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破天下-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算来,我也是位列九卿之人了啊!”想起往昔作为大唐之民时仕途无望的潦倒模样,刘方平内心里又一阵激动。

    只是不待刘方平再暗自得意一会儿,突然有人急急进来,说总理大人有请。

    刘方平放下手中的卷本,朝下首正在研读法令条文的属下们交代一声继续,便赶往总理衙门了。

    总理衙门之内,李无解坐在主位上,正在低头沉思。一旁的哥舒翰也在沉思,不过目光却望向李无解似是在等待着什么。至于士兵徐阳,却是被带下去了。

    李无解如今算是军政一把抓,他既担任着行政最高长官总理衙门的总理一职,还担任着全军总司令的职务。如今的李无解,其实算是一方土皇帝了。这几日,安西四镇中,疏勒守捉使李嗣业早早地就靠向李无解,而于阗如今虽说还没有掌握在李无解手中,但他的势力正在渗透中,差不多会在近日内拿下。至于焉耆,因为考虑到自焉耆向西到瓜州、沙洲、肃州直到齐州一线能够纳入自己治下,李无解正派出了董文成和王树发率五万精兵前去收城,而这五万精兵里,就有已经装备了火器火炮的新军一万五千。

    除了安西四镇之外,李无解最在意的,就是碎叶了。本来,李无解早有布置,加上楚怀玉这个内应,拿下碎叶应该不是难事。但问题却恰恰就出在了碎叶。

    昔日,突厥首领李献忠为避过安禄山,带领族人来到葛禄逻部,本来李献忠只为避过,也没其他心思,但看到安禄山居然做了皇帝,而且打的大唐皇帝都跑出了京城,再加上安西之地唐军内调,防备空虚,这李献忠就动了心思。于是,他鼓动葛禄逻部起事。只是,刚起兵没十天,他就被碎叶守捉使程千里的军队打败了。李献忠见此,吓得立即要向程千里投降,但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人,说只要他李献忠愿意,大食国愿意出兵,帮助李献忠成事。而出现的这个人,姓武,单名一个炳字。

    此刻,这武炳正坐在碎叶城中的一处府邸之内。大厅内,摆设着一个简易的灵堂,灵堂正中央,供着一个灵牌,其上竖列着几个字:“先父武氏沛鸿之灵位!”

    (本章完)

第224章 非做皇帝不可?() 
    李无解想做皇帝吗?

    道亚宵极,万人之上,三宫六院,荣华富贵,谁不想?只是,在后世看惯了各种宫斗剧的李无解,本来就对皇权这个东西兴趣缺缺,更何况,如今又知道了“自己”的身份,知道了李曲义的痛苦遭遇,对做皇帝更加不感兴趣了。

    “因为我不想我的后代子孙,因为帝位之争,而陷入无休止的相互残杀中!所以,我不打算做什么皇帝!”面对着杨坤,李无解说道。

    “可是你不做皇帝的话,我们……你带领我们在西域所做的这一切……”杨坤摊手道。意思很明显,不做皇帝,如今还奋斗个什么。

    “我知道你的意思!”李无解微笑一声,“我只是说不做皇帝,但并不意味着就放弃所奋斗的一切!”

    “你的意思是?”杨坤又疑惑了。

    “其实这个世界,要统治一个国家,不一定就非要做皇帝!而是还有其他很多方式,比如做总统、元首,或者说,主席!”

    “总统,元首,主席?”一个个新鲜的词一出,杨坤不由得面露惑色。

    李无解看着杨坤,并没有先回答李白,而是向着杨坤问道:“不知道姐夫你有没有疑惑过,我为何会知道很多事情,比如安禄山造反,比如边军内调,以及杨贵妃会在马嵬坡遇难等等这一切,以及我为什么会知道如何制造火器,还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这一说,一下子让杨坤沉思起来。可不是,平时不觉得,但有时候想想,似乎很多事情,李无解总是会未卜先知一样,至于像枪火炮之类,更是闻所未闻。

    “为什么?”杨坤下意识地问道。

    李无解深吸一口气,并没有回答杨坤,而是幽幽地道:“姐夫,如果我告诉你我死过一回,你信吗?”

    杨坤一听这话,莫名地背后一冷。“无解你……你这话什么意思?”

    “姐夫,你还记得我跟你们说过,那次埋了师父后,我只身一人离开库木的事吗?”

    杨坤点点头。

    “其实离开库木不久,我就碰到了一群人,被他们追杀,结果从悬崖上摔下去了!”

    “这你也说过,正因为摔下悬崖,你才被郭愣子他们救了,不是吗?”

    “嗯!”李无解点点头,看向杨坤,“的确是这样,但那次因为娘在,所以有些事情我隐瞒了没说,其实那次,掉下悬崖后,我就死了!”

    “什么!”杨坤一听这话,不由得惊叫出来,“你不是活的好好的吗?怎么死了?”

    李无解苦涩一笑,“姐夫,你以为从十七八丈高的悬崖连人带马摔下来,还有活的可能吗?”

    “这有什么,在幽州,你也不是从那么高的悬崖摔下来,结果活的好好的!”杨坤下意识地说道。

    “那不一样!”李无解摇摇头,“幽州是有大树拦着,下面还铺着很多树叶!但库木那次,什么也没有!”

    “嘶!”看李无解说的这么认真,不由得信了,“那也说不通啊,就算你那次死了,可如今活的好好的啊,这又如何解释?”

    李无解瞧着杨坤,嘴唇几欲张开,差点说出真相,但最终还是黯然一喟道:“我也说不明白为什么会突然活过来,但自从活了之后,我的脑海中就多了很多记忆!”接着,李无解将早先时与谢忠师父所讲的,又给杨坤说了一遍,连带着,将未来世界的各种国家制度,也都一一给杨坤说了一遍!

    “谢师父说,这是梦游十方!”

    这句话一说出,杨坤脸上的讶异和困惑之色稍去,不由地点头道:“难怪,难怪,也只有这样才说的通了!”

    “嗯?”李无解倒疑惑了。

    见李无解如此神情,杨坤问道:“难道谢忠师父没告诉你什么是梦游十方?”

    李无解摇头。

    “哦!”杨坤轻哦一声,这才解释道:“所谓梦游十方,其实是佛家讲的,十方就是指上天、下地,以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还有生门、死穴、过去和未来这些,不过按你说的,你应该是到了未来,所以才会知道将来的事情!”

    “这样啊!”李无解豁然。心道这个时代的人们大多信佛,难怪刚当初刚一说,谢师父就会说出什么梦游十方来。突然,一个想法出现在李无解心头:既然佛教能解释穿越这种事情,我是不是可以向李白他们也交代一下,那样他们就会明白我不做皇帝的原因……

    只是,这一念头还没实施,就被杨坤掐灭了。

    “无解,我问你,这个事情除了谢师父和我,你还跟其他什么人说过吗?”

    “啊,这个,当初我只跟谢师父讲过,如果谁知道,除了谢师父和你,估计只有我几个师兄了!”

    “嗯!”杨坤听了微微点头,不过眉头微皱,似是斟酌什么,不过也只是片刻,就看着李无解,郑重其事地说道:“无解,我长你几岁,经历也多些,所以,我认为你梦游十方这个事情,以后千万千万再别跟别人说了!”

    “为什么?”

    “因为世道,因为人心!”

    “世道?人心?”李无解下意识地念出声来。

    “对,世道,人心!”杨坤颔首,“虽然我不知道千年以后怎么就没皇帝了,但我想,那时候的世道人心,绝对和如今的不一样。而如今,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世家大族,所有的人都认为除了天地之外,这世上就属皇帝最大了。而皇帝之下,士农工商,各有职分;蓬门之家和世家大足,贵贱有别,这些,是如今的世道。而如果按你所说,人人平等无差,让升斗小民和富商巨贾等量齐观,让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与市井之徒平起平座,让那些天子之臣成为百姓的仆人,这无疑是乱了世道。如此,也就意味着失了人心,没有人心,你所谓的事业又如何能够成功呢?”

    “不应该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吗?”李无解疑惑道。

    “民心?”杨坤微微一笑,“的确,民心也是人心,黎民百姓见识浅薄,很容易被利用。但正因为民心容易被利用,所以最不可靠!”

    “嗯?”李无解面露惑色。

    “就说安禄山这次造反,他得不得民心?”

    “得……吧!”李无解本想否认,但却不由得颔首。他可是知道,昔日从安禄山的大后经过时时,幽州的百姓居然给了安禄山一个圣人的称号,而且很多人争先恐后地跟随安禄山。

    “所以,得民心从来都是相对的,并不是说你站在正义一方,百姓就都会拥护你!而只要是你有权,有术,有势,有利,民心是最容易被利用的!所以,黎民百姓的民心要用,但更要用的,是世家大族和富商大贾,还有读书人这些人的人心!”

    李无解眉头依旧深皱,倒不是他不懂杨坤所说,而是他内心里,十分抗拒做皇帝。因为他相信,他也知道,从来不会有那个王朝真的就能千秋万代地主宰江山!那一句万岁万万岁,不过是愚人自欺罢了!就如秦始皇,自诩功盖三皇,德匹五帝,因而自称始皇帝,甚至想着大秦帝国自他而始,以至后世千代万代,但结果呢?还不是只传了秦二世一代就完结了?

    李无解可不认为,因为自己是穿越过来的,知道后世种种,就会让自己的后代不出昏君。再者,李无解想着既然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绝对不会让整个华夏民族在以后的发展中经历被异族侵扰不断,甚至差点被灭种的历史,他要让整个华夏民族用自身的制度优势,永远地屹立在世界之巅。

    “制度优势!”想到这里,李无解不觉陷入回忆中。

    李无解不相信皇位可以千秋万代地传承下去,但他相信,文化、文明、制度这些东西,却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作为后世之人,李无解可是知道,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有一个人,却是千秋万代地被人崇敬,这个人,自然是孔子了。虽然孔子一生不得志,但他创建的儒家学说,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等,却成为一种文化基因,烙进了华夏民族的血脉之中。正因如此,无论后世朝代如何更迭,却都尊奉孔子为至圣先师,圣旨被冠之以“素王”的名号。

    “再说了,早先时你虽出面不多,但却把握着大局,那么多人之所以愿意按你的布置做事,虽说有些人,是因为你对他们有知遇之恩,有些人是因为和你关系匪浅,但终归到底,这些人都是希望能在你的带领下成就一番事业!所以,无论如何,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做这个皇帝,如果你不做,或者说,你打算那什么选举出主席、元首的,这些人心中无主,前途未卜,怕是会心声二心……一旦……一旦其中有人心生悱恻,乘机打劫,然后做了皇帝,那你奋斗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一句话,突然让李无解惊出一身冷汗来。

    (本章完)

第225章 李无解另立乾坤() 
    龟兹城,如今姓李了!

    自当日李无解听了杨坤的一番话后,一个人沉思了两日多,然后才召集了李白、杜甫等人。

    召集众人后,李无解除了下命令外,再没有说其他什么。李无解当时的命令是:王树发迅速召集各处兵马,十日后占领龟兹城;又令杜甫加快火枪火炮的建设力度,在装备了一万五千的基础上,再装备两万人队伍;又指示李白制定移风易俗法令;同时,下令刚刚到来的郭富贵加快粮草的采购!最后,李无解派人晓谕各地,集结各自力量,设法夺取各军镇。

    命令下达,各人都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只是,李白这里却遇到了麻烦。自从接受李无解移风易俗的命令后,李无解当即请示该如何操作,李无解一想,示意首先从衣着开始,男子摒除长袍褂衣,再者,要变换发型,改男子髻发为短发。之所以提出一样一条来,是因为在目前的士兵中,已经逐渐流行由李无解设计的新式军服——其实这种服装便是李无解当初在给王树发的练兵手册中画出的中山装,被李白发现后,加上颜玉清等原本京城时服装厂裁缝的到来,相互配合之下初步实践了一下李无解的构想。士兵们穿上了这种新式军服,无论训练还是列队,倒是都面貌焕然一新,很快便流行开来。但唯一的问题是,因为很多士兵依旧习惯留长发,弄成发髻,所以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见此,李无解首先下令在士兵中进行剪发运动!

    只是这一剪发运动一开始,李无解就见识了什么叫保守思想的力量。

    剪短发,士兵中的胡人倒还好些,而那些汉人士兵就不乐意了。都叫嚷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之类的,硬是不剪头发。

    不得已,李无解召集士兵,说讲了一番短发的好处后,当即将一旁的董文成按在椅子上,亲子动手给剪了一个帅气的短发。待李无解罢手,士兵们一看董文成一身新式军装,配合着一头短发,戴上军帽后更显得英武神气,不由得跃跃欲试。

    见此,李无解叫来几个士兵,和自己坐成一排,然后让身后的颜玉清、段红菱等以及从长安而来的一个个女裁缝们,拿着梳子剪刀就在头上挥舞起来。

    加上李无解身先垂范,再加上颜玉清等一帮靓丽女子的吸引,结果剪发运动顺利展开!

    而这种运动,随着李无解等人拿下龟兹城,又很快影响到了龟兹城居民。特别是随着冷清秋服装厂重新开业,大量款式新颖的新式服装出现在市面上,李白的移风易俗运动首期任务开展得有声有色。

    李无解对李白,哦,不,如今是文化部长的李白的工作十分满意。接下来,按照李无解的指示,李白需要做的,就是兴建大量公立学堂,招收适龄儿童入学。至于学些什么,除了识文断字之外,李无解特意加入了算术、历史等。指明了大体方向,让李白去施行,李无解便不再管文化部这块的事情了。因为他很忙,如今身兼数职的李无解,草草建立了自己的班底。这会儿,李无解打算履行作为总理衙门总理的职责,去工业部瞧瞧。

    说是工业部,不过是昔日节度使府的一处偏院,被拿来作为工业部办公用地。

    李无解刚进偏院,就听见看见工业部长杜甫急匆匆地往外走,后面跟着一帮手下。

    一看到李无解出现,杜甫急忙施礼:“总理大人!”

    “嗯!杜部长,这么急匆匆地,是去哪里?”

    “禀总理大人,兵工厂那边传来消息,牵引式火炮研制成功了,属下正要去查验一番!”

    “这么快?”李无解讶异一声。其实这个牵引式火炮,还是他前几日视察的时候,发现火炮威力尚可,但就是激动性能没有。,只能放在固定的炮台上使用,所以当时提了出来,并提点了一下,不过能想到居然这么快就成功了。

    “是!总理大人要不要去?”杜甫又问了一句。

    “要去看看的!”李无解点点头,立即侧身,抬手示意道:“杜部长,请!”

    “总理大人请!”杜甫抬手示意。

    李无解见此,点点头,率先转身迈步。杜甫见了,急忙跟上,不过却后了李无解半步距离。其后,李无解的侍卫和工业部一众人也急忙跟上。

    只是,刚出了节度使府的大门,正巧就被人拦住了。

    来人是被李无解任命为国防部长的哥舒翰。哥舒翰的身后,跟着一个年轻的军人。此人,正是昔日跟随着秃鹰陈霸天的侍卫之一。

    此人看着昔日节度使府邸上的总理衙门几个大字,又看向在大门两侧持枪而立站岗的几名士兵,目光最终停留在几名士兵手中的火枪上。

    突然听到哥舒翰见礼的问候声,此人急忙收回心神,看向李无解。

    “这位是第二兵团来的人,又一些事情向您汇报,所以属下带过来了!”

    “嗯!”李无解点点头,将目光看向来人。

    这人一看李无解望向自己,立即立正敬礼道:“第二兵团三旅一团战士徐阳见过总司令!”

    李无解回敬了一个军礼,放下手,这才问道:“三旅一团,应该是陈霸天的人吧?”

    “是!”这名叫作徐阳的战士立即回应,“这次我是奉了金旅长的命令,前来汇报紧急军情!”

    “紧急军情?”李无解一听这四个字,目光移向一旁的哥舒翰。

    哥舒翰点点头:“是的,因为事件紧急,所以我就直接将人带过来了!”

    “嗯!”李无解点头,蹙眉道:“什么军情,你说!”

    徐阳正要开口,却下意识地看向李无解身后的杜甫等人。

    “总理大人,既然您有紧急军情,那您先忙,兵工厂那边我带人去瞧!”

    “嗯!”李无解点点头,“那杜部长辛苦一趟!”

    “应该的!”杜甫拱手施礼,又朝哥舒翰招呼一声,便错开身,领着一帮人离去了!

    “走,进去说!”看着杜甫远去,李无解招呼一声,率先进了如今已经改换了门楣的总理衙门。

    ……

    另一边,在离总理衙门不远的一处府邸,乃是新设立的刑统衙门所在。

    刑统衙门,乃是李无解参照后世三权分立原则,设立的司法部门,设司法**官为总负责人,如今的司法**官乃是刘方平。

    此刻,刘方平正一边捋着胡须,一边研读由法理衙门根据唐律修订,并经过李无解批红的法律条文。

    其实,对于李无解打算颁布什么法律条例,刘方平并不在意,只要是经过李无解批红的,他都一一接受,然后一边自己熟读,一边交给下属,要求一个个都必须熟记每条律令,然后由他亲自考核。

    刘方平如今十分卖力。虽然李无解当初并没有明确承认要做皇帝,但从李无解的诸多布置,以及日常所行,他都看出来了李无解的野心。同样,他也看到了自己的光辉未来。

    “如今算来,我也是位列九卿之人了啊!”想起往昔作为大唐之民时仕途无望的潦倒模样,刘方平内心里又一阵激动。

    只是不待刘方平再暗自得意一会儿,突然有人急急进来,说总理大人有请。

    刘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