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国医-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骆志远大喜,觉得这个林明仁非常好说话,很开明的一个人。

“谢谢市领导支持我们的工作,那么,我回去之后就先组织高新区筹建办的同志们搬家,先把高新区的牌子撑起来!”

林明仁嗯了一声:“小骆同志,你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姿态我很赞赏。不过呢,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扎扎实实一步步做起,不能心急。你要沉住气!”

骆志远知道自己该告辞了,就起身笑道:“我明白,林市长,那我先回去了。”

“去吧,你先把手头上的工作抓起来,有事随时跟我汇报,适当的时候,我会跟市里两位主要领导谈谈高新区的事情。”林明仁坐在那里挥挥手,算是送客了。

骆志远转身就走,没有拖泥带水。

离开林明仁的办公室,骆志远迟疑了片刻,才左右四顾见走廊上空无一人,就脚步轻快得走向市长滕铭的办公室。滕铭的办公室在走廊的最里头,三间打通的大办公室,不过,其中装修简单,只是室内满是盆盆罐罐花花草草,由此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滕铭的性格。

滕铭笑眯眯地望着骆志远,摆摆手:“来,小骆同志。”

“滕市长。”骆志远恭谨地笑着走了过去,故作迟疑,但还是在沙发上坐下。

他判断,滕铭方才的暗示必有所指,既然是滕铭主动想要跟他谈,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先开口,静静等候领导发言就是了。

果然,滕铭也没有客气,径自道:“高新区现在是一个什么状况,你大概给我讲一讲。”

“滕市长,既然领导问,那我就直言不讳了。高新区现在的状况,可以说非常尴尬。上头批准组建的文件已经下达一年了,但至今,高新区仍然属于三无单位,无资金、无机构、无人员,甚至连办公场所暂时都没有。”骆志远低低道。

滕铭皱了皱眉:“那么你们现在在什么地方办公?”

骆志远轻轻回答:“是一家破产企业的厂房,但条件很差,如果整修的话需要大量的资金。前两天,劳书记指示说,让高新区跟鹏程镇一起办公,借用鹏程镇政府的办公场所,但镇里也有困难,我考虑了一下,就准备自己想办法,暂时借用康桥集团旗下一家企业在鹏程镇的一栋办公楼,对方象征性的收取一点租赁费,不会对高新区构成负担。这一点,刚才我已经向林市长汇报了。”

滕铭的表现跟林明仁没有太大的差异,也是持支持态度。这明摆着是骆志远利用个人资源办公事,市里有什么不乐意的?

滕铭沉吟了一下:“办公场所暂时算是解决了。小骆同志,你不用遮遮掩掩,照直说,现在高新区面临的有什么主要困难,你给我摆一摆,然后我跟劳书记碰碰头,如果能尽快帮你们解决,就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我们再想办法!”

“滕市长,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必要的经费和财政投入,市里早有预算,只要让财政部门正常列支划拨就是了。还有一个就是抽调人员建立和健全办事机构了,我们希望能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骆志远见滕铭主动提出这茬,知道有戏,不敢怠慢,立即直言相告。

滕铭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这事我心里有数,你不要着急,沉住气,慢慢来!”

滕铭的态度非常温和,而且很主动,这让骆志远心头盘算起来。

很显然,滕铭初来乍到,也需要打开局面,拿出政绩,而从扶持目前收到冷落和边缘化的高新区开始入手,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行路径。本着工作角度出发,他相信市委书记劳力也不能不给他这个市长一点面子,有滕铭的支持,高新区的运转指日可待了。

想到这里,骆志远心头为之振奋起来。

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大概就是官场的种种微妙之处了。

滕铭作为新来的市长,要想在安北市站稳脚跟,不是那么容易的。与其跟市委书记劳力争权,不如退一步从抓实事、小事做起,逐步树立自己的个人权威。

“我明白了,滕市长,那我先回去了。”骆志远起身笑着。

滕铭点头,突然又道:“我听说鹏程镇那边原先上了一个医药项目,是俄国人的独资项目,后来不了了之了?”

骆志远一怔,旋即笑着解释了几句。

滕铭说的就是霍尔金娜当初跟安北市合作上马的医药项目,但新公司注册成立了,建设手续也跑完了,土地都征好了,眼看可以动工建设,但因为骆志远突然离开安北去京城挂职,那边的霍尔金娜失去了兴趣,就单方面撤回了俄方的项目组人员,资金也撤走了。

第633章响亮的耳光

一开始,劳力还安排市委副秘书长唐雪松作为总牵头人,跟俄方联系过问项目建设情况,但后面俄方一拖再拖,他见项目基本要黄,无奈之下,也就不再提这茬。

当然,这个时候,劳力就任安北市委书记,已经掌控起全市的局面,这个项目已经失去了当初应有的价值和使命,上固然好,但因为投资商的原因上不了,那也无妨,无关大局。

这是劳力的真实心态。

但滕铭不知怎么就关注起这个项目来,骆志远心头一动,就停下脚步,开始慢慢跟滕铭讲这个项目的由来经过以及后来为什么暂停了。

当然,他“依据”的是俄方给安北市政府出具的书面文书强调的理由俄方因为资金紧张,暂停建设,等时机成熟,立即恢复上马。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滕铭听了,神色不变:“小骆同志,既然你当初是这个项目的牵头介绍人,我看,你抽空跟俄国人再联系沟通一下,看看这个项目重新上马有没有可能,这个项目不错,投资不小,对咱们市里的工业布局调整具有重要的价值,半路夭折了太可惜。”

“同时,这个项目始终是建在高新区,对高新区将来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你上上心,抓紧办办这事。先去跟俄国人联系,不管什么结果,都抓紧跟市里汇报。甚至,你可以直接跟我汇报。”

滕铭挥了挥手,向骆志远投过深邃清朗的一瞥。

骆志远心领神会,连连点头称是,答应下来。

离开了市长滕铭的办公室,骆志远心情舒畅,顿觉豁然开朗。

如果能获得滕铭的支持,他重返安北打开局面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骆志远前脚刚走,副市长林明仁就敲门走进了滕铭的办公室。

“滕市长,刚才骆志远跟我汇报了高新区的情况,我考虑了一下,觉得有必要向您和劳书记请示一下,既然高新区被批准组建,现在悬空在那里也不妥,是不是加快筹建运转的步伐?”林明仁笑着。

滕铭很爽快地回答:“老林,我也是这个意思。这样吧,你安排一下,让高新区的同志抓紧打一个书面报告上来,过两天的常委会上,你提提,我来敲敲边鼓,看看劳书记是什么意思!”

滕铭竟然这么爽快,林明仁有些意外。因为前两天,他跟滕铭提出这事的时候,滕铭还狠避讳这个话题,没有任何表态。可时隔不久,滕铭的态度就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有些令人往深里琢磨的味道啊。

“好,滕市长,我马上安排骆志远打报告,就是不知道劳书记……”林明仁试探着问了一句。

滕铭笑了,朗声道:“老林,高新区的组建是劳书记任市长时作出的重大决策,亲自抓的事情,他还能不支持?再说了,现在的局面是只能往前走,没有任何退路。总不能高新区建了个空壳,摆在那里让人看着?不会的。”

“当然了,我私下里会跟劳书记先沟通一下,征求一下劳书记的意见。”

林明仁这才放心地点点头。

他虽然是市委常委,但毕竟只是一个新来的副市长,他固然想要干点事,但却不可能也不敢跟市里一把手拧着干具体到高新区的事情上,如果没有劳力的点头,一切都是白搭。但滕铭就不一样了,他是市长,劳力多少要给市长一个面子,倘若滕铭愿意跟劳力沟通,那应该没有问题。

第二天上午。

马德山率高新区筹建办的全体人员,租了两辆车开始往鹏程镇搬家。其实车辆也不是租的,而是康桥集团支援的,只是对外宣称是租的。

搬完家安顿下,见这栋小楼不但是装修好的新楼,而且连内部的办公家具都是康桥集团紧急配置的“新家伙”,还有马上就要接通的、正在调试的取暖锅炉,马德山几个人心里笑开了花。

这种办公条件,就是市直机关也很难比了。

由此可见,骆志远这个主持工作的副主任的能量。

骆志远就做了这么一件事,就让现有高新区的工作人员死心塌地,树立起了个人的威信。

马德山指挥着两个年轻人在门口挂着“高新区管委会和高新区党工委”的两块牌子,完了又燃放了两挂鞭炮,算是昭示着高新区机构正式宣告成立。

这个地儿,距离鹏程镇政府不足一百米。这边噼里啪啦的放鞭炮挂牌子,动静不小,自然就惊动了镇里那边。鹏程镇镇长黄秀兰脸色古怪地走进镇委书记高斯恺的办公室,小声道:“高书记,骆志远竟然借用了康桥电动车公司新建的那栋楼,在那边挂起了牌子,这显然是……”

高斯恺吃了一惊,旋即沉下脸来。

他刚想拿捏骆志远一把,结果骆志远却以这种形式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你不是没地方吗?不是有困难吗?好吧,我不用了,我另外想办法!

沉默了半响,高斯恺才勉强笑了笑:“既然这样,那我们就不用再给他们腾办公室了,这也正好,省得他们跟我们搀和在一起,也不是什么好事!”

“我倒是忘记了,咱们这位骆书记是康桥集团的幕后大老板,财神爷呢。不过,高新区是政府机构,不可能指望他个人的力量维持运转,我倒是要看看,他接下来还要怎么做。黄镇长,静观其变,稍安勿躁!”

黄秀兰点了点头,突然又压低声音道:“高书记,刚才骆志远给我打电话,说是要把赵寒借调到高新区去,说已经征求了分管市领导的意见。”

高斯恺不以为意地撇了撇嘴:“愿意调就调吧,个把人,走与留,对咱们镇里构不成任何影响!”

赵寒是骆志远的人,镇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既然骆志远重返安北,赵寒跟过去也在情理之中。而赵寒在高斯恺眼里,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与其放在身边,还不如让赵寒走人,免得碍眼碍事。

黄秀兰心里却有点疙瘩。

女人毕竟小心眼,格局低,对骆志远不跟镇里打招呼就抽调一个副镇长,她心里还是蛮有芥蒂的。

其实这就是心态有问题了。她浑然忘却了,高新区是鹏程镇的上级机关,骆志远作为高新区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从下面乡镇抽一个人上去,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而且,暂时来说,赵寒还是借调,日后才会办理正式手续。

外面,赵寒哼着小曲提溜着自己的东西,准备去高新区的新办公地点向骆志远报道。他在鹏程镇憋屈了这么久,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心情焉能不舒畅。

党委成员魏艳秋和副镇长管大军、纪委书记黄坤三人并肩站在走廊上,向赵寒投过复杂羡慕的一瞥。

赵寒不屑一顾地扫了三人一眼,心说看看骆书记回镇里来时你们那德性,老领导来了,连个招呼都不敢打,摆明了要划清界限,这种品行实在是令人齿冷!

赵寒心知肚明,对于黄坤三人的行为,骆志远可以理解,也不会计较,但由此,三人今后永远失去了跟骆志远共事的资格和机会。

赵寒故意停下脚步,向三人挥挥手:“老魏,老黄,老管,我去高新区那边了,就在前面不远,没事的时候过去坐坐。”

黄坤勉强笑着:“老赵啊,你是正式调过去了?什么岗位啊?”

赵寒淡淡一笑:“还没有,算是借调帮忙吧。临时负责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主要就是给骆书记服务的。”

黄坤哦了一声:“那恭喜你了,高升了,抽空咱们给你祝贺一下!”

赵寒哈哈一笑:“黄书记,还是算了吧,我就是被骆书记抽过去干活,还是副科级干部,算哪门子高升?得,三位,我走了,回头见!”

说完,赵寒大步流星地下了楼。

黄秀兰从高斯恺的办公室出来,向这边扫了一眼。魏艳秋和黄坤管大军三人赶紧“一哄而散”,各自回了各自的办公室。

黄秀兰暗暗冷笑一声,也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她刚进办公室,党政办主任王倩就上来汇报:“黄镇长,刚才高新区办公室下通知,今天下午在高新区会议室召开全区经济工作碰头会,要求各镇书记、镇长和分管经济工作的副镇长参会。”

黄秀兰皱了皱眉:“这就要开会了?这高新区八字还没一撇,就开始对下面指手画脚了。怎么,没通知高书记开会?”

王倩目光微微有些复杂:“高书记作为高新区党工委班子成员的身份参会。办公室通知的是这样。”

“好了,我知道了,明天再说吧,有时间我就过去,没时间的话,就让管大军自己过去听听吧。”黄秀兰摆了摆手,颇有些不耐烦。

王倩嗯了一声,转身就走。

其实她也算是骆志远主政鹏程镇时提拔的人,但她的层次不如赵寒,又是女同志,作为党政办主任,只能在黄秀兰和高斯恺的手底下讨生活。

第634章适可而止

高新区下通知开会的时候,市长滕铭和常委副市长林明仁一起进了市委小会议室,市委书记劳力临时召集的常委会召开。

市里很少有人知道,这次专题常委会是专门研究高新区的筹备运作发展的,包括很多常委在内,会前都不知道会议的真正议题,直到在会议室见到了面带谦恭微笑列席旁听的骆志远,才有些反应过来,都感觉诧异。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曹瑾很意外,她扫了骆志远一眼,却是不动声色地坐在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上。

滕铭和林明仁先后入座,与其他常委笑着打了一个招呼,而不多时,市委书记劳力也一脸威严地迈着四方步走了进来,入座。

劳力向滕铭投过淡然的一瞥。

这次常委会,是滕铭和林明仁向他建议发起的,研究高新区的有关问题。

对于高新区,劳力其实现在也有了回旋的态度。在他的操控下,由前任市委书记邓宁临一手主导的高新区已经在事实上停滞了接近一年的时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推进。在办了邓宁临扶持的高新区的一把手何县临以后,劳力的怨气也渐渐消散。

毕竟,邓宁临还在省委常委、秘书长的高位上,劳力不能不考虑其中的深层次因素。

其实,他之所以敢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老领导走上了常务副省长的位置上,在省委常委内的地位还要高于邓宁临。

但凡事都有分寸和尺度。

是时候适可而止,对高新区的发展进行放行了,否则,邓宁临的脸上挂不住,迟早都会出问题。

因此,滕铭和林明仁的主动建议,正好让劳力顺水推舟,趁势下台。

滕铭为什么对高新区这么热衷,不言而喻,滕铭想要借高新区的事儿打开自己作为安北市市长的工作局面,作为市委书记,劳力也多少要给他几分面子。

所以,首先是劳力自我心态的微妙变化,然后是滕铭的介入,其次才是政治权衡的考虑。这三个因素促成了今天的临时常委会。

骆志远接到紧急电话通知要他列席市委常委会的时候,他先是震惊,继而兴奋,知道自己所面临的来自于上层的压力消弭了,劳力既然肯同意坐下来研究高新区的问题,那么,对高新区的发展,固然不是那么全身心的支持,也不至于再压制了。

11个常委除了军分区胡政委去省军区开会请假缺席之外,都到齐了。劳力环视在场常委,淡淡道:“同志们,好了,我们开会。今天,除了军分区的胡政委有事请假之外,其他在家的同志都到齐了。”

“开会之前,我和滕市长碰了下头,今天的会议主要还是研究高新区的相关问题。”劳力其实已经看到了骆志远,但还是故作不知地挥了挥手,威严道:“高新区的骆志远同志到了没有?”

骆志远赶紧起身恭谨道:“劳书记,我在!”

劳力凝视着骆志远,淡然一笑,“好,你坐下。”

“好了,骆志远同志,你来汇报一下高新区现在的基本情况。”劳力不疾不徐地说完,然后好整以暇地靠在椅子背上,端起自己的青花瓷专用茶杯,小啜了一口,感觉茶叶不对味,立即皱了皱眉。

同样列席会议的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唐雪松立即起身走出了会议室,压低声音把安排会场的行管科科长训斥了一通,劳力只喝龙井不碰其他的茶叶,今天工作人员泡茶的时候肯定是疏忽了这一点,统一换上了绿茶。

唐雪松赶紧吩咐人去劳力的办公室,将劳力的保温杯拿来,换上了他习惯的雨前龙井。然后,唐雪松不动声色地走进去,轻轻将保温杯放在了劳力的跟前,然后顺势撤走了刚才的茶杯。

劳力满意地暗暗点头。唐雪松之所以获得他的信任和重用,主要就在于唐雪松的察言观色本领。从劳力干市长开始,唐雪松给他服务也有三四年的时间了,早已对劳力的各种肢体语言和神态动作了若指掌。

这样的人不仅用得放心,而且舒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时候,骆志远已经把高新区的情况说完,他的汇报并不复杂,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也没什么可汇报的,现在高新区的状况哪一个市委常委都清楚呢?总而言之归纳为一句话:“要机构没机构,要人没人,要经费没经费。”

骆志远汇报完,劳力扫了滕铭一眼,“滕市长,你说两句?”

滕铭笑了笑,向劳力点点头:“劳书记,各位,高新区的情况刚才骆志远同志也汇报过了,大体就是这样,我个人的意见呢,现在高新区的筹备运作还处在一个基础阶段,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会前,我拿了几点意见,专门向劳书记作过汇报,劳书记,我这里讲一讲?”

滕铭转头望向劳力。

劳力点头:“可以。”

滕铭嗯了一声:“事情就摆在桌面上,我就不过多浪费诸位的时间了。关于高新区的发展,我有三个建议:第一,人事配置问题。高新区现在的主要负责同志何县临,因病休养,不适合继续留在高新区工作了,建议由明仁市长兼任高新区的管委会主任和党工委书记职务,由副主任、副书记骆志远同志主持高新区日常工作。同时,逐步从各区县和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充实高新区的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