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福明-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如此的精深,不过最后的解析几何只是稍微一提,并没有深入介绍,但是我觉得能够写出这种东西的人,一定会解析几何十分的清楚!有了这个工具,我们研究天文历算可就要简单多了!”

熊三拔拿过这两本书来,仔细看了看,在离开欧洲的时候,解析几何已经稍有萌芽,但是并没有人系统地归纳这种东西,等到1637年,笛卡尔才算是拿出了坐标的方法来分析几何问题,因此熊三拔对这些几何知识也很不了解。

“的确是很不错的一本高等数学教材,由浅至深!”熊三拔也不禁有些惊异,他在中国也有些日子了,在他看来明国的人文哲学发展十分的高超,这种名为儒学的哲学知识,甚至时刻影响到明国人的行为举止,让明国人变得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不过这只是表象,实际上他们却十分傲慢自大,自诩天朝上国,视其他国家为蛮夷。

但是相对而言,明国人的科学发展就十分的缓慢了,原本在宋元时期,他们的科技应该是在欧洲之上的,但是随着十七世纪一大批欧洲出色的科学家的出现,他们已经渐渐落后于欧洲,明国人居然出现了这样一本成体系的数学教材,真是不可意思!

徐光启仍然兴冲冲地说道:“熊先生,我要去拜访一下福王爷,没想到福王爷虽然年轻,在算学上面居然有这样不凡的造诣!”

熊三拔笑道:“王爷不需要攻读四书五经,自然研究其他东西的时间就多了,有这样的造诣,也不足为奇!只是保禄,你没有想想,这位王爷跟你们可不是一个派系,若是……”

徐光启也不由得想起了朝廷的现状,齐楚浙三党联合起来对抗东林,相互攻讦,却没人关心政事,徐光启对这些事情也是深恶痛绝,但是身在局中,却也不由自己做主,福王爷并没有从党争攻讦当中争夺皇位,反而是从实际政绩上面做文章,这一点,徐光启也是十分赞赏的,不过若是跟福王交往,一来恐遭朝廷忌惮,二来东林内部也未必就同意他这样做。

熊三拔嘴角微微翘起,说道:“保禄,你的心迷茫了,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徐光启一愣,他所求的并不是什么高官厚禄富贵荣华,原本他也想能够以己身所学,为国出力,搏个青史留名,但是这些年来看多了党争攻讦,不免有些灰心,除了这个,他第二个所求便是格物致知,穷尽自然之奥妙,这完全是他兴趣所致,因此为了能够学到西方人的知识,他才加入了天主教会。

徐光启神色恍然,对熊三拔施礼说道:“多谢熊先生指点迷津!”

徐光启既然明白了自己的心,自然不再为党派利益所禁锢,下午他便收拾停当,前往拜见福王朱常洵。

朱常洵一听说徐光启前来,还是极为兴奋的,徐光启虽然没什么地位,算是个技术官僚,不过他毕竟是属于东林党的,朱常洵还以为是借机来跟他改善关系,甚至是转而支持他呢。

第十六章 墨家传承

开始的时候,朱常洵倒是很客气,而徐光启是来请教问题的,自然也很谦卑,算是宾主尽欢,等徐光启说明来意,却不禁一阵失望。不过他现在是要夺嫡,皇帝那边已经搞定了,最重要的是在大臣这边好好表现,所以并没有因此就对徐光启有什么失礼的地方。

不过对徐光启的要求可就有些难办了,福王虽说少年时也曾经受过良好的皇家教育,但是皇家教育也是由那些学习八股文的儒生教导的,他们对数学能有什么概念,他看过朱由崧给他的教材,不过看过几页就被那些乱七八糟的数学符号给弄晕了,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去处理矿业管理衙门的事情呢!

徐光启对他请教,他开始的时候还支支吾吾,不过徐光启比他更着急,见朱常洵顾左右而言他,直接愤然说道:“既然王爷,妙法自珍,在下也不敢勉强,就此告辞!”

朱常洵连忙拉住对方,说道:“徐大人,实话说吧,不是我敝帚自珍,实在是孤王对这些‘数学’也不太懂,这两本数学教材可不是在下编出来的!”

明朝对藩王在权力上控制极为严格,藩王已经于军政无缘,不过经济上却十分优裕,这就造成了很多藩王猪一样的生活,但是人活着总要有点追求吧,无所事事也够无聊的,所以很多藩王在农学、医学、艺术或是工匠方面也颇有成就!

明朝初期,特别是成祖那一代人当中,有些才华的藩王不少,不过越往后期,朝廷对藩王的限制越严格,藩王习惯了那种堕落得如同社会寄生虫一般的生活,后期也没有几个能够挑大梁的饭忘了,所以才会被满清尽数夷灭。

徐光启原本以为教材是朱常洵编纂,此时听到另有其人倒也没有惊奇,但是当朱常洵带领着他进入内院的时候,他却有些心里打鼓了,难道是福王府的哪个王妃编纂,如果是这样那可就惨了,有礼教大防在,自己想要请教对方解析几何的知识就不可能了。

但是等来到一处内院的时候,福王突然止住了他,说道:“徐大人,你想见的人就在里面,不过他现在正忙着呢,只是……”

徐光启奇道:“王爷,这……写此书的人究竟是谁?”

福王叹道:“徐大人,实不相瞒,这本书编纂之人正是犬子崧儿,崧儿天生聪颖,不过却不把心思用在圣贤书上面,却对工匠百艺奇门术数偏爱非常,此时正在跟皇长孙校儿一起制造一种叫自行车的东西呢!”

打开这个独院的花门,徐光启并没有看到什么园林之景,反倒是有些污秽,空气中漂浮着灰蒙蒙的雾气,院子中央是四个圆柱形的庞大容器当中腾腾的冒着热气,下面则是烧得正旺的炭火,在这些容器中伸出一根落满了灰尘的厚壁金属管,依次通到三个汽缸当中,在蒸汽地带动之下,主轴飞速的旋转着,这就是朱由崧制造出来的三涨蒸汽机,四个台锅炉,功率可能达到一万五千千瓦,算是十九世纪末的成熟产品了,下一代就是蒸汽轮机了。

在蒸汽机的带动之下,机床上的工件飞速的旋转着,在刀具的作用之下,一串串的金属丝仿佛是豆腐一样被切下来,接着朱由校马上将棒料安装在钻床夹具上,不过片刻,一根钢管便出现在他手中,不过一刻钟,在这些机器的作用之下,那些工匠很快便生产出了几十根钢管。

实际上制造自行车车架的钢管可不是这样制造出来的,这种机加工艺根本就是枪管的制造工艺,这样生产的成本可比冷拔热扩热轧这些方法高得多了,但是现在他没有制造出那些专用的设备,所以只能用这种机加工的方式来生产钢管。

制造自行车在明朝基本上是没有市场的,至少暂时是没有市场的,明朝的钢铁稀少,于是价格死贵死贵的,一般人根本用不起,富贵人家都有马车轿子,因此制造自行车还不如制造四轮马车有前途。

但是自行车虽然不起眼,不过其中包含的零件却不少,25各部件,几百个零件,各种钢管、辐条、轴承、齿轮、链条等等都包含其中,其中包含的工艺虽然粗糙却胜在全面,如果能够独立制造出一辆自行车来,那么这个人也达到了基础的钳工标准。

他现在的设备如果能够制造出一辆自行车来,那个工业化的基础标准也就达到了,而且他也能够利用这个制造自行车的方式来培训学徒。

徐光启看到这一幕却惊异得说不出话来了,他对西方的火器了解很深,因此对大明军器监也颇有了解,若是让军器监的一个熟练老工匠制造一根枪管,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但是在眼前这东西的作用之下,居然片刻即成,要是能够在军器监内使用,就算是让大明所有军队人手一把火铳也没有问题了!

此时朱由崧跟朱由校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用油洗了洗手上的油污,再用水净手,对朱常洵说道:“父王,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你不是挺忙的吗?”

朱常洵看了看乱七八糟的院子,叹道:“好好一个园林居然被你弄成这样,真是……”

朱由崧撇撇嘴,这个锅炉蒸汽机因为太过粗糙,没什么环保和废气处理的环节,的确是不怎么好看,不过无论怎样这些可都是财富的来源,等自己设计出了蒸汽机带动的纺织机之后,工业革命可就跟英国人无缘了。

“好了,这位是徐光启徐大人,现任历法编纂官,他有些事情想要问你!”朱常洵瞪了朱由崧一眼,似乎对朱由崧在外人面前不给他面前十分不满。

“徐光启!”朱由崧不禁有些惊喜,这位徐光启可是个大牛人,几何这个名词都是人家提出来的,在历史上那是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光看看这么多“家”,就知道他有多牛了!

“徐先生!”朱由崧连忙上前行礼,说道:“不知道徐先生找小王有何吩咐,若是小王能够做到,一定没有二话!”

徐光启张了张嘴吧,却不知道从何说起,这次他看到的东西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因此他想问的事情也太多了,仅仅一个解析几何可满足不了他的好奇心了。

朱由校笑道:“皇弟,我看这里可不是待客之处,不如到厅堂再说!”

朱由崧也笑道:“这也对,徐先生快请!”

徐光启不禁有些奇怪,这位小王爷就算是对福王爷都不假颜色,怎么对他却格外热情,不过想来想去,也不明白,反正自己过来是请教人家的,人家的态度越热情,对自己的目的就越有好处。

徐光启想了想,还是先向朱由崧问了一下那种机床的事情,毕竟他崇尚实学,对于能够加强大明实力的东西,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朱由崧也没有技术保密,直接将手中的蒸汽机和机床图纸递给了徐光启。

徐光启仔细观察着图纸,这种设计图一目了然,但是其中的复杂之处却也超出了他所见过的任何机械。

看过之后,徐光启仍然紧锁双眉,说道:“殿下,这机床与蒸汽机的确是鬼斧神工,只是这刀具,我观殿下的钢管所用之钢若是拿到外面已经算是百炼精钢了,就算是制造神兵利器也绰绰有余,究竟是什么样的钢材能够切割这些钢铁?”

徐光启不愧是明朝的科学家,第一个问题就问在了点子上,不过对于这种冶金问题,根本难不倒朱由崧,于是他将一些冶金的基本原理比如碳和铁的比例说了一遍,再将碳素工具钢的特性对徐光启介绍了一遍。

徐光启捋着胡子说道:“殿下真是学究天人,工匠还在锻炼百炼精钢的时候,殿下居然已经将原理说得这么清楚了,不过这种体系恐怕不是一个人能够研习出来的吧?”

朱由崧不禁一滞,的确他介绍的冶金知识的确是几百年人类的总结,他还没对徐光启说出合金工具钢的事情,否则更麻烦。

朱由崧直接说道:“徐大人慧眼如炬,小王的这些知识的确是从他人之处学的,不过却不能告诉徐大人这个出处?”

徐光启是个聪明人,朱由崧要是编个瞎话蒙他,恐怕几句话就让他拆穿了,反不如直接告诉他这件事的确是这样,但是就不能告诉你!朱由崧是个王爷,他总不能强逼自己说吧!

徐光启想了想,不禁问道:“殿下,是不是墨家残余?”

朱由崧目瞪口呆,朱由校也不禁笑道:“原来皇弟传承的是墨家的机关术,怪不得不能向徐大人说呢,儒墨之间原本就是互相仇视的!不过这墨家还有传承吗?”

徐光启笑道:“没有的话,德昌郡王的这些机关术又是哪里来的?有的话,他们的机关术还能够超过德昌郡王?而且墨家已经湮灭千载,谁又能辨别真伪?”

朱由崧不禁笑了,这个老头倒是好心,居然给自己编了一个瞎话,如果说自己的技术是传自墨家,谁也没办法考证,倒是好主意!

第十七章 铁路布局

最近福王府小王爷后面多了一个穿着便服的老头,五十多睡了,跟在小王爷身后却像是个学徒一样,小王爷说什么,做什么,都赶紧记下来。

这个老头自然就是徐光启,原本官员结交藩王那是朝廷大忌,更不用说徐光启一直呆在福王府里,弹劾这老儿的奏折恐怕已经堆在了朱由崧那位万历皇爷爷的案头了,不过万历皇帝让朱常洵插手朝政,原本就是打着让朱常洵培植自己势力的打算。朱常洵好不容易发展了这么一位“下线”,而且还是原本东林党人,明目张胆地挖东林党的墙角,不过这对万历皇帝和朱常洵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凡是就怕铁板一块,现在东林党里出了叛徒,齐楚浙三党自然要保住这个叛徒,不但要保住他,而且还要加官晋爵,好让更多的叛徒出现,到时候人心散了,队伍自然就不好带了,他们三党也就不战而胜了。

东林党却也不是吃素的,当了叛徒,不但没有被贬斥,反而要加官晋爵,这绝对不行,叶向高和赵南星虽然是一个温和派一个好战派,但是在这上面却是绝对一致的,一定要打压这个叛徒,最好的办法把他打倒在地,再狠狠地踩上几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但是现在明显做不到这一点,即使做不到,也绝对不能让他加官晋爵!

此时朝中暗流涌动,围绕着徐光启闹得不可开交,而万历皇帝又祭出了他的法宝——眼不见为净,躲在宫里,不问朝政,不过因为双方实力相差无几,根本不可能分出胜负,所以当事人徐光启这里却一派风轻云淡。

“徐先生,这是你要的高等数学!”朱由崧将一本精装的现状书本交到徐光启手中,这些东西自然是智脑婉儿打印出来的东西,因为模拟了明朝的印版,徐光启倒也不会产生怀疑。

徐光启此时已经将高中部分的数学知识学习完毕,此时正在向更高层次的知识境界迈进,与此同时他还兼修化工和机械物理,短短几天之内,居然就理解了高中的大部分知识,这老儿虽然年纪大了,记性却一点不差,朱由崧甚至怀疑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而且在空间思维和逻辑能力上面,比他这个二十一世纪的高材生都要强。

面对妖孽一般的徐光启,朱由崧也不得不承认古代的天才绝对不比受过现代教育的自己差。

徐光启却没有这种自觉,在他看来,仅仅几岁就能够理解这么多知识,说起妖孽来,反而是朱由崧更加合适。

“徐先生,你现在可是被顶到了风头浪尖,稍有不慎可能就要被遣返回家了!没想到你还这么沉得住气,难道你就不打算上书自白?”朱由崧不禁笑道。

徐光启却不以为然,说道:“放心,就算是我不上书自白,有些人也不愿意我这个榜样被人打回老家的,他们可是打着千金买马骨的主意,除非东林党掌控了整个大局!否则谁也动不了我!而且就算是我被打回老家,大不了学顾宪成,回家开办书院,将这些东西传下去,或许将来,这些知识才是主流!”

明朝这些聪明人的眼光的确犀利,根本不是后世满清那些奴才文人能够相比的,不过此时这些知识可能只是士大夫闲来无事的玩物而已。

朱由崧叹道:“除非朝廷科举不再单以八股文取士,否则这些科学知识不过都是歪门邪道而已!”

“是什么都好,不过这书中记载着能够日行千里载货数十万斤的火车真的存在吗?如果真能够造出来,朝廷的漕运可就好办多了!”徐光启忍不住问道,这个问题已经憋了他好几天了,在朱由崧给他的机械物理书籍上面,点出了不但有蒸汽机推动的火车还是蒸汽机轮船,在民生上面也可以使用蒸汽机推动大纺车甚至可以用于矿井提水。

这让徐光启不禁心热不已,要是能够将这些东西制造出来,就算是发生灾害饥荒,朝廷也能够迅速地将救济粮调拨过去,根本不会出现什么变乱的事情,而且对整个国家国力是一个跨越性的提升。

徐光启还看不到大工业时代的真正意义,但是已经看到了这些东西对国家国力的提升意义,不过火车可不是那么好建的。

朱由崧说道:“那种东西现在还不存在,不过按照计算是可以造出来的,但是现在还不能开始制造!”

“这是为什么?”徐光启不禁问道。

朱由崧说道:“火车铁轨几乎全部都是钢铁制造的,如果没有足够的钢铁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来,一条两百里的铁路,需要两千万斤精钢以上,徐大人,现在整个大明一年能够打出多少钢铁来?”

“两千万斤?”徐光启面对这个数字有些懵了,这么多钢铁他根本没有一点概念。

朱由崧继续说道:“两千万斤,或许说是一万吨以上比较合适,徐先生,你学习机械物理,对那些公制单位概念也有些认识了,一吨便是一千公斤,也就是两千斤,现在大明的钢铁产量,恐怕几年也造不出一寸钢轨来!”

徐光启却没有失望,笑道:“的确,不过郡王殿下恐怕早就在布局了吧!那个所谓的矿业公司,恐怕就是增加钢铁产量的一个方式!”

朱由崧笑道:“徐先生好眼光,的确是如此,那矿业公司的确是快肥肉,不过我并不在意究竟是谁掌控他,如果这个矿业公司的经历不合我心意,只是为了党派利益,随意乱搞,矿业产量上不去【wWw。Zei8。Com电子书】,我也不介意将这个公司挤垮,然后重起炉灶。不过无论哪个党派掌控了这个公司,为了扩大自己党派的势力,他们都会好好经营这个矿业公司的!他们党派虽然能够利用这个公司牟利,但是其中也少不了我们福王和皇家的股份,所以根本用不着担心!”

徐光启笑道:“殿下深谋远虑,或许根本不能将殿下视为普通的孩子,或许将殿下当成同龄人来才算合适,殿下难道就没想过紫禁城里的那个位子?”

朱由崧一愣,自己跟徐光启虽然投缘,可也没有熟到这个程度吧,居然,朱由崧看着徐光启,说道:“那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不喜欢,只是我国朝皇帝的权力真是至高无上吗?”

徐光启奇道:“怎么不是?”

朱由崧笑道:“我朝太祖虽然想要至高无上的权力,结束了自古以来君相协作的朝廷权力局面,但是后来我朝却出现了内阁大学士这样一个比宰相权力更重的无冕之相,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朝的文人最喜欢跟皇帝作对,逼得我皇爷爷一辈子就只出过一次宫门,这种生活对我来说,跟坐牢可没什么区别,皇帝这个位子,还是留给我皇兄去做吧,他是现在的嫡长孙,跑也跑不掉的!”

徐光启不禁默然,半晌才说道:“若是福王爷夺嫡成功了呢?”

朱由崧笑道:“父王能成功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