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丽娜立即解释道:“小念,改叫爹爹的,怎么喊舅舅呢?快,喊爹爹啊!”

小念摇摇头,认真的道:“表哥喊舅舅有糖吃,我也喊舅舅,也有糖吃。”这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都是笑了起来。只是,李振心中却酸酸的,这是他的女儿啊!李振蹲下来,摊开手中的糖,说道:“小念,叫声爹爹,爹爹手中有糖吃。”

“爹爹!”

小念喊了声,伸手抓住李振手中的糖,不怕生的腻在李振的怀中。

李振朗声大笑,抱起孩子道:“走,我们回府!”

这时候,李振的眼中已经湿润了。

这里,才是他的根啊!李振带着一众人回到大厅,芷兰就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后院,把空间交给了李振以及古丽娜、李小彤等人。虽然芷兰和李振也是聚少离多,但好歹还能时常的见面,古丽娜等人却是接近两年时间没见到李振。

李振抱着小念,问道:“姐姐,孩子叫什么名字,姐夫呢?”

李小彤道:“孩子叫王平安,你姐夫还没回来。”

顿了顿,李小彤又说道:“弟弟啊,你的女儿虽然只有一岁多点,可是一个精灵鬼!有她在,我的小平安都被欺负得死死的。”

李振哈哈一笑,又问道:“古丽娜,小念的大名叫什么名字呢?”

古丽娜说道:“只有一个小名,等你回来取大名。”

李振闻言,顿时陷入沉思中。

片刻后,李振说道:“姐姐,我看小念的名字不用按照辈分排,叫做李念吧。”

李小彤道:“你是家主,你说了算。”

李振一听,便果断的定下了小念的名字。他看着怀中吃着糖的孩子,心中空灵一片,没有其余的想法,只想能多陪一陪孩子。

第0634章广州的大发展

李振和李小彤叙旧,说话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她就带着小平安离开大厅,回自己的院子去了,把剩下的时间留给了古丽娜以及府上的女人。这些人都是眼巴巴的等着李振回来,现在终于是等到了,自然巴不得和李振腻在一起。

李振带着古丽娜、周秀英等人来到后院,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这样的感觉,让李振觉得无比舒服。

周秀英道:“夫君,这次在家中呆多长时间呢?”

李振苦笑道:“最多半个月时间,这一次回广州有两件事情。一方面是把芷兰带回来,看看广州最新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从广州调遣士兵去攻打广西,平定广西提督奚应龙的叛乱。所以,留在广州的时间并不多。”

众女闻言,顿时沉默了下来。

她们肯定希望能和李振在一起的,可李振事情多,她们也可奈何。

古丽娜说道:“夫君,你这次前往广西,肯定要带上医生、护士随行,爱丽丝和古伊莉都是学了护士的,两人足以出师了。秀英妹妹是军中的将领,独立率领一团,也可以随行的。依我看,让她们一起吧,能照顾您的起居。”

芷兰有了孩子,古丽娜也有了孩子,唯独周秀英等人没有。古丽娜提出的办法,就是想让周秀英等人跟随李振一起,说不定什么时候春风一度就怀上孩子。

李振连忙摇头道:“不行,不行,军营怎么能带上女眷呢?我身为主帅,更该以身作则。不行,不行!爱丽丝和古伊莉都留下,秀英也带兵留下。”

周秀英坚定的道:“夫君,我一定要领兵出战,不留下。”

听着周秀英坚定的语气,李振一脸无奈的表情。

爱丽丝接着说道:“夫君,我和妹妹是伯驾先生的弟子,我们已经足以出师,这次也一定要去的。”古伊莉在旁边听了,连连点头。

两姐妹想着能跟在李振身边,早有预谋的。

芷兰劝道:“夫君,我认为可以的,让秀英、爱丽丝和古伊莉去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李振也感到头疼了。因为周秀英是军中将领,可以跟随出征,而爱丽丝姐妹也找了一个合适的理由。最终,李振无可奈何的叹口气道:“好,我同意了,秀英率军出征,爱丽丝姐妹作为医护人员随行。”

古伊莉姐妹顿时笑了,无比兴奋。

院子中的气氛,又热络了起来,几个女人叽叽喳喳的说着近两年的事情。

只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两天后,李振接到消息,两广总督也叶名琛来访。

昔日,李振还只是广东提督兼任巡抚的时候,是两广总督叶名琛的下属。一转眼,叶名琛还是两广总督,尸位素餐,而李振已经是朝廷的辅政大臣,不能用担任的职位来衡量,是比两广总督叶名琛权利和官职都会更大的,所以叶名琛主动来访。

李振在书房接见,两人宾主落座。

李振问道:“叶总督来访,有什么事情吗?”

叶名琛叹了口气,开口道:“实不相瞒,老夫是有求而来。老夫身为两广总督,提辖广东和广西两省,广东在李大人的经营下,蒸蒸日上,广西却发生了叛乱,老夫罪责难逃啊!广西提督奚应龙作乱,而老夫却年老体弱,无法率兵平乱,还请李大人发兵剿灭此寮,以免此人祸害百姓,祸害天下。”

李振道:“叶总督放心,我挥军南下,就是为了剿灭奚应龙。”

叶名琛松了口气,连连感谢。

只是,叶名琛心里面还是酸溜溜的,因为他垂垂老矣,却还只是一个总督的身份。而李振还年轻,已经位居辅政大臣,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有志不在年高啊!

叶名琛心中感慨了一句,明白李振已经是大势已成,难以挫其锋芒。

要兵有兵,要权有权,是当之无愧的大佬。

叶名琛又和李振说了些话,然后起身告辞。李振送走叶名琛,立刻召集留守广州的主要人员,召集的人有九州日报的魏源,大中华银行的范凯,再加上医院的伯驾,以及制造武器的专家戴元华等人,几乎把留守广州的重要人员都召集到了一起。

会议桌上,李振率先开口道:“说说这两年的情况吧,魏老开始!”

魏源当仁不让的说道:“这两年,九州日报已经开始了高速发展,日报的销售范围早已经扩展了出来,遍布广西、贵州、福建等地。我们掀起了报纸风潮后,各省的官员开始办报纸,模仿我们。可惜的是,他们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学了一点皮毛。我们却不同,我们有针对性的翻译外国的文章,再加上自己的观点,这才学为己用,他们做不来的。”

说到这里,魏源一脸骄傲之色。

魏源在广州的这段时间,伯驾曾经两次给魏源检查身体,又给魏源调理,以至于老先生现在红光满面的,根本看不出老态。

范凯又说道:“大人,银行也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整个广东的金融命脉都控制在我们手中。因为奚应龙的控制,我们暂时没能涉足广西,最多是在福建省、贵州省等地建立分行,湖南、江西等地因为战乱多,还没有涉及。”

“做的很好!”

李振点点头,一脸喜色。

有了范凯的金融控制,整个广州才是一块铁板,这是一个以利益集组合捆绑的团体。再加上李振的威望,以及下面将士的忠心,绝对是固若金汤。

伯驾说道:“李大人,相比于其余的各个行业,医院的扩张是最快的。从当初只有广州一家医院,在两年的时间内,广州的各个县都遍布医院,有我们的医生坐镇。同时,广西、贵州、江西、湖南、福建等周边的省份,也有了我们的医院。”

伯驾也是感到自豪的,他学医的目的是为了救治更多的人。现在医院不断的扩张,救治了无数的百姓,他心中的欢喜可想而知。

戴元华接着说道:“大帅,兵工厂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销售不使用的武器,已经是赚的盆满钵。在此基础上,我也按照大帅的要求制作出了最新式的手枪。”

“手枪出来了?”

李振心中大喜,顿时高兴了起来。

这,可是大杀器啊!

第0635章镇南关守将

“除了手枪,还有什么武器?”李振立刻问道。

戴元华不急不缓的说道:“除此之外,还有半成品的机枪。我的精力大多数都在大人给我提点的机枪上,因为子弹是连续发射的,对机枪本身的要求非常高。以目前的技术,枪膛还无法承受,所以暂时达不到要求。请大人放心,我一定会尽快解决问题的。”

李振沉声道:“这是实情,稍后我们私下里讨论。机枪的枪膛制造,需要的不仅仅是铁,还要其他的元素,才能保证枪膛的稳定。”

戴元华一头雾水,只得点头称是。

魏源插嘴道:“弘毅啊,奕䜣签订卖国条约,丧权卖国,这事情经过九州日报的报道之后,群情激奋,百姓都想要击败奕䜣,夺回我大清的疆土。这件事,你怎么打算的?”

李振反问道:“魏老,广西的事情你知道吗?”

魏源说道:“广西提督奚应龙叛乱,意图自立,这事情谁都知道。”

李振淡淡的说道:“不剿灭奚应龙,能全力和奕䜣一战吗?”

魏源闻言,立刻明白了李振的意图。他仔细的想了想,才点头说道:“你说的话有道理,老头子给你鼓劲儿呐喊,再把奚应龙弄成一个压榨贤良迫害百姓的人。一旦舆论的风向倒向你,奚应龙必定是兵败如山倒。”

“多谢魏老!”

李振没想到魏源这么通融,心下感激无比。

魏源做事果断,立刻道:“老夫立刻去筹备,告辞了!”他风风火火的离开,准备回九州日报撰写文章,同时对奚应龙进行全方位的打击。

范凯接着又说道:“银行没能进入广西,但银行里面的商人和广西的商人有联系。卑职也回去联系商人,请广西的商人对奚应龙进行遏制。”

李振赞叹道:“这是很有效好办法,若是成功了,拿下奚应龙就容易多了。”

范凯离开,伯驾也没有留下,只剩下李振和戴元华。

李振严肃的说道:“元华,机枪是一个重要的大杀器,也是提高战斗力的绝佳武器。你现在就重点做机枪的事情。手枪都做了出来,机枪也肯定为期不远。我立刻装备手枪,增强士兵们的战斗力。有了收枪,近距离的攻击将更有效,你立了一个大功啊!”

戴元华道:“大帅过奖,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李振又把制造枪械需要注意的事情说了出来,也说了他了解的部分关于一些枪膛的知识,让戴元华组织人员去找稳定枪膛需要的矿石,再进行提炼锻造。李振把事情吩咐完毕后,让戴元华离开,又回到了提督府。

看着家人,看着活蹦乱跳的孩子,李振很想多呆一段时间。只是奚应龙叛乱,时间拖得越长,失态越难控制,李振必须要出兵。

二月初八,李振带着三个团的士兵离开了广州。

这三个团的士兵分别是史密斯、杨班侯、周秀英,戚镇海则率领麾下的一个团士兵镇守广州,防止广州遭到攻击。大军离开广州后,一路急赶,朝着广西的方向奔去。

离开广东地界,从梧州府进入了广西。

梧州府,治所在苍梧县,镇南关便在梧州府境内,甚至作为广西东面的屏障。早在汉朝时期,镇南关已经设立关卡,初名“雍鸡关”,后改名“界首关”、“大南关”。到明朝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为了巩固南疆,把关卡改建为两层门楼,之后才改名为镇南关。

与此同时,在镇南关金鸡山陡壁上修筑看炮台数座俯控关口。

这样一座雄关,如今却摆在李振的眼前。大军靠近镇南关后,李振没有急着攻打镇南关,因为这座关卡着实不好打。

……

负责镇守镇南关的人名叫奚长祯,是奚应龙的堂兄,官居镇南关总兵,全权负责镇南关的防守。仅仅是这一个关卡,奚长祯使用了六千精兵。

城楼上,大厅!

奚长祯正在读书,他的眼睛很小,盯着书本的时候,小眼珠子不停的转动,难以给人神情专注的模样,仿佛它是在神游天外一般。

只是,他时不时的,又摇头晃脑的朗诵一番。

这般变化,让人难以适应。

奚长祯四十开外,有着三缕长髯,一双丹凤眼,又穿着绿袍,再加上脸上还有淡淡的潮红色,仿佛关公在世。奚长祯的左手平放在膝盖上,右手拿着一卷书正细细品读,十足的关公范儿。只是徒有其形,没有半分关公的气质。

此时,一个中年文士走进去。

“老陈,你看我像关公吗?”奚长祯一脸期待的问道。

中年文士名叫陈正时,是奚长祯的幕僚,他抱拳闪过道:“总兵大人和关二爷很像,绝对是很像的。”顿了顿,陈正时又道:“李振率领大军来了,请大人做好准备。”

“哦,李振终于来了。”

奚长祯没有半分惧色,放下手中的书,大声说道:“李振抵达镇南关,本将必定让他不能前进寸步。若是他敢攻打镇南关,我弄死他。”

陈正时说道:“大人,李振不是简单角色,不能轻视啊!”

奚长祯道:“本将自然明白,汝放心便是。”

陈正时又说道:“李振来了,大人应该再检查一遍各处的驻兵,吩咐士兵守好地方,以免出现漏洞。”

“本将知道!”

奚长祯板着脸,很不高兴的说道。

陈正时仿佛是没有看见,继续说道:“关公从来是听得谏言的,您处处以关公为榜样,现在却不停劝告,徒有其表啊!”

“你说什么?”奚长祯像是猫尾巴被踩到,非常不高兴。

陈正时梗着脖子,大声道:“卑职说大人徒有其表!”

“哼,你赢了!”

奚长祯见陈正时坚持,如同打了霜的茄子,一副笑嘻嘻的脸,笑吟吟的说道:“老陈啊,好歹咱们是多年的兄弟,你不能留一点面子吗?你的话这么大声,被外面站岗的士兵听到后,我的面子肯定丢到姥姥家去了。”

“大人,我们听到了。”

奚长祯的话刚说完,立刻传来了一声大喝。

陈正时知道奚长祯的脾气,开口道:“大人啊,事关紧急,您口口声声要斩了李振。可这李振不是一个简单角色,您仔细的检查一遍吧。”

奚长祯叹息道:“好,好,都听你的!我真是劳碌命啊,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呢?都是奚应龙那混蛋,否则我还是悠闲无比的。”

陈正时嘴角抽搐,这广西只有奚长祯能这么说了。

换做是其他人,肯定早被奚应龙杀了。

第0636章模仿关公赴会

清军军营,大帐中。

李振看向杨班侯,问道:“镇南关的情况打探得怎么样了?”

杨班侯摇头道:“周围百姓对镇南关守将奚长祯的认知竟是几乎没有,镇南关的所有事情都出自奚长祯麾下幕僚陈正时手中。奚长祯居于幕后,无法判断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李振听后,顿时觉得事情有些棘手了。

连对手都不知道,怎么打仗呢?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李振便是遵守这一规则的。他率军逼近镇南关,立刻停下来安营扎寨,然后派遣杨班侯带着士兵去打探消息,想要获取镇南关守将的信息,然后制定针对镇南关守将的消息。

没想到,杨班侯什么消息都没有带回来,让李振心中失望。

杨班侯说道:“大帅,我再去打探消息!”

说着话,他转身就准备离开。

“慢着!”

李振摆手制止了杨班侯,说道:“你带着士兵去询问情况,肯定是仔细询问的,如此都没有得到半点消息,证明镇南关守将不简单。这种关键时候,奚应龙敢让奚长祯驻守镇南关这个至关重要的关卡,肯定有他的理由,绝不可能出现奚长祯被架空的情况。”

“以我的推测,奚长祯此人肯定不简单。”

“之所以百姓不知道奚长祯的消息,是因为奚长祯故意低调,不让别人打探到他的消息。这个人很狡猾,一个狡猾的人必定有很多手段。这一次,事情不会这么顺利。”

李振表情凝重,显然是很慎重的。

杨班侯道:“大帅,我们可以采取强攻的办法。”

“强攻的代价呢?”

李振摇摇头,严肃的说道:“镇南关易守难攻,还有炮火进行威慑,若是我们强攻,麾下的士兵必定会遭到很大损失。现在遇到的还只是一座镇南关,接下来会有很多阻挠。我们要用最简单最省事的方式拿下镇南关,不能一味的靠拼。带兵打仗要靠脑子,不能一味的想着用最激烈的手段去解决问题,那是最后才使用的手段。”

杨班侯问道:“那该怎么办呢?”

李振道:“这件事我来安排,你派人去镇南关传信,约奚长祯在镇南关东面十里处见面。”说着话,李振就拿起笔,快速的写了一封信,密封在信封里面,然后交到杨班侯手中,说道:“内容我都在信上说了,直接传过去。”

“是!”

杨班侯想不出办法,只得遵从李振的命令,立刻去传信。

很快,一名士兵纵马奔出军营,朝镇南关奔去。

当士兵骑马抵达镇南关外的时候,他是一人一骑,所以城楼上并没有进行射击。骑马的士兵取出弓箭,把信封绑在了弓箭上,对准了城楼上,拉弓如满月。只听咻的一声,弓箭如同流星赶月般脱弦而出,急速的朝城楼上射去。

射箭的士兵眼见弓箭落入城楼上,立即转身离开。

守关士兵捡起带着书信的弓箭,交到了陈正时手中。陈正时立刻转交给奚长祯,当奚长祯看了书信的内容后,笑着把书信给了陈正时。奚长祯捋着胡须,笑吟吟的说道:“好一个李振,竟敢约本将赴会。好,本将便答应了他,明日上午在镇南关十里外赴会。”

陈正时道:“大人,有蹊跷啊!”

“什么蹊跷?”奚长祯问道。

陈正时严肃的说道:“您想啊,李振突兀的给您一封信,这不是很蹊跷吗?以卑职愚见,李振写这封信是想对付大人的。卑职想到了三个可能。其一,李振利用这封信把大人骗出镇南关,让大人前去赴会,然后在半道上伏击大人,这是想对大人不利啊!”

“第二种可能,李振把大人骗出城去,忌惮大人而不敢动手,却一直想要拖住大人,然后派兵袭击镇南关,想暗中拿下镇南关。”

“第三,李振是鱼和熊掌想要兼得,既想拿下大人,又想拿下镇南关。”李振继续说道:“我认为李振这封信是别有用心,而且用心歹毒。大人,卑职认为我们的任务是守住镇南关,而不是和李振见面,完全没有必要搭理李振。”

陈正时唾沫横飞的说话,奚长祯却摇头拒绝。

奚长祯说道:“老陈啊,你我相识多年,难道还不了解我吗?李振给了书信,我是一定要去的。在我看来,李振给了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