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不咳嗽-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掠食者号和捕鲸者号已经被陈琪鸿和泊小三接管,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捕鲸、运输,并在金河湾、西瑁洲和广州之间定期传递消息,还要隔一两个月就去文莱、马六甲两个补给点看看,属于生产船只,并不在保安公司的正式编制里。探险家号则派给了学校,当做孩子们训练近海航行的训练船,也不在保安公司的编制内。

第二十章大海的残酷(保底一)

自打从北边远航回来,洪涛就没怎么再出远海航行,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水手不够数,如果他把熟练水手都带走,那另一条船就连训练都做不了了,只能干等着。这种欧洲帆船性能是不错,但太依靠熟练水手了,尤其是操帆手,差一点儿都不成。尽管那些新来的疍家人里有很多棒小伙儿,也都是能在海上独自驾舟的主儿,可是一到大帆船上,很多东西就还得从头学、从头熟悉,不管是船上的规矩还是操作手法,都得一点一点养成。这种养成还得靠一次又一次的短途航行来解决,所以洪涛即使很烦,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带着多半船新水手没事儿就跑出去一两天。这个工作还得抓紧干,因为温家的造船工艺越来越纯熟,造船厂里的工人数量也多了不少,已经可以两艘船一起铺设龙骨一起建造了,周期还是半年左右。也就是说到了夏天,还要有两艘新船要下水。

本来按照温老二的意思,是要再造更大的船,50米长、两层甲板,排水量1000吨左右。这个船型还是洪涛画出来的,主要是为了当炮舰用的。不过这个建议被洪涛自己给否了,不是怀疑温家的造船能力,而是造这么大的船暂时没用。因为没有合适武器可以用,总不能还装一船弹弓子逮着谁绷谁吧,要是论用弹弓子的话,还是海波号这种快速巡洋舰比较合适,它就一层甲板,用弹弓子也方便,弄两层甲板的话,下一层怎么发射就是问题了。

要想用这种多层甲板的大战舰,还是等齐祖他们把火炮弄出来吧,现在铁匠那边一直都没放弃对用青铜铸炮的试验,有了那几个蒙古水师里的随船铁匠,多少也能给他们提供点有用的思路。洪涛相信只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原料和人手,早晚会把合格的火炮试验出来的。一次不成就一百次!反正这里有铜矿,锡和铅不值钱,自己可以去给他们去南宋购买,可劲儿折腾吧。

6月份。泊小三给洪涛带来了罗有德的消息,他已经从临安回到了广州,对于洪涛要榨糖卖的事情很感兴趣,正在广州等着洪涛过去详细聊聊呢。于是洪涛干脆把两艘战舰都带了出来,还是满水手出航。他要来一次中途航行,正好现在进入台风季节了,洪涛打算让这些新水手切身感受一下什么叫狂涛巨浪,没经过大风浪拍打的水手不是合格的水手。

洪涛的意愿很快就实现了,刚离开金河湾一天多,就遇上了热带风暴,海天都变成了铅灰色,根本就没有明确的风向,四面八方全是风,小山一样的海浪把几十米长的大船像扔沙包一样扔来扔去。船上就没有一个不吐的,包括洪涛自己都吐了。没辙啊,晕船这个玩意是没法全完避免的,只能是说程度好一些,吐了也不影响吃喝,更不会头晕脑胀。

这时候就知道操帆手为啥重要了,他们要在来回摇摆幅度超过十米的桅杆顶上把一面一面的帆收起来,还得捆好。洪涛自己也上过桅杆,那个感觉啊,就和站在几百米高楼边上一样。下面的海水晃来晃去,看久了就想吐。尽管都有保险绳可以用,但还是有两名新手没听话,以为走几步就是几秒钟的功夫。自己拉住索具就没事儿了,结果呢,一个大浪拍过来,船体一抖,桅杆上的两个人就被甩飞了。在大自然的面前,光靠双手是没用的。再大力气也抓不住。

“嘶……小鱼小虾啊,看到了吧,这就是不听姑丈话的后果。”其中一个操帆手直接就掉进海里没影了,另一个摔在了船舷上,骨头被撞碎了,发出一种破木头断裂的咔嚓声,站在艉楼的洪涛都听得清清楚楚。这种声音让他牙根直痒痒,那个人肯定是没救了,不过他还得趁机教育教育泊鱼和泊虾。这两个孩子已经和当年的泊蛟一样大了,洪涛把他们当做见习军官带上了船训练,同时上船的还有六七个十多岁的小孩子,男女都有,此刻都站在艉楼,用安全绳把自己牢牢绑在船舷上。

“姑丈,那是我表叔……他家的伢子刚去学校不久。”泊虾不光牙根痒痒,浑身都痒痒,一边向洪涛汇报他观察到的情况,一边用手去摸自己的安全绳,生怕没系紧。

“是你阿爷也没用,大海谁也不认识,它只认识听姑丈话的人,你们觉得呢?”洪涛看着甲板上的水手把那个摔死的操帆手直接丢进了大海中,回头看了看身后这一群孩子。

“我觉得表叔最厉害了,我听表叔的话!”翁家的丫头嘴最甜,也最会拍马屁。

“嘿嘿嘿……翁丫说的没错,赶明表叔给你找个和表叔一样厉害的男人嫁了好不好?”洪涛心里美滋滋的,虽然只是10多岁的孩子,但他觉得瓮丫说得很正确。

“我长大了也要嫁给表叔,陈翁翁说土人大官都可以娶好几个媳妇,表叔比土人大官还厉害,应该娶得比他们更多!”瓮丫觉得这个马屁拍到正确的位置上了,都把洪涛拍乐了,于是又补上一巴掌。

“……你陈嗡嗡也是个没溜的老头!”洪涛脸上的笑容立马就僵住了,自己这个干阿爷在学校里都教的是什么啊!怎么还有婚丧嫁娶的知识,和十多岁的小孩子说这个有点早了吧?

风暴刮了一下午,到晚上才停歇,海波号和洪鲵号早就谁也找不到谁了。这时候洪涛又来劲儿了,赶紧把六分仪拿出来,指着满天繁星,教孩子们如何利用星座和月亮定位船只的经度。这东西他们都学过不止一次,但坐在教室里背口诀的效果肯定没有刚刚经历过风暴,船都不知道被吹到什么地方来的好。

想找到港口吗?这就是洪涛给孩子出的一道考试题,光口诀背得明白还不成,六分仪你还得会玩,口诀和六分仪都会玩也没用,还有月亮与星星的对照关系表要知道。这些全弄对了,洪涛就算他们过关,其实这些东西和经度还差着一步呢,就是用三角函数去计算。目前这一步洪涛谁也没教,不是不肯教,是没法教。面对一群初中简易方程式都玩不好的人,你非让他学习三角函数,太难为人了。

当洪鲵号慢悠悠的进了珠江口,这才发现海波号已经停在泊位上了,它显然也不是全须全尾的,这次风暴不光给洪鲵号上带来了人员伤亡,更给海波号带来了船只损坏。由于收帆速度太慢,海波号前桅杆的一根横衍被吹断了,好在下面有索具挡着,那名操帆手运气也挺足,只是摔断了胳膊,绑上夹板之后性命没有大碍。一根横衍对海波号没什么太大影响,等风暴结束之后,船员们会把新的横衍换上,只要主桅不断,船体不破损,海波号这种帆船就不会失去行动能力。

慢慢修吧,反正这个季节里广州港这里没啥船,大家都知道夏季大海上容易刮大风,很少有商船会冒险下南洋,就算是学黄花鱼溜边走,这个时代的远洋贸易也是一年一次。冬季南下,夏季返航,每年腊月和八月十五左右,是南方港口最热闹的季节。东部沿海要好一些,去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船只一年可以跑两次,冬季和夏季都有季风斜着刮,怎么走都算顺风。

第二十一章变魔术(kailia飘红加更一)

“我艹!这算是换了新车了是吗?”估计是接到了泊蛟的传信儿,罗有德和罗大财带着两个伙计,已经在码头上等着了。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身后还站着两匹马,洪涛确认那是马,不是骡子也不是驴。南宋缺马,所以马匹在南宋很贵,尤其是南方,就更贵了。

“老罗啊,这个马多少钱一匹?别说送我啊,我就是问问价格!”南宋的马匹值多少钱呢?洪涛还真没打听过,现在不正好问嘛。

“此乃广驷,四尺一寸,不值些许银钱,八十贯耳!”罗有德拍了拍身后的马,嘴上虽说不值钱,但脸上的表情明明就是说挺贵的。

“八十贯啊,是挺贵的,可是广南东路还产马吗?”洪涛觉得八十贯一匹马还真不便宜,主要是这两匹马个头还不太高,四尺一寸,不到一米三高,和游乐园里给游客骑着玩的马匹差不多,离军马可有点差距啊。

“是广南西路所产,如果要是大理马,成色还会好一些,价格也要高不少。”罗有德把其中一匹的缰绳递给了洪涛,意思是边走边说。

“算了吧,我骑上去两条腿还耷拉着地,还是溜达着心里舒服。老罗,你说我要能弄来5尺高的马匹能卖多少钱?”洪涛还不太习惯自己骑马让罗大财这种年岁大的人在后面跟着的感觉,所以借口马太矮没骑,而是和罗有德牵着马并肩往他那个小院方向走,一边走一边闲聊起来。

“5尺!那……那岂不是神马啦!此等马连北地也不多见,你家乡有?”罗有德尽管和洪涛说话的时候都提前吃速效救心丸,但还是被吓到了。

他买的这种马应该是广西马,属于小型马,身高也就一米二三高,根本不能当战马用,更适合山区驮运。蒙古马其实也高不到哪儿去,一米三多点,顶多一米四。但蒙古马耐力好,不太挑饲料,好养活,算是战马中不错的品种。大理马应该算高原马种了。比广西马强,和蒙古马差不多,但数量明显没有蒙古马多。估计罗有德包括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也就见过这么几种马,阿拉伯马、安达卢西亚马、英格兰马肯定听说都没听说过。那些马种里,身高一米五算是矮的。3岁口的身高不够一米六以上就算半残废了。欧洲还有一种大挽马,体重900多公斤,快一吨了,身高一米七以上,一般人想骑上去都得费点功夫了。

“嘿嘿嘿,我家乡没有,不过我知道哪儿有,就在他的家乡,卡尔,告诉告诉罗老板。你家乡的马有多高?”洪涛这回没再用自己那个虚无缥缈的家乡忽悠人,他这次不用忽悠了,有证人有真相!

“十五掌!这个马最多十一掌,太矮了。”卡尔计算马匹高度的方法很独特,他用马的前掌做为单位。

“咕咚……可惜、可惜就是太远了……”尽管街道上很嘈杂,但洪涛还是清楚的听到了罗有德咽口水的声音。

“其实要说远也不是很远,看到我那两艘大船了吗?两个月足矣,一年能跑两个来回,一船不多说吧,十匹马是没问题的。一匹能卖多少钱?”洪涛原本并没打算贩马,不过听罗有德这么一说,好像能弄回高头大马是个很牛逼的事情,有点和后世从国外进口高档跑车似的。一辆就能赚百十万,属于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买卖。这玩意最适合海运了,因为海运时间跨度大啊,运送越贵重的玩意利润越高。

“这、这……千金不易吧……为兄不清楚该怎么卖……”罗有德没想到洪涛还真能弄回来神马,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你让一个开桑塔纳的人突然间告诉你弄回来几十辆兰博基尼卖给谁,该卖多少钱。他肯定是回答不上来啊。

“罗兄啊,你说要是把那些神马献给官家,官家会不会赏给你个官儿当啊?”看到罗有德这个表情,洪涛心里突然又迸发出一个念头。他一直都在琢磨如何与南宋朝廷搭上话,原本指望着罗有德发达起来之后能充当这个中间人,现在看来,有点难度,或者说时间太久了,要是能让他给南宋朝廷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马匹,会不会是个好机会呢?

“啊!我献马!这……这……洪兄,你真是难为为兄了……”罗有德还是两手一摊,比让他去卖马还干脆,不知道!

“嗯,这件事儿以后再议,我们还是先聊聊榨糖的问题吧,你去给我准备十斤糖,我让你看看我的本事,然后咱们再聊下面的。”如果罗有德说他肯定能升官,让洪涛赶紧去弄高头大马来,那洪涛还真不太敢继续和他合作了,太不诚实。他越是说不知道,洪涛就越相信他,因为在他这个层面,虽然家里有点官宦背景,但他本人从来没接触过官面上的事情,更不可能知道皇帝会赏他什么,不知道才是最正确的回答。榨糖这个利润丰厚的买卖,就是做为奖品奖励给他的,奖励他对合作伙伴的诚实,这种品质洪涛觉得比多少钱都珍贵,必须奖励,重奖!

想让罗有德这种小商人和自己一起做买卖,那就得给他点信心,什么是信心呢?就是当着他的面儿把红糖变成雪花一样的白糖和冰糖。从甘蔗榨汁开始制作白糖太麻烦了,不如省去中间环节,直接从红糖开始做,洪涛相信以罗有德的脑子,能明白自己的意思,用甘蔗榨取汁液制作红糖在南宋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于是,在罗有德的小院儿里,洪涛当着罗有德和罗大财的面儿,开始了他的戏法儿。先把红糖用水化开,搅拌成糖水之后,把随身携带的一小包骨炭倒了进去,再搅拌。然后,魔法出现了!原本黄乎乎的红糖水变得越来越清澈了,当洪涛停止搅拌之后,水底慢慢积起一层黄乎乎的软泥,那就是骨炭和糖水里色素、杂质的沉淀物。

现在只需要把糖水倒出来,慢慢加热、蒸发,等待再次结晶就是可以了。结晶不完全还带有水份的就是白糖,结晶完全没有水份的就是冰糖。不过洪涛造出来的白糖如果拿到后世去卖,照样不值钱,因为还不是很白,要想达到后世里的那种白糖纯净度,光靠这种简陋的工艺是不成的。

“洪兄尽管安排,为兄必将遵从!”白糖刚刚搞出来,都等不及冰糖成型,罗有德尝了一口之后,就长揖不起,服了,这次是真服了!在他看来,这个白糖就已经很白了,放到文人嘴里那就是白如霜雪,他们连颜色比较淡的红糖都能称为糖霜,想像和夸张能力不是一般强大。十斤红糖融成水,出来的白糖也没见少多少,就算损失了十分之一,但这种雪花一样漂亮的白糖售价肯定不是红糖能比拟的,哪怕是剩余一半儿,也是暴利!

这点罗有德都不用仔细想就能想明白,洪涛来找自己做这个试验,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他要和自己一起做这个暴利的买卖。这是啥?这是情份啊!就靠这门手艺,洪涛走到哪儿去都是贵宾,天天得被人供着。如果这时候自己还急着和洪涛讲什么股份分配,那就真是不配当商人了。人家来找你合作,等于是白送你一场大富贵,你还嫌人家给的不够多,挑三拣四,这种人活该受穷吧,就是穷命!

“嘿嘿嘿,你别和我来这套,光作揖不管用,我还有几个条件要和你商量,都商量好了,咱明天就开始做白糖。商量不好呢,我给你一个月时间你慢慢想,这一个月里我绝对不会去找别的人,怎么样?够义气了吧!”洪涛没吃罗有德这一套,商人嘛,你给他足够的利益他能立马跪下管你叫爹,但是等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他马上就翻脸不认人了,扭脸就管你叫孙子。和商人打交道,不用看他怎么说、怎么叫、怎么称呼,就看他白纸黑字怎么写、怎么做,越直白越好。

“为兄洗耳恭听!”罗有德一看自己这招舍身技没奏效,也把脸上的感激表情收了起来,老老实实的坐下来听洪涛说,这时候他肯定不会说任凭洪兄做主之类的话,嘴巴严着呢。

第二十二章计上心来(kailia飘红加更二)

“第一,我不管生产,制糖作坊你来弄,人员也你管,我只派人来进行最后一道工序的加工,还得是保密的。”洪涛伸出一根手指头。

“自然、自然!”罗有德点头如捣蒜,就算洪涛不说,他也暂时不敢打配方的主意,那种乳白色的粉末对于罗有德来讲,简直就是仙药,估计不是那么容易弄来的。

“第二,你卖多少钱我不管,股份还按照原来的算,你觉得如何?”洪涛又伸出第二根手指头。

“……洪兄高义!”这次罗有德略微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很快答应了。其实自打刚才尝到白糖的那一瞬间起,他就已经在脑子里开始计算各项成本了,洪涛给他这个股份,已经非常厚道了,打着灯笼难找。

“第三,你的每家店铺里,以后都要由我派驻账房进行账目管理。他不干涉你们的日常工作,你也无权指使他工作,但是名义上,他是你店里的账房先生。至于你如何记账,我不管,可以自己单记,每隔三个月,咱们互相对一次就可以了。”洪涛又伸出第三根手指。

“应该的、应该的!”罗有德虽然在点头,但是眼睛里有点迷惑,他不明白洪涛为什么要弄两个账房,如果不放心自己的话,完全可以就用一套账房嘛。

“第四,我如果把五尺高的马匹带回来,你就说是你弄来的,然后由你找可靠的人献给官家,具体如何操作你们自己商量,我要的就是一块养马的地方。你可以和朝廷说,不光能把这种马弄回来,还会养这种马,让朝廷在崖州上安排一块地方,任命你的人为养马的官职,专门给朝廷养马。要是朝廷询问为何要把马场放到崖州,你就说这种马喜欢热,不怕热。崖州最合适。”洪涛又伸出了第四根手指。

他自打进入小院之后,脑子里没去想该在白糖上赚取多少利润,而是在想如何利用马匹为自己的计划铺路,要是能在海南岛上获得一块官方认可的基地。那就太理想不过。这样不光有了一个更靠近南宋的基地,还能有了一个为朝廷出力的由头,至于用得上用不上那是后话,闲棋嘛,就是随手扔的。闲了置忙了用。再说了,帮南宋朝廷养马也不是赔钱买卖,又不是白给养,养完了是要卖给朝廷的。南宋朝廷向民间买东西,向来价格从优,一般不做政府强买强卖的事情,就凭这一点,它就非常可爱了,至少知道心疼自己的国民,比很多政府强百倍。而且海南岛上有优质铁矿和煤矿。到时候看看能不能一起搞过来,可以为金河湾提供源源不断的矿石,一举N得的好事啊。

“啊!洪兄真要献马!”这回罗有德没点头。

“然也!虽然我是海外人士,但我是汉人,我希望能帮助朝廷把金国打跑,夺回汉人的国土。另外说点自私的话,我不想我的祖上生活之地被外族占据,那样的话我想回去看看都不成。”洪涛瞎话早就编好了,至于北京是不是北宋的地盘,他也不清楚。管它呢。

“洪兄高义!让我等汗颜,请受为兄一拜!”罗有德让洪涛说得目瞪口呆,愣了半天,突然又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