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光大亮之际,这个在莽荒原上世代游牧的部落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个水草丰美,环境优美之地现在已经成为了恶魔的乐园,鲜血染红了曾经肥沃的土地,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和被砍下来的头颅,偶尔响起的一两声惨叫,这是打扫战场的士卒在杀死那些受伤未死的革兰人,一处处火堆被点燃,这是活下来的士卒将自己战死的同袍的尸体焚烧成骨灰,然后用皮囊装上,以便日后带回大宋,使他们能够魂归故里。
此战阵亡两千余人,重伤一千四百余人,其中大多数都是那些由奴隶组成的骑兵部队,但是这些曾经的奴隶却毫无悲伤之情,在他们看来,一个战士的最终归宿就是战死沙场,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他们兴高采烈的拿着自己砍下来的头颅到自己的营正面前为自己的战功添上一笔,张弃曾经向他们许诺过,他将普通士卒分为三等,斩敌过十人者升为二等战士,过三十人者升为三等战士,这时才能享有和普通的宋军一样的军饷和升迁的机会。但这对这些大多数是普通牧民出身,有当过奴隶的人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在革兰除非你有过人的勇力,要不然就是得到哪个贵族的赏识,才能有升迁的机会,那些统军的将领不分大小大多数都是贵族出身,到哪里都是高人一等,象这样只需要作战勇猛以杀敌多少来算军功的,对这些人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第四十四章异动
更新时间2006…12…80:16:00字数:0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个营地发现了四千余的被掳掠的宋人奴隶,影部现在的首领是黑牛,但是这个黑大的汉子杀敌勇猛无比,但是这次影部的主要职责是为大军探听敌情,这个对于这个一刻也闲不住的汉子来说却不怎么在行,于是张弃将关任带来了草原并任黑牛的副手,关任仔细询问了这些宋人,他们之中有一部分是北疆的败兵,在投降之后,受伤的都被革兰人杀死了,剩下的就被压来了草原,还有一部分是北疆的百姓,他们一队人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万四千余人,在路上死了三千余人,他们到了这里就被这个部落的首领留了下来,剩下的都不知道被压往何处了。
说到这里带头的几个汉子痛哭失声,接着的事就有些难办了,会骑马的编入军中,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百姓,哪里会骑什么马。
张弃这时听关任把情况说完,冷冷说到:“不会骑马的都让他们自行回大宋,这里离边界也不是太远,我们是来杀敌的,不是来救人的,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不要来禀报了,命令全军加快速度,我们在晌午的时候出发。”
大军在一片的哭声中上路了,没有什么人对张弃的决定有什么不满,带着这些没有什么战力的百姓只会妥慢大军的速度,在这个深入敌境的时候,任何的累赘都可能会给大军带来意想不到的危险。
大军的身后,只剩下一地的狼藉,几十万头牛羊被斩杀,带不走的战马都被就地杀死,只要保证每个士卒都能有三匹马换乘就行了。
这时带着大军在草原上杀的浑然忘我的张弃可能想不到,在大宋,他的威名已经好像长了翅膀一样被传的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在北疆出了一个天赋名将,带领着一支战无不胜的威武之师杀的革兰人溃不成军。连北望城这样革兰人几十年都没有攻下的坚城都被他不费吹灰之力的攻了下来。
这事要从半个多月之前说起,在革兰人陈兵大流河畔之时,脱脱就已经有意撤兵了,当他接到阿里查的战报说北望城周围有大量的土匪,阿里查要亲自带兵前往剿灭,脱脱到也没当一回事,以革兰的百战精兵对付一些土匪还不是手到擒来,他将阿里查放在北望城到也不是有意打压,只是觉得自己的几个儿子实在让自己有些失望,只知道自己兄弟斗来斗去,没有象草原一样宽广的胸襟,怎么统领草原各部,连自己的亲兄弟都容不下,还能指望他能容得下触犯自己的部下吗?作为一国之主,他不可能象平常人家的父亲一样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导,不经历风雨的雄鹰是永远也不能飞上蓝天的。但是他不知道,这次的风雨来的是如此的猛烈。
在他正试图说服这些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各部首领同意自己撤军的时候,他接到禀报,阿里查被围烟云山,阿合台几乎是倾城而出救援自己的哥哥,他的脸色难看了起来,真真是虎父犬子,如此明显的圈套自己的儿子竟然毫不犹豫的一头扎了进去,这更加坚定了他退兵之心,但是这时河对岸一直采取守势的宋军出现了异动,宋军大营向后撤退了十里,李纬更是送来了自己的亲笔书信,信中言道:“我与大汗实可谓神交已久,然总是铿锵一面,今对阵沙场,实谓我平生所愿也,纬今率四十万大宋男儿后退十里,让大汗安心过河,到时决死一战,虽死无怨也。不知大汗胆量如何,可敢过河与我决一死战?”
脱脱让人读完书信,不禁怒极而笑,“回去告诉李纬,叫他再后退百里,我自当率铁骑去取他的头颅。”
来送信的使者脸露轻蔑之色,转身走出军帐,竟然就这样扬长而去了。脱脱身边诸人大怒之下,就要上前将宋使砍成碎片,脱脱止住诸人,大笑道:“李纬小儿,竟然想用如此简单的计谋引诱于我,真真可笑之极。”
旁边自己少不了凑趣的,说什么大汗英明之类的话。但是经这一闹,脱脱却不得不将北望城之事放在了一边。他还是存在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北疆不可能有这样一支成建制的军队能够打败两个儿子率领的五万百战之师,就算损失一些人马,总不会将北望城也丢了吧,还是当面的李纬这个与自己有着深仇大恨的大宋名将更加值得自己关注。
与此同时,在宋军大营中,头发已经花白的冠军侯李纬坐在帅案之后,聚精会神的看着眼前的军报。
“十月二十日,敌酋阿里查带领一万革兰铁骑进军烟云山,据说是要去剿匪。”
“十月二十四日,北望城留守阿合台只留五千人马守城,率两万五千人马朝烟云山方向而去,据探,阿里查被围烟云山中,阿合台带人往援。”
“据探,烟云山匪首叫张弃字寒山,来历神秘,据说是三年前为烟云山下的樵夫所救,后来帮村子杀退了要屠村的革兰游骑,整个村子跟着他进了烟云山。此人后来收服了山中的另两股悍匪,更是娶了一股悍匪的寨主林玲为妻,接着派人屠灭了剩下的一股土匪,手段凶残自此烟云山中以其一人为尊。”
“据查,张弃此人勇力过人,且极为好斗,性情残暴,但颇得手下爱戴,此人与平王殿下交好,平王殿下三年前来北疆之时,曾在烟云山中过年,后此人在铲除韩家时出力不小,更是得到了韩家留下的两处马场,自此实力大涨,但是却无什么劫掠之举,只是一些走私食盐等货物的买卖好像与其有关。”
“吴去,京城人士,思虑周密,谋士之才,现任匪军参军。”
“蓝望山,原是北疆大营校尉,现为匪军步军统领。”
“白狼,性情凶残狠毒,为胡宋混血,好杀戮,为匪军第一骑兵营营正。”
“黑牛,力大无比,悍勇绝伦,张弃身边近卫统领。”
“李山河,匪军军法处统领,性情刚直,杀伐果断,年仅十六岁,据传为张弃之徒。”
………………………。
“据查,革兰入侵以来,烟云山收容了不下数十万的百姓和北疆败兵,阿里查被围应是确有其事。”
李纬放下这些翻来覆去看了不知多少遍的北疆潜伏下来的探子报上来的情报,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抬起了头。
这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张消瘦的脸庞,一缕长髯飘散在胸前,乍一看竟是有几分飘然之态,但是一双不时闪过寒光的眼睛却是杀气俨然,这才符合其杀伐决断的一军统帅的身份。
第四十五章喜忧
更新时间2006…12…91:10:00字数:0
李纬在大帐之中来回走了几圈,对一直站在他的身旁的一个三四十岁年纪的汉子说道:“你先看看这些情报,说说你心中所想。”
这人是李纬的大儿子,李宗字子替,现下也在军中任职,已是从四品的武官,李纬知道这个从小就跟着自己的儿子,谨慎有余进取却稍嫌不足,这是大宋现在武官的通病,李纬也觉无可奈何,但是这个儿子却有一样旁人所不及的本事,对于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却能透彻明晰,一语中的。
李宗拿起桌上的情报仔细看了半晌,这才缓缓道:“父亲大人,这个匪首不能小瞧,看来革兰人这次中计了,但是结果却不好说,毕竟只是一群匪徒罢了,与革兰精锐交战胜少败多,但如这时我军能派出一员上将绕过革兰大军主力,直指北望城,北望城必下,到时烧毁革兰大军的辎重,到了那时就算革兰再是绕勇善战,只怕也只得退兵了。”
李纬用赞赏的目光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接着道:“平王殿下前些时日送来书信,说是烟云山中有这样一支奇兵,教我好好利用,只是不想还没等我派人联系,这些土匪竟是开始有了动作,既然这样的话,我们就再等些时日,看看革兰人有什么动作,再做定夺。”
时间又过了十日,这时张弃已然攻下北望城,但是消息却还没有传到宋革两军的统帅的耳朵里,在这期间,宋军又向后退兵十里,革兰人依然不为所动,两军还是遥遥对峙于大流河两岸。
时间又过了八日,而这时张弃早已经带着自己的部队在草原上开始制造一起起杀戮的时候,李纬得到了他一直关注的战报。
战报是潦草的,不时有墨迹和因为手指颤抖而使本来写的不怎么样的字迹走形难以辨认,可见细作在写这封战报时是怀有怎样激动的心情。
这时以李纬常年统领三军而形成的镇定自若的心志,也不禁有些失态,当他将这封重若千斤的战报有些颤抖的交给儿子的时候,李宗的眼睛立时瞪的溜圆,紧接着脸上就露出欣喜若狂之色。
“北望城被烟云山大军攻陷,五万革兰铁骑全军覆没,革兰王子阿里查,阿合台被阵斩当场。”
寥寥数语,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
“传令诸将到大帐议事。鼓响三通,而不到者,斩。”
“诸位将军,之前由于革兰攻势正紧,本帅无暇与各位将军深谈,我只有先在这里谢过诸位忠心王事,能及时带大军来援,只此一事,我必定上奏皇上,朝廷必不吝高官厚爵,不过…………………………。。”
说到这里,用鹰隼一般锐利的目光环视帐下众将,众将无有敢正视者,纷纷低下头来。李纬满意的扬了杨手中的纸张,接着道“据报,革兰大军辎重已为他人所得,北望城更是被大军攻陷,再过些时日,革兰大军必定因缺粮而撤军,到时就是我等报国之时。值此关头,方是我辈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之时,望诸位能与我戮力同心,共击胡蛮。”
这时帐下却是一片哗然,众人也顾不得李纬军法森严,因为刚听到的消息太过震撼,难道这位大宋名将真象民间传说的一样,这有通天彻地之能,在大军于大流河畔与革兰大军展开对峙之时就另派大军袭取了革兰人的后路?
革兰大军的退路必有革兰重兵把守,如要如所想一般,必是得派遣不下十万之众才能功成,如此规模的大军调动,自己竟然毫无所觉,这真真不可思议。
不提众将在大帐之中议论纷纷,革兰军中又是一番光景。
脱脱这些时日的日子着实不怎么好过,宋军又退十里,近卫在军中已是听到了一些流言,说大汗老了,再不复当年之勇,胆子也变得小了,面对宋军如此轻蔑之举,竟然畏缩不前,当真失了革兰人的威风。
这却不是脱脱所忧虑的,这些流言无非就是一些军中的贵族在后面煽风点火,这些人的胆子就像羔羊一般,在自己的面前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却贪婪的象豺狼一般,在自己的威严面前,他们根本不敢有什么别的举动。
但是,运粮之期已经过了两天了,后方的运粮的队伍却是还不见踪影,自己的两个儿子绝不敢如此怠慢军机,莫不是后方有变?
两个儿子手握五万重兵,两人又曾经过战阵,就是遇上一些挫折,也应该不会将北望城丢了吧?看来只有等自己派出的斥候回来再说了。
看来此次伐宋之举还是有些失之草率了,没有想到,大宋在内生变乱,两州之地糜烂之时,还是能调动如此之多的大军将自己的大军阻在此处,之前制定的计划有些一相情愿了,也怪自己报仇心切,想凭借四十余万的百战铁骑,攻入宋境还不是如摧枯拉朽一般,初期到也真是如此,但是一旦等大宋反应过来,就占不了什么便宜了。
这时寒冬将至,不利征战,看来退兵之举势在必行,只是便宜了对面的李纬,脱脱想到这里,心中颇有不甘。
第四十六章战报
更新时间2006…12…119:43:00字数:0
(对不起各位书友,网络全面升级,我们这一天都上不了网,这不刚能上,就给各位报到来了,还请大家多支持河边草。)
正在宋军准备发起攻势,将将要撤退的革兰大军击溃,再次创造一场象二十年前北望城之战一样的大捷之时。大宋的后方,却已经是烽火遍地,盗贼蜂起,章州叛逆首领段铁山在被北疆二十万大军击退之后,因为革兰人的入侵,北疆大军北反,这样一来却是给了段铁山喘息之机,大败之余,段铁山深感自己实力不足,于是听从军师黄深之见与泉州义军首领黄取进行接触。
两支义军一拍即合,一个往东一个往西攻城陷阵,在不到一月的时间里,竟然打通了从泉州到歧州的一条通路,自此两支队伍越发的势大难制,各地的小股义军纷纷往投,到了十月底,两军竟然趁着夏河北岸的各路军队被革兰大军牵制在大流河畔之时,尽起百万大军向西攻入京师西路凯州境内,一路之上势如破竹,直到守卫京师的上三军之一“龙卫军”全军十五万人赶到京师西路的大散关,才将义军的攻势挡住,但是却是频频告急。
一时之间,大宋朝野振动。
大宋京师,永安城,皇宫所在地,金銮殿上。
作为大宋最高统治者的宋景帝高坐于大殿之上,身为帝王,虽然景帝过于宽仁,但是自幼生于皇家,如今又已是帝王之尊,一身威严却也不是寻常之人能够具有的。
看着大殿之下吵作一团的文武大臣,景帝心中的怒火再也控制不住,用手用力一拍御座的扶手,竟然站起身来,指着下面已经被吓得呆了的群臣。
“叛贼已经距离京师不足数百里,你等还在朕的面前如此吵闹,朕可以给你们荣华富贵,但朕手中却还有钢刀,值此危难之际,你们不思报效君恩,还在这里争权夺利,朕要是成了亡国之君,必先将你们这些…………。。你们这些国之栋梁杀个干净。”
这时朝堂之上已是安静的掉上一根针都能听到声音的地步,大殿之上回荡着景帝李弘的斥责之声,说到后来,这位并不算是什么贤明之君,但可以说是宽仁之主的皇上语气中已经带上了森寒的杀气。
当最后一个字从李弘的牙缝中蹦了出来,殿下的群臣已是一个个汗流浃背,纷纷跪了下去,帝王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皇上发如此雷霆之怒,如果哪个稍微有些言辞不当,就是抄家灭门之祸,他们都还记得三年之前,权势滔天的韩家在这位皇上一句轻飘飘的“如此逆臣,夷其九族。”之后。数千人头立时落地,数万人被流放千里。
左丞相李黎这时战战兢兢的说道:“皇上息怒,都是臣等无能,累陛下发此雷霆之怒,还请陛下保重龙体,我大宋自太祖皇帝起兵以来,以历四百余年光景,小小匪患岂能动我大宋根基?只是陛下身系社稷之安危,还是保重身体为要。”
这番话说完,群臣不禁在心里骂了一声“老狐狸”
这番话虽是听着动听,但是其中却是一分的实质见解也没有,不愧是宦海沉浮数十年的两朝之臣。
果然,这时李弘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这时大殿之上又一个声音响起,“陛下,臣有本奏。”
李弘向下看去,见是自己的弟弟平王,不禁心中又是一喜,自己的这个弟弟自从三年前从北疆回来之后象换了一个人一般,开始实心任事,每有难事,与其商量总能让自己满意,不知这次有什么妙策。
“讲。”
“陛下如信得过臣弟,臣弟愿率领二十万京师禁卫军赴援,到时,臣弟必定死战,不让这些叛逆再进一步。”
“不可,陛下,如今京师有御林军,禁卫军共三十余万,如让平王殿下带走二十万大军,如能击败叛匪当然是好,但一旦事有不协,平王殿下将陛下的安危至于何地?”
这时殿外却有声音响起,“报,北疆急报,来人已在宫外等候。”
李弘刚刚好了一些的脸色不禁又难看了起来,心下更是暗暗嘀咕,不是革兰人打过来了吧,这可如何是好呀,悔不该当初听信李黎之言,将李纬调回京师呀。想到这,狠狠的看了一眼左丞相李黎,看得李黎出了一身的冷汗,心下暗自琢磨是不是什么地方得罪了陛下。
“快宣。”
不一会儿功夫,一个兵部郎官已经跪倒在大殿之上,头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觑见天颜,这个感觉在一上殿就开始全身哆嗦的小官,将大殿的石板磕的怦怦直响。
“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弘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平身,北疆战报怎么说?快快念来。”
大宋这时军中的通信手段已是非常快捷,军中利用一种叫“蓝斑”的类似于鸽子的鸟类来相互通信,这种鸟类身材细小,但是双翼奇长,最耐长途飞行,又极是恋家,简直是最好的传信工具,只是这种鸟类训练极是不易,所以只是配属军中等一些紧要部门。
这封战报却只是三天之前写就的。
“陛下洪福,革兰大军后路被断,粮草辎重损失殆尽,不日将撤军北返,如陛下能赋予臣处置之权,臣必不负陛下之恩,让革兰大军匹马不还。”
念到这里,这个小官已是语不成声。
李弘也顾不得什么失态,疾步走下大殿,一把将战报从他手里夺了过来,凑到眼前细看。
“另奏陛下得知,有烟云山匪首张弃字寒山,虽出身草莽,又陷身匪类,但观其人实是我大宋栋梁之才,领数万乌合之众,阵斩敌酋脱脱之子阿里查,阿合台于前,陷北望坚城于后,居功至伟,望陛下能够善加安抚。此子详细来历还请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