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资本家-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小吏,都有设立。

海事衙门成立之后,便实行第二步,开设通商口岸,在通商口岸设市舶司衙门,职掌检查进出口船舶蕃货、征榷、抽解,贸易诸事,设正五品市舶司提举,下辖吏目若干。设市舶司缉私千户所,职掌缉私之事,设正五品千户一人,从五品副千户二人,从六品镇抚二人,正六品百户十人,下辖水兵五百,缉私快捕五百,缉私快船十艘。

第三步,成立海事衙门下辖水师一支,职掌缉私、护航、剿灭海盗等事,设正三品水师提督一名,正四品水师管带二十名,下辖水兵若干,大型战舰二十艘,小型战舰若干。

经过一番斟酌,叶思文等人决定先开通五个通商口岸为试点,若是效果好,则继续增设通商口岸,若是效果太差,则该立他法。

准备开设通商口岸的地址分别是,天津、日照、上海、福州、香港。其中香港在天启年间被英吉利的红毛鬼子租借了,可是叶思文力主将香港收回,开设通商口岸,就是要和红毛鬼子开兵见仗,也再所不惜。

第二天,直接将方案交到了朱由检的案头,朱由检仔细的看了,觉得甚是满意,当即大笔一挥,同意了叶思文他们制定出来的方案。

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挺令人苦恼的,啥问题?国库没钱呗!开设一个新的衙门,肯定少不了要用钱,组建海事衙门,要钱;设五处立市舶司衙门,要钱;设立市舶司缉私千户所,要钱;沿海的水师卫所已经不堪使用,重新组建海事衙门水师,也要钱。

可是现在的大明朝国库里哪还有钱啊?国库不是寅吃卯粮就是用皇帝的内帑填窟窿,要钱没有,要人倒是还有一大堆!

朱由检独自苦恼,突然他想起一个人,这个人肯定有钱,先“借一笔”来用用再说。

叶思文忙了十几天,好不容易逮到一个空挡在家里休息。传他进宫的人就来了,依旧是皇帝陛下最亲密的伙伴王承恩来宣他。

叶思文早已经不动声色的用宝贝把王承恩砸倒了,现在两人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凡是宫里有什么消息,王承恩都会不动声色的告诉叶思文。

王承恩是聪明人,叶思文也是聪明人,两人在正常的谈话中,往往掺杂着各种各样的消息,一般人听了,都会以为他们是在闲聊。

当然,想在王承恩这种近臣手中买消息,不仅仅需要真金白银,更需要各种各样的宝贝,恰恰叶思文手中有许多王承恩感兴趣的报备,什么夜光杯、葡萄酒、香皂、神兵利器,都是王承恩的最爱。

叶思文和王承恩两人一前一后的走着,王承恩见四处无人,便打开了话匣子:“叶大人,你知道吗?陛下最近老是喊头疼,咱家听着都心疼啊!”

“陛下为国操劳,实在是我等的楷模啊!不知陛下为何事操心呢?不知道我等做臣子的能不能为陛下分忧。”叶思文借坡下驴,和王承恩聊了起来。

王承恩叹了一口气,道:“还不是因为银子给闹的,国库空虚,陛下也没办法啊!”

“哦!这的确是个问题。”叶思文随口答道。

两人就说了这么两句便不再交谈了,简短的谈话,已经让叶思文心领神会了,陛下这次召自己进宫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银子的事情,国库没银子,但是组建海事衙门需要大量的银子,而开海禁又是自己提出来的,看来这次得大出血了。

果然,见了朱由检,朱由检就用手揉着脑袋瓜,向叶思文说:“爱卿,不知道怎么回事,朕最近这头疼得是特别厉害。”

叶思文知道这是朱由检为了敲诈自己,故意做戏给自己看呢,不过他还是一脸的关切,道:“陛下身系万民福祉,可要保重龙体才是啊!”

朱由检拿出开海禁的方案,说:“爱卿,你呈上来的方案朕看了,甚合朕意。明天早朝再让群臣议议,若是群臣没有意见,那就照你的方案来办。若是成了,可是大功一件啊!”

叶思文道:“谢陛下,不过这个方案户部几位大人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非微臣一人之功。”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既然是群策群力,那朕自然都会奖赏,只是……”

叶思文专心的听着朱由检说话,等着他开口问自己要银子呢!叶思文已经给朱由检准备了五十万两银子,不过,这五十万两银子可不好拿,想要银子,得拿海事衙门尚书的位置来换,远洋商号的生意重点全在海外,若是让一个不懂事的人来当尚书,那可危险得很。

叶思文已经想好了,用五十万两银子给自家老爷子买个海事衙门尚书的位置,并且顺势把自家老爷子推上新党党魁的位置。以后说不定还能入阁,当当内阁首辅什么的,实现老爷子年轻时期的政治抱负。

“算了,些许繁务就不提了。”

叶思文这边一切准备就绪,可是朱由检那边却不提这茬了,也许是他在卖关子,也许他是觉得开口向臣子借钱不好意。

这样一来,叶思文可不干了,自己都准备好了,你现在打退堂鼓,那可不行。

既然朱由检不提了,叶思文就主动出击:“陛下,微臣知道您有心事,但是您却不愿意对微臣说,难道您信不过微臣?”

若是旁人说这话,肯定得被皇帝骂成是妄揣上意,可是叶思文不同,叶思文是皇帝的朋友,朋友之间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

朱由检指着叶思文,道:“爱卿果然是个人精,连朕心怀心事都被你看出来了。”

“陛下谬赞了,微臣只是想实心实意为陛下办差而已。”叶思文说得很诚恳,任谁也挑不出来毛病。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说:“爱卿说得是,朕的确是有心事。”

“陛下有什么心事,不妨说给微臣听听,微臣愿意为陛下分忧。”叶思文态度诚恳,十分的诚恳。

“还不是因为银子的事情。”朱由检受到了叶思文的鼓励,终于把自己却银子的事情说了出来。其实这也没什么丢脸的,大明朝常年对外用兵,缺银子是很正常的事情,要是那年不缺银子了,倒是一件稀奇事情。

叶思文知道此时还不是表忠心的时候,他说:“陛下放心,只要海禁一开,市舶司成立,银子便会滚滚而来了。”

朱由检笑了笑,一摊手,道:“爱卿说得对,是这么个理。不过,朕现在得要有银子去开海禁,成立海事衙门,市舶司才是啊!”

“原来如此!”叶思文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朱由检笑眯眯的问道:“爱卿,你且说说,此事该如何解决?”

朱由检的话说完,君臣二人都沉默了,朱由检温和的看着叶思文,希望他主动提出来借给朝廷银子,就可以不用自己开口了。

虽然此事早有定论,但是叶思文依旧做沉思状,似乎是在用心思考这件事该怎样解决。老朱家的人狠着呢!有沈万三的前车之鉴,叶思文可不愿意成为沈万三第二,要送钱给朝廷花,得低调的送。

叶思文这种表现,给朱由检一个错觉,让朱由检觉得,叶思文内心正在痛苦的挣扎,这钱是给呢?还是给呢?

“陛下!”良久,叶思文终于开口说话了,“成立海事衙门之事,坚决不能因为没有钱就停下来,微臣以前做生意的时候,倒是还有些积蓄,微臣愿意全部捐给朝廷,以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朱由检松了一口气,这叶思文还真是上路,主动捐出财产。

虽然心里高兴,但是朱由检脸上还是不动声色,还假装推迟一番:“爱卿一家能有多少银子?成立海事衙门,至少需要百万两银子,朕看还是算了。”

“陛下,微臣愿意拿出全部身家,五十万两银子捐给朝廷。”叶思文报了一个巨大的数字。

“五、五、五十万两?爱卿,你说的是真的?”朱由检有些激动,他本来只打算敲诈叶思文一、二十万两银子就是了,没想到叶思文居然如此大方,直接给了五十万两银子。

叶思文道:“陛下,欺君可是要凌迟处死的大罪,若是微臣凑不出五十万两银子,甘愿承担欺君之罪。”

“爱卿果然是大明朝最忠心的臣子啊!若是外面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能有爱卿一半,我大明何至于此?”朱由检情真意切的感慨。

叶思文颔首,道:“这些都是身为臣子该做的。”

“好,好啊!不过爱卿,你把你所有的身家都捐给了朝廷,以后该怎么办啊?”朱由检关心的问道。

呸!这点钱就想让老子破产,简直是瞎了你的狗眼,老子在远洋商号一个季度的分红都不止这个数,叶思文心中暗自鄙夷朱由检的土条。

虽然心里鄙夷,但是叶思文脸上还是一如既往的恭敬。面对朱由检的问题,他大义凛然的答道:“回陛下,微臣以为,国家乃大家,自家乃小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关键时刻,人人都应该舍小家而顾大家。”

“好一个人人都应该舍小家而顾大家!”朱由检激动得大声叫好。

对于叶思文,朱由检是彻底的放心了,你看看人家叶思文的觉悟,再看看朝中群臣的觉悟,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朝中群臣别说驷马难追,就是八马、十六马也赶不上叶思文的一半。

“都是同殿为臣,咋个做人的差距就恁个大呢?”朱由检心中暗自嘀咕。

朱由检道:“既然爱卿肯拿出五十万两来帮朕解决燃眉之急,那朕也不能落后。大伴,传旨,让朕的内帑出五十一万两银子,与叶爱卿五十万两银子凑成一百零一万两银子,用与组建海事衙门。”

“诺!”

朱由检吩咐完,又拍了拍叶思文的肩膀,道:“叶爱卿,等海禁开了之后,朕永远免除你的关税!”

完了,买官的银子用来提前缴关税了。

叶思文心思转动,道:“陛下说笑了,本朝官员不得经商,微臣以后都不会经商了。”

“哦!这样啊!那朕还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呢!”朱由检回过神来。

叶思文问道:“不知道陛下对于海事衙门尚书的人选,心中有没有定论?”

第十八章、又添虎将一员

提到这里,朱由检心中一动,看来叶家的人是想出来做官了,不就是一个新建衙门的尚书吗?看在五十万两银子的份上,给了。

朱由检和颜悦色的问道:“爱卿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微臣认为,海事衙门主要是管理商事,所以,还是要找一个懂商事的人来当尚书为好。”叶思文也直接,懂商事的人,不就是他们叶家父子吗?

“爱卿所言甚是,只是这大明朝既懂商事,又有功名的人很少啊!”朱由检需要叶思文主动提出来。

叶思文道:“微臣倒是认识这样一个人。”

“说!”朱由检大手一挥,让叶思文直接说。

“大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叶景,叶文扬!”叶思文直接报出了自家老爷子的名号。

“若是朕没记错的话,叶文扬是你的父亲吧!”朱由检的连慢慢的冷了下来。

叶思文似乎没有感到皇帝陛下的心情正在变坏,依旧平淡的回答:“回陛下的话,正是。”

得到肯定的回答,朱由检变得暴怒:“你大胆,朕新开衙门,你叶家就想着安插人进来了,五十万两银子就想买尚书的位置,你当朕没见过银子吗?此等捐赠,朝廷不要也罢!”

面对朱由检狂风骤雨般的质问,叶思文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他知道这是朱由检在做戏呢!朱由检需要自己给他一个理由,一个让老爷子入仕的理由。

等到朱由检质问完毕,叶思文才悠悠的说道:“陛下,微臣的忠心日月可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古乃有之。若是陛下认为臣下做得不对,大可摘了微臣透顶的乌纱帽。”

叶思文说着,双手将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摘了下来,上前递去。

良久,朱由检亲自将叶思文手中的乌纱帽接过来,又亲手戴在了叶思文的头上。

朱由检拍了拍叶思文的肩膀,道:“朕刚才激动了,爱卿莫怪,的确,这海事衙门尚书一职,非叶文扬莫属。”

既然叶思文已经给了自己理由,朱由检有了台阶下,这件事情也就这样定了下来。

“谢陛下!”

叶思文出了午门,才发觉自己的背后又和往常一样,凉飕飕的一片。他面对的不是一位开明的国家领导人,而是一位善于猜忌的封建皇帝,一旦应对不善,搞不好就落一个身首异处的结局。

朱由检现在还太年轻,二十不到,虽然御下手段不高,可是已经颇有威势,真不知道再过几年,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唉!”叶思文暗自叹气,“不知道我帮他是对还是不对呢?”

“希望我做的事情是对的。”叶思文心想,然后扭头望了望巍峨的午门,叹了口气,整理了一下官服,大步的离开。

回到家中,叶思文找来李岩,让他帮自己写信。

“叶大哥,你也忒懒了点吧!每次写东西,都要我代劳。”对于叶大哥的懒惰行为,李岩颇有微词。

叶思文一瞪眼,用脚在李岩的屁股上踢了一脚,骂道:“怎么?还想造反了不成?我说我是大哥还是你是大哥啊?”

李岩一边磨墨,一边拖故意长声调回答:“你是!”

叶思文一共让李岩写了三封信。一封是给叶景的,提前告诉他朝廷要重新启用他,任命他为新建的海事衙门第一任尚书,让叶景做好准备。并且告诉叶景,进京的时候要顺便带一点远洋铁厂生产的特产献给皇上。信的最后,叶思文暗中提了一下这官是用五十万两银子买来的。

当李岩听说叶景将会出任朝廷二品大员的时候,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这下叶大哥他们家岂不是要发达了,等他们发达了,我岂不是也要发达了。偷笑一个先!

第二封信是写给宋海龙的,让他把远洋水师一份为二,一部由他带领,马上开始整顿,准备接受朝廷招安,成为海事衙门下辖的水师。另一部依旧让库福尔率领,依旧呆在远洋商号旗下,为商队护航。

第三封信是写给马欣惠的,汇报了一下自己在京城的所作所为,顺便告诉她要将远洋水师一分为二的消息。最后叶思文叮嘱马欣惠,远洋商号还很年轻,应该夯实基础,不能盲目扩张。

叶思文的担心是有道理的,马欣惠前几天给叶思文送来了一封信,告诉叶思文远洋商号的商队规模又扩大了,商船已经有十艘了,又有一批货物运往了长崎。在此期间,马欣惠还擅自做主,在日照买了块地,建立了一座属于远洋商号的私港。下令成立了一家远洋船厂,打造新式海船,并且准备在半年内将远洋商号的商船增加到二十艘。

看了马欣惠的信,叶思文直咂舌,女强人就是女强人啊!行事果断,动作迅速,有这样的合作伙伴,真是上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信写好,叶思文便派人火速将心送往了济南。

刚处理好这些事情,小厮王小林便来禀报,有一个自称是李岩父亲的人前来拜访。

叶思文一听李春玉来了,连忙和李岩来到客厅。

李春玉正独自在客厅里饮茶,体若熊罴的大熊站在他的身后,忠心耿耿的护卫着自己的主人。

李春玉见叶思文和自己的儿子进来,连忙放下茶杯,起身,向叶思文行大礼:“草民李春玉,见过叶大人。”

一见李春玉这样,叶思文马上就不高兴了,挽住李春玉的手,道:“李伯父,你这不是骂小侄我吗?在家里,我们只论辈分,不论官职。李伯父直接叫小侄的名字就行了。”

没想到叶思文这样豁达,李春玉尴尬的搓了搓手,诺诺连声,道:“叶大人折杀草民了,这怎么能成?不中、不中……”

李岩也看不惯他爹卑躬屈膝的样子,抱怨道:“爹,怎么不成了?怎么不中了?您怎么变得婆婆妈妈的了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叶大哥的性格。”

一听是自己的儿子说话,李春玉立刻拿出了当父亲的派头,瞪了一眼李岩,指责道:“你个小兔崽子知道什么?给我闭嘴。”

“哼!”李岩冷哼一声,扭过头不看他老爹,他觉得他老爹变化挺大的,以前从来没有这么不爽利过。

训斥了儿子,李春玉回过头来,向叶思文问道:“叶大人,我儿子在你这儿没给你添什么麻烦吧?小孩子年纪小,叶大人你多担待些。”

叶思文刚要说话,李岩却在一旁抢先发言:“爹,您在说什么啊?您当我是三岁小孩子吗?我给叶大哥添麻烦,是他天天麻烦我好不好?”

“你个小兔崽子,大人说话,你插嘴干什么?”李春玉又瞪了李岩一眼。

“好了,好了,你们父子俩不要吵了。李岩啊!你父亲问你的情况,那是他在关心你,知道不?李伯父,你的确是错怪你儿子了,李岩他挺能干的,是我的好帮手呢!”不待李春玉父子俩继续争辩,叶思文便出来和稀泥。

见叶思文出来做调解,父子两人也就不再争辩了,李春玉道:“只要不给叶大人添乱,草民就放心了。”

李春玉口称叶思文为“大人”,自称自己为“草民”,这让叶思文的耳朵有些受不了。不过没办法,李春玉心中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已经不可改变了。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让他顺其自然吧!

“都别站着了,我们坐下说话。”叶思文热情的招呼道。

主宾分坐,李春玉首先开口,向叶思文说道:“叶大人,草民今天来,一则是来看看我这不成器的儿子,二来嘛!草民是来向大人辞行的。”

“爹,你这就要回家了啊?”李岩的声音中带着几许不舍。

李春玉道:“是啊!京城的事情已经办完了,该回去了。再不回去,家里的生意可就毁了。”

“那我怎么办?”李岩有些落寞的问道。

李春玉笑呵呵的说:“岩儿啊!男儿志在四方,你既然选择了跟着叶大人干,那就好好的干,混出个人模狗样的。为父和你娘的身子都还硬朗,绝对不会拖你的后腿,你就放心吧!”

“爹,孩儿知道了。”李岩郑重的答道。

李春玉怜爱的看着儿子,轻轻的点了点头。父子俩都明白,这一别,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相见。

李岩有些哽咽的说:“回到家里,替儿子对母亲说,孩儿不孝,不能常伴母亲膝下。”

“为父省得!”李春玉点了点头。

李岩眼睛红了,泪水不由自主的落了下来,又道:“还有,您们两人一定要保重身体,孩儿有时间,一定常回老家看望您们。”

李春玉爱怜的帮李岩拭去眼泪,道:“你瞧瞧你,哭什么?刚才你说为父什么来着?婆婆妈妈,你现在怎么也这样啊?”

无泪未必真豪杰,李岩这次算是动了真情了。

虽然叶思文也不忍心拆散这一家人,但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