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国医-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宴席很快就结束,因为众人兴致都不高,气氛终归还是太沉闷。

梁宁毕恭毕敬地与众人一起送姜珊出门,姜珊突然停下脚步,回头望着骆志远,使了一个眼色,询问他是不是坐自己的车离开,骆志远摇摇头。

姜珊不置可否地独自上车离开。

望着姜珊的车离开,梁宁嘿嘿笑着:“志远啊,没想到你跟姜珊……”

梁宁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骆志远当机立断地给打断了:“你误会了,梁科长,我跟姜珊只是普通朋友,见过两面而已。”

普通朋友?梁宁嘴角一抽,心说你骗鬼吗?姜家小公主是何等身份,岂能跟你一个来自下面的小镇长成为普通朋友?看姜珊对你亲密的态度,你这不是欲盖弥彰吗?

梁宁笑笑,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张雪丽在身后突然插话道:“骆志远,谢刚,我有事先回学校了,再见!”

张雪丽背着自己的包,也没有招呼梁宁,急匆匆穿过马路,向学校行去。谢刚望着张雪丽的清秀背影,暧昧笑着拍了拍骆志远的肩膀,伏在他耳边玩味道:“哥们,你艳福不浅啊……”

咳咳!

骆志远干咳两声,瞪了谢刚一眼。

梁宁凝视着张雪丽的背影,眼眸中冷光闪烁。

张雪丽的情绪低落,让他误以为是吃醋了她看上的骆志远攀上了京城豪门的高枝儿,她焉能不吃味?情绪能不低落?

其实张雪丽不过是着急要去跟高欣庆通电话,“通报敌情”。她跟高欣庆是大学同学兼闺蜜,虽不在一个地区工作,但经常联系。从电话里,张雪丽能听得出来,高欣庆对骆志远怀有某种特殊的情感,最起码是即将转化为男女之情的强烈好感前几天通电话时,她还取消高欣庆,说鹏程镇的镇长和副镇长要是结为夫妻,会不会震动全省?

且说张雪丽回到宿舍,用宿舍的电话拨通了高欣庆在鹏程镇办公室的电话。

高欣庆正在审核一份文件,突然接到张雪丽的电话,有些讶然道:“雪丽,你不是在中央党校集训吗,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

“欣庆,我刚才跟骆志远一起吃饭了。”

“哦?你们见过了?”高欣庆笑着。

“还有另外一个女人,我看跟骆志远很熟。”张雪丽轻轻道。

高欣庆嘻嘻笑了起来:“这又咋了?”

“你知道这女人是什么人吗?”张雪丽刚要说下去,却听高欣庆那边传来了有人进门的动静,似乎鹏程镇里出了点什么棘手的工作需要高欣庆亲自去处理,高欣庆急乎乎地跟她打了个招呼,就扣了电话,没有听她继续说下去。

张雪丽幽幽一叹,心说欣庆啊不是我不提醒你啊,但你不听,我也就没办法了。

张雪丽无奈地扣了电话,躺在床上慢慢迷糊了过去。她中午喝了点酒,这一觉迷糊过去,竟然忘了下午去听课。

下午的课程还是照旧。

两个小时的大课结束,骆志远背着包走出校门,却发现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女子抄着手跟谢婉婷并肩站在一起,路边正停着谢婉婷开的那辆奥迪车。

这女人正是林雪宜。

骆志远皱了皱眉,心说这女人难道还不死心?怎么这么难缠哟!

这个时候,无论是谢婉婷还是林雪宜,都瞥见了骆志远。谢婉婷无奈地向他苦笑,耸耸肩,示意不是她把林雪宜“招”来的,她来接骆志远,发现林雪宜早已等候在党校门口,显然是来找骆志远的。

骆志远缓步走了过去。

林雪宜微笑着,眼眸中掠过一丝无言的尴尬。上次两人在电梯里有过一番惊魂的遭遇,阴差阳错之下,她还失禁在了骆志远身上,这种羞人的事儿让她心神翻滚,用了好几天才纾缓下悸动的心绪来。

只是她还是不死心。她是中医出身,也是家学渊源,对骆志远的医术她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狂热,她想竭尽全力让骆志远同意改行从医,两人可以精诚合作,一起把中医和针灸术发扬光大,从而造福更多人。

上午她去姜家给姜老复查身体,意外得知骆志远正在中央党校参加集训,就又跑来了。

“志远同志。”

“林主任,怎么是你?”骆志远苦笑着跟林雪宜握手,却发觉对方的手微微有些颤抖,知道她难以避免地想起“电梯往事”,心里也泛起了一丝古怪。

那事儿,只能作为两人之间独有的一点小秘密了,不能跟外人言。

“志远同志,有没有空,我想请你和婉婷妹妹一起吃个饭。”林雪宜微笑着拉过谢婉婷的手来,向谢婉婷投过求助的一瞥。

谢婉婷无奈,只得拉住骆志远的手来,柔声道:“志远,雪宜姐姐在这里等了你大半个小时了,咱们一起吃个饭吧?”

骆志远无奈,只得点头答应下来。

第369章礼尚往来(上)

三人去吃饭,谢婉婷没有料到的是,骆志远和林雪宜两人竟然在饭桌上吵起来,最后翻脸,林雪宜气呼呼地拂袖而去。

无非还是那点事。林雪宜不遗余力地游说骆志远留京从医,最不济也要在保健局和她所在的医院挂个名,遇有疑难病症时来京会诊同时开办针灸培训班,将他的医术传授出去。

骆志远不肯答应。无论林雪宜怎么说,他都犹如南山上那棵青松,“咬定青山不放松”。林雪宜本就不是一个好脾气的女人,拿出十万分的耐心来恳求,结果骆志远一点面子也不给,她心里积攒下来的羞愤就一时间全部爆发出来。

她就认为骆志远是个官迷,身怀一身绝技却沉迷官场,完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径;可骆志远却直言,我行不行医是个人的选择,有外人无关,更不必上纲上线。

一来二去,就针尖对麦芒,顶上牛了。

谢婉婷插不进话去,只好无可奈何地看着两人争执不休,直至林雪宜彻底放弃。

谢婉婷见林雪宜忿忿离去,赶紧起身去追,却被骆志远一把抓住了手,使了个眼色。

谢婉婷一怔,旋即苦笑起来:“志远,你是故意气跑她的?”

骆志远哈哈一笑:“谈不上故意气她,但是如果我的态度不坚决,她还会抱有幻想,一次次找上门来,让我烦不胜烦。我真是佩服这个女人,真是有一股韧劲儿,我都给她说过很多次了,可她还是不死心。”

谢婉婷耸耸肩,又坐下来,幽幽一叹:“志远,其实我也觉得你不行医真是挺浪费的,实在不行的话,你就在医院挂个名,也算是给林主任一个面子。爷爷那边是不想勉强你,但如果你愿意在保健局挂个名,爷爷也是很高兴的。”

骆志远缓缓摇头,“婉婷,不是我不近人情,实在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我抽不出时间来行医。而且,一旦陷进去,很多人都找上门来,我应付不得,拒绝谁都会得罪人。”

谢婉婷沉吟了一下,笑了起来:“倒也是,你给姜爷爷针灸,有些人听说,就找到了爷爷,要求找你看病但都被爷爷给挡了下来。”

“婉婷,不说这个了。如果我想行医,早在上大学时候就改医科了,何必等到现在。”骆志远挥了挥手:“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规矩,除了自家人之外,不到万不得已,我今后再不出手给别人诊病……你要知道,治好了还好说,一旦治疗无效或者出了副作用,我这个无证行医的人,恐怕要被别人追究法律责任的哟。”

骆志远虽然是半开玩笑,但谢婉婷听了也觉得甚是有道理。

骆志远家传医术虽高,但却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仙,而且他并无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一旦看不好病或者出现误诊,他势必要承担责任,最起码也要毁了名声。

……

一个月的集训很快就结束了。

集训期间,骆志远坚持每隔两日都去给姜大成施针一次,效果极好。姜大成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几乎跟发病前没有什么两样,非但如此,老人还感觉身体状况精气神远胜往昔。

姜老对骆志远的针灸和医术赞赏之至。他甚至也主动劝说骆志远改行从医,免得浪费了这一身济世救人的好本事,骆志远还是婉言拒绝。

姜老其实心里很明白,骆志远现在是骆家和谢家集两家之力培养的第三代接班人,就算是骆志远同意从医,骆老和谢老也未必同意。因此,姜老说了一次就不再提。

中间,林雪宜再也没有出现。

反倒是骆志远觉得有些不太好意思,让谢婉婷出面去医院拜访她一次,解释了两句。

3月28日结业典礼。

结业典礼后又是照相留念,又是学员之间互相宴请并互留联系方式。北方省来的这些人中,骆志远相熟的还是东临市的谢刚、省直机关的梁宁和张雪丽三人,跟其他人并没有过多的往来。

当天下午,有车来接梁宁。梁宁热情邀请骆志远同车返回,骆志远婉言谢绝。而张雪丽也借着在京办事的名义拒绝与梁宁同行,跟谢刚去火车站买票坐火车返回。

骆志远开车将两人送到了火车站。

谢刚和张雪丽下了车,骆志远笑着挥挥手:“两位,咱们来日方长,祝你们一路顺风!”

谢刚哈哈大笑:“哥们,咱们可说定了,过两天你一定要去东临,咱哥俩好好喝一杯,我请你吃我们当地的火锅!”

骆志远笑了笑:“成,我有机会一定去东临宰你一顿。”

张雪丽抿着嘴轻轻一笑:“志远,你要去的话,也算我一个。好了,我们走了,回去代我向欣庆问好,如果来省里办事,一定要通知我!”

骆志远嗯了一声:“没问题。也欢迎你们两位随时来我们镇上做客,咱们小地方山珍海味没有,但家常便饭管饱!”

张雪丽和谢刚随着人流进了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骆志远望着两人不见踪迹,这才上车开车离开。

他当天没有离开京城,他定了明天早上9点的飞机票。而今天下午,他还要去拜访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西夷。

骆志远驱车直奔京城东郊。西夷在京城的居所在东郊一座环境清雅的小区内,是文化部和作协等部分文艺单位的宿舍区。

骆志远开车进了小区,停在了西夷家的楼下。

骆志远脚步轻快地上楼,摁响了门铃。开门的是西夷的夫人薛婉,骆志远曾经在丹桂县见过一次的丰腴少妇,也是丹桂县的副县长。

“薛县长,您好。”

“志远同志来了,请进!”

薛婉知道骆志远要来,见到骆志远并不意外,笑吟吟非常客气地将骆志远让进了屋去,同时向书房方向喊了一声:“老刘,安北市的志远同志来了!”

骆志远趁机打量了一下西夷家的装饰。房子不是很大,一套普通的三居室,装修也极清淡,家具摆设也不奢华,只是满屋随处可见的字画和盆景,透射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与主人文化学者和作家的身份相称。

西夷虽然是作协副主席,关系编制也在作协,但其实不在作协坐班,多数时间在各地采风创作。他老婆薛婉去丹桂县挂职以后,他每年起码有一大半时间留在丹桂县陪妻。

西夷应了一声,从夹着一摞报纸从书房里走出来,骆志远上前去跟他热情地握手。

“志远同志,请坐。”西夷哈哈笑着,“夫人,志远同志是贵客,给他泡我从老孟那里顺来的新茶!”

薛婉笑着答应,不多时就泡上一壶茶送了过来,也没有离开,陪着两人坐在了客厅的沙发上,主动给骆志远倒了一杯茶。

“请喝茶,志远同志。”

“谢谢,薛县长。”骆志远点头道谢。

西夷挥挥手:“在家里别称官职,我不喜欢听。你要是不见外,我和薛婉就喊你志远,你就喊她一声嫂子就可!”

骆志远笑了笑,点头应是。

“刘主席,还是那事,你最近有没有别的安排,如果没有别的安排的话,我想4月中旬组织一个关于王家岔子起义和革命小说《烽火的翅膀》的座谈会,你看……”骆志远没有太过客套,直接道明了来意。

其实他已经跟西夷在电话里沟通过两三次,今天来也是出于尊重和礼貌,登门造访。

西夷也很爽快:“没问题,我已经跟文化界和文学界的几个朋友说好,到时候,一并去给你捧捧场。”

“谢谢,刘主席,真的是非常感谢。”骆志远心里很高兴,连忙道谢。

薛婉在一旁笑吟吟地插话道:“志远啊,你这是给他长脸,开他作品的座谈会,他这个原创作者岂能不参加?至于邀请几个朋友,那也是举手之劳,甭和他客气!”

“嫂夫人哪里话,刘主席要开这样的座谈会,说出口来,哪个地方不是高接远送?愿意放在我们一个小镇上,这本身就是对我们基层工作的支持,我们全镇上下感激不尽呐。”骆志远免不了要客气几句。

“呵呵。”西夷微笑着,没有再自谦,嘴角浮起一丝傲然的笑容。

他是作协副主席,知名作家和响当当的文化学者,堪称文化界的大腕。他要开作品研讨会,只要放出风去,不知道有多少地方愿意承办。他之所以同意放在鹏程镇,一方面是给骆志远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冲着谢婉婷的母亲于春颖和骆志远身后的骆家、谢家。

“对了,志远,我有个事也想找你帮忙。”西夷跟骆志远闲扯着,见自己老婆可劲地朝自己使眼色,就清了清嗓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

骆志远眸光一动,笑着:“刘主席,可别这么客气,您有话就直说,有用到我的地方,我可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哟!”

薛婉莞尔一笑。

西夷打了个哈哈:“你可别,什么赴汤蹈火的,说的太严重了。是这样,我听说安北市有个康桥集团是你名下的产业?”

第370章礼尚往来(下)

西夷突然提起康桥集团,骆志远倒是一怔。

不过,他旋即笑了起来:“刘主席,康桥集团的确是我跟朋友合作创立的一家小企业,小打小闹的,怎么,您也听说过它?”

西夷哈哈大笑:“我说志远同志,这也叫小打小闹?小企业?我的个乖乖,亏你能说得出口!”

骆志远笑了笑:“公司创办时间短,基础薄,目前勉强算是走上正轨。”

“得,你别谦虚。我了解这家企业的情况,不瞒你说”西夷扫了自己的老婆薛婉一眼,摆摆手,示意她继续跟骆志远谈。

骆志远心头一动,暗道原来是薛婉有事,看来这事儿跟康桥集团有关了。骆志远是何等心胸玲珑的人,举一而反三,马上就梳理出一个清晰的头绪:薛婉是丹桂县的副县长,她对一家企业感兴趣,无疑与招商引资有关系了。

果然,薛婉温和地笑着,声音轻柔:“志远,我听说康桥集团最近有在我们隔壁县投资的意向,上一个电动车制造基地项目,我就想啊,同等的地域,同样的招商引资条件,如果我们县里能给出更优惠的政策扶持,康桥集团有没有可能性转来我们县呢?”

薛婉是一个温婉优雅的女人,虽然姿色只能算中上等,但气质不错,很有几分成熟女人的魅力。

骆志远心道果然如此。

不过,康桥集团什么时候要在北河省投资兴建电动车制造基地项目,他并不知情。或许,这只是一个刚刚开始洽谈的项目,还没有形成既定事实,唐晓岚还没来得及跟他说。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上个月,唐晓岚去北河省省城参加省政府某部门牵头的招商引资大会,与某县县政府主要领导有过一次接触,谈到了这个项目的思路。

康桥电动车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效益之火爆,市场扩张之快,在康桥集团整个产业链条中当属前列。看到这个产业的利润和前景,不少地方都纷纷来康桥电动车公司取经,或者通过“模仿”,争上同类项目,仅仅是在北方省内,目前已知的即将投产的电动车厂就有两家,其他省就更不用说了。

这是令人无奈但又无可避免的情形,早在骆志远的预料之中。

因为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康桥之所以走在前头,关键还是因为打了一个“提前量”,而康桥电动车无疑就成为引爆全国市场的一个诱因。

既然独占市场成为不可能,唐晓岚就只能走抢占市场制高点充当行业龙头、打造名牌的路线。

现在康桥电动车供不应求,要想尽最大可能地占领市场份额,就只能扩大产能。在安北市建设制造基地并无不可,但从面向全国的布局来说,不如走出安北辐射全省和其他省,乃至全国。

北河省靠近京城,又相邻几个经济强省,交通发达,唐晓岚有意将电动车的产业基地建在这里。大城市建设成本高,她就想选择小县域。这个项目,不仅要上,而且要快上。

唐晓岚决心已定。

正是因为看到唐晓岚的决心,与她谈的那个县的政府领导对此非常重视,立即专门责成常务副县长跟康桥集团展开接洽,在土地、项目立项、税收和银行融资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扶持。

唐晓岚让林美娟跟对方在谈,还没有达成一致共识。

这个消息传到丹桂县,而薛婉正是丹桂县分管城建和工业的副县长。如果是别的企业,她或许就一笑置之了,但因为康桥集团的背后有骆志远的烙印,她就临时起意,准备跟骆志远见面时谈谈,想挖邻县的墙角。

在她看来,这是礼尚往来的事情。

她丈夫西夷无条件支持骆志远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那么,作为回报,骆志远就应该帮她跟康桥集团牵线。不管成与不成,总是要谈一下的。

她去丹桂县挂职时间也不算短了,但一直政绩不显。说实话,丹桂县这种穷县小县,她一个外来的根基浅薄的副县长,又是女性,能干出什么事儿呢?她其实是一个比较有野心的女人,对政治前途蛮有几分期待,但如果她没有耀眼的政绩作为支撑,她说不准就只能在丹桂县养老退休了。

骆志远很快就明白了薛婉的用意和心态。

他呵呵一笑:“嫂夫人,这事我倒是不知,不过,我可以问一问,如果可行的话,让康桥集团跟你接触一下。”

薛婉见骆志远痛快地答应下来,大喜,态度就更加温柔和殷切了:“志远,谢谢啊。企业要效益,我们要发展,群众要致富,作为一个落后的穷县小县,我们县里迫切需要康桥这种大企业来落户安家啊!”

由不得薛婉不高兴。根据她手头上掌握的信息来看,这个规划中的康桥电动车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投资三个亿,建成之后将实现利税1。2个亿,安置就业上千人。对于丹桂县这样一个小县城来说,如果这个项目落地,将直接推动全县的gdp大幅跨越提升。

“嫂夫人太客气,一点小事。我也是在政府工作的人,能理解嫂夫人的心情!”骆志远这句话说得真诚,薛婉一时情怀激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