同了,阿富汗自由军非常强大,没有第二个势力可以跟他们抗衡,同时,阿富汗人富裕了。有钱了,都从自己的山村里出来了,相互之间通过交流,隔阂就消失了。

有的甚至到了巴基斯坦,在那些新开的厂子里面工作,这样,大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等到苏联走了,一个全新的阿富汗。会成为巴基斯坦的坚强后盾。

现在,姆哈马德没有多余的力量来出口粮食。

听到姆哈马德的话,戈尔巴乔夫感觉到一阵失落,西方不是不卖给他粮食,关键他是一直在赊账,赊到了人家不卖给他了,想要买,得先吧以前的窟窿填上。所以,他只能从别的国家想办法。

“贵国有很多良田。怎么会粮食还不够自己吃啊?”姆哈马德问道。

其实,这个问题姆哈马德当然知道,集体化农庄的管理,打消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丰收,歉收。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所以,他们的粮食产量,一直都不高。

不干活,混着。照样是一天,谁还愿意干活儿?人都是有惰性的,大锅饭的制度,是一种理想的制度,根本就无法在实践中展开。华夏不就是这样吗?当重新承包到户了之后,当年粮食产量就丰收,百姓家家户户就都有余粮了。

“这是我们的一个大问题。”戈尔巴乔夫说道:“我也希望我们可以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啊。”

在没有上位之前,戈尔巴乔夫就是主管农业的,被安德罗波夫看重,但是现在,当他真的开始的时候,才发现了改革何其困难!

“我建议,贵方可以到华夏去看看,华夏是个人口大国,他们现在通过改革开放,可以完美地解决粮食问题,而且,现在国家的经济实力,开始了飞速发展。”姆哈马德说道。

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就是在戈尔巴乔夫时代开始的,可惜,那时已经是89年的事情了。戈尔巴乔夫访问了华夏,成为自59年以来第一名访问华夏的苏联领导人。

现在,时间才86年,姆哈马德趁着这个机会,该推动的时候,就可以推动一下,这样,对华夏是有很大好处的。

一直以来,华夏最大的威胁,就是北部的苏联,从外蒙古,苏联人的装甲集群,可以两天就开动到北京来。所以,华夏的大部分的军队,都是放在北方的,防守着这个可怕的北极熊。

如果跟苏联关系实现了正常化,那华夏的威胁就没有了,就可以裁减更多的军备,同时,把重心由陆军,转到海军和空军上来。

姆哈马德无力推动整个历史的发展,他只能是在合适的时候,引导一下。

果然,听到姆哈马德的话,戈尔巴乔夫说道:“我已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我也希望去北京看一看,只是现在国内,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戈尔巴乔夫还没有完全地获得军方的支持,还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我觉得,贵方可以采用和华夏相同的道路。”姆哈马德说道:“在我们的计划顺利推行了之后,您可以裁军,把那些不听话的部队,裁掉一批。这样,也可以腾出足够的资金来,继续进行贵国内部的改革。”

苏联为了跟美国争霸,更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维持着强大的军队,同时,军队开支在总支出中,占据了太大的比重,这也是导致了苏联经济发展之后的主要原因。

姆哈马德提起的这个主张,对苏联其实是有利的,也非常符合戈尔巴乔夫的心思,一石数鸟,戈尔巴乔夫立刻点点头:“嗯,可以采用这样的办法!”

那些不听话的军队,就该裁掉!整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声音,就是自己的命令!

戈尔巴乔夫对这次会晤非常满意,这个姆哈马德,怪不得能够带领着阿富汗游击队,取得那么大的成果,这家伙,满脑子都是坏水,阴人没商量啊。想起姆哈马德给他出的计谋,可以成果地扳倒强硬的索科洛夫元帅等人,戈尔巴乔夫就感觉到这次收获很大。

双方离开,姆哈马德回到了巴基斯坦,立刻让人着手布置去苏联考察的任务。

“总统先生,我们的计划中,并没有从苏联引进核反应堆的计划,而且,苏联人是我们的敌人,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变故?”穆沙阿夫问道。

双方打了这么多年,现在,还在对立之中,从对方引进技术,搞核电站,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啊。

“是啊。”姆哈马德说道:“我本来也没有打算从苏联引进核技术的,我们现在,只是考察而已。”

姆哈马德的担心,不能直接跟穆沙阿夫说道,切尔诺贝利的灾难马上就要到来了,姆哈马德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上,也有义务去阻止这次事件的发生。

“我们派一些人过去,重点视察苏联人的核反应堆的安全性能。”姆哈马德说道:“尤其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总工程师基亚特洛夫;想办法让他出丑,把他从总工程师的位置上弄下来。”

姆哈马德知道得很清楚,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就是基亚特洛夫,这个家伙,本来是个普通的火力发电站的工程师,因为后台够硬,就被调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来了,他的胡乱指挥,外行领导内行,屡次破坏核电站安全守则,是导致了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如果他们完全按照安全守则来,那这次切尔诺贝利的灾难,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姆哈马德这次派人去考察,还要把对方的这个总工程师给弄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这次事故的发生。

这是姆哈马德唯一一次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苏联人的利益而做出的行动。

“是。”穆沙阿夫说道:“工业部部长会亲自带队,同时还会有我们的两名核专家,一同前去苏联。”

“嗯,速度一定要快。”姆哈马德说道:“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时间不多了?穆沙阿夫又是一阵奇怪,什么叫时间不多了?

“报告,美国大使求见。”就在这时,秘书过来向姆哈马德报告道。

美国大使?姆哈马德奇怪,这个时候,对方来这里干什么?

“请他进来。”姆哈马德说道。

穆沙阿夫出去,只留下了姆哈马德一人,阳光已经西下,通过纱窗照射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