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风-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默通过京察打倒了严嵩手下的小鱼小虾后,也有一点自我膨胀了,也琢磨着是不是给严嵩来一下子狠的,再加上他跟张经是好友,自然就将矛头对准了一身窟窿的赵文华了。这,才有了小天进京的那一幕。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这李默甚至都有了当朝第一人的意思,于是,他此时发难,倒也不得不让人重视,小天也必须得谨慎回答。

    当然了,小天相信,李默这话全是出自公心,即使是他自己,恐怕也是希望从小天这儿听出否定他的话的。

    这解释起来可就没完了,总不可能给这帮大佬普及政治经济学吧。就算他有时间讲,这帮大佬也得有时间听啊,就算愿意花时间听,也得能听得懂不是。

    其实,小天虽然从海外带来的银子不少,可相比大明现有的存银量来说,远没有到通货膨胀的地步,相反的,即使是现在,大明其实都是处于一种通货紧缺的局面,这大大的阻碍了大明的经济发展,因此,白银不但不是无用之物,相反还是大明最急缺的货物。

    至于李默所谓的物价上涨,其实并不是因为白银多了,而是因为货物量太少了。

    这两年物价上涨最狠的,就是丝绸,其次是生漆,瓷器。这三样都是小天卖得最狠的,超过一半以上的丝绸都卖到了海外,大明境内的丝绸除了制造局进贡给宫里和宗室勋贵的,总共剩下不到两成。

    用两成的丝绸来供给大明朝所有的富户高官,这要是不涨价,不是见鬼了么。生漆,瓷器,跟丝绸大同小异。

    现代人小孩子都知道的一个道理,一样东西涨价,必然连带着一堆东西都跟着涨价,比如,猪肉涨价了,牛肉和羊肉也要涨一点,这是代替效应。

    所以,归根结底,这还是生产力的问题,大明现在的生产还很原始,基本上还是在向土地要产出的阶段。货物产出主要看收成,而这个收成又是几乎固定的。

    好在,涨价的都是奢侈品,丝绸这东西,本来也跟绝大多数百姓无关,能穿得起棉布的都没几个人,绝大多数都还在穿麻布的衣服,这也让小天有了解释的理由。

    于是,小天简单的将这个道理跟他们讲了讲,也不知道听懂没有,反正是弄明白了,涨价的都是些不会动摇国本的东西,朝廷都穷怕了,这时候听李默说不要赚银子了,差点集体呸他脸上去,心中对他的那说法排斥的很,现在听了小天的解释,也不管听懂没听懂,纷纷点头称是,说小天说的有道理。

    李默也不好犯众怒,对小天的解释若有所思,心想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小天说得话。再说了,他的本职工作是管人事的,经济上的事儿也不归他管。(。)

第一百三十六章 嘉靖的脏话() 
♂,

    李默的谏言,在嘉靖和群臣的有意为之之下,迅速的就给代跑了,今天的主角是小天,而且是要论功行赏的。

    当然了,具体赏什么,还没有议定下来,不过可以想象,礼部那里肯定是不好过的,倒不是小天已经赏无可赏,实在是小天太年轻了啊。

    小天是勋贵的身份,没有进士出身,连举人也不是,因此这就断了赏官的可能性。

    小天二十岁不到,就已经是侯爵了,再赏,难道赏个公爵不成?二十岁的国公,这简直就不敢想象。再说,爵位这东西虽说不比官职拥有实权,可也容易让人眼红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赏他还是害他?

    你说赏钱?别逗了,这小子一年给朝廷赚了几百万两银子,而且年底的时候很有可能过千万两这个数,一个人赶上了两淮盐税,你说你赏钱?

    嘉靖也体谅礼部的难处,开口道:“朕是不知道还能赏你什么了,你有什么想要的,自己开口,朕给你做主了”。

    小天想都没想就开口道:“陛下,臣想跟您要一个人”。

    嘉靖笑眯眯的开口道:“哦?想要谁啊”。

    小天道:“浙9江总兵俞大猷。我与此人多次合作,十分投契,也深知此人武略,这次在倭国,我与此人共同作战,两方部属也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的部下也服气他,臣手里军事人才实在是太少,恳请陛下,将此人拨给我用吧”。

    嘉靖道:“你不是已经跟朕要了那个戚继光了么,这俞大猷官职更大,这两人如何安置?”

    小天道:“没事儿,一正一副就是了,再说了,臣今年手下的人数又多了不少,他俩要是不合,我就让他俩各统各的”。

    嘉靖笑道:“好小子,知道制衡了,不错。不过俞大猷还需要帮着胡宗宪剿倭,这事儿等平定了倭患之后再说吧。另外,这俞大猷毕竟是总兵,不比戚继光,他愿不愿意跟你跑到海上去还两说,回头朕给他下个中旨,封他为海波大将军,也算是这次倭国事情的赏赐。就不经过内阁了。他要是愿意,等倭患平定,就拿着朕的中旨去你那报到去,他要是不愿意,就继续做他的总兵,如何啊”。

    小天自然是连连点头,如何能不愿意,总兵,这基本上就是武将地方上最大的官了,再往上走,就得进京了。因此嘉靖这么安排倒也无可厚非。

    嘉靖笑道:“让你要一回赏吧,你说你说的还是公事,就没有想要朕赏赐的私事么?”

    私事?小天一愣。抬头只见嘉靖挤眉弄眼的,明目张胆的把下巴往陆炳那抬了一胎。

    小天马上领悟,不由得微微有些脸红,却马上顺杆往上爬道:“臣已经到了束发之年,却没有成家,恳请陛下做主。”

    嘉靖笑的十分开心,开口道:“好啊,定远侯看上哪家的千金了呀”。

    说完这话,包括黄锦这个太监在内,所有人统统将目光投向陆炳,小天和陆蕊的事儿,这帮人都知道。

    陆炳也是有些郁闷,他这个发小,净帮着外人坑他。这时候装哑巴也不合适了,开口道:“陛下,定远侯与小女早有婚约了。”

    嘉靖揣着明白装糊涂,道:“既然有了婚约,那就早点成亲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们还有什么可磨叽的,我看,就找个良辰吉日,把事情办了吧,朕亲自下旨赐婚,奶兄以为如何?”

    陆炳心中不忿,心想:“你是皇帝,你都下旨了我还能有什么意见,况且还是在这大殿之上,你也没给我拒绝的余地呀”。只得开口道;“臣得此佳婿欢喜还来不及,能有什么意见”。其实,他本来是想再难为难为小天的,一来出出气,二来也好让他知道,我陆炳的女儿不是这么好娶的。奈何,他这个发小发话了,这老丈人他是当定了,自然不存在难为的问题了。

    小天大喜,有了嘉靖的保证,这只煮熟的鸭子就算是嚼烂咽肚了,无论如何也飞不走了。

    嘉靖道:“陆蕊可是比朕的亲侄女还要亲,你小子娶了人家,就要好好待人家,要不然,朕是不会放过你的,明白么?”

    小天自然点头,这其实就是一句废话,就好像后世老丈人总说,你要是敢对不起我女儿,我就打断你的腿。可是也没见谁家的姑爷是瘸子。

    嘉靖又道:“朕的侄女嫁人,自然要风风光光的,你这个定远侯大家都在叫,可说到底还没有封,你的身份在海上恐怕也隐藏不住了,等收完了土豆,就封了吧。”。

    今天的嘉靖在小天眼里格外的敞亮,先后送了他大将和媳妇,这时候又要送爵位给他了,小天恨不得冲上去亲他一口。

    嘉靖又开口道:“既然怀贞回来了,咱们就一起去看看土豆去吧,这种子是怀贞拿回来的,可他还一次都没有见过呢,不瞒你们说,我去看过几十次了,可每次回来后都还想再去,怎么看都看不够啊,哈哈”。

    严嵩马屁紧忙送上,开口道:“这说明陛下仁爱,其实老臣也是一样的,那些宝贝疙瘩,每一块都是老臣的心头肉啊,总感觉哪一天没看,就跟少了点什么似的,觉都睡不好”。

    黄锦也道:“乖乖不得了,定远侯你不知道,那两样东西,长得可招人喜欢了呢,在咱们的精心伺候之下,长得可比您当初说的还要多,等这一批的都做了种子,也许明年,也许后年,咱们大明可就有吃不完的粮食了”。

    徐阶也开口道:“是啊是啊,现在只等钦天监算出个良辰吉日,就可以收了,真是期盼的不行啊,我们这些人,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要去钦天监溜达一圈,就等着他们赶紧把日子算出来呢。

    小天听说过算婚丧嫁娶的,算搬家的,就是没听说过算丰收的,弱弱的开口道:“我说,据我所知,土豆这东西如果熟了不收,他就会发芽的,一旦发芽,这东西就是毒药了,而且肯定是做不了种子的”。

    小天的这一句话,一下子就把一股冷风给吹进来了,连嘉靖这样的神仙之体都赶到一阵寒冷,只见大殿上有一个算一个,脸都是绿的,全都张大嘴巴傻在那了,嘉靖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一个激动连家乡的脏话都出来了“娘希匹,快,马上跟朕去把土豆给收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收获的季节() 
♂,

    小天来到皇庄,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伺候庄稼’,越是接近成熟,这帮大佬们就越是患得患失,通常来说,明朝种地都是一个人伺候三五亩的土地,可这土豆不比寻常,那是三五人伺候一亩土地。真正的做到了精细化耕种,谁要是伺候的不好,轻则打板子,重则甚至杀头。

    这也就罢了,等这些土豆和玉米长出来之后,所有人统统红眼了,戚继光拉来的戚家军,临时调用,统统拿着兵器站岗,闲杂人等一个也不许靠近,每日都如临大敌一般。

    这还不算,地里十二个时辰轮岗,总之就是不能离开人,这时候也没有农药,就是有也不可能给这些宝贝打,这些人每天守在地里唯一的工作就是捉,至于鸟啊老鼠啊什么的更是别说了,咱万岁爷都舍不得吃的东西,怎么能让它们吃?

    小天和戚继光的第一次见面,他正指挥手下抓一只不小心跑过来的野猫,那野猫也灵巧,跐溜一下就钻进玉米地里去了,将士们哪里敢进去追,这要是踩坏了宝贝玉米,那可是要杀头的。

    这时候,只见一个精壮大汉,一身肌肉块跟州长似的,拿出一张一人高的大弓,大喝一声弦如满月,于密密麻麻的玉米秆中准确的找到那支野猫,咄的一声将那只野猫射了个四分五裂,要知道这猫可比人难射多了,他的速度比天上的鸟还快,又是在这玉米地中,这射猫难度一点也不比弯弓射雕要小,吃瓜群众见了纷纷叫好“许千户好箭法,许千户神射”。

    这时只听那许千户回过头来吩咐道:“行了,别拍马屁了,赶紧去把那死猫捡回来,小心点别伤着庄稼”。

    这一回头,差点没给这许千户吓出心脏病来,好几十号人兴致勃勃的看着他刚才的表演。这也算了,这些观众都是什么人啊,许千户虽然不都认识,但他认得官服啊,一水儿的绯袍,一点不一样的颜色没有,他一个小小的千户哪里见过这阵势?

    不对,也不能说是一水儿的绯袍,没看站在最前面的那个身上穿了一身轻薄道袍么?

    许千户不认识,戚继光却是认识的,连忙行礼道:“末将不知圣驾在此,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嘉靖道:“没事,这次朕来得急了些,快,别讲这些虚礼了,赶快命人将庄稼收了。”

    戚继光一愣,收庄稼?不是说要等什么黄道吉日么?不过他知道,这不是自己能问的,赶紧安排收割。

    收的时候,农民,军士,太监,都变得极其小心,生怕弄坏一点儿,玉米还好说,土豆长在地下面,他们生怕用工具给碰坏了,纷纷用手来干这差使,足足用了大半天,几万人一块收土豆,居然也足足收了大半天,天都快黑了也没收完,最后,京师附近的百姓都参与了进来,名副其实的与民同乐。

    百姓自然早就听说过这种神仙豆和神仙米,只是平日里这地方总是有大军守护,靠进不得,这时候到了收获的的时候了,自发的来帮忙。

    在全城百姓的帮忙下,终于在天黑之前将土豆和玉米都收完了,每个人都累的汗流浃背,但看着无数堆成山一样的粮食,每个人都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甚至许多人都干脆相拥而泣。

    戚家军的将士们也大大的松了口气,这个有生以来最憋屈,也最光荣的任务终于圆满的完成了。

    说憋屈,是因为他们一个个都是堂堂男子汉,一身本事不能去战场杀敌,每日只能跟野猫野狗较劲。说光荣,是因为他们战斗的对象虽然是野猫野狗,但守护的,却是大明的希望。

    这天之后,京城里家家户户都在庆祝,庆祝天降神物,各大酒楼通通爆满,掌柜却纷纷难得的敞亮一回,全部打折销售,连青楼风月场所也举办了连续数天的宴会。据说,京城的酒,在短短三天之内就被喝了个精光。

    当天晚上,嘉靖特意吩咐黄锦,从酒醋面局里拿出无数的好酒,赏赐给大臣们,他自己更是找出一坛景泰年间的,一百多年的老酒,喝乐个酩酊大醉。

    这还不算,这样天大的祥瑞,是需要祭天向天地道谢,祭祖向祖宗报喜的。这一套东西早就准备的差不多了,因此,虽然庄稼收的仓促,可是这祭礼却办的格外隆重。

    估计这是嘉靖皇帝有生以来最开心的一次祭祖了,往常他来多数是请罪的。这下终于有喜报了。

    但是这些跟小天都没什么关系,虽说这土豆和玉米是他找来的,但不管是祭天还是祭祖,他都排不上号,也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这个一直守护着这些庄稼的,未来要成为自己手下大将的人,戚继光。

    自古以来,乱世出名将,太平盛世出名相,戚继光是个例外,应该说,古代所有知名的将领中,只有此人,算是生活在太平盛世的,翻遍史书,能跟他相比的,好像也只有一个狄青。

    戚继光知道此人就是日后自己的顶头上司,自然也不敢怠慢,连忙带着那日那个许千户拜见小天。

    “这是我的副手,世袭千户许杰,一身武艺十分了得,还在戚某之上”。

    “卑职许杰,拜见侯爷”。

    小天笑道:“许千户不必多礼,那日有幸得见许千户神射,十分震撼,哈哈哈,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许杰道:“让大人见笑了,只可惜一身武艺,不能杀鞑子,只能射杀些猫啊狗啊的”。

    小天大笑,道:“你放心,你跟着我,鞑子是打不着了,但异族我让你杀个够,你要是表现好,我还让你独领一军,将来封妻荫子,未必就不能了”。

    许杰大喜,开口道:“谢过侯爷,只要有异族杀,卑职刀山火海也敢趟上一趟”。

    小天笑笑没有回话,历史上看,戚继光的副手一直都是他的弟弟戚继美,他死后,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也传到了戚继美的手里,这才有了世世代代戚家军的说法。这时候戚继光要跟小天远走海外,想来也没什么传位子的说法了,再加上家里的世袭武官丢掉怪可惜的,所以他干脆将戚继美留在了岸上。

    这样,哥俩一个在岸上发展,一个在海上混,不管谁混好了都是他们家的荣耀,不管谁混不好也都有一个托底的。(。)

第一百三十八章 戚继光() 
♂,

    抗倭铁三角中,只有戚继光日后做下的事情最大,功绩最大,最后官职也最大,不得不说,这个人不简单。  ,

    戚继光长相很斯文。如果说俞大猷那长相,看到的第一印象就是豪杰,那戚继光,第一印象就是人才。

    两撇八字胡,剃得十分工整,面色白皙,双眼炯炯有神,身材标枪挺拔,这长相这气质,任谁见了都要竖起大拇指来,夸上一句,真是个人才。

    抗倭铁三角中,论个人武力,无疑是俞大猷最强,论政治手段,无疑是谭纶最强,这人最后生生熬成了三老臣,他两位战友骨头渣都不剩了,他还能做到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而且是善终,追封太子太保。可要论统率和练兵,则天下无人能与这戚继光比肩。

    如果做一个数据对比,俞大猷武力1oo,统率9o,智力7o,政治也就3o,完全是个政治不及格的标准武人。而戚继光,武力8o,统率1oo,智力7o,政治8o,特殊技能练兵。

    如果只是这样,小天也不会这么看中他,毕竟历史上名气再大又能怎么样,小天现在的地位甚至已经过戚继光死的时候了,对所谓的光环影响并没有这么重,最关键的是,戚继光另外一大隐藏技能:武器大师。

    戚继光一生得意处有两个,一个是他明的鸳鸯阵,一个是他写的练兵实纪。这二者都离不开新武器和火器。所以,戚继光还是一个地道的武器工程师。

    鸳鸯阵很简单,鸳鸯阵阵形以十二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重箭、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再以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桠杈,每支狼筅长三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长枪手未刺中敌人,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最后一名为负责伙食的火兵。

    这阵法变化方式没什么特别的,关键是戚继光对各种武器的灵活搭配运用达到了令人指的地步。更有狼筅这样他自己纯原创的东西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练兵实际是一本兵法,但更多的好像是火器使用手册。他在这本书里大谈火器的作用,大谈火器的用法,实在是这个时代难得的火器专家。

    除此之外,他还明了车营,戚家军刀,空心敌台等优良的武器或武器战法,可以说,此人一生成就几乎全是围绕着火器的应用和各种稀奇的武器创造来的。

    这样的武器大师,小天如何能错过?小天曾亲眼见识过织田信长的三段式射击,对织田信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