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明朝生涯-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大门被轰开不少军士发出了一声欢呼,那名百总正想带领士兵往里冲但却被岳阳制止住,只见他冷着脸喝道:“继续开炮,把旁边那些墙壁也轰开!”

两门火炮继续轰击,很快大门两旁的墙壁也被火炮轰烂了好几处,一些躲在墙壁后面打冷枪的西班牙士兵也被火炮打得血肉横飞,在岳阳的严令下,两门火炮一连开了是多炮这才停下来。

当两门火炮终于停止射击时,坚固的大门和两旁一排墙壁或是不见了踪影或是被轰成了破烂。原本不时响起的冷枪声也停了下来。岳阳大手一挥,这名百总这才率领着士兵齐齐发出了一声声嘶喊冲进了总督府。

大门和高墙被火炮轰破以后,原本还在顽强抵抗的十多名西班牙士兵终于失去了斗志,他们默默的扔掉了武器老实的举起了手当了俘虏。很快岳阳就在众多亲兵的拥簇下走进了总督府。

十多分钟后,岳阳在总督府的房间里看到了已经醒来的安敦尼和伯特少校等一行人。

看着躺在床上,脑袋包得跟阿拉伯人一样的安敦尼,岳阳淡淡的说道:“总督阁下。上次见面的时候您还是我的客人,没想到这次见面您却成了我的俘虏,由此可见这世上的事情还真是奇妙啊!”

此时的安敦尼已经清醒了过来。看到岳阳他的神情迅速变换了几下,最终带着三分无奈三分愤恨和三分不甘的说道:“我是西班牙国王任命的大员总督,保卫大员是我的职责,如果还有机会我还是会选择抵抗的!”

“哦……”岳阳诧异的看了他一下,随即冷笑道:“既然如此我尊重您的选择,那就祝您在战俘营里过得愉快!”

说完岳阳就要转身离开,但一旁的伯特少校却高声叫了起来:“侯爵阁下请等等!”

岳阳停住了脚步看向了他:“伯特少校,你有什么事么?”

伯特深吸了口气这才问道:“侯爵阁下,我和总督阁下都是西班牙的贵族,作为战俘我们有权利用金币赎回自己的自由,您不会剥夺我们的这个权利吧?”

“呵呵……”岳阳失声笑了起来,他认真的说道:“伯特少校,其实这句话早在上个月荷兰总督欧沃德也曾经跟我说过,但却被我拒绝了,我对他的回答是在我这里只有俘虏没有贵族。想要回去不是不可以,只要在这里做满二十年的苦力,到时候我自然会派船送你们回去。”

说完,岳阳大步转身走了出去,只剩下后面满是不甘的吼声……

崇祯十二年八月初六京城紫禁城暖香阁

端坐在龙案后的崇祯举起了两封奏折:“诸位爱卿,这里有两封奏折,分别是正在湖北河南剿匪的卢象升、孙传庭和岳阳送来的,你们都看看吧!”

此时暖香阁里站着是次辅周廷儒、刘宇亮、薛国观、吏部尚书谢升、户部尚书李待问、礼部尚书林欲楫、左都御史钟炌等人,可以说大明朝重量级的文官全都在这了。

周廷儒上前一步从大太监王承恩手中接过两封奏折迅速看了之后递给了身后的刘玉亮,随即脸上露出喜色对崇祯拱手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我大军连奏凯歌,此乃吾皇洪福齐天之兆,大明幸甚皇上幸甚啊!”

就在周廷儒说话间旁边的几名大臣也很快看完了这两封奏折,刘宇亮也上前一步道:“周大人说得对,此乃我大明之福吾皇之福,皇上应该下旨褒奖才是。”

这时。礼部尚书林欲楫站了出来拱手道:“皇上,忠勇侯收复了大员确实可喜可贺,但他说希望皇上将大员赐予其作为封地是否不妥,虽说大员乃是岳侯爷打下来的领地,但俗语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的土地都是皇上的,就这么封给臣子恐怕与礼不符啊?”

听到这里,众人的神色也有些凝重起来,大明自从开朝以来除了开朝以来老朱同志大肆分封土地给自己的儿子之外,从来就没有把哪一块地方分封给臣子的例子。现在岳阳就这么公然提出来点名要大员做自己的封地,这件事往轻里说是不知好歹,往重里说是想要挑战皇权啊。

“诸位爱卿的意思呢?”崇祯没有表态,面无表情的看着后面几位大臣。

户部尚书李待问犹豫了一下站了出来说道:“皇上,林大人说的虽然也有道理,但大员乃是忠勇侯从那些红毛番人手中夺过来的,人家请求皇上将大员赐给他作为封地也属情有可原。朝廷在此事中一点力都没出,却要硬生生夺了他的请求,此事却是不甚合理。”

林欲楫反驳道:“李大人。忠勇侯乃大明的臣子,不管其为大明做什么事都是应该的,如果他打下大员就把大员给他做封地,那日后他若是在海外打下更多的地方咱们也都分封给他吗?若是其他人有样学样。我大明朝还不乱了套了!”

李待问哈哈大笑起来:“林大人,你这话还真是稀奇啊。以前大员在夷人手中之时也没见你说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话,现在人家忠勇侯打下来了你却急着跳出来了,你又是何居心?再者说了。大员孤悬海外瘴气横行,况且岛上尚有许多食人生番朝廷难以管辖,敢问林大人。若是将大员收归朝廷派谁去管辖?你愿意去吗?若是你答应到大员担任第一任巡抚本官便同意你的话,你看如何啊?”

“我……”

面对李待问的质疑林欲楫顿时哑了,刚才他之所以反对没有别的原因,纯粹是心里的独占**在作怪而已,大凡当官的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看到好处就上,遇到问题就推诿。大员作为一个新占领的地方,若是被朝廷收归国有,可想而知那么大的一个地方能够安排多少官员啊,大明别的东西都缺,唯独想当官的多的是,只要好好运作一番自然能安排不少门生故吏下去,届时好处自然会滚滚而来。

可林欲楫却忘了,大员作为一个新开发的地方,岛上的百姓原本就少得可怜,而且孤悬海外,在那里当官非但不是享福反而是受罪了。想到这里再面对李待问那满含讥讽的目光,林欲楫哑了,最后只得悻悻的归班。

看到众人都没有话说崇祯发话了,“诸位爱卿,李大人说得对。此时的大员尚属化外之地地瘠民贫,偌大的大员常住百姓不足万人,若是收归朝廷所有朝廷变得话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去治理,更何况此事忠勇侯之前已经跟朕说过,朕当时也是答应了的,此时却是不好反悔啊,诸位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周廷儒点点头,“皇上说得有理,大员孤悬海外确实不易管辖,若是将其赐给忠勇侯做封地却是再好不过了。一来名义上大员依旧是大明的土地,二来朝廷不用费一兵一卒,如此两全其美之事岂能不答应啊!”

如今的朝廷自从杨嗣昌走后,周廷儒便已经是实际上的首辅,他一表态众人自然也要给几分面子,是以周围的人也纷纷点头:“周大人言之有理,臣等附议!”

“嗯……那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这件事崇祯答应得很是痛快,当场就拍板了。但是很快他就提出了另外一件事:“诸卿,除此之外忠勇侯在奏折里还说了另外一件事,福建海防游击将军郑芝龙勾结夷人,在海上公然抢劫我大明商贾,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甚至去年的时候他还公然贩卖兵器铠甲给满清,幸亏被我水师查获,如今忠勇侯提请朝廷罢免了郑芝龙的职务将其捉拿归案,诸位以为如何啊?”

“郑芝龙?”一提到这个名字,不少大臣的脸色也开始严峻起来。

左都御史钟炌首先说道:“皇上。郑芝龙此人远本就是海盗出身,十余年年纵横南海无人可挡,朝廷迫于无奈只得将其招抚,但此人当上了朝廷命官后依旧我行我素,但因朝廷水师早已糜烂拿他丝毫没有办法,如今幸得忠勇侯重建水师,正是将此獠捉拿归案之时,忠勇侯所说微臣赞同!皇上不如给忠勇侯一道旨意,令其出兵福建将那郑芝龙一举擒拿以正国法!”

“不妥!”

钟炌的话刚说完,薛国观却反对了起来:“忠勇侯如今已然执掌山西、山东以及大员。诸事繁忙,若又将福建之事交给他却是不太妥当。”

众人一听先是一愣,随即心中便是一惊。薛国观这话虽然说得很是隐晦,但在场的是什么人啊,可以说都是官场的老狐狸老油条了,自然听出他的意思来了。如今岳阳已经掌控了山西、山东两省和大员这么多的地方,要是再让他把手伸到福建去,日后岂不是更难控制了。

吏部尚书谢升却皱眉道:“刘大人所说不无道理,可话又说回来。此时除了忠勇侯遍数朝廷还有谁能对付得了那郑芝龙,况且郑芝龙可是有数百条战船的,我大明除了忠勇侯哪里还有水师可以与其抗衡?”

“这……”

薛国观扯了扯自己的胡子不说话,众人皆无语。随即也有些黯然。什么时候偌大的大明竟然离开岳阳就玩不转了,若是岳阳有个歹心的话大明岂不是要乱套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觉得往日倚为骄傲的计谋全都没有了用处,直到现在他们才明白所有的计谋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

最后没有办法的众人只能捏着鼻子同意了钟炌的提议。由周廷儒替崇祯拟旨,下令岳阳择日接触郑芝龙所部武装,若有反抗可以格杀勿论。

当这件事处理好后。门外响起了一阵匆匆的脚步声,一名中年太监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噗通一声朝着崇祯跪了下去颤声道:“皇上……洪承畴大人发来了六百里加急,朝廷大军在德阳大败损失一万余人,现在洪大人正率残部退守成都固守待援。”

“什么?”

整个书房的人全都震惊起来,崇祯也站了起来指着这名太监道:“洪承畴两万多大军兵强马壮,怎么会一下子就突然战败的?”

太监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道:“奴婢听说……听说是由于洪大人被杨首辅责令限期剿灭张献忠,洪大人无奈只得亲自率兵追击,不料却在德阳中了张献忠的埋伏这才导致了大败!”

“这个杨嗣昌……贪功冒进导致朝廷损失上万大军……真是该死!”崇祯从牙缝里一字一句的喷出了这么一句话。

此时的崇祯恨不得把杨嗣昌给抓起来千刀万剐,洪承畴所率领的两万多精锐可是这些年朝廷花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战斗力也很了得。崇祯对这支部队也很是重视,可现在却一下子损失了过半,原因竟然是杨嗣昌的瞎指挥。想到这里崇祯吃了杨嗣昌的心都有了。

就在崇祯心如刀割的时候,一旁的周廷儒问出了关键的一句话:“如今杨大人在哪?”

“杨大人……自从兵败之后杨大人便一病不起,已经……已经于数日前病故了!”

“什么……杨嗣昌死了!”

这个消息对众人来说不亚于一场地震,虽然杨嗣昌早就失去了崇祯的信任,否则也不会被贬到四川去剿匪了,可他毕竟还是名义上的首辅,首辅病逝那可是一件大事,足以让朝中格局产生巨大变化的。

周廷儒一惊,赶紧对崇祯道:“皇上,杨大人病逝可不是小事,咱们得赶紧派人将杨大人的灵柩运到京城来,再由朝廷昭告天下才是。”

“不必了!”怒气未消的崇祯一摆手,“传旨直接把他的灵柩送回他的家乡吧,就不用运来京城了。”

众人对视了一眼,都知道皇帝正在气头上,要是杨嗣昌还在的话肯定就被崇祯拿下问罪了,可如今杨嗣昌却死掉了,俗话说死者为大,这也让憋了一肚子怒火的崇祯没处发泄,最后只能是眼不见为净让杨嗣昌的灵柩直接回家。毕竟按照朝廷规矩,象杨嗣昌这样的现任首辅在外病故的那是要运回京城接受百官拜祭,皇帝还要分封一个名号,然后给上诸多赏赐这才会运回家乡的,可这道程序现在却被崇祯给免掉了,由此可见崇祯心里是多么的憋火。

虽然知道此时的崇祯就象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爆,但作为此时事实上的首辅周廷儒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站了出来询问:“皇上,那四川战局……”

崇祯站了起来没好气的说道:“这还用问,先把孙传庭调过去吧!”说完就怒气匆匆的走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五章帅帐里的争吵

湖北黄石

一座座绿色的帐篷整齐的搭建在山脚下,从山顶望下去这些帐篷沿着山脚一直朝麻城延伸足有数里地,这些数以千计的帐篷周围还巡逻着一队队士兵,在这些帐篷的中央屹立着一座大号的帐篷,这顶帐篷战地十分宽足有两间屋子那么大,此时这顶帐篷里数十名身穿各式铠甲的武将正端坐在里面,首位上坐着卢象升和孙传庭两位负责河南、湖北以及陕西三地的剿匪最高指挥官了。

按理说这些日子在中原的剿匪行动进展顺利,李自成和罗汝才等人被卢象升、孙传庭率领的数万朝廷大军打得节节败退,眼下已然隐隐被包围在黄石一带不足一百里的山区地带,卢象升和孙传庭已经着手准备一鼓作气将这个祸患彻底解决掉了,但此时朝廷却传来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情。

此时坐在首位的卢象升和孙传庭脸色很是难看,坐在卢象升左下首的杨廷麟手中拿着一份朝廷发来的公文也是沉吟不语,而坐在帅帐里的其他将领们则是在窃窃私语,不少人将目光投向坐在右边身穿绿色军服的两名将领,这两人自然就是前来助战的杨国柱和虎大威。

良久,杨廷麟将手中的公文放了下来对卢象升缓缓道:“建斗,不如咱们一起联名向朝廷发一道公文,请朝廷暂缓调伯雅入川,等歼灭了闯逆后吾等再一起入川,这样岂不是更有把握一举歼灭那张献忠么?”

“来不及了!”卢象升长叹道:“洪承畴贪功冒进中了埋伏以至大败,两万余大军只剩下六千余人困守成都,如今成都已经被张献忠七八万贼寇团团包围,若是再无援兵救援估计是撑不了几天的。若程度失守则四川将全部陷落,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朝廷才会责令伯雅在一个月之内赶到成都以解成都之围。”

“唉……”

杨廷麟一拍桌子叹道:“眼看着剿灭贼寇在即,却出此等事情。难道真的是天不绝闯逆吗?”

孙传庭冷着脸道:“要不是某人好大喜功瞎指挥,洪承畴也不会损兵折将,更不至于有今天这档子事了。”

“伯雅慎言!”卢象升赶紧打断了孙传庭的话,“人死为大,再说此事非君子所为,何况对此事朝廷已有定论,咱们就不要翻旧账了。”

“哼……”

听了卢象升的话孙传庭冷哼了一声这才悻悻的住了口。

沉默了一会孙传庭才道:“此去四川路途遥远,蜀道之难相比诸位也是清楚的,况且张献忠此人不仅凶残暴虐,而且还狡诈无比。我欲带五千宣大军一同入川两位觉得如何啊?”

“这……”

卢象升和杨廷麟对视了一眼全都沉吟起来。

这两个多月来,卢象升和孙传庭麾下的将领总算是见识到了宣大军的厉害,在对敌的时候宣大军总是冲在第一线,宣大军火铳方阵的威力也让所有原本质疑他们的人闭上了嘴。

在无数火铳的万枪齐鸣下无论多少贼寇都在他们的面前变成枪下亡魂,而且宣大军军纪严明后勤保障有力,无论到哪里宣大军的后勤辎重保障都会到哪里,即便需要买物资掏出来的也是白花花的银元,从来都不会做那种仗势欺人的事。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和宣大军的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相比。卢象升和孙传庭两人虽然在治军的问题上也颇为严谨,但依旧不时会有军士闹出些事情来,虽然大错不犯但也是小错不断,这也让二人颇感很没面子。现在孙传庭要被调走。他第一个念头不是和朝廷讨价还价,而是想要抽调一部分宣大军和自己一起去四川,这也让卢象升感到为难起来。

沉吟了良久,卢象升才对端坐在一旁的杨国柱和虎大威道:“杨总兵、虎总兵。孙大人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吧,他有意要调你们中的一部跟他一起入川,你们意下如何啊?”

虎大人看了看杨国柱。示意他先说。杨国柱摇了摇头道:“卢大人,末将二人在刚来的时候就说过,若是将末将二人分开,那么我宣大军的一切粮饷辎重将全部由两位大人负责,两位大人若是同意的话末将二人便答应跟随孙大人入川。”

杨国柱刚说完孙传庭便说道:“此事本官可以答应你们,只要你们二人答应分五千人跟随本官入川,那么这五千人的粮饷辎重本官全包了,即便是没有本官也可以出银子向忠勇侯购买。”

“等等……”这时虎大威说话了,“孙大人,你负责那五千跟你入川的宣大军的辎重粮饷了,那留下来的这五千人人,谁来负责?”

孙传庭不假思索的说道:“这还用问,当然是建斗负责啦。”

“岂有此理,哪有这种事情!”卢象升还没说话,杨廷麟就先跳了起来,“伯雅,我们答应分一半宣大军给你已经是仁至义尽了,难道他们的物资军饷还要我们来负责吗?”

“怎么不是你负责,本官只带走五千人,自然只负责这五千人的辎重军饷,剩下的这五千人可是帮你们打仗的,难道不应该由你们负责吗?”

孙传庭也是憋了一肚子的火,我只带走了五千人,你却让我负责所有人的物资军饷,难道我就长得这么象冤大头吗?

杨廷麟和卢象升心里也不爽啊,这些日子杨国柱他们帮我打仗都是自带粮食自带武器的,一毛钱都不用我出纯属免费义务帮忙,现在我好心让你带走了一半人马不算,我却要开始自己掏腰包养活这些人了,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卢象升沉着脸道:“伯雅,我让你带走五千兵马已经不错了,难道你不应该承担另一半宣大军的辎重粮饷和费用吗?”

孙传庭摇头道:“这些人马是在你的麾下打仗的,为什么却让本官来承担他们的费用?”

杨廷麟反驳道:“可原本我们是一文钱都不用出的,现在却让我们出银子,这又是何道理?”

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了,其实按理说宣大军来帮忙,军械粮饷什么的都应该由他们来出。可谁让宣大军有钱啊,不仅义务帮忙而且还一毛钱不要,这种事久而久之大家就觉得宣大军义务帮忙是理所当然也是应该的,现在突然一下子要他们自己掏腰包养活这些人他们反而觉得不习惯了,于是两位主帅就这样争执起来。

这时都督佥事曹文诏站了起来对三人拱手道:“三位大人,末将以为不如让宣大军先配合卢督臣围剿闯逆,待到剿灭了闯逆后再让杨总兵和虎总兵赶往四川协助孙督臣剿灭张献忠,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