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盗破天下-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一声呱呱地蛙声响起,似乎是一段序曲的前奏,紧接着,更多的蛙声响了起来。只是没奏几个来回,所有的蛙声突然停歇了。少顷,大陆的东边出现了一支火把,隐约照出一个人影来。

    潼关隘口,墙垣之上,梁洪正背着手,威严地注视着一片黑暗的潼关东大片土地。那无尽的黑暗,就像一只巨大的怪兽的大嘴,仿佛可以吞噬一切一般,让人看得久了,内心里竟莫名地多了一丝忧惧。

    咽了口唾沫,梁洪收回了目光,就要转身离开,但刚转了一半的身子却陡然停住了,继而又转了回来,目光炯炯地望向了那一片黑暗。那里,正有一点亮光。

    当终于确定了亮光在移动之后,梁洪立即命士兵拉弓搭箭,瞄准了亮光。

    亮光在立潼关隘口的墙垣还有十丈距离时突然停住了。

    “请问前面值守的是哪位将军?”黑暗中举着火把的人叫了一声。

    梁洪听了问话之声,辨不清声音是否是熟识之人,只得朗声回复一声:“我乃梁洪,你是何人?”

    “哦,是梁将军啊!”黑暗中传来一声回应,听起语气,似乎认识梁洪,但梁洪依旧没有听清其是谁。不过,黑暗中很快又传来声音,让梁洪那微皱的眉头舒展了。

    “梁将军,我自东都而来,有重要军情禀报,还请梁将军通知兵马大元帅!”

    “嗯?自东都而来?”梁洪一听到这话,立马想到此人或许就是朝廷安插在东都的探子。如今,自潼关以东的大片土地悉数沦陷,也只有这些暗中的探子才能送来沦陷之地的消息。

    正在梁洪犹豫的时候,黑暗中的人又说话了:“此番的消息十分紧急,梁将军休要迟疑,尽管去唤来兵马元帅大人,再着人用绳放下来一个筐,我将消息送到了便会离开!”

    “去,迅速汇报太子殿下和哥舒翰大人!”梁洪赶紧朝着身旁的侍卫吩咐一声,近旁的一人看了,立即转身而去。

    “去,找来绳子和筐!”梁洪又吩咐一声。

    不久之后,李亨及哥舒翰等人都来到了潼关隘口的城垣之上,在一个士兵的提拉下,一个绑在绳子一头的柳筐被提了上来,柳筐中,放着一个西竹筒和一个符契。哥舒翰拿起符契仔细一确认后,这才拿起了柳筐中的西竹筒,拧开一边的塞子,并从中抽出一张纸条来。

    “安禄山定于三日后称帝!”哥舒翰念出了只有短短几个字的信息,然后愕然地望向李亨。

    “好胆!”李亨咬牙切齿地叫骂一声,气得两腮的肉都颤动起来。

    刚刚到达了墙垣的梁洪的副手,本欲向梁洪汇报发现,当听到了哥舒翰念出的消息,看到李亨怒发冲冠的模样,急忙低下了头。

    (本章完)

第200章 哥舒翰率军出击() 
“传朕旨意,令哥舒翰即刻领兵东征洛阳,荡平安贼!”朝堂之上,李隆基听说了安禄山居然称帝的消息,震怒不已,最后,犹自气得浑身发抖的李隆基一手叉腰,指着杨国忠命令道。

    杨国忠见李隆基正在气头之上,丝毫不敢反驳,转身就去着人传旨了。

    时间不久,就有一队轻骑自皇宫而出,健马上,除了一个个士兵,额外多了一个传旨的太监。一行人来到大街上,就有两名士兵催促健马领先一步,然后大声呼喝着街道上的百姓让步让道。少顷,这队人马便消失在街头了。

    ……

    潼关内,营帐之中,梁洪听完了哥舒翰的布置,和一众将领出了帅帐,这才朝着自己的营帐而去。到了营帐口,梁洪朝站岗的侍卫吩咐一声:“如果不是紧急军情,就不要打扰我!”说完这句,梁洪便钻进了营帐。不久之后,营帐内便传出了呼噜声。

    只是还没睡一刻钟的时间,就见梁洪的副手郭俊出现了,听见梁洪帐中的呼噜声,郭俊朝门口的侍卫点点头就要钻进去,却被侍卫拦住了。

    “郭校尉,将军他吩咐了不要打扰他!”

    “我有重要事情向将军汇报!”郭俊皱眉道。

    “是紧急军情吗?”

    “呃……不是吧!”

    “那您还是别进去了,将军刚才可是发话了,除非是碰到了紧急军情,不然别让人打扰他!”说这些话的时候,侍卫的声音低低的,还忍不住侧耳聆听营帐内的动静。

    “可是我要汇报的事情也挺重要啊!”郭俊也同样压低了声音咕哝一句。

    “如果不是紧急军情,郭校尉您还是别打扰将军,他昨夜值守了一夜,今早又被元帅大人叫去了,这一夜没休息好。再说了,您知道咱家大人的脾气可是……”侍卫说着,努了努嘴。

    郭俊听了侍卫的这般话,气息不由得一凝,继而长出了一口气道:“既然如此,我等会再来吧!”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

    帅帐之内,哥舒翰坐在案几后,目光直直地盯着眼前的一幅地图。不过,从那凝视不动的眼珠来看,他并不是在审视地图,而是在思考着其他的事情。

    “哎!”一声长叹后,哥舒翰的眼神终于从地图上收了回来。

    “元帅都已经说服了太子了,怎么还一副困扰模样?”见自家元帅拧眉蹙额的模样,王思礼忍不住问了一声。

    哥舒翰抬眼一看立在帐下的诸部下,最后将目光看向了提问的王思礼,解释道:“虽然我方才劝住了太子,但如今却不只是太子能做主的事情啊!”

    王思礼一听,不由得一凝,一想起长安城中的至尊如果知道了安禄山要称帝的消息,怕是会龙颜大怒,而后果,必然是如太子一般,直接要自家大人出兵去攻打洛阳。

    “元帅不必太过担忧,说不定至尊未必就会……”王思礼为了宽慰自家大人,想要假设一句,结果一想,却也未必,以致话还没说完就顿住了。

    其实在场的这些人都明白,曾圣眷在身的安禄山突然造反,最被打脸的,就是李隆基了。而如今安禄山居然僭越称帝,这对李隆基来说不只是打脸那么简单了。所以,盛怒之下的李隆基必然会下令令哥舒翰出兵的。

    “其实……”王思礼身旁的火拔归仁突然出声,不过只开了个头就收住了,但脸上却显露出欲言又止的神态。

    “有什么话直管说,何必吞吞吐吐的!”哥舒翰轻喝一声。

    “是!”火拔归仁一听这话,连珠炮似的说道,“其实在属下看来,如今安禄山几次攻打潼关不下,已是士卒俱疲,这时候只要我们一鼓作气,说不定就打到洛阳了。再不济,也能占领了陕州。所以属下觉得,咱们占领了灵宝西原就不再进攻,是不是太过小心了?”

    哥舒翰听到火拔归仁这般的话,忍不住内心恼怒,但却自始至终在脸上没有显露出来。耐着性子听完火拔归仁的话,哥舒翰这才冷哼道:“你以为安禄山就是那么好打的?如今安禄山攻不下潼关,只是因为我们凭借险峻地利而已!如果换作其他关口,仅仅靠七拼八凑凑起来的几十万大军,早就不知道丢了几回了!”

    这般说着,哥舒翰看向其他的部下,严肃地道:“如今安禄山依旧兵强马壮,力量没有消耗多少,所以还不是主动攻击安禄山的时候!而只要我们坚守不出,凭借潼关的天险拖他几个月,到那时候,安禄山的力量消耗得差不多了,我们的士兵也训练得差不多了,再加上郭子仪、李光弼等人攻下了幽州,那时候,才是与安禄山决战的时候!所以,你们只管训练好手头的士兵,明白吗?”

    “是!”

    “明白!”

    众部下一听,纷纷应诺。

    “都下去吧!”哥舒翰也懒得再说其他,挥了挥手,让所有人离开。

    然而,众部下中,却有一人明显往后缩,留到了最后。这人,乃是哥舒翰麾下以智谋出名的诉法鼎。

    待其他人都出了帅帐,留在最后的苏法鼎想了想,猛然折身而回,来到了哥舒翰的案前,施礼一声:“元帅!”

    “哦?”哥舒翰看着苏法鼎,“法鼎还有话说?”

    “是!”

    “嗯!”哥舒翰点点头,“你说!”

    “是!”苏法鼎再抱拳施礼,整了整思绪,又开口道:“元帅,属下以为,安禄山僭越称帝,至尊震怒,必然会下令让元帅出兵。本来,虽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守潼关,不过至尊的命令又不可违,所以我们何不折中一下?”

    “哦,如何个折中法?”哥舒翰身体不由得前倾。

    “元帅,我们已经占领了灵宝西原,此地虽然比不得潼关险要,但同样是易守难攻之地,所以我们大可背依潼关,以灵宝西原为前锋营,将大军驻扎过去,然后步步为营,徐徐图之。虽然不能直接夺下陕州,再攻打洛阳,但却可以将陕州之地一寸寸争夺过来,最后再攻打洛阳,那样子,在至尊面前也有了交代!”

    “嗯!”哥舒翰听得连连点头,“这个办法的确不错!”

    ……

    下午时分,梁洪的营帐内,突然传出了梁洪满是错愕的声音:“你说什么,你看到李无解了?”

    “是!大人!”梁洪的副手郭俊皱着眉,一副回想模样,“属下按照您的吩咐潜到了董将军的营帐附近,只听见营帐内甚是热闹,不久之后他们便开始吃喝了。过了好久,就在属下以为打探不到消息想要撤身回来的时候,突然自营帐内出来了两个人解手,虽然当时天黑看得不是太清切,但从二人的谈话中,属下觉得其中一人正是李无解!”

    “哦?他们说了什么话?”

    “二人中除了李无解,另一个人正是董将军,属下记得当时先是董将军开的口,他说:‘反正已经到了咱们的地盘,大人要不休息一晚再走!’然后就听见那李无解说:‘不了,虽然是咱们的地盘,但如今人多眼杂,一旦我被人认了出来,会给你增添麻烦的!’”

    “等等,你是说那李无解连夜又走了?”梁洪正一边听着,一边寻思着要不要去堵住李无解呢,突然听到这么一句,赶紧插话。

    “是!当时属下一直在盯着,最后看到董将军亲自送着李无解几人出了营门,然后往西去了。”

    “笨蛋!你怎么不早来汇报?”梁洪听到这里,不禁怒喝一声。

    “我……”郭俊刚想解释,突然帐外传来了“呜呜呜”的军号声。

    瞪了郭俊一眼,梁洪转身从桌上提了披挂和宝剑就往外走。郭俊低着头,赶紧跟上。

    待梁洪和郭俊二人到了校场,就见其他将领多大已经提前到了。将台上,是太子李亨、哥舒翰、边令诚等人。

    当所有人都到齐了,便开始点卯。当点到董文成的时候,梁洪不禁瞥眼看向了董文成。似乎,董文成的眉梢若有若无地多一丝喜意。梁洪看了,不禁内心冷哼一声。

    台下,正一个个地点名查人,台上,哥舒翰正对着李亨侧头说话:“如今潼关就交给殿下把守了,殿下切记,无论任何时候,此五万士兵不能带出潼关,殿下的职责,就是守好潼关,给我等一个可靠的后方,如此,我等才能安心进攻!”

    “哥舒将军放心,本宫一定会守好潼关的!”李亨听了,重重地点点头。

    原来,午饭后不久,李隆基派来的传旨太监就到了。而如之前所料,李隆基果然直接下令哥舒翰率兵攻打洛阳。

    哥舒翰接过圣旨后,倒是丝毫不曾反对,便说会出兵,这倒是让传旨的太监内心一宽。

    而在哥舒翰调兵遣将的时刻,洛阳城内,安禄山也同样在调兵遣将。

    如今,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因为早先时与安禄山亲密的关系,被贬官,昔日的九原太守郭子仪被推到了朔方节度使的位子。郭子仪正从朔方发兵,要直接攻打安禄山的老巢幽州。同时,以平原太守颜真卿等为代表,原本诈降的各地官员,不断举兵反抗。

    不得已,安禄山只得暂停攻打潼关,调兵前往各地救援。

    (本章完)

第201章 李隆基急功近利() 
天宝九载五月一日,安禄山于洛阳称帝,立国号大燕,定年号圣武。一时间,洛阳城上阳宫,内山呼万岁之声不绝。

    而在离洛阳不远的陕州,陕郡城,昔日的刺史衙门,被安禄山任命为陕州刺史的崔乾佑坐在案后,正扶额皱眉,陷入沉思。

    案前不远处,一众部下却闹哄哄争论着。至于争论的原因,却是刚刚崔乾佑宣布了一个消息:李光弼、郭子仪率军又攻占了常山郡,直逼幽州;河北各州归降的唐将又一次反戈相向,不得已,安禄山下令陕州驻军回撤洛阳,准备驰援幽州。

    终于,经过了初始的错愕之后,一众人很快安静下来。只见站在最前列的长史孙孝哲首先开口问道:“既然陛下有令,敢问刺史大人可是有了决断?”

    “哎!”崔乾佑摇摇头,“我如今是难以决断啊!”崔乾佑说完,看着一众部下,“我们好不容易在陕州站稳了脚跟,如今却要拱手让出,我真的不甘心啊!”

    孙孝哲一听崔乾佑这般说,立即明白过来崔乾佑有了决断,只是内心还有不舍而已。见此,孙孝哲上前一步,蔚然笑道:“大人其实不必为难,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应对的办法!”

    “哦,孙长史有何高见,快快说来!”崔乾佑目光炯炯,急忙问道。

    “大人,以我看来,如今唐军已经是完全被咱们打怕了。就说堂堂哥舒翰,何等骁勇,可如今只管缩在潼关之内做那王八!”这般说着,孙孝哲回首望向身后的一种将领,只见每个人脸上都显出自得之色。

    孙孝哲看了,脸上的笑容更盛了,“而如今对陕州形成威胁的,也就刚刚驻扎在灵宝的几万人,就这些人,也只是就地营建营垒。而从其营建的营垒的规模来看,他们依然以防御为首,并没有进攻的打算。如此,恰好可以被我们利用!”

    “哦,如何个利用法?”

    “自然是利用唐军怯战的心理,故布疑阵,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嗯,请长史细说!”崔乾佑直接站起身来,绕到桌前。

    ……

    就在崔乾佑与一种部下谋划的时候,哥舒翰正将第三批三万人的士兵从潼关调出,前往灵宝西原安营扎寨。这一次,哥舒翰亲自随行。

    “殿下,哥舒将军这般,是不是太谨慎了些!”潼关隘口的城垣之上,李静忠看着哥舒翰的背影,轻声说道。

    “哥舒将军也是为了安全起见吧!”李亨轻声说道,不过那微皱的眉头,却似乎也对哥舒翰这般操作心存不满。

    原来,哥舒翰在接到了李隆基的诏令后,虽然同意出兵,但却并没有直接率领十几万大军直接出潼关浩荡荡地杀出去,而是分批将士兵送到了如今占据的灵宝西原,再令士兵营建营垒,就此驻扎,似是一副防守的模样。

    ……

    “元帅,我们这次到了直接出兵去攻打陕州吗?”行军路上,火拔归仁忍不住靠近个哥舒翰,问了一声。

    “不会,先安营扎寨,然后徐徐图之!”

    “可是至尊不是令将军直接……”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哥舒翰突然冷哼一声,然后目光直视前方,不再搭理火拔归仁。

    “呃……是,元帅说的是!”火拔归仁见此,讪笑一声,放缓了马速,拉开了距离。

    整支队伍,依旧在不疾不徐地行进着,似乎丝毫没有将李隆基那番速速攻打洛阳,擒拿安贼的命令当回事。

    “如今驻守陕州的还是崔乾佑吗?”走了一阵,哥舒翰突然向身旁的王思礼问了一声。

    王思礼听了,想了想回复道:“以最新的情报来看,还是此人!”

    “嗯!”哥舒翰点点头,陷入沉思。

    ……

    原先时只有赵月统领的三万人驻守的灵宝西原,这时已经变成了有十五万大军驻扎的要塞。

    那条直通陕州的隘口旁,在昔日简单的防御工事的基础上,修建成了一堵高墙厚壁的辕门。两旁的山上,也都因地势垒砌起墙垣,或者直接将半个山坡削掉,成为无处可踏足的绝壁。

    其他地方,也都在紧张的营建着防御工事。

    长安城内,李隆基自得知哥舒翰出兵后,正翘首以盼地等待着攻破洛阳后,擒拿了那欺君罔上的安禄山,然后拉到自己跟前好好羞辱一番的,但昨日却收到了边令诚的命令,那哥舒翰竟然虚与委蛇,虽然出兵了,但却只是将兵驻扎在了灵宝,并没有长驱直入,这令李隆基大怒之余生出了撤换哥舒翰的心思,幸亏李隆基还保持着几分理性,知道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这才忍着怒气几次派人前去催促哥舒翰。

    五月初八日,李隆基照例派出了人前去催促哥舒翰。然而这边刚派人出去不久,就有一道密信紧急送进了李隆基的御案前。

    “好,好,好!真是天赐良机啊!”李隆基看罢密信,突然兴奋地连声叫好。

    一旁的高力士看见李隆基龙颜大悦的模样,急忙将一张老脸凑近了些,微笑着问道:“陛下,可是前线有什么好消息?”

    “唔!”李隆基沉吟一声,继而微笑着开口道,“方才陕州那边送来消息,据说如今陕郡之内,已经是兵不满一万,而且都是羸弱之兵。此等机会,正是夺去陕州,直逼洛阳的好机会啊!”

    “啊,有这等好消息?”高力士笑呵呵地应了一声,不过迅即支吾道,“只是……不知道这消息……是不是……”

    李隆基自然听出了高力士的意思,当即微笑道,“这消息断不会错,乃是河南尹达奚珣差人送来的!”

    “达奚珣?”高力士不觉跟声。

    “是啊!”李隆基点点头,“要说这达奚珣,也是迫不得已降了那安贼,但暗中,却一直设法给朕送信。前番安贼僭越称帝的消息,也是他差人送来的!”

    “哦,这样啊!”高力士听得点头,不过依旧疑惑道,“只是臣不明白,陕州怎么就只有羸弱之兵了呢?”

    “这个啊,却是因为朕的两员大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功劳了!”接着,李隆基倒是很有谈兴地将因为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大军直逼幽州,安禄山见后院不保,不得已抽调大批军队回援的原因讲了一番。

    这边,高力士正在揣度这个消息的真假,李隆基则直接唤来了人:“去,将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