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明-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允炆脸色一红,急忙将话题岔开,问:“那么大师可否知道谁是主谋之人吗?”

“这也是我来找殿下的原因。”无暇收回那份怅然,郑重的说道:“其实经过老衲的观察,殿下的忧患意识颇深,不知老衲说的是否正确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孤王还是明白的。”

也不知为什么,听到这句问话,朱允炆突然从内心深处对这个老和尚有些戒备,言谈举止中,不由的流露出一丝警惕。这个老和尚看出了什么呢?

看着朱允炆的神情,小维也露出不安之态,她很明白这个皇太孙的性格,心里不由也暗自着急爷爷还在那里卖着关子。

长夜漫漫,无暇却是不急,听到朱允炆变相的承认,于是伸出三个手指,悠然的说道:“其实老衲今天来见殿下,无非是想献上一个宝藏、然后再向殿下借两个人,最后请殿下听一个故事而已。”

正文第四十三章杨蝶

五更时分,小维从皇太孙寝宫之内偷偷的mo了出来,值守在周围的亲卫才松了一口去,看着她远去,遂去唤了宫女进入太孙的寝宫随时伺候,令宫女不解的是,太孙殿下竟然衣冠整齐的在床沿坐着。

也不敢多问,只是稍微惊讶了一下,就去准备伺候洗漱了。

第二天一早,召见铁铉等人,询问其昨夜去向,皆说是受自己之命前往六艺书院统筹新生事宜,并将结果呈交上来。当得知是小维传的话时,朱允炆心里稍微有些不悦,但无暇老和尚刚刚给自己那么大的好处,现在也不好说明,只是嘱咐他们以后凡是出宫必须要有自己的手谕便罢了。

至于杨狄峨的去向,却是不知怎么回事,他一个人回转新郭镇的印刷作坊了,当铁铉汇报这个事情时,用眼角不住的瞟着着皇太孙的表情,昨夜小维的事情他早就通过亲卫知道,还以为两个女子正在为皇太孙相互吃醋,而殿下满脸的不高兴是因为年纪尚小而没有处理好三人之间的关系。

铁铉越想越觉得自己正确,却没有想到他们被小维摆了一道,太孙殿下正在恼怒他们耳根软呢!

就这样过了几天,杨狄峨还是没有回来,朱允炆已经沉不住气了,因为最新的邸报传来,情况对于苏州乃至江浙的形势大大的不利。

而且据自己猜测,朱元璋召自己回京的ri子已经十分迫近了。下诏赦免胡、蓝余党就是一个明显的预兆,证明蒋瓛的利用价值已经没有了,按照朱元璋答应的事情,自己回京师之后,就是蒋瓛落网之时。

还有就是“禁止浙江、江苏特别是苏、松人任职六部。”这是皇上在朝堂之上亲自定下的论调,当然,这种论调暂时还没有传到江浙一带,但是以商贾行遍天下的江浙人,很快的就会全面了解皇上的意图,那么对于六艺书院的冲击会有多大?

谁能说的定,太孙殿下为建设六艺书院,收了那么多的豪门的银子,发了那么多的国士金牌,该如何收场呢?自古以来都道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要是读书不能做官的话,他们的支持难道就只为了见到官员不下跪,和每年的春秋祭祖吗?

会有多少人失望,会给朱允炆的威信造成多大的损失,难道作为帝王的朱元璋就一点也不在乎。

朱允炆心里有些乱,而铁铉、景清等人又都是正统的读书人,要他们做一些大义凌然或者文四姘六的文章还可以,但是要讲到权谋或者更贴近朱元璋的心思分析事理。还真的比不上诸如杨狄峨。因为讲到权谋他们的年龄资历尚浅,而分析朱元璋的心思,则多了一份敬畏的心理底线,让他们有些话打死也说不出口。

而杨狄峨却是不同,和朱允炆在一起的时候分析事情,丝毫不会顾忌皇上和对面坐的皇太孙之间有什么关系,而是就事论事,要不是年纪小点,分析事情有那么点幼稚,朱允炆真的将其视作自己的第一臂助了。

尽管是有时有些幼稚,辅助于朱允炆多了那几百年的经验,两个人往往能不谋而合,更加畅所欲言。

~~~~~~~~~~~~~~~~~~~~~~~~~~~~~~~~~~~~~~~~~~~~~~~~~~~~~~~~~~~~~~~~~

正当朱允炆在这里想着杨狄峨的时候,他想的那个人儿却是在新郭镇的一个客栈中,十分柔弱的爬在一个黑衣人的怀里,委屈的抽泣着。那黑衣人赫然就是岱山岛的军师杨杰。那么自然能爬在他怀里哭的杨狄峨,就是他的女儿杨蝶了。

而平叔一脸惭愧的站在旁边,手脚都不知道放在那里,脸色烧红,看那样子好像要一头撞死在墙上一般。但是没有主人的吩咐,他连动也不敢动。

可能实在忍受不住杨狄峨的哭泣,平叔一咬牙,“呯”的跪下,哑声道:“少爷,陈平有负少爷所托,请少爷责罚,哪怕要了我的命都行!”

看到陈平如此,那黑衣人扳起杨狄峨的肩膀,拿出手帕替他擦拭了一下脸颊的泪痕,扭过头来说:“陈平,起来吧,这件事情不怨你!”

看见陈平仍然不起来,就向杨蝶使了一个眼色,后者则很懂事的走过去将陈平扶了起来。但是一见扶起自己的那半截空荡荡的衣袖,心里不由一颤,又跪倒在那里,自从小姐断臂以来,他一直内疚的不能自己,所以只从小姐进入太孙行宫之后,他一直躲在新郭镇的印刷作坊里,不好意思见到小姐。

可是少爷的突然造访,使他愈加惭愧起来。知道陈平的性子,杨杰也不去理会他此刻的心情,替女儿拂去额前飘下的长发,低声的说:“其实,关于湖州之事我事先知道的,不过没有想到会连累到蝶儿,也怪为父啊!”

“您知道?”杨蝶大吃一惊,下意识的左右看了一下,发现是在屋内,才放心下来,遂问道:“难道是岱山岛上的人做的,为什么要杀一个小丫头呢?”

杨蝶这样问着,浑然忘了自己也是一个小丫头而已,杨杰听着有些忍不住的想笑,可是看着爱女的左臂,又笑不出来,只是怜惜的看着,轻声的说道:“其实我这次借口到苏州,正是为此事而来,只听说那个小维身后有一股势力,不可小看……。。”

“我想见见那个皇太孙,蝶儿有没有办法?”杨杰话锋一转,突然问道。

提起了皇太孙,杨蝶的眼睛又是一红,前几天在行宫内,他把朱允炆说的话,理解成因为她的手臂残废,就算是想和她在一起,估计皇上那一关也过不了。每当想起这件事情,他都伤心的要命,甚至在某些时候还怨恨自己为什么多事。

不过当时也没有想到会有断臂的后果,更没有想到会和皇太孙在一起久了,对他颇有好感,开始的时候,只是想借机接近其后,为父亲做说客,争取父亲能早ri回来和自己团聚。

要是早知道,自己还会不会伸出手臂推小维一下呢?想着那丫头在无人时亲热的叫着姐姐,心里也有股暖意,也许,这就是命吧。

杨蝶这样想着,对于父亲的问话,轻轻的点点头,低声说道:“那父亲准备在那里见他呢?是在这里还是去行宫?”

正文第四十四章恢复女身

当杨狄峨请亲卫捎来消息,说是印刷作坊有了新的发现时,朱允炆还以为在技术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否则以杨狄峨的性格,绝对不会那么大惊小怪的让人请他过去。

可是到了新郭镇,又被告知在镇上的客栈中,杨狄峨在那里为他接风,说是有事相商,亲卫们纵然觉得有些蹊跷,但是新郭镇由于朱允炆出于保护新式印刷技术的目的,早就布置的如同铁板一块了。要说在这里有人对太孙不利,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话。

朱允炆也是这样想的,而且他知道要想收买人心,就必须给予手下充分的信任,让铁铉安排亲卫守护休息后,跟着他就去了那家客栈,距离印刷作坊并不太远,只有不到五百米的路程,沿途也十分清静,因为这里除了作坊内伙计的家属,其他百姓都被他以苏州城内的房舍置换的方法变相迁移走了。

进了客栈,见大厅内摆好了一桌酒菜,却不见杨狄峨的身影,正在奇怪间,突然从后堂出来个人,顿时让朱允炆有种做梦的感觉了。

杨蝶,今ri穿了一身茜红色绡绣海棠春睡的轻罗纱衣,缠枝花罗的质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是玲珑浮凸的浅淡的金银色泽。整个人似笼在艳丽浮云中,华贵无比。

一时怔住了,杨狄峨……他……她竟然是个女的,放眼看去,失神之下也不去想失礼不失礼了,但见那美艳的形象,不由的使朱允炆从本体记忆深处想起诗经里面的一段话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看到皇太孙张着嘴巴,一脸惊讶的望着自己,杨蝶心想,原来男装时,天天在一起还没有看够吗?

不过父亲杨杰就在后堂内等着,说不定现在正通过某个缝隙偷看事情发展的进展,若是让他看见,那不羞死人了。

连忙将脸侧了一下,避过朱允炆的目光,用右手指了一下酒席前的主座,不再刻意隐瞒的嗓音如同玉珠堕盘一样清脆:“殿下,请坐!”

朱允炆痴痴的坐下,但脸上还是阴晴不定的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梦中,若不是穿越回明朝,他还以为自己是在演电影,这些可是经典影片中的桥段,没有想到自己也会碰上。

脸上露出只有自己才能领会的笑容,可是这笑容落在旁边紧跟着他的铁铉眼里,嘴里不敢说,但是心里却是充满了不屑:整个太孙行宫的人都知道你们的关系,今天又只带了我一个人,还在那里故作惊讶什么!!

铁铉已经认定太孙殿下不想让太多人知道,以免传到皇上的耳朵里引起不快,再说了,他也不愿意让皇上知道,破坏太孙在皇上心中的好印象,毕竟以一国储君私会民女在铁铉的眼里还的确算是上不得台面的事,索性就两眼视而不见,过了会,看到太孙还在那里发愣,遂以为是自己在场,使其感到不便,装作有事,告辞而出,命令侍卫将周围几道街封锁,但不得打搅太孙殿下。自己却在客栈旁边找了一户人家,坐在院中等待。

铁铉一去,杨蝶的心理马上就轻松了很多,朱允炆的心思也回来了一点,恋恋不舍的又看了杨蝶一眼,然后正襟端坐,眼观鼻、鼻观心……但是……心里却是又浮现起杨蝶的容貌来,忍不住的抬头又看一眼。

终于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轻轻咬着嘴唇,不料却又露出如贝的碎齿。杨蝶有些羞怒的模样,遂娇声道:“殿下还未看够吗?”

讪讪的收回目光,朱允炆随意的拿起桌上的一杯茶水倒进早已经是干渴的口中。却没有料到那是新茶,正是滚烫,被激的怪叫一声,,慌忙拿出手帕来擦拭,迟迟艾艾的问道:“你是……你是女子?”

“你不知道?”杨蝶有些奇怪,反问道。

你不说我怎么会知道,朱允炆暗暗的想,不过为自己的智商也感到害羞,和杨蝶相处了两个多月,竟然没有发觉对方是个女的,看刚才铁铉的表现,恐怕早就知道了,再回忆起在行宫中各人的神情,朱允炆沮丧的发现,恐怕整个大明只有自己被蒙在鼓中了。

不过也不怪自己,心里安慰道,自从回到大明,天天见到的都是宫内那些唯唯诺诺的宫女,下江南后,遇见个尼姑装扮、调皮刁俏的小维已经是异数了,谁还会把一个见义勇为并且造成终身残疾的人往别处想啊。

看看杨蝶的左臂,心里一痛。几乎有伸手抓住抱在怀里的感觉,问:“那你叫什么名字?”

“杨蝶。蝴蝶的蝶!”

看着杨蝶的服饰,真的是人如其名啊,柔声又说:“既然是女子,当初为什么要那么冒险呢?看你……。。”

话到嘴边,遂觉得不妥,马上住口,但是杨蝶还是以为朱允炆嫌弃自己,心里一酸,泪水就流了下来。

用手捂着嘴干咳两声,朱允炆十分后悔刚才所说的话,正想着什么办法去挽救这一切时,从后堂又转出一个人来,朗声说道:“蝶儿,你怎么了?”

朱允炆吃了一惊,这个场合,老管家平叔都不在,突然出来了一个陌生人,显然和杨蝶还十分熟稔,马上就知道杨蝶约自己来这个地方的用意,但不知来者何人。

杨蝶看见父亲出来,也不好意思再哭下去,拭去脸上的泪痕,盈盈站起,向朱允炆介绍道:“殿下,这是我父亲……。”

没有等女儿介绍完,杨杰抢先一步跪下叩拜道:“罪民杨杰,参见太孙殿下。”

想着此人和杨蝶的关系熟稔,可是没有想到竟然是她口中常常提及在远方做生意的父亲,碍于身份,只好坦然接受杨杰的跪拜,待看到杨蝶也要随父亲一起拜倒的时候,连忙起身准备将他扶了起来,道:“杨卿又有何罪!能从远方他国归来,是可喜可贺之事。”

“不,殿下,罪民的确有罪,”杨杰强调道:“因为有一点蝶儿也不知道,罪民是岱山岛海匪的军师。此次前来,特地向朝廷请罪来的。”

~~~~~~~~~~~~~~~~~~~

PS:求票、求收藏,今天三更,第一更到,请各位大大在收藏的同时,将手里的票票留下,好吗?

正文第四十五章朝贡

听到杨杰的自我介绍,朱允炆心里虽然不是那么反感,但还是惊讶了一番,瞄了一眼在旁边提心吊胆的杨蝶,见她早已失去了往ri和自己一起谈天论地时的从容,此时却是在怯生生的看着自己,好像怕他要治父亲的罪一样。

虽然心软,但此时他还是坐回了椅子上,低头沉吟着。表面平静,可是内心深处却是波涛汹涌。

自己是谁,自己是朱允炆,大明的储君,下一任的大明皇帝,可是为什么最近老是有一群莫名其妙的人来找自己呢?而且全部是通过女人。而且这些人放到朱元璋的眼里都是逆贼。难道这些人真的不在乎自己皇太孙的身份吗?

难道他们真的不怕自己一转身,就将他们卖给锦衣卫,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还是欺负自己年龄小、不懂事,想从这个未来大明皇帝身上落点好处。

连续的两次遭遇,不能不使他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纵然是对杨蝶和小维有百般的好感,也不能再这样的感情用事啊,从这件事情上,朱允炆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什么,朱元璋这次针对江浙,是不是就是因为他知道些什么呢。

虽然没有头绪,但是朱允炆却是肯定了其中必有相关的联系,自己亲卫中,暗伏的锦衣卫肯定是有的,就算是不监视自己,也要帮皇上监测自己身边的官员,否则,这锦衣卫还有什么用处,那么东宫大大小小的事情肯定是隐瞒不了老朱了。

频繁的接触曾经差点没有把皇帝干掉的张定边,又和皇帝对着干非要扶植工商、开海禁。现在又和海盗挂上钩。要是换成别人,恐怕下场比蓝玉还要惨吧。也幸亏是自己,老朱拿自己是无可奈何,可是自己走了之后呢?

江南怎么办,朱允炆没来由的从心里升起一种危机来,在朱元璋眼里,对于把自己教坏了的江南人将更加可恨,恐怕将来要承受朱元璋的清洗是不可避免的了。

“禁止浙江、江苏特别是苏、松人任职六部。禁止江南人在本地做官。”邸报上的内容又浮现在眼前。

本来肯定的事情现在再想起来,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幸亏是这个杨杰突然求见引起了自己的警觉。朱允炆暗中抹了一把冷汗。

杨杰仍然跪在地上,朱允炆走到身边就准备扶他起来,却又折转回去,也不让他起身。因为这样,杨蝶也左右为难,不知道应该是随父亲跪下,还是像往常一样走到太孙殿下面前求情。

朱允炆“咄咄”敲着椅子的把手,面无表情,转脸看看尴尬的杨蝶,冷声问:“你此次来是代表着岱山岛,还是你自己呢?”

毕竟身为上位者那么久,只要是刻意,还是能发出一种自然的威慑,杨蝶却是从来没有见过他这么的神情,也知道父亲所说海匪和朝廷对抗,也就是谋反。父亲竟然是其中一员,怎么平叔从来没有给自己提起过呢?

熟读史书的杨蝶,当然知道天家的翻脸无情,自己和他不过是萍水之逢,只是原来谈的比较融洽而已,现在以女装见他,无非是想引荐父亲时多了一份方便,可是没有想到父亲竟然是海匪的军师,那么自己这一份方便还有用吗?

低头看了看左臂空空的袖管,想起了前几天太孙殿下所说的话,残废的自己还会有这个本钱吗?饶是他百般聪明,此时也无计可施,只能寄望于自己眼光不错,太孙殿下不是那翻脸无情之人。

杨杰跪在那里,十月底的天气,背后还是冒出了腾腾热气。当下也不再隐瞒,遂一五一十的对朱允炆讲起自己在岛上所知的事情。

原来,自从大明在太湖整肃水军,舟山群岛几十股海盗个个人心惶惶。本来成分繁杂的海盗,有的是海商们成立的武装走私船队,有的是方国珍的旧部,有的是陈友谅的旧部,其中有倭寇穿插其间,倚仗着后面有ri本的贵族撑腰,借助海盗队朝廷此次整肃水军的惧怕,组成了很多小队,来往于各股海盗之中,隐然成了中间的霸主。

并鼓动很多海匪将家属迁往ri本本国,以便于更好的控制海盗。舟山目前空前的团结,对于上次傅友德和方明谦试探性的围剿,则利用广阔的海域躲起了猫猫。甚至利用大明水军穿插间隙,直接南下,对台州、温州、明州等地进行上岸掠夺。

倭寇扬言无敌于海上,并时常炫耀当年天下无敌的蒙古人都不能动其本国一寸土地,更不要说现在四方作战的明朝了,所以家属放在ri本国可让这些海盗无后顾之忧,又由于海盗在倭寇的配合下,成功的袭击了大明的几处卫所,所以舟山群盗竟然相信倭寇的妄言,大部分乖乖的俯首听命。

更有甚者,倭寇买通了沿海很多官吏,为其提供情报和军队分布情况,再加上海盗中有不少是本地海商,所以现在势力愈加壮大,而杨杰此次能回到苏州,则是虚与委蛇,说自己在松江府、苏州府一带颇为熟稔,可以为其联系一些内应,这些倭寇正在策划一起能震动京师的掠夺,希望能够警告大明朝廷,以表示对不允许ri本朝贡的不满。

说道此处,杨杰的身子猛然直起,望着朱允炆,似乎想看看自己提供的情报到底能不能打动这个太孙殿下。

不允许他们朝贡,他们还不满?朱允炆听到这个消息,仿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是法律专业出身,对于历史不是十分明白,不过还没有听说不允许你送礼,你就要打人的。难道倭寇真的是天生的**骨头?

见皇太孙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