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红颜-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书记这才扔了棋子,“棋艺好臭。”

他看着顾秋,“你和安邦同志还是处不好?”

顾秋说,“没有吧,我们最近的合作很愉快。安邦同志也大力支持我们搞自然保护区,为此特意从财政拨款好几千万。”

阳书记道,“班子一定要团结,尤其是你们这些年轻人,不要因为年轻气盛,做一些出格的事。”

顾秋说:“这个您放心,我们会有分寸。”

阳书记道,“行了,你先回去吧!”去宁德的事,他也没有说具体时间,顾秋只得匆匆离开。

第1052章拦路告状

顾秋打算号召宁德市内企业家们捐助,解决全市中小学生校服的问题,引起了夏芳菲的关注。

夏芳菲给他打电话,“是不是需要捐助?”

顾秋说,“现在不急,我正在运作。”

他的运作,被左安邦识破,于是截走了那些企业家伙,让顾秋的计划落空。

夏芳菲关切地道,“如果需要捐款,你通知我就是了。”

顾秋知道双娇集团因为白氏重组赚了一笔,但是这些钱,依然不够夏芳菲扩大,继续发展,上市的需求。

一家公司要壮大,要上市,需要太多的资金。所以顾秋不想跟她提这事。

而且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提这事,因为左安邦的心思,让他烦透了。

好在没过多久,阳书记要下来视察的事情,终于有了消息。

省委办公厅打来电话,告诉宁德班子,省委书记将在近日来宁德视察工作。

左安邦接到这个消息,觉得挺奇怪的。阳书记怎么又要过来了?

看来他对宁德这地方还是蛮喜欢的,前年他就来过了嘛。

按以往的惯例,省委领导下来视察,一般都提前通知,好让下面做好迎接工作。

当然,提前通知也是有很多方面的。象这种级别的领导过来视察工作,都是要上电视台。

如果看到下面歌舞升平,体现在大家的,那是完全不同的心情。要是看到满眼萧条,贫困落后,上面的领导也心里不舒服。

大多数时候,这样的新闻是给别人看的。你在中间走一个过程,配合一下场景罢了。

对于宁德市的工作,阳书记还是心里有数。他知道顾秋最近又在搞重点抓教育。

这些都是不错的例子,可以向社会广泛宣传。

叶世林问顾秋,“市长,我们该如何安排?”

顾秋说,“你把汉武同志叫过来。”

罗汉武来了,顾秋跟他吩咐了一下。

首先让阳书记看看我们的教育工作抓得怎么样,再让他看看我们的城市特色经济,最后一个点设在宁德县。

罗汉武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最后一个点在宁德县?虽然有疑惑,他却没有问。

顾秋又吩咐叶世林,“你都清楚了吗?”

叶世林点头,“路线我都知道了。”

顾秋把桌上一张名片看了眼,递过去,“把这个扔了!”

叶世林一看,咦,这不是枫林禅寺那方丈的名片么?怎么到市长手里了?

接过名片,叶世林走出办公室。

“我明白了!”随后他就笑了起来,按名片上的电话打过去。

阳书记在十一月初来宁德市。

对于宁德地区的教育工作,阳书记表示很满意。

阳书记说,“我们以前有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你们能在这上面下功夫,说明你们的意识比较超前。对,我们就是要把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有责任,有能力,有义务,去培养他们,支持他们,教育他们。如果南阳的经济条件许可的话,我都想让南阳每个孩子上得起学。让他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随后,他又问起顾秋,关于教育方面还有什么难处。

顾秋当然不能说跟他要钱,因为他的这个问题,不能跟上面要钱。你要到钱了,其他地方呢,他们也要。

南阳省这么大,每个地方都跟他要钱,这不是找不自在么?省财政厅是绝对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再说,你们宁德的经济还算是好的,而人家呢,有些地方经济落后,现在还是贫困地区,他们怎么办?

顾秋非常明白,这个时候跟上面要钱,那是打脸。这脸,真不能去打。

顾秋只有说,“我们宁德班子会上下一心,将努力把工作抓好。向党和人民,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检查过宁德的教育工作后,又看了几处,以城市特色的宁德经济。这也是去年阳书记支持顾秋打造的五色经济。

五色经济指的是,五个城市,五种特色。

随后,又来到宁德老城区,当时阳书记说,要保留老城区的风貌,还原历史。

因此,老城区一直没有改变。

看过之后,阳书记表示相当满意。

他甚至亲自走在老城区大街上,慰问市民,跟市民做亲切的交谈。

了解这些市民的生活,一些市民开玩笑说,他们感觉生活在旧社会。这里的马路,还是以前的石板路。

古井,小河,两边的铺子。

阳书记说,这是历史的见证,让人们感受这种历史文化的变迁,这是一笔财富。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

市民说是,那倒是真的。

这地方是风水宝地。

很多人大笑。

看着这种古老而朴实的待道,感觉的确不错。

阳书记说,“你们这个老城区打造得真不错,很好,很有真实感,一点都不做作。”

顾秋说,“最近有不少电视电影剧组来我们这里拍摄取景。说很多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的景了,这也算是一种文化产业吧!”

左安邦也在陪同队伍之中,阳书记不断表扬宁德班子,他只是笑笑。

最后一站是宁德县,听说宁德县在打造一个自然保护区,阳书记对此很感兴趣。

阳书记此行,一共二天时间。

昨天晚上他在和大家谈话的时候说,“我对宁德目前取得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但是你们不能骄傲,等你们真正解决了教育事业的问题,差不多我也快退休了。到时我还要来宁德,在退休之前,看看你们的工作抓得怎么样。”

左安邦说,“放心吧,我们会尽一切力量,来抓教育工作。”

阳书记只是笑。

今天上午去宁德,看那个投资上亿的自然保护区。

当地县委书记查德忠陪同在例,他介绍说,这个项目投资上亿,为了打造这么一个自然保护区,我们花巨资拆迁了周边所有住宅。为的就是彻底保护水源,保护环境。

说到这事,左安邦咳了一声。

查德忠马上意识到自己说多了,立刻换了一个话题,“这是我们的水库,为整个县城供应生活用水。”

阳书记走在前面,刚好今天的太阳不错,暖洋洋的。他心情大好。

顾秋看看表,旁边的秘书叶世林马上会意过来,走到一边悄悄打了个电话。

阳书记一行走到前面的山坡下,顾秋说,“到坡上看看,可以看到大半个水库的模样。”

左安邦说,“上面就算了吧,太远,难得爬。书记也累了,不过早点回去休息!”

阳书记道,“哎,不急,今天天气不错,爬爬山更好。”

左安邦的脸色有些变了,书记要上山,不行,得阻止他,不能让他看到那拆迁了的寺庙。

可就在这时,一群穿着袈裟的和尚,越过人群,从林子里出来了。“还我寺庙,拒绝拆迁!”

他们喊着口号,拉着横幅,“还我寺庙,拒绝拆迁!”

“还我寺庙,拒绝拆迁!”

……

“这是为什么?”

阳书记脸色一寒,旁边的秘书长马上跑过去,叫所有记者把照相机,摄相机都关了。

方丈带着十几名和尚过来,“还我寺庙,拒绝拆迁!”

“查德忠,这是什么意思?”

顾秋喊了一句,查德忠当时就急得满头大汗,这些家伙从哪里钻出来的?

左安邦看到这群人,脸色铁青,“快去,把他们拉出去。保护书记!”

顾秋故意喊,“查德忠,究竟是怎么回事?”

查德忠暗暗叫苦,可还没等他说话,阳书记喊了一句,“等等!让他过来!”

旁边的人面面相觑,左安邦急了,“阳书记,小心这些人,千万不能让他们靠近!”

阳书记冷着脸,“为什么?”

左安邦解释道,“我怕他们是危险人物!”

阳书记骂了句,“无稽之谈!”

第1053章这个和尚太笨了

看到工作人员把方丈带过来,左安邦的表情很难看。

方丈走过来,书记秘书道,“这位是省委阳书记,你说吧,这是什么情况?”

方丈听说是省委一把手到了,同时也看到左安邦在,他把心一横,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当然,他不会提及左安邦进庙问神一事,而是说拆迁的事。

“寺庙存在一百多年了,怎么说也是个古迹,他们说拆就拆了,也不给个机会。现在寺庙里所有的东西毁于一旦,拆迁款也不下来,叫我们何处安身?”

后面的一些和尚,抱着几个菩萨。

“有些菩萨已经被损坏了,这是我们抢救出来的几件仅存之物。阳书记,您一定要多多支持一下我们的寺庙,让政府早点把拆迁款拨下来,不管是重建也好,原地恢复也好,寺庙不能拆啊!”

顾秋打量着这方丈,目光投向查德忠,查德忠说,“放心吧,这事我一直放在心上呢。拆迁款下来,也要有个时间,工程迫在眉睫,不能拖。你们这事,我会尽快解决。”

阳书记见他表了态,就对方丈说,“以后这事,你就直接找他。他解决不了,你就找我。”

方丈扑通一声跪下来,“感谢阳书记对宗教事务的关心,谢谢,谢谢!”

阳书记扶起他,“快起来吧。”他对秘书说,“这事你关注一下。”

秘书拿着本子做笔记。

顾秋说,“阳书记发话了,你就放心吧!这事拖不了你。”

方丈千感谢,万感谢,这才带着人离去。

一路上,左安邦的脸色有些难看。

方丈竟然带着人来这里堵截阳书记,太可恶了。

看到顾秋跟方丈这么说,他就有些怀疑,这个和尚和顾秋是不是一伙的。

回去的时候,阳书记强调,“你们搞这个项目,省委是支持的,但是拆迁工作一定要做好。务必做到先补偿,后拆迁。钱不到位,就不要动工。切记不能好大喜功,好高骛远。”

顾秋他们连连点头。

回到宁德市,阳书记问顾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寺庙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顾秋说,“宁德县做这个方案的时候,寺庙的人前来找过我。我当时觉得,如果是为了自然保护区,让他们动动也无妨。可他们说这是百年古刹,有文物价值和历史意义。我正准备派专家去考察,做评估,没想到一夜之间,他们就把寺庙给拆了。”

阳书记问,“这是谁下的命令。”

顾秋道,“当初规划二公里之内这个区域,是安邦同志定的。拆迁方案也是他亲手批的。”

牵系到宗教问题,怎么就不注意点?

阳书记有些生气,我国早有规定,对于宗教问题,不可草率从事。他搞不懂,左安邦为什么如此不成熟?

看似是小问题,如果问题扯大了,这就麻烦了。

所以在阳书记离开之前,他对宁德班子道,“通过二天以来的检查,你们在相当部分工作上,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有一点,我要批评你们,关于处理宗教事务这点,你们过于草率。我不管你们是谁下的命令,为什么要拆迁人家的寺庙,这个问题你们自己去解决。”

阳书记走后,左安邦二话不说,直接上车打道回府。

宁德县查德忠过来请示,“左书记,这事怎么处理?”他知道自己没有决定权,如果处理不好,对他影响很大。

左安邦看了他一眼,觉得这家伙也太没的担当了。

“他们是什么意思?”

查德忠说,“他们的意思,是要原地重建,不允许拆迁。”

左安邦哼了一声,“想得倒是挺好的。你回去告诉他们,原地重建不可能!当政府的文件是放屁吗?”

查德忠道,“那就挪地方吧,给他们挪一个地方得了。”

看到左安邦很不高兴,他只得退出来。

回到宁德,查德忠第一次接见了方丈,跟方丈表了态,“在赤松岭这块山头上,你们自己挑个地方吧!限一亩地。”

方丈一听,“以前可是三亩多地啊!”

查德忠很不高兴,“能批一亩下来,已经是万幸了,你还要怎么样?”他在心里暗道,谁叫你得罪左书记,你就不知道说一些好话?

他看着方丈,“你当初究竟跟书记说了什么?”

方丈犹犹豫豫着说了,查德忠气死了,拍着桌子骂人,“亏你还是方丈,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上次我就批评过你,没想到第二次你还犯同样的错误。”

方丈道,“卦象上就是这样说的。”

卦象?

你跟我提卦象!

查德忠要气死了,你就不能拐个弯?太笨了!这和尚。

看来,这是一个很死板,不懂得灵活多变的和尚,查德忠的本意是,想让左安邦去寺庙,开导一下心情,没想到去了之后,反而变本加厉,这就事得其反了。

寺庙换了新的地方,面积变小了,还没有路。这深山老林的,让人家在山里重建,怎么建?

方丈跟查德忠提这问题的时候,查德忠来了一句,“人家南岳衡山还在山顶上呢!路不是修出来的,是人走出来的。”

方丈据理力争,“算了,我去找阳书记,他亲自答应我的。如果办不到,我去找媒体!”

这句话把查德忠还真吓住了,他终于松口,“行了,行了,给你们修条路吧!”

这事才算是妥协下去,打发了寺庙的人。

顾秋呢,心里琢磨着,要找个机会把孩子们校服的事情解决。寺庙的事,阳书记发了话,相信他们也不至于乱来。

可不知道这事怎么就让白若兰知道了,白若兰打来电话,“听说你最近遇到烦心事了?”

听到白若兰的声音,顾秋心里突突地跳,说真的,最近忙得连自己信什么都不知道了。哪里还有心思想其他的?要不是白若兰打电话过来,顾秋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会给她打电话。

两人说了一会,白若兰道,“你又从来都不给我打电话。”

顾秋说忙。

白若兰道,“忙不是理由。”

顾秋安慰道,“你不是故意打电话跟我生气的吧?真的忙,左安邦又在背后算计我,我防不胜防。”

白若兰说,“那行,如果你能过来看我,我帮你解决校服的问题。”白氏到底是一个大家族,实力雄厚,虽然曾经一度败落,但是经过白若兰的努力,终于东山再起。

顾秋略一琢磨,心里就乐了,白若兰如果能支援一下的话,校服的事情还真不是问题。

于是他就说,“我早就决定来看你了,只是一直没有抽出时间。现在你这么一说,搞得好象我是专程来要钱似的。”

白若兰虽然知道顾秋这话有假,但女人嘛,说句贴心的假话,她们心里就算是明白,也不会计较的。

顾秋说,“那我想想,最好是和芳菲姐一起来吧!这样名正言顺!”

白若兰道,“跟她来就名正言顺了?还不如带你老婆一起过来,更加名正言顺。”

顾秋就笑了起来,“怎么?你对芳菲姐有成见?”

白若兰道,“我不希望你和她走得太近。”

“为什么?”

“你心里明白。”

顾秋抹了把汗,“那我跟从彤来吧!”

白若兰没说什么了,顾秋就一直在想,为什么不许我和夏芳菲一起去?难道她还真会吃醋?这个白若兰啊!

顾秋摇了摇头,行,我就跟从彤去走一趟吧!反正那边还没有去过。

顾秋决定去新加坡,这个消息没有告诉任何人。只和从彤说了,准备去旅游。

从彤觉得好奇怪的,顾秋怎么会想到去旅游呢?

第1054章初临新加坡

顾秋请了一个星期的假,谁也不知道他要去哪。

左安邦一直在好奇,这家伙跑哪里去了?

对于顾秋的动向,左安邦都非常关注。

可谁也没想到,顾秋会出国。

坐飞机到香港,然后转飞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虽它是一个国家,其实很小。它是一个城市国家,直到1965年才独立出来的小国。

说它小,它的经济实力,却令人无法忽视。

在这个面积700多平方公里的国度,住着五百多万人口。这五百多万人口中,华人占了百分之七十四点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加坡其实是华夏民族分支下的一个小国。

这里的人,大都讲华语,英语,他们通常是两种语言夹杂在一起。就象某些香港地区的人氏,说得好好的,给你来一句英语,或来几个单词。

顾秋还是头一次来这个国家,从彤倒是以前出来旅游过一次。当时她还没有跟顾秋在一起,是父母带她出来旅游的。

在飞机上的时候,从彤问,“你怎么突然想带我出来旅游?”

顾秋这才告诉她真相,从彤鼓着眼睛看着顾秋,“不会吧,左安邦怎么可以这样?也太黑了。可若兰会不会答应?”

顾秋说,“这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我必须搞到钱才行。”

从彤说,“我还以为,你真是特意带我出来玩的呢?没想到你另有所图。不过我也不敢保证能说服若兰,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顾秋装出为难的样子,“没事,尽力而为吧!”

下了飞机,顾秋和白若兰说好的,不要过来迎接。因为以前她一直对顾秋有成见的,虽然说顾秋救了她,改变了一些印象,可也不能表现得太亲密了。

顾秋说,“我们先去哪里玩一圈再去找她?”

从彤看着这里的风景,早就大变样了。

她还是十几岁的时候来过,听顾秋这么说,从彤道,“还是先到若兰公司里去吧!免得她怪我。”

沿途看到这座美丽的城市,顾秋道,“人家虽然也是经工业称著,但是人家的各项指标都做得极好。很少看到污染,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从彤道,“如果要学,倒是有你学的。你知道吗?新加坡政府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效廉洁。而政局稳定,在他们这里,几乎没有贪官什么的,更不会有什么以权谋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已经青出于蓝胜于蓝,虽然大部分都是华人,但人家的思想,已经超前了太多。”

所以从彤感慨,“人家1965年才独立,我们早在四九年就解放了,如今他们走在前面这么远,我们倒是落后了太多。”

顾秋就在心里琢磨着这事,看来有必要学习一下人家的经验。在内地,大部分人私心太重,没有奉献精神,从某种程度上,拖了发展的后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