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圈枭雄-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老师,你给我们提供个账号吧,过两天就该给你打第一笔款子了。”林建笑着说道。

肖飞就将自己的账号给了对方。

“终于办妥了。”

肖飞从项目部的院子里走出,舒了口气。可是,他知道,这事还没完,估计刘振海还是会蹦跶。不过,他已经想到了应付的办法。

第192章谣言四起

在电视机还没普及的年代,农村人吃饭都爱端着个碗四处乱窜,在村街上东一堆西一堆的边吃边说话。

谈论的内容自是东家长西家短的一些个稀罕事或不靠谱的传言。

王桂芝此前是没有这习惯的。

她自觉身份比村里其他人都要高上一两个档次,如果端着个饭碗跟他们凑热闹,这是很掉身价的做派。

但这日的傍晚时分,王桂芝端着一碗面条从家里走了出来。

她家附近有个老磨盘,如今早就不用了。

便有不少人在吃饭的时候聚到磨盘周围。

王桂芝端着面条碗扭动着痴肥的身子来到这里时,此处已经聚了七八个人了。

“听说了吗?你们。”王桂芝一边扒着面条,一边就神神秘秘地开了口,这是要传小话的经典开头。

人们都凑了过来。

“又有啥稀罕事?桂芝。”一汉子呲着满嘴黄板牙问。

“咱们村的那条土岗,被肖友金家卖掉了,卖给了济昌高速,你们知道卖了多少钱吗?”王桂芝将消息说了出来,看周围村民的反应。

果然,王桂芝的话引发了村民们浓厚的兴趣。

“啊?土岗也能卖钱?”

“卖了多少钱?”

“这肖友金家最近真是财运不断哪!”

王桂芝吊足了胃口,说道:“咱村的土岗足足卖了一百六十万块钱啊!这笔钱全都被肖家给独吞了!老少爷们,这土岗可是集体的财产,是属于全村人共有的。怎么能让肖家一家霸占,这真是太可恨了。”

王桂芝竭力地想要煽动起围观群众的情绪。咬定了肖家这是在侵犯全村人的利益。

一百六十万块!

这个数字让所有人当场惊呆。

至于后头王桂芝说的什么集体财产全村共有什么的,被人们自动忽略了。

好一会。才有人叫喊了起来:“我的个老天!怎么会有这么多钱?这么多钱几辈子也花不完吧?”

又有人捶胸顿足:“当初我也想承包来着,只是犹豫了一下啊,就错过去了,要是当时能狠狠心拿下,那现在发横财的人就是我了。”

还有人酸溜溜道:“看来肖友金家今年真的是要走鸿运了,这财运来的,挡都挡不住啊!”

农民的观念还是很朴素的。

肖家在此之前已经跟村里签订了土岗承包协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那人家现在遇到了好事,成功将土岗给卖了出去。这只能说肖家运气好到爆棚。大家对此好运羡慕嫉妒恨那是难免的,但很多人却将之视作理所应当,算不得侵犯了集体共有财产什么的。

所谓村集体财产,在大多数村民看来,只是村里少数干部的专享物品罢了,普通的村民哪里享受得到村集体财产带来的利益?

王桂芝在旁听着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

她的眉头皱了起来。

她发现,歪楼了。

这些人脑子怎么长的?难道不该众口一词地讨伐肖家吗?不该义愤填膺地对侵占集体财产的肖家破口大骂吗?

“是啊!160万元!这钱本来该属于全体西里村村民的,咱们村一共二百八十七户人家,一家差不多能分好几千块呢!难道你们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被肖友金一家吃独食了?”王桂芝竭力地蛊惑着。试图扇阴风点鬼火。

围绕在老磨盘周围的村民越来越多。

听了王桂芝的这句话,不少人都是怦然一动。

若是能真的阻止肖友金家吃独食,大家见者有份,均分一下。那岂不更好?

“村里不是跟肖家签了十年的承包协议吗?肖家卖土也不违反协议吧?咱们除了眼睁睁看着人家吃独食外,还能怎么办?”刘铭兴问道。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我觉得大家应该联合起来,向乡里反应这个情况。乡里要是不管,就去县里反应!集体的财产绝不容许私人侵占!”王桂芝义正词严地说道。

“嗯。说得对!大家应该联合起来,争取咱们自己的利益!”

“分钱。分钱!村里的土岗,卖了钱当然要分给各家各户!”

“村里跟肖友金家签订的那份协议应该马上作废!不能让肖友金一家占这么大个便宜!”

财帛动人心。

经王桂芝这么一鼓动,不少村民都拿出了打土豪分钱财的架势。

这晚,除了王桂芝之外,刘振海家的人几乎全体出动,出现在村子各处的村民聚集点,大肆鼓动着村里的人。

一时间,村里谣言四起。

村民情绪十分的激动。

大家都摩拳擦掌,打算跟着刘振海大干一场,将本属于肖家的大蛋糕给夺回来大伙儿分着吃了。

这些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肖家。

肖友金被这群情激奋的形势吓坏了。

“肖阳,要不,咱们就听刘振海的话,把那份跟村里签的承包协议给废掉算了,卖土岗的收益也算作村集体的收入,为了钱跟全村人闹翻划不来啊!”肖友金说道。

“爸,说什么呐!那些人只是嫉妒咱们,看不得咱们发财致富,随便他们闹腾吧,还能闹出个什么劲来?”肖阳说道。

“可是,我听说,刘振海要带着村民到乡里去游行请愿!这也太丢人了吧?!到那个时候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的,对咱们家没什么好处!”肖友金愁苦地说道。

“那也得等肖飞回来再说,咱们还是不要自作主张。”肖阳说道。

现在,这个家在需要做出大的决断的时候,都会询问肖飞的意见,甚至是让他下最后的决定。

肖飞带着签好的土方供应协议回到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局面。

他没想到,刘振海的动作做得如此之快,竟然煽动起整个村子的人来对抗自己家。

“肖飞,现在咱们该怎么办?”肖阳眼巴巴地看着肖飞,心里很没底气的样子。

“好办!你去找几个村里跟你关系最好的哥们,我交代给你们一件能赚钱的好事儿,然后你们去村里问问,看有没有人愿意赚这个钱。”肖飞笑着说。

肖阳很快就找来几个要好的哥们。

肖飞就将事情讲了出来:因为济昌高速工期较紧,很可能从下个月初就开始组织大量运输车辆过来拉土,届时,需要大量的装车工。

根据肖飞和项目部的协商,组织装车工这事就由肖飞来做。

每装一车土工费为5元钱,而西里村土岗的土方量足足可以装十来万车,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字。

按西里村二百八十七户人家每户出一个劳力计算,每个家庭都可获得近两千元的收入,两千元可不是小数目了。这在今年这个大灾之年,显得弥足宝贵。

第193章化解危机

“还有这好事?”

刘铭兴的眼睛瞪得溜圆,其他几人也是满脸兴奋,庄户人家最不怕的就是掏力气干活,装几车土就能赚钱,这当然是天大的好事!

“这事就由你们几个牵头组织,怎么样?”肖飞看着这几人,笑着说道。

“成,没问题!保证干得妥妥当当,不会给你掉链子的!”又是刘铭兴抢先拍着胸脯应承着。

肖阳和其他人也都点头答应。

“我没别的要求,只求你们在分派活儿的时候一定要公平公正一点,不能让大家满腹牢骚。”肖飞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放心吧!你哥我心里有谱!”肖阳说道。

“那行,你们去各家各户转转吧,跟他们说说清楚,要是愿意干的,就报个名,到时候好统一安排。”肖飞笑道。

肖阳跟刘铭兴等人就开始分头行动。

西里村村子不大,就那么二百多户人家,互相之间熟得不能再熟,肖阳他们一共5个人,每人负责一片住户,跑起来还是挺快的。

不消两个小时,该跑到的人家就全去过了。

正如肖飞所预料的,被通知到的人家都很高兴地报了名。

没有谁会跟钱过不去。

这眼见着就要入冬,年关就要来了,西里村的人家没几家不欠债拉饥荒的,本来以为这来年的春节会过个凄惨的穷年。

却没想到,赚钱的机会就这么毫无预料地到来了。

当大家了解到,这次的赚钱机会是肖飞为他们争取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到十分的惭愧。

因为他们不久前还在一门心思的的想要跟肖家过不去,想要跟着刘振海闹事最终达到瓜分肖家卖土岗得来的收益的目的。

岂料。人家肖飞如此大度慷慨,居然不计前嫌。将装车赚钱这样的好活交给自己。

人都不傻,都会用脑子去权衡利弊。

跟着刘振海闹肖家,闹不闹得出结果都还在两可。

即使真的达到了目的,将肖家碗里的这一大块肉给抢夺下来,估计着自己也只能从刘振海等人手里分润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好处,至于大头,铁定是要被那些硕鼠们给吞吃一空的。

与其如此,何必给刘振海当枪使,替他谋取好处?

还不如接受肖飞的好意。踏踏实实挣一些辛苦钱,让老婆孩子过个好点的年呢!

肖阳他们在村里跑了一圈。

原本对肖飞家极度不满意的村民登时就转变了态度,从视若寇仇,转而感恩戴德起来。

肖阳、刘铭兴等人没有去刘振海以及他的几个兄弟家。

但刘振海还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件事。

他心里就是一咯噔:糟糕!估计要坏事了!

刘振海赶忙也将自己的喽啰撒了出去,安抚村里的各家各户,许诺售卖土方的收入如果转到村里后,会按照每个人的表现论功行赏等等。

可他的忽悠几乎没起到什么效果。

次日,按刘振海的计划,他是要带着村里几百口人去乡里请愿。要求乡领导给西里村村委以强力支持,保护西里村村集体财产不被人非法占有的。

但他动员了一圈儿,竟然没得到什么反应。

就连他这一脉的本家,现在都不怎么支持他。

甚至他五个兄弟中有四个都接受了肖飞的好意。准备去赚装车这份钱。

刘振海心里这个沮丧啊。

他裹挟不了民意,就不能去做一些出格的事情,那接下来还怎么玩?

肖家。

客厅里。

按照肖飞的要求。正在召开一个家庭会议。

说是家庭会议,但钱光文也在场。他现在已经是肖家的准女婿,他跟肖艳的婚事如今已经提上了日程。

出售土方所得收入。肖飞准备帮家人办一个实业,如此也能保障他们未来的生活。

但肖飞知道,哥哥肖阳、姐姐肖艳都不是什么有生意头脑的人,这将要创办的产业要想发展运营好,还得靠钱光文。

而肖飞提议创办的,是一家综合性的大超市。

这时候,超市还没完全普及,在内陆城市更是如此。

就连河西省的省会中原市也要到1997年的时候才会出现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百货超市。

为防范风险,肖飞的打算是,可在河阳先开办一家一两千平的中型超市实验一下,若是能一举成功,就立刻开始拓展本省其他地市的市场。

开办超市,可以说是最稳妥的一门生意,只要稳健一点,赚钱那是肯定的,且不会有什么风险,持续发展性很强。

“肖飞,你想在河阳县城开一家大超市?超市是个什么东西?”肖阳问道。

“超市其实就是自选商场,所有货架都是开放式的,顾客可以自行选购需要的商品,选好后提到出口处的收银台结账即可……”肖飞费力地解释了一通。

钱光文皱眉问道:“那不怕被贼偷吗?”

肖飞笑道:“做好防盗监控就好。”

“怎么防盗?那么大的空间,那么多的货架,人流要是一大,怎么防都防不住的。”钱光文说道。

“光文哥,那是你现在还不够了解,所以才觉得防盗很难,你看这样行不,最近农活也不是太忙,由集体出资,派你到京城的大超市去考察一段时间,怎么样?”肖飞提议道。

钱光文看了眼肖艳,犹豫了一下:“我倒是愿意去。”

“想去你就去呗,咱也学着点,学会了也好干一番事业出来。”肖艳白他一眼,说道。

在这次会议过程里,没有人跟肖飞唱反调。

肖飞说要开超市,那大伙就围绕这个进行探讨议论,并最后拿出个具体的章程出来。

最终,在肖飞的建议下,钱光文被派往京城去考察超市的运营管理。

而肖飞自己则负责在河阳县城找寻合适的物业地点。

家里的事到这时方算是告一段落。

最近些日子,对于肖飞来说,也算得是好事连连了。

第一个,肖飞两本书的征订也是捷报频传,自己开办的图书策划公司已经开始稳步发展。

第二个,林老师的丈夫病情已经稳定,择日就能实施手术,医生认为,康复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

第三个,早些时候跟村里签订的土岗承包协议也到了收获的时候,有惊无险地拿到土方销售协议,钱也落袋为安,第一笔30万现金已经到账。

一切都在按照肖飞预计好的趋势在发展。从重生到现在,时间不过才过去三个月多一点,但他的人生与前世相比已经起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第194章征订量,70万!

ps:求书友大大们支持啊,各种数据下滑得太厉害了,打击很大啊。

肖飞再次回到学校,已经是十月十八日的下午。他这次离开学校近半个月之久,班主任李堂秋真是急坏了。

不过,李堂秋见到肖飞后并没说一句斥责的话,反倒是好言安抚了一番,然后,就让他抱着一大袋子的信件回去。

这些信件都是肖飞不在校的时间里才寄到学校来的。

肖飞最近虽然不在学校,可有关他的新闻却是天天都占据着各大报纸的版面,对着肖飞这个学生,李堂秋竟然端不起半点师长的架子。

肖飞走在回寝室的路上才忽然想起来,最近几天,因为忙得不可开交,竟然没跟刘泽来那边通过电话。

还不知道现在翰墨公司是个什么情况呢!

肖飞便去了学校里的小商店,在那里用公共电话给刘泽来的办公室拨了个电话。

打这个电话的时候,肖飞心想,有时间还是去配一部手机好了,也方便随时随地了解公司发展的一些情况。

电话通了。

但一直响到最后,却也没人接听。

嗯?这是怎么回事?

肖飞想了想,又拨通了编辑办公室的电话,居然还是没人接听。

他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这才下午三点来钟,应该是上班的时间啊,人都去了哪了?竟然一个也找不到。

嗯!一会联系上了刘泽来就告诉他,让他明天就去配一部手机带着,省得找他的时候找不到人。

肖飞放下电话。决定还是先回寝室,把这一大袋子信件处理一下。待晚会的时候,再来打电话。

还有。从省城回来的时候,给徐凤娟买了件红色的风衣,现在还在寝室里放着,抽个时间给她送过去好了。

半个月的时间没见她。

他有点想她了。

肖飞回到寝室,大略地看了看最近收到的信件,居然有不少都是读者写来的。

对于读者寄来的信件,肖飞一向都很重视,仔细地看了一遍,他就发现了个有趣的人。

这人叫任刚毅。

他在信中告诉肖飞。他很喜欢肖飞写的《陆地行走的鱼》,为了让自己认识的人都能读到这部优秀的长篇,他自掏腰包买了一千本收获长篇小说专号分发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以及员工,他还要求自己的员工在读完这本书后给自己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读后感。

任刚毅这次来信是希望能得到一本肖飞亲笔签名的《陆地行走的鱼》的单行本。

为此,他还专门在信纸里夹了一张百元钞票。

看完信,肖飞笑了笑,很是感动。

一千本收获长篇小说专号,也要花八千元钱呢。

这种自掏腰包买喜欢的书赠送给他人读的行为,真的是太少见了。令人不能不印象深刻。

肖飞便给任刚毅写了一封回信,告诉他,等《陆地行走的鱼》单行本出来之后,他会赠送他一本有签名跟赠语的书。

信很短。只是寥寥几小段的文字。

写完装进信封,肖飞便起身出了寝室。

在校园里随手将信件投入邮筒,肖飞又去了那家小卖部。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点。

他再次的拨通了刘泽来办公室的电话。这一次,电话很快就被接了起来。

“喂。哪位?”刘泽来熟悉的声音响起。

“泽来兄,我是肖飞啊!”肖飞自报家门。

对于刚才打电话没打通的事。肖飞并没有说。

“哦,肖飞啊,你总算是给我打电话了。”话筒里,刘泽来的话声陡然提高了几度,像是十分的激动。

“不好意思,最近几天太忙了。”肖飞表达了下歉意,又问,“听泽来兄的声音,透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是不有什么好消息啊?”

刘泽来大笑了起来:“哈哈!是啊!真的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那说来听听,让我也高兴一下吧。”肖飞兴致勃勃地说道。

“那我就说了啊,希望你听了之后不会心跳过速。”刘泽来难得地幽了一小默,“截止到现在,《陆地行走的鱼》征订量已经达到了70万册,这个数字已经创造了一个长篇小说发行的奇迹,前所未有,以后会不会有,那也很难说!”

70万册!

肖飞咂了咂舌,这个数字的确是很惊人的,比之前世韩寒、郭小四等人创造的出版奇迹也不遑多让。

能有这个成绩,肖飞知道,这主要归功于造势。

从最早的中原晚报所刊发的“19岁少年长篇将刊发收获”到最近的“文学已死”之争,肖飞始终处在舆论的风头浪尖。

这让他的知名度大幅提升。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市场对他的书很期待,读者对他充满了好奇,大家现在都想研究一下肖飞。这都促成了征订量的飞涨。

“不错,不错!成绩很好!”肖飞表扬道。

刘泽来满心以为会听到肖飞在话筒里兴奋得大呼小叫起来,可是,他只是听到他淡淡的一句表扬。

这孩子,究竟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怎么就没有半点少年人跳脱的天性呢?

“《亮剑》的征订量也不错,已经突破了30万册,现在只是收预定书款就已经收了上百万了。”刘泽来继续报告着好消息。

肖飞原来说的是一年内销售码洋达到1000万,可按照现在的趋势,估计几个月以内就能达到了。

这简直是个梦幻般的开局啊!

“两本书的编校已经完成了吧?”肖飞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