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情报局-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和平年代的宫中侍卫抑或各个王府侍卫,以及一些特殊的编制队伍,并不需要强收兵丁。

    因为,一般府中侍卫,有真材实学的不少,但凭关系挤进来混份肥差的更多。

    宫中侍卫,尤其一些王府侍卫,日常又没有多少事情,在平常百姓面前还能抖抖威风,且每月俸禄也不低,自然所求者多。

    这也就像后世的公务员一样,地位超然,待遇又好,所以几乎很少人愿意主动去当兵,反而更倾向去当侍卫。

    尤其是乱世。

    因为,一场仗下来,会死很多人。或许,还没熟悉军中生活,已经没机会熟悉了。

    尽管如此,哪怕世道再乱,哪怕就算中原之地都十室九空,但依然会有很多兵。

    没有兵,就没有争霸的资格,对于兵而言,可能不选择当兵,就相当于选择了死亡。

    所以,权衡之下,当兵虽然容易死,但也好过立刻被当权者威逼而死吧?

    世道如此,谁都不能改变。

    李煜知道,南唐十数万兵中,大多数也都是曾经这般征来的。

    想要一统天下,除了需要政治、经济齐头发展提升国力外,最基本的必然是以军队为主,打出一片大好江山。

    李煜对这种强迫征兵的法子比较反感。

    他虽然如今无法改变天下,但却能在南唐管辖范围内进行改变。

    “率领天下最强的兵,横扫天下,打出一片壮阔江山,傲立天下,让大唐每一位当兵的人都成为这个天下最骄傲的人、最受敬仰的人!”李煜用力攥紧了拳头,心中这般想着。

    两湖之战中,李煜收降了许多兵将,但是,也损失了不少精兵强将,尤其是后来与慕容延钊大战之中,损兵折将许多。

    就连血刃,都损失殆尽。

    但好在路风带回了一支队伍,虽说战力尚且低下,但的确是潜力无穷,有着无限可能。

    最让李煜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兵士自从到达金陵后,到现在不过两个月时间,却是在欧阳狼和路风的率领下,在血刃独属的训练场所之中,经过数十天时间的磨砺,已经有了一星战将站力。

    真要说起兵士数量,大唐其实在战后,兵丁数量是增多的。

    因为降兵的数量比之战争之中损耗的还要多。

    只不过,这些兵士并不如路风带回的那般人一般潜力巨大。

    两个月时间,这些兵士也算是适应了金陵,适应了大唐军队的种种规章制度,适应了大唐的军队生活。

    只是,相比老兵来说,无论是执行力还是配合,还都差上许多。

    想要再动兵,自然是需要尽快让这些兵士完全融入,让他们彻底发挥出战力水平,如果可能,战力能在新的训练之中增强那是最好不过的。

    毕竟,战争不纯粹是拼人的,主要还是比拼战力。

    战力强,胜算大。

    “交给你的事情可办妥了?”李煜看着一侧的伊让道。

    “禀告陛下,全都准备妥当。”伊让自信满满,道。

    “我大唐有十五万可用军队,这个数量,不算少。”李煜道,“但若是想要争霸天下,逐鹿中原,却还远远不够。”

    “大唐与吴越之间,综合国力相当,但我们如今犹如朝阳,而吴越却像是余晖,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伊让道,“至于国力强盛过我大唐的就属后蜀与北宋,后蜀之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对于我大唐而言,想要一口吃下,有些不太可能,但既然北宋赵匡胤瞄上了,就让他去与其消耗。”

    “当然,若是有机会,倒是可以在其深入蜀地之时,在北宋的大后方给他一击。”

    李煜点头道:“我大唐如今站在风口浪尖,收了两湖之地后,天下政权都对我大唐心存提防,且都视我等如眼中钉,无不想拔掉,只是奈何实力不足,这些政权也不敢明面来攻,但不可不防他们暗中联盟。”

    “陛下所言甚是。”伊让点头。

    “半年之内,北宋无暇顾及我大唐,其他政权也定然不敢轻举妄动,趁着这段时间,我大唐兵士要扩增到二十万!”李煜道,“但朕不愿强收兵丁,所以便趁着接下来的全民运动会加以宣传,鼓舞大家自愿参军!”

    (本章完)

第266章 天幕() 
如今已是六月天,金陵的夏天似乎来得比往常更快更凶猛一点。

    天尚未亮。

    李煜已经在园中开始打拳。

    这样休闲的练拳,从回宫之后至今已经坚持了两个月时间。

    他将自己的身体当作一件武器,以身体为轴,以关节为支点,一招击出,顺着身体的去势,紧跟着一招击出。

    这拳法很简单,招式也平平无奇。

    力道也显得软绵绵。

    这样的拳法,寻常战将怕是都看不上。

    但李煜却已经打了两个月。

    与其说他是在练拳,倒不如说他是在活动。

    因为,按照如今李煜的境界和战力而言,这种层次的拳法就算从头到尾再从尾到头打两遍,怕是连身都热不起来。

    一开始,李煜也只不过是久坐之后想要舒展一下筋骨,但是打拳过程之中,他却是有种别样感觉。

    这种感觉很是奇妙,说不出道不明,就好像是当初练剑时,忽然有着一招不能完全随心,一遍遍反复练习的感觉,就差着某一点就能够得心应手的感觉。

    这种感觉来得快,消失的也快。

    为了找这种感觉,李煜便每天趁着早起的时间,打几遍这简单的拳法。

    起初几天,那种感觉并没有如约而至。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李煜的不放弃,也或许是因为他已经把这当成了每日的习惯,而忘却了起初的目的,正因为如此,这种感觉反而在几日之后,再度来临,且远较先前要强烈。

    随兴而至,李煜将拳法施展之时,信手拈来,顺畅无比。

    尤其,李煜最后一脚踏出之时,本毫无施展劲力的一脚顿时在院中的土地上击出一个浅浅的脚印。

    “力量由心而发,由意而出。”这似乎是力量的运用之中,非常高级的方式。

    “拳打千遍,身法自现。”李煜心道,“古人真是诚不我欺,没想到我竟是用这种方式,正式踏入了三星问天之境。”

    其实,这个过程看似简单。

    却极为不易。

    若非深厚的积累、超高的潜力、超强的悟性相结合,也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之中,从半只脚踏入三星问天,而正式进入三星问天境界。

    为了追求这个境界,有多少悟性、潜力俱佳之人,在二星问天境界耗费数年甚至数十年,都难以更进一步,踏入这问天巅峰之境。

    如此可见,这个境界,多不简单。

    “虽然境界提升,但是若现在再来对战赵匡胤,怕还是不能取胜。”李煜回想起两月之前与赵匡胤的一战,当时,他只能凭借御龙诀完全采取防御,丝毫不能进招,也就是说,毫无胜的希望,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打个平局,但是输的一面太大。

    如今,随着境界提升,李煜有把握不输,但还是丝毫没有把握赢。

    因为御龙诀的特殊性,李煜完全可以凭此而立于不败之地,但是,这毕竟只是防御手段,很难对赵匡胤施展出御龙啼血反败为胜。

    但,若是赵匡胤没有十大神剑之中排名第二的血魄的话,凭借龙魂,李煜倒是还有着一线希望。

    不过,赵匡胤当然不可能舍弃血魄不用的。

    这也可以看出,好的兵器的确是可以提升战力,有时候,甚至能成为胜败的关键。

    血刃之前只是用了稍加改良的战刀,便是可以在与金羽士的战斗之中,占据优势,当然,这跟士兵的素质有很大关系,但是兵器的因素,不容忽视。

    “看来,想要提升军队战斗力,募兵是必须,武器也是必须。”李煜心中盘算着。

    想要提升武器质地,就要在炼制一道上取得突破。而这,又需要比较专业的技术。这些,李煜肯定是没有的。

    但是,毕竟他是千年后的穿越者,虽然技术没有,但是却有着理论和常识啊,可以讲这些想法或者记忆告诉如今的专业人士,让他们去实验,想来也是能够有所突破的。

    这般想到,李煜也是没有犹豫,由于先前,他就已经寻找了天下最好的船工及其兵器炼制师傅,花重金养着这些人,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在器械上面取得大的进展。

    但是,自从血刃用的战刀之后,他们倒是也并没有什么突破。

    凭着记忆,李煜画出两个炉子。

    其实,后世之中,李煜可不是一个会作画的人,就算是草图,也画的并不出色,但是,后主却是能词会画,穿越之后,这一点特长倒是也保留了下来。

    这两个路子,一个是焦炭炉,一个是高炉。

    在他的思虑中,既然钢铁的炼法此后几百年都没有什么进展,说明遇到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瓶颈问题。

    比如说,对鼓风力的要求,对炼制煤介的要求,对器外模范质地的要求。

    既然是瓶颈,就一定没有那么好解决,李煜只能从细节上着手。

    中国冶炼业的燃料经历了木炭、煤、焦炭三个阶段。

    最初的木炭,由于燃点低,火力持续时间短,不易掌握火侯,会直接影响到钢铁的冶炼水平。

    至于煤,虽然燃烧温度较高,且燃烧持续时间比木炭长,但煤在炉内受热后容易破碎,影响到炉料的透气性,而且中国的煤田多含高硫,直接影响到生铁的质量,只能再寻找新的燃料。

    焦炭是中国最早在冶炼过程中发现的。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焦炭是在广东新会一个十三世纪后期遗址中发现的,对应的朝代应该是南宋,这块焦炭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焦炭。而当时的欧洲,英国也是大约五百多年后,才开始用焦炭炼铁。

    但在史料上,关于炼焦和用焦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明末方以智写的《物理小识》中,他指出:煤各处都有,“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即焦炭),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这里所指的臭者,就是指含挥发物较多的炼焦煤。

    由于李煜见过炉子,却并没有见过炼焦那种专业的炉子,所以只能按照自己的印象画了出来炉子的模样,这些,他也只能大致去跟那些这个时代专业的炼制师傅们说,至于如何去做,就要靠他们多方尝试。

    没办法,要科学就要实验。

    (本章完)

第267章 第一届大唐歌舞秀() 
其实,李煜心中是真悔啊,早知会穿越,就带身上一些书籍了。

    这样,带着后世的先进技术,提高现在的生产力,也提升一下各种工艺,尤其是兵刃,甚至是火药等等。

    不需要多么先进的导弹,航空母舰,飞机大炮,就算能够制造出一些手榴弹,那用来打仗,也必定事半功倍啊。

    统一天下,岂不手到擒来?

    只可惜啊,这些李煜并不会。

    所以,就算是想要多的回忆一些炉子的细节,都是那么的吃力。

    “看来只能慢慢在实践中摸索,一次次尝试了。”李煜也只能摇头。

    大致想法告诉冶炼师,创意提供出来,大致路线告诉他们,至于能够做到什么样,就看这些人的发挥了。

    比较,古代中国可是领先世界各国的,也足以说明这些古人的智慧的。

    科学,本就是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实验的过程,想要减少失败,最好的方法也就是实验法。

    “前一种炉子是用来炼焦的,焦炭比煤更耐烧,是很好的燃料,后一种炉子是用来批量炼钢的。”李煜将这些手绘稿交给冶炼师傅们,解释道,“在造炉子的时候,按大小分别造几种类型,然后分别在炼制过程中,仔细记录每一个炉子出焦炭或钢水的时间,通过比较他们的质量,来确定下一次用多大的炉料填量,多长的燃烧时间,中间需要注意的事项。”

    “这么神奇?”看着李煜的手绘稿,听着李煜的介绍,尤其是听到用途的时候,这些冶炼师们,也是眼中神采奕奕,无论是这些炉子的改良,焦炭的使用,炼钢的提出,都使得他们激动。

    “陛下,真是奇才!竟能想出这般法子,真教我等佩服!”一位已经从事二三十年打铁工作的老铁匠激动的道。

    “朕只能提出一些想法,至于如何来做,做的如何,就看各位的了。万望诸位戮力同心,早日为我大唐男儿制作出更合适更能发挥战力的兵器!”

    “战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兵士的生死,更关系到我大唐基业!”

    “陛下,放心,我们定然不会辜负您的厚望重托,一定制作出更强更利于我大唐男儿发挥战力的兵刃!愿我大唐早日一统天下!”这些冶炼师中一个经验丰富,颇有威望的老者说道。

    他也是这数百冶炼师的负责人。

    在他之后,一众冶炼师也齐声道:“愿大唐早日一统天下!”

    是的,一统天下。

    这是李煜的目标。是他的野心。也是大唐的野心。

    无需隐藏。

    “好!有什么需要,朕一定满足,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李煜很是满意。

    李煜在这偌大的皇家作坊之中,又参观了一番,与这些冶炼师更是交谈了许久,方才离去。

    这作坊是李煜派人建造而成的,占地庞大,里面更是应有尽有,汇集了天下最好的数百名铁匠。

    但就算环境再好,冶炼作坊之中,也是温度奇高,更何况是这炎热的六月天。

    就算是一辈子打铁为生的铁匠,待久了都会感到酷热难耐,何况是皇帝?

    但是,李煜却在其中许久,丝毫不顾满脸满身的汗水,与这些铁匠冶炼师傅们谈的畅快,这也使得这些人心中极为感慨。

    有这样一位陛下,他们有何理由不努力?不用心?不专一?

    其实,也真是如此。

    就在这之后,不过数月之功,就在三个月之后,就在这间作坊之中,便是出了轰动一时,震惊天下的最强兵刃!

    三个月时间,不算长,但是这些冶炼师傅们,也是夜以继日,失败了成百上千次,才最终成功!不但依据各种兵种的综合战力,而且考虑到作战习惯,作战风格等因素,终是为大唐兵士量身打造出了集轻便、锋利、坚硬等众多好处于一身的兵器。

    这独一无二的兵刃,李煜为之取名为血刀!

    这次的血刀,远较当初的唐刀要强!

    而且,上次的唐刀只是配置给了血刃,而这次的血刀,却是配备了护国军、威龙军、飞龙军、独立师和血刃五支军队的十万兵士!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回归正传。

    李煜出了作坊之后,便召见了芊影、伊让、苏灵等人。

    伊让,是李煜钦定的这次全民运动会的第一负责人。

    关于全民运动会的策划、动员及其开展,都是有其负责。

    这次运动会,之所以谓之曰全民运动,顾名思义,就是全体人员的健身活动,制定计划实施全民健身,就是为了推动大唐经济的发展,以期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全民运动观念的形成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充分体现社会实用价值的具体方式。运动与健康息息相关,与生活息息相关,“全民运动”计划的实施,对社会生活可以产生重大的综合促进作用。

    全民运动,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也是李煜提出的观点。

    也趁此宣传参军保家卫国的意义,鼓励大唐男儿强身健体,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全民运动会的事准备的如何了?”李煜看着伊让,再次问道。

    这件事情,李煜很是关注,几乎每天都要询问事情的进展情况。

    “陛下尽管放心!”伊让自信满满道,“事情进展顺利,六月十五,全民运动定能如期召开!”

    “好!”李煜含笑点头表示满意,眼神之中满含嘉许赞赏之意。

    “芊影,苏灵。”李煜看着这二女,问到,“朕交付你们的任务,如何了?”

    这二人是大唐情报局的正副局长,深受李煜信任,且此二人能力突出,细心谨慎,每每都能给李煜惊喜。

    “陛下放下。”芊影看向李煜道,“陛下交代的事情,我们不敢耽误,都已准备妥当,陛下只要定下日期计划,随时都可开始。”

    虽然是“上班”时间,但芊影眼神之中,依旧含着一丝难以抹去的神采。

    那明显便是昨夜李煜给予的温暖。

    虽已夏日,仍显春光。

    “好!”李煜自然是能够看出那一丝隐藏的很好的神采,但他却不为所动,继续道,“连日来,你们也辛苦了,先下去吧。”

    (本章完)

第268章 声音之惑() 
这次运动会既然命名为全民运动会,就不单单只是都城金陵而已。

    关于举办全民运动会的事情,伊让早就传遍了大唐各地。

    大唐管辖区域内的两府、二十一州,及其新晋纳入大唐版图的两湖都是被作为此次全民运动会的参与代表。

    也就是说,以府、州为单位,各府城、各州城分别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内抽选代表作为参赛队,进入金陵,共襄盛举。

    各府城、各州郡也要通过比赛的方式,从中选出最佳人选,组成参赛队。

    这也是李煜的设想,或许,因为这是第一次,可能时间紧促,并不能一次性将流程顺畅下来,但是,经历了一次,第二次定然就会事半功倍。

    当然,这也是李煜想要一直沿用下去的。

    就像后世的运动会一般,一届两届三届。。。。。。的那么举办下去,为此,李煜也特意将其命名为唐奥会。

    两府、二十一州、两湖再加上李煜特意从血刃之中抽出的代表队,总共是二十六支参赛队伍。

    为了迎接这第一届大唐全民运动会也就是唐奥会的举办,李煜还将后世之中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林夕填词的一首《北京欢迎你》做了改动变成了《金陵欢迎你》,作为唐奥会的开场歌曲。

    迎接另一个晨曦,带来全新空气;气息改变情味不变,茶香飘满情谊。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