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不咳嗽-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湾的规矩谁也不能乱!”慈禧的回答让洪涛愣了一下,太尼玛绝了。任何规则都有漏洞,慈禧这个人是天生的政客。他到金河湾来之前连大字儿都不认识一个,同样过了几年时间,他的同乡们还有一大半在矿山里挖矿呢,他却成了金河湾里的一号人物。你说这个见识从哪儿来的?洪涛信了,天赋这个玩意是与生俱来的,后天只能加强,却无法新生,不服不成啊。

“主人,危|蛄是什么?”慈禧不光做人伶俐,求知欲还很高,凡是他不明白的,一定会在洪涛高兴的时候来问。

“长他这样的就是危|蛄,只会挑毛病。不会建设的人,就是危|蛄!”洪涛没法给一个热带人解释那种生活在北方的害虫,不过有文南在,打个比喻还是可以的。

“嘿嘿嘿……还真像!”慈禧满意了,挥舞着鞭子又返回河边去驱赶那些新奴隶,至于文南是不是高兴,关他屁事儿。他压根也没指望去抱除了洪涛之外的任何一条大腿,连荣老头都一样,这也是洪涛一直信任他的重要原因。他把他的一生和自己牢牢绑在一起了,敢下这个赌注本身就是一种魄力、一种智慧。

“老文啊。别在这些细节上动脑子了,你改变不了这里,还是该干嘛干嘛吧。等他们出了检疫营,我们再去抓一批回来。顺便还得把检疫营扩大些,争取能容纳千人,那样我们两个月就能有上千人入账了。看到那边的小山坡了吧?我打算要把金河湾变成金河城,建造一座和别的地方完全不同的大城市,这里也有你的一份功劳。等城市建设好之后,我会把所有参加建造城市的人名都刻在城市中间最高的石碑上。其中也有你。等咱们死了,再过几百年,这座城市说不定还在,到时候学校的老师就会带着孩子们到石碑下面,然后对孩子们说:文南,文先生,他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奠基者之一,没有他们这些人,就没有我们的城市。”洪涛也不能整天打击文南,适当的时候还得鼓励鼓励他。他不喜欢钱财,这玩意在金河湾也没用,他也不喜欢那些波斯舞女,但他喜欢留名千古,这就是他的软肋。洪涛没别的本事,他专门会用不同的利益和不同的人交换,童叟无欺。

建造城市!这是个大问题,当然要通过董事会的允许,所以第二次去北边抢夺人口的行动,洪涛没参加。他就像一个传教士似的,整天游荡在金河湾的每座房屋之间,四处串门游说,向所有居民阐述他的构想,同时还有图纸和未来的效果图。而且他并不觉得这是一个苦差,相反还很享受,每说服一家人,他就像攻陷一座城市似的,满脸比吃了蜜还高兴。

金河湾里的居民,绝大部分都是受了他恩惠的人,这么说一点儿都不过分,没有他就没有这些人现在的生活,包括那些从奴隶转变过来的居民。在他们眼中,洪涛就是皇帝,虽然他一直不承认,还弄了个董事会出来,但普通人谁和他去较那个真儿啊,大家只是朴素的认定,洪涛性格比较温和、凡事都和大家商量、和大家是一条心。但不管怎么温和、怎么不独断专行、怎么贴心,皇帝终归是皇帝,让一个皇帝挨家挨户的耍嘴皮子,大家心里很不忍。所以尽管有些人不乐意瞎折腾搬家,但还是一点不勉强的同意了洪涛的建议,建城市!

洪涛干嘛没事儿撑的要建造城市呢?主要是人口一多,很多社会问题就衍生出来了,尤其是公共卫生方面。他是个有轻度洁癖的人,还是个现代人,很难忍受半夜出门,突然在路边踩到一滩大便、闻到一股子尿骚味儿的情况。哪怕是在船上,他都规定了一个位于船头的专用厕所,严禁蹲在船舷上就随便大小便。也不光是自己有洁癖的问题,传染病这个玩意一直都是洪涛的心病,原本的两条排水沟早就不够用了,而且污水直接排放到金河中去,即便是在下游,他照样觉得不太保险。为了自己和大家的安全和生活品质,就算再难、再累、再不要脸,他也得把这座城市建出来。

洪涛会规划城市吗?会个屁!但不会可以学嘛,百万人口的城市规划不出来,几千人口的城市还规划不出来?金河湾里有会盖房的北方汉人,他们大概能规划出一个村子来,再加上洪涛这个万金油,一座占地一平方公里的城区就算凑合出来了。什么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的,他全不管,只是让那些泥瓦匠帮他测绘出来一个地势高低,然后就齐了!

“真丑!毫无章法可言!我们就住在这个棋盘里?”除了慈禧之外,几乎每个见到洪涛这张设计图的人,都会从上述三种表达方式里选一种,对洪涛的审美观提出了质疑。

“你们懂个屁!哥们这叫有前瞻性的设计,如果弄成环路,以后堵死你们丫挺的!”洪涛对这些鄙视不以为然,他这个棋盘状的城市目前只有五纵五横十条马路,不过随着人口的增加,这座城市原则上可以无限扩张下去,画棋盘嘛,随便加呗。而且洪涛不打算让这座城市有太多居民,那样很难管理,这只是一个试点,在建城的同时收集必要的资料数据,以后就能用到别处了。他想在几个固定补给点都建上一座这样的城市,当然了,这只是理想,很难完全实现。

按照洪涛的规划,建城市先别急,先挖好下水道再说。用啥当下水道的管子?哪儿有管道啊,直接在地上开槽,就像北京最早建地铁一样,用石头垒吧。就学巴黎的摸样,下水道和地铁通道一样高大,先弄一个地下城再说。这座地下城的出口有两个,一南一北,南边的出口就是金河,北边五公里之外还有一条小河,更可爱的是那条小河的入海口偏北,距离金河口有十多公里远。那才是整座城市主要的废水排放口,洪涛特意给那条河起了一个特别俗的名字,银河!

和建造整座城市相比,地下建筑占了三分之二的工程量,不光要开挖土方,还得上山炸石头垒砌下水道,最终还得埋上、压实、平整好,才能在上面铺路。其实古代的工匠对工程质量还是很重视的,他们觉得费这么大力气弄一个建筑物,要是不用上几百年,就是败家子行为。虽然他们不太明白洪涛为什么这么重视城市的排水,但一听洪涛说以前他的国家就有城市因为下水道没建好,结果一大下雨城市里就成河了,也都觉得有些道理,所以还是很认真的投入了满山坡挖槽的工作中去。

第八十七章报纸

金河湾人总共投入了六百多劳动力去建造这座属于他们自己的城市,其中四百多人都是奴隶。现在洪涛不再吝啬劳动力问题了,六月底卡尔带着舰队又去了北边一次,他比洪涛可狠多了,一次就弄回来一千二百多人,五条船上都装得满满的,一路上还热死、饿死不下几十人。

这件事儿洪涛只通报了董事会,然后象征性的罚了卡尔一桶水就算完事了。你指望卡尔这样的人能去体恤北地宋人,要求就太高了,他能不肆意残杀已经就做得很不错,民族这个玩意,虽然洪涛一直都在金河湾里刻意从人们心头抹去,但是在成年人里效果不太大,顶多算是淡化了一些,想完全抹除根本不可能。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得不断努力,从下一代着手教育,等他们的下一代出来,基本就只会认同自己是金河湾人,啥欧洲人、南亚人、宋人、日本人、朝鲜人……这些概念全都模糊了。

在这次大规模建设城市的工作中,洪涛又被金河湾里的所有人奉为了半仙,因为他拿出来一件让工地上所有工匠、奴隶都发自内心喜欢的玩意,就是火药。这个东西都造出来好几年了,但一直都做为舰队作战物资使用,并没在金河湾大规模普及。原因嘛,很简单,产量有限,使用起来有危险。现在要进行大规模建设了,火药作坊的产量也提高了,为了能提高工作效率,适当的使用火药去把山石炸开还是很必要的。

“老文啊,这一条你得给我记下来吧?你总不能光写我操蛋的时候,不写我光辉的一刻,那我就要考虑换人来给我写传记了。我没有自黑的倾向,不自夸就很不错了,你说呢?”光自豪洪涛觉得还不够,必须要流芳千古,这还得靠文南这个笔杆子。自己的知识比他强、见识比他多。但要想写出适合这个时代人阅读的玩意,没了文南这样的人,还真不成。要是让自己写本书去大宋境内发行,别说花钱买了。估计倒找钱都没人看。一片简体字和大白话,再加上几百年后的词汇,谁看得懂啊!当外国著作专门研究研究没准还凑合。

“先生放心,文某人自有安排,绝不会令先生失望的。假如先生能抽出人手帮我刻版的话,说不定明年就可以印刷第一本了呢。”文南笑眯眯的从他的挎包里掏出一卷子鲸鱼皮纸,冲洪涛晃了晃,然后飞快的又塞了回去,生怕洪涛来抢。

现在的文南如果从后面看,活脱一个上山采风的后世文艺工作者。他穿了一身素棉布热带猎装,上衣还是小西服领带四个口袋的,下身是到膝盖上面长短的制服短裤,屁股后面同样带着两个口袋,脚上一双鲸鱼皮凉鞋。样式也是后世那种,上面还带着青铜扣袢。这些玩意都是洪涛用业余时间给妇女联合会画出来的样子,再教教她们如何裁剪制作,目前已经风靡整个金河湾。舒服、简便、实用,就是这些衣服的特点,泊福老人还给总结了一条,省布!

但是从前面看,文南就有点像个道士,因为他不光留着一头长发不舍得剪,嘴唇和下巴上还有三缕长胡须。鼻子上架着一副金丝边水晶眼镜,非常像雍和宫门口那些给人起名字、算命、看风水的假仙人。文南对于洪涛给他制作的这副眼镜出乎寻常的感激,这玩意是百分百是金丝边的,目前金河湾里只有两个人有。一位就是洪涛的干爹陈名恩,一位就是他这个大近视眼。

虽然眼镜的度数并不见得适合他,洪涛也再三叮嘱,写字看书的时候戴一戴就成了,别老戴着,容易把眼睛戴坏了。但是他不听。他觉得自己戴上这个眼镜才能真正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更文化人了,哪怕眼睛瞎了他也认。这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太珍贵了,他舍不得摘下来。

“印刷?刻版……我怎么把这个事儿给忘了,光知道干不知道吆喝那不是傻子嘛!老文啊,我终于给你找到了一个好工作,非常非常适合你来做,你想不想听我说说?”洪涛听了文南的抱怨,突然想起一个让他感兴趣的事情,报纸啊!

在这个交通不发达、信息不通畅的年代里,人们像宣扬的自己思想唯有出书立传。但这样做的普及对象都是读书人,属于先让高层认可,然后才能被社会认可的模式,是一种由上而下的传播。这种方式局限性很大,首先就是时间慢,你得先写出一本书来,还得获得高层的认可,然后再说传播的事情。其次就是条件苛刻,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权利出书立转的,最次你也得混进士人这个阶层,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否则你就算把资本论写出来,照样没人看。

但有一种东西可以突破这个禁锢,那就是报纸。这玩意的传播对象就广泛多了,士人阶层可以看,普通识字的老百姓也能看,甚至皇帝想看也可以看,基本没什么门槛,只要认字就可以。其实你不认字照样能看,清末民国那会儿,茶馆、酒楼里有很多落魄读书人专门做一种事儿,就是免费帮别人念报纸,以此换来茶馆老板的一顿免费茶点招待。不认字儿不怕,你只要来这里喝茶,顺便带着耳朵,就能听到报纸上都说些啥,方便吧!

而且报纸这个东西,比书还有很多优势。它时间快、信息量大、价格便宜!从写一本书到印刷售卖,少说也得半年一年的,可是报纸每天都能发行,新鲜的很。上面说的东西涵盖方方面面,几乎任何人都能从报纸找到自己喜欢、需要的信息,只需要花费很少的金钱就能买一份儿。

那这么好的东西,宋朝人自己想不出来吗?这个问题洪涛不清楚,但他知道就算宋朝人想出来了这个主意,也很难实现,因为这个时代的纸张、印刷技术还不太过关,印刷成本非常高。尽管宋朝已经算是历朝历代里普及教育率最高、识字率最高的朝代,但读书认字、尤其是买书,还是一个比较高档次的消费,不能被普通百姓所接受。从这方面看,应该是技术限制了他们的思想。

可洪涛不存在这个问题,有了那些水车、木质齿轮的发明应用,弄出一套水力印刷设备不是难事儿。有了初级的石化产业,有了高度蒸馏酒,弄出一种适合机械印刷的油墨也应该不是不可能。再加上大量的鲸鱼皮可以变成纸张,实在不成还可以自己改进宋代的造纸业,有了火碱溶液,造出来的纸肯定更白。最后,洪涛都不用去发明创造了,直接把后世的铅字排版技术照搬过来,一个准现代化的印刷产业链就出来了。

这些东西看着不起眼儿,其实是个时代的大杀器。后世里控制舆论、掌握舆论导向是每个国家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放到古代来,更是厉害。因为这个年代的政府根本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思维模式和意识,更缺乏手段,除非宋朝也玩文字狱,否则报纸这个东西无解!最多是朝廷也办报纸,然后双方在报纸上打嘴架,这正是洪涛乐意看到的。理不辩不明,只要让辩,最终谁对谁错就会清楚。

最有利的是,报纸这个东西非常符合士人阶级的理念,比如文南这种人,他们就是愿意去探索真理,并且乐此不疲。谁不让他们干谁就是他们的敌人,谁就会被他们用唾沫星子淹死,包括他们那个官家也一样。所以洪涛不太发愁大宋官府最终会禁止报纸的发行,大宋官府都是什么人组成的?士人阶级啊!

除此之外,报纸还有一个最大的用处,就是商业宣传。如果能用报纸把海商们带回来的货物品种、品质、价格宣传一下的话,他们的资金回笼速度就会大大缩短。只是这一个好处,洪涛就敢断言,自己如果把这个主意在海峡公司董事会里提出,追着屁股投资办报纸的海商就得排出去一百号。

“报纸……先生,你有一个好家乡啊,不知文某此生是否有幸去先生家乡一见?”当洪涛把报纸的大概摸样说完之后,文南的文青病又犯了,开始冲着洪涛施礼,非要去洪涛家乡转转。

“我倒是想带你回去,可惜回不去了啊,那里发生了大地震,海水倒灌,万里良田和城市都被海水淹了。我原来说我是来大宋做生意的,其实是过来逃难的,没啦,全没啦!”洪涛就是个瞎话篓子,极南澳洲这个幌子骗了无数人,现在说不下去了,他话音一转,得,澳洲没了!直接断了大家刺探他秘密的通路,天灾人祸,这玩意你找谁说理去?

“啊!……”文南脸上那个失望的神色都不用看,光听这个感叹词儿就能听出来。

第八十八章文南不走了

“不过我可以复制出来一个,现在的金河湾就是将来的澳洲,而且还会比那里更好。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多富饶,都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想要以澳洲为蓝图,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结合大宋和其它国家的优点,重新建设一个更富饶、更自由、更有生命力的城市。老文啊,亲手建设一个理想中的城市,不比去走马观花的看一看别人的城市更有意思吗?只要你相信我,我发誓会让你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城市,而且你不是看客,你是参与者、是奠基者、是创建者!我不是说了嘛,以后你的名字,说不定还有你的雕像,都会矗立在这座城市中,永远被后人祭拜,想不想试一试?”人在什么时候心里最脆弱?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时候!文南现在就是这种情况,报纸给了他极大的精神冲击,澳洲的沉没又让他极度失望,洪涛适时的再给他画一张大饼,他咬钩的几率就非常大了。其实在金河湾这两年多,洪涛基本没强行去改造过文南,而是采用一点一点去引诱他自己改变的策略,说白了就是洗脑,用现实来给他洗脑。

“学、学生能有幸在这个报纸上发表我的游记吗?”文南彻底投降了,以前他只称呼洪涛为先生,那是因为洪涛确实比他懂得多,不服都不成。但他从来没有自称为学生,一方面是洪涛对称呼很不在意,另一方面他还没心服口服,这下算是彻底服了。

“谁都能!只要言之有物,就可以!不过我不打算让你光当个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人,刚才不是说了嘛,你是这个新城市的创建者,同时你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创建者。报纸就是你的战场,我打算拜托文兄来当这份报纸的主编,文兄意下如何?”洪涛说得很轻松,其实他已经做出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要放文南回大宋去。

“主编……是何物?”文南知道主编这个词儿,但是搞不明白报纸里为何有主编。

“主编就是决定谁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人,也是这份报纸的主人,他将决定这份报纸的成败。”洪涛故意把这个职务说得非常非常重要。这样才能给文南更多的刺激。

“学生怕是不够格来当这个主编吧……大宋有无数大贤,文某名不见经传……”文南脸都红透了,他非常非常想当这个主编,但是又非常非常惶恐。

“能不能别人说了不算,你说能、我说能。就能了!我不光打算让文兄来当这个报纸主编,还打算放文兄回大宋去。这几年让你在这里也委屈你了,是时候让你回去了,你毕竟是个宋人,那里才是你的国家。”看到文南的表情,洪涛又扔出一个大炸弹,不把这个家伙炸趴下不算完。

“啊!放我回大宋?”文南彻底傻眼了,他曾经无数次想过这件事儿,甚至连逃跑都计划过无数次了,但洪涛现在真的要放他回去。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回家,他想!可是他又不想离开金河湾这块到处都透着新奇的地方,在这里的两年多是他过得最有意思的岁月,甚至用脱胎换骨形容都不为过。不回家,毕竟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几年不见,不想是假的。

“嗯,主编、回家,两件事儿,不着急。你先慢慢想,想好了再来找我。”洪涛努力让自己不笑出来,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个牙尖嘴利的大宋文人如此不知所措,只要看到别人倒霉难受。他就高兴。能在大宋文人面前装个逼一直是他的目标之一,现在终于到了完成的时候。洪涛伸手拍了拍文南的肩膀,然后背着手迈着螃蟹步,摇摇晃晃的冲着工地走去,把文南一个人扔在小土坡上捏呆呆发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