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东西,一看就是个宝贝!
狄青云当即不禁吞了口口水,然后才对卓冶子问道:“师父,这是什么?”
“这是九节剑的剑谱。”
卓冶子耐心的给狄青云解释道:“你来青云门这么久了,应该听说过‘九节现,天下乱,得者一剑灭世间’吧?这说的就是九节剑,而九节剑早在八百年前,就已经从这个世上离奇的消失不见了,只有剑谱残卷还流传在这个世上,并且被分割成了若干小块。”
“一百八十年前,我青云门祖师爷,一代天骄东方大贤者,便就是凭借这一小块剑谱残卷上的剑招而纵横天下,创立了青云门的。只可惜在祖师爷之后,这剑谱残卷虽然一直被流传了下来,但是我青云门中,却再无一人可以习得这上面的剑法。”
卓冶子说着,又不禁流露出了一种扼腕叹息的表情。
狄青云看着卓冶子的样子,想了想,然后又不由得又对卓冶子说道:“那师父的意思,究竟是想让我保管这九节剑的剑谱残卷,还是想让我尝试一下,看我能不能练这剑法?”
“都有。不过,要是你能习得这上面的剑法,那就能解青云门这次的危难了!”
卓冶子看似也不怎么抱希望的对狄青云说道。他最主要的意思,还是让狄青云好好的保管这剑谱残卷,别让其落入到别的门派手中。否则,他就是死一万次,也很难对得起他师父对他的知遇之恩和救命之恩。
“是这样啊,那徒弟我就试一试好了。”
狄青云说着,便伸手拿起剑谱残卷,当着卓冶子的面,翻了开来。但是,当他打开剑谱残卷一看,才发现,尼玛,这上面居然一个字也没有!
“师父,这上面怎么没有字啊?”
于是,狄青云满脸疑惑的,便又对卓冶子问道。
卓冶子:“嗯,正是因为没有字,所以才没人能习得上面的剑法。”
“那你还让我尝试?”
狄青云有点想骂娘,甚至在心里想道,这剑谱残卷会不是假的?
“放心吧,这剑谱残卷,在我青云门代代相传,不会是假的!”
而卓冶子在看了狄青云的样子后,像是知道狄青云心里的想法似的,又对狄青云说道:“只不过,东方祖师爷当初在传下这剑谱残卷的时候,就有言在先,只有与他缘分非浅的后来弟子,才可看见上面所绘的剑招和心法,所以,我才让你尝试一下的。其实,我最主要的意思,还是让你好好的保管这剑谱残卷,你能答应为师吗?”
“我尽量吧,师父。”
狄青云又随口对卓冶子说道。
卓冶子微怒:“不是尽量,你必须把它好好的保管着,至少也要做到它在你在……”
后面的话,卓冶子没有说完,但狄青云也会意了,不禁在心里对着自己的师父撇撇嘴,既然是命令我,那还玩前面那套虚的,征求我意见干啥,这老头,总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不走寻常路。
“那好吧,师父,我一定以及肯定将这剑谱残卷保管好,保证它不落入外人手中。”
不过,在想了想后,狄青云还是很严肃的对卓冶子说道。
卓冶子听了,这才脸色缓和,语重心长的对狄青云说道:“这样就好,别怪为师这么对你,你一定要对你手中的剑谱残卷引起重视!”
“嗯,我知道了,师父!”
狄青云又很是郑重的对卓冶子说了一句,然后便小心翼翼的当着卓冶子的面,将剑谱残卷给折叠好,然后放入锦盒中,然后将其揣进了自己怀中的衣袋里。
如此,名叫狄青云的青云门第三十六代弟子,便完成了他师父卓冶子这次叫他到这里来的全部对话,向卓冶子告了辞。
而回到自己所单独居住的小屋,想着刚才自己师父对自己所说的话,所交代的事情,狄青云却是翻来覆去的,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觉。
最后,在数了上百只羊后,他实在是数不下去了,便重又坐起身来,在无聊之中,鬼使神差的摸出了放在他枕头底下的剑谱残卷,并将之翻了开来,准备仔细的研究研究。
但是,哪知道,他刚一打开剑谱残卷,那原本破旧不堪的绽放着闪闪精光的羊皮卷,突然放射出一道强光,光芒大作,把他居住的整个小屋都给照亮了!
要不是,他所居住的这间小屋,乃是他师父单独为他安排的,方圆几百米都没有人的话,那眼下他屋子里所产生的异象,一定会引来无数人前来围观的。
“这是什么个情况?”
震惊之下,狄青云不禁喃喃自语道。
过了一会儿,他便又看见那道从剑谱残卷上绽放出来的强光,逐渐变化成那种像光影一样的人形。而且,这人形,还是一个手执拂尘的白胡子老者。
接着,这白胡子老者在出现之后,也没有说话,就自顾自的将其手中的拂尘变成了一把长约一米,纤细无比的宝剑!
然后他便手执着这宝剑,在狄青云的面前独自的舞了起剑来,并且,随着他的起舞,狄青云还听到了一种非常神奇的声音传入自己的耳朵里面,是什么“三千世界三重天,一重天外一剑仙,若要九节剑锋转,须问东皇天上天”之类的!
第二百七十五章:被冤枉的青云门弟子
“三千世界三重天,一重天外一剑仙,若要九节剑锋转,须问东皇天上天!”
而当狄青云重复的念叨了一下这四句更像是什么法旨一样的诗句时,不知道为何,却隐隐的明白,似乎要找到一个叫什么东皇的人,才能完完全全的练成的这《九节剑剑诀》,然后他便陷入了那种莫名的沉思当中!
接着,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从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沉思中,清醒过来,继续观看着白胡子老者舞剑,而越看他就越发现,这白胡子老者来来回回舞的就那三招半。
第一招,将剑当头劈下。
第二招,将剑圈转横削。
第三招,将剑疾刺向前。
最后一个半招,乃是收剑又准备再刺的样子,但是没有使完,便就戛然而止,停在了半空中,然后周而复始,反复重复这一套动作。
最后,当那白胡子老者反复重复了那套剑招动作大约有十来遍的时候,他便消失了,化作一道白光,重又没入狄青云手上的羊皮卷里。
然后,狄青云便发现,手上原本无一字的剑谱残卷,突然多出来了好多字。
一字一句的将羊皮卷上的字,通篇看了下来,狄青云才终于知道方才那白胡子老者所使的那三招半,第一招叫做剑劈人间,第二招叫做横扫寰宇,第三招叫做立正轩辕,第四招那个半招叫做三分归元。
而且,上面还详细的记录了要练成这三招半所需的条件,以及练成这三招半之后的威力!
只是,狄青云反复的琢磨了一下,发现自己目前唯一有希望练的就是第一招,而且还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首先,要练成这招所需付出的代价之大,那自不必说。
其次,要练成这招,其必备的条件就是练剑者自身的实力,要达到武气五重。
最后,就算是练剑者自身的实力,达到了武气五重,那也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可能练成此招,而且一旦失败,那将直接导致练剑者自身的实力锐减和倒退,严重者还将走火入魔,全身修为在顷刻尽毁,整个人变得疯疯癫癫的。
不过嘛,此招要是练成了,那狄青云可以负责任的说,他顿时便就迈入了古武界高手的行列,甚至可以说是,在他现在所在的青云门内,他是无人能敌的!
而在衡量再三之后,狄青云还是决定了,不管如何,他也要练这九节剑剑法当中的剑劈人间一招。
于是,从第二天早晨起,他便就开始刻苦修炼起来。
他要用最短的时间,将自己的修为提升至武气五重,好为他练“剑劈人间”提供必须具备的条件!
只见,他先是来到了他经常练功的地方,一处山清水秀的瀑布之下。
然后,也顾不上眼下正是寒冬季节,他便快速的脱去了自己的衣服和裤子,只穿着一个光裤衩,运了运气,就径直往那瀑布之下走去了。
“碰碰!”
当那冰冷刺骨的水从高处倾泻而下,打在狄青云的身上,发出重重的响声时,狄青云眼都没眨一下,只是伸手不断的抹脸,好让水珠不至于遮住他的视线。
然后,等到身子已经被冲刷得差不多了,他才走上岸边,盘腿坐下,微闭着双眼,开始运功吸纳周围的稀薄元气。
不一会儿,随着他身上的水珠,慢慢的变成水气,一点一滴的蒸发着弥漫开来,他便渐渐的进入了运功炼气的最佳状态。
那些被他运用本门秘法吸纳进体内的元气,慢慢的沉入他的丹田,然后他便运用武识控制着他丹田内那已经被炼化了的一小团犹如筷子尖那么大的元气团,缓缓的向那些刚被吸纳进来的元气颗粒靠近,融合。
渐渐的,随着他丹田内所散步的元气颗粒越来越少,直至全部被那元气团融合完毕,他便满头大汗的大大呼出一口气。
如此,再加上汗水,他便算是将那元气颗粒被炼化之后,所残存的杂质,给全部呼将出来了。
如此,他便算是十分漂亮的完成了一次修炼!
而此时此刻,他身上的水珠,也早已被他的体温给烘干,蒸发掉,他全身的温度也非常的热,他必须再次站到那冰冷的瀑布之下去,用那冰冷的水来为自己降温,然后再练功,然后再去淋水,如此这般,一直重复再重复,要到他全身筋疲力竭,感觉已经没力气再练了,他才会穿上衣服,起身回住处去吃饭。
由于青云门的弟子,一日三餐都是由伙食房的人分派食物,所以,一般情况下,每到开饭的点,众弟子都会眼巴巴的提前待在自己所住的屋子内,等待着送饭之人的到来。
而若是送饭之人送饭到了,却发现屋内没有人,他们一般会把饭菜放在门口,便离开,而不是等人回来了才离开。
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偶尔会有人吃不上饭。因为,送来的饭菜,都被别人给吃了。
不过,对狄青云而言,好在他所住的屋子,周围都没有人。因此,他不用担心他的饭菜被人偷走了。
慢吞吞的回到住处,将放在门口的早饭一并取了进来,狄青云便一边扒饭,一边开始思索起,若按现在这进度,自己要何时才能将自己的修为提升至武气五重来。
最后,他得出结论,若按他现在的这个进度,要想达到武气五重,那至少还需要三年五载,甚至是更久。
而毫无疑问,依他师父昨晚对他所说的话而言,是等不到那么久,青云门就会有大难发生的!
“唉,怎么办?怎么办?”
一边继续往自己嘴里扒着饭,狄青云一边反复的问着自己。
过了好一会儿,等到他碗里的饭尽数被他给扒完,他才终于想到了尽快提升自己修为的办法。
那就是——
让门内炼丹房的人,源源不断的供应给他聚气丹,让他像吃饭一样,一日三餐都把聚气丹当饭吃。
这样的话,不出三月,他一定能将自己的修为提升至武气五重的。
可是,想着想着,没一会儿,他又立即否定了自己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这个快速的提升自己修为的好办法。
因为,他知道,姑且就不说门内的人允不允许他这么干了,就算是门内的人都允许他这么干,那炼丹房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闲着,尽忙着炼丹,那也不够他一日三餐都以丹为饭啊!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丹药那可是稀缺货,并不是你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像青云门这样的中等古武门派,炼丹房每年也紧紧只能产出近千粒丹药来,而且还要是在炼丹的材料充足的情况下,不因材料缺少而耽搁炼丹时间,才能够办得到。
所以,狄青云要想靠这条捷径来提升自己的修为,暂时算是落空了。
他正想着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呢,这时,屋外却突然来了两人。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在青云门内享有“执法严谨”这等门主亲赞之美誉的执法堂弟子严孝和公孙童。
“这什么风竟然把严师兄和公孙师兄给吹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见到是严孝和公孙童,狄青云赶紧迎出门来,很是热络的对二人说道。
哪知一向与狄青云并没有闹过什么不愉快之事的严孝和公孙童二人,在听了狄青云十分热情的话后,并没有进屋,而是均板着一张脸。
过了大约有那么几秒钟,严孝才将他手中所一直拿着的丝绸布卷打开,对狄青云说道:“我们来这是为执法而来,青云门第三十六代弟子狄青云,你可知罪?”
“啊?两位师兄来执法的啊?我犯错了?不,还是犯罪?我犯什么罪了?”
狄青云顿时一头雾水。
“你犯了慢师之罪!”
严孝义正辞严的对狄青云说道。
狄青云顿觉冤枉,天地良心啊,他对他的师父卓冶子,那可是恭敬有加的,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恭敬有加的,他何时怠慢过他老人家啊,竟被他老人家扣上“慢师”这么一顶大帽子。
按照青云门的门规,慢师之罪,那可是重罪,是要被逐出门墙的!
所以,狄青云赶紧对严孝和公孙童二人问道:“两位师兄是不是弄错了啊?我对师父,一向是恭敬有加,他说往东,我绝不往西,他让我练功,我绝不会偷懒的!”
“我们没有弄错,这是你师父的口供,上面有他老人家亲自按的手印儿和亲笔签名!”
严孝说着,又递给狄青云一份状纸。
狄青云看着状纸上自己师父亲自写下的签名,和那一看就让人觉得很是刺目的血红手印,他有些沮丧了,但还没有绝望。
他要去问清楚。
对!
他要去向他师父问清楚,他究竟在哪里怠慢他老人家了?竟然让他老人家如此大动肝火,还要将他给逐出师门!
“怎么样,看清楚了吧?看清楚了,就赶紧收拾行李,和我们一起下山吧!”
而看着狄青云沮丧却又有些不愿承认这是事实的样子,严孝也不禁皱了皱眉,然后才收回那状纸,接着对狄青云很是严肃的说道。
第二百七十六章:王府宅院
狄青云听了严孝的话,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还沉浸在那状纸上所写的内容之中!
“请收拾行李,跟我们走吧!”
严孝看着狄青云,又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然后面上仍然无动于衷的对狄青云说道。
这下,听了严孝的话,狄青云终于反应过来,连忙一脸恳切的就望着严孝,还有公孙童,说道:“两位师兄,先等一等,先等一等,好吗?我想再去见我师父他老人家一面?求两位师兄行个方便!”
“不行!我们来的时候,卓师伯已经吩咐过了,他说他不愿意见你!所以,对于你的这个请求,请恕我们也无能为力,不能够答应你!”
但哪知在狄青云的话后,严孝和公孙童互相对望了一眼,然后便又由站在严孝旁边的公孙童,斩钉截铁的对狄青云说道。
狄青云一听,顿时就有些急了,连双眼都不禁开始泛红,过了好几十秒钟,然后他才又对公孙童和严孝说道:“两位师兄,两位师兄,我求求你们了,我求求你们了,请你们高抬一下贵手,行个方便,让我再见我师父他老人家一面,我真的很想再见他老人家一面,哪怕是去当着他老人家的面,给他老人家磕个头,报答他老人家这些年来对我的照顾与教诲也好!”
“不行!”
但是严孝和公孙童在听了狄青云的话后,仍然是严词拒绝道。
“那两位师兄,可就别怪师弟我无礼了?”
狄青云眼看着向严孝和公孙童两人恳求已经无效,不禁突然双眼布满血丝的,就对严孝和公孙童有些生气的怒道。
“怎么?你这是要跟我们动手吗?”
严孝看着狄青云的样子,又望了望公孙童,后者脸色一凛,用眼睛死死的锁定狄青云的全身上下,可以不负责任的说,只要狄青云但凡有任何动作,他都可以先发制人,在双方实力的悬殊下,一举将狄青云给拿下。
而狄青云看着公孙童的态势,也自知自己现在根本不是他面前这两人的对手。
所以,在想了想后,他不禁双腿一软,就扑通一声,重重的跪在了严孝和公孙童二人的面前,说话如哭:“两位师兄,两位师兄,我十岁来到青云门,有幸被师父他老人家一眼相中,做了他唯一的关门弟子,到现在已经有整整八年了。”
“在八年里,是师父他老人家传授我古武之术,是师父他老人家教会我成长,也是师父他老人家不时的去到我的家乡,为我那在家的姐姐送钱送粮,好让我在这青云山上安心练功,可以说对于师父他老人家,我真的是欠他太多太多了,你们就行行好,行行好,让我再去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吧……”
狄青云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感人,说到最后,竟然真的让一向执法严谨的严孝和公孙童两人都不禁破了例,硬生生的为狄青云改变了他们原来的想法。
在狄青云的话后,没一会儿,严孝便不禁拿眼看着身旁的公孙童,说道:“公孙师弟,你看这咋办?”
“严师兄,要不咱们就破个例,行他个方便,让他再去见卓师伯最后一面吧!好歹,他也跟了卓师伯八年,还是卓师伯唯一的入室弟子,想来就算到时候卓师伯要生我等的气,也不会太为难我们的。”
公孙童听了严孝的话,不禁看了看狄青云,然后才又将视线转回到严孝的身上,对严孝如此说道。
严孝听了公孙童的话,顿了一顿,然后便说道:“那好吧,就这样办。”
说完,他便转过身,面对着狄青云,又道:“狄青云师弟,你就起来随我们一起去见卓师伯最后一面吧。但是有一点,我们可要事先说好,到时候卓师伯要不要改变想法,见你最后一面,我们也拿不准,如果……”
“如果师父他老人家还是不愿意见我,那我就再也不劳烦两位执法的师兄,自行跟着你们下山去便是!”
这次,眼见着严孝和公孙童终于改变了他们原有的想法,狄青云是不等严孝说完话,就赶紧站了起来,对严孝保证似的说道。
严孝和公孙童一见狄青云的样子,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然后便很是无奈的和狄青云一道来到了卓冶子所居住的青云门长老居屋子前。
但哪知还没等严孝和公孙童两人当中的其中一人进屋子去向卓冶子禀报呢,狄青云却就站在长老居屋子前,提高了分贝,对卓冶子所居住的屋子喊道:“不孝弟子狄青云,前来向师父请罪,求师父看在我们师徒一场,八年的情分上,允许弟子与师父再见上最后一面!”
但是,狄青云一连喊了三遍,卓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