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是人小鬼大,这不就是在隐隐的讨要礼物么?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小朱瞻基对于西边的那些国家真的是非常敢兴趣,这也是个好现象吧。
“好,我让他们明天就给你送上一个西洋镜和一个万花筒来,这都是从欧罗巴大陆辗转千里流传到我手中来的,你看了这东西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朱明也故作神秘的对朱瞻基说道。
西洋镜和万花筒的原理都不难,无非都是运用光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朱明在小时候做手工的时候就做过,这东西想来最对小孩子的胃口,而且西洋镜中放上一些欧洲的卡片插画什么的,异域风情浓厚,算是对于西边那个文明最好的证明了。
告别了朱瞻基又向太子带了个好,朱明就离开宫中返回自己的公爵府了。
刚回到府中,陈善礼就迎上前来低声说道:“国主,刚才锦衣卫来人通报,此次红丸案的直接指使者抓到了。”
“这么快?”朱明也想知道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至少自己也在被谋害之列。
“听闻是詹事府主簿杨炳民主使,已经招了。”
朱明心中一突:詹事府主簿!要知道詹事府是朱元璋专门设立作为管理太子庞大属官队伍的机构,而詹事府主簿,虽然只是小小七品芝麻官,但权责并不小,想必这个杨炳民在此次各国来使的接待中也是有着自己主管的一块的。这个案件上下牵扯,最终由太子而起,而屎盆子终又扣到了太子的头上啊。
陈善礼似乎看出了朱明心中所想,当即继续说道:“属下今天也就是忙着打听此时,听闻该主簿也是因为为人干练、施政得力,新近从直隶调入詹事府中。属下今天去给那纪纲送上孝敬时,听闻此事竟牵扯到了白莲教。”
白莲教?!这个幺蛾子还越弄越邪乎了,白莲教可算是元明清三代阴魂不算的一个秘密结社组织了,该教派最早是由净土宗发展演变而来,后来融合弥勒教、明教、道教三种信仰,又拜无生老母,总而言之,是一个十分复杂庞大的教派,而且也闹腾的很,元明清以来哪次动乱都少不了它的牵扯。
朱元璋与这白莲教也有着极大的瓜葛,所以也知道这等邪教的危害,一登基后就大力禁绝白莲教,经过老朱的铁血统治几十年,难道白莲教徒还没有被杀绝么。
“恩,这件事情毕竟我们也牵涉其中,不过知道就好,万万不可卷入这等漩涡之中。”朱明吩咐道,这到底是白莲教还是哪个势力所为还值得商榷,反正不要牵扯进去就好。
“另外还有个好消息,马威终于联络上了。”陈善礼说完笑着看了看朱明。
两人缓缓走入书房之中,陈善礼取出一封书信,说道:“这是今早我外出时有人偷偷塞入我的马车之中的。”
朱明打开信,只见信中描述详细,但是关键的人物地点都用暗语写就,不是自己人是断然看不出个所以然的。
原来这几个月来,马威众人进入大明后,隐约了解到朱明意图的众人并未在广州港中做过多停留,因为在他的判断中,广州有自由商会巨大的人脉网络在那铺展,消息来源本就很广了,无需更多的秘密力量在当地发展,现在黑水明国在大明的力量薄弱,必须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朱明交代的京城及北方是一点基础也没有,这才是发展的重点。
于是众人便一路北上,知道黑水明国现在最缺乏的是劳动力,而在山东一带,因为靖难之役的主战场基本都在山东,当地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许多农田荒芜,四处流民横行。
马威几人在南京城中做了短暂的停留,但是南京城乃天子脚下,防卫严密,密谍众多,在此地也不甚安全,马威便安排下几名兄弟在此做些基础的情报搜集联络工作,现在手头倒也有些消息来源,否则也没那么容易把密信传到陈善礼的车马上了。
而其余人等一同向更北方进发,通过银弹攻势,金飞鸿已经在山东东昌府一地有了身份,现在也算是乐善好施的豪杰一流,山东局势纷乱,倒有不少绿林人物与其有几分交道。
“看来他们做的还算不错,至少是在这大明的地界上存活下来了,这金飞鸿也有两把刷子,不管在哪里总是能聚拢起一批人来。”朱明说道,“这些绿林人物虽然不事生产,但身体强健也有打斗基础,好好操练一番应该也是海陆兼济的好汉子。”
陈善礼点头称是,又说道:“只是这样四处打通关节,购置田产又是安抚流民,花费颇巨。”
“拉拢人心集聚力量怎么会没有花费,此次既然接上了联系,便叫他们把重心也向南京城中慢慢靠过来,若是贴心的人手不够,直接去信到家中军队去要。”朱明大方的说道,“在这大明就是你充当大管家了,可不要小气,先从府中再拨出个万儿八千的想办法交到他们手中去,这广州港的钱货马上就要过来了,也犯不着拮据。”
陈善礼玩笑说道:“这个四处要花钱的管家,可是不好做啊。”
朱明现在也不过做些先期准备,江南富庶之地和山西人口稠密之地都是老朱家自己碗里的肉,历年来大明人口迁移都是从这两地出人,所以这些地方自己是不要再想了,而山东正好有流民之乱,正是迁移劳动力的好地方,马威选的地方也是相当的不错。
但南洋一向是蛮荒之地,比用来流放犯人的琼州还要远的多,现在一来施些恩惠,虽然到时候真想要迁移还是官府说了算,但总算你情我愿的比起强买强卖来效果上肯定还是好的多。
“还有一个任务要安排。”朱明又说道,“镜子和硬纸彩纸,若是有西洋小画更好,没有就由我来亲自画吧。”
陈善礼不知道朱明要干嘛,但还是很快的找来了东西,朱明忙吩咐着这个心腹手下和李亮几人开始叮叮当当的折腾起这手工的小玩意起来。
几人正奇怪于国主的童趣之时,朱明已经飞快的做好了两个小玩意儿,出门交代公府护卫百户张斌道:“速速将这两个东西送往宫中,就说是我送给皇长孙的。”
张斌领命虽然奇怪,但此刻朱明可不是几天前的那个朱明了,他丝毫不敢迟疑,接过东西,出门跨马飞快的向皇宫方向驰去。
第二卷南北帝国第一百五十二章我拿面子换银子
当万花筒和西洋镜送到宫中后,无数奇巧物品都见过的朱瞻基最初将这两个小东西拿到手时,原本以为不过是从西洋流传过来的一些简单小玩具儿,不过是拿在手上稍稍把玩一下。
但是当他拿起万花筒,眼睛凑到镜孔前一看时,顿时被里面五彩斑斓的世界给吸引了。
万花筒中呈现出了一个光怪陆离奇妙的幻觉,只看了不到五秒,朱瞻基就立马把万花筒从眼前拿了下来,然后紧张的看了看周围,还好,确定自己还在原来的那个世界,在某一瞬间朱瞻基甚至以为自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般。
接下来他终于放心的把万花筒放到眼前,随着他身子的晃动,万花筒中的花样也不停的变幻,五色使人迷,古来有之,对于刚开始认识世界的小孩来说,万花筒中呈现的绝对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看了老半天后,连旁边服侍的宦官都害怕这皇长孙是不是着了什么魔,朱瞻基才终于意犹未尽的放下了万花筒,因为在他旁边还有一个好东西。
他又拿起西洋镜,此刻外界光线已经暗了,对着灯光,他才看到西洋镜中有惟妙惟肖的全身被铁甲包的严严实实的古怪骑士、穿着巨大伞裙的黄头发小姐,他的嘴巴也不知不觉的变成了O型。
想不到在那些蛮夷中也有和大明一样的文明国度。
当掌灯时分,用膳时间都已经过去后,朱瞻基才放下了这两个小玩意,说道:“这西洋的物件实在是奇妙的紧,可惜我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能回赠爪哇公的,来福,明天把这个环佩送予爪哇公,就说谢谢他的这两个小礼物。”说完朱瞻基接下了腰间悬挂的环佩,递给了面前随侍的小宦官。
此刻朱明正在府中与几名心腹聊着事情,他不会想到今天这一随手而为制作小工艺品的举动让他在朱瞻基心中形成了一个见多识广待人和善的好印象,这名皇长孙在未来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
而朱明正在商讨什么呢?正是今后在大明发展的策略问题。
事情已经很明显了,朱棣对自己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好感,而按照历史上的情况来看,来访的使者一般在大明待上几个月的时间就将被郑和礼送回国。朱棣是否会也将自己礼送回国呢?
这个问题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是在这几个月中,自己必须要多做些什么为黑水明国谋取切身利益了。
黑水明国还没有得到大明的正式承认,朱明就这在与陈善礼几人琢磨着上书一事,正式提出黑水明国的国号,同时承认大明宗主国的地位,愿意向大明称臣,黑水明国的国王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
朱明并不认为这是难以接受的事情,至少在目前看来,黑水明国的力量还小的可怜,若是要靠自己这样慢慢发展去征服其余的国家,也许凭借自己的见识和手段,确实可以势如破竹,但是人口的劣势将越来越明显,巨大的土地也需要巨额的人口来开发,没有大明这个庞然大物的支撑,急速扩张之路最后换来的也许就是以前蒙古人的下场。
只要能得到大明的正式承认,朱棣在面子上得到了巨大的满足,但是实惠嘛,自然都落进自己的口袋了,大明最多象征性的派遣几个使节,还是属于那种在朝中不受待见的流放发配对象。
几人琢磨了一夜,一篇国书新鲜出炉了。
国书中极尽对大明的溢美之词,表示黑水明国乃是新近立国,国王朱明亲自前来大明朝贡可以看出自己的诚心,黑水明国臣服于大明的天威之下,愿意每年称臣纳贡(这个等于变相的要钱),望大明皇帝成全黑水明国十万海外汉人遗民的拳拳之心云云。
朱明这晚睡的很香,不管怎么说,朱棣看到了这样一封热情洋溢的上书,伸手不打笑脸人这点他还是要懂的吧。
当这封按照国书形式来走的上书到达皇帝御案之上前,已经经过了内阁大学士的阅读讨论,以解缙为首的阁臣们意见是:既然怀有拳拳之心,爪哇及其附近岛屿孤悬海外,朱明此人愿意称臣也是想要借着大明的这块虎皮,而大明要威服万邦,有这样一个南洋的支点,倒也不错,不妨答应下来,将朱明送归的时候正式册封。
朱棣沉吟半晌,这个朱明思路敏捷,虽然传说此人不通文墨,连首诗也是做不来的,但是颇有怪才,不管是南边过来的各式各样的货物还是锦衣卫奏报的昨日里送给皇长孙的那两个小礼物,听闻都是由此人一手制作研究出来的。
虽然一些文人士子把很多东西都斥责为奇巧淫技,但是对于朱棣这种并非在深宫妇人之中成长起来的皇帝来说,一些先进工具技术的作用,他在心中比谁都清楚,这也是他为何会组建神机营的原因。
“先缓一缓,但是可以传朕口谕给他,安心的待在大明,他海外的那片地,朕是不会坐视它荒了的。”朱棣顿了顿,又说道,“传口谕并赏赐爪哇国公玉带一条,金瓜一对,白银千两,另外传谕广东布政使,吩咐广州市舶司从南洋爪哇自由城过来的商船税金一律折半征收。”
“如此爪哇国公必感恩不尽,皇上英明。”众位大臣一起例行公事的赞叹了一句,便继续开始下一个议题的讨论起来。
下午时分朱明正坐在家中静静的练习着书法,这东西以前自己没有好好的琢磨,到了这个时代后才发现,古代汉字的美感实在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在一笔一划的写作这些汉字的同时,似乎觉得浮躁的情绪也慢慢的平复下来,整个人有一股飘飘悠悠的感觉。
正当朱明陶醉其中时,门外的李亮进门通报道:“国主,外面有宫内来人。”
哦,难道这国书递上去这么快就有结果了,朱明快步走出门外,只见一名小宦官在屋外正垂首肃立。
“不知这位公公?”朱明知道这肯定不会是来传旨的宦官,但也是客气的问道。
“折煞奴婢了,小的来福,乃是皇长孙身边的使唤,这次前来是受皇长孙之命,感谢国公爷送上的西洋奇物,也是来送皇长孙的赏赐。”说完来福躬身递上朱瞻基给他的玉佩。
朱明双手接过,一看这块环佩,玉色青绿中透出一丝明黄,清澈而发亮,正是适合皇家贵胄佩戴,入手温润不已,绝非凡品。
拿着这块价值数百倍于自己送出去的那两个小玩意的玉,这朱瞻基从小就知道礼尚往来的道理,难怪有早慧之名,惹得朱棣喜爱。
既然是好东西,也就却之不恭了,有时候大方收下别人的礼物更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随后李亮将来福送出门外时,也恭恭敬敬的送上了纹银十两权作炭敬了,这时候还没有后世那么多各式各样的行贿名目,李亮听从朱明的吩咐说上了炭敬的名头,这数九寒天巴巴的跑一趟还能不给点好处么?
来福推脱不过也只得收下,此时明初时节十两银子对他们这种小宦官来说真算是一笔飞来横财,顿时喜上眉梢的跑回去复命了。
而此刻门口又是唱喏:“昌盛公公驾到。”
朱明这会知道,真正的戏肉来了,这才是朱棣身边的人呐。
迎入昌盛,朱明正准备摆上香案,管你好的坏的,反正咱都接旨呗。
谁知昌盛伸手拦下,说道:“国公爷,小的这可不是来宣旨的,传圣上口谕……”
噼里啪啦一通内容,虽然没有直面黑水明国的问题,但是给出的甜头还是颇多的,光以现在市舶司收取的税金减半就是一条十分优厚的待遇,而且这个命令下去后那些港口官员也知道从此黑水明国的商船算是挂上了一张保护符,堪比后世的最惠国待遇。
看到上书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朱明下定决心以后笔耕不辍,多多上书,反正大印自己身上带着呢,争取把自由通商、移民、甚至是武器交易造船技术的权利都通通都搞到手。
第二卷南北帝国第一百五十三章秦淮夜游
得到了皇帝的许诺及皇长孙回赠的玉佩后,朱明心情大好,无论怎么对大明不满,今天的收获都是一个值得庆祝的事。
于是乎,朱明决心带着几名心腹手下夜游秦淮河,也见识一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风情。
几人策马慢慢的靠近秦淮河岸边,护院百户张斌借口保护国公安全也非得跟了出来,朱明不顾花都那不忿的眼神,欣然应允。刚接受了人家的好处,自然要大方一点,这些耳目想跟过来就跟好了,反正是正儿八经的去青楼中找乐子的。
此刻已经接近年节了,不管是沿岸的青楼还是秦淮河中的画舫,都是张灯结彩,大串大串的红灯笼映照在河水中,泛着微微的红光。
朱明陈善礼花都李亮还有张斌,一共五人,都是鲜衣怒马,除了花都这个大胡子外,其他几人都是形象气质俱佳,尤其是腰悬佩剑,那气势,一看就知道是在战场上有过拼杀经历的。
此刻明代立国未久,又刚经靖难之役,文贵武贱的现象倒还并不突出,反而武人在朝中还占据着压倒性的力量。所以这一行几人一看就是既有财力又有地位的佳客。
这些青楼画舫,为了生存下去,金钱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只要你有钱,等待你的必定就是笑脸相迎,若是实在没钱,可是有几分才气,能让姑娘们倾心的同时也能写出一些妙手偶得的佳句为姑娘们增加几分名气,也是一出才子佳人的好戏,更能抬升姑娘的价码,所以这些个老鸨对于这两类人都是十分看重的。
而对于那些老鸨龟公来说,还有一类极品客人,就是既有钱,又有才,若是还有几分地位,那就是更更好了,此刻朱明几人远远的走来,在这些人眼中已经化为了几只光芒灿灿的金元宝。
但是这秦淮河好歹也是高档“会所”云集的地方,自然不可能真有那些风尘女子衣着暴露的挥舞着手绢大喊“来啊来啊”的狗血场面,但是站在各自门前满脸含笑点头哈腰带着期待眼神看来的老鸨龟公们,无一不深深的出卖了他们。
“青楼就算了,这秦淮河上,有哪家画舫出名的,可以安安静静的听点儿小曲?”朱明向随行的张斌问道,这人还充当着一个免费的向导的作用。
“这……”张斌其实比较为难,按理来说他作为羽林左卫的一名百户军官,也曾经到过这秦淮河画舫上来潇洒,但他的档次比起朱明这个新晋国公爷来说,那差的就太远了,这个地方该怎么挑,还真是颇费脑筋。
抬头一望,前面一条巨大的画舫,依稀的面目有些熟悉,这不是之前自己尚在羽林左卫中,护卫指挥使大人前来会客曾经上过的一条画舫么,自己当时只能随侍在侧。
于是乎张斌大手一指:“公爷,前面那条画舫就不错。”
朱明对于这些也是无所谓的,反正今天亲自带了些金银出来,就是为了享受一下豪掷千金的感觉。
几人策马靠近画舫,那门口的龟公小厮也注意到了这拨客人可是大主顾,远远的就迎在一旁,那巴巴的眼神简直就会说话了:爷~停下来吧,光临小店!
看到朱明几人果然甩辔下马,喜得那领头的龟公连连呵斥身边的几个小厮:“不长眼的东西,还不快些牵住贵客的神骏。”
然后那龟公上前,摆出一副专业的作态,邀请朱明几人入画舫一游。
看看这龟公虽然工作低贱,但面对自己倒也还不算卑躬屈膝,朱明伸手从旁边李亮的褡裢中摸出了一锭银子就扔了过去。
“多谢多谢!”那龟公越发殷勤了,跑在前面将几人引入画舫。
通过架的稳稳的宽阔跳板,朱明五人走上画舫,立即上来一个中年美妇,盈盈一礼,开口说道:“几位相公看来面生,不知在这媚香楼中可有熟悉的姑娘?”
朱明不是欢场老手,此刻看着这个满身脂粉气迎上来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只能语气生硬的说道:“我们是第一次来,你看着安排吧。”
“请相公里面楼上请,叫姑娘们出来迎客。”鸨母看见龟公使的眼色,知道这几人乃是豪客,当下恭谨的请几人上楼去,画舫的上层是隔开的雅座,虽然空间比起下层来狭窄了一些,好在安静,视野也开阔。
朱明在引领下向前走去,眼中四处好奇的瞟着,大厅中有一小台,想必到时将有艺妓表演,下面散散的摆了七八张小圆桌,这大厅看来就是供些普通客人消遣一番的地方了。
几人上楼后,小厮将其带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