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89红色攻略-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晚上就在酒桌上度过,把101大队几个干部骨干给乐翻了,东北野味可是很少有机会吃到的。至于酒嘛……101大队是有禁酒令的,谁敢当着大队长的面喝酒?

李路打算晚上就接收枪械的计划泡汤了。他想着提前试试枪,如果有不到位的地方,还可以提出来让他们立马进行改进,凭轻武器试验部现在的实力,两三天时间就能完成改进。

这样就能节省很多时间下来,大队始建,有一大摊子事情在那,李路恨不得多出几个分身来。而且前几天高大山来电告诉李路,首都军区特种大队也成立了,仅仅比101晚一个星期的时间。

总政的老板程老爷子出席了首都军区特种大队的成立大队,并且挥毫写下了“狼牙”二字,首都军区特种大队就有了狼牙特种大队这个别称。周伟文以中校副团职的身份,担任了狼牙大队的首任大队长。

自此,老程家的意图再明显不过——李路已经查清楚,周伟文是老程家的女婿。

狼牙特种大队的规模远超101大队,首批兵员超过了八百人。于是问题就来了,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符合标准的兵员?老程家用了最直接的方法——兼并首都军区侦察大队。

本来,首都军区的特种大队组建原则就是要以侦察大队为基础,老程家用这一手,任何人也不能指责什么。周伟文的五营名义上隶属侦察大队,到头来反过来把上级单位给兼并了,这倒也是咄咄怪事。

因为南疆战事的关系,侦察大队一直保持着满编的状态,也就是说兵员超过千人。狼牙特种大队接收了近八百人,剩下的人,全部打散分到下面的师属侦察营。

而侦察大队大队长高大山则被无情地抛弃了。李老爷子获知情况之后,根据李路的建议,把高大山调到了东南军区,挑起了组建东南军区直属特种大队的重任。李老爷子有这个想法很久了。

首都军区直属特种大队的组建,被视为李程两家的一次争夺战。现阶段,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老程家占据了上风。老李家呢,连一贯的自留地侦察大队都被撤销了,可谓败得很有节奏。

只是,了解其中乾坤的人不会这样认为——君不见老李家的嫡孙李路以十八岁之年纪、上尉之军衔担任了总部直属的101大队一把手?101大队的组建瞒得过军中很多人,但绝对瞒不过红色家族。他们只是具体情况不了解而已。

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李路最清楚。狼牙特种大队名义上盯着国防军第一支特种部队的名头(101大队的成立对外人来说是绝对的绝密),有着来自总部和军区的大力支持,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

101大队呢,本来就是李路和魏老总之间协商出来的一个秘密部队,没有立项,自然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否则也不会出现魏老总想给101大队增加点军费也做不到,还得按照营级的标准来。老总也是有心无力啊。

狼牙特种大队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无疑给了李路很大的压力,所以,他必须得想法设法把101大队的战斗力搞上去,真正落实“特战先驱”、“国防军特种部队之父”的名号。当然,他是没想过后面那些名头的。他心里想的只有如何赶超外军水平,同时给老程家一个响亮的耳光——这才是特种部队!

综上所述,李路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原因就很清楚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科长就陪着李路一行人来到了靶场。那边早有几个穿着迷彩服的士官在忙碌着,一条长长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枪械。

李路也没跟他们客套,直接走过去,扫了一眼桌子上的枪械。81式战术改进型突击步枪、54式战术改进型手枪、81式战术改进型班用机枪、一挺样子熟悉的重机枪……

旁边的一个士官看见李路的目光停留在重机枪上,颇有自得地介绍道:“这挺重机枪是新式武器,口径12。7毫米,战术性能超过了85式重机枪,并且重量大大地降低到26。3公斤。根据你们的战术要求,我觉得这玩意儿挺适合你们的。”

李路拿眼看去,脏兮兮的迷彩服,肩膀上拐着两道粗粗的拐杠和一道细杠。登时吓了一跳,眼中就流露出崇敬之色来。

方才没注意看,现在看清楚后才发现,跟自己说话的居然是一个二级军士长,四十多岁的样子。二级军士长啊,仅次于有“士兵将军”之称的一级军士长!他的兵龄估计比李路的年龄都要大。

其实,这个叫罗大佑的二级军士长心里的震惊不比他少。罗大佑当了十九年的兵,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年轻的上尉,这么年轻的副团职干部。只不过罗大佑见过的大官太多了,倒也不至于失色。

李路的目光回到那挺重机枪上面,看着熟悉的模样,忽然脑中闪过一个型号——89式12。7毫米重机枪!对,就是它!这玩意儿可以说是国防军中的经典装备,即可以高射打飞机,也可以平射打步兵、装甲车辆等。而且它直到21世纪,都占据着“全世界重量最轻的重机枪”的宝座。

按照历史上89式重机枪列装部队的时间来算,这个时候在这里进行试验,完全是吻合的。

“罗班长,咱们先试试改装的枪吧?”李路用征询的口吻对罗大佑讲道。

罗大佑拿起一把81式战术改,扔给身边的一个胖乎乎的下士,看样子是他带的徒弟,说道:“射击之前先了解了解,小胖,你给他们讲讲这个枪。”

李路示意部下们靠过来,认真听讲。

“根据你们的要求,我们在八一杠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装。”小胖下士冲大家憨憨地笑了笑,随即表情严肃起来,“我们改进了瞄准座,使之能够加装4倍白光瞄准镜。在枪管下加装了导轨,可以安装战术手段或者激光瞄准仪,当然,也是能够挂载外挂式枪榴弹发射器的。另外枪管消焰器部分,改成可以安装外接式消音器。”

大家看着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的八一杠,都觉得很怪异。桌子上摆着的几支81式战术改突击步枪都是不一样的搭配,瞄准座上都一样安装了瞄准镜,不一样的地方体现在其他部位。枪管下挂着外挂式枪榴弹发射器的,战术手电的,激光瞄准器的。枪口有套着消音器的,有样子没变的。

反正桌子上的81式战术改都比八一杠多了几种东西。

李路拿起一支81式战术改仔细查看着,微微点点头。能够基本按照他提供的改装方法和图纸完成改进,由此可见轻武器试验部的确实力不凡。要知道,现在可是1988年,而不是2008年。

唯一感到遗憾的是,那些外挂式枪榴弹发射器啊瞄准镜啊这些配件,质量真心不怎么样,甚至激光瞄准器直接就是民用产品。这也可以理解,光电仪器方面的研发制造能力,现在的华夏还很欠缺。

现在的国防军武器装备库里,压根就没有堪大用的枪械配件!

第071章战术改武器

小胖下士接着往下介绍了54式战术改手枪、81式战术改班用机枪,基本和81式战术改的方向差不多,主要是使不能加挂配件的原枪变成可以随意组合加挂的战术改进型号。

这种工作可不容易做。一把枪他的每一处设计都是有具体的参数指标的,也许你动了这一个地方,就会影响到整体的性能。进行改进改装工作,尤其要考虑到这一点。

李路亲自操枪上阵进行射击,每种枪械他都打了好几个弹夹的子弹,期间还技痒地表扬了一手单手换弹夹,接着就是步枪手枪交替射击,小小地玩了一下战术射击动作,令在场的人看的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接着,秦国华、王朝阳、刘志翔、孔二愣子和邱大力上阵,把数十支改装过的枪械都打了个遍。连苏长城这个秘书型的人物,也忍不住上去过了把瘾。秦国华这个精通十八般武器的彪形大汉、101大队的正派军械股长兼军械员,还擎着那挺重机枪打了整整一条弹链才撒手。那败家子的作风让轻武器试验部的人看了心里一阵阵抽搐……

最后,他们看着那些枪械都冒出了贪婪的目光,纷纷冲李路竖起了大拇指。

“罗班长,轻武器试验部果然是名不虚传!”

李路很满意,改装后的枪械原本的性能基本没有下降,这一点让他很意外。几个干部骨干的满意度则是令他更意外了。

罗大佑笑了笑,说道:“我们只不过是按照图纸做了一点工作。我倒是对你们大队的军械员很佩服。”

李路猜到了罗大佑想问什么,不动声色地笑了笑,“为什么?”

罗大佑语气诚恳地赞叹道:“图纸虽然画得有点外行,但是改进的思路以及详细的改装方法,都非常好。你们军械员很有天赋!”

李路不禁心里一阵汗颜,图纸和改装方法都是他大开金手指弄出来的,想不有天赋都不行了。因为他完全是按照后世在特种部队中使用得最多的81式战术改的思路来做的,能不好么。

当然,李路是不会告诉罗大佑所谓的“军械员”就是自己。自己那点货,在罗大佑这样的大拿级人物面前是绝对不够看的。万一他跟自己讨论起枪械试验啊理论的这些呢……

“唉,可惜咱们的工艺水平和配件跟不上,否则我一定能改装出更出色的枪械来。”罗大佑感叹道。

此时,李路忽然动了别的心思。从罗大佑的只言片语中,他觉得这个二级军士长绝不是绝不是军械员那么简单,反而更像是枪械设计师和军械技工的综合体。

军工厂的工艺制造水平不行,不代表其他地方不行。上回老妈张慧芬来电说,红色动力汽车制造公司已经形成了初期的研发制造能力。旗下的机械制造部在接收了从美帝那边过来的精密机床后,张慧芬从国企挖角了一批有经验的技工,制造水平直接就超过了大部分国营制造厂。

没错,李路是动了把罗大佑挖到红色动力的念头。红色动力是李路计划中的军工集团的雏形,现在最紧缺的就是人才。与其把这样一个人才放在这里埋没掉,还不如拿过去为提高国家的机械制造能力出份力。

李路可没时间去等国营兵工厂生产出适合部队使用的武器装备,那样的话追赶美帝的理想就彻底变成了空想。

轻武器试验部这个地方对于罗大佑来说,还是显得平台小了点。相信红色动力会是一个足够大的平台。

暂时把这个念头放在来,李路指了指重机枪,问道:“罗班长,这挺大家伙完成了最后试验了吗?”

罗大佑微微点点头,“基本上通过了试验,只是还有一些小毛病需要反馈到厂商,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总体来说,这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重机枪。”

李路转向陈科长,笑着说道:“陈科长,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厂商,我们101愿意给他们当试验田。”

“当然没问题,等会我就给他们打电话。不过你要打报告申请才行。”

陈科长哪里会不答应,就算李路不提这个要求,武器最终也会小批量装备到部队进行试用,李路现在提出来,只不过时间提前了一点罢了。重要的是,这款重机枪的表现很好,可以放心地试用。

李路点点头,“那是当然的,程序总是不能少的。”

罗大佑看了看时间,指着不远处的一张桌子,说道:“时间不早了,过去验收剩下的兵器吧。”

陈科长忙点点头,引着李路跟在罗大佑后面走过去。别看他是少校正营职科长,在罗大佑面前却是半点干部架子都端不起来。谁不知道罗大佑是轻武器试验部的头号大拿,部长都得客客气气地喊声老罗的。

苏长城走在李路的身边稍后的位置,看清楚了桌子上摆放的兵器后,他下意识地说道:“冷兵器?”

可不嘛,这一张长桌子上放着的,全是冷兵器。

罗大佑回头喊了句:“竹竿,给他们介绍介绍这些家伙。”

“是!”

他身后走出来个高高瘦瘦的中士,脸上没有半点表情。这家伙跟刚才的小胖形成强烈的视觉发差,前者面无表情,后者笑眯眯。

竹竿中士指着兵器一件件地说道:“便携式弩弓,全木质结构,有效射程五十米,优点是发射时几乎无声,初速极快。单兵大威力弩弓,半钢结构,有效射程一百米,最大杀伤距离三百米,优点是威力大,同时具有弩弓的一切优点。三棱钢刺,改进了血槽,增大了瞬间的放血量,适当缩短了长度,更加便于携带。其最大的优点是韧性十足,不易折断。”

李路拿起了一把三棱钢刺,双手稍稍用力,在轻武器试验部的人目瞪口呆之下,把三棱钢刺生生掰成了个近九十度的弯度,钢刺居然没有断!

李路惊讶于钢刺的韧性,轻武器试验部的人则惊讶于他骇人的臂力。他们可是最清楚钢刺的参数的,在做韧性测试的时候,他们是用机械来完成的。然后这位年纪轻轻的上尉大队长,居然依靠一人之力生生完成了机械才能完成的动作。

能够以这样的年纪当上正团级单位的一把手,果然不是等闲之辈!

放下钢刺,李路朝罗大佑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动作在101大队的干部骨干看来,已经很了不得了——大队长啥时候这样赞过别人。

罗大佑脸色微微一僵,颇不好意思对说道:“这也是你们提供的图纸,我们做的工作其实不多。”

他心里是很不舒服的,堂堂轻武器试验部却要在一个不知名的团级部队下面的军械员提供的图纸参数上进行制造,这脸是不知道往哪搁了。想起当时听说委托单位送来了图纸,自己无所谓的态度,就又是一阵“山外有山”的感慨。

照样是试射了之后,李路他们对这三种冷兵器非常的满意。尤其是孔忠武孔二愣子,这家伙居然用便携式弩弓射下了一只飞过的小鸟,小鸟落地后几乎变成了两半。这种体积很小的弩弓,几乎是暗杀的首选啊!

最令人震惊和胆寒的是三棱钢刺,这种以三棱军刺为模板改造制造出来的近身搏斗利器,秦国华亲自上阵用一头肥猪进行了放血试验——李路看了时间,9秒钟就给那头起码两百斤的肥猪的血给放得七七八八了。

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恐怖!

“罗班长,我代表101大队全体官兵,感谢你们的辛勤劳动!”李路立正,向轻武器试验部的军工们敬礼。

还礼之后,罗大佑说道:“因为原料的欠缺,所以数量达不到你们的要求,每种只能造出十把。你们先用着吧。至于这种弩弓在现代战争中能发挥多大作用,李大队长,我的确存疑。”

不仅是他有疑问,在场的所有人都有同样的疑问,包括101大队的干部骨干。现在是热兵器时代,来来去去都是飞机大炮,步兵直接就是用步枪机枪单兵火箭筒啥的相互招呼。你整个弩弓,还真的打算用来打鸟充饥啊!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过去后,这种弩弓最有在国防军中最精锐的特种部队中才会配发,成为制式的装备。在场的人,除了李路,谁也看不到未来军事斗争的变化,在多样威胁形成之后,需要多样化的部队来应对。就好像现在现在很多人还看不到特种作战在未来军事冲突以及反恐怖作战中的重要性一样。

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弩弓,它本身的特性非常适合特种部队以及专业的反恐部队。

“我们101比较特殊,呵呵。”李路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把这个问题回答了。

陈科长看了看时间,走过来客气地说道:“李大队长,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咱们先吃饭去,中午部长亲自招待您。”

李路点点头,再次朝轻武器试验部的军工们拱手,“谢谢各位的努力,我一定会向部长为你们请功!”

第072章罗班长=罗博士

李路临时决定在白城子多逗留一天,为了一个人——罗大佑。

中午的接待餐之后,李路和轻武器部朱部长,在他的办公室里,进行了一番私下里的会谈。

“朱伯伯,您差点给我灌趴下了。”李路一进门就苦着脸冲朱部长说道,后面关门的机要秘书听了差点给吓趴下。这小军官什么来头啊,居然敢这么跟部长说话。

朱部长从办公椅上站起来,走向沙发,拿手点着李路,“以你小子的酒量,没把我灌倒就算好的。哈哈,过来坐。”

李路掏出中华烟递过去,给他点上,自己也点了一根,才在沙发上坐下。

抽了一口,朱部长笑着问道:“你二叔还好吧?”

李路点点头,“他很好,过来之前他专程打电话给我,让我好好替他给您这个老领导带个好。”

“建军有心了,呵呵。”朱部长感慨一句。

李路的二叔李建军目前在国防科工委工作,以前在朱部长手下干过,有一份情谊在。当然,朱部长是知道李建军的家族身份的,当然是关照有加。李路过来之前,李建军的电话就打到了他这里,请老领导关照关照这个侄子。朱部长当然无不允,对于老李家这个突然窜起的长孙子李路,自然是会大力配合工作了。

不过朱部长这个人,脾性像陆勇,不依附权贵,为人正直。所以五十多岁了,也只是个大校正师,在多次竞争中心副主任的斗争中都是第一个被淘汰出局的。

老朱脾性刚直,但是不代表没有上进心。他已经五十岁了,再上不去,就只能退休养老了。他还想为国防建设再发挥点儿作用!这不,老李家的长孙子有事找上了,他也只能放下矜持,把这条关系好好地维护一下……

“小李,看你神神秘秘的样子,不止是装备的事情吧?”朱部长笑呵呵地问道。

李路笑了笑,说道:“我就知道瞒不过您的火眼金睛的。”

朱部长挥挥手,“别戴高帽子了,说吧。”

整理了一下措辞,李路说道:“我委托改装的枪械和制造出来的弩弓,希望轻武器试验部能够立项,成立一个研究小组。”

朱部长有些意外地看着李路,沉思片刻,说道:“这意味着这些装备要进入列装部队的程序。你的意思是,部队会批量装备这些东西吗?我可提醒你,新型自动步枪已经在研制,估计很快就会出样品。”

李路点点头,讲道:“新式枪族的研制工作我听二叔提到过。不过这和我的意愿不冲突。因为那些利用八一杠进行战术改进的枪械,最终只会装备一些特别的部队。比如特种部队。所以装备量不会很大,但是,却非常重要。您也知道,咱们国防军正在大力建设特种部队,急需适合的枪械。如果能成功被部队接受,那也是一件功劳,呵呵。”

朱部长眉头跳了跳,微微颌首,“在部里成立一个小研究小组还是可以的。”

李路明白地点头讲道:“只要能保持随时有人手来做这个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