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不咳嗽-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咱一出手就是五十文,找零就用宋钱,那东西库房不有的是嘛,不够咱再造,要多少有多少!”洪涛这套金河帝国的钱币其实不完整,只是三种面额比较大的,缺少小面额币值,最基础的单位还是宋钱的一文。

二百五十四章平炉钢

之所以不单独弄一套钱币出来,洪涛认为没必要,大宋不会和自己玩货币战争,因为他们不懂这个,与其费半天力气单独弄一套货币体制出来,还得四处推广,不如就在宋钱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合适。而且对于金河湾来讲,铜的需求量其实要比金银大,最没用的就是金银,现在正好变废为宝,铜钱就用大宋的,金银由金河湾出,互补嘛,全方位互补!

另外就是洪涛不太懂经济,他是怎么省事儿怎么来,放着一套已经运行了上百年的体系不去借鉴,非得自己新造一套出来,他看不出利益点在哪儿,也看不出在以后的互相贸易里自己会吃亏还是占便宜。这个问题还得以后慢慢琢磨,现在没时间也没精力去想那些玩意,每天他都得泡在各种会议中,听取各个部门改制的汇报,再跟着大家一起解决问题。真遇上难题了,还得拿回家去继续琢磨,他对别人说别着急、慢慢来,其实最着急的就是他,经常一熬就是一宿。

自打董事会通过了洪涛称帝、金河湾改成金河帝国的提案之后,洪涛的小院门口就站上了两名陆战队员。这是慈禧给洪涛安排的警卫,他说人家皇帝都有一大堆卫队啥的,金河帝国的皇帝也不能太惨,多少也得来两个凑凑数,等他哥哥把内务局的警察训练好,再换成专职警卫。这两名陆战队员也不光是摆设儿,一切想进洪涛小院的人都要先通报,得到允许之后才能进。慈禧说这是基本的礼仪,帝国皇帝家不能和菜市场一样谁想进谁进,这要传出去会被其它国家的人笑话。

这次慈禧的建议得到了内阁成员和议会成员的一致赞同,他们也认为皇帝就该有点皇帝的样子,因为洪涛已经不光是洪涛了,他还代表了金河帝国全体人民,必要的讲究还是得有的。甚至有两位北地汉人议员建议弄一套类似大宋的皇家宫廷规范出来,居然也得到了很多议员的赞同,那么多法律文件他们不去琢磨,这份议案倒是先送到了身为总理的洪涛案头,想让他这个总理发起提案,提交议会讨论通过之后,先给他这位皇帝弄出一套法律法规来。

洪涛当然不会弄这个玩意,其心可诛啊!这尼玛是变着法的想折磨自己和自己的后代,做梦!洪涛坚决把这份提案扣下了,然后命令慈禧告诉他哥哥,留神盯着这两个议员,一旦发现他们私底下搞帮派联合啥的,立马报告。这种人不能留,尤其是不能留在议会里,祸害!

“总理,齐部长在外面求见……”一大早,洪涛刚跑步回来吃完了早餐,送走也忙得脚不沾地的泊珠泊部长,屁股在椅子上还没坐热,敲门声就响了起来,门口的卫兵像在舰上一样,扯着嗓子喊。

“嘘……再喊几次,周围邻居就都该搬家了,这里不是海上,小声说我听得见。对了,你们俩吃早饭没?想不想尝尝总理夫人兼皇后的蛋糕手艺?”洪涛片刻不敢迟疑,三步并作两步窜到门口,拉开房门先把手指放到嘴上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太扰民了。

“慈局长说不让我们打扰先生……”这个陆战队员是个黎人小伙子,明显是想吃,但又不敢说想。

“你们先搞清楚自己谁,你们是陆战队,我什么说过陆战队属于监察部啦?你们是国防部的士兵,凭啥听他的?我是国防部长,我说能吃就必须能吃。去厨房自己拿,都拿走,我不喜欢吃剩的,你们算完成命令,帮你们的部长、总理、皇帝解决大问题了,顺便把齐部长请过来,他人呢?”洪涛既离不开慈禧这个哥俩,有时候又很烦他们。要不说慈禧哥俩这个工作最难干呢,真是四面得罪人,好几头受气的活儿。历朝历代特务头子都很难有善了,但愿他们哥俩不会把自己逼到那个地步去挥泪斩马谡。

“齐部长说让您去铸造厂找他,然后就骑着马跑了……这摊马粪就是他的马拉的,他的马没带兜子!”另一个陆战队员回答了洪涛的问题,顺便还告了齐祖一状。随着金河城的建立,往常溜达溜达就能到的地方现在显得有点远了,于是有些人就打起了马匹的主意,腿脚好、学得快的已经骑上了,齐祖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为了城市的整洁,洪涛曾经公布了一条法令,就是进城的马匹必须带上粪兜子,否则就会被抓起来扫大街去。

“那你不抓住他,现在和我说管屁用,我还能捧着马粪去找他啊?他当了部长,你是不是不敢抓他了?”洪涛没有马,想有,但是他常年不在家,有数的几匹马他一匹没抢到,只能腿着,临走前还不忘拿告状的陆战队员寻开心。

“我妹妹就在部长手下当画图工……”这个陆战队员是个北方汉人,还真有苦衷。

“那我警告你,以后等法律公布了,你如果不抓他,让慈局长的部下发现,告到国防部来,那被抓的就是你了。徇私枉法到不是死罪,但扣你几个月工资、做几个月大牢是肯定的,出来以后还得开除出军队,你就回家让你妹妹养着你去吧!”洪涛本来就是开句玩笑,没想到真说准了,干脆停下脚步恶狠狠的警告了这陆战队员一顿,看着他两眼的迷茫,这才心满意足的背着手迈着螃蟹步向码头走去。

现在金河南岸一公里之内的原始森林差不多都被砍光了,松软的泥土被重新翻整,搅拌进去一部分火山灰,直接变成了半水泥的硬化地面。两片厂区就建在这里,一直深入进树林几公里远,从南往北依次是铸造厂、冶炼厂和锻造厂。最靠北的是锻造厂和冶炼厂,它们很好区别,锻造厂靠河岸的地方有三座巨大的水车,它们就是锻锤的动力来源。冶炼厂只有一座水车负责鼓风,但是有四座土高炉整天冒浓烟。此时新开辟出来的一片空地上正在建造一座长方形的房子,那是齐祖按照洪涛记忆里的碎片拼凑出来的又一个时代怪物,酸性平炉!

这东西洪涛小时候在父亲劳动改造的钢厂见过不止一次,父亲也不止一次给他讲过这玩意大概的原理,加上上学之后也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多少还是能记得一些工作原理和主体结构的,毕竟是首钢代培的大学生,不学点和炼钢有关的东西都不好意思毕业。但记忆终归是记忆,别说试验,连亲手摸都没摸过,完全就是纸上谈兵。

可齐祖他们不这么看,他们觉得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洪涛是师傅,没必要手把手的教会大家每样东西,那样显不出当师傅的本事,他只需要有一个确实可行的思路或者想法,就已经非常足够了,剩下的实现阶段由他们这些徒弟来完成,这也是对徒弟的一种考验。能完成说明你有资本当洪涛的徒弟,不能完成说明天分不够,这辈子的成就也就到这儿了。

如果换一个师傅,齐祖这些工匠肯定也不这么玩命琢磨,因为也没啥可琢磨的,大家都是那么一套东西,谁比谁也强不出花儿来。但洪涛不同,他不说是不说,一说就是谁都没见过的玩意。生铁皮脆吧?到他手里放大铁箱子里浇上鲸油楞烤,居然能把生铁皮蒸得不脆了,这玩意谁听说过。打铁费劲吧?到他手里又变样了,上千斤的大铁锤被水车带得上下飞舞,手脚不麻利的你都跟不上锻锤的速度。青铜都是被人玩烂了的,可是到了他手里,又变出花样来了,居然可以和铁胎一起铸造大炮,虽然成品率很低,但造价要便宜多了。

有这么多成果,每一样都毫不隐瞒的教给大家了,那他说的其它东西会错?没人会这样想,现在洪涛就算说能在河里炼钢大家也信。平炉就是洪涛交给齐祖若干种有根据的想法之一,但是他只有几张草图和一大段原理说明,其它的细节一概没有。可齐祖带着一群打铁匠再次证明了试验的重要性,他们就是一次又一次试验,不厌其烦的盖了拆、拆了盖的硬生生把平炉炼钢给弄出来了。效果非常成功,有了这种平炉,从高炉出来的铁水不用再等待凝固成生铁锭,直接进入平炉铺满石灰石的熔炼室里,利用水车带动的鼓风机从炉顶向内吹送空气和重油,六个小时之后出来的就全是好钢。虽然含碳量不好控制,但架不住产量大啊,一炉钢就是两吨,一天最少一炉,如果需要可以提高到两炉,时间长了总会有几炉好钢出现。

另外平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挑食。什么废钢、钢锭、精选过的铁矿石都可以往里塞,只要炉内燃烧面温度够,就没有什么问题。后世一般都是用煤气或者天然气向炉内喷射来直接燃烧,洪涛可没地方找煤气天然气去,找到了也弄不回来,但是他又另一样东西可以代替,重油!就是蒸馏混合油时剩下的那些废料,现在它们重获新生,不光不能扔,还得好好保存,当年法国人马丁发明平炉的时候就是用重油当燃料的,正好适合金河湾,废物利用啊。

二百五十五章罗德曼和达尔格伦

齐祖并没在平炉工地上,这玩意去年年底就研制成功了,算不上新鲜事。洪涛那时候正在海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所以董事会越权批准了齐祖先建一个2吨的平炉试试,如果成功了,等洪涛回来再琢磨用不用造更大的。

“洪总理真是废寝忘食了,以前你说不想当皇帝我还不太信,现在我真信了,这个皇帝真不是人当的。你才回来没三个月吧,瘦了得有二十斤,下巴都尖了。”一直溜达到铸造厂,洪涛才看见齐祖,他站在一堆用苫布盖着的东西前面,见面之后没说正事儿,先开起了玩笑。

“一大早叫我来就是为了关心关心我的身体?您身后盖的是什么玩意?”齐祖是个不太会交流的人,这种客套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他心情极好,好到已经让性格发生变化的程度了。他能如此高兴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又攻克了一个难题,而且弄出来成品了,这是要像洪涛显摆显摆。

“嘿嘿嘿……好东西,有了它咱们就再也不用发愁铜矿的够不够用的事情了!你们几个过来,准备试验!”齐祖很神秘的冲身后那堆东西指了指,没回答洪涛的问题,而是叫过来几个工人。

“铁炮!”那块苫布刚撩开一半儿,洪涛就大吃一惊,苫布下面盖着的是一辆炮车,炮车上面卧着一门大炮。这个大炮不同于以往,它不是合金铜的黄色,而是黑乎乎的。

铜炮和铁炮虽然都是炮,但在技术工艺上就差很多了,成熟的铁炮铸造技术到了十八世纪才开始逐渐普及,用青铜铸造大炮十四世纪末就有了,一下子差了三四百年呢。有了铁铸大炮技术,火炮的生产成本就将大大降低,而且还意味着一件事儿,那就是成品率会很高。因为用铁铸造大炮的工艺和铜铸不一样,掌握了这个工艺,成品率必然上升,还不是一星半点,这是跨了好几个世纪的技术革命啊。

“对,就是用你说的那种内冷术,也怪了,让炮身自己冷却它就不结实,还有很多气泡,里面加上一根水管,炮身是越往里面越紧密,气泡也少。”齐祖口口声声说是按照洪涛教授的办法试验成功的,但脸上的自豪神情却一点也没收住。确实,在这些工作上,洪涛也就是给他们提了一个醒儿、指了一个方向,99%的实际工作都是他们亲手完成的,这些成果很值得骄傲。

“嗯,退火退的不错,是一边加热一边用水冷却的吗?”齐祖所说的内冷术其实应该叫内膜可控冷却技术,这和洪涛的专业息息相关,虽然他没真正玩过这种技术,但了解得比冶炼、锻造、化工方面要清楚的多。

用铸铁铸造大炮的缺点就是铁水没有铜水易流动,所以在铸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气泡。并且在自然冷却过程中,炮身的外层会先冷却,内层最后才冷却,受到整体的冷热不均影响,最后冷却完的炮管内壁很可能是凹凸不平甚至大窟窿小眼的。再由于铸铁的加工性很差,内壁太不平整的话,这根炮管就废了。

就算不废,这样铸造出来的炮管结构也不理想,它外层质地很紧密,越往里越松,膛压稍微一高,就容易炸膛。最初英法两国铸造铁炮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个问题,不得不把铁炮铸造得比铜炮壁厚,这样一来,铜倒是省下了,但是铁炮的重量不光没降低,还比铜炮重了,个头也大,安全性还差,没人乐意用。

这种困扰一直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才被联邦军队里一名叫做托马斯·J·罗德曼的炮兵少校给完美解决了,所以这种铸造法又叫罗德曼法。据说当年美国联邦军队用罗德曼法铸造出来的铁炮寿命要提高五倍以上,最让人惊喜的是,用这种铸造法铸造的大炮,废品率非常低,只要操作不出现失误,几乎就没有废品!

罗德曼少校使用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把炮管中心的模具换成空心钢模,并且在里面连上水管。在浇筑铁水的时候,通过空心钢管用循环水的炮管的内壁先进行水冷。众所周知,水的比热要比空气大得多,所以水冷也要比空气快得多。炙热的炮身内层受冷那必须玩命收缩,但外层还是热的,这样就等于是从内到外一层一层冷却了下来。现在用到物理常识了,那就是热涨冷缩,内层先缩,然后外面一层一层的往里缩,全部冷却之后,这根炮管越往内层密度越大、越光滑,稍微镗一镗就是一门好炮。而且采用这种铸造法可以大大增加炮管的强度,不用玩命把炮管加厚,造出来的铁炮不仅能达到铜炮一样的安全性,还不会比铜炮重。

当然了,这只是粗略的原理,真正做起来肯定没这么简单,最麻烦的就是水冷速度。如果太快的话,铸铁照样会开裂,那到底多快算快、多慢算慢呢?这就需要不断的试验了。罗德曼少校为了弄清楚这些数据,整整试验了十年才掌握了其中的奥秘。可是齐祖只试验了两年不到就把这一套玩熟练了,甚至比罗德曼玩得还好,他铸造出来的铁炮已经是灰口铸铁。这玩意金河湾还冶炼不出来,那他是怎么弄出来的呢?难道他比罗德曼还罗德曼?

这时候就得往这边看了,不是还有个金属热处理专业的洪涛嘛!玩别的他都是兼职、爱好、好奇……唯独弄这些有关热处理的问题,他是百分百的专业。水冷太快了咋解决?好办,两种办法,一个是控制水温,一个是控制模具温度。前者没有现代化的加热设备和加压设备,在宋朝基本不可能完成;后者相对来说费事儿、消耗大,但技术更简单,无非就是让外层模具加热,把温度保持在二百多到三百多度的区间,不用太准确。这种技术是个铁匠就会,别提什么温度计,他们的皮肤就是天然温度计,可以精确到正负十度左右。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循环水的流量一定要保证,这个问题更简单了,直接在金河湾南岸挖井,必须挖深到十米以下,再装上水压设备提水。井水基本是恒温的,一口井水量不够没关系,多挖几口,连在一起用。想冷却一门155口径、15倍径的炮身,差不多需要一百五十吨左右的井水,还要用几十个人不停的用简易手动泵灌入钢摸中。整个过程要持续四十个小时,这门大炮的炮身才算冷却完毕。这时候铸铁由于冷却速度很慢,得以让基材里的石磨完全析出,自然就形成了灰口铸铁,等于是一举两得。再经过后期机械加工之后,就可以进行试射检测了。

四十个小时多吗?真不多,比起原来的铸造法简直就是神速了,最喜人的是用这种技术铸造大炮铸一门就成功一门。假如这套工序熟练之后,两个月的产量就能顶以前一年的,耗费的无非就是井水和人力而已,这两种东西金河湾都不缺,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它带来的变化可就大了,金河湾的战舰再也不用因为没有大炮而发愁、再也不用因为昂贵的铜矿而让泊福老人咧嘴呲牙、再也不用把火炮限制在155口径的短管炮。有了这种技术,火炮的重量会下降,炮身还可以相应加长,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打得更远、弹道更平、准头更好。

齐祖用内膜可控冷却技术铸造出来的铸铁大炮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外形很怪异。由于炮管的内壁结构紧密、硬度高,所以炮身的前二分之一都可以薄一些,这样能有效降低大炮的整体重量,只需把******爆炸的后端加厚就能保证射击安全。这样造出来的大炮就像个保龄球瓶或者酒瓶子,前面细后边粗,但性能很优异,至少也是十九世纪初的水平了。

其实这种炮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叫做达尔格伦炮,它的发明者也是美国人,叫约翰·阿道夫·达尔格伦,一听这个名字就是日耳曼后裔啊!他在南北战争之前就在华盛顿海军造船厂负责研发大炮,造出来的就是这种类似酒瓶子一样的玩意。别看它摸样不济,但实际使用效果非常好,为此他还当上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当然了,目前全世界都不知道达尔格伦海军少将是谁,见过这种大炮的人都管它叫大肚汉,因为它的后部确实滚圆滚圆的。

达尔格伦炮的主要优势并不是轻型火炮,它的造型更适合铸造大口径重炮,当年美国打南北战争时,这位少将就曾经铸造出来380毫米的巨炮,专门用来对付南方军的装甲战舰。不过洪涛选用这种炮型并不真的打算造大口径火炮,他还有另一个想法,那就为线膛炮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二百五十六章省钱就是胜利

整体炮膛拉膛线技术洪涛肯定搞不出来,但是用一根钢管手工拉膛线的技术就容易多了。只要有合适硬度的高碳钢刀具,就可以做这个事儿。其实齐祖他们已经再搞这种试验,只不过因为高碳钢不太好获得,光用表面渗碳的方式又达不到加工硬度,所以进度比较慢。一旦可以手工拉制膛线了,那洪涛立刻就能得到线膛炮。制作起来很容易,把这根拉过膛线的钢管塞进一门大口径达尔格伦炮的炮管里固定好,就是一门前装线膛炮了。或者直接用这根带膛线的钢管做空心模具,直接铸造在炮管里,比后期塞进去还结实可靠。

干嘛要研制线膛炮,它有什么好处?那好处可就多了。和前装滑膛炮比,线膛炮的炮弹是弹头型的,重量要比同口径圆球炮弹重。由于有膛线的限制,炮管里的气密性比滑膛炮要高很多,这样使用的******就可以少很多,膛压就小了,对炮管的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