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知道我现在问的不是那件事情。”从刚才发现小星出现在自己寝宫里开始,王泓说话的语调就放得很轻缓,然而话到此时,他的心绪起伏,也不管守在寝殿外的宫人会不会闻声进来,声音不知不觉陡然抬高,“三年前你获的罪本来就是我的主意设计,现在既然吩咐你的事情做完了,我哪怕不奖赏你什么,至少也会想办法洗掉你的罪。再接你回到我身边。可你为何还要说那些话?你不想回来?”
他的说话声到了这一步。终于引来守在寝宫门外几个宫人的注意。其中一人忍不住问了一声:“殿下,发生什么事了吗?要不要奴婢伺候?”…
二皇子王泓的声音立即从门缝里透射出来,语气里还明显带着一丝怒意:“门外所有人,都给本宫再退十步!”
几个宫人闻言肩膀一颤。他们都极少看见二殿下动怒,因而他这一怒也极具份量,一句话轰得寝宫外的两名宫女、一名太监一口气退得老远。一直退到主殿外大门旁,才数满十步,这三个宫人与门口的侍卫一阵面面相觑,才有些回过神来。
大门处与寝殿内室隔了两道墙,里头人说话外面听不见,外面的动静对里面之人亦如是。犹豫了片刻后,门左那个侍卫一脸疑惑地忍不住问道:“你们仨怎么都出来了?今天不用守夜?”
从寝殿退出来的那个太监闻言只是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而原本轮值今天在寝殿内室守夜,却在莫名其妙地掌灯后就被唤了出来的那个宫女则好奇说道:“我刚才好像听见殿下似乎在跟谁说话,然后就忽然很生气的样子……”
“噢……”掌灯宫女的话还没说完,那提问的侍卫就仿佛明白了什么,沉吟了一声。
这下就轮到掌灯宫女好奇了。她不禁问道:“你们说,这究竟是什么事儿啊?难道殿下是在说梦话?但我才从里面出来不久,殿下怎么可能立即睡着还做梦……”
又是没等这宫女把话说完,她就听那侍卫和太监异口同声地道:“你不知道的事情,就继续当做不知道好了!”
宫女的双瞳微缩,真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只是懦懦地低声嘀咕了几个字,便紧紧闭上了嘴。
寝殿内室,二皇子王泓与布裙女子小星的无声对视还在继续 。
如这般沉默了良久,小星才慢慢抬起头来,并不作任何说明与解释,只是语调颇为伤感地道:“殿下,您别生气,不值得的……如今的小星对您来说,我……我已经没法再为你做事了……”
王泓闻言微怔,紧接着他仿佛能预见什么极为不好的事情,心臆一滞,深吸了一口气强镇精神,然后说道:“你怎么了?”
小星幽幽叹了口气,没有说话,只是从衣袖里掏出一支火折子,在眼前吹亮。
火折子燃起的火光虽然不如三角琉璃灯那般明亮如昼,但要照清楚一个女子的脸庞,倒也足够了。
而就在眼前那个熟悉的脸孔变得清晰起来的时刻,二皇子王泓就突然从榻上站了起来,脸上一片惊容,习惯抿着的嘴唇抖动了数下,却没能说出一个字来。
眼前女子的脸庞还是那样瘦削,因而下巴尖尖的很显秀气;她的双眉还是不似寻常女子那般垂婉,但独显一种坚强气质;她仍是那个单眼皮的小星,微笑的时候显得很真诚,不笑的时候则是一副认认真真的样子,但……今时的她,左边额角赫然多了一道方形伤痕!
那伤痕大约有一块玉牌带扣的大小,异色鲜明……
“怎么会这样?”怔神片刻后的王泓蓦然伸出双手,抓住小星已经开始微微颤抖的单薄肩膀,一句话刚落下,就紧接着又问道:“是谁做的?!”
他没有问她额角的这块破了她相貌的疤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是直接问是谁做的,语气里满是要找那个恶贼算账,替她报仇解恨的意思。
小星听懂了他的意思,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感激的温暖,但她很快又只能是叹了一口气,徐徐将她在北边的遭遇讲了一遍。…
听她述说到中途,二皇子王泓已是气息急促起来,而待她将离京三年以来在北边的经历全部讲完,王泓站着的身躯已是摇摇欲倒。恰在这时,小星手里的火折子已经燃尽熄灭,室内顿时一暗,王泓眼前也是突然一片昏黑。
小星是习武之人,眼光敏锐于常人,她的视力很快摆脱那种光线骤然明暗给眼睛造成的假盲症状,就看见眼前男子的身影晃了晃,然后就软倒下去。
“殿下!”
小星心中一惊,信手甩掉指尖捏着的火折子末梢,就朝王泓的臂膀抓去。
她想扶住他,却不料他昏厥时全然脱力,身体下坠的重量太沉,沉得她都扶不住,拽着她一起向榻上倒去。
小星本想扶住王泓,却没想到最后情况转变成她带着自身的重量,压在王泓胸前,两人一齐摔在榻上,发出“咚”一声沉闷的撞响。
耳畔听着王泓急促的呼吸声,胸脯前也感受到了他的胸膛正急剧起伏,小星的心顿时如在滚油上煎烤,她连忙从他胸前爬开,就坐在他身旁榻上,紧张地连唤数声:“殿下!殿下!”
若非寝殿内室留守的宫人早一步被王泓唤到殿外去了,隔了两道墙,那些宫人听到屋内这般动静,便可能立即就闯进来了。
……未完待续……
ps:“不更文涨收藏、一更文就掉收藏”的怪病还在,这究竟是怎么了?昨天没更文,凭空多了一个收藏,今天努力码字中,却还用掉收藏来打击我的热情。。。我靠。。。好吧,冷宫蹲了一年半,我早已是百炼金刚了,放土里埋上千年也木有问题,大不了变成古董好了。
。
。
(716)、第三个人
…
王泓携着小星身体的重量摔在榻上,这一摔并不轻松,后背传来的钝痛,还有伤手上传来的刺痛,都能很快令他清醒过来。
然而他只要一恢复清醒的神智,刚刚从小星的述说里了解到的诸件事情便会一起涌现于脑海,令他仿佛心头压着一块大石头,连呼吸都要用上比拟平时双倍的劲力。
小星正用双手不住地揉按他的肺脉,希望这样做能使他那急促的呼吸变得平缓畅和一些。看见他睁眼醒来,她亦是心绪略松,刚才那一刻真是快把她吓傻了。
白天见他驰马飞奔的身影,她只觉得他比起以前,似乎变了一个人。发生在他身上的这种变化,既叫她觉得欢喜,又令她感觉到一丝落寞,也许今后不用她服侍,他也可以过得很好。
可是没想到她才一回来,就又使他气急成这个样子!仿佛他立即从白天英姿勃发的样子,退到了几年前身虚体弱的境地。
莫非如今他不但不需要她的照顾,而且若无她在身边,他还能生活得更康健快乐?
小星的心里滑过一丝苦涩,心里那个离开的念头更加坚定。
而在离开之前,对于他三年前交托的任务,她必须将最后一个步骤完善。
知道王泓此时的心绪起伏,怕是再听不得刺激神经的消息,小星默然斟酌片刻,将她在过去的三年里在北边打探到的消息做了一个分类,将不好的消息暂时压后,挑了几个应该能令他感觉欣慰的事情,温和平缓地说道:“过去这三年,小星一直待在北边,虽然吃了一些苦,但收获也是不小的。殿下最想获知的关于那位林先生的事情,小星已经……”
小星的话才刚说到这里,还没到她认为值得欣喜的关键点,就听王泓忽然开口。喃喃说道:“这都是我的错,如果不是我出的那个主意,你不会去北边,也就不会遇上北雁的游骑,被掳去吃了一年牢狱之苦……这全都是我的过失……”
小星听得他这喃喃自责之声,心底里先是一阵泛疼,但渐渐的,她的眼神就变得坚定起来,注视着王泓有些神采涣离的眼睛,认真说道:“殿下!您忘了您的身份了吗?看来您也忘了您一直在守候和坚持着的那件事情。”
她说的话。前头半句有问。后头半句则是不等问就替王泓回答了。这半问半自解的一句话里头境意微妙。虽然颇有些无礼犯上,却比什么温言劝慰都有效,立即提醒到王泓一件事情。
王泓的眼光果然定住了,然后他就挣着要起身。
小星扶着他的肩膀。让他坐起来,又掀起被子盖在他腿上,再扯过榻角两个绣枕垒在他背后,让他能靠坐的舒服些,然后她就从榻上下去了,只站在边上。
理了理有些凌乱的发梢衣角,小星就接着说道:“关于那位林先生的事情,他去了北边的最初两年,因为背后烧伤面积太大。病得严重,连续卧床休养了一年有余,此事我一直在用书信往您这边传,后来因为我遭到意外监禁,信也断了。逃出监牢后。我与之前联络的信使失去了连系,而从北边回京都一趟又是万分困难,所以我就干脆未再思考逐步通信的事情,而是耐心住在那位先生休养的住所附近,每天做一次观察记录。”
话说到这里,声音稍顿,小星就弯臂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双手递到王泓面前。…
王泓接过那册子,指尖仿佛还能从册子封面上触摸到些许小星的体温,他没有立即将册子翻开,而是缓言问道:“你简略说一说,林杉如今怎样了?”
小星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林先生刚到北边的前半年身体状况最为危险,半年后才真正进入烫伤的愈合期,待外伤完全封合后,他的恢复速度就变得快了起来。我重获自由的时间是去年秋十月,林先生那时候已经开始处理事务了,至今年初,饮食以及外出活动基本都恢复正常。”
得知了这个消息,王泓眼中果然浮现一丝笑意,舒了口气地道:“太好了。我就知道,凭林先生的能力,怎会轻易出事呢。”
他的话音刚落,室内忽然发出“咚”的一声闷响,仿佛是拳头砸在木板上发出的声音。
小星眉梢一挑,抑声说道:“有人!”
说罢,她已经敏锐的觉察出那声响传来的方向,脚下星步交错,人已经闪身到了榻尾一段屏风的后头。
……
当南方城郡已经入春,草木复苏气温回升,在昭国北地,却还似隆冬时节,雪虽然早停了,可气温还低得临近冰点。
在这片大地上也还没什么新意,枯草被干冷的风侵扰一整个冬季,已快要耐受不住了。即便只是一阵轻风扫地而过,都能抄起一片沙尘。
然而三年前,重伤未愈的林杉坚持离京,却正是要来这个地方。
事实上他坚持要来气温偏低、冬季过于漫长的北地,除了方便他操控国域以西的某些事情,也是出于商情考虑。那时的他外伤面积太大,恐怕随着京都湿热气候在春末逐日升高,不利于养伤,便计划了去往干冷的北边。
好在林杉身边一直带着廖世。
这脸孔丑怪且脊背佝偻的老头儿用药又狠又猛,但优在能拽住人的性命,并且北行的计划林杉也跟他商量过,也得到了他的最后同意,才有信心启行。
三年时间过去,林杉身上的伤已然全好,事实上早在一年多以前,他背上最严重的烧伤都已算完全痊愈,新长出来的一层皮肉也已结实,无碍于他平时偶尔练习剑术的剧烈运动。
只是不知何故所致,伤好之后的林杉身体素质比往昔差了许多,只是三十出头的人,原来好好一头黑发,如今已经白了接近一半。见过他原来模样的人,再见他如今的样子,都会忍不住有些心惊。
而只有当年与他同坐一车来北边的两个人知道他白发的原因,便是因为那吊命的参汤。廖世曾说过,那种参的药性太猛。虽然能挽救垂死之人,但不良后果也是很强烈的,而且要在用药几年后显现。
这不良药效,即是过度激发人体机能,造成早衰。
然而凭当年林杉重伤时的状况,如果廖世不用这道猛药,可能就无法挽留他的性命。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不是廖世在大风岭蹲守几年,恰好得了这支参,那么可能他即便人在林杉身边。也没法救他的命。
对于此事的详尽处。三年前与林杉同车北行的两人虽然心惊、心疼。但也没有理由责怪廖世什么。
虽然廖世的施药手法一如世间传言对他的诟病,但不得不说,这事只有他做得来。人死如灯灭,而他能留住林杉的性命。已经算是大功一件。
至于林杉,在他身体上虽然已经出现加速衰老的迹象,但目前只是表现在头发变白这一特征上。而在林杉的反复要求下,廖世这怪老头不知用了什么办法,配了一种黑色颜料,最大程度遮掩了他头发上的这一异变。…
但林杉自己心里很清楚,遮掩法终究不是解决之道,可此事连廖世都想不到改善办法,那么他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趁自己精力还够用,务必要完成已经筹划多时的大事。
在北地与边军大营遥望十余里的一个小镇,一处二进宅院中,挨着主屋的书房里。无烟的竹炭将屋内烘烤得温暖如初夏。但燃炭的屋舍不能完全密闭,至少需留半扇窗保持空气流通,这样一来,屋外借着窗孔钻进屋内的一丝溜冷风,与屋内的温暖对比之下,就显得更为寒冽了。
对着一册没有缀名的书研看一个上午,林杉已经感觉到难耐的倦意阵阵袭扰精神,三年前的他还常常通宵达旦,现在是绝对难以做到了,就连白天久一些,都会有些精神发散。
他不喜欢这种感觉,但又无法阻止体能逐渐消减。
左手伸一指摁在看到的书页,虚掩封面,右手则撑着半边脸,微微躬起身,他准备打个盹,稍微休息片刻,却不料这一合眼竟很快睡着,渐渐趴伏在桌面一摞书册上。
然而这样的安宁没有持续多久,他突然醒转,坐直了身,脸上还残留着些许恐慌神色,仿佛他刚刚看到了什么让他觉得惊怕的事。
尽管在近几年里,因为体能逐日虚弱,林杉已明显感觉到,自己抵御严酷气候环境的能力已大不如前,但趴在书桌上刚眯着一小会儿的他会忽然惊醒,不是因为从通风窗窜进来的那缕凉风袭扰,而是一个梦境的片段,刺痛了他的神经。
原来刚才遇到的事,只是梦境。
惊醒后的林杉看着桌上摆放的事物一切如旧,这才恍然回过神来,刚才自己置身其中的场景都是幻影,他得以长舒了一口气,却又由此冷不丁深吸了一口寒气入肺,旋即抑制不住的咳了起来。
下意识伸手向搁在桌角的茶盏,触手无温,他才发现半盏残茶早已没了一丝热气。而当他将目光投远了些,就见摆在屋子角落里的生铁盆里,炭火不知燃了多久,此时也已弱了许多。
略微凝神,林杉唤了一声:“江潮。”
因为强行压抑着咳意,他的声音显得有些晦涩,但一直守在门口寸步未离的那名侍卫在刚才听见屋内突然传出咳嗽声时,他的精神已经变得敏感起来,待听见屋中人唤了自己的名字,他立即应声大步踏入。
江潮是三年前林杉入京之初,厉盖派到他身边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侍卫,而在三年前林家老宅出事之后,他本来应该遵令留京养伤,后来却悄悄尾随林杉北行的一队人,一直跟到快要到达目的地时才被发现。
当时林杉见他的伤势已经因路途颠簸而有恶化的迹象,便没有狠心把他遣回,同路带上了他。因为俩人伤势比较接近,留他同行,也是为了方便在队伍里的廖世治疗——这世上能找着在身边的可以治疗那种可怕伤势的人,恐怕就只有廖世一人了。
如今俩人的外伤都已痊愈,但即便是江潮这个外人也隐约能发觉,林杉的身体状况有异,可这是连廖世都说不清楚原因的伤后遗症,江潮就更不知晓其中原因了。
总而言之。身携当年统领大人给的指令,待在林杉身边的江潮觉得自己如今能做的,除了护卫林大人的人身安全,还应该多考虑照顾他的随时需求。…
“大哥……”
隐居在北地小镇,不止是江潮,其余与林杉来往的甲士兵卒都在他的叮嘱下,并不使用官方称谓。知道林杉隐居地的人,都是他的旧部,早年就是这么喊的,如今再这么称谓也很自然。江潮身处这样的环境里。三年过来也习惯了。
只是。刚刚步入屋中的江潮在看见林杉的第一眼,就发现他额边挂着汗,他一贯沉稳的声音顿时变得迟疑。
——屋中虽然被炭火烤得比屋外温暖许多,但也不至于让人热成这样。
“叫你待在外面。你还真就杵在门口。这里只是民宅,你倒总把它当官衙,一点也改不了习惯。”林杉闲话一句,说到这儿,压抑着咳了一声,缓了口气后才言归正事:“替我换杯热茶。”
江潮连忙走近书桌,端起已没什么热度的茶盏,在临出门时,他又侧目看了一眼屋角的炭火盆。心里大概有了打算。
即便这屋子里没有燃炭火取暖,林杉可能都不会在意,但身为离他最近的侍卫,江潮觉得,即便他没吩咐。自己也有必要做些什么。
江潮走后没过多久,林杉就又断断续续咳了起来,但他依然目光如定,并未受肺脉中那丝寒气袭扰的影响,打开了手边的一本无题册子,翻到了他刚才看到的那一页,继续认真研读。
片刻之后,房门处没有响起江潮那沉稳的脚步声,来人脚步轻微,连着呼吸也较轻,而林杉不用抬头也知道这人是谁,嘴角已淡开一丝笑意。
在混杂着纸墨与那种若有若无竹炭气味的书房里,来人身携的那抹淡淡酒香便显得格外明显,还有她纤秀手指间端着的那碗花生豆仁粥,食物自然的香味也是格外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