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恩记-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身处异地后,若其中一方突遇灾祸,另外一方会有所感应,或者说是提前感应,以梦境或者身体上的某些不适来作为应兆。这也是没什么道理可循,但确有其事发生过。”



  莫叶听他这一解释,不禁也有些将信将疑,琢磨了一下后说道:“屈爷爷,你的意思是这种外物若随身的时间久了,那便能像那亲近之人一样预兆一些事?”



  “这种说法,佛门子弟倒是没有名言过的,大抵是民间根据一些发生过的事猜的。”临到这会儿,屈峡的语气反而变得犹疑不定起来,他在顿语片刻后又说道:“当初我送这串珠子给小石头时可没想那么多,只是因为去寺里上香的人大多都求取了这个回去,听他们说这东西吉利着呢!我想着小石头的身世也蛮可怜的,所以就给他捎带了一串回来。”



  屈峡在摆弄了一下那串珠子后接着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了,线虽老旧却还完好,小石头也平安长这么大了,不知道这珠子是不是占了份功劳。”



  他转眼看向莫叶,话头一转又道:“你既然喜欢,过几天我去青庙给你带一串回来,不管怎样,算是老头儿我对你的一份祈愿吧!”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
(183)、有客
  (8点)



  得知屈峡问她喜不喜欢那东西的用意,莫叶连忙摆手说道:“太麻烦你了,算了吧!”



  “不麻烦,谁叫你喜欢呢!”屈峡坚持。



  “其实……”莫叶慢慢垂下头,声音越来越小,“也不是特别喜欢……”



  “你这孩子……”屈峡的语气中微现恼意,只是他的一句话还未说完,就被主屋中“哐当”一声巨响打断。



  一阵风毫无征兆的窜进院子,穿堂过户,屋子的门窗被劲风一带,猛的关上,发出轰然之声。风劲散去后,门窗又被撞击带来的反震力弹得慢悠悠晃开。



  这突然而至的自然力量带动门窗发出的响声把莫叶给吓了一跳,她默然深吸了口气,忽然想到了师父,也许是刚才屈峡的那番话在此时对她造成了某种暗示,让她的心绪莫名的觉得不安起来。



  师父怎么还没有回来?他会完朋友后如果没找到自己,应该会回来才对,难道是……还没跟他的朋友谈完事儿?



  屈峡倒是没她那么多想法,这事从早上莫叶和林杉出门时就给他撒下了个幌子,莫叶带着石乙回来后又已说林杉会朋友去了,他自然不会为此事而担心。



  现在他只是在看见莫叶被那门窗骤然发出的声响吓了一跳后,暂时将刚才的事放到脑后,出言安慰道:“京都的天气就是这样,大半边都挨着海,所以风急,起势也怪异,因而京都的宅子都是四围建制,或者带有院子,以后你进进出出的习惯了关好门窗就行了。”



  “噢。”莫叶有些走神的应了一声,她心里还在想着刚才忧虑的事,犹豫着要不要将其告诉屈峡。



  这时,就见石乙从主屋正厅走了出来,他站在屋檐下的台阶上,一边拢紧着穿在他身上略显宽大的布衫,一边大声感叹了一句:“好大的风啊!吓我一跳。”



  屈峡见是石乙,再瞧他那一身宽松衣衫,不禁笑道:“老朽已经很瘦了,不想这身衣服给你穿,还是显大。孩子,平时你要多吃点饭才能长壮一点。”



  石乙扎紧了些腰间的束衣布带,微笑着对屈峡说道:“屈爷爷,我还在长高的年纪,等到了长肉的年纪,想不长都不行,你就放心吧!”



  “你啊……中午就在这儿吃饭。”屈峡收拾了桌上的针线,走近石乙后将那串木籽珠交给了他,又说道:“爷爷盯着你,看你是不是在挑食。”



  石乙脸上尴尬神情一闪而过,他接过腕珠顺手戴上,又用拇指推了推,赞了一声:“刚刚好,多谢爷爷。”



  “那当然,我照着那根破线量的。”屈峡也不谦虚一声就坦然接受了,他接着又说道:“进屋吧,等我把浴室收拾一下,再去给你煮碗姜汤。”



  跟在他身后的莫叶闻言连忙说道:“爷爷,我来收拾屋子吧,你别管了。”



  屈峡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石乙说道:“都别忙了,屋子我已经收拾好了。”



  屈峡闻言不由得责备了他一句:“你这孩子,受了风寒就好好休息,不是说了等我来收拾的么。”说罢他就伸手覆在了石乙的额头上,探了探他的体温。



  “没事儿。”石乙不以为然的轻声道:“泡了个热水澡,精神许多了,稍稍发点汗也好。”



  屈峡叮嘱道:“寻常人这么做是没问题,可是前些日子我在街上碰到九姑娘,听她说你才生了场大病,这病才好,症状虽去,身体却还是虚着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被春寒所伤,该注意的地方还得注意着。”…



  他的手覆在石乙额头上,停了一会儿后才撤下来,脸上神情也缓和了一些,又说道:“不管怎样,别再在外面待着了,进屋吧。”



  “嗯。”



  石乙应声随莫叶进屋,待屈峡去了后院厨房,莫叶又盯着石乙说道:“你真没事?要知道你刚才可是下水了,并不是我骗爷爷说的什么吹风。”



  “好很多了。”石乙笑了笑,旋即又目露忧色的说道:“爷爷真上年纪了,视力退化得厉害,居然没看出我的衣服是湿的。”



  他直到话说完了,才发现莫叶竟然在走神。



  “在想什么呢?”石乙见莫叶心事重重的样子,陪她沉默了一会儿后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莫叶犹豫了一下,最终只是敷衍了一句。



  她没有说出心中在想的事,因为若要说这个,间接就要说出她担心的原因,关于师父的朋友,关于不带江潮这个侍卫的原因,等等……似乎都是不适合与石乙聊的事,并且她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这些事。



  正当屋内的气氛显得有些无以为续的怪异时,一阵风从主屋大门钻了进来,撞开了后门后,连带着又将书房的门推开了,书房里的窗户开着,有部分光线照进来,落在了满屋子的书上。



  石乙看着那屋子里的陈设,以及窗外映进来的一束光线里弥漫的灰尘,下意识里站起身来。



  ……



  叶正明原本出身于茶商世家,后来改学医术,他的师父赠他一个‘相’字,叶相之意则是指凭一叶观兴衰,以小见大,是叶正名的师父寄予他的一种厚望。



  叶正明的这些身世过往如果让莫叶知道,她一定不难由之想起曾经离家独奔山水书院的严行之,而两者不同的是,叶正明是弃商从医,而严行之是弃医从武,并且前者是学有所成,后者则比较倾向于小孩子闹别扭,结果是不了了之。



  事实上叶正名也没有辜负他的师父的厚望,虽然在医道上的造诣与享誉两朝的神医严广还是逊色了几分,但他也有自己的长处。



  或许是传承了一些商人的严谨习性,叶正名在治疗疑难杂症这一方面的医术研究颇有心得,主要的功劳就在于无论碰到什么病症,他都能不急不躁的对待。



  成名之后,他入了太医院述职,地位渐高,但他一直没有放弃研究和治疗这些看起来上不得台面的小病症,除了每天必须的宫中治疗工作,他也时常以京都为地界,替一些平民应诊,医德与医技同播于众。



  即便他不是京都名声最盛的大夫,那也是名声颇广的。



  今天,他例行为宫中那位贵人看诊后,就被放了一天假,只因为今天是春启节,不料他正要携女儿去赏花,就又接到一件外诊的活儿。救人如救火,他只得将女儿留在家中,又出诊去了。



  不料这手头的活才忙完,正在那病患家中打水洗手的他又得了随行家丁的禀事,他正以为又是谁家有人生病,不料却是件让他高兴得差点大笑起来的乐事——家中有客,还是那位终于回来了的故人。



  顾虑到病患的心情,叶正名只得忍着笑连忙随那家丁急行回家,一路都是笑呵呵的样子,弄得他那家丁也觉得莫名其妙,平时一向沉稳的老爷,今天是遇到什么喜事了,那造访府上的两人,除了一位并不多见的老爷的朋友,另外一人可根本就不认识啊!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
(184)、苛刻
  (12点)



  叶正名刚刚行到自家门口,就听见院门内传出的笑语声,他屏息听了一下,旋即把手中的药箱往身旁的家丁怀里一塞,吩咐道:“今天若再有人来访,就说我不在。”



  那家丁又是大感意外,迟疑道:“老爷,若有病患来求医可怎么办?”



  叶正名闻言也犹豫了一下,然后他从腰侧解下一块玉扣交给了那家丁,又说道:“你把这个送去鹦鹉巷,交给‘锦玉药坊’的易世延,这厮虽然见钱眼开,但手艺还不差,至少病人交到他手里,一时半会儿里能暂安性命。”



  家丁一见那玉扣就失声道:“这东西一交到易爷手里,可就被他冲做医资,回不来了,这可不行呐!”



  “哎!别废话,叫你去就行了!”



  叶正名不耐烦的斥了一句,接着急匆匆的就要往大门里迈。不过他才上了两级台阶,又是转过身来,对那家丁温言说道:“易世延喜欢钱,我只想在今天好好与我的故友聚一聚,我们算是各取所需。不过钱财易得而朋友难留,算起来我还是占了便宜。快去吧!见到易世延的时候,可要高高兴兴的把这个给他,不许闹什么性子,知道吗?”。



  “是,老爷。”那家丁终于不再劝阻,只是他一边向鹦鹉巷走去,心里还是有些不平,但想到自家老爷的嘱托,他还是努力的在脸上堆起开心的情绪,同时又在心里十分好奇,刚刚拜访而来的那位老爷的故友究竟是何种身份。



  叶正明平日里生活的全部基本上都扑在了医术的施展与研究之上,生活风格比较朴素从简,但他毕竟是太医院里名望处于中流的大夫,有一些生活上必须的配置还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的。



  例如他家的宅子,虽然占地面积比不上公卿大臣的府邸,装潢也极为简单,但叶府终究还是比寻常小富人家的宅院档次要高上许多。



  例如林杉的那所老宅是典型的小户‘日’字形建筑,而叶家宅邸则是‘井’字形建筑,除了外围的一圈院墙,内里还有一个由四间屋子并成的一个小内院,那里是家主和家眷住的地方,小内院的外围与外院墙之间的地方则是家仆杂役们住的地方。



  此刻,在厉盖的带领下,林杉与其正并肩走在这‘井’字宅内院外围那出属于仆从活动的区域,两人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叶府暂待客人的偏厅桌上已奉好两盏香茗,然而厉盖是个不愿意不想坐在室内干等,林杉也想在这处存了一些旧念的宅子里转转,所以两个都坐不住的人就溜到了外院。



  叶正明才走到自家宅子门口就听到宅内传出的笑语声,然而等他走进宅子,却不见人影,只因为那两个人行走到另外一边去了,但心中焦急的叶正名碰见这等情形,却是莫名的恼火起来,也不唤家丁引路,直接就站在自家的门庭前大吼了一声:



  “是哪两位贵客突然登门来访啊?!”



  已经走得远了些的那阵说话声忽然止住,接着有脚步声走近,旋即两个欣长的身影出现在房屋一角。



  “正名兄”



  “相兄,好久不见。”



  一同从屋角走出的林杉和厉盖看见站在大门口的叶正名,皆是开颜一笑,凑近身来,略有先后的唤了一声。



  “你还知道是‘好久’不见呐?”



  叶正明没好气的瞪了林杉一眼,脸上却是高兴得开了一朵花儿。他也不讲究什么礼节,直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顺势就揽着他一起走,同时又转言打趣道:“你这一下失踪这么久,快让我看看,你是不是身上少了什么那个……零件儿,所以才没法回京?”…



  林杉愣了一下,旋即会了意的极为默契的伸出手往他眼前一摊,笑着说道:“悉听尊便,静待神医鉴裁。”



  不料他主动把手奉上让叶正名诊治,叶正名却一把将他的手打开。



  “哪里学来这痞样,我开玩笑呢!你这玩‘零件’的高手怎么会少了自己的零件呢!”叶正名朗声一笑,邀着林杉一起往屋里走,一边温言说道:“什么时候回来的,我居然一点也不知道。”



  走在一旁的厉盖忍不住插话道:“何止是你,连我也不知道,不过他在入城过检时,被我的属下看见了,不然他不知道还要瞒着我们多久呢!”



  “实在抱歉,不过我才回来,不就第一个上你这儿来了么?”林杉道了声歉,紧跟着又卖了句乖。



  “你的那些属下没能把你的一身功夫学去,倒是在识人这方面,个个都把自己练得贼精。”叶正名先是赞了厉盖一声,接着又对林杉说道:“你啊你,以我的估计,你第一个找上我,理由肯定不会那么轻松。”



  ……



  望着满屋子里的书,石乙愣着神,脚下步履则在下意识里一步步向那书房门口挪去。一旁的莫叶看见这一幕,也不知道是该拦还是不拦。



  任谁看见这么庞大的藏书量,也会瞬间好奇心高涨吧?不少字这是一种本能。



  莫叶忽然记起,曾经在邢家村时,那个一夜大雪后的上午,为了找东西铲雪好玩堆雪人,她带着邢风误入林杉的书房,当看见一屋子的书时,邢风也近乎是这种表情,只是现在眼前的石乙比邢风显得更为主动一些罢了。



  正当莫叶默然在心里犹豫着要不要出言解释什么,就见石乙忽然转过头来问道:“这些书都是……林叔叔的?”



  他这一问,与其说是在问,不如说是在求证。



  莫叶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似乎都是放了很久的书了。”石乙喃喃自语了一句,接着又对莫叶问道:“我可以进去看看么?”



  其实石乙这前后说的两句话是藏了承启的。如果不是旧物,或许他就有些不妥于一观了,而正因为没有新物在其中,所以也不用担心会看见一些不该看到的、诸如主人近期的私事计划之类的东西。



  莫叶迟疑道:“这屋子还没收拾,灰尘多得呛人,还是先等等吧!”



  她说着也已走到书房门口,一眼看见那打开着的窗户,估计到可能是早上出门时,自己开窗透了一会儿气后,在关窗的时候忘了挂上窗闩,所以窗户被骤风撞开后,连带着把门锁已被撬掉的书房门也给吹开了。



  “也好。”石乙冲莫叶笑了笑,他那已经快迈进书房的脚忽然顿住,顺势将房门关上。



  他转身走回厅中坐下,看见莫叶脸上浮现的一丝为难神情,于是解释道:“其实我是很向往读书习字,所以才会对你家的书房这么好奇,冒昧之处还请见谅。”



  说罢他又兀自感叹了一声:“这真的是我目前见过的藏书量最丰富的屋子了,可比小村私塾里那点藏书多多了。”



  向往?私塾?



  莫叶注意到石乙话语中的两个词,不禁心生疑惑,斟酌着问道:“小乙哥还在私塾念书么?”



  莫叶自五岁入礼正书院幼学,她对这所书院的制度比较熟悉。像礼正书院这样在地方上有名的书院,为求学员品性一致同教,将幼学、少学与正学合并一处,一般来说只要入了幼学,基本上靠努力就可以直升少学,晋级正学。…



  可尽管礼正的这种晋学模式是一体的,但正学院同时也接纳外考晋学的学员。而对于外考晋学者来说,最低一级的教学所在就是私塾,相当于礼正书院的幼学,是专教孩童基础文字知识的学堂。



  凭莫叶自己的亲身体验,幼学升入少学是很简单的事,只需要靠过规定范围内的文字书写、书法规范以及一些比较基础的诗词默写解读就够了。



  她在书院没怎么努力往功名那一路奋斗,也能早早过了幼学考试,而石乙现在都是位十二岁的少年了,从旁观看来其个人智敏远在邢风之上,怎么……还在私塾念书?



  石乙看着莫叶脸上的疑惑神情,苦笑了一声,说道:“何谈在私塾念书,确切的来说,我是偷师于私塾,匿迹在别人家屋顶上,这才混了个半白。”



  莫叶愣神道:“你的养父母没让你念书吗?”。



  “不是他们不让,而是我的身份不允许。”石乙的声音开始沉郁起来,“据我打听了才知道,像我这样被领养的孩子,如果没有亲生父母的证明,是没有书院会收的。若要读书,需要一个有名望的人引荐担保,不但如此,以后成婚、建业、分田地等等,都会是很麻烦的事。”



  “这种规定也太过苛刻了些。”莫叶听他这一解释,心中不禁有些愤然。



  她在礼正书院念书时基本上没有明文学习过法度一类的学问,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得少,琢磨得也自然不够成熟,对这种客观的事物容易产生发自主观情绪化的判定。



  其实书院也有这一类的课程,但只有入了正学,算是半边身子迈进科考之门槛的学子才会学习这些,正学以下层级的学子在教学范畴里,主要还是倾向于打好基础,对这方面的了解知之甚少也属正常。



  石乙对莫叶认为苛刻的国之律制倒是看得比她开,淡淡一笑说道:“有些制度是由时势造就,京都虽盛,但其实是刚遭遇战火不久,建国之初乱民不少,很多人来路不明,所以对于无姓之人,会管束得更严苛一些吧。”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