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天来,封元是进展神,光看不断越金军各地守军,就让将士们兴奋不已,士气到达了极高程度,他们都不敢相信,能够以度战胜敌人,往往金军还没有来得及抵抗,就被远远地抛在身后,随即就土崩瓦解了。

但是,辎重转运的制约越来越大,十一行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两成的力量陷入必须修整状态,各部队不断要求供应箭矢粮草,让他颇为头疼,主要的辎重集中地点,几天就得移动一次,大型的辎重集中点在浚州的仼人山,他只能不断催促加强辎重转运,谁能把物质给运上来,都要记上大功劳一件。

最东面的靠近前线的辎重转运中转站,就设在刑州任县的新店镇,宋军的辎重从浚州北上,抵达相州的临漳装船,通过漳水北运抵达军前,新店镇是一处集散重地,保障羽林军和两万校阅乡军的供应,可以说是干系十一行营进攻度,绝对不能马虎大意。

此时,封元正在赵州和高升激战,一部兵力被拖住,对辎重的需求成倍增加,各大集散地更加忙碌。

这天天气晴朗、碧空万里,漳水几处小港口一片忙碌景象,正是一批弩机配件及几千担米粮刚刚上岸,役夫正在赶着一群牛羊下船,随后是数十个装有金银地大箱子,这些都是要运往军前做犒赏之用的,牛羊是用于改善伙食,还有筋腱皮革用于军中制作弓弦,临时修补甲胄等等。

还有一条条转运船在河中,装载着慢慢地箭矢,铁砲弹,准备6续靠岸装车。

宣抚处置司的吏士,还有新设河北都转运使司官吏,正在清点签押货物清单,核准后上岸,由一排排大车拉着货物,通过穿过新铺设的水泥大道,把物质运到镇子的辎重大寨,或是直接集中向北转运,场面虽然拥挤忙碌,却还算井井有条。

第1472章袭击转运通道

港口和官道的两旁,小商小贩正兜售饮料、瓜果和其它各色点心,因处于相对安全地后方,谁也不曾想到过前方的局势,更不曾注意西北方那满天飞扬的尘土,大家出力的出力、赚钱的赚钱,各自忙的不亦乐呼。天籁小说

“虏人,虏人来了。”一名急脚子策马,一路大呼而来。

几乎是短暂的失声,人群炸了锅似的乱成一团,叫骂声、哭喊声、到处是一片狼藉,一片混乱,城内一队队吏士登上城墙准备防御。

好歹,镇子也有简易的城墙防御,大家一起向镇子挤去,一时半会哪能全部进去。

港口的人倒是好些,这里的军人较多,大家纷纷操起兵械,用辎重车环绕防御,河中船只纷纷离岸在不远处停下,船上人把能找到的弓弩全部找了出来,反正箭矢不愁用完。

不多时,远方出现了一线的金军马队,他们列成长队,卷着漫天的尘埃向这冲来,没有任何停留,松散的马队黑压压不见尽头,不知道有多少人。

正当宋军人心惶惶之际,乌禄和石庆远眺残破低矮的小城池,还有港口内外纷乱的人群时。

“郎君,真是不堪一击。”石庆嘴角上挂着残酷的笑。

“都元帅料事如神,南朝软肋果然在辎重转运。”乌禄笑的很温和,却多了许多坚定。

原来,不仅高升看到了十一行营弱点,连兀术也看了出来,乌禄跟随活女率军增援,先率千余骑奔袭新店镇,兵力投入的也恰当好处,少了你就打不动对方,多了那就容易引起宋军警惕。

同样,高升也作出了部署,派出石庆率千余骑袭击,双方是不谋而合,两军相汇合共同奔袭。他们留下阿里喜,只率轻骑赶路,很快抵达新店镇附近,对转运地点实施袭击。

以他们的计划,破坏新店镇只是一个环节,他们要沿着宋军辎重转运道路,把宋军的运输力量彻底打垮,让对辎重依赖大的宋军,陷入断绝粮道的绝境。

接近三千骑分成四路,以最快的度进行抄掠,没给宋军太多的时间,更没有给码头上、道路上的人逃避的时间,当人们刚看清头戴牛角头盔,面目狰狞的的金军,顷刻间就被冲乱了,遭到了残酷的屠杀。

乌禄并没有夺取镇子的计划,就算城寨内囤积大量的甲仗器械,能够全部毁去的话,对于日金军作战相当有利。

但是,他和石庆所率都是马军,又是长途奔袭,连随军阿里喜都留在后方了,并没有进攻重兵坚守城寨能力,就不用奢望携带攻城器械,打了反而会耽误宝贵的时间。

五百骑监视新店镇,其余向各码头动进攻,先是不间断地弓箭射击,打的车后的人抬不起头,各部自行选择重点。

主码头战斗最为激烈,马军来回奔突,穿梭着对码头射弓箭,宋军也不甘示弱,用弩机和弓箭反击。

不过,新桥镇并没有驻扎禁军,相对而言十一行营兵力并不宽裕,甚至是捉襟见肘,封元恨不得把一个人份几个用,岂能在后方留下生力军。

这里的兵马多是征签乡军,最多也就是校阅乡军,汇聚一些属于羽林军的牢城营人,本身战斗力就不强,装备也是不如禁军,很少有人能熟练地运用神臂弓。

神臂弓和黑漆弓、黄桦弓不同,需要对射手进行高强度训练,没有长时间的调教,根本就掌握不了技术,不仅是操弩精确射击,还需要战场快维修等等。

更重要是为了方便运输,减少运输期间的毁坏,或是被敌人俘获,那些强弩都是分装的,硬弓也是弓、弦分离,也就是说需要重新装备才能使用,没有经过训练,你根本装配不起来,或是无法快装配。

金军却是久经训练的精锐,不要说乌禄带来的本族战士,就是石庆的部下,也是有山北汉人组成的百战精锐,他们的弓马非常娴熟,要说应付大宋车兵,或许是力不从心,对付这些校阅乡军那是手段齐出。

漳水中的转运船也武装起来,无论是押运的校阅乡军,还是船夫,都拿起弓弩向金军射击,保护码头上的军民。

可惜,一些小型码头依旧被攻破,那些军民见势不妙,跳到河中游向不远处的转运船,有船上弓弩保护,马军倒是不敢贸然驰到河边追杀,再说码头附近地水很深,驾驭战马冲进去无疑自寻死路。

不消半日,除了主码头还有宋军旗帜在飘扬,其它码头相继都被攻占,转运船放出小筏子营救水利军民,码头上的两三千人拼死奋战,有敢靠近的金军不是被弓弩射杀,就是被长枪刺死,金军已横尸百余具,可见战况相当激烈。

石庆见状大为恼怒,下令全力攻打宏义码头,六七百马军以谋克为单位,对码头轮番进攻,箭矢如同雨点般地射来。

一些马军下马徒步,不断冒险靠近宋军的弧形防线,用自己的生命,不断地消弱防线的抵抗力,守军有战斗经验的人更少,眼看对方的贴身战术,搞不好正要被对方得逞。

一名将校起身大叫道:“把这些弩机砸碎,全部扔到河中,不能让虏人得到。”

众人惊醒,就算码头失陷了,大家还能跳进水里逃生,那一批批刚刚运来的弩机配件的箱子,可要落入虏人手中,连战败时都要销毁弩机,就不要说崭新的家伙被人家俘获。

他们立即行动起来,以最快的度,把一箱箱装满弩机的打开,用专用的铁锤砸烂机括,然后抛到河水中。

当然,眼看无法守御时,他们只能分批跳水逃命,手持硬弓的校阅乡军断后,不断压制金军的迫近。

大约半个时辰,主码头的战斗接近尾声,码头的陷落只是时间,有组织的抵抗已经被瓦解。

金军一些小部队打进了弧形防御阵地,逐渐破坏防线的完整性,直至宋军整个防线崩溃为止,他们开始焚烧各码头上,没有来的及销毁或跑到河里的物质,可惜最想要的改良型神臂弓弩机配件,却早就抛到了河里。

第1473章困境

新桥镇早就关闭城门,守军在城头眼睁睁的看着城外的平民被屠杀、码头被毁坏,军民逃入水中上船逃命,他们为了保护城内重要的物资,只能忍了下来闭关自守。天『籁小说

此时,乌禄和石庆抵达战场,他们颇为鄙夷新店镇守军,眼看打的差不多了,漳水的转运船队不是他们能拿下的,再打下去恐怕宋军增援部队就要到了,传令吹起收兵号角。

那些猛安谋克军还有山北汉军,果真是训练有素,快将战马收拢、把阵亡者放在马上,列为几支纵队有组织的向西驰去,没有半点的拖泥带水。

“有点不甘心,城墙内才是真正的辎重所在。”石庆摇了摇头,那是恋恋不舍的神态。

“好了,我们去下一个目标。”乌禄也不甘心,却非常果断地舍弃,他们打的就是奔袭战,决不能让自己陷入拉锯战。

随着金军的滚滚撤离,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奔袭战,就这样结束了,剩下的是残破的港口和狼烟滚滚的集市,还有漳水船上面面相觑地人们。

“他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难道探马都是白痴不成。”

“太吓人了,我差点没逃出来。”

“他们为何不去攻城?”

“你还想让他们攻城?”

“你这厮不会是虏人的探子吧?”

“我不是,刘三,你这是不要血口喷人。”

“先拿下来再说。”

随后多日,在各条转运道路上,又有几处辎重转运集散地遭到打击,甚至有转运队伍被歼灭。

最惨烈的是,向横冲军运送粮草的一支乡军部队,他们本在内层防线,东有军队屏障,西有太行依靠,有百余马军和五百校阅乡军护卫,应该是最安全的,却哪里想到上千马军杀来,根本来不及抵抗。

仓促应战的结果非常惨烈,无法列成军阵反击,造成各自为战,辎重车被焚烧,四万石军粮损失贻尽,战死者达到千余人,金军却扬长而去,连追杀他们的也没有。

随之而来的是十一行营补给短缺,攻势明显缓了下来,封元大为恼怒,传檄云骑军减缓攻势,调两千骑火南下,寻找这股金军游骑,并向宣抚处置司官塘告急。

“他们到底干什么吃的,连几千骑都防不住,损失那么多的辎重。”伴随着十一行营转运道路屡屡被袭,王秀的担忧终于生,他是相当的火,尤其是千余乡军被打的一败涂地,数万石军粮被焚烧,其中还有来自两浙路的大批火腿,这个是紧俏的军中粮食,实在让人心痛不已。

“大人息怒,此时绝非动怒之时,还得派出兵马反击。”韩世忠也相当的吃惊,他立即决定调兵加强辎重转运通道,作为北侍军使副,不能不征询王秀的同意。

“各军州校阅乡军几乎签,我们已经无兵可调。”张宗颜很无奈地道,王秀作为上位者,或许不必回答,他却不能不详细说明情况,供给抉择者参详。

千里战线,几十万大军征战,除了必须留守的部队,还真的无法抽调兵马,实际上沿河各军州壮丁,都抽调的差不对了,剩下的还要兼顾农桑,要不然仗打赢了,估计庄稼要误了农时,引起大范围的饥荒,最终会得不偿失。

从南方运送粮草北上?还是算了吧!现在随着战争的升级,太府寺封桩钱花的跟流水似的,早就引起了东南士民不满,要是再调用那些常平仓,恐怕真会闹出蛾子。

“实在不行,把宁朔军调上去。”王秀也是咬了咬牙道。

韩世忠脸色微变,却没有说话,倒是张宗颜道:“大人,这可是保护开封,用于后备的军司,岂能轻易调动?”

“我又岂能不知,特事特办,十一行营不到河间,就绝不能停滞。”王秀决不能看道封元停下来,按照他最理想的打算,要再能组成一个车骑混编旅镇,就能更好实现闪击战。

可惜,现阶段国力支撑不了,也会打乱禁军合理构成,引很多的矛盾,反对声音也不算小,只能退而求其次,来个张冠李戴,以别的名目正在组建旅镇。

不过,算是封元强悍,一个行营也创造了奇迹,金军是溃不成军,宋军前锋直逼赵州。

“宁朔军战力并不算很强,又是步军部队,恐怕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韩世忠并不看好宁朔军。

说白了,如果把北侍军各军划分等级,按照后世的分,宁朔军就是丙等留守部队,如果经过加强,可列入乙等军,战斗力依旧不算强。

该军由两个缺编的下等步军旅镇,车兵、马军各一个营构成主体,平时只有六千余人,相当于一个上旅,战时经过加强,也仅仅有万人,几乎都是步军,战车五十余辆,全军战马骡马一千余匹,很难胜任机动作战,跟马军对战自取其辱。

张宗颜眨了眨眼,显然也不看到宁朔军,这支部队恐怕不能胜任,放在开封到能物尽其用。

“不堪大用也得用,只要能确保十一行营攻势,就算全军覆没也值得。”王秀的语气没有半点回旋,宁朔军不过是留守部队,被打残了也就残了,只要能保住粮草辎重转运通道就成。

韩世忠见王秀拍板,毫不犹豫地道:“王相公放心,我亲自去主持通道,必保障十一行营攻势。”

王秀大喜,韩世忠用兵持重,他还是了解的,能够把步军战斗力挥到极致,笑道:“有太尉主持大局,十一行营必能可定真定,韩世忠心下微动,王届时,再有东路两大行营北上,就能逼迫虏人决战,太尉居功丰伟。”

秀似乎在许诺,却说得含含糊糊,让他实在拿捏不准,也就含糊地道:“不敢。”

“好,请都参军调兵,再五千校阅乡军。”王秀相当的大方,准备从开封抽调兵马,也算是把老本拿出来。

“不可,开封守军本就不多,再调走五千校阅乡军,只有万人留守,恐怕不妥。”韩世忠表示反对。

第1474第1474章利益交换

“不,舍不孩子打不了狼,开封也不是那么好打的,只要他们敢奔袭,就让他们有来无回。”王秀毫不在意,现在金军早就焦头烂额,兵力早就捉襟见肘,哪有余力奔袭开封,万余人守卫城池足够,多了也是浪费。

就算他们敢长途奔袭,不外乎是马军轻骑,开封居民尚有百万,又不是宣和七年和靖康二年,怕他个球。

“太尉,辎重转运通道关系重大,干系能否堵住虏人主力,一切就拜托了!”他语重心长地交代。

“我马上就启程,宁朔军也分批开拔。”韩世忠向王秀拱手,转身快步离去,半点没有磨叽。

看着韩世忠高大的背影,王秀不免叹息,同为副都指挥,韩世忠的胸襟和气度,的确在岳飞之上,难怪另一时空能得善终,这种人才堪称柱国磐石,才能走的更远些。

张宗颜没有说话,作为北侍军都参军,他对自己定位非常到位,在没有北侍军都指挥前提下,王秀就实际等同都指挥,他要为其做好顾问咨询,谋划具体的作战部署,既然决策作出,他立即保持赞成态度。

行在,玉阳宫

朱琏召见了两府重臣,她没有任何的委婉,直截了当地挑明,淡淡地道:“大长公主出海,是相公临行前定下的,诸位还有何意见?”

面对朱琏的强势,众人是一阵沉默,连强势的李纲也犹豫不决,他算是看清楚了,不要说朱琏的态度,连王秀也不遗余力地保住赵柔嘉,甚至不惜拿李正民来威胁,似乎李光也隐有放过的意思。

“怎么,各位看来并无异议。”朱琏见众人沉默,她不愿横生波折,立即把事情拍板钉钉,绝不留半点回旋余地。

“娘娘说的是,大长公主也是受到蛊惑,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受宗正极刑,流放编管也是恰如其分。”秦桧比沈默更加积极,他不知道王秀和赵柔嘉关系,却明白是讨好王秀的机会,也是他能否留下的最后机会。

沈默看了眼秦桧,脸色毫无表情地道:“娘娘,秦大人所言极是,大长公主一直和太上在宫中,显然也受到挟持。”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那么不要脸的,两位都是身份最高的皇室贵胄,宫中谁敢挟持他们,李纲狠狠瞪了眼沈默,这厮就是在秀下限。

李光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也和李纲说了,王秀摆明了要保住赵柔嘉,连太皇太后、太上和官家也是此意,这就让他们投鼠忌器了,总不能得遇明主,却站到对立面?还有王秀这尊大神也力保赵柔嘉,恐怕事情难有作为。

当然,他并没有真正说出自己的目的,而是从别的角度劝解李纲,变成了以赵柔嘉换取众位大臣得免,自然要坚持一阵子,眼看朱琏把事情挑明了,再坚持下去会适得其反。

官面上的事虚虚实实,数十年宦海的老狐狸,怎能不留几手,要是真的每次推心置腹,早被人啃光了,也就顺水推舟道:“娘娘,大长公主受到蛊惑不假,李正民、刘豫等人也是护主心切,情有可原。”

到了最后决断时刻,任谁都明白就看双方如何妥协。朱琏自然心知肚明,李光是用李正明、刘豫来换取赵柔嘉,这个买卖对双方都不算吃亏,也就有所意动,淡淡地道:“此事,的确情有可原,还要看两府诸公的意思。”

摆明了退了一步,为了赵柔嘉放过众人,沈默知道机会来了,立即道:“娘娘说的是,中丞的确为了太上。”

既然沈默说话了,又是王秀的意思,蔡易就是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咽下这口气,低声道:“有些大臣,的确受了奸佞的蒙蔽。”那表情简直像吃了热翔,要多难看有多难堪。

“娘娘,范大人的请辞奏章刚到。”秦桧不失时机添了句,作为相的他责无旁贷。

李纲和李光、沈默等人眼前一亮,不约而同地暗道:这厮还真的好快。

此时,张泉走了进来,尖着嗓子道:“官家到。”

话声刚落就看赵炅进来,众人急忙躬身见礼,当然,重臣见天子是不用跪拜的。

“好了,这是在玉阳宫,诸位卿家不必多礼。”赵炅的态度温文尔雅,尽管是王家的血脉,却自幼受到良好地教育,得到王秀的影响,非常好地继承大宋天子礼遇大臣品德,丝毫没有骄慢地态度。

“官家有何事?”朱琏温和地看着赵炅道。

“娘娘,刚刚进宫的金字牌,王公的奏章。”赵炅淡淡地道。

众人一怔,想想也就释然了,宣抚处置司金字牌官塘,都是直接入都事堂进宫,不需要枢密院专门的验看,他们都汇集在玉阳宫,都承旨自然直接入宫呈送天子。

“相公说些什么?”朱琏心念一动,王秀必然是为赵柔嘉事情上的奏章。

“范卿家请辞参知政事,北方不能无执政总揽政务,王公上奏请知河南府赵鼎为参知政事,提举两京、陕西各路战时政务,总揽大军辎重粮草,其它被蒙蔽从犯,可从轻落。”

众人又是惊讶万分,朝廷北伐大事,范宗尹北上一则为了牵制宣抚处置司,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