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脆灵动的声音打破了这种死寂的气氛。
“父王。”司南静冲出了人群,略显憔悴的脸上,带着风干的泪痕,看起来楚楚动人,惹人怜惜。
“静儿。”司南惊风微微一怔,他此时并不知道自己的女儿之前差一点儿就被禁军杀死,当他落到地面,司南静直接扑到了他的怀里,轻声啜泣起来。
司南惊风知道自己的女儿一向都是很坚强的,很少会在他面前哭泣,更别说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一番询问之后,他才知道了事情的始末,得知是昊天的出现才救下了自己的女儿,他轻声一叹,转头朝着昊天微微点头,然后对司南静说道:
“女儿不哭,我们回家。”说完,他没有理会神威王和赵无极的目光,直接带着司南静飞往了城外,司南静回头看了看昊天,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既然司南惊风都已经走了,神威王和赵无极便彻底的放弃了联手斩杀昊天的想法,分别朝着昊天点头示意之后,也各自离开,他们知道,这一去,将从此失去了和昊天争夺这天下的资格,一旦昊天称帝,他们也只能选择臣服,至于什么苍山之盟,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那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
当几位强者相继离开之后,场上便只剩下二十万龙骧铁骑和那些禁军,在昊天无敌的威势之下,那些禁军再也没有了丝毫的侥幸,全部跪伏在地,高呼武威王万岁。
昊天示意蛊王带人将秦武送回皇宫,随后又让龙骧铁骑统领处理那些禁军,而他自己,则是翻身上马,赶往了明月仙宫。
第20章 作者的话
本来这两天的情节应该是一个小高潮的,但是因为状态不佳,没有写出想要的感觉,再加上第一卷算是到了结尾,所以要为后续的故事整理思路,感觉脑袋有点乱
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下,本书已经寄出了签约合同,所以相信不会太监也不会随意断更,请大家放心收藏阅读,如果有推荐票的朋友,请尽量多投几张,毕竟也不要钱是吧,这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至于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也可以在书评区说出来,我会认真查看并听取意见的
这本书构思很大,主线分为两条,一条是运朝的征战,一条是主角个人的修炼,目前属于起步阶段,运朝还没有成型,主角也还没有真正踏入修炼之路,所以真正的精彩,还在后面,如果前期看得爽,请一定要收藏并坚持看下去,如果有什么地方看得不爽,也请不要放弃,后面会有你好看的。
我很需要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不管是一个收藏还是一张推荐,都是一种动力,所以,大家懂的
第21章 :大秦天下易主
第十九章:大秦天下易主
月神走了?当昊天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面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总感觉空落落的,整个人都好像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浓浓的失落感让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做,脑海中除了师宣妃那张倾城绝色的脸庞,再也容不下其它。
他来到这个世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建立运朝,踏上铸就不朽天庭的强者之路,但是,一开始他并没有想过要那么快入主大秦,而是以整个天下为棋局,不动则已,动辄倾覆神州大地,直接统一天下,因为,就算是建立最为低级的运朝,也必须要整个九州完全统一才能够完成,否则单凭一个大秦帝国,是远远不够的。
然而正是因为师宣妃,正是因为那一个无意间的承诺,他改变了自己的庞大计划,他要在两年之内成为大秦帝国的主人,因为他曾对师宣妃说过,只需两年,他会君临天下,而她也曾答应,到时候她会做他的媳妇儿,可现在,两年时间还未到,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可她却已经芳踪杳然。
明月仙宫宫楼之上,那个熟悉的地方,昊天拿着那张带着熟悉的淡淡清香的信笺,许久之后才从上面那句话上移开目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复杂的情绪消失不见,重新恢复了平日的冷静的睿智。
善自珍重,有缘自会重逢。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不如相忘于江湖吗?”昊天低声自语,他手中的信笺悄然化作了飞灰,散落在冷风之中。
在他旁边,一个身穿月白色宫装长裙的美丽女子静静地站在那里,看到他竟然毁掉了信笺,有些欲言又止,但最终却没有开口。
“她有没有说去了哪里?”恢复冷静之后,昊天再也没有了之前失魂落魄的模样,身上一股上位者的威严含而不露,说话之间,带着一种淡淡的压迫。
“回公子,小姐临走之时只是交代,以后明月仙宫以公子为主,一切都听公子的,其他并未多说只言片语。”宫装女子微微低头,脆声开口,如同瀑布般的黑色长发垂落腰际,与月白色的长裙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她看起来如同一朵不惹尘埃的天山雪莲,圣洁无暇。
“我知道了,以后明月仙宫由你打理,仍旧像以往一样,以收集天下情报为主,有什么事情,你拿着这块玉佩随时可以来找我禀报。”昊天自腰间取下一块蓝色玉佩,上面雕刻着他的名字,平日里他都是随身携带,因为那是他去世母亲留给他的。
“是,公子。奴婢见公子有些乏困,不如今晚就留在仙宫,让奴婢伺候公子吧。”宫装女子接过玉佩之后,珍而重之的贴身放好,然后有些赧然的开口,一双漂亮的大眼睛中,透露出一丝少女的羞涩。
昊天微微一怔,看了看她,发现她竟然有着不输于司南静的美貌,更难得的是,在她的身上,似乎隐约有些师宣妃的影子,那是一种特殊的气质,如同神仙妃子一般,不食人间烟火。
平日里昊天每次来见师宣妃,都是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师宣妃的身上,竟是忽略了那个每一次守在旁边伺候他们的这个女孩儿,他依稀记得,师宣妃叫这个女孩儿琯儿。
“你叫琯儿?”昊天问道。
“奴婢墨羽琯,公子若是喜欢,就叫奴婢琯儿吧,小姐也是这么叫的。”墨羽琯微微低头,不敢去看昊天的眼睛,俏脸之上出现了一丝红霞。
“墨羽琯,很好听的名字,今日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就不留在这里了,下次吧。”昊天朝着墨羽琯微微点头,然后一边说着,一边朝着宫楼下面走去。
墨羽琯悄悄松了一口气,但是心中却又有些失落,不过还是微笑着将昊天送出了明月仙宫,目送着他远远地消失在街道尽头,她拿出了那块似乎依旧带着一抹淡淡男子气息的蓝牙玉佩,轻轻地放在胸口,脸上露出一抹少有人见的痴意。
…………
离开明月仙宫之后,昊天策马赶往皇宫,那高高的宫门之外,十几位或身披重甲,或身着儒衫的人已经等在了那里,这些都是昊天手底下最为忠心的谋臣和武将,其中就有墨白先生、庞煌公、武定侯、山樵先生、东城武等人。
“参见武威王。”见到昊天之后,一群人赶紧躬身,齐声开口,从他们眼中,或多或少都带着对昊天的敬畏,虽然此时的昊天只是一个不到十八岁的少年,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文韬武略,却让天下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位千古罕见的霸主,值得他们誓死追随。
“事情都处理完了吗?”昊天端居马背,开口询问。
“禀王爷,燕京城内乱已全部镇压,聚众闹事者,均已伏诛,多位皇室之人欲图制造混乱,图谋不轨,现全部收押天牢,听候王爷发落。”墨白先生率先开口,他虽然说得很平淡,但是今日的皇城,却为此几乎血流成河,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那些真正足以对昊天构成威胁的皇室成员和大臣们,只要不选择臣服的,差不多都死了。
昊天微微点头,他很清楚,想要完全的掌控这座皇城,首先要做的,就是清除内患,特别是皇室之人,如果不来一次大清洗,估计皇城之内天天都不得安宁,他需要一次血腥的杀戮,来震慑那些不服从他的人,至于会死多少人,这不是他需要考虑的,古往今来,朝代的更替,哪一个新皇的登基之路不是用鲜血来铺成?他虽然并非无情,但也很清楚,仁慈,是绝对不属于一个皇者的,该杀的,他绝对不会心软。
“禀王爷,帝都各大城门城防已全部稳固,而且均已换上王爷的亲军,城外四路大军已全部退走,只有秦啸天率领三百万大军驻扎于北方青龙城,似乎在伺机而动,我们是否应该派兵出击,将其一举消灭?”庞煌公也站了出来,他主管镇守皇城之事,不过在昊天的王旗之下,城外千万大军全部退去,几乎就没他什么事了,所以他能做的,只是一些必要的换防工作,撤走原来的城卫军,换上昊天带来的军队。
听完庞煌公的禀报,昊天微微摇头,淡淡说道:
“秦啸天不日之后应该会北上占据渭水城,与渭水大军汇合,就看他是选择雄踞一方等待时机,还是带着那八百万大军前来与我们拼死一战了,不过本王估计他多半是不敢来的,毕竟皇室最后那点家底儿都在他手里,他若再败,这大秦皇室,就真的名存实亡了,这是他不敢赌的,所以,暂时不用管他。”
说完之后,其他那些谋臣武将都没什么重要的事情,所以昊天夹了夹马腹,大声道:
“走吧,随本王入宫,面见皇上。”
说完,他跃马扬鞭,踏过宫门,扬长而去,其他谋臣武将纷纷上马,紧随其后,这一幕马踏宫门,宣示着武威王真正的入主了这座传承了数千年的皇城,大秦的天下,从今日起,真正的改换了旗帜,也该换了它的姓氏。
第22章 :秦皇禅位
第二十章:秦皇禅位
“宣武威王晋见。”
大秦皇宫,金銮殿上,皇帝秦武高坐龙椅,文武百官分列朝堂左右,随着司礼监一声尖锐的大喊,整个朝堂之上,所有的官员们都下意识的低下了头颅,变得颤颤巍巍起来,连呼吸都被刻意的压制,生怕发出丝毫的声音。
哒!哒!哒!……
厚重的战靴踩踏着光滑的玉石地板,发出沉重而清冷的声音,一道身披黑色重甲的身影自下方的白玉石阶一步步走来,当他走到殿门之前,人们竟是有了一种大殿之内光线为之一暗的感觉,尽管相比起那高达十丈的殿门,这个人的身躯是那么的渺小,可是他身上似乎有一道庞大的阴影,将所有人笼罩在内。
他,正是声震天下、威名远扬的武威王,也是导致皇城之中血流成河、死伤无数的屠夫,更是当今帝都唯一的主人。
此时的昊天,身披战甲,腰佩长剑,稳步踏入大殿之内,朝着上方的秦武微微拱手,淡漠而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响起:
“臣昊天,参见皇上。”
剑履上殿!上朝不趋!这是对皇帝的大不敬,可是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个人敢出言指责,甚至没有人敢露出哪怕一丝愤懑的情绪,他们全都静静地低着头,想知道皇上会有怎样的反应。
然而皇上并没有任何的表示,只是说了一句平身,便再也没有开口,随后旁边的司礼监便拿出了一道圣旨,直接开始宣读起来:
“陛下有旨,武威王听封。”
昊天微微颔首,示意正在听。
“武威王不远千里挥师北上,护卫皇城,勤王有功,更兼扫平皇城内乱,击退千万反贼大军,此乃社稷之臣、国之柱石,适逢天下大乱,乱臣贼子拥兵自重,割据称王,特命武威王为大秦兵马大元帅,总领天下兵马,平定叛乱,扫除逆党。”
当司礼监宣读到这里的时候,满朝文武心头都是一颤,兵马大元帅,这可是全国最大的武将官职了,前兵马大元帅秦啸天还在外领兵,没想到皇上竟然直接把这个职位封给了武威王,这摆明了肯定不是皇帝自己的意思,那么显而易见,如今的皇上,只怕已经做不了大秦的主了。
就在众人心思百转之间,司礼监继续读道:
“赐武威王一字并肩王爵位,与朕齐平,见武威王如见朕亲临。朕身体抱恙,虽心系天下,却力有不逮,故着武威王暂代朝政,领摄政之权,钦此。”
此话一出,全场瞬间一片死寂,封兵马大元帅他们可以接受,也在预料之中,封一字并肩王王爵,虽然有违祖制,却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竟然让武威王暂代朝政,领摄政之权,这不是明摆着的要直接让位的意思吗,难道皇帝陛下疯了不成?
短暂的震惊之后,大家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现在的大秦,真的已经不再是皇室的天下了,武威王称帝,不过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定局。
“臣,遵旨。”昊天沉声回应,并接过了太监送来的印信,秦武以身体不适为由,率先退朝,于是朝堂之上只剩下昊天一人站在那里,文武百官全部拜倒在地,高声呐喊:
“武威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
昊天成为了大秦真正意义上的主人,但是他却没有第一时间称帝,而是继续扶持秦武做傀儡皇帝,只因为大秦气运如今还在秦武的身上,所以秦武不能死,也不能直接退位,否则天下万民民心丧失,气运也会跟着消散,他就算强行称帝,也只能一点一点的重新积累气运,这不是他想要的,他想利用秦武为中转站,再次将天下气运凝聚起来,然后再转移到他的身上,等气运彻底凝聚之时,便是他称帝之日。
摄政之后,昊天开始梳理朝廷各大机构,培植心腹,招贤纳士,从南方跟着自己一路征战的人,只要是战功卓著者,皆封列侯,文武百官,只要是心甘情愿的效忠于他的人,也都接连擢升,很快,朝廷内外以及中原各大州府都已经换上了昊天的人,短短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原本糜烂不堪的朝廷以及焕然一新,变成了铁板一块,只不过新的朝廷却再也不是大秦的朝廷,而是武威王的朝廷了。
而且昊天还减免了多数地区的税赋,拨发了大量的钱粮救济贫困地区和遭遇天灾人祸的灾民,很快,武威王贤德之名,便传遍了中原各处,那大秦皇宫上方的金色气运,也慢慢地开始再次浓郁了起来。
摄政四个月后,昊天御驾亲征,带领中原八百万大军以及麾下新增的四十万龙骧铁骑,挥师南下,历时一个多月,打败了南蛮八百万大军,生擒南蛮头领,收服蛮族,从此南方安定,逃往东西两域的百姓也相继回归,重新安家落户,南域十三州亿万子民,无不对武威王感恩戴德,视若神明。
又两个月后,武威王以不尊朝廷号令,公然抗旨为由,征讨燕王秦啸天,四百万大军以及两百万南蛮勇士挥师北上,与燕王八百万大军战于渭水河畔,武威王亲手斩下秦啸天头颅,威震敌军,八百万大军尽皆归降。
随后,北方神威王、东域镇东王、西域广陵王纷纷派遣使者,重新向朝廷纳贡称臣,并割让城池共八十余座,至此,大秦帝国内乱终止,天下百姓无不歌颂武威王之功德,四海之内无不震慑于武威王之威严,九州大地,只知大秦帝国有武威王,而不知有秦皇。
大秦历八千四百零八年九月七日,大秦皇帝秦武宣布禅位,诏曰:
“朕在位一年,便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今瞻仰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昊氏,伏睹武威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云央古帝无以过此。今朕欲效古之贤能,不私于厥子,禅与武威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王其毋辞。”
武威王听诏之后却辞而不受,自称德薄,请求另选贤能,然而秦皇接连降诏三次,武威王不得已方才接受禅位,秦皇亲自奉上传国玉玺,文武百官尽皆拜服。
武威王登基之后,沿用大秦国号,改年号为武威元年,大赦天下,免税三年。
第23章 :天劫降临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第二十一章:天劫降临
大秦帝国,皇宫,皇极殿。
这座大殿是昊天称帝以后方才建造,根据昊天严格要求,历时七七四十九日建成,殿内竖有五十根黄金龙柱,呈五行八卦之势分布于大殿八个方位,大殿中央,有一方圆形祭坛,祭坛上空有一八卦型的天窗,直通天穹,隐隐可见金色光芒隐现。
此时昊天盘坐于祭坛之上,身穿黑底金边九龙九爪衮龙袍,头戴十二旒白玉珠平天冠,面容冷峻,不怒而威,他头顶上方正对着那八卦天窗,手中握着一方碧玉印玺,正是大秦帝国的传国玉玺,五龙方天印。
这传国玉玺非同寻常,自从昊天得到之后一直在研究,发现这玉玺竟然本身就蕴含着一股庞大的气运,而且并不是属于大秦帝国的,能够将气运用玉玺镇压,这绝对不是大秦帝国可以做到的,甚至不是任何一个凡人国度可以做到的,因为,这已经涉及到气运这种东西,只有运朝方能掌握,也就是说,这方玉玺,极有可能是一个运朝遗留下来的。
通过查阅一些典籍,昊天大概猜到了这方玉玺的来历,万余年前,云央古国莫名其妙的覆灭,统治整个神州整整三万余年的庞大古国,一夜之间支离破碎,分崩离析,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只是在一些古老的典籍中隐约提到,当初发生过一场惊世之战,而那一战,参与的仙道中人不计其数,而其中更是有着许许多多的通天彻地的大神通者,导致整个古国的皇城都直接坍塌。
先不说这一惊世之战到底有没有发生过,单凭古老典籍中所述,万余年前,云央古国有着许许多多的先天金丹强者,那个时候几乎人人都可以修炼到涅槃境巅峰,大部分人是可以突破涅槃之境,踏足先天金丹的。
从这一古老的记载中昊天可以得出,曾经的云央古国,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凡人国度,很有可能是一个运朝,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遭逢巨变,气运消散,导致运朝崩碎,诸侯混战,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五国分立之局。
而五大帝国之中,大秦帝国开国皇帝原本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市井小民,却因为得到了一方印玺,一路上如有神助,一步步登上了帝位,成为了天下五大霸主之一,而这一方印玺,正是如今大秦帝国的传国玉玺。
如果这方玉玺真的是云央古国遗留下来的,那么它蕴含着的庞大气运就完全可以解释了,而云央古国也可以确定就是一个运朝,一个运朝的传国玉玺,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仅仅其铸造材料所用的凰血石,就可以说是堪称无价之宝,就算是修道之人,也会不惜一切代价抢夺。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祭炼一方传国玉玺,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