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振扫了眼已经上场的第四团的精英连,说道:“子弹和枪膛是其中的两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子弹打完后会有一个缓慢的装填过程。我认为可以对子弹、枪膛进行改造,然后增加一个弹夹,装在子弹上。”

当即,李振又给戴元华详细的解释了子弹、弹夹以及枪膛的构造,戴元华是这方面的专家,一点就通,一反三,很快明白了过来。

他心中激动不已,仿佛看到了新式枪横扫的局面。

戴元华迫不及待的说道:“我立刻去着手准备,争取半个月之内完成新式枪的批量制造。”说完后,戴元华急匆匆的离开了,脚步极快,一眨眼就离开了军营。李振也是满心期待,一旦改变了子弹和枪膛,再加上弹夹的武器出现,他的实力将会再次上升一个台阶。

史密斯麾下第四团的士兵打靶结束,没有枪损毁,没有命中靶心的次数是一百八十六发,比戚镇海麾下的士兵多了六次。

接下来,只剩下周秀英的女兵。

这些女兵个个都是精神抖擞,英姿飒爽,站在军营中便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女兵们登场的时候,台上观看的周秀英也有一点紧张。当下面的女兵开始打枪后,周秀英反而放松了下来,静静的观看。

一百名女兵打靶完毕,只有两百发子弹没有命中靶心。

如此一来,打靶的前三确定了出来。

黄士海宣布了结果后,鲁少川和杨班侯都有些紧张。不过两人没有认输,现在只考核了打靶一个项目,还剩下涉水、攀爬、长跑等等各项比拼的内容。等全部统计下来,才能确定最后的三强,他们两人还是有机会的。

第一天的大比结束,李振在军营中走马观花的查看。叶澄衷急匆匆的跑到军中,一脸急切的神情,像是发生了什么急事。

第0425章措手不及

叶澄衷见到李振,脸上浮现出一抹喜色,立即说道:“大人,义父请您立刻回提督府,有重大事情商议。”

李振皱眉问道:“什么事情?”

叶澄衷说道:“义父只说事情重要,然后催着我禀报消息,我也不知道。”李振和柳太平长期共事,知道柳太平性格沉稳,处变不惊,只有遇到大事才会这样。柳太平没有告诉叶澄衷,必定是发生了重要事情。

李振不敢耽搁,和黄士海打了声招呼,带着叶澄衷朝提督府赶去。回到提督府后,李振直奔大厅,见到了站在大厅中等待的柳太平和王小羊。

两人见李振行来,弯腰行礼。

李振摆手让两人坐下,问道:“柳先生,匆忙把我找回来,有什么事情吗?”

柳太平严肃的说道:“刚才收到北京传来的公函,皇帝传令让大人回北京述职。不仅如此,还需要带上夫人一起回京。”说着话,柳太平从身旁的桌子上取出一封信函,递到李振手中,这封信函就是刚刚接到的。

李振接过信函,取出书信,迅速的浏览了一遍。

看完信函上的内容,李振觉得咸丰简直是闲得蛋疼,竟然让他回京。从广州到北京,一南一北,横亘了大半个中国。现在已经是十一月底,就算是立刻出发,抵达北京的时间很可能已经过了年,若是路上再遇到发匪的事情耽搁,时间更长。

李振暗骂咸丰多事,却知道必须走一趟,这是不可能推却的事情。

李振说道:“先生、姐夫,皇帝的旨意来了,就不可能推掉。我离开广州后,广州的政事暂时交由先生和姐夫打理,大小事务你们商量着处理,不用等着我回来处理。”

两人齐声应下,王小羊又问道:“大人,你打算什么时候北上?”

李振想了想,说道:“我把军中的事情处理一下,还有其余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预计明天早上离开广州,北上北京。”

王小羊和柳太平没有多留,把空间留给了李振。

因为要启程赶往北京,军队大比的事情李振肯定不能参加,况且军中的事情李振也要安排,所以派人把黄士海和杨班侯找来。黄士海和杨班侯抵达提督府,落座后,黄士海率先说道:“大帅先前匆匆离开军营,现在把我和杨团长找来,有什么事情吗?”

李振神情严肃,沉声说道:“我刚接到皇帝的诏令,要启程进京述职。现在已经入冬,抵达北京可能已经过了年。纵然返回广州,也应该是明年春天的时候。这期间,你要继续训练士兵,镇守广州,保证广东的安全。”

黄士海抬头挺胸,朗声说道:“大帅放心,黄士海在广州一天,必定保证广东的安宁。”听李振的口吻,肯定是不打算带他回北京的,所以黄士海大声保证。

顿了顿,黄士海又说道:“大帅离开,大比也不精彩了。”

李振笑了笑,说道:“我没在广州,大比一样继续,奖励照样下发。你可以请柳先生前往观看,或者是请其他的人助阵,还是不错的。”

黄士海并不回答,说道:“我一定训练好士兵,大比会如期完成。”

李振满意的点点头,看向杨班侯,说道:“杨团长去年随我离开北京到上海,一晃已经是一年多,今年随我回一趟北京,看看杨老前辈。”

“多谢大帅!”

杨班侯激动的站起身感谢,心中兴奋。

杨班侯现在也只是一个小青年,还不满二十岁。虽然在军中风光,但还是会时不时的想念留在北京的杨露禅。所谓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杨班侯取得成绩,已经是军中的团长,至少也是参将一级的官员,算是小小的春风得意。

有了这样的成绩,杨班侯自然想着回京。

李振摆手说道:“好了,都下去吧。记得把消息告诉其余的将领,让他们继续进行大比,务必将大比圆满结束。”

“是!”

两人点头应下,立刻离开提督府。

两人离开后,李振起身前往九州日报。他来到魏源办公的地方,把即将启程返回北京的消息说出来,然后说道:“魏老,我返回北京述职,您要可要一起走一趟。”

魏源吹胡子瞪眼,不解的说道:“你去述职,我去做什么?”

李振笑道:“您去拜访昔日的好友啊!”

魏源连连摆手,说道:“我不去了,身子骨也受不了,还是留在广州主持我的九州日报。现如今,九州日报的销量越来越好,已经在最关键的时候,不能离开的。你去北京述职,老头子在广州给你助威,希望你平步青云,加官进爵。”

李振见魏源不打算入京,也不勉强,和魏源聊些家常事情,又嘱咐魏源注意身子,才离开了九州日报,朝大中华银行赶去。

大中华银行运转后,凭借其特殊的背景和雄浑的实力,轻易的击败了广州的所有钱庄,垄断了整个广州的金融业,并且开始往外扩张。

李振进入银行,来到范凯办公的房间。

平常时候,范凯都在大中华银行主持事物,少数时间才前往提督府禀报大中华银行的情况,以及李振麾下的财政情况。

范凯见李振赶来,起身迎接道:“大人请坐!”

李振坐下后,说道:“明天我将会前往北京述职,会有三四个月不再广州。若是广州的财政情况遇到事情,你自己全权决定。以你的才华,我相信你能解决好。除了你之外,其他的人插手也没有效果。”

范凯大声道:“大人放心,在下一定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李振点了点头,又听了范凯汇报最近的情况,然后鼓励了一番,勉励范凯再接再厉,才起身离开大中华银行,回到提督府。李振派人传信,让周秀英、古丽娜、爱丽丝姐妹回府。李振要带芷兰回北京,肯定要提前给几女通气,告诉她们情况。

若是一声不吭的离开,留在广州的几女心中肯定会抱怨,所以要一碗水端平。整个下午,李振都留在提督府。

时间飞逝,一转眼已经是次日上午。

十一月二十一日,清晨。

李振带着芷兰,以及从尖刀营中挑选出来的二十名士兵组成护卫,启程赶往北京。其中,黄强和杨班侯随行,一起前往北京。

【第四卷剿匪大业】

第0426章再入北京

北京,城门口。

一辆马车缓缓行驶而来,周围还有一队士兵保护。

这一队士兵,赫然是李振所率的尖刀营士兵。李振从广州到北京,一路急赶,仍然用了一个半月才抵达北京,可惜已经过了年。他带着杨班侯、黄强等人赶往北京的路上,尖刀营的士兵都骑马,进入北京范围才改成徒步行走,以免招摇。

毕竟,这一座皇城里面有着无数的贵族子弟。李振若是太招摇,难免惹人记恨。即使李振不怕,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麻烦总归是好的。

“敢问,是李振李提督的随行吗?”

黄强带着士兵走在马车两边的时候,一名站在城门口的老者拦路问道。黄强警惕的看着老者,沉声道:“你是什么人,找李提督有什么事情?”

老者微弓着背,缓缓说道:“小老儿是尚书府的管家,在此等候姑爷和小姐。老爷让小老儿带话,让姑爷先去皇宫拜见皇上,让小姐和其余的军爷回尚书府。”

黄强闻言,立刻走到马车旁。

他低声把老者的话通传,李振听了后,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姜还是老的辣啊!

桂良身为朝廷的一品大员,混剂官场,考虑的果然更周全。

李撩起马车门帘,吩咐道:“把尚书府的管家喊过来!”黄强立刻把老者喊来,老者站在马车下面,恭敬的说道:“姑爷,老爷已经备好了马车等候,只需要小姐和其余的军爷一起前往尚书府暂时住下,姑爷先去皇宫再回来。”

李振点点头,看向芷兰,说道:“你先回府,我晚些回来。”

“嗯!”

芷兰嗯了声,下了马车,跟随老者到了另一辆马车中。与此同时,黄强、杨班侯以及其余的尖刀营士兵跟随芷兰一起前往尚书府。李振让马夫驾车前往紫禁城,马车在宫门前停下,李振走上前去,请宫门口驻守的侍卫通传。

养心殿,咸丰正躺着闭目休息。

大太监韩来玉得了侍卫的禀报,悄悄的走进来,站在殿中轻呼了声。咸丰睡得不沉,听到声响立刻醒来。他披着一件锦袍坐在龙榻上,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看见来人是韩来玉,问道:“韩来玉,有什么事?”

韩来玉说道:“回禀皇上,李提督抵达北京,正在宫外候着。”

“哦,这么快?”

咸丰眉头一挑,一脸惊诧的神情,不可思议的说道:“朕以为李振会在月底抵达,竟然月初就到了,速度够快的。”

韩来玉说道:“李提督刚到京城,还没去见桂良大人就来觐见皇上了。”

“好,宣李振觐见。”

咸丰听后更是心情大好,脸上洋溢着欢喜之色。

韩来玉立刻把消息传达下去,小太监去传旨。时间不长,李振从宫外进来,来到养心殿中。他看了眼脸色苍白的皇帝,单膝下跪,朗声说道:“臣李振,拜见皇上。”李振单膝跪地,心中暗暗嘀咕咸丰是一个病秧子,看脸色就知道是留恋后宫导致身体虚了。

他虽然下跪了,却是提前拜祭死人。

咸丰摆手道:“爱卿平身!”

李振麻利的站起身,站在养心殿中,有些拘谨。

咸丰很满意李振的姿态,点点头,吩咐道:“韩来玉,给爱卿搬一张凳子来。”

韩来玉笑着应下,立刻拿了一张凳子。

李振坐下后,咸丰笑吟吟的说道:“爱卿啊,朕听韩来玉说你刚刚抵达京城,还没有去尚书府拜见桂良,就直奔皇宫来了?”

李振说道:“回禀皇上,天地君亲师,君王在前,臣不敢怠慢。臣到了北京,自然先拜见皇上,回了府再拜见岳父。”

咸丰笑说道:“说得好!”

顿了顿,咸丰又说道:“朕听说广州热闹得很,尤其是你带兵冒雨救援百姓,堪称朝廷官员的典范。给朕讲一讲广州的事情,你在广州风生水起,朕脸上也有面子。”

李振微微欠身,不卑不亢的说道:“回禀皇上,臣在广州有微末之功,全是仰仗着皇上的龙威。若是没有皇上信任,没有皇上大力支持,臣不能有寸尺之功。臣在广州期间,曾经遇到倭寇犯境,这些倭寇不尊天朝,妄图对天朝不敬,臣发兵围剿,剿灭倭寇近两千人。”

“好,干得好。”

咸丰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激动之色,满是血丝的眼中神采飞扬。李振看着咸丰病怏怏的模样,心中连连摇头。皇帝留恋后宫,不体恤自己的身体。按照这样的发展,再有几年也就差不多该去见佛祖了。

咸丰没打算深入,摆手说道:“你长途跋涉辛苦了,回去吧。”

“谢皇上!”

李振道谢后站起身,开始往后退,然后离开了养心殿。韩来玉也退出养心殿,迈着小步子一阵小跑,大声喊道:“李提督,等一等。”

李振听见身后传来韩来玉的声音,立刻停下。

“公公,有什么事情吗?”李振笑问道。

韩来玉说道:“李提督此次入京,一定要做好领兵打仗的准备。”

李振一脸惊讶,说道:“公公,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韩来玉左右打量了一番,压低了声音,低声说道:“皇上因为发匪的事情头疼,寝食难安啊!发匪盘踞南京,形成尾大不掉的势头,又无法剿灭。朝中大臣争论布下,恰逢李提督回北京述职,这不正是凑上这个风口浪尖么。”

李振感激的说道:“多谢公公指点,若是公公有用得着李振的地方尽管开口。只要李振力所能及,一定为公公办好。”

韩来玉闻言,顿时笑了。

李振已经是一方提督,成为朝廷的封疆大吏。到了李振的这个地步,钱财渐渐的失去了作用,更多的是需要实际行动。

李振一句简单的承诺,韩来玉反而更高兴。

韩来玉笑说道:“李提督返回北京,还没见岳父,早些回府吧。”

“告辞!”

李振拱手离开,很快就离开了紫禁城。他坐在马车中,陷入了沉思当中。这时候,李振的心中反而有了一丝忧虑。咸丰让他带兵打仗,很可能会离开广州,但是李振已经把广州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发展,不打算放弃的。

广东不是上海,李振能安排上海的县令,却不可能安排广东巡抚和提督。若是李振离开了广东,意味着他在广东的一切也会付诸东流。

带着愁绪,李振朝尚书府奔去。

第0427章老狐狸的智慧

返回尚书府的路上,李振一直是无精打采的。

脑海中,盘旋着被调离广州的事情。

进入尚书府后,李振才收起情绪,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这是他第一次来桂良的府邸,昔日李振跟随琦善一起入京,一直住在驿馆。即使李振和芷兰约会的时候,都在外面游玩,李振也没有和桂良有过接触。这一次他和芷兰一起返回北京,李振才见识了桂良的住宅。

尚书府并不奢华,却宽敞古朴,透着一股大气。

李振入府,桂良带着大福晋以及两个儿子出来迎接。

大厅中,众人落座。

桂良和大福晋坐在正上方,下方才是一大家子人。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热热闹闹的。李振如今只有二十出头,已经是朝廷的封疆大吏,权利并不比桂良差多少,所以桂良的两个儿子没有生出天子脚下纨绔子弟的骄横气,语气中反而透着一股亲近,和李振交谈甚欢。

众人大厅中交谈了约莫十分钟,桂良已经不耐烦了。

桂良起身说道:“弘毅,随老夫去书房。”

说完后,桂良已经是背着双手,迈着八字步,一步一摇的朝书房行去。

李振和众人打招呼告辞,跟随桂良一起离开了。

大福晋念叨道:“女婿刚刚来,话都没有说完,就带去书房谈论,哪有这么多国家大事,瞎操心。”大福晋也是摇了摇头,起身朝后院行去。

桂良的两个儿子带着家眷离开,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书房中,李振和桂良落座。

桂良严肃的问道:“弘毅,皇上和你说了些什么?”

李振神色不卑不亢,举止得体,不骄不躁的说道:“皇上夸奖了我一番,然后询问了广州的事情,其余的没说什么。”

桂良皱眉说道:“皇上真是什么都没说?”

李振点点头,坚定的说道:“皇上真的是什么都没有说,仅仅提了一点我在广州的事情,这都还是浅尝辄止。我离开养心殿的时候,韩公公追了出来,让我做好带兵的准备。我追问了一下,得知发匪猖獗,韩公公预测我可能带兵剿匪,不知道岳父怎么看?”

桂良作为朝中的中枢大臣,能屹立不倒,绝非仅仅是有关系有背景的原因,还有自身的智慧。李振成了桂良的女婿,也是大有出息,桂良没有理由不帮助李振。因为这个原因,李振毫不客气的询问。

他只是提出问题,说不说是桂良的事情。

桂良听了后,沉吟片刻,说道:“韩公公是悄悄告诉你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他代表着皇上的。他敢这么说,证明你带兵出征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是好事,说明皇上还是器重你的。朝中有我和奕䜣支持,你一定能青云直上,成为军方的支柱。”

李振皱眉道:“行军打仗我是不担心的,可是……”

桂良立即插嘴问道:“你还担心什么?”

李振深吸口气,严肃的说道:“岳父,我在广州付出了许多。经过着小半年时间,广州已经发展起来,日渐繁荣。随后,广东也会开始腾飞。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不想离开。只要我再呆个三五年,广东必定成为最繁华富庶的省份,我也能有一份完整的履历。到时候,我的岁数大了些,也好收心,才能为入主中枢夯实基础。”

桂良听了后,频频点点道:“你说的话有道理,广州出了政绩,而你却被调走,的确是不妙的事情,容易被人捡便宜。”

李振说道:“岳父有什么办法让我继续留在广州?”

桂良说道:“顺其自然,什么都不做。”

“啊,顺其自然?”

李振听了后,顿时纳闷儿了。

若是顺其自然被咸丰调走,其他的官员去广州摘桃子,自己岂不是亏死了?难道要派人半路截杀,或者找人劫走去广州的官员么?李振心乱如麻,但仔细的一想,觉得桂良不可能无的放矢。他已经说清楚了意图,桂良不可能不明白的。

李振冷静下来,说道:“岳父,如何才算是顺其自然?”

桂良见李振很快就平静下来,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暗暗点头。

他呷了口茶,不急不缓的说道:“广州开始发展,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都是不可避免的有洋人和倭寇的存在,谁接手广州都可能遭到影响。朝中满朝诸公,除了你能镇住场面,谁敢和洋人对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